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内生真菌中产紫杉醇真菌的筛选 被引量:60
1
作者 陈毅坚 张灼 +2 位作者 王艳 苏源 张睿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11,共2页
报道了从云南红豆杉 (TaxusYunnanensis)树皮和枝条中分离得到的 5 2株内生真菌中 ,有 19株菌的发酵产物经TLC分析和HPLC检测验证后产紫杉醇或紫杉烷类物质。其中紫杉醇含量在 1 以上的菌株有 8株。TAX - 4 7(茎点霉属 )和TAX - 4 9(组... 报道了从云南红豆杉 (TaxusYunnanensis)树皮和枝条中分离得到的 5 2株内生真菌中 ,有 19株菌的发酵产物经TLC分析和HPLC检测验证后产紫杉醇或紫杉烷类物质。其中紫杉醇含量在 1 以上的菌株有 8株。TAX - 4 7(茎点霉属 )和TAX - 4 9(组丝核菌属 )的紫杉醇得率分别为 4 7 30 2 μg L和 31 0 6 μg L ,TAX - 2 5 (茎叶核菌属 )巴可亭Ⅲ得率为 74 4 2 μg 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内生真菌 紫杉醇 得率 产生菌 微生物发酵法 抗癌活性 筛选
下载PDF
云南红豆杉细胞的悬浮培养 被引量:50
2
作者 甘烦远 郑光植 +1 位作者 彭丽萍 罗建平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1997年第1期43-46,共4页
在云南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中,适宜的培养基为B5,接种量为0.5~0.8g干重细胞/100ml培养基,2,4-D浓度为1.0mg/L;培养细胞的生长周期约30d;培养基中较高浓度的蔗糖(40g/L)可提高紫杉醇含量;添加的椰子汁(CM)、酪蛋白氨... 在云南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中,适宜的培养基为B5,接种量为0.5~0.8g干重细胞/100ml培养基,2,4-D浓度为1.0mg/L;培养细胞的生长周期约30d;培养基中较高浓度的蔗糖(40g/L)可提高紫杉醇含量;添加的椰子汁(CM)、酪蛋白氨基酸(C)和水解乳蛋白(LH)3种有机添加剂均能提高培养细胞中紫杉醇的含量,但只有CM和CA能促进细胞的生长。于B5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NH4NO3对培养细胞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悬浮培养 细胞培养
下载PDF
不同树龄、不同地理种源云南红豆杉紫杉醇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7
3
作者 苏建荣 张志钧 邓疆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9-374,共6页
系统采集了10个龄级和12个地理种源的云南红豆杉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树皮、3年生小枝和当年生叶的紫杉醇含量,其平均值分别为0.0048%、0.0040%和0.0151%,3年生枝和叶的紫杉醇含量相近,差异不显著。树皮的紫杉醇含量与年龄存... 系统采集了10个龄级和12个地理种源的云南红豆杉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树皮、3年生小枝和当年生叶的紫杉醇含量,其平均值分别为0.0048%、0.0040%和0.0151%,3年生枝和叶的紫杉醇含量相近,差异不显著。树皮的紫杉醇含量与年龄存在回归关系:Y=0.0316×e0.0067x;3年生小枝和当年生叶的紫杉醇含量与树龄不相关,但树龄小于72a时其含量随树龄增加而递增,树龄超过72a和114a后,3年生小枝和当年生叶的紫杉醇含量逐渐减少。12个云南红豆杉地理种源中,新平、宁蒗和泸水种源当年生叶的紫杉醇含量最高,在0.0077%~0.0098%间;兰坪、宁蒗和新平种源3年生小枝紫杉醇的含量最高,在0.0059%~0.0076%间;景东、木里和宁蒗种源树皮的含量最高,在0.0243%~0.0331%间。主成分分析表明,“温度因子”、“营养因子”和“光照因子”对云南红豆杉紫杉醇含量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紫杉醇 含量 树龄 地理种源
下载PDF
云南红豆杉种群结构与生命表分析 被引量:46
4
作者 苏建荣 张志钧 +1 位作者 邓疆 陈智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1-656,共6页
根据14块总面积为5600 m2样地的实地调查资料,分析了云南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大小级结构,编制了该种 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并用4个生存函数进行种群的生存分析。结果表 明:云南红豆杉的种群... 根据14块总面积为5600 m2样地的实地调查资料,分析了云南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大小级结构,编制了该种 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并用4个生存函数进行种群的生存分析。结果表 明:云南红豆杉的种群数量少,种群发育过程中具波动性,但仍属稳定型种群。云南红豆杉的年龄结构与大小级结构 差异较大,不宜以大小级结构替代龄级结构。云南红豆杉的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Ⅲ曲线,该种群的死亡率曲线与消失 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在龄级为110-130 a和220-250 a阶段出现第一和第二峰值。生存空间与养分竞争 可能是产生最大第一峰值的主要原因。4个生存函数曲线表明:云南红豆杉种群具有前期稳定、中期锐减、后期衰退的 特点。云南红豆杉种群在160-190 a龄级后进入生理衰老阶段,生存率小于5%,累计死亡率大于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种群 结构 生命表 生存分析
下载PDF
云南红豆杉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1
5
作者 陈未名 张佩玲 +1 位作者 吴斌 郑启泰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747-754,共8页
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K.Fu)树皮的乙醇提取物显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从中分离得到8个紫杉烷类二萜及其生物碱。经光谱分析和化学反应鉴定7个已知物为taxinine E(1),taxinine J(2),1-acetoxy-5-deacetvl baccatin Ⅰ(... 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K.Fu)树皮的乙醇提取物显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从中分离得到8个紫杉烷类二萜及其生物碱。经光谱分析和化学反应鉴定7个已知物为taxinine E(1),taxinine J(2),1-acetoxy-5-deacetvl baccatin Ⅰ(4),baccatin Ⅲ(5),taxol(6),cephalomannine(7)和7-xylosyl-10-deacetyl taxol(8)。化合物3命名为云南红豆杉甲素(ymlnanxane),为一新的紫杉烷二萜化合物,其结构为taxa-4(20),11-diene-2α,5α,10β,14β-tetraol-2α,5α,10β-triacetate-14β-αmethyl-β-hydroxyl butyrate,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予以证实.经体外筛迭化合物3具有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抗肿瘤活性 柴杉醇
下载PDF
组培条件对云南红豆杉愈伤组织生长和形成紫杉醇的影响 被引量:30
6
作者 陈永勤 朱蔚华 +1 位作者 吴蕴祺 胡秋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69-272,共4页
目的 :寻找适合于云南红豆杉愈伤组织生长和形成紫杉醇的培养条件。方法 :对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和不同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进行生长分析和紫杉醇含量测定。结果与结论 :黑暗、0 .1mg·L-1BAP和 1.0mg·L-12 ,4 D的激素组合 ,B5,DCR... 目的 :寻找适合于云南红豆杉愈伤组织生长和形成紫杉醇的培养条件。方法 :对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和不同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进行生长分析和紫杉醇含量测定。结果与结论 :黑暗、0 .1mg·L-1BAP和 1.0mg·L-12 ,4 D的激素组合 ,B5,DCR或 6 ,7 V基本培养基有利于云南红豆杉愈伤组织生长和形成紫杉醇 ;培养基中NO3 -浓度高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 ,NH+ 4浓度高抑制愈伤组织的生长 ,但显著提高紫杉醇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愈伤组织培养 紫杉醇
下载PDF
前体物质和化学诱导子对云南红豆杉细胞生长和产生紫杉醇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陈永勤 朱蔚华 +1 位作者 吴蕴祺 胡秋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1期91-94,共4页
研究了几种前体物质和化学诱导子对云南红豆杉细胞生长和产生紫杉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培养第 1 2d向培养基中添加 1mmol·L-1或 2mmol·L-1苯丙氨酸、5mmol·L-1丙酮酸钠和 1g·L-1牛儿醇可显著提高细胞中紫杉醇... 研究了几种前体物质和化学诱导子对云南红豆杉细胞生长和产生紫杉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培养第 1 2d向培养基中添加 1mmol·L-1或 2mmol·L-1苯丙氨酸、5mmol·L-1丙酮酸钠和 1g·L-1牛儿醇可显著提高细胞中紫杉醇的含量 ,同对照相比 ,紫杉醇产量分别增加了 4 0 .0 %、95.7%和 1 2 1 .3 % ;使用高盐渗透胁迫剂 ( 3 0 0mmol·L-1)、高糖渗透胁迫剂 ( 2 5g·L-1蔗糖和 2 5g·L-1甘露醇 )、桂皮酸 ( 3mmol·L-1)和硫酸钒酰( 1 0mg·L-1)可显著促进细胞中紫杉醇的合成 ,同对照相比 ,紫杉醇产量分别增加了 2 3 .0 %、88.0 %、4 2 .8%和 1 0 3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细胞悬浮培养 紫杉醇 前体 诱导体
下载PDF
云南红豆杉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被引量:38
8
作者 王卫斌 姜远标 +2 位作者 王达明 周云 景跃波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年第4期33-39,共7页
依据云南红豆杉的前期研究成果,从形态特征、物候学特性、种子特征、生长特性等方面论述了云南红豆杉的生物学特性,还从地理及垂直分布状况,适生环境条件,主要生态型等个体生态学特性方面阐明了云南红豆杉的生态学特性,为云南红豆杉研... 依据云南红豆杉的前期研究成果,从形态特征、物候学特性、种子特征、生长特性等方面论述了云南红豆杉的生物学特性,还从地理及垂直分布状况,适生环境条件,主要生态型等个体生态学特性方面阐明了云南红豆杉的生态学特性,为云南红豆杉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其有效发展、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生物学特性 生态学特性
下载PDF
滇西北云南红豆杉群落物种生态位与种间联结 被引量:34
9
作者 李帅锋 刘万德 +2 位作者 苏建荣 郎学东 张志钧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8-576,共9页
在对滇西北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群落的野外调查基础上,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基于2×2联列表的χ2检验、联结系数(AC)的方法,分析了群落种群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物种的重要值与相对应的生态位宽度存在着极显... 在对滇西北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群落的野外调查基础上,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基于2×2联列表的χ2检验、联结系数(AC)的方法,分析了群落种群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物种的重要值与相对应的生态位宽度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云南红豆杉、丽江铁杉(Tsuga forrestii)与青荚叶(Helwingia japonica)的生态位宽度大于其它种群;在1225个种对中有48.16%的生态位重叠值为0,同时χ2统计量中有4%为中性联结,说明群落中木本植物种群间资源利用性竞争较强。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种群间往往生态位重叠也较大;云南红豆杉与丽江铁杉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要明显高于与其它种群的,Schoener指数为0.875。χ2检验表明云南红豆杉与其它种群之间表现为无联结。联结系数中显著负联结的种对要多于显著正联结,群落物种受到较大的外来干扰。联结系数与生态位重叠值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并能用Cubic指数建立回归方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种间联结 回归分析
下载PDF
云南红豆杉的濒危成因剖析 被引量:31
10
作者 李莲芳 周云 王达明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5年第3期30-34,共5页
在介绍红豆杉属植物的用途和我国云南红豆杉的天然资源状况的基础上,从(1)生物因素:繁殖特性障碍,幼苗与幼树期生长特性障碍;(2)环境因素:林分特性障碍,原生环境条件障碍;(3)鸟鼠和人为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导致云南红豆杉处于濒危状态的... 在介绍红豆杉属植物的用途和我国云南红豆杉的天然资源状况的基础上,从(1)生物因素:繁殖特性障碍,幼苗与幼树期生长特性障碍;(2)环境因素:林分特性障碍,原生环境条件障碍;(3)鸟鼠和人为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导致云南红豆杉处于濒危状态的原因。以此提出了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结合种源收集和资源发展结合利用的云南红豆杉三项有效保护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濒危 成因剖析
下载PDF
云南红豆杉细胞培养中紫杉醇的代谢调控 被引量:22
11
作者 甘烦远 彭丽萍 郑光植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6年第4期451-453,共3页
云南红豆杉细胞培养中紫杉醇的代谢调控甘烦远彭丽萍郑光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4)METABOLICREGULATIONONTAXOLOFCELLCULTUREFROMTAXUSYUNNANENS... 云南红豆杉细胞培养中紫杉醇的代谢调控甘烦远彭丽萍郑光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4)METABOLICREGULATIONONTAXOLOFCELLCULTUREFROMTAXUSYUNNANENSISGANFan-Yuan,P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细胞培养 紫杉醇 代谢调控
下载PDF
几种真菌诱导子对云南红豆杉细胞产生紫杉醇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陈永勤 朱蔚华 +1 位作者 吴蕴祺 胡秋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22-524,共3页
The effects of the cultures of Penicilliun citrinum,Absidia glauca,Mucor rouxianus and Botrytis cinerea on the growth and taxol production in suspension cells of Taxus yunnanensi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 The effects of the cultures of Penicilliun citrinum,Absidia glauca,Mucor rouxianus and Botrytis cinerea on the growth and taxol production in suspension cells of Taxus yunnanensi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the cultures of Penicilliun citrinum or Botrytis cinerea into the suspension cell cultures of T.yunnanensis at the final stage of fast growing phase(the 12th day of culture) did not inhibited the cell growth,but dramatically increased taxol yield;The best result was obtained in the elicitation with Penicilliun citrinum (3.1 g/L dry mycelium) for 3 days,in which the taxol yield was increased by 1~2 ti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悬浮细胞培养 真菌诱导子 紫杉醇
下载PDF
云南红豆杉天然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陈少瑜 吴丽圆 +2 位作者 李江文 项伟 周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48,共8页
采用垂直板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检测了云南红豆杉 (Taxusyunnanensis)雌配子体的 5种等位酶 ,并以 10个基因位点编码的 5个酶系统 ,分析了滇西北 3个云南红豆杉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结果表明 ,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是 0 ... 采用垂直板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检测了云南红豆杉 (Taxusyunnanensis)雌配子体的 5种等位酶 ,并以 10个基因位点编码的 5个酶系统 ,分析了滇西北 3个云南红豆杉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结果表明 ,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是 0 77;群体的平均杂合性观察值是 0 30 2 ;预期值为 0 332 0 ;每个基因位点发现的等位基因数是 2 0 5 ;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数是 1 46 6。对 10个基因位点的基因多样性测定表明 ,种群间的分化占 14 6 6 % ,总的基因多样性约 85 %产生于种群内。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是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等位酶 种群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红豆杉
下载PDF
云南红豆杉人工药用原料林的经营技术 被引量:24
14
作者 王达明 李莲芳 +5 位作者 周云 木崇龙 杨军 李守玉 邵金平 杨永高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4年第1期8-14,20,共8页
对云南红豆杉人工药用原料林的种植技术及经营方式的研究试验进行了阶段性综合总结,认为云南红豆杉具有喜荫喜湿喜肥,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广的特性,提出了可以扩大栽培区域的观点。分析了云南红豆杉最适宜种植的气候土壤条件是:年降雨量在1... 对云南红豆杉人工药用原料林的种植技术及经营方式的研究试验进行了阶段性综合总结,认为云南红豆杉具有喜荫喜湿喜肥,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广的特性,提出了可以扩大栽培区域的观点。分析了云南红豆杉最适宜种植的气候土壤条件是:年降雨量在1500mm以上,年干燥度<0 8,黑土层>20cm的肥沃砂壤至轻壤土,作为药用原料林种植地应选择海拔高度为1300~2200mm的温暖及温热气候。研究了"扦插繁殖、密集种植、苗期利用"的原料林种植经营方式,大棚扦插成苗达89 56%,4年生林木生物量产量达到15000~32250kg/hm2(风干含水率11%)。并对采穗圃与苗木更新、人工复合群落等营造技术进行总结和论述,报导了云南红豆杉人工药用原料林的生物量及紫杉醇含量的测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人工造林 药用原料林 经营技术
下载PDF
云南兰坪云南红豆杉种群年龄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李帅锋 刘万德 +2 位作者 苏建荣 郎学东 张志钧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2-799,共8页
利用点格局分析法对滇西北兰坪县4个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同生长阶段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林窗与人为干扰影响4个云南红豆杉种群的龄级结构,小林窗的种群呈稳定型;较大林窗的种群... 利用点格局分析法对滇西北兰坪县4个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同生长阶段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林窗与人为干扰影响4个云南红豆杉种群的龄级结构,小林窗的种群呈稳定型;较大林窗的种群呈进展型;群落结构完整未出现林窗和有较大人为干扰的种群年龄结构均呈衰退型,幼苗、幼树与小树个体缺乏,种群存在一定程度的更新困难,林窗的大小是种群更新的重要因素。(2)人为干扰、自然生境与本身生物学特性影响4个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种群1整体及其不同生长阶段个体均呈聚集分布;种群2和种群4在小尺度呈聚集分布,而在大尺度上呈随机分布;种群3随着空间尺度增大分布格局表现为聚集→随机→聚集趋势。(3)种群2中幼苗、小树和中树在小尺度下表现为聚集分布,其他尺度下表现为随机分布;种群3的小树阶段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皆有出现,中树与大树在不同尺度上表现为聚集分布;种群4聚集分布的强度随生长阶段的增加在减弱。(4)4个种群各发育阶段间皆呈或接近显著正相关,种内竞争弱,有利于种群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年龄结构 点格局分析 空间分布格局 空间关联
下载PDF
云南红豆杉山地大批量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李莲芳 王达明 +2 位作者 杨军 木崇龙 庄义新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201-207,共7页
云南红豆杉山地大批量扦插繁殖是红豆杉原料林实现苗木培育低成本快繁的较好途径 .遮荫、控制温湿度、穗条扦插深度、插条年龄、母树和生根激素类型及其浓度等是影响生根的关键因子 ,2 5a苗龄内 。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山地 扦插育苗 生根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在天然产物分离中的应用——紫杉烷类二萜及二萜生物碱的制备分离 被引量:14
17
作者 饶畅 刘欣 +2 位作者 张佩玲 陈未名 方起程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510-514,共5页
高速逆流色谱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无载体的液液分配色谱技术。它利用聚四氟乙烯(PTFE)螺旋管的方向性与高速行星式运动相结合,产生一种独特的流体动力学现象,使互不相溶的两相溶液在螺旋管中充分混合,顺序传递,导致样品中各个组分由于分... 高速逆流色谱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无载体的液液分配色谱技术。它利用聚四氟乙烯(PTFE)螺旋管的方向性与高速行星式运动相结合,产生一种独特的流体动力学现象,使互不相溶的两相溶液在螺旋管中充分混合,顺序传递,导致样品中各个组分由于分配系数的差别而有效的分离。本文介绍了国产的高速逆流色谱仪及应用该仪器制备分离云南红豆杉中结构相近的三种紫杉烷类二萜及二萜生物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云南红豆杉 分离
下载PDF
云南红豆杉培养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15
18
作者 罗建平 牛炳韬 +1 位作者 贾敬芬 郑光植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26-330,共5页
云南红豆杉培养细胞系的建立罗建平牛炳韬贾敬芬郑光植1(兰州大学生物系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4)1紫杉醇(Taxol)最初是从红豆杉属植物短叶红豆杉(Taxusbrevifolia... 云南红豆杉培养细胞系的建立罗建平牛炳韬贾敬芬郑光植1(兰州大学生物系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4)1紫杉醇(Taxol)最初是从红豆杉属植物短叶红豆杉(Taxusbrevifolia)树皮中分离出的一种二萜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细胞系 细胞培养
下载PDF
一株产紫杉醇内生真菌YN6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20
19
作者 张鹏 刘博 +3 位作者 周蓬蓬 王春兰 江晨 余龙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61-967,共7页
从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树皮内表皮中分离得到75株内生真菌,采用基于紫杉醇合成关键酶10-去乙酰巴卡亭Ⅲ-10-O-乙酰基转移酶(10-deacetylbaccatinⅢ-10-O-acetyl transferase,DBAT)和C-13苯丙氨基侧链CoA乙酰基转移酶(C-13 phe... 从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树皮内表皮中分离得到75株内生真菌,采用基于紫杉醇合成关键酶10-去乙酰巴卡亭Ⅲ-10-O-乙酰基转移酶(10-deacetylbaccatinⅢ-10-O-acetyl transferase,DBAT)和C-13苯丙氨基侧链CoA乙酰基转移酶(C-13 phenylpropanoid side chain-CoAacyltransferase,BAPT)基因为标志分子的快速筛选方法获得一株可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YN6,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对其紫杉醇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对内生真菌YN6的形态特征分析以及18S rDNA序列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 sp.)真菌.拟盘多毛孢YN6的紫杉醇产量约为120~140μg/L,是目前已报道的紫杉醇产量较高的野生菌株之一.拟盘多毛孢YN6的发现为微生物发酵生产紫杉醇提供了潜在的优良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内生真菌 紫杉醇 拟盘多毛孢
下载PDF
云南红豆杉离体胚的培养 被引量:13
20
作者 赵沛基 沈月毛 +1 位作者 彭丽萍 甘烦远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7-329,共3页
在MS培养基上生长的云南红豆杉离体胚的萌发率较高 ,达 80 % ;成熟种子胚的萌发率高于未成熟胚 ;胚的萌发率随着种子贮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胚乳有助于胚的萌发。胚培养 1个月左右可获得正常的红豆杉幼苗 ,成苗率 15 %~2 0 %。幼苗中... 在MS培养基上生长的云南红豆杉离体胚的萌发率较高 ,达 80 % ;成熟种子胚的萌发率高于未成熟胚 ;胚的萌发率随着种子贮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胚乳有助于胚的萌发。胚培养 1个月左右可获得正常的红豆杉幼苗 ,成苗率 15 %~2 0 %。幼苗中的紫杉醇含量为 0 .0 0 4 % ,远远低于成年树皮中紫杉醇的含量 (0 .0 2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发率 幼苗 MS培养基 胚培养 成年树 成熟种子 种子贮存 体胚 云南红豆杉 胚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