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PACK框架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全程透视:从教学辅助到课程常态化的融合 被引量:26
1
作者 舒晓杨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58,64,共6页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融合学科性教学所必备的一种新兴的知识。本研究以翻译课程为案例进行实证教学,通过诠释TPACK的内涵(包括TCK、TPK和PCK),运用行动研究法描述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从信息技术辅助翻译教学...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融合学科性教学所必备的一种新兴的知识。本研究以翻译课程为案例进行实证教学,通过诠释TPACK的内涵(包括TCK、TPK和PCK),运用行动研究法描述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从信息技术辅助翻译教学发展到信息技术与翻译教学常态化的融合,最终获得并发展TPACK的全过程。最后,指出TPACK影响了教师知识体系的变化,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CK 教师知识体系 行动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
原文传递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水平评价——以东北地区为例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燕 董玉琦 王炜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4-39,58,共7页
教师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研究是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该文基于马云鹏教授提出的教师专业知识基本框架,结合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建构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框架,并运用层次分析法... 教师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研究是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该文基于马云鹏教授提出的教师专业知识基本框架,结合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建构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框架,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水平评价模型;然后运用评价模型的指标层设计调查问卷,对东北三省403名在职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定量评价。结果发现: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总体偏低;在专业知识中学科课程知识掌握程度相对较好,其次是一般教育教学知识,再次是学科教学知识,最后是信息技术学科知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群体的专业知识和其中的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呈反"S"曲线分布,学科课程知识、一般教育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接近直线分布;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存在低分非均衡型、低分均衡型、高分非均衡型、高分均衡型四种类型。期望该研究能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发展和专业知识标准评价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 专业知识 层次分析法 评价体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寻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秋霞 梁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4期54-58,共5页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了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进程,推动教育系统深刻变革,由此教师专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系统性挑战。人工智能时代,人与机器的共存、知识体系的融通、适应性主体的创造共同构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机理特征。教师专业发展...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了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进程,推动教育系统深刻变革,由此教师专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系统性挑战。人工智能时代,人与机器的共存、知识体系的融通、适应性主体的创造共同构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机理特征。教师专业发展出现功能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创造、结构从要素分化到关系优化、价值从组织利己到平台利他的系统性演化。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能路径包括:人机协同,充分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效能;知行合一,深度融合教师专业知识结构;虚实平行,整体打造终身学习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时代 教师专业发展 人与机器 知识体系 适应性主体 人机协同 知行合一 虚实平行
下载PDF
乡村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其疏解理路 被引量:12
4
作者 蔡华健 张相学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8期41-45,共5页
提升乡村学校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取得实效的内在要求。在乡村教育场域中,乡村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着身份认同迷失、知识结构异形、支持体系失衡等现实制约因素,需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价值、知识结构、... 提升乡村学校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取得实效的内在要求。在乡村教育场域中,乡村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着身份认同迷失、知识结构异形、支持体系失衡等现实制约因素,需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价值、知识结构、外赋支持等不同维度入手,实现教师身份体认由“外烁型认知”向“内塑型认同”移行,推动教师发展范式从“专业建构”向“文化创生”变革,辅以外源保障与内生发展有机联动的支持服务体系,从而助力乡村学校初任教师走出专业发展困境,真正成长为“留得下,教得好,有发展”的本土专家型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初任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身份认同 知识结构 支持系统 乡土文化
下载PDF
基于AHP的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赵莉 王荣存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0-105,共6页
高校教师之间的隐性知识共享是提高其教学与科研能力的途径之一,该文基于高校教师知识共享意愿、共享能力、共享氛围和共享效果等因素,构建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模型,开发知识共享指标体系,并结合我国高校教师知识共享现状,运用层次分析... 高校教师之间的隐性知识共享是提高其教学与科研能力的途径之一,该文基于高校教师知识共享意愿、共享能力、共享氛围和共享效果等因素,构建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模型,开发知识共享指标体系,并结合我国高校教师知识共享现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指标体系的权重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共享氛围、共享意愿和共享效果对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具有较重要影响,共享能力对知识共享的影响较小。该研究为我国高校营造良好的知识共享氛围,提升教师之间的知识共享意愿、增强共享能力、保证共享效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隐性知识 知识共享 AHP 指标体系
下载PDF
论数字化转型时期国际中文教师知识体系的重构 被引量:7
6
作者 郑艳群 许丽嫱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3年第3期22-30,共9页
国际中文教师知识体系构建是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问题。在数字化转型时期,国际中文教育领域需要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国际中文教师的知识体系需要与之相应地进行重构。重构教师知识体系是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环,它可以提升教... 国际中文教师知识体系构建是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问题。在数字化转型时期,国际中文教育领域需要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国际中文教师的知识体系需要与之相应地进行重构。重构教师知识体系是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环,它可以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和教学质量,进而推动整个教育系统的升级。文章从重构的意义、基于TPACK理论的教师知识体系重构思路以及重构的落实3个方面探讨了数字化转型时期国际中文教师知识重构的必要性和实践路径。通过全面而系统的教师知识体系的重构,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体系建设以及数字化转型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教师知识体系 数字化转型 TPACK理论
下载PDF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视角下教师的知识与MOOCs行动——基于北京大学首批开设MOOCs教师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汪滢 汪琼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5年第2期55-61,共7页
通过对北京大学首批开设MOOCs的三位教师的质性研究发现:教师教学意象是决定教师的MOOCs行动的关键因素;当教师在MOOCs的行动中发现现况无法符合之前的教学意象时,通常通过修正行动策略、修正实践知识或修正教学意象这三条路径来应对冲... 通过对北京大学首批开设MOOCs的三位教师的质性研究发现:教师教学意象是决定教师的MOOCs行动的关键因素;当教师在MOOCs的行动中发现现况无法符合之前的教学意象时,通常通过修正行动策略、修正实践知识或修正教学意象这三条路径来应对冲突;而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共同影响着教师最终的MOOCs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s 教师知识 教学意象 教师行动 社会技术系统 质性研究
下载PDF
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国内研究现状、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4
8
作者 孙自挥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3-17,共5页
2000年以来,国内学者在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理论的引进、理论探讨和理论运用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在研究的内容、对象方面,不少研究缺乏与具体学科的结合;研究方法上量化研究、发展性研究也应得到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学科教学知识 教师教育 教师知识体系 研究现状
下载PDF
国际汉语教师知识体系与职业能力建构刍议 被引量:4
9
作者 陈肯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94-99,共6页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汉语教师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也需不断更新。面对目前国际汉语教师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从教师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职业能力建构两个方面来改进。知识体系的建构不再局限于语言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几个学科...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汉语教师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也需不断更新。面对目前国际汉语教师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从教师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职业能力建构两个方面来改进。知识体系的建构不再局限于语言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几个学科范围之内,对公共外交学、国际关系学等学科也应充分理解;职业能力的建构要以知识体系的构建为蓝本,从语言运用能力、教学能力、心理抗压能力等方面入手。知识体系和职业能力的建构处于动态发展空间,要根据现实的教学要求而持续更新完善。国际汉语教师可根据当今全球汉语教育的特点,结合孔子学院发展规划,及时调整并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自我职业价值,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国际汉语教师 知识体系 职业能力 职业生涯
下载PDF
Moodle平台下基于学习隐喻的教师TPACK协同策略构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钱海军 牛玉冰 《教师教育论坛》 2016年第7期31-37,共7页
网络进入Web2.0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实现技术与教育有效整合。教师TPACK发展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和教育技术领域未来研究的热点。学习的三大隐喻作为知识建构的理论基础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本研究将三种学习... 网络进入Web2.0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实现技术与教育有效整合。教师TPACK发展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和教育技术领域未来研究的热点。学习的三大隐喻作为知识建构的理论基础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本研究将三种学习隐喻理论与协同知识建构的理念与方法嵌入教师TPACK发展的过程,构建出教师TPACK协同策略与发展路径。教师TPACK协同策略从基于获得隐喻的个体知识建构策略、基于参与隐喻的群组协同知识建构策略、基于知识创造隐喻的集体协同知识建构策略三个方面,以互相支持、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建构。协同策略建构的过程重构了教师个体知识体系,促进了教师TPACK发展和专业发展,进一步实现了集体知识的创造与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2.0 教师TPACK 协同知识建构 学习隐喻 知识体系
下载PDF
新时期高校创新型体育师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体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彩虹 《科教文汇》 2013年第24期35-35,39,共2页
针对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展开论述,分析了创新型体育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各项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创新型体育教师 知识 能力 素质 结构体系
下载PDF
高校教师知识分享的现状与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鲍艳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00-103,共4页
以高校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吉林省6所高校256位教师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对高校教师知识分享意愿、分享方式、分享满意度、分享动机和分享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高校教师知识分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组织架构、校园文化... 以高校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吉林省6所高校256位教师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对高校教师知识分享意愿、分享方式、分享满意度、分享动机和分享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高校教师知识分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组织架构、校园文化、激励机制、技术平台、自身能力等层面,提出促进高校教师知识分享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知识分享 组织架构 激励机制
下载PDF
构建新世纪体育教师知识体系的思考
13
作者 徐苏霞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1期28-31,共4页
针对当前体育教师知识体系落后于时代发展,专业知识偏而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特别是教育类知识,文化知识比较薄弱,而且对一些边缘学科知识、前沿科学学习不够,从事具体工作的技能偏低等现状,提出了构建和培育新世纪体育教师知识体系的设想... 针对当前体育教师知识体系落后于时代发展,专业知识偏而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特别是教育类知识,文化知识比较薄弱,而且对一些边缘学科知识、前沿科学学习不够,从事具体工作的技能偏低等现状,提出了构建和培育新世纪体育教师知识体系的设想.体育教师首先要确立终身学习观念,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技能方面的锻炼,加强对相关学科和先进科学的学习和研究,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和科研技术手段,提高自己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师 知识体系 构建 教育类 专业知识 技能 现代教育 科研技术 学习 手段
下载PDF
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默会知识维度 被引量:1
14
作者 钟焜茂 《龙岩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77-80,共4页
从默会知识的视角来探讨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研究外语教师的默会知识构成维度,提出了通过导师制、反思教学(包括教学日志、同伴观摩和行动研究)以及学习共同体等途径来获取默会知识。
关键词 外语教师 专业发展 默会知识 导师制 反思教学 学习共同体
下载PDF
教师学识漫议
15
作者 罗福应 李英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4期86-90,共5页
一位好教师要在自己的学识上下功夫,有过硬功底,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广泛阅读,博采众长,建造自己的基本知识框架,用理论把它统率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是使知识丰富、基础坚实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好教师 知识框架 贵有识见
下载PDF
高校教师在网络时代中的教育角色转变
16
作者 林子建 《科教导刊》 2017年第12Z期84-85,共2页
本文探讨了大学教师职业发展的过去与现状,指出在网络时代教师如果不注意知识更新以及授课形式的改善,容易陷入被学生抛弃的困境。大学教师在现代网络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教学中必须采取善于学习善于沟通的态度,提高和改进教育意识,在... 本文探讨了大学教师职业发展的过去与现状,指出在网络时代教师如果不注意知识更新以及授课形式的改善,容易陷入被学生抛弃的困境。大学教师在现代网络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教学中必须采取善于学习善于沟通的态度,提高和改进教育意识,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依托在线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不断更新与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才能在教学中赢得学生的尊重,实现个人职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困境 教育意识 更新知识体系
下载PDF
谈成人高校的师德建设
17
作者 和建明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8年第1期38-40,共3页
搞好成人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落实素质教育,师德建设是关键。高素质的教师,才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师德高尚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才会对学生产生最强的感染力,教育效果才会达到最佳,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力才会最深远持久。
关键词 师德建设 创新教育思想 职业道德 为师知识体系 人格魅力
下载PDF
教师专业伦理知识体系建构
18
作者 谭天美 童雨欣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37,共8页
教师专业伦理是教师在从事学习专业、学科专业及教授专业过程中所结成的基本关系与应该遵守的基本精神、规范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素养。教师专业伦理知识体系的形成应基于教师的全专业属性与伦理学理论,从纵横两向搭建教师专业伦理知识... 教师专业伦理是教师在从事学习专业、学科专业及教授专业过程中所结成的基本关系与应该遵守的基本精神、规范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素养。教师专业伦理知识体系的形成应基于教师的全专业属性与伦理学理论,从纵横两向搭建教师专业伦理知识体系建构的分析框架。教师专业伦理的知识体系具有强整体性,由教师学习专业伦理、教师学科专业伦理、教师教授专业伦理三个核心知识单元构成,每个知识单元又包括伦理精神、伦理规范、伦理关系及伦理素养四个基本维度。全面构建以“全专业属性”为导向的教师专业伦理知识体系,能在提高我国师德建设实效性的同时,加快教师专业化建设,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把我国建设成教育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伦理知识体系 教师全专业属性 学习专业伦理知识 学科专业伦理知识 教授专业伦理知识
下载PDF
南宁市某区托幼机构及小学教师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康强 闭志友 +1 位作者 曾毅 陆明领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2年第2期78-81,共4页
目的:了解南宁市某区托幼机构及小学教师传染病的培训需求、知识知晓程度和对报告制度的掌握,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制订培训计划和针对性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南宁市某区54所托幼机构及小学的1~2名教师(共107名)进行传染病知识... 目的:了解南宁市某区托幼机构及小学教师传染病的培训需求、知识知晓程度和对报告制度的掌握,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制订培训计划和针对性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南宁市某区54所托幼机构及小学的1~2名教师(共107名)进行传染病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影响托幼机构及小学教师传染病知识回答合格率的因素分别是学校性质、职务、文化程度、上岗前培训、工作后培训和培训频次。影响教师传染病报告制度回答合格率的因素分别是职务、文化程度、上岗前培训。结论:南宁市某区托幼机构和小学教师对传染病相关知识掌握状况尚可,保健员、文化程度高者对传染病知识和报告制度掌握较好。非保健员、学历较低和收入较低者应作为传染病知识和报告制度培训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幼机构教师 小学教师 传染病知识报告制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教师专业知识的优化路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飞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年第5期22-27,共6页
教师专业知识是标识教师职业作为一门专业的核心依据,也是教师群体和个人获得专业身份和社会认同的根本所在。因此,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理应成为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关注的核心议题。未来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应该侧重于建构生成性的教师专... 教师专业知识是标识教师职业作为一门专业的核心依据,也是教师群体和个人获得专业身份和社会认同的根本所在。因此,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理应成为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关注的核心议题。未来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应该侧重于建构生成性的教师专业知识观,并在其指导下,强化师范院校的师范性,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和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知识 生成性教师知识观 师范性 课程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