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北部新生代大型逆冲推覆构造与唐古拉山的隆起 被引量:77
1
作者 李亚林 王成善 +2 位作者 伊海生 刘志飞 李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18-1130,T0002,共14页
西藏北部唐古拉山地区新生代发育一大型逆冲推覆构造,推覆构造带走向与唐古拉山脉延伸方向一致,主体呈NW-SE向展布,由北部乌兰乌拉湖—巴庆构造带(锋带)、雀莫错—改纳构造带(中带)和南部各拉丹东—鄂碎玛构造带(根带)构成,构造样式上... 西藏北部唐古拉山地区新生代发育一大型逆冲推覆构造,推覆构造带走向与唐古拉山脉延伸方向一致,主体呈NW-SE向展布,由北部乌兰乌拉湖—巴庆构造带(锋带)、雀莫错—改纳构造带(中带)和南部各拉丹东—鄂碎玛构造带(根带)构成,构造样式上由根带到锋带表现为:高角度叠瓦逆冲构造、褶皱—逆冲构造和中低角度叠瓦逆冲构造,逆冲推覆运动方向由南西向北东,并在推覆构造带北侧发育新生代沱沱河前陆盆地。同构造岩浆侵入体同位素年代学和前陆盆地沉积充填序列演化表明,推覆构造形成时限为67.1~23.8Ma。推覆构造形成演化受控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造山和其后印度板块持续向北俯冲动力学体制,并造成唐古拉山地区地壳在始新世—渐新世的强烈缩短、增厚和唐古拉山脉的隆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唐古拉山 新生代 逆冲推覆构造 前陆盆地
下载PDF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区降水观测误差修正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何晓波 叶柏生 丁永建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3-408,共6页
青藏高原由于降水观测点分布等原因一直是水文和气候研究的薄弱环节。2005年5~10月在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中部冬克玛底河流域进行连续的人工气象观测。观测期间根据不同降水类型和气温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气温2.7℃为临界值对降水类型... 青藏高原由于降水观测点分布等原因一直是水文和气候研究的薄弱环节。2005年5~10月在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中部冬克玛底河流域进行连续的人工气象观测。观测期间根据不同降水类型和气温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气温2.7℃为临界值对降水类型进行了划分,利用已有的T-200B型自动雨雪量计和普通雨量计的修正公式,并在日尺度基础上对降水进行了修正对比。经过修正,中游T-200B型雨量站全年降水量662.1mm;普通雨量计全年降水量为657.2mm;2005年修正后的降水量相比1993年观测到的降水量472mm增加了近200mm。结果表明在高寒山区降水观测,依据同步观测的气温划分降水类型,可以根据相关修正公式修正T-200B型自动雨雪量计和普通雨量计降水观测值。从而能够在高寒山区恶劣的自然环境自动连续准确的观测高寒区域的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唐古拉山 降水观测 误差修正 降水类型
下载PDF
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地区冰川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18
3
作者 谯程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7703-7705,共3页
利用1973年MSS、1992年TM、2001年ETM+、2007年TM数字遥感影像资料以及数字高程模型(DEM),结合第一次冰川编目资料,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提取了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地区不同年份的冰川分布范围。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冰川面积... 利用1973年MSS、1992年TM、2001年ETM+、2007年TM数字遥感影像资料以及数字高程模型(DEM),结合第一次冰川编目资料,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提取了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地区不同年份的冰川分布范围。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冰川面积1976年比1969年减小了0.84%,1992年冰川面积比1976年的减小了1.77%,2001年冰川面积比1992年减小了4.24%,2007年冰川面积比2002年减小了3.31%。结合气象资料和有限的野外资料进行分析,该地区冰川退宿趋势同气温升高趋势基本一致。1969年到2007年近40年时间里,冰川面积总共减小17.61km2,占1969年面积的9.81%,冰储量减少5.75km3,相当于水资源损失5.17k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拉山 冰川变化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及可可西里草地资源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马松江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9期15-19,共5页
简要叙述了地处青藏高原西南的唐古拉山及可可西里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植被和草地资源目前的生态状况等,调查分析了造成草原退化的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其它因素,提出了防止草原退化的几项有效措施,为长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之路进行... 简要叙述了地处青藏高原西南的唐古拉山及可可西里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植被和草地资源目前的生态状况等,调查分析了造成草原退化的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其它因素,提出了防止草原退化的几项有效措施,为长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之路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拉山 可可西里 草地资源 草原退化 生态保护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中东部第四纪冰碛物暴露年龄的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赵志中 乔彦松 +3 位作者 Joerg SCHFER 王燕 王敏 Christian SCHLüCHTER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6-320,共5页
青藏高原上大面积的冰盖通常会对亚洲乃至全球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形成的时间和范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研究利用就地成因的宇宙核素暴露年龄测定方法,对唐古拉山和理塘地区的第四纪冰碛物进行了^10Be、^28Al和^... 青藏高原上大面积的冰盖通常会对亚洲乃至全球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形成的时间和范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研究利用就地成因的宇宙核素暴露年龄测定方法,对唐古拉山和理塘地区的第四纪冰碛物进行了^10Be、^28Al和^21Ne暴露年龄测定,首次获得了青藏高原的第四纪冰川核素暴露年龄。三种核素暴露年龄的一致性显示每期冰碛物沉积有一个确定的暴露时期,测试结果表明唐古拉山和理塘地区出现了两期第四纪冰期,一期形成于距今1.6~8万年,另一期形成于距今16-18万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第四纪冰川 表面暴露年龄 唐古拉山 理塘
下载PDF
唐古拉山区Geonor T—200B雨雪量计日降水观测误差修正 被引量:9
6
作者 赵求东 叶柏生 +2 位作者 何晓波 张健 赵传成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52-459,共8页
降水观测资料的准确性对气候、气象及水文研究至关重要,因此2005-2011年在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中段开展了中国标准雨量计(CSPG)和Geonor T-200B自动雨雪量计(下称T-200B)的降水对比观测试验,以CSPG人工观测的日降水修正值作为真实的日降水... 降水观测资料的准确性对气候、气象及水文研究至关重要,因此2005-2011年在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中段开展了中国标准雨量计(CSPG)和Geonor T-200B自动雨雪量计(下称T-200B)的降水对比观测试验,以CSPG人工观测的日降水修正值作为真实的日降水量,通过数学统计分析,提出T200B的固态、液态及混合态日降水修正公式,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T 200B日降水观测值经过修正后,与CSPG日降水修正值基本相符,试验时段三种降水类型的降水总量的T-200B修正值与CSPG修正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3%,平均绝对误差为13.7 mm,该修正方案提高了T 200B降水观测效率,修正精度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拉山区 T-200B CSPG 降水 误差修正
下载PDF
海拔和坡向对唐古拉山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彭子洋 刘卫星 +5 位作者 田瑞 杨森 王静 黄俊胜 杨雅舒 刘玲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7659-7668,共10页
土壤胞外酶够将大分子有机质分解成可以被微生物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分解与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土壤中酶促反应往往成为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质分解的限速步骤。然而,土壤酶活性的地理分布格局,尤其是其随着... 土壤胞外酶够将大分子有机质分解成可以被微生物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分解与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土壤中酶促反应往往成为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质分解的限速步骤。然而,土壤酶活性的地理分布格局,尤其是其随着不同海拔和坡向的分布特征和驱动机制,仍不明确。为探讨土壤胞外酶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我们沿海拔梯度(2980—5120 m)在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南北坡选取了6个样点,测定了参与碳、氮、磷循环的6种水解酶的活性和土壤理化性质,并结合植被和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海拔梯度的升高,年均温度(MAT)、土壤碳氮比(C:N)降低,年均降水量(MAP)、紫外线辐射(UV)、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土壤碳含量(TC)、土壤氮含量(TN)升高;南坡的MAP、UV、NDVI、TC、TN显著高于北坡,而C∶N显著低于北坡。不同类型的土壤胞外酶对海拔和坡向的响应不同,碳获取酶α-葡萄糖苷酶(AG)、β-葡萄糖苷酶(BG)、β-木糖苷酶(BX),以及氮获取酶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均随海拔梯度的升高而升高,且都在南坡显著高于北坡;磷获取酶酸性磷酸酶(AP)和氮获取酶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活性在不同海拔和坡向的分布上并没有显著差异。模型平均和相对重要性分析表明,NDVI、RB和TC是驱动碳获取酶(AG、BG、BX)活性随海拔梯度和坡向分布格局的主要因子;NDVI是驱动参与氮获取酶(NAG)活性变化的主要因子。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拔和坡向上植被和土壤特征的差异驱动了土壤胞外酶活性的空间分布,从而可能对碳循环和养分循环产生不同的影响,为预测土壤胞外酶的空间地理格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坡向 胞外酶活性 青藏高原 土壤碳含量
下载PDF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北坡D105点土壤温度的时间序列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梅学 姚檀栋 Ken'ichiUENO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7-81,共5页
通过对位于唐古拉山北坡的D1 0 5点不同深度土壤温度时间序列的分析 ,表明各层日平均土壤温度的时间变化具有很好的年周期 ,其变化曲线为一正弦曲线。浅层土壤温度的波动比其较深层土壤温度的波动大 ,但对同一层而言 ,其波动程度尽管在... 通过对位于唐古拉山北坡的D1 0 5点不同深度土壤温度时间序列的分析 ,表明各层日平均土壤温度的时间变化具有很好的年周期 ,其变化曲线为一正弦曲线。浅层土壤温度的波动比其较深层土壤温度的波动大 ,但对同一层而言 ,其波动程度尽管在夏半年略大于冬半年 ,但差别不大。地表、0 0 5m和0 2m深处 ,土壤日最高温的变化幅度要明显大于最低温的变化幅度 ;同时 ,日最高温与日最低温的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积雪可能对土壤日最高温、日最低温和日温差有较大影响。地表 1a中的最大日温差可达 6 0 4℃ ( 1 998年 3月 2 7日 ) ,1a中极端日最高温可达 39 7℃ ,最低温达 -1 6 5℃。夏半年日温差明显大于冬半年 ,且日温差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到 80cm深处已基本上看不到明显的日温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拉山 D105点 土壤温度 时间序列分析
下载PDF
青海省唐古拉山赋煤带煤层特征研究
9
作者 李小亮 马晓光 +2 位作者 吴远安 张万辉 李定武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7-109,共3页
对唐古拉山赋煤带的煤田分布特征、成煤环境及控煤构造进行研究,认为乌丽煤田主要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乌丽群那益雄组(P3n)和拉布查日组(P3l),扎曲煤田含煤地层为下石炭统俄群尕组(C1e),通过分析区域石炭纪及二叠纪古地理特征,表明煤田... 对唐古拉山赋煤带的煤田分布特征、成煤环境及控煤构造进行研究,认为乌丽煤田主要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乌丽群那益雄组(P3n)和拉布查日组(P3l),扎曲煤田含煤地层为下石炭统俄群尕组(C1e),通过分析区域石炭纪及二叠纪古地理特征,表明煤田成煤环境为潮坪中的泥炭沼泽相环境,繁盛的植被、区域构造运动的减弱和湖盆水体的缓慢退却都是聚煤的主要因素。两煤田控煤构造均为褶皱断裂型,煤层发育在复向斜两翼的次级背斜中,NW向的逆断层控制着褶皱及煤层的展布形态,NW-SW向断裂多对煤层起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煤带 唐古拉山 煤层特征
下载PDF
唐古拉山中段开心岭群乌丽群的时代定义问题 被引量:18
10
作者 刘广才 《青海地质》 1993年第1期1-9,共9页
根据最新区域地质调查的代表剖面,在分析研究下二叠统开心岭群、上二叠统乌丽群的岩性组合特征、沉积类型、古生物面貌的基础上,将二叠系建立5个岩石地层单位和相应的5个生物地层单位,代表栖霞期—长兴期地层层序与生物序列;区内生物性... 根据最新区域地质调查的代表剖面,在分析研究下二叠统开心岭群、上二叠统乌丽群的岩性组合特征、沉积类型、古生物面貌的基础上,将二叠系建立5个岩石地层单位和相应的5个生物地层单位,代表栖霞期—长兴期地层层序与生物序列;区内生物性质属特提斯动物群和华夏植物群;青南乌丽与藏北双湖及昌都妥坝属同一含煤建造,成煤期为龙潭中期—长兴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心岭群 地层 时代定义 唐古拉山
下载PDF
唐古拉山以北地区生态资产核算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丽云 郭克疾 +3 位作者 李炳章 吕永磊 张路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229-3235,共7页
生态系统核算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定量性的决策依据,包括生态资产核算和生态系统服务核算两个方面,生态资产指生产和提供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的生态系统。以唐古拉山以北地区(简称唐北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资产进行了核算,建立生... 生态系统核算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定量性的决策依据,包括生态资产核算和生态系统服务核算两个方面,生态资产指生产和提供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的生态系统。以唐古拉山以北地区(简称唐北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资产进行了核算,建立生态资产实物量及变化核算表、损益表,提出了生态资产综合指数。2015年唐北地区草地生态资产面积为21800.01 km^2,其中良级比重最高达68.46%,湿地生态资产面积为4763.01 km^2,其中优级比例最高为59.72%,野生动植物共有138种,其中重点保护动物10种。2015年唐北地区生态资产综合指数为79.77,比2000年降低了3.60%。2000-2015年,湿地、草地生态资产分别增加了164.23、2.82 km^2。2000-2015年湿地生态资产存量增加202.90 km^2,其中由湿地恢复导致面积增加最大为200.50 km^2,存量减少38.63 km^2,其中湿地退化是导致存量减少的主要原因,面积为36.23 km^2,草地存量增加了39.18 km^2,主要是由于湿地退化导致的草地扩张,存量减少36.26 km^2,主要由湿地恢复和荒漠化引起。研究中不同生态资产质量等级的核算以及生态资产综合指数的提出利于生态资产的全面核算和比较,对于建立离任责任制、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北地区 生态资产 综合指数
下载PDF
青藏铁路沿线唐古拉山口土壤微生物的ARDRA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潞滨 刘振静 +4 位作者 杨凯 刘敏 周金星 孙磊 韩继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482-5487,共6页
通过构建16S rDNA文库及文库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RDRA),对青藏铁路沿线唐古拉山口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限制性内切酶HaeIII和RsaI对克隆文库中的90个克隆子进行了酶切分型,根据ARDRA酶切图谱的不同,可将其分为23... 通过构建16S rDNA文库及文库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RDRA),对青藏铁路沿线唐古拉山口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限制性内切酶HaeIII和RsaI对克隆文库中的90个克隆子进行了酶切分型,根据ARDRA酶切图谱的不同,可将其分为23个OTUs。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克隆文库中主要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alpha、beta、detla亚类、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及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等8类细菌及未培养细菌。Alpha变形细菌为该文库中的主要菌群,占克隆总数的33.3%;其次为未培养细菌,占克隆总数的22.2%,Bradyrhizobium为优势菌属。研究结果揭示,青藏铁路唐古拉山口的土壤微生物种群不仅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还存在丰富的潜在新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唐古拉山口 微生物 多样性 ARDRA
下载PDF
1990-2015年唐古拉山中段冰川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聪强 杨太保 +1 位作者 冀琴 何毅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4-512,共9页
基于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数据对唐古拉山中段冰川进行监测研究,重点分析了冰川的面积、储量、坡向变化和重心移动规律,并采用空间插值分析法揭示研究区气候变化特点及与冰川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近25 a来研究区冰川退缩比较严... 基于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数据对唐古拉山中段冰川进行监测研究,重点分析了冰川的面积、储量、坡向变化和重心移动规律,并采用空间插值分析法揭示研究区气候变化特点及与冰川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近25 a来研究区冰川退缩比较严重,冰川面积减少约115.46 km^2占22.18%,冰储量预估损失6.28 km^3,且21世纪以来冰川退缩速率明显加快;研究区冰川重心有向西北偏移的趋势;空间插值显示近25 a来研究区升温比较明显而降水变化比较微弱,研究认为唐古拉山中段冰川退缩加快可能是由升温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退缩 冰川重心 克里金插值 气候变化 唐古拉山中段
下载PDF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北坡夏季风降水特征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梅学 姚檀栋 +1 位作者 田立德 Ken'ichi UENO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9-204,共6页
根据 GAME- Tibet加强观测期间 ( 1 998年 5~ 9月 )所得到的位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北坡的 D1 0 5站和南坡的 WADD站夏季风降水资料 ,对唐古拉山南北坡夏季风降水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两地夏季风降水频率较高 .在 1 998年 ... 根据 GAME- Tibet加强观测期间 ( 1 998年 5~ 9月 )所得到的位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北坡的 D1 0 5站和南坡的 WADD站夏季风降水资料 ,对唐古拉山南北坡夏季风降水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两地夏季风降水频率较高 .在 1 998年 6月 2 5日~ 9月 1 9日 ,WADD站的降水量比 D1 0 5站的降水量多 48.8% ,而发生的降水次数在 WADD站比 D1 0 5站多 1 0次 ,两者的累积降水次数基本上差不多 .同时 ,WADD站平均降水强度高于 D1 0 5站 .这两地的夏季风降水存在明显的活跃期和中断期 ,7月中旬夏季风降水都不活跃 .大多数情况下 ,这两地的日降水量的变化有较为一致的趋势 ,表明两地降水可能受同一降水过程的控制 .9月初以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拉山夏季风 降水特征 对比分析 季风
下载PDF
唐古拉山北坡河流阶地发育及其与构造隆升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浩 李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9-93,共5页
唐古拉山是青藏高原腹地中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山脉,唐古拉山北坡发育着一系列河流阶地,该地区河流阶地的成因分析表明:构造隆升控制了唐古拉山北坡河流阶地的形成与发展,因而该地区河流下切速率对唐古拉山的隆升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在... 唐古拉山是青藏高原腹地中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山脉,唐古拉山北坡发育着一系列河流阶地,该地区河流阶地的成因分析表明:构造隆升控制了唐古拉山北坡河流阶地的形成与发展,因而该地区河流下切速率对唐古拉山的隆升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在实测的基础上,根据阶地的拔河高度、形成年代等数据,定量计算唐古拉山北坡不同河流不同时期的下切速率,从而为唐古拉山的隆升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唐古拉山自西向东隆升速率逐渐增大,同一地点由老到新隆升速率逐渐减小。进而得出:青藏高原腹地山脉的隆升速率、隆升变化趋势与青藏高原边缘山地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拉山北坡 河流阶地 构造隆升
下载PDF
唐古拉山地区三叠纪层序地层分析及构造演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家云 文华国 +1 位作者 李勇 白宪洲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8-43,共6页
三叠纪充填的一套碳酸盐岩—碎屑岩地层,被划分为两个超层序和5个层序单元。超层序Ⅰ以复理石建造为特征,是金沙江缝合带初始碰撞作用的产物,是唐古拉山地区三叠纪前陆盆地早期挠曲沉降构造活动的沉积响应,标志着晚三叠世诺利期前陆盆... 三叠纪充填的一套碳酸盐岩—碎屑岩地层,被划分为两个超层序和5个层序单元。超层序Ⅰ以复理石建造为特征,是金沙江缝合带初始碰撞作用的产物,是唐古拉山地区三叠纪前陆盆地早期挠曲沉降构造活动的沉积响应,标志着晚三叠世诺利期前陆盆地业已形成;超层序Ⅱ以磨拉石与酸性火山岩建造为特征,是前陆盆地晚期冲断抬升构造演化的沉积响应,表明晚三叠世瑞替期来自造山带的沉积物开始越过前陆隆起向隆后盆地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拉山地区 层序地层 构造演化 前陆盆地 三叠纪 西藏
下载PDF
唐古拉山中西段冰川槽谷形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张威 赵贺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37-1346,共10页
冰川槽谷作为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研究其形态特征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冰川发育模式和侵蚀特征。本文以唐古拉山中西段为研究区,运用V指数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探讨了区内冰川槽谷形态发育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冰川槽谷作为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研究其形态特征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冰川发育模式和侵蚀特征。本文以唐古拉山中西段为研究区,运用V指数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探讨了区内冰川槽谷形态发育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冰川槽谷横剖面的V指数与幂函数b值在槽谷对称的情况下可以相互替代,且典型冰川槽谷横剖面的V指数介于0.20~0.43之间。研究区保存着“箱形”形态的冰川槽谷,其V指数具有接近于1的特征。区内冰川槽谷横剖面V指数<0.20的占比19%,V指数介于0.20~0.43之间的占比48%,V指数>0.43的占比33%,表明研究区内呈典型“U”形的槽谷数量最多。此外,北坡主要发育典型“U”形的冰川槽谷,占比高达60%,而南坡各种形态的槽谷数量相当。研究区内山谷冰川发育区、过渡区槽谷呈典型“U”形的占比最多,而冰帽发育区槽谷近似“箱形”的占比最多。应用地理探测器对影响冰川槽谷形态特征的因素进行评价,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冰川作用区面积因素和冰川作用正差因素,其次是岩性因素,再次是坡度和地形起伏度因素,最后是冰川性质和槽谷朝向因素。冰川作用区面积因素和坡度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冰川槽谷形态特征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拉山中西段 冰川槽谷 V指数 横剖面形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唐古拉山镇天然草地经济类群产量的主成分分析
18
作者 秦海蓉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6期115-116,共2页
为了研究唐古拉山镇天然草地经济类群产量的特征,该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唐古拉山镇高寒草原类紫花针茅、杂类草草地型经济类群产量,结果表明,1号样方(2015年)综合得分最高,5号样方(2016年)综合得分次之,说明1号和5号样方产量较高,... 为了研究唐古拉山镇天然草地经济类群产量的特征,该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唐古拉山镇高寒草原类紫花针茅、杂类草草地型经济类群产量,结果表明,1号样方(2015年)综合得分最高,5号样方(2016年)综合得分次之,说明1号和5号样方产量较高,并比其他样方设置合理,最能够代表样地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拉山镇 天然草地 产量 主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