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铽配合物Tb(o-BBA)_3(phen)有机电致发光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玲 徐征 +3 位作者 娄志东 张福俊 孙波 裴娟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2-765,共4页
合成了一种新的稀土配合物邻苯甲酰苯甲酸-1,10-菲罗啉-铽(Tb(o-BBA)3(phen))并用于有机电致发光。研究了Tb(o-BBA)3(phen)与PVK混合薄膜的光致发光特性,找出了PVK∶Tb的最佳比例为3∶1。制备了结构为ITO/PVK∶Tb/Al的单层电致发光器件... 合成了一种新的稀土配合物邻苯甲酰苯甲酸-1,10-菲罗啉-铽(Tb(o-BBA)3(phen))并用于有机电致发光。研究了Tb(o-BBA)3(phen)与PVK混合薄膜的光致发光特性,找出了PVK∶Tb的最佳比例为3∶1。制备了结构为ITO/PVK∶Tb/Al的单层电致发光器件,得到了铽离子的特征光谱,其电流-电压特性(I-V)在一定电压范围内符合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稀土铽配合物Tb(o-BBA)3(phen)掺杂PVK体系的光致发光是源于PVK到Tb配合物的能量传递及稀土Tb配合物的直接激发两种作用机制,而电致发光以载流子俘获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铽配合物 能量传递 载流子俘获 电致发光 稀土
下载PDF
铽与1-苯基-3-甲基-4-酰代吡唑啉-5-酮的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荧光性能 被引量:9
2
作者 李琴 周德建 +4 位作者 黄春辉 姚光庆 周永芬 梅谷重夫 松井正和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2-57,共6页
合成了铽与1-苯基-3-甲基-4-异丁酰基吡唑啉-5-酮(HPMIBP)、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5-酮(HPMBP)的四个三元配合物Tb(PMIBP)_3·2H_2O(Al),Tb(PMIBP)_3·bpy(A2),Tb(PMBP)_3·2H_2O(B1)和Tb(PMBP)_3·bpy(B2)(b... 合成了铽与1-苯基-3-甲基-4-异丁酰基吡唑啉-5-酮(HPMIBP)、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5-酮(HPMBP)的四个三元配合物Tb(PMIBP)_3·2H_2O(Al),Tb(PMIBP)_3·bpy(A2),Tb(PMBP)_3·2H_2O(B1)和Tb(PMBP)_3·bpy(B2)(bpy=2,2′-联吡啶).用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组成,并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差热-热重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们在固态和溶液中的荧光光谱,并用频域法测定了它们在溶液中的荧光寿命,结果表明A1和A2的荧光强度比相应的B1和B2强三个数量级,A2与A1或B2与B1相比,荧光强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强,并且不同溶剂对其荧光强度和荧光寿命都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PIBP HPMBP 配合物 荧光
下载PDF
不同有机酸配体对Tb(Ⅲ)离子荧光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喜贵 吴红英 +1 位作者 翁诗甫 吴瑾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91-994,共4页
对合成的七种Tb-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进行了比较研究,重点比较了七种Tb-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并从配体结构、能量传递和能级匹配等方面分析了不同配体对Tb(Ⅲ)离子荧光效率的影响,同时讨论了七种Tb-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 对合成的七种Tb-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进行了比较研究,重点比较了七种Tb-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并从配体结构、能量传递和能级匹配等方面分析了不同配体对Tb(Ⅲ)离子荧光效率的影响,同时讨论了七种Tb-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研究表明,配体不影响Tb(Ⅲ)离子的特征发射峰位置,只影响其荧光效率。配体的共轭性、刚性越好,配合物荧光效率越高,二元酸比一元酸更有利于增强Tb(Ⅲ)离子的荧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荧光效率
下载PDF
4-酰基-双(1,3-二苯基-5-吡唑啉酮)铽(Ⅲ)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建宇 薛卫星 +2 位作者 张金娜 刘玉平 叶志殷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8-162,共5页
合成了 3种 4-酰基 -双 (1 ,3 -二苯基 -5 -吡唑啉酮 ) ,1 ,5 -双 (1 ,3 -二苯基 -5 -吡唑啉酮 -4 -基 ) -1 ,5 -戊二酮 ;1 ,6-双 (1 ,3 -二苯基 -5 -吡唑啉酮 -4 -基 ) -1 ,6-己二酮和 1 ,1 0 -双 (1 ,3 -二苯基 -5 -吡唑啉酮... 合成了 3种 4-酰基 -双 (1 ,3 -二苯基 -5 -吡唑啉酮 ) ,1 ,5 -双 (1 ,3 -二苯基 -5 -吡唑啉酮 -4 -基 ) -1 ,5 -戊二酮 ;1 ,6-双 (1 ,3 -二苯基 -5 -吡唑啉酮 -4 -基 ) -1 ,6-己二酮和 1 ,1 0 -双 (1 ,3 -二苯基 -5 -吡唑啉酮 -4 -基 ) -1 ,1 0 -癸二酮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组成进行了表征 .合成了它们的 Tb( )二元和三元 [1 ,1 0 -二氮杂菲 (Phen)或 2 ,2 -联吡啶 (Dipy) ]配合物 ,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光谱 ,对其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配合物发射 Tb( )的特征荧光 ,4-酰基 -双 (1 ,3 -二苯基 -5 -吡唑啉酮 )配体的三重态能级与Tb( )的最低激发态 (5D4 )能级匹配较好 ;配合物荧光强度随 4-酰基 -双 (1 ,3 -二苯基 -5 -吡唑啉酮 )配体 2个吡唑环间碳链的增长而减弱 ;第 2配体 Phen和 Dipy具有荧光增强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Ⅲ) 配合物 荧光性质 铽(Ⅲ) 合成 4-酰基-双(1 3-二苯基-5-吡唑啉酮)
下载PDF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A Novel Terbium Complex Tb(o-BBA)_3(phen)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玲 徐征 +3 位作者 娄志东 张福俊 孙波 裴娟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53-256,共4页
A novel rare earth complex of terbium ion with 2-benzoylbenzoic acid and 1, 10-phenathroline (Tb(o-BBA)3 (phen), o-BBA-2-benzoylbenzoic acid, phen = 1, 10-phenathroline) was used as an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 A novel rare earth complex of terbium ion with 2-benzoylbenzoic acid and 1, 10-phenathroline (Tb(o-BBA)3 (phen), o-BBA-2-benzoylbenzoic acid, phen = 1, 10-phenathroline) was used as an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for the first time. The Tb complex was blended with poly(N-vinylcarbazole) (PVK) in different weight ratios and spinn to coated into films (noted as PVK :Tb films). The photoluminescence (PL) properties of films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optimum weight ratio between PVK and Tb(o-BBA)3(phen) was found to be 3:1. Monolayer devices with the structure ITO/PVK: Tb/AI were fabricated and emitted green light, which was characteristic of Tb^3+ emis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mecha- nisms for PL and EL are different. The PL is considered to be caused because of energy transfer and direct excitation to the Tb(o-BBA)3(phen) molecule, while EL is mainly on charging trapp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 complex energy transfer charge trapping ELECTROLUMINESCENCE rare earths
下载PDF
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 and fluorescence of N,N'-BIS (6-metyl-2-pyridinecarboxylamide-N-oxide)-1,2-ethane and corresponding rare earth (Ⅲ) complexes
6
作者 苟如虎 王亚玲 +1 位作者 杨汝栋 闫兰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5期790-796,共7页
A new ligand, N,N-BIS (6-metyl-2-pyridinecarboxylamide-N-oxide)-1,2-ethane (L) and six lanthanide(Ⅲ) complexes (RE=La, Sm, Eu, Tb, Gd, Yb)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 A new ligand, N,N-BIS (6-metyl-2-pyridinecarboxylamide-N-oxide)-1,2-ethane (L) and six lanthanide(Ⅲ) complexes (RE=La, Sm, Eu, Tb, Gd, Yb)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the binary complexes was determined as [REL(H2O)(NO3)2]NO3·nH2O (n=0-2), and the Eu3+ complex had bright red fluorescence in solid state. Three complexes of Eu3+, Tb3+, and Gd3+ with 6-methylpicolinic acid N-oxide (L’) were also synthesized. The relative intensity of sensitized luminescence for Eu3+ increased in the following order: L>L’. The phosphorescence spectra of the Gd3+ complexes at 77 K were measured. The energies of excited triplet state for the ligands were 20704 cm-1 (L) and 20408 cm-1 (L’). The facts that the ligands sensitized Eu3+ strongly and the order of the emission intensity for Eu3+ complexes were explained by ΔE(T-5D). This meant that the triplet energy level of the ligand was the main factor to influence RE3+ luminesc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methylpicolinic acid N-oxide binary complex Eu3+ and tb3+ complexes rare earths
下载PDF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Europium and Terbium Complexes with Pyridine or Bipyridine Linked Oligothiophene Ligand
7
作者 刘平 梁禄生 +3 位作者 胡建华 张雅敏 冯桂菊 邓文基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S1期355-357,共3页
With an aim to develop novel luminescence materials, europium and terbium complexes of 2, 5-(2-thiophene)-pyridine (TPY), 5, 5′-bis(5-(2, 2′-bithiophene))-2, 5-pyridine (B2TPY) and 5, 5′-bis(5-(2, 2′-bithiophene))... With an aim to develop novel luminescence materials, europium and terbium complexes of 2, 5-(2-thiophene)-pyridine (TPY), 5, 5′-bis(5-(2, 2′-bithiophene))-2, 5-pyridine (B2TPY) and 5, 5′-bis(5-(2, 2′-bithiophene))-2, 2′-bipyridine (B2TBPY) were synthesized, and their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The complexes exhibited ligand-sensitized emission, which was typical of Eu(Ⅲ) and Tb(Ⅲ) ions. The excitation spectra of Eu(Ⅲ) and Tb(Ⅲ) complexes with TPY (or B2TPY or B2TBPY) show similar bands as these with the ligands. It suggests that, the excitation energy is absorbed by TPY or B2TPY or B2TBPY, the energy transfers from its excited single state to its triplet state, and finally transfers from the ligands to Eu(Ⅲ) and Tb(Ⅲ) ions. The luminescence of Eu(Ⅲ) and Tb(Ⅲ) ions in the TPY or B2TPY or B2TBPY complexes indicates that the metal ions are efficiently excited by the absorbed energy from excitation of the lig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RIDINE BIPYRIDINE OLIGOTHIOPHENE Eu tb complex rare earths
下载PDF
铅-铁-三溴偶氮胂异金属多元络合物研究和分析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曹为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03-206,共4页
关键词 三溴偶氮胂 吸光光度法
下载PDF
基于氢键自组装的磺基对苯二甲酸铽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1
9
作者 孙祺鑫 安苗 +2 位作者 东良正 柴红梅 任宜霞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3-505,510,共4页
利用硝酸铽、2-磺基对苯二甲酸(Stp)和1,4-对苯二咪唑(Bimb)在水热条件下合成标题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标题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301(1)nm,... 利用硝酸铽、2-磺基对苯二甲酸(Stp)和1,4-对苯二咪唑(Bimb)在水热条件下合成标题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标题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301(1)nm,b=1.623(1)nm,c=2.627(6)nm,α=70.864°,β=83.831°,γ=77.016°,V=3.223(6)nm3,Z=2。金属离子Tb3+处于扭变的八配位的四方棱柱构型中,金属离子之间通过配体Stp的羧基和磺基桥联作用链接成为一维链结构,一维链之间通过氢键组装成二维超分子层,层间存在着由1,4-对苯二咪唑配体形成的超分子层,两种层结构交替组装成三维超分子结构。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配合物发光性来自于金属离子的特征发光,可成为潜在的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铽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光谱
下载PDF
空心球-g-PMMA-b-Tb光功能杂化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10
作者 王利平 王彦冬 +1 位作者 孔丽丽 李玲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8-160,165,共4页
以空心球表面负载的叔丁基过氧化氢为引发剂,通过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了空心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杂化材料,以此为引发剂,以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铽配合物为第二单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了空心球-g-PMMA-b-Tb杂化材料,并... 以空心球表面负载的叔丁基过氧化氢为引发剂,通过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了空心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杂化材料,以此为引发剂,以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铽配合物为第二单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了空心球-g-PMMA-b-Tb杂化材料,并用FT-IR、GPC、TG和荧光光谱等对产物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PMMA在空心球表面的接枝率约为8%;溶液中形成的PMMA的-Mw为28800,分子量分布指数(PDI)为1.2;杂化材料在489 nm,545 nm,583 nm,621 nm左右出现了四组发射峰,分属于Tb3+的5D4→7F6、5D4→7F5、5D4→7F4和5D4→7F3跃迁;铽配合物已接枝到空心球表面,生成了具有发光性能的杂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球 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铽配合物 光功能
下载PDF
Crystal Structure of Trinitratotri(Butylcaprolactam) Terbium(Ⅲ) Tb[■C_4H_9]_3(NO_3)_3
11
作者 王汉章 陆正荣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5期395-399,共5页
Tb[CH_2(CH_2)_4CONC_4H_9]_3(NO_3)_3,Mr=821.92. It is monoclinic,space group P2_1/c,a=18.604(2), b=9.768(1),c=21.887(3),β=96. 06(1)°,V=3955. 4(8),Z=4,Dc=1.43 g/cm ̄3, MoKα radiation,μ=23.19 cm-1,F(000)=1760, R=... Tb[CH_2(CH_2)_4CONC_4H_9]_3(NO_3)_3,Mr=821.92. It is monoclinic,space group P2_1/c,a=18.604(2), b=9.768(1),c=21.887(3),β=96. 06(1)°,V=3955. 4(8),Z=4,Dc=1.43 g/cm ̄3, MoKα radiation,μ=23.19 cm-1,F(000)=1760, R=0.039 for 2982 reflections with I>3σ(I).Tb(Ⅲ) is coordinated by three carbonyls of the three organic ligands and three bidentate nitrate groups. So each Tb(Ⅲ) is coordinated by nine oxygen atoms to form a distorted tricapped trigonal pr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stal structure tb nitrate complex butyl-caprolactam
全文增补中
光致发绿光有机玻璃材料的研究
12
作者 林美娟 王文 +1 位作者 章文贡 胡珍 《广州化学》 CAS 2008年第4期7-11,共5页
在氮气保护下,将配体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引入三异丙氧基铽中合成了铽配合物,并与甲基丙烯酸甲酯通过本体聚合制备含铽有机玻璃材料,用红外光谱(IR)、动态机械热分析(DMTA)、荧光光谱(FS)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含铽有... 在氮气保护下,将配体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引入三异丙氧基铽中合成了铽配合物,并与甲基丙烯酸甲酯通过本体聚合制备含铽有机玻璃材料,用红外光谱(IR)、动态机械热分析(DMTA)、荧光光谱(FS)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含铽有机玻璃在最佳波长激发下能发射很强的Tb3+离子特征绿光。DMTA测试表明,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粘流温度Tf及储能模量E′均比纯有机玻璃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铽配合物 有机玻璃 光致发光
下载PDF
核苷酸、聚核苷酸和核酸猝灭Tb^(3+)-钛铁试剂络合物荧光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一兵 王冬媛 +1 位作者 郭祥群 许金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91-695,共5页
研究了核苷酸、聚核苷酸和核酸对Tb3+-钛铁试剂(TR)络合物的荧光碎灭机理,认为荧光猝灭过程是核苷酸、聚核苷酸和核酸分子中的磷酸基组分与TR竞争Tb3+离子,生成实验条件下无荧光的二元络合物的静态猝灭过程;用Tb3+-TR络合物荧光... 研究了核苷酸、聚核苷酸和核酸对Tb3+-钛铁试剂(TR)络合物的荧光碎灭机理,认为荧光猝灭过程是核苷酸、聚核苷酸和核酸分子中的磷酸基组分与TR竞争Tb3+离子,生成实验条件下无荧光的二元络合物的静态猝灭过程;用Tb3+-TR络合物荧光探针研究DNA嵌入剂和金属离子与DNA相互作用的实验结果说明这一机理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 聚核苷酸 核酸 荧光猝灭 荧光探针
下载PDF
共掺杂稀土配合物Tb_(0.5)Eu_(0.5)(asprin)_3phen电致发光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沈鸿 徐征 +3 位作者 章婷 陶栋梁 杨军 徐怡庄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0-662,共3页
合成了共掺杂稀土配合物Tb0.5Eu0.5(asprin)3phen,将其掺杂到导电聚合物PVK中,制成结构为ITO PVK∶RE配合物 PBD Al的电致发光器件。与PVK∶Eu(asprin)3phen体系为发光层的相同结构的器件相比,我们发现铽离子的引入能猝灭PVK的发光,增... 合成了共掺杂稀土配合物Tb0.5Eu0.5(asprin)3phen,将其掺杂到导电聚合物PVK中,制成结构为ITO PVK∶RE配合物 PBD Al的电致发光器件。与PVK∶Eu(asprin)3phen体系为发光层的相同结构的器件相比,我们发现铽离子的引入能猝灭PVK的发光,增强铕的发光,而Tb3+本身的发光很弱,几乎看不到,说明Tb3+在其中起到能量的中间传递作用,促进了PVK到Eu3+的能量传递。本文就器件的发光特性及掺杂体系的能量传递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稀土配合物 tb0.5Eu0.5(asprin)3phen 电致发光 电致发光器件 能量传递
下载PDF
1,4-双(1′,3′-二苯基-5′-吡唑酮-4′)-1,4-丁二酮的合成及其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建宇 叶志殷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5-157,共3页
以 1 ,3 -二苯基 -5 -吡唑酮与丁二酰氯作用 ,合成了一种新的β-二酮螯合剂—— 1 ,4-双 (1′,3′-二苯基 -5′-吡唑酮 -4′) -1 ,4-丁二酮 (BDPPBD) ,收率 64.5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证实了产物的结构。以 BDPPBD... 以 1 ,3 -二苯基 -5 -吡唑酮与丁二酰氯作用 ,合成了一种新的β-二酮螯合剂—— 1 ,4-双 (1′,3′-二苯基 -5′-吡唑酮 -4′) -1 ,4-丁二酮 (BDPPBD) ,收率 64.5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证实了产物的结构。以 BDPPBD为配体制备了其 Tb( )、Eu( )配合物 ,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光谱 ,结果表明 BDPPBD是 Tb( )发光配合物的优良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其稀土配合物 荧光性质 1 4-双(1′ 3′-二苯基-5′-吡唑酮-4′)-1 4-丁二酮 合成 铽(Ⅲ) 铕(Ⅲ)
下载PDF
双核双配体稀土配合物Tb_(1-x)Eu_x(TTA)_3Phen的合成及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吕玉光 张敬畅 +3 位作者 曹维良 袁魁 张福俊 徐征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9-655,共7页
合成了系列铕铽双核稀土有机稀土配合物Tb1-xEux(TTA)3Phen,通过差热-热重分析、XRD、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发光性质。由紫外可见光谱可以看出,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吸收峰主要来自有机配体HTT... 合成了系列铕铽双核稀土有机稀土配合物Tb1-xEux(TTA)3Phen,通过差热-热重分析、XRD、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发光性质。由紫外可见光谱可以看出,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吸收峰主要来自有机配体HTTA和1,10-Phen;差热-热重分析证明,稀土有机配合物热稳定性较好。荧光光谱和电致发光表明,铽对铕配合物的发光有协同作用。在该系列配合物中,不仅有机配体可以将吸收的能量传递给发光的铕离子使其发光,而且铽离子也可将其吸收的能量通过分子内能量传递给铕离子,增强铕的发光强度。同时就双核稀土有机配合物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的特性及掺杂体系的能量传递过程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1-xEux(TTA)3Phen稀土配合物 光致发光 有机电致发光 结构表征 稀土
下载PDF
芳羧酸功能化的聚苯乙烯与Tb(Ⅲ)离子形成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发射性能 被引量:8
17
作者 位霄鹏 高保娇 张瑞霞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9-145,共7页
通过大分子反应将苯甲酸(BA)键合在聚苯乙烯(PS)侧链,制得芳羧酸功能化的聚苯乙烯PSBA。以PSBA为大分子配基,以邻菲啰啉(Phen)为小分子配体,与Tb(Ⅲ)离子配位,分别制备了二元配合物PS-(BA)3-Tb(Ⅲ)与三元配合物PS-(BA)1-Tb(Ⅲ)-(Phen)2... 通过大分子反应将苯甲酸(BA)键合在聚苯乙烯(PS)侧链,制得芳羧酸功能化的聚苯乙烯PSBA。以PSBA为大分子配基,以邻菲啰啉(Phen)为小分子配体,与Tb(Ⅲ)离子配位,分别制备了二元配合物PS-(BA)3-Tb(Ⅲ)与三元配合物PS-(BA)1-Tb(Ⅲ)-(Phen)2及PS-(BA)1-Tb(Ⅲ)-(Phen)3,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吸收光谱(UV)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深入研究了配合物(溶液与薄膜)的荧光发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大分子配基PSBA与Tb(Ⅲ)离子所形成的二元或三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均能发射出很强的Tb(Ⅲ)离子特征荧光,即键合在PSBA侧链的配基BA能有效地敏化Tb(Ⅲ)离子的荧光发射。与二元配合物相比较,以小分子Phen为第二配体所形成的两种三元配合物具有强度更高的荧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苯甲酸 tb(Ⅲ)离子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 敏化作用
下载PDF
2,2联吡啶-5,5-二羧酸与稀土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继元 李云涛 邓建国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83-989,共7页
利用2,2-联吡啶-5,5-二羧酸作为配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稀土配合物[Ln2(bpydc)_3·2DMF]_n(1,Ln=Eu,Tb;Hbpydc=2,2-联吡啶-5,5-二羧酸)。单晶X射线测试表明Tb配合物与Eu配合物具有相同结构。配合物1·Tb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 利用2,2-联吡啶-5,5-二羧酸作为配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稀土配合物[Ln2(bpydc)_3·2DMF]_n(1,Ln=Eu,Tb;Hbpydc=2,2-联吡啶-5,5-二羧酸)。单晶X射线测试表明Tb配合物与Eu配合物具有相同结构。配合物1·Tb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39657(2)nm,b=1.40874(1)nm,c=1.45241(1)nm,α=90.887(1)°,β=115.261(1)°,γ=113.951(1)°,V=2.29931(5)nm^3,Z=2;同时,配合物1·Tb具有新颖的三维结构,七个氧原子在稀土离子周围形成一个略微变形的单帽三棱柱配位环境。利用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磷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Eu(Ⅲ)与Tb(Ⅲ)配合物分别在612 nm与542 nm处有强烈的特征荧光发射;配体三重态能级(26178 cm^(-1))与Eu(Ⅲ)、Tb(Ⅲ)的最低激发态能级匹配,配合物具有优良的能量传递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联吡啶-5 5-二羧酸 Eu(Ⅲ)配合物 tb(Ⅲ)配合物 晶体结构 光谱分析
下载PDF
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稳定转染舌鳞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超 杨丹 +4 位作者 石芳琼 李跃辉 陈新群 翦新春 蒋灿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7-441,共5页
目的构建人类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舌鳞癌脑高转移Tca8113-Tb细胞,建立稳定过表达MICA基因的口腔鳞癌细胞系。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pCMV-SPORT6-MICA中编码MICA基因的cDNA序列,重组至有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真... 目的构建人类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舌鳞癌脑高转移Tca8113-Tb细胞,建立稳定过表达MICA基因的口腔鳞癌细胞系。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pCMV-SPORT6-MICA中编码MICA基因的cDNA序列,重组至有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构建最终的表达载体pEGFP-N1-MICA,脂质体法转染Tca8113-Tb细胞,G418筛选,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有限稀释法建立稳定过表达MICA基因的Tca8113-Tb细胞系,RT-PCR、real time 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MICA在该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通过PCR技术获取了MICA基因并成功克隆入载体,测序鉴定该序列与GenBank中的序列相同。转染的细胞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T-PCR、real time 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到目的基因MICA在转染细胞中为过表达。结论 pEGFP-N1-MICA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与稳定转染Tca8113-Tb细胞系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 Tca8113-tb细胞系 质粒构建 基因转染
下载PDF
一例由多齿席夫碱构筑的Tb_(2)配合物的结构、荧光性质及生物活性
20
作者 马鑫 孙娅 +4 位作者 孙楠 康倩 张佳佳 朱瑞涛 高晓丽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47-1356,共10页
使用多齿希夫碱配体H_(4)L(H_(4)L(H_(4)L=N',N"-((1E,1'E)-(1,10-菲咯啉-2,9-二酰基)双(亚甲基)双(2-羟基苯甲酰肼))与Tb(acac)_(3)·2H_(2)O反应(acac^(-)=乙酰丙酮根),通过溶剂热法,设计并合成了一例结构新颖的双... 使用多齿希夫碱配体H_(4)L(H_(4)L(H_(4)L=N',N"-((1E,1'E)-(1,10-菲咯啉-2,9-二酰基)双(亚甲基)双(2-羟基苯甲酰肼))与Tb(acac)_(3)·2H_(2)O反应(acac^(-)=乙酰丙酮根),通过溶剂热法,设计并合成了一例结构新颖的双核铽配合物[Tb_(2)(L)(H_(2)L)]·2CH_(3)OH·CH_(3)CN(1),并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结构、荧光性质及生物活性。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主要含有2个Tb^(Ⅲ)离子和2个失去不同质子的配体离子(L^(4)-和H_(2)L^(2-))。中心Tb1和Tb2离子都是九配位的,其几何构型呈现扭曲的呼啦圈形。固体荧光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在室温下表现出Tb^(Ⅲ)离子的荧光特征发射峰。生物活性研究表明,与配体H_(4)L和稀土离子相比较,配合物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循环伏安法、凝胶电泳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该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主要以插入作用的方式与小牛胸腺DNA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_(2)配合物 生物活性 DNA作用 荧光性质 晶体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