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海滨旅游地气候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341
1
作者 范业正 郭来喜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04-311,共8页
选定我国25个滨海城市和12个岛屿共计37个测站的四项指标(气温、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的多年月平均值)30多个系列年资料,对海滨城市和近岸岛屿的气候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的渤海湾沿岸海滨城市和海南南部城市... 选定我国25个滨海城市和12个岛屿共计37个测站的四项指标(气温、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的多年月平均值)30多个系列年资料,对海滨城市和近岸岛屿的气候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的渤海湾沿岸海滨城市和海南南部城市有长达4~6个月的度假和休疗养的气候条件,它们在季节上有着较强的互补性,相比之下,其他海滨城市适宜旅游季节不长,且分成春、秋两个时段,综合条件不太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滨城市 气候适宜性 温湿指数 风效指数 旅游地
下载PDF
50年来东部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分析 被引量:81
2
作者 马丽君 孙根年 +1 位作者 谢越法 龙茂兴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63-1970,共8页
利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综合舒适指数及相关气候资料,对50年来东部5个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结果显示:①50年来各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明显,北方城市各月温湿指数、风寒指数... 利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综合舒适指数及相关气候资料,对50年来东部5个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结果显示:①50年来各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明显,北方城市各月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的变化幅度大于南方城市,纬度越高变化越大,纬度越低变化越小;②各月气候舒适指数变化存在较大差异,6月-9月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变化较小,1月、3月和10月-12月变化较大;③综合舒适指数以4月-5月、8月、10月和12月变化为最大,其它各月变化幅度较小,各城市气候舒适度变化形状变胖、谷变宽变深;④纬度较高的城市年综合舒适指数呈上升趋势,气候舒适期增长,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纬度较低的城市年综合舒适指数呈下降趋势,气候舒适期缩短,抑制旅游业的发展。随着全球升温,气候舒适度呈下降趋势的城市将越来越多,对我国旅游业的抑制作用将越来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气候变化 气候舒适度 温湿指数 综合舒适指数
原文传递
温湿度指数与奶牛生产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56
3
作者 薛白 王之盛 +2 位作者 李胜利 王立志 王祖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3-157,共5页
本研究用温湿度指数(THI)为指标,探讨了奶牛生产性能随THI变化的全年动态关系。奶牛的直肠温度、呼吸频率和乳中体细胞数在THI小于68时保持相对平稳,超过68时开始大幅度上升,而采食量、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在THI小于70时保持相对平... 本研究用温湿度指数(THI)为指标,探讨了奶牛生产性能随THI变化的全年动态关系。奶牛的直肠温度、呼吸频率和乳中体细胞数在THI小于68时保持相对平稳,超过68时开始大幅度上升,而采食量、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在THI小于70时保持相对平稳,超过70时开始大幅度下降。结果表明,只有当THI大于70时才会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THI每升高1个单位,产奶量下降0.4 kg。当THI从68上升到79时,THI每升高1个单位,乳脂率下降0.02%,乳蛋白率下降0.01%,体细胞数则上升2.77×104个/mL。奶牛生产性能指标、乳成分指标及乳中体细胞数与THI间均呈良好的三次曲线关系。因此,THI是用于评估温热环境对奶牛生产性能影响的一个有效且方便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生产性能 温湿度指数
下载PDF
中国大陆九大名山风景区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被引量:57
4
作者 张莹 马敏劲 +1 位作者 王式功 尚可政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21-1226,共6页
气候舒适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决定旅游资源质量和旅游季节长短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以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为基础的综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计算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九大名山风景区的气候舒适度指数,划分出适宜旅游的等级和时... 气候舒适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决定旅游资源质量和旅游季节长短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以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为基础的综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计算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九大名山风景区的气候舒适度指数,划分出适宜旅游的等级和时段,并对其随纬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位于我国北方的长白山和五台山,气候舒适度年变化呈倒"V"形,舒适期较短,长白山旅游舒适期为6—8月,五台山较舒适期为6—8月;位于我国中部的华山、泰山、黄山和峨眉山,气候舒适度年变化呈倒"U"形,旅游舒适期均为6—9月;位于我国南方的庐山、武夷山和桂林山水,气候舒适度年变化呈"M"形,舒适期较长,庐山旅游舒适期为5—10月,武夷山和桂林山水的旅游舒适期为3—4月与10—11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湿指数 风寒指数 着衣指数 综合气候舒适度
下载PDF
北京市气候变化对奶牛热冷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47
5
作者 董晓霞 刘浩淼 +4 位作者 张超 于海鹏 马翀 易晓燕 李哲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98-205,共8页
气候变化对奶牛养殖的影响日益凸显,一些地区奶牛养殖的热应激或冷应激外部环境有所加剧。该文采用温湿度指数(temperature humidity index,THI)和风寒温度(wind chill temperature,WCT)2个指标,分析了北京地区1951-2012年逐日的THI和WC... 气候变化对奶牛养殖的影响日益凸显,一些地区奶牛养殖的热应激或冷应激外部环境有所加剧。该文采用温湿度指数(temperature humidity index,THI)和风寒温度(wind chill temperature,WCT)2个指标,分析了北京地区1951-2012年逐日的THI和WCT的变化特征,重点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奶牛养殖应激环境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近62a来北京地区温度提升了1.93℃,气候变暖特征明显快于全国,气候变化加剧了北京地区热应激温度环境,降低了冷应激温度环境,综合考虑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素,气候变化对北京地区热应激综合环境影响小,对冷应激综合环境影响大。但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以来,北京地区热冷应激环境呈现"双升"态势,尤其冷应激环境明显增强,2012年冷应激天数为近10a来最高,对北京地区的奶产量产生了不利影响。研究结论对以开放或半开放式牛舍养殖为主的北京地区的牛舍改造和应激设施设备改善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应激 温度 应激环境 温湿度指数 风寒温度 奶牛
下载PDF
气候舒适度评价的经验模型: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7
6
作者 孙美淑 李山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34,共16页
气候舒适度表征了人体在外界气象环境综合作用下感觉舒适或不舒适的程度,其对建筑设计、人体健康、旅游活动等均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对度假旅游地的发展意义深远。气候舒适度研究在其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出现过上百个评价模型,总体上可... 气候舒适度表征了人体在外界气象环境综合作用下感觉舒适或不舒适的程度,其对建筑设计、人体健康、旅游活动等均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对度假旅游地的发展意义深远。气候舒适度研究在其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出现过上百个评价模型,总体上可划分为经验模型和机理模型这两个大类。虽然以热平衡方程为基础的机理模型自20世纪60年代产生以来,在气候舒适度评价的"理论研究"中日趋主流,但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经验模型仍在"实践应用"中占据着半壁江山。然而,由于缺乏对经验模型系统而细致的梳理,在大量"引入性"实践应用中,对模型适用条件的判别分析不足且对评估分级标准也缺乏针对性调整,制约了气候舒适度评价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文章力图从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现实局限和未来展望等视角,对气候舒适度评价的经验模型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研究为经验模型勾勒出一个相对清晰的整体图景,详细阐明了众多经典模型的起源背景、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并明确了这些模型之间的逻辑联系和演进脉络;同时,研究在总结其应用领域和分析其现实局限的基础上,结合气候舒适度评价"经验-机理"的演化态势,进一步提出了融入热交换机理、发展专门化模型、制定针对性标准等3个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舒适度 温湿指数 风效指数 旅游季节性 旅游气候学
下载PDF
中国大陆1961-2010年间气候舒适期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 被引量:38
7
作者 李山 孙美淑 +3 位作者 张伟佳 谭蕾 朱妮娜 王远飞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53-2070,共18页
气候舒适期作为气候舒适度/人体舒适度评价的一种时间标尺,对建筑设计、人体健康和旅游发展等意义深远。以"月"界定气候舒适期的传统研究因时间粒度较大,不利于全球变化下区域间横向和区域内纵向的比较和解析。根据中国大陆77... 气候舒适期作为气候舒适度/人体舒适度评价的一种时间标尺,对建筑设计、人体健康和旅游发展等意义深远。以"月"界定气候舒适期的传统研究因时间粒度较大,不利于全球变化下区域间横向和区域内纵向的比较和解析。根据中国大陆775个基本(基准)气象站点1961-2010年间的逐日气象数据,利用温湿指数(THI)和风效指数(WEI)的组合模型策略对其"舒适"分级标准进行改进,在"天气舒适日数累加"这一以"天"为粒度的气候舒适期界定下,对中国大陆近50年来气候舒适期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开展分析。研究给出了中国大陆的年均气候舒适期数值及其季节分配,揭示了年均气候舒适期的空间格局及其季节性差异,探讨了50年来气候舒适期的空间演变及其季节性特点,为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提供一种有关人居环境建设和人类活动适应的基础认识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舒适度 人体舒适度 天气舒适日数 风效指数 温湿指数 旅游气候学 胡焕庸线
原文传递
青海海北地区旅游气候舒适度与客流量关系 被引量:36
8
作者 朱宝文 哈承智 +2 位作者 时盛博 王军 何永晴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4年第1期83-87,共5页
根据1961-2012年海北地区刚察、门源、海晏、祁连4县气温、相对湿度等资料,利用温湿指数分析了该地区旅游气候资源及其与旅游客流量关系,结果表明:海北地区除10月至翌年4月不宜开展户外旅游活动外,其他月份气温适宜、湿度适中,较... 根据1961-2012年海北地区刚察、门源、海晏、祁连4县气温、相对湿度等资料,利用温湿指数分析了该地区旅游气候资源及其与旅游客流量关系,结果表明:海北地区除10月至翌年4月不宜开展户外旅游活动外,其他月份气温适宜、湿度适中,较适宜旅游活动,其中6—8月为旅游黄金期。各地旅游舒适天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全州旅游景点平均舒适期为92天,占全年天数的25%,平均旅游舒适期天数祁连的〉门源的〉海晏的〉刚察的。旅游游客量年内分布呈典型的“单峰型”,7月达一年中的最高峰,占全年游客总数的25%~35%,6—8月是一年中游客最集中的时段,游客量占全年的一半以上,1-2月和12月旅游人数处于低谷。海北地区客流量与旅游气候适宜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约90%左右的客流量同该地的旅游气候因素有关。温湿指数与客流量呈指数函数,基于气候适宜指数建立客流量预测模型能够为旅游部门提前掌握旅游人数、旅游景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温湿指数 客流量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近50年京津冀气候舒适度的区域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35
9
作者 曹云 孙应龙 吴门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7567-7582,共16页
受气候变化影响,区域气候舒适期势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从气候舒适性的视角出发,利用京津冀地区1966—2015年的170个观测站点50年逐日气象资料,以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及其综合指数为气候舒适性的评价指标,统计分析区域气... 受气候变化影响,区域气候舒适期势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从气候舒适性的视角出发,利用京津冀地区1966—2015年的170个观测站点50年逐日气象资料,以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及其综合指数为气候舒适性的评价指标,统计分析区域气候舒适期的起止日期、天数及其年际间变化规律,揭示京津冀区域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区域人口合理分布和气候资源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此外,以日为时间尺度进行气候舒适期分析,有利于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间横向和区域内纵向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京津冀气候舒适度指数近50年来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综合指数呈显著增加趋势;但各地间变幅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天津气候舒适度指数变化幅度最为明显,北京变化相对平稳。(2)从气候舒适度综合指数来看,京津冀地区气候舒适期年内分布呈“M”型,舒适期相对集中在4—5月、9—10月,舒适和较舒适等级的月累计日数均达到28 d以上,其中5月气候最为舒适,舒适等级日数最多,达到24—26 d;北京年平均舒适天数最多(100 d),天津最少(91 d)。(3)从单一气候舒适度指数来看,京津冀舒适和较舒适等级的初始日期大多呈显著的提前趋势;终止日期和天数大多略有增加,但变化趋势不显著。而综合指数显示,1966—2015年较舒适等级的初始日期变化最为显著,大约每10年提前3—4 d;天津和河北终止日期变化也达到显著水平,大约每10年推迟1—2 d,北京增加趋势不明显。(4)京津冀气候舒适期的空间分布显示,舒适等级的日数从西北向东南地区呈减少特征,河北北部舒适等级的年平均日数最多达115—120 d,东南部最少,不足9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舒适度 温湿指数 风效指数 着衣指数 舒适综合指数
下载PDF
综合气象指数对电力负荷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0
10
作者 杜彦巍 林莉 +1 位作者 牟道槐 何潇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6-60,共5页
引入了生物气象学中的实感温度、温湿指数、寒湿指数、舒适度指数4个指标来综合衡量气象因素对电力负荷的影响.以重庆市区为例,分析了各综合指数与负荷的关系,并绘制出观测年内的电力负荷与综合指数的关系曲线.分析表明:负荷-舒适度指... 引入了生物气象学中的实感温度、温湿指数、寒湿指数、舒适度指数4个指标来综合衡量气象因素对电力负荷的影响.以重庆市区为例,分析了各综合指数与负荷的关系,并绘制出观测年内的电力负荷与综合指数的关系曲线.分析表明:负荷-舒适度指数比值曲线在整个坐标轴范围内比值很稳定,说明舒适度指数相对于温度能更好地反映电力负荷的变化.同时还定性地分析了降雨量对电力负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 实感温度 温湿指数 寒湿指数 舒适度指数
下载PDF
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对家禽体温调节的影响及评估模型 被引量:31
11
作者 常玉 冯京海 张敏红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41-1347,共7页
温热环境是影响家禽福利、健康以及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家禽属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改变时,可通过调节自身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恒定,因此家禽体温调节的变化是反映温热环境舒适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针对环境温度、湿度、风... 温热环境是影响家禽福利、健康以及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家禽属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改变时,可通过调节自身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恒定,因此家禽体温调节的变化是反映温热环境舒适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针对环境温度、湿度、风速对家禽产热量、采食量、蒸发散热量、呼吸频率、皮肤温度、深层体温等体温调节指标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为今后研究、建立家禽舒适环境模型,科学调控家禽舍内温热环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温度 湿度 家禽 体温调节 温湿指数
下载PDF
重庆山地人居环境气候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30
12
作者 何静 田永中 +3 位作者 高阳华 明小鸿 陈志军 杨世琦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0-106,共7页
运用GIS技术,基于100m×100m栅格尺度,充分考虑地形要素对气温、湿度、风速、日照等要素空间分布的影响,计算了重庆市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的空间分布.并借助生理气候分级标准,从月、季、年不同时间尺度定量评价了重庆市人居环境的气... 运用GIS技术,基于100m×100m栅格尺度,充分考虑地形要素对气温、湿度、风速、日照等要素空间分布的影响,计算了重庆市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的空间分布.并借助生理气候分级标准,从月、季、年不同时间尺度定量评价了重庆市人居环境的气候舒适期与适宜性.结果表明:(1)重庆的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空间分布的总体趋势由东北和东南的中、高山地区向中西部丘陵、平坝地区递增;(2)重庆人居环境的气候舒适期呈现明显的时空差异.但从全年来看,大部分地区气候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适宜性 温湿指数 风效指数 重庆
下载PDF
森林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功能监测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邓成 张守攻 陆元昌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4-89,共6页
为全面了解森林内部属性与森林改善空气环境功能之间的内在关系与规律,以及不同森林在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方面的能力强弱,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试验中心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7─8月按照2 km×2 km网格间距进行系统抽样,设置51... 为全面了解森林内部属性与森林改善空气环境功能之间的内在关系与规律,以及不同森林在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方面的能力强弱,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试验中心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7─8月按照2 km×2 km网格间距进行系统抽样,设置51个样地对森林空气温度、湿度、负氧离子含量等空气环境状况指标及林分特征因子进行了监测,并对林分类型、发展阶段、郁闭度等林分因子与森林空气温度、湿度、负氧离子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采用温湿指数、安培空气质量评价系数、森林空气负氧离子评价模型对不同类型森林的空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森林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功能主要与其林分类型、发展阶段、林分郁闭度有关;2)在调节空气温湿度,改善空气环境舒适度方面,针叶混交林最强,然后依次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针叶纯林、阔叶纯林、灌木林,以未成林最弱。在吸附污染物、净化空气方面,针阔混交林最强,然后依次为阔叶混交林、阔叶纯林、针叶混交林、针叶纯林、灌木林,以未成林最弱;3)不同发展阶段的林分在改善空气环境舒适度方面的差异不明显,但随着林分发展阶段的深入,森林的结构越来越复杂,森林净化空气的能力也逐渐增强;4)森林在调节空气温湿度,改善空气环境舒适度等方面的功能随郁闭度的增加而增强,当郁闭度大于0.4时,森林改善空气环境舒适度的功能显著增强。郁闭度在0.4-0.7之间的林分净化空气的功能较强,尤以郁闭度为0.5时最强,当林分郁闭度低于0.4或高于0.7以后,林分净化空气的功能均有所降低;5)总体来说混交林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的功能要显著强于纯林。研究结果对于经营单位如何通过林分状态的调控来增强森林的空气环境改善功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空气环境 森林功能监测 森林功能评价 温湿指数 空气负氧离子
下载PDF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气候区划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裴浩 敖艳红 +4 位作者 李云鹏 刘钟龄 朱宗元 王炜 梁存柱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0年第3期46-55,共10页
在 2 0世纪 60年代以来的历次阿拉善地区气候区划工作基础上 ,本文分析了大量气象数据并参照遥感技术对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等分类与分区研究成果 ,认为阿拉善地区具有中温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明显特征 ,其中近一半的地区应属于暖温带... 在 2 0世纪 60年代以来的历次阿拉善地区气候区划工作基础上 ,本文分析了大量气象数据并参照遥感技术对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等分类与分区研究成果 ,认为阿拉善地区具有中温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明显特征 ,其中近一半的地区应属于暖温带。基于常规方法与遥感手段的结合 ,根据植被、土壤、地貌、等景观生态因素与气候相关的综合评定 ,制定了气候分类指标系统 ;采用插值方法 ,得到每个网格点的有关气象要素值 ,编制了气象要素等值线图 ,完成了综合反映下垫面多种要素的阿拉善气候区划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区划 积温 干湿度 下垫面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
下载PDF
基于COI基因序列的太湖新银鱼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28
15
作者 张迪 雷光春 +1 位作者 龚成 王忠锁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9-306,共8页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分子标记分析长江中下游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8个地理种群132个样本的遗传多样性.该基因630 bp片段的碱基序列共检出8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变异率1.27%),其中局域性单倍型居多(75%),群体单倍...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分子标记分析长江中下游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8个地理种群132个样本的遗传多样性.该基因630 bp片段的碱基序列共检出8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变异率1.27%),其中局域性单倍型居多(75%),群体单倍型多样性较高(h=0.576±0.036),而核苷酸多样性较低(π=0.00112±0.00204).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差异显著:有人工移植历史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隔离度较高的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但大部分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种群内(54.83%),反映出地理隔离和人为干扰对太湖新银鱼遗传格局影响显著.研究表明COI基因适于银鱼科鱼类物种鉴别和系统发育研究,同时可为同种种群间遗传关系分析提供一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新银鱼 长江 线粒体COI 遗传多样性 生命条码
下载PDF
中国东北植被生态学研究中的焦点问题 被引量:24
16
作者 邹春静 徐文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711-1721,共11页
中国东北植被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系统研究 ,但有关植被生态学一些争论性问题尚未统一 .本文仅就作者近年来研究工作涉及到的内容和关注的问题 ,提出一些看法 :1)中国东北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可用Kira的温暖指数 (WI)、寒冷指数 (CI)和作者... 中国东北植被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系统研究 ,但有关植被生态学一些争论性问题尚未统一 .本文仅就作者近年来研究工作涉及到的内容和关注的问题 ,提出一些看法 :1)中国东北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可用Kira的温暖指数 (WI)、寒冷指数 (CI)和作者的湿度指数 (HI)进行定量解释 .2 )大兴安岭北部山地 ,在海拔14 0 0m以上存在冻原植被 ,是作者于 196 3年首次发现的我国第三块冻原植被 ,其WI <15℃·月 .3)大小兴安岭植被分界线是我国植被区划中第一级分区界线 ,其位置在爱辉 -果松沟 -嫩江以南附近 ,WI为 4 5℃·月 .4 )大兴安岭植被地带性分异显著 ,南段、中段为典型草原地带和森林草原地带 ,北段为针叶林地带 ,HI值分别为 3 5~ 5 5、5 5~ 7 5、>7 5mm/℃·月 .大兴安岭东麓阔叶林是森林草原带上的森林植被类型 .5 )东北东部山地岳桦林是山地植被垂直带谱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是山地森林垂直分布林线 ,WI为 2 0~ 15℃·月为地带性植被类型 ,而WI>2 0℃·月为非地带性植被类型 .6 )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云杉林是陆地上非常罕见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 ,但这种云杉林究竟是哪一树种组成 ,在中国植物分类上一直是个争论性问题 ,作者通过核型分析和同工酶实验进一步证明是一个新种即沙地云杉Piceamongolica(H .Q .Wu)W .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植被 生态地理规律 热量指数 湿度指数
下载PDF
北京山区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定量评价 被引量:24
17
作者 田志会 郑大玮 +2 位作者 郭文利 赵新平 王志华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46-1851,共6页
北京山区面积为10417.5km2,占北京市土地总面积的62%,主要担负着北京的生态屏障功能,而其经济的发展是山区生态功能发挥的有力保障,生态旅游是协调二者的有效途径,应成为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由于气候是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 北京山区面积为10417.5km2,占北京市土地总面积的62%,主要担负着北京的生态屏障功能,而其经济的发展是山区生态功能发挥的有力保障,生态旅游是协调二者的有效途径,应成为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由于气候是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对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定量评价,可为山区的旅游规划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北京山区1km2网格的气候资料,在GIS的支持下,计算了各网格的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并由此推算出了1月-12月的旅游气候舒适度及不同舒适度等级的分布面积。结果表明,北京山区旅游气候适宜期较长,除1月、2月和12月份旅游气候不适外,其它时间均为旅游气候适宜期,其中旅游气候舒适期可从4月持续到10月底。由于山区地形的复杂性,利用1km2网格的气候资料进行北京山区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与单纯利用6个山区气象台站的气候资料进行评价相比,可获得更加科学和可靠的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山区 GIS 温湿指数 风效指数 旅游气候
原文传递
中国大陆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尹文娟 潘志华 +5 位作者 潘宇鹰 韩国琳 王佳琳 黄娜 张子源 张稼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5-8,共4页
利用全国714个气象基准站点1961—2015年地面气象资料,基于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标准,研究全国范围内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除新疆和青藏地区的部分区域以外,中国大陆整体上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等级从东南向西北... 利用全国714个气象基准站点1961—2015年地面气象资料,基于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标准,研究全国范围内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除新疆和青藏地区的部分区域以外,中国大陆整体上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等级从东南向西北降低;(2)根据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各等级站点数量在不同季节的分布,得出夏季全国舒适区范围最大,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冬季全国基本上都处于偏寒冷的状态;(3)根据各个省份不同季节的舒适度状况,本文将中国大陆31个省划分为3个等级;(4)近55年来,全国大部分地区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等级呈现上升趋势。该研究对指导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及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舒适度 人居环境 温湿指数 风效指数 中国大陆
下载PDF
哈尔滨城市森林小气候状况及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汪永英 孔令伟 +3 位作者 李雯 毛桃义 曹晓飞 荣旭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0-93,共4页
通过对哈尔滨城市森林3种不同林型的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定点观测,用温湿指数(IT,H)表征人体舒适度这一生物气象指标,评价了不同林型对人们户外活动舒适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夏,气温的日变化呈单峰型,清晨最低1,4:00达到最高值;相对... 通过对哈尔滨城市森林3种不同林型的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定点观测,用温湿指数(IT,H)表征人体舒适度这一生物气象指标,评价了不同林型对人们户外活动舒适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夏,气温的日变化呈单峰型,清晨最低1,4:00达到最高值;相对湿度的变化呈U型,与气温的日变化相反。3种不同林型对周围环境均具有一定的降温增湿作用,白桦林的平均降温率(6.69℃)最大,而且降温效应以午后14:00前后最为显著;蒙古栎林的平均增湿率(44.78%)最高,且也以午后14:00前后增湿最为明显;在一日中对人体舒适度感觉最好和感觉舒适时间最长的是白桦林(22.13%1,2 h)和樟子松林(22.17%,1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小气候 温湿指数 人体舒适度 降温 增湿
下载PDF
中国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的多时相尺度评价及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孔锋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2-111,共10页
采用中国545个气象站点数据,根据《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国家标准(GB/T 27963-2011)的风效指数和温湿指数定义,评估了1961-2018年中国年、季节和月尺度下的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区域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基于风效指数和温湿指数评... 采用中国545个气象站点数据,根据《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国家标准(GB/T 27963-2011)的风效指数和温湿指数定义,评估了1961-2018年中国年、季节和月尺度下的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区域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基于风效指数和温湿指数评估的中国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在年、季节和月尺度下的空间分异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中两个指数在年尺度下的空间相关系数达到0.86,在春、夏、秋和冬季的空间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2、0.67、0.74和0.78(n=15642),均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的检验。(2)采用国家标准分级评估的年尺度下的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结果与公众日常直观经验感受相差较大。而在季节和月尺度下评估的中国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指数具有沿纬向和海拔变化的分布型特征,可以较好的反映寒冷、冷、舒适和热气候区的时空演变特征。(3)月尺度下风效指数和温湿指数的空间分布在冬半年和夏半年一致性较高,其中风效指数在9、10、11、12月与5、4、3、2和1月的空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55、0.59、0.61和0.62(n=15642),均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的检验。该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全球变暖背景下的中国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多时相尺度评估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气候舒适度 风效指数 温湿指数 时空格局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