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3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分类、分级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63
1
作者 王国法 徐亚军 +9 位作者 孟祥军 范京道 吴群英 任怀伟 庞义辉 杜毅博 赵国瑞 李明忠 马英 张金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033-3044,共12页
针对我国智能化工作面尚没有统一标准,无法对煤矿智能化建设和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合理定量评价问题,开展了智能化工作面分类、分级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给出了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定义,建立了智能化工作面指标体系数学模型,提出了智能化工作... 针对我国智能化工作面尚没有统一标准,无法对煤矿智能化建设和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合理定量评价问题,开展了智能化工作面分类、分级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给出了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定义,建立了智能化工作面指标体系数学模型,提出了智能化工作面分类、分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开发了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分类、分级评价软件,结合具体案例,验证了评价方法与评价结果的科学合理性。首先对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工作面智能集控中心、智能化开采模式等术语进行定义,提出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一般技术要求与系统配套条件,根据工作面煤层厚度、赋存条件、采煤方法和开采技术参数对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开采模式进行分类,将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分为薄煤层和中厚煤层智能化有人巡视无人操作、大采高煤层人-机-环智能耦合高效综采和综放工作面智能化操控与人工干预辅助放煤3种模式。然后以煤层赋存条件为基本指标、开采技术参数为参考指标,建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将采煤工作面煤层开采条件分为Ⅰ类、Ⅱ类、Ⅲ类;将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系统细分为智能割煤、智能支护、智能运输、智能控制、网络通讯、智能视频、智能喷雾、智能供液、智能巡检、智能供电、工作面照明、工作面语音、通风防灭火和安全监测14个子系统,针对不同类别工作面生产条件,分别对其设备性能达标条件和设备运行工况达标条件进行评价,建立适用于不同类别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分级评价指标体系,将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分为高级、中级、初级3个级别,综合评价智能化工作面水平。最后以具体的采煤工作面为例,对智能化工作面相关指标进行具体解析,验证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分类 分级 评价指标体系 技术条件
下载PDF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要求与检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袁帅 阎春雨 +2 位作者 毕建刚 是艳杰 杨宁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5-38,共4页
为规范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的设计、生产和检验,统一技术标准,促进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提高电网的运行可靠性,对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的技术条件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介绍了油中溶解气体在线... 为规范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的设计、生产和检验,统一技术标准,促进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提高电网的运行可靠性,对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的技术条件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介绍了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的结构和原理,提出了对其硬件、功能、关键技术指标等技术条件的规范要求,提出了一种对测量误差进行检验的方法以及合格判据,并给出了检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 在线监测 技术条件 检验方法
下载PDF
野生蓝莓酒加工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薛桂新 刘小国 《酿酒科技》 2010年第9期65-67,共3页
以野生蓝莓为试验材料,通过均匀设计试验和拟水平正交试验,分别对蓝莓果最佳酶解条件和蓝莓酒酿造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果胶酶用量为0.3 mL/kg、酶解温度35℃、酶解时间为150 min,出汁率为78.43%。蓝莓酒酒精度实验... 以野生蓝莓为试验材料,通过均匀设计试验和拟水平正交试验,分别对蓝莓果最佳酶解条件和蓝莓酒酿造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果胶酶用量为0.3 mL/kg、酶解温度35℃、酶解时间为150 min,出汁率为78.43%。蓝莓酒酒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采用Fermivin酵母,酵母用量为1.1 g/L,发酵温度24℃,发酵酒精度为12.4%v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蓝莓酒 发酵 工艺条件
下载PDF
青藏铁路(格拉段)机车车辆总体技术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黄强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1-46,共6页
说明了青藏铁路机车车辆的运用条件,研究编制了列车牵引、制动系统及机车车辆的总体技术条件,对机车、客车、司乘宿营车、发电车、座舱等各系统提出了技术要求,对给排水、排污、安全监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青藏铁路 机车车辆 技术条件 运用条件 环境保护
下载PDF
数字省市在国土规划与城镇建设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德仁 《测绘通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1,共6页
全面介绍数字地球 ,数码城市 ,数字省市的概念与理论 ;提出数字省市建设的总体框架结构与上下连接关系 ;对数字省市建设的技术支撑条件 :包括信息高速公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差分GPS技术 ,数据库管理技术 ,科... 全面介绍数字地球 ,数码城市 ,数字省市的概念与理论 ;提出数字省市建设的总体框架结构与上下连接关系 ;对数字省市建设的技术支撑条件 :包括信息高速公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差分GPS技术 ,数据库管理技术 ,科学计算 ,虚拟现实技术等的发展与应用作了分析与讨论 ;分析数字省市在国土规划 ,城镇建设 ,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提出数字省市应是全国各省市推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面旗帜 ,各省市都应高高举起 ,以此推动数字中国 ,数字地球战略的实施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省市 总体框架 上下关系 技术支撑 国土规划 城镇建设 数字城市 数字地球
下载PDF
蚕蛹蛋白双酶水解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宋莲军 吴坤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72-74,共3页
蚕蛹脱脂后,用微生物酶进行双酶水解,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3942中性蛋白酶反应温度为40℃,pH为70,固液比为20∶100,加酶量为20%,反应时间为2h;1398中性蛋白酶反应温度为50℃,pH为75,固... 蚕蛹脱脂后,用微生物酶进行双酶水解,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3942中性蛋白酶反应温度为40℃,pH为70,固液比为20∶100,加酶量为20%,反应时间为2h;1398中性蛋白酶反应温度为50℃,pH为75,固液比为20∶100,加酶量为20%,反应时间为1h.在该条件下水解,水解率高达2375%,水解液中的18种氨基酸质量浓度为1564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蛹 蛋白酶 工艺条件 水解氨基酸
下载PDF
硅灰石合成高比表面积二氧化硅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陈庆春 王廷吉 +1 位作者 周萍华 彭人勇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00年第8期1-3,共3页
一系列硅灰石酸处理实验表明 ,产物物理性质与反应速度、反应时间、中和最终pH值等工艺条件有关。同时发现 ,如果工艺条件恰当 ,可以制得 40 0~ 60 0m2 /g的高比表面积二氧化硅。
关键词 硅灰石 高比表面积二氧化硅 工艺条件
下载PDF
桑葚酒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左勇 李杨 +3 位作者 祁峰 李东 江鹏 王小龙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2-64,72,共4页
以桑葚为主要原料,酵母A2作为菌种发酵,研究酿制桑葚果酒的发酵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得到菌株A2的最佳发酵条件为:糖度170 g/L、SO2用量70 mg/L、接种量9%、发酵温度26℃。此条件下发酵结束后,果酒中酒精度可达11.9%vol... 以桑葚为主要原料,酵母A2作为菌种发酵,研究酿制桑葚果酒的发酵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得到菌株A2的最佳发酵条件为:糖度170 g/L、SO2用量70 mg/L、接种量9%、发酵温度26℃。此条件下发酵结束后,果酒中酒精度可达11.9%vol,且原酒的各项指标较好,风味品质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酒 发酵 工艺条件 正交实验
下载PDF
上海磁浮列车轨道梁系统简述 被引量:13
9
作者 林志雄 周岱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磁悬浮轨道梁设计对全线运营质量和造价具有关键作用,在研究德国EmslabdS试验线主要轨道梁型的基础上,上海磁悬浮列车运营线采用钢混凝土复合梁、钢复合梁,桥上轨道梁结构等形式。设计参数满足运营安全和舒适度要求,变形要求竖向小于等... 磁悬浮轨道梁设计对全线运营质量和造价具有关键作用,在研究德国EmslabdS试验线主要轨道梁型的基础上,上海磁悬浮列车运营线采用钢混凝土复合梁、钢复合梁,桥上轨道梁结构等形式。设计参数满足运营安全和舒适度要求,变形要求竖向小于等于梁长的1/4800,上下温差引起的挠度小于等于梁长的1/6500,制造误差小于2mm,道岔钢梁采用箱型断面,侧向过岔最大速度为196km·h-1。目前,已经完成轨道梁和道岔的制作与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磁悬浮列车 轨道梁 道岔 技术条件 铁路
下载PDF
X80级管线钢、钢管技术条件制订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茂堂 马彦昌 王丽 《焊管》 2005年第2期15-21,共7页
在成功研究、制订西气东输用X70级针状铁素体型管线钢、钢管技术条件的基础上,结合“X80级管线钢管应用工程”具体情况,通过大量试验研究,编制了X80级管线钢、钢管“技术条件”。就X80级管线钢、钢管“技术条件”中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如... 在成功研究、制订西气东输用X70级针状铁素体型管线钢、钢管技术条件的基础上,结合“X80级管线钢管应用工程”具体情况,通过大量试验研究,编制了X80级管线钢、钢管“技术条件”。就X80级管线钢、钢管“技术条件”中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如X80级针状铁素体型管线钢的成分、组织、力学性能等的确定原则进行了论述。通过钢铁公司、制管厂的实践应用和对产品的检测,证明X80级管线钢、钢管“技术条件”不仅满足工程要求,而且也适应生产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管 针状铁素体 钢管 技术条件 组织 力学性能 成分 生产情况 问题 钢铁公司
下载PDF
“红茶菌”饮料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3
11
作者 马骋 林娟 +1 位作者 杨美容 刘志坚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38,共3页
采用自行分离纯化的酵母菌Y1、乳酸菌R3、醋酸菌C5进行纯种混合发酵生产红茶菌饮料,并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葡萄糖浓度为10g/100mL、茶粉浓度为0.40g/100mL、接种量为5mL/100mL、装液量为300mL/500mL、酵母菌∶醋酸菌∶... 采用自行分离纯化的酵母菌Y1、乳酸菌R3、醋酸菌C5进行纯种混合发酵生产红茶菌饮料,并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葡萄糖浓度为10g/100mL、茶粉浓度为0.40g/100mL、接种量为5mL/100mL、装液量为300mL/500mL、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的比例为1∶1∶2时,红茶菌的发酵周期从传统的170h缩短到60h,发酵液pH值可稳定在3.0左右,且具有酸甜相宜、清香爽口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菌 纯种混合发酵 工艺条件 优化
下载PDF
基于RFID物联网技术的医院电气设备数字化档案管理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严晓璐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4-85,共2页
为提升医院电气设备数字化档案管理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电气设备数字化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物联网技术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电气设备数字化档案管理策略,包括:制定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目标;重视档... 为提升医院电气设备数字化档案管理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电气设备数字化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物联网技术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电气设备数字化档案管理策略,包括:制定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目标;重视档案管理技术的应用;公开招标,确立数字化档案管理设备生产公司以及规避档案管理物联网化风险等,以期为提升医院电气设备数字化档案管理水平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ID物联网技术 电气设备 数字化 档案管理 技术条件 维护
下载PDF
新旧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对比 被引量:12
13
作者 袁明园 龙丽琴 《公路交通技术》 2019年第6期31-35,共5页
为充分了解新版JTG 5210—2018《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修订内容和修订目的,从指标的修订背景和修订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1)路面跳车指数的提出完善了路面舒适度评价的维度,对及时发现和处治路面异常突起有重要作用;2)路... 为充分了解新版JTG 5210—2018《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修订内容和修订目的,从指标的修订背景和修订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1)路面跳车指数的提出完善了路面舒适度评价的维度,对及时发现和处治路面异常突起有重要作用;2)路面车辙评价模型的修订更符合公路养护的实际需求;3)路面磨耗指数是通过构造深度表征路面抗滑性能的指标,其提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沥青路面 技术状况 评定标准
下载PDF
澄清姜汁加工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纪庆柱 周涛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10年第8期850-854,共5页
对山东莱芜大姜制取澄清姜汁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包括姜汁的护色条件、淀粉糊化处理温度及淀粉酶作用的最佳环境等,从而得出澄清姜汁的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姜汁的最佳护色条件为:姜汁中添加1.5g/L的柠檬酸;淀粉糊化的最适条件为:90~9... 对山东莱芜大姜制取澄清姜汁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包括姜汁的护色条件、淀粉糊化处理温度及淀粉酶作用的最佳环境等,从而得出澄清姜汁的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姜汁的最佳护色条件为:姜汁中添加1.5g/L的柠檬酸;淀粉糊化的最适条件为:90~95℃下加热30min;淀粉酶解的最适条件为:姜汁的pH为4.0、酶解温度为60℃、淀粉酶添加量为0.2mL/L、酶解时间为3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汁 护色 淀粉糊化 工艺条件
下载PDF
水热合成纳米硅酸锆工艺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陆彩飞 王秀峰 +1 位作者 苗鸿雁 罗宏杰 《中国粉体技术》 CAS 1999年第5期21-23,共3页
通过正交实验并借助于XRD 和TEM 等手段,研究了前驱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升温速率等工艺因素对水热合成纳米ZrSiO4 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升温速率是影响纳米ZrSiO4 粉体合成... 通过正交实验并借助于XRD 和TEM 等手段,研究了前驱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升温速率等工艺因素对水热合成纳米ZrSiO4 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升温速率是影响纳米ZrSiO4 粉体合成的主要因素,同时,当前驱物m(Zr)∶m(Si)= 1-2∶1-0 ,反应温度为335 ℃,反应时间为4h,升温速率为1-6 ℃/min 时,可制得晶粒规整、分散性好、粒度在100nm 以下的ZrSiO4 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纳米 陶瓷釉料 工艺因素 硅酸锆
下载PDF
从红原县1^#泥炭地泥炭中提取腐植酸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田丹碧 田定一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13-917,共5页
红原县 1# 泥炭地泥炭储量丰富 ,品位高 ,具有工业开采价值 .作者进行了从这种泥炭中提取腐植酸的研究 ,根据 1# 矿泥炭的性质 ,选择了最适宜的提取剂 ,最优的提取工艺条件 ,所获得的腐植酸钠的质量达到或超过了国家一 ,二 ,三级质量标... 红原县 1# 泥炭地泥炭储量丰富 ,品位高 ,具有工业开采价值 .作者进行了从这种泥炭中提取腐植酸的研究 ,根据 1# 矿泥炭的性质 ,选择了最适宜的提取剂 ,最优的提取工艺条件 ,所获得的腐植酸钠的质量达到或超过了国家一 ,二 ,三级质量标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原县 1^#泥炭地 腐植酸 提取工艺 腐植酸钠 提取剂 提取率 煤炭化学
下载PDF
Cu_2O/TiO_2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伟 梁光远 +2 位作者 赵丽平 叶兆伟 殷东林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57,共4页
采用负载型催化剂Cu2O/TiO2,以太阳光为光源,研究了其对可溶性染料罗丹明B的降解情况。主要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H202投加体积分数,溶液的酸度和反应物初始浓度等条件对罗丹明B催化降解过程的影响,从而研究催化降解的工艺条件。结... 采用负载型催化剂Cu2O/TiO2,以太阳光为光源,研究了其对可溶性染料罗丹明B的降解情况。主要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H202投加体积分数,溶液的酸度和反应物初始浓度等条件对罗丹明B催化降解过程的影响,从而研究催化降解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Cu2O/TiO22对罗丹明B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1g/L,H2O2投加体积分数为1.5%,pH为5-7。此条件下,10min就能使5mg/L的罗丹明B溶液达到96%的降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催化剂Cu2O TIO2 光催化 罗丹明B 工艺条件
下载PDF
苦丁茶酒的研制 被引量:9
18
作者 谢玉锋 葛英亮 +3 位作者 姚停停 边金爽 刘欣 王颖 《酿酒科技》 2015年第3期93-94,98,共3页
以苦丁茶茶汤为主原料,添加葡萄糖研究苦丁茶酒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发酵最佳工艺为葡萄糖添加量18%、4%接种量、p H5.0,所得苦丁茶酒的茶多酚为12.85 mg/m L,酒精度达到4.3%vol。
关键词 苦丁茶 茶多酚 发酵 工艺条件
下载PDF
新型大豆酸奶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薇 蔡健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2003年第4期59-61,共3页
本研究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经过膨化处理,将保加利亚乳杆菌(L.bulgaricus)和嗜热乳酸链球菌(Str.thermophilus)混合作为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用L9(34)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研制出了具有浓郁风味的乳酸菌发酵酸奶。
关键词 大豆酸奶 膨化处理 保加利亚乳杆菌 嗜热乳酸链球菌 发酵剂 乳酸发酵 正交实验 乳酸菌发酵酸奶
下载PDF
香菇保健茶的研制 被引量:7
20
作者 秦俊哲 吕嘉枥 +1 位作者 张润光 王小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1-102,110,共3页
以鲜香菇和绿茶为原料,研究了香菇保健茶的原料处理、脱水技术、菌茶形态及配方等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鲜香菇经过预处理后,切成丝状,从56℃起每隔30min升温2℃,烘烤2.0~2.5h,再与绿茶按2∶3比例混合,制得的产品品质最好,色、香、味、... 以鲜香菇和绿茶为原料,研究了香菇保健茶的原料处理、脱水技术、菌茶形态及配方等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鲜香菇经过预处理后,切成丝状,从56℃起每隔30min升温2℃,烘烤2.0~2.5h,再与绿茶按2∶3比例混合,制得的产品品质最好,色、香、味、形俱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香菇 绿茶 保健茶 配方 生产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