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加色罗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45
1
作者 替加色罗临床研究协作组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 通过患者对肠易激综合征 (IBS)症状的总体评估和对每个IBS症状的个别评估以及不良反应观察 ,评估替加色罗 6mg每日 2次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C IB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 目的 通过患者对肠易激综合征 (IBS)症状的总体评估和对每个IBS症状的个别评估以及不良反应观察 ,评估替加色罗 6mg每日 2次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C IB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入选 51 0例符合罗马Ⅱ标准的C IBS患者 ,试验为期 8周 ,包括 2周基线期 ,4周替加色罗 6mg每日 2次或安慰剂 (替加色罗∶安慰剂=1∶1 )随机、双盲治疗期及 2周停药随访期。评估标准 :对患者全部IBS症状进行总体评估 ,对患者每个IBS参数 (包括便秘严重程度 )以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 替加色罗组患者总体IBS症状的主要疗效参数从第 1周开始至整个治疗期均有显著改善。替加色罗组其他IBS疗效参数 (如便秘、腹痛、腹部不适、腹胀 )评分从第 1周开始至整个治疗期仍均优于安慰剂组。说明替加色罗疗效更明显。在停药随访期 ,替加色罗组和安慰剂组各疗效参数评分虽有所降低 ,但相对于基线期仍均有所改善 ,但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 ,提示替加色罗的疗效至少可持续到停药后 2周。替加色罗组和安慰剂组发生不良事件的比例分别为 1 0 %和 6 %。替加色罗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腹泻、腹痛和头晕 ,但发生率均较低 (<3 % )。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结论 替加色罗 6mg每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色罗 治疗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原文传递
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症状─咽喉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汪菁峰 袁耀宗 +1 位作者 许斌 孙菁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表现为咽喉炎患者24 h食管pH变化,并评价质子泵抑制剂(PPI)及选择性5-HT4受体部分激动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6例经内镜检查无食管糜烂等表现的顽固性慢性咽喉炎患者行食管测压及双通道24 h食管pH检测后,随机予PPI(...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表现为咽喉炎患者24 h食管pH变化,并评价质子泵抑制剂(PPI)及选择性5-HT4受体部分激动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6例经内镜检查无食管糜烂等表现的顽固性慢性咽喉炎患者行食管测压及双通道24 h食管pH检测后,随机予PPI(奥美拉唑)或选择性5-HT4受体部分激动剂(替加色罗)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食管pH改变及临床症状评分改变。结果76例患者中,38例食管pH异常(占50%),其中18例经奥美拉唑治疗后,食管pH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亦有显著改善(P<0.01)。19例经替加色罗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P<0.01),但食管pH无显著改变。38例食管pH正常,其中18例予奥美拉唑治疗,17例予替加色罗治疗,经2周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pH异常或正常患者食管测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胃食管反流病可表现为难治性慢性咽喉炎,予PPI(奥美拉唑)或选择性5-HT4受体部分激动剂(替加色罗)治疗后,可显著改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咽喉炎 胃食管反流 奥美拉唑 替加色罗
原文传递
替加色罗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的多中心、开放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替加色罗多中心研究协作组 刘新光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目的评价替加色罗(商品名:泽马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安全性、耐受程度及患者对替加色罗标准治疗方案的满意度、依从性及可持续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性临床研究方法,对全国185个研究中心的5097例门诊和住院便秘型IB... 目的评价替加色罗(商品名:泽马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安全性、耐受程度及患者对替加色罗标准治疗方案的满意度、依从性及可持续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性临床研究方法,对全国185个研究中心的5097例门诊和住院便秘型IBS患者,给予替加色罗6 mg,每天2 次,连续治疗4-12周。根据患者对替加色罗治疗方案的满意度、依从性及患者对再次应用替加色罗治疗的意愿,评估替加色罗6 mg、每天2次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结果 185个中心的5095例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男1272例,占24.97%,女3823例,占75.03%。年龄为18-97岁,平均(43.64±15.05)岁, 中位数为41岁。从出现症状开始的平均病程为(2.99±4.10)年。具有便秘症状者4593例(90.15%), 腹痛4111例(80.69%),腹胀3971例(77.94%)。在入选病例中,对治疗非常满意者1096例 (21.51%),满意者3155例(61.92%),不满意者164例(3.22%),非常不满意者10例(0.20%),未发表意见者670例(13.15%)。在男性病例中,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者占82.23%,接近于女性的满意度 (83.83%)。年龄≤65岁者对治疗的满意度(84.30%)略高于年龄>65岁者(81.79%)。病程≥1年者对治疗的满意度(82.81%)亦接近于病程<1年者(84.64%)。在具有便秘、腹痛及腹胀症状的患者中均获得较好的满意度,分别为83.69%、83.87%和83.30%。连续服药疗程>8周者对替加色罗治疗的满意度(90.08%)高于疗程<4周者(83.47%)。首次应用或之前的治疗缺乏有效性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可达82.58%-84.70%。尽管有部分患者尚不能确定将来是否继续应用,但仍有71.42%的患者表示将来愿意再次接受替加色罗治疗。在治疗期间,共有153例(3.0%)患者出现至少1件不良事件,其中 137例患者的不良事件认为与试验药物相关,包括腹泻71例、腹痛20例及头痛16例。结论替加色罗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替加色罗 安全性 满意度
原文传递
替吉奥结合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胃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燕 《四川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335-337,共3页
目的探讨替吉奥与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在胃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5例胃癌患者,其中奥沙利铂、替吉奥治疗的45例患者为试验组,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化疗的40例患者为... 目的探讨替吉奥与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在胃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5例胃癌患者,其中奥沙利铂、替吉奥治疗的45例患者为试验组,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化疗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86.67%,39/45)显著优于对照组(55.0%,2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肝肾损伤等)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替吉奥与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胃癌患者,提高了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替吉奥 奥沙利铂 新辅助化疗
下载PDF
替加色罗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戴禄寿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678-680,共3页
目的观察替加色罗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替加色罗6 mg餐前半小时口服2次/d;对照组35例,多潘立酮(吗丁啉)10 mg餐前半小时口服3次/d;两组均加用雷贝拉唑20 mg,口服1次/d。治疗前后分别记... 目的观察替加色罗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替加色罗6 mg餐前半小时口服2次/d;对照组35例,多潘立酮(吗丁啉)10 mg餐前半小时口服3次/d;两组均加用雷贝拉唑20 mg,口服1次/d。治疗前后分别记录症状,同时检查血、尿、粪常规及培养,肝、肾功能。结果治疗组45例治疗有效率为86.7%;内镜下有效率为82.3%;对照组35例临床有效率为71.8%;内镜下有效率为6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症状胸痛、胃灼热及反酸都明显改善,有效率分别为88.9%,85.3%,82.9%。替加色罗治疗期间发生腹泻3例。结论替加色罗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色罗 反流性食管炎 治疗 疗效 多潘立酮
下载PDF
替加色罗治疗内脏高敏感大鼠前后感觉阈值的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郭玉婷 李延青 +6 位作者 庄明蕊 欧阳建东 夏培君 左秀丽 张海燕 匡荣光 袁海鹏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 观察 5 HT4受体部分激动剂替加色罗对内脏高敏感大鼠在直结肠扩张时感觉阈值的变化。方法  2 4只内脏高敏感大鼠随机分为三组 ,分别给予替加色罗 4mg/kg、2mg/kg及生理盐水灌胃 ,每日 1次 ,共 8周 ,治疗前及治疗后 2、4、8及停... 目的 观察 5 HT4受体部分激动剂替加色罗对内脏高敏感大鼠在直结肠扩张时感觉阈值的变化。方法  2 4只内脏高敏感大鼠随机分为三组 ,分别给予替加色罗 4mg/kg、2mg/kg及生理盐水灌胃 ,每日 1次 ,共 8周 ,治疗前及治疗后 2、4、8及停药后 2周进行直结肠球囊扩张 ,并记录大鼠的初始、疼痛、最大耐受感觉时压力阈值。结果 治疗前各组的初始、疼痛、最大耐受感觉时压力阈值无明显差异 ,治疗后 4周治疗组 1、治疗组 2及对照组的初始感觉压力阈值分别为 10± 3 .5、9.0± 2 .2、5 .0± 4.9mmHg ,疼痛感觉压力阈值分别是 2 4.0± 5 .9、2 0 .0± 4.5、9.0± 5 .3mmHg ,最大耐受压力阈值分别是 3 6.4± 5 .7、3 8.0± 8.2、2 5 .2± 5 .9mmHg ,两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各压力阈值明显升高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且这种作用可以持续存在直至停止治疗后 2周。两治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替加色罗可以有效提高IBS内脏高敏感大鼠对直结肠扩张的感觉阈值 ,可改善IBS的腹痛或腹部不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色罗 治疗 内脏高敏感大鼠 感觉阈值 结肠疾病
下载PDF
替加色罗联用聚乙二醇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海峰 艾德华 田淑艳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0期1891-1893,共3页
目的观察替加色罗联用聚乙二醇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在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38例C-IBS患者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联合治疗组(50例)采用替加色罗联用聚乙二醇... 目的观察替加色罗联用聚乙二醇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在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38例C-IBS患者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联合治疗组(50例)采用替加色罗联用聚乙二醇,替加色罗组(43例)仅应用替加色罗治疗,莫沙必利组(45例)仅应用莫沙必利治疗。记录治疗期间三组患者每日的排便次数、大便Bristol分级及腹部胀痛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结肠传输时间均少于治疗前(P<0.05),联合用药组和替加色罗组治疗后的结肠传输时间显著少于莫沙必利组(P<0.05);联合治疗组和替加色罗组腹痛、腹胀改善情况显著优于莫沙必利组(P<0.05);治疗后各组大便Bristol的分级构成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加色罗联合聚乙二醇治疗C-IBS,近期取得较好的疗效,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色罗 聚乙二醇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下载PDF
四逆散加味合替加色罗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建新 邱国海 傅志雄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8期1460-1462,共3页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合替加色罗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5例口服四逆散加味合替加色罗,对照组33例口服替加色罗,32例口服四逆散加味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四逆散加味合替加色罗组治愈率62....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合替加色罗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5例口服四逆散加味合替加色罗,对照组33例口服替加色罗,32例口服四逆散加味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四逆散加味合替加色罗组治愈率62.86%,总有效率91.43%,均优于替加色罗组及四逆散加味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对腹痛、便秘、腹泻、眩晕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另外2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逆散加味合替加色罗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优于较单一用替加色罗组或四逆散加味组,且副作用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便秘 四逆散 替加色罗
下载PDF
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trial assess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egaserod in patients from China with chronic constipation 被引量:7
9
作者 San-Ren Lin Mei-Yun Ke +5 位作者 Jin-Yan Luo Yao-Zong Yuan Ji-Yao Wang Shelley diTommaso Verena Walter Jiaqing Hu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5期732-739,共8页
AIM: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egaserod, 6 mg twice daily (b.i.d.), in men and women with chronic constipation (CC) from China. METHODS: This was a multicenter,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 AIM: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egaserod, 6 mg twice daily (b.i.d.), in men and women with chronic constipation (CC) from China. METHODS: This was a multicenter,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Following a 2-wk treatmentfree baseline period,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to receive either tegaserod (6 mg b.i.d.) or placebo (b.i.d.) for 4 wk. An analysis of covariance with repeated measures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overall effect of treatment for the primary efficacy variable; the change from baseline in the number of complete spontaneous bowel movements (CSBMs) during the 4-wk treatment period. Secondary efficacy endpoints included other measures of response in terms of CSBMs, and patients' daily and weekly assessment of bowel habits. Safety was also assessed, based on the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adverse events (AEs). RESULTS: A total of 607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to receive either tegaserod (n = 304) or placebo (n = 303). Tegaserod treatment resulted in a rapid and significant increase from baseline in the adjusted mean number of CSBMs per week over wk 1-4 compared with placebo (1.39 vs 0.91, P = 0.0002).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avor of tegaserod was also observed for a mean increase ≥ 1 CSBM/wk over wk 1-4 (47.7% vs 35.0%, tegaserod vs placebo, respectively, P = 0.0018) and for the absolute number of≥ 3 CSBMs/wk over wk 1-4 (25.0% vs 14.5%, tegaserod vs placebo, respectively, P = 0.0021). Improvements in other symptoms of CC were also seen in the tegaserod group, including improved stool form and reduced straining. In addition, more patients in the tegaserod group reported satisfactory relief from their constipation symptoms. The frequency and severity of AEs was comparable between tegaserod and placebo groups, with the exception of a greater incidence of diarrhea in patients receiving tegaserod (3.6%) compared with placebo (1.7%). CONCLUSION: Tecjaserod treatment improved multiple symptoms of CC and was 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constipation tegaserod China Complete spontaneous bowel movement Placebocontrolled STOOL
下载PDF
替加色罗和抗抑郁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凤琴 陆岳林 厉发建 《临床误诊误治》 2006年第12期78-79,共2页
目的:观察替加色罗和小剂量抗抑郁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参照罗马Ⅱ标准,选择64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谷维素20 m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加用替加色罗6mg,每日2次口服... 目的:观察替加色罗和小剂量抗抑郁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参照罗马Ⅱ标准,选择64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谷维素20 m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加用替加色罗6mg,每日2次口服,氟西汀20 mg,每日1次口服,疗程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腹痛、腹胀、便秘的情况。结果:治疗组6周末疗效总有效率为87.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替加色罗加小剂量抗抑郁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色罗 氟西汀 肠易激综合征
下载PDF
替加色罗对结肠炎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与结肠内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怡宁 罗金燕 +1 位作者 兰莉 饶志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6-510,共5页
目的评价替加色罗对结肠炎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调节内脏敏感性的作用途径。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2只,经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诱导结肠炎后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和4个对照组:其中3个结-直肠扩张(CRD)实验组(n=6)及3个CRD对照组(n... 目的评价替加色罗对结肠炎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调节内脏敏感性的作用途径。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2只,经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诱导结肠炎后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和4个对照组:其中3个结-直肠扩张(CRD)实验组(n=6)及3个CRD对照组(n=4)分别给大鼠替加色罗和生理盐水灌胃,在灌胃3、7、14 d后记录腹壁肌电活动;1个免疫组化(IH)实验组(n=6)及其对照组(n=6)分别在替加色罗和生理盐水灌胃7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结肠内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结果替加色罗灌胃3 d后,在1.2、1.6mL扩张容量下,大鼠腹肌收缩次数(6.00±1.10,3.17±0.98)较对照组明显减少(9.50±2.52,13.0±2.31,P<0.05)。替加色罗连续灌胃7 d和14 d后,在0.4、0.8、1.2、1.6 mL扩张容量下,大鼠腹肌收缩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替加色罗灌胃7 d后,结肠内SP染色评分下降,而CGRP染色强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替加色罗可以明显降低结肠炎大鼠对结肠球囊扩张刺激的敏感性,其降低内脏敏感性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胃肠道内脏感觉传入神经表达SP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色罗 内脏敏感性 肠易激综合征 P物质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下载PDF
马来酸替加色罗胶囊与其片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司继刚 郭瑞臣 王本杰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研究马来酸替加色罗胶囊与其片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给药,分别单次口服受试药马来酸替加色罗胶囊和参比药马来酸替加色罗和片剂12 mg,采用LC-MS法测定替加色罗的血浓度。结果替加色罗胶囊与其片剂AUC0→2... 目的研究马来酸替加色罗胶囊与其片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给药,分别单次口服受试药马来酸替加色罗胶囊和参比药马来酸替加色罗和片剂12 mg,采用LC-MS法测定替加色罗的血浓度。结果替加色罗胶囊与其片剂AUC0→24 h分别为(21.46±2.659)(、21.013±2.842)μg.h.L-1;AUC0→∞为(23.968±2.997)(、23.804±3.404)μg.h.L-1;ρmax为(4.835±1.103)(、4.863±1.164)μg.L-1;tmax为(1.288±0.383)(、1.250±0.292)h;t1/2为(8.373±1.133)(、8.867±1.052)h。马来酸替加色罗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183±2.338)%。方差分析显示制剂间、周期间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个体间存在差异。双单侧t检验和(1-2α)置信区间分析示2制剂符合生物等效的假设。结论马来酸替加色罗胶囊与其片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色罗 生物等效性 液质联用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替加色罗片的含量 被引量:6
13
作者 沙云菲 高敏洁 +3 位作者 段更利 刘浩 许盈 王以俭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59-662,共4页
目的 :建立替加色罗片剂含量测定的HPLC法和UV法。方法 :HPLC法———采用C18柱 ,流动相为乙腈∶1%十二烷基硫酸钠缓冲溶液 (含0 .95 %冰醋酸 ) =5 6∶4 4。流速 :2mL·min- 1。检测波长 :314nm。柱温 :4 0℃。UV法———在 314nm... 目的 :建立替加色罗片剂含量测定的HPLC法和UV法。方法 :HPLC法———采用C18柱 ,流动相为乙腈∶1%十二烷基硫酸钠缓冲溶液 (含0 .95 %冰醋酸 ) =5 6∶4 4。流速 :2mL·min- 1。检测波长 :314nm。柱温 :4 0℃。UV法———在 314nm处测定替加色罗的吸收度。结果 :HPLC法在 0 .1~ 12 0mg·L- 1的范围内 ,将峰面积A与浓度C进行回归处理 ,A =2 8.93C - 14 .4 6 (r =0 .9999,n =6 ) ,日内RSD≤ 1.11% ,日间RSD≤ 3.0 9% ,回收率在 10 0 .4 2 %~ 10 3.82 %之间。UV法在 2~ 2 0mg·L- 1范围内线性良好 ,回归方程为A =5 4.2 8C +0 .0 14 8(r =0 .9998,n =7) ,日内RSD≤ 0 .70 % ,日间RSD≤ 0 .92 % ,回收率在 10 1.0 6 %~ 10 3.0 2 %之间。 2种方法测得 3批样品的标示量百分含量均在规定范围内 (90 %~ 110 % )。结论 :HPLC法和UV法均适用于替加色罗片剂的含量测定 ,由于UV法更简便易行 ,在对有关物质进行了较好控制的情况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分光光度法 紫外线 片剂 替加色罗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替加色罗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肠道功能和中枢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刚 杨云生 +1 位作者 彭丽华 王巍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410-413,共4页
目的研究替加色罗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大鼠模型排便、肠道敏感性和中枢神经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冰水灌胃方法建立C-IBS大鼠模型20只,随机分为替加色罗药物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给予室温20%替加色罗溶液(2m... 目的研究替加色罗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大鼠模型排便、肠道敏感性和中枢神经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冰水灌胃方法建立C-IBS大鼠模型20只,随机分为替加色罗药物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给予室温20%替加色罗溶液(2mL/只,1次/日)灌胃7d;B组给予等量室温生理盐水灌胃7d。观察灌胃期间两组大鼠灌胃后3h内和3~24h间的大便粒数及含水量变化,停止灌胃后继续观察7d内大便粒数及含水量变化。第14d实验结束后所有大鼠给予直肠内球囊扩张,检测球囊扩张引起腹部收缩反射的最小容量阈值及球囊不同容量扩张时腹部收缩反射的次数,以评价替加色罗对肠道敏感性的影响。脊髓、下丘脑及前扣带回c-los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分析。结果两组大鼠灌胃后3h内大便粒数及含水量无明显差异(P〉0.05);A组灌胃后3~24h间的大便粒数及含水量均较B组明显增加(P〈0.05)。直肠内球囊扩张时,A组引起腹部收缩的最小容量阈值略低于B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直肠球囊扩张体积1.0mL时A组腹部收缩反射次数高于B组(P〈0.05);体积1.5mL、2.0mL高容量扩张时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A组腰骶段脊髓背角、下丘脑和前扣带回的C-fos阳性神经元细胞的面积及OD值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替加色罗能改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的便秘和肠道敏感性,并减少脊髓、下丘脑及前扣带回c-fos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便秘 替加色罗 C-FOS
下载PDF
替加色罗联合微生态制剂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5
15
作者 冯华 倪瑾 李延青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24-426,429,共4页
目的探讨替加色罗联合微生态制剂按需给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onstipation-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C)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IBS-C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系统给药和按需给药的方式口服替加色罗6 mg,每天... 目的探讨替加色罗联合微生态制剂按需给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onstipation-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C)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IBS-C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系统给药和按需给药的方式口服替加色罗6 mg,每天2次和微生态制剂(美常安)500 mg,每天3次。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评价患者的大便性状、肠道症状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8周后,按需治疗组与系统治疗组患者的Brist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治疗前后变化差值:按需治疗组1.32±0.59,P<0.05;系统治疗组1.34±0.61,P<0.05),腹部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都有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变化差值:按需治疗组9.3±1.42,P<0.05;系统治疗组9.6±1.61,P<0.05;组间比较P>0.05),SF-36生活质量评分在各维度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但两种给药方式之间的治疗效果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替加色罗联合微生态制剂按需给药治疗IBS-C患者具有与系统给药治疗相同的疗效,并具有临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色罗 微生态制剂 按需治疗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下载PDF
替加色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晓滨 史维 +5 位作者 农春燕 王琼 巢齐常 李宇 曾超 赵聪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评价替加色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替加色罗治疗便秘型或非腹泻型IB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3项RCTs,7189例患者。替加色罗12mg/d和4mg/d对总体IBS症状... 目的评价替加色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替加色罗治疗便秘型或非腹泻型IB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3项RCTs,7189例患者。替加色罗12mg/d和4mg/d对总体IBS症状的改善均优于安慰剂;对腹痛/腹部不适症状的缓解与安慰剂比无显著差异;对腹胀的疗效,各研究结果不一致;腹泻发生率显著高于安慰剂,替加色罗组报道了2例缺血性心脏病,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安慰剂比无显著差异。结论替加色罗能改善便秘型或非腹泻型IBS患者的总体症状;缓解腹痛/腹部不适和腹胀等症状的证据不足;腹泻是替加色罗的主要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色罗 肠易激综合征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SERT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自翔 谢军 +3 位作者 黄才斌 廖跃光 舒涛 付曲波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5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T)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替加色罗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利用PCR检测84例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C-IBS患者和103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的SERT启动子区域(5-HTTLPR)与第2内含子可变数目串联... 目的探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T)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替加色罗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利用PCR检测84例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C-IBS患者和103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的SERT启动子区域(5-HTTLPR)与第2内含子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s)两个基因多态性,对其中入选65例的C-IBS患者给予4周替加色罗6 mg、2次/d,评估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便秘程度。结果 C-IBS患者L/L基因型频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25.0%vs 7.8%,P<0.05)。治疗后C-IBS患者各基因型组替加色罗治疗的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差异,表现为总体疗效和单个症状改善S/S基因型和S/L基因型均优于L/L基因型(S/S 93.1%、S/L 70.6%、L/L 33.3%,P<0.01)。结论 SER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C-IBS相关;SERT基因多态性影响替加色罗对C-IBS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多态性 单核苷酸 替加色罗
下载PDF
替加色罗对肝硬化大鼠肠传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金照 张志坚 刘建强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50-252,共3页
目的研究替加色罗对肝硬化大鼠肠道传输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肝硬化模型组、肝硬化替加色罗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葡聚糖蓝-2000为胃肠内标记物,观察大鼠肠道传输的变化,同时放射免疫测定大鼠血浆... 目的研究替加色罗对肝硬化大鼠肠道传输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肝硬化模型组、肝硬化替加色罗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葡聚糖蓝-2000为胃肠内标记物,观察大鼠肠道传输的变化,同时放射免疫测定大鼠血浆:肠道组织中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及P物质(SP)含量的变化,乙酰胆碱酯酶(Ache)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肝硬化大鼠小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的变化,并对其分布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模型组大鼠小肠动力显著减弱(P<0.01),血浆及空肠组织中MTL、VIP的含量明显增加,SP的含量则显著减少(P<0.01),小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的分布明显减少(P<0.01);肝硬化替加色罗组大鼠小肠动力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血浆及空肠组织中MTL、VIP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SP的含量及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的分布则与肝硬化模型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替加色罗对肝硬化大鼠小肠运动功能减退有明显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SP及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的分布变化有关,而MTL、VIP可能未参与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肠道动力 胃肠激素 乙酰胆碱酯酶 替加色罗
下载PDF
肠神经元及肠胶质细胞在肠易激综合征不同亚型中的意义及替加色罗干预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俊荣 罗金燕 +1 位作者 尚磊 孔武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3-647,共5页
为了探讨肠神经元及肠胶质细胞在肠易激综合征(IBS)不同亚型发病中的意义及替加色罗干预的作用,将4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1)腹泻型IBS组(D-IBS组):采用乙酸灌肠和束缚应激的方法造成D-IBS动物模型;(2)便秘型C-IBS组(C-IBS组):... 为了探讨肠神经元及肠胶质细胞在肠易激综合征(IBS)不同亚型发病中的意义及替加色罗干预的作用,将4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1)腹泻型IBS组(D-IBS组):采用乙酸灌肠和束缚应激的方法造成D-IBS动物模型;(2)便秘型C-IBS组(C-IBS组):采用每日冰水灌胃(连续14d)的方法造成C-IBS动物模型;(3)替加色罗干预的D-IBS组:D-IBS动物模型鼠同时加用替加色罗2mg/kg每日灌胃,共7d;(4)替加色罗干预的C-IBS组:C-IBS动物模型鼠在第8d加用替加色罗2mg/kg每日灌胃,共7d;(5)空白对照组。各组动物在存活一定时间后被处死,并用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肠肌间神经丛的肠神经元及肠胶质细胞数量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各组大鼠肠肌间神经丛内肠胶质细胞的数目差别无统计学意义(F=0.50,P>0.05)。D-IBS组(8.54±2.46)和C-IBS组(8.88±3.00)大鼠肠肌间神经丛内每mm的肠神经元数目显著低于对照组(12.80±2.54,P<0.05);而替加色罗干预的C-IBS组(11.91±3.70)、替加色罗干预的D-IBS组(12.00±3.16)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肠肌间神经丛内肠神经元数量的减少可能是D-IBS和C-IBS发病的共同机制;替加色罗在恢复D-IBS和C-IBS肠神经元可塑性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替加色罗 肠神经元 肠胶质细胞 大鼠
下载PDF
泽马可、培菲康联合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柳刚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6年第11期1801-1802,共2页
目的探讨泽马可联合培菲康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rritable bowel syndrome,C-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和两个对照组(B、C),A组给予泽马可及培菲康,B组仅给予泽马可,C组仅给予培菲康,疗程4周... 目的探讨泽马可联合培菲康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rritable bowel syndrome,C-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和两个对照组(B、C),A组给予泽马可及培菲康,B组仅给予泽马可,C组仅给予培菲康,疗程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缓解率为94.6%; B组为79.1%;C组为54.2%,三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泽马可联合培菲康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明确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马可 培菲康 肠易激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