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明法考试制度初探 被引量:11
1
作者 郑显文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7-150,共4页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法律制度十分完备的时代。唐代统治者为了能 使国家的法令制度很好地贯彻实施,非常重视对法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在中 央设立了专门的法学教育机构律学馆,招收生员,还首次开设明法科,实行考试制度, 公开从...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法律制度十分完备的时代。唐代统治者为了能 使国家的法令制度很好地贯彻实施,非常重视对法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在中 央设立了专门的法学教育机构律学馆,招收生员,还首次开设明法科,实行考试制度, 公开从社会上选拔法律人才。明法科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六七百年,对于提高官吏 的法律素质,减少官吏犯罪的发生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明法科 律学 考试制度 法律人才
原文传递
浅议唐代婚姻制度与社会习尚的矛盾现象 被引量:3
2
作者 莫晓斌 《长沙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58-60,共3页
作为唐代政治法律制度重要构成的婚姻制度,在妇女地位、婚姻模式、"和亲"和禁婚政策以及婚姻道德方面与当时社会时尚存在着明显矛盾。这种矛盾现象折射和映示了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的新特点、新气象,表现了思想开... 作为唐代政治法律制度重要构成的婚姻制度,在妇女地位、婚姻模式、"和亲"和禁婚政策以及婚姻道德方面与当时社会时尚存在着明显矛盾。这种矛盾现象折射和映示了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的新特点、新气象,表现了思想开明、民族融合以及妇女地位上升的时代景观,反映出唐代潜存的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差异和中古中国礼教与社会风情尚未完全耦合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法律 婚姻制度 社会习尚 矛盾
下载PDF
唐代家训、家法、家风与童蒙教育考察 被引量:7
3
作者 金滢坤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3-21,共9页
本文从隋唐帝国的兴起、士族的兴衰和科举的兴盛等视角考察了家训、家法、家风与童蒙教育的关系。笔者认为唐代家训的重要特点就是形成了中国以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兼顾忠孝、勤学、节俭和谦让,对后世影响极深。唐代家族的兴衰与其家训... 本文从隋唐帝国的兴起、士族的兴衰和科举的兴盛等视角考察了家训、家法、家风与童蒙教育的关系。笔者认为唐代家训的重要特点就是形成了中国以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兼顾忠孝、勤学、节俭和谦让,对后世影响极深。唐代家族的兴衰与其家训、家法、家风和家学密切相关。因此,名门士族往往把家训、家法、家风和家学作为维护门第不衰的重要手段,客观上促进了家学的发展,推动了唐代童蒙教育的兴盛。诗书传家,读书便是“随身宝”的观念成为士人的普遍价值观念,为教化社会,繁荣文化,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家风 家训 家法 家学 童蒙教育
下载PDF
再论竹简秦汉律中的“三环”——简牍中所反映的秦汉司法程序研究之一 被引量:5
4
作者 朱红林 《当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0-145,共6页
出土秦汉简牍律令中对于老年人告状,法庭采取“三环”的措施,意思是连续三次劝其返还,如果原告人坚持诉讼,法官才予以受理。这种做法是为了防止原告由于年老而误告,或凭借优待老年人的政策而滥告。唐宋明清诸律继承了秦汉律“三环”的... 出土秦汉简牍律令中对于老年人告状,法庭采取“三环”的措施,意思是连续三次劝其返还,如果原告人坚持诉讼,法官才予以受理。这种做法是为了防止原告由于年老而误告,或凭借优待老年人的政策而滥告。唐宋明清诸律继承了秦汉律“三环”的指导思想,同样限制老年人的一般性诉讼,而对于包括“不孝”罪及“谋反、逆、叛”等罪,则规定“老、幼、笃疾”者可以诉讼,司法机关必须受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律 唐律 宋刑统 三环
原文传递
试论唐代的侵权民事责任以唐律动物致害责任为典型 被引量:5
5
作者 徐静莉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6-19,共4页
在中国古代的法律中没有侵权的概念,但古代法律中确实存在现代侵权法意义上的相关规定及解释。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法律典章极其完备。唐律作为中国法制史上的经典之作,包含了许多民事法律条款。虽然当时对于民事责任的承担还同... 在中国古代的法律中没有侵权的概念,但古代法律中确实存在现代侵权法意义上的相关规定及解释。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法律典章极其完备。唐律作为中国法制史上的经典之作,包含了许多民事法律条款。虽然当时对于民事责任的承担还同时兼有刑事惩罚的性质,但其有关侵权行为的种类及承担责任的规则的表达完全具有了近代以来侵权法的特点。文章仅以《唐律疏义》中关于动物致害责任的规定为核心,在现代侵权法的语境中对唐代的侵权民事责任进行学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律 侵权民事责任 动物致害责任 中国 法制史
下载PDF
唐律“不应得为”罪新探 被引量:6
6
作者 徐燕斌 《兰州学刊》 CSSCI 2008年第12期111-114,共4页
"不应得为"罪历来颇受唐律研究者的关注,文章从唐代的法律文本层面和司法实践两个方面对该罪进行综合考察,并对目前学界的两个基本观点:1."不应得为"罪主要是用来惩治违反封建价值观念的行为;2."不应得为"... "不应得为"罪历来颇受唐律研究者的关注,文章从唐代的法律文本层面和司法实践两个方面对该罪进行综合考察,并对目前学界的两个基本观点:1."不应得为"罪主要是用来惩治违反封建价值观念的行为;2."不应得为"罪打开擅断滥刑的闸门——提出了质疑,认为该罪名的设立是为了弥补律文的不足,使得唐律的逻辑体系更加完备,其在唐代的司法实践中也并未导致法官擅断局面的出现,因此笔者认为以往研究中对该罪名的认识是不全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应得为 唐律 罪刑法定主义
下载PDF
唐代司法自由裁量权的法律规制及其实践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郑显文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0年第1期49-67,共19页
唐代是中国古代法治十分清明的时代。唐代在坚持"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的罪行法定主义原则基础上,为了弥补立法疏漏,在诉讼审判中也赋予司法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唐代司法官员由此可以根据逻辑推理、公序良俗、... 唐代是中国古代法治十分清明的时代。唐代在坚持"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的罪行法定主义原则基础上,为了弥补立法疏漏,在诉讼审判中也赋予司法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唐代司法官员由此可以根据逻辑推理、公序良俗、利害权衡、不可抗力等原则行使自由裁量权,以实现审判的公正。但司法自由裁量权是一把双刃剑。为防止司法官员滥用自由裁量权,唐代又从制度层面对司法自由裁量权进行规制,把司法自由裁量权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从传世文献和新发现的敦煌、吐鲁番文书中记录的唐代判文来看,司法自由裁量权被广泛适用于唐代各种诉讼审判活动之中。司法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行使,不仅能够有效发挥司法官员的能动作用,提高诉讼审判的效率,实现司法裁判的个案正义,还有利于维护司法的公信力,防止冤假错案和重大社会风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司法自由裁量权 法律规制 公平正义
下载PDF
唐代家庭财产的法律继承和遗嘱继承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润强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1期50-54,共5页
隋代以来的“析籍”政策将大家族、大家庭解体为家庭、小家庭 ,随之而来的是大范围的分家析产。唐代初期 ,为了确保国家的赋役 ,防止百姓借“合户”“析户”逃避纳赋服役 ,唐王朝先后制订了与解决这些问题有关的分家析产政策 ,终于催生... 隋代以来的“析籍”政策将大家族、大家庭解体为家庭、小家庭 ,随之而来的是大范围的分家析产。唐代初期 ,为了确保国家的赋役 ,防止百姓借“合户”“析户”逃避纳赋服役 ,唐王朝先后制订了与解决这些问题有关的分家析产政策 ,终于催生了一套以《户令》为中心、实际可行的分家及家产继承法令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熟的相关法令。同时 ,这些政策、法令的施行 ,又为家产的遗嘱继承提供了可能 ,家产预分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家产的遗嘱继承 ,既依照分家及家产继承法令 ,也突出了家长对财产的处分权和子孙的析产愿望。至唐代中晚期 ,以遗嘱继承为主要形式的家产预分 ,成为分家析产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嘱继承 家产 继承法 法令 处分权 家庭财产 大家庭 政策 赋役 施行
下载PDF
《唐律疏议》的释法性解释和造法性阐释 被引量:4
9
作者 郑显文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27,共11页
唐朝建国之初,李唐统治者认真总结了此前各代的法律经验,初步确立了“天下之法”的观念,并把这种法律至上的思维方式运用到唐律的解释之中。唐高宗永徽年间,为了给各级司法官员在法律实践中提供确定性文本,唐高宗命长孙无忌等人对唐律... 唐朝建国之初,李唐统治者认真总结了此前各代的法律经验,初步确立了“天下之法”的观念,并把这种法律至上的思维方式运用到唐律的解释之中。唐高宗永徽年间,为了给各级司法官员在法律实践中提供确定性文本,唐高宗命长孙无忌等人对唐律的条文逐条“疏议”解释,编纂了《唐律疏议》。《唐律疏议》在尊重文本权威性基础上,采用语义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等方法对文本内容进行客观的、描述性的说明,可将其概括为释法性的解释;《唐律疏议》还运用价值补充、法律漏洞填补等方法对文本中未规定的事项进行法律阐释,论证解释的合理性,这是一种造法性的法律解释方法。《唐律疏议》的解释形式和解释方法,开创了中国古代法律解释的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律疏议 释法 造法 解释方法 法律阐释
原文传递
唐代继承法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云飞 罗浪 +1 位作者 丰霏 刘宣池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5,75,共6页
中华法系被公认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 ,中国法制作为中国文化的“驰名商标” ,突出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念 ,是当时社会生活的整体折射。唐代继承法创制了自由民身份继承的政治权利转移模式和财产继承的经济权利转移模式 ,卓有建树... 中华法系被公认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 ,中国法制作为中国文化的“驰名商标” ,突出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念 ,是当时社会生活的整体折射。唐代继承法创制了自由民身份继承的政治权利转移模式和财产继承的经济权利转移模式 ,卓有建树地吸纳了前代私法精髓 ,开辟了中国封建社会人性化立法原则的先河 ,对当时的社会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并为唐代以后历代王朝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可操作的参照系 ,同时也对东亚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对唐代继承法的立法原则、构成要素、基本要义和技术措施进行了法理探析 ,展示了唐代继承法的制度细节 ,也提出了其利弊根源 ,旨在加深对中华民族法文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继承法 礼法
下载PDF
中国古代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典的经验及当代启示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名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62,共10页
中国古代核心价值观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沉淀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并以立法思想、法律原则、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的方式融入历代法典之中,构成了以《唐律疏议》为代表的中华法系法典的灵与肉,为中华法系历代法典打上了古代核心价... 中国古代核心价值观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沉淀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并以立法思想、法律原则、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的方式融入历代法典之中,构成了以《唐律疏议》为代表的中华法系法典的灵与肉,为中华法系历代法典打上了古代核心价值观的烙印。古代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典的经验包括:核心价值观主导教育和官员选任考核奠定其入典的社会基础;儒学和律学兼通的人才成为核心价值观入典的保障;核心价值观具体德目与法典制度规范的融合;“律释合典”的编纂体例使古代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法典。这些历史经验从“社会基础、人才保障、德法兼容、立法体例”四个方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一道八德” 《唐律疏议》 法典编纂 法治建设
下载PDF
唐代医事管理与医疗机构设置制度初探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正东 邓盛木 刘博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5-66,共2页
唐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十分繁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法律体系和制度都较为完备。因此,研究其在医事管理制度以及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正确设置医疗机构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对健全我国医事法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唐代 医事管理 医疗机构
下载PDF
再论唐代茶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纯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0-74,共5页
唐代税茶始于赵赞 ,而茶政的真正奠基肇自张滂茶法。张滂茶法是官府通过严格监管 ,允许茶园户与其商人直接交易实现间接垄断茶叶收购环节的榷茶制度。唐代后期茶法均继承了这一基本模式。
关键词 唐代 茶法 专卖
下载PDF
浅论《唐律》对妇女地位的确认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善英 邓永奎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56-58,共3页
本文从法律角度分析研究唐代妇女社会地位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证明与先前历代妇女相比,唐代妇女的法律地位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关键词 《唐律》 妇女 法律地位 确认
下载PDF
张家山汉简《盗律》集释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红林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3-90,共8页
本文是笔者“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的第二篇。文章在保存整理小组原注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先秦两汉文献及唐宋明清律令的相关资料、秦汉简牍资料以及当代学者有关张家山汉简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对张假山汉简的进一步研究贡献微薄... 本文是笔者“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的第二篇。文章在保存整理小组原注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先秦两汉文献及唐宋明清律令的相关资料、秦汉简牍资料以及当代学者有关张家山汉简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对张假山汉简的进一步研究贡献微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盗律 汉简 秦简 唐律
下载PDF
从唐律看唐代的“亲亲相隐”制度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慧萍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82-87,共6页
"亲亲相隐"亦称"亲属容隐",指亲属之间可以隐瞒罪行而不论罪。亲亲相隐制度中的亲属因不同的服制而具有完全的容隐权或半容隐权。唐律因"一准乎礼",其规定的"亲亲相隐"制度更强调伦理纲常,重&q... "亲亲相隐"亦称"亲属容隐",指亲属之间可以隐瞒罪行而不论罪。亲亲相隐制度中的亲属因不同的服制而具有完全的容隐权或半容隐权。唐律因"一准乎礼",其规定的"亲亲相隐"制度更强调伦理纲常,重"别异""尚敬",依据亲疏、尊卑确定容隐范围及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单纯强调卑幼对尊长的容隐义务,着重保护的是秩序而非亲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律 亲亲相隐
下载PDF
试论《唐律疏议》中对“疾残”人的政策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春花 刘再聪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2-55,共4页
唐朝的"疾残"者分为三类:残疾、废疾和笃疾。据《唐律疏议》和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反映,唐代对"疾残"程度有非常详密的规定,对"疾残"者有非常细致的关怀和照顾。
关键词 《唐律疏议》 疾残 政策 《敦煌吐鲁番文书》
下载PDF
高丽律对唐律变形之原因探析——以“华化”与“土俗”之关系为视角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春海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89-95,共7页
法律的移植主要并不是一个法律或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受到移入国社会、政治、传统、风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具体的国情,在高丽,被作为既得利益阶层的贵族集团不加区分地一概称之为"土风"、"土... 法律的移植主要并不是一个法律或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受到移入国社会、政治、传统、风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具体的国情,在高丽,被作为既得利益阶层的贵族集团不加区分地一概称之为"土风"、"土俗",成为其裹挟传统文化,以抵制中国制度的借口,从而形成了"华化"与"土俗"之间的冲突。在这种背景之下,高丽对唐律的移植就不能不扭曲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丽律 唐律 法律移植
下载PDF
《唐律》与现行刑法之共同犯罪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浩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25-28,共4页
《唐律》体现了中国古代立法的最高水平。《唐律》对共同犯罪的立法模式渗透着鲜明的身份等差思想 ;其共犯类型复杂多样 ,规定了混合共犯、胁从犯、同时犯、教令犯及实行过限。比较分析《唐律》和现行刑法对共同犯罪的相关规定 ,是探求... 《唐律》体现了中国古代立法的最高水平。《唐律》对共同犯罪的立法模式渗透着鲜明的身份等差思想 ;其共犯类型复杂多样 ,规定了混合共犯、胁从犯、同时犯、教令犯及实行过限。比较分析《唐律》和现行刑法对共同犯罪的相关规定 ,是探求当代刑法共同犯罪理论发展、完善的有效路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律 刑法 共同犯罪 比较
下载PDF
略论唐代瑕疵担保制度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玉堂 陈绍辉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1期20-24,共5页
在唐代 ,债权立法确立了诚信原则 ,具体到买卖关系中 ,表现为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瑕疵担保制度。唐代的瑕疵担保制度 ,由物的瑕疵担保和权利瑕疵担保两部分构成。
关键词 唐代 法律 债权 立法 诚信原则 买卖关系 瑕疵担保制度 权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