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教育行为、英语课堂焦虑与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泽如 《教育参考》 2016年第4期100-107,共8页
运用教师教育行为问卷和英语课堂焦虑量表调查407名高中生知觉到的教师教育行为与英语课堂焦虑的差异,考察教师教育行为、英语课堂焦虑与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结果发现:不同年级、不同性别高中生知觉到的教师教育行为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运用教师教育行为问卷和英语课堂焦虑量表调查407名高中生知觉到的教师教育行为与英语课堂焦虑的差异,考察教师教育行为、英语课堂焦虑与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结果发现:不同年级、不同性别高中生知觉到的教师教育行为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中生英语课堂焦虑具有显著的年级差异,而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高中生知觉到的教师教育行为各维度与英语课堂焦虑各维度之间均呈显著相关,其中交流与重视、否定与漠视是高中生英语课堂焦虑的显著预测变量。英语课堂焦虑在积极的教师教育行为与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之间起着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0.0%;英语课堂焦虑在消极的教师教育行为与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之间也起着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44.6%。本文从情感因素的角度探讨了研究结果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行为 英语课堂焦虑 英语学习成绩 中介作用
下载PDF
秦巴山区城乡中小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差异性研究——基于四川东北B市调研数据
2
作者 陈晓霞 《社会福利》 2018年第11期53-59,共7页
选取川东北B市2区3县20所城乡中小学校2000名初中、小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秦巴山区城乡中小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差异及老师的提问、表扬、批评等教学教育行为和家长关注对中小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是否有影响。研究发现:城镇中小学生... 选取川东北B市2区3县20所城乡中小学校2000名初中、小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秦巴山区城乡中小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差异及老师的提问、表扬、批评等教学教育行为和家长关注对中小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是否有影响。研究发现:城镇中小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优于乡镇中小学生,并且自我认知程度差异明显;乡镇中小学生家长的关注水平较低,对于中小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水平的影响不明显;城区中小学教师的正面教育行为较多,而乡镇中小学教师的负面教育行为较多,前者对中小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起正面促进作用,而后者起负面阻碍作用。因此,在当前家庭教育普遍缺失的大背景下,激励乡镇中小学教师的正面教育行为,抑制消极的负面教育行为,有助于提升乡镇中小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缩小城乡中小学社会情感能力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区 城乡中小学生 教师教育行为 家长教育行为 社会情感能力
原文传递
教师教育惩戒行为“社会公权力说”的提出与证成 被引量:7
3
作者 曾亚梅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1-119,共9页
传统的“个人权利—国家权力”二元结构使得学界未能从教育惩戒的生成逻辑与法律关系特征出发来探讨教师教育惩戒的法律性质。教育惩戒规则立法价值取向的转变进一步加深了“权力说”“权利说”“双重说”与“复合说”的理论之争。然循... 传统的“个人权利—国家权力”二元结构使得学界未能从教育惩戒的生成逻辑与法律关系特征出发来探讨教师教育惩戒的法律性质。教育惩戒规则立法价值取向的转变进一步加深了“权力说”“权利说”“双重说”与“复合说”的理论之争。然循法理分析,各说均体现了教师因特定职业身份行使教育惩戒、实施教育惩戒的最终目的是保障学生受教育权的充分实现两大共识。将教育惩戒界定为教师因承担教育义务而享有的社会公权力,既遵循了各说坚持的基本共识,解决了“权力说”与“权利说”存在的学理论证漏洞,也符合既有立法价值取向,契合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理念。同时,从学校教育惩戒与教师教育惩戒的衔接、校纪校规对教育惩戒的细化、教师权益保护以及教师教育惩戒行为入法4方面进一步回应了教育惩戒规则的实践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惩戒行为 社会公权力 教育义务 实践检视
下载PDF
教师“反教育行为”:概念释义、问题检视与治理方略
4
作者 史吉海 史华楠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5期70-80,共11页
教师“反教育行为”是发生在教师身上的一种远离教育本质、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消极作用的偏差与失范行为。教师“反教育行为”在教育实践中呈现出失真、失当、失误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教师职业角色异化、社... 教师“反教育行为”是发生在教师身上的一种远离教育本质、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消极作用的偏差与失范行为。教师“反教育行为”在教育实践中呈现出失真、失当、失误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教师职业角色异化、社会责任意识缺失、教育本来面目被改写、正常师生关系被扭曲。对教师“反教育行为”进行纠偏和校正,是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回归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为此,教师“反教育行为”的治理在治理理念上应坚持立德树人,还教育以本来面目;在治理向度上应从教师“反教育行为”的成因发掘中寻求新视角,从“促进教育回归本质”的价值认同中找寻因变量,从“多元共治”模式的建构中探索契合点;在治理进路上应从“有效性治理”中细化目标定位,从“协同性治理”中调配主体合作,从“复杂性治理”中加强统筹互动;在治理策略上应以“元治理”“自组织”“参与式”“法治化”运行机制为依托,着力探索“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模式。这既是对传统单一治理方式的理论突破,也是对教师“反教育行为”治理“中国道路”的实践探索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反教育行为” 教师角色异化 回归教育本质 立德树人 多元共治
下载PDF
班主任学历对初中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基于CEPS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柳钦 康玉真 周战强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5-55,共11页
本文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2015年度数据和增值模型(Value-added Model),实证分析了班主任学历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班主任学历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班主任学历为全日制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对学生... 本文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2015年度数据和增值模型(Value-added Model),实证分析了班主任学历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班主任学历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班主任学历为全日制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比专科和成人本科强,其中以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影响作用最大。从影响机制来看,班主任学历的提高会增强其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提升班主任的教学质量水平;高学历班主任的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与学生交流更为密切,对学生更加负责任,越能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班主任学历对女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作用比男学生更强;城市地区和中、低教龄班主任的学历对学生认知能力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农村地区和高教龄班主任的学历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不显著。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这些差异背后的原因,为政府、学校教育部门提供相关的启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学历 学生认知能力 教学质量 增值模型 自选择
下载PDF
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认同、主动行为、任务驱动对工作绩效的促进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晨光 钱怡 毕鸿燕 《人类工效学》 2016年第3期7-12,共6页
目的探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认同、主动行为、任务驱动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246名中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认同、主动行为、任务驱动和工作绩效呈显著正相关;(2)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认同直接正向预... 目的探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认同、主动行为、任务驱动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246名中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认同、主动行为、任务驱动和工作绩效呈显著正相关;(2)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认同直接正向预测工作绩效,同时还通过主动行为和任务驱动的多重中介作用对工作绩效产生间接的预测作用;(3)教师继续培训认同度的高低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不同,培训认同度低的教师通过任务驱动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工作绩效,培训认同度高的教师通过主动行为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工作绩效。结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认同影响教师的工作绩效,主动行为和任务驱动产生中介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教育培训认同 工作绩效 主动行为 任务驱动 中学教师 组织行为 职业认同
下载PDF
高校教师行为特性与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8
7
作者 陶志梅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58-61,共4页
把握教师的职业行为特性是解决教师激励问题的关键。在论述高校教师的经济行为特性、角色行为特性、组织行为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开发教师资源,建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应关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行为特性 激励机制
下载PDF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professional dispositions of teacher candidates
8
作者 Arlene Ignico Kelly Gammon 《Natural Science》 2010年第2期91-94,共4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professional disposition scor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candidates over time. In ad-di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 ratings were investigated. Partici...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professional disposition scor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candidates over time. In ad-di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 ratings were investigated. Participants were 65 students who completed three methods courses (A, B, and C) across a two-year period. Both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 completed a profes-sional dispositions instrument in each of the three classes. Results indicated a decrease in disposition self ratings and teacher ratings over time. A 2 (Rater) x 3 (Time) ANOVA revealed that the student and teacher ratings were different for classes A and B but not for class C. The findings are encouraging in light of the strong alignment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 ratings in the upper-level class. The dispositions in-strument appears to be a valid and reliable method to assess the professional behaviors of teacher candid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POSITIONS teacher educATION PROFESSIONAL behavio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