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遗址价值评价体系与保护利用模式初探——以昙石山遗址保护与利用规划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王银平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7-32,共6页
我国的大遗址保护问题正日益受到重视,但目前还未有成熟经验。正确认识大遗址的整体价值才能对其实行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在对昙石山遗址价值的定量评价中,将大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艺术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附加值... 我国的大遗址保护问题正日益受到重视,但目前还未有成熟经验。正确认识大遗址的整体价值才能对其实行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在对昙石山遗址价值的定量评价中,将大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艺术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附加值5大类16项评价因子组成大遗址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特尔菲法进行赋值,以此来判定大遗址的级别,为保护利用的整体模式选取提供参考。这是对我国大遗址保护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遗址 昙石山遗址 评价指标体系 保护
原文传递
潮湿环境下的土遗址加固保护材料筛选试验研究——以福建昙石山遗址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有为 李国庆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21,共14页
长期以来,关于潮湿环境下土遗址加固保护的适用材料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文物保护和考古界的难点,至今尚没有成熟的规范可以参考。福建昙石山遗址作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典型潮湿环境下的土遗址,近年来在遗址本体加固保护过程中,在加固材料... 长期以来,关于潮湿环境下土遗址加固保护的适用材料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文物保护和考古界的难点,至今尚没有成熟的规范可以参考。福建昙石山遗址作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典型潮湿环境下的土遗址,近年来在遗址本体加固保护过程中,在加固材料的选取上,按照基础成分的不同分别对四类主要加固剂进行施工试验,通过大量的室内和现场局部试验,证明基本成分为长链烷基、烷氧基硅氧烷小分子和主要成分为含有乙氧基团的聚硅酸乙酯混合物以及主要成分为水玻璃和硅氧烷共聚物的加固剂材料加固效果较好,可用于潮湿环境下昙石山遗址的本体加固保护,这对推进我国潮湿环境下土遗址保护工作的全面发展无疑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湿环境 昙石山遗址 加固 保护 材料筛选
下载PDF
潮湿环境下土遗址加固保护材料筛选研究——以福建昙石山遗址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有为 李国庆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3年第4期54-59,共6页
长期以来,由于土遗址保存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潮湿环境下的土遗址保护一直是困扰我国文物保护和考古界的难点,至今尚没有成熟的规范可以参考。福建省昙石山遗址作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典型潮湿环境下的土遗址,近年来在遗址加固保护过程... 长期以来,由于土遗址保存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潮湿环境下的土遗址保护一直是困扰我国文物保护和考古界的难点,至今尚没有成熟的规范可以参考。福建省昙石山遗址作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典型潮湿环境下的土遗址,近年来在遗址加固保护过程中,通过大量室内和现场试验,在适用材料的筛选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和成效,是对我国潮湿环境下土遗址保护工作的一次有益尝试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湿环境 昙石山遗址 加固保护 材料筛选
原文传递
福建昙石山遗址出土骨质文物现场保护述略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有为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5年第3期79-83,共5页
昙石山遗址是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内发现最早、也是最著名的一处史前文化遗存,目前该遗址尚保存有10余具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和动物骨骼遗骸,这在气候潮湿、土壤偏酸性的我国南方地区实属少见。为更加全面长久地保护这些骨质文物,在充... 昙石山遗址是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内发现最早、也是最著名的一处史前文化遗存,目前该遗址尚保存有10余具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和动物骨骼遗骸,这在气候潮湿、土壤偏酸性的我国南方地区实属少见。为更加全面长久地保护这些骨质文物,在充分了解自身病害原因和骨质组成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硅改性硅丙乳液作为加固剂材料、丙烯酸树脂+羟基磷酸钙作为修复材料以及有机硅氟作为封护材料基本适用于昙石山遗址出土骨质文物的现场保护,且保护效果相对较好。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深入保护提供基础性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昙石山遗址 骨质文物 现场保护 述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