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汉唐气象到宋元境界——宋代美学风貌概述 被引量:17
1
作者 潘立勇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5-30,共6页
宋代社会的转型、理论思维的成熟、主体性情的凸显、市民阶层的兴起、人本需求的张扬、士人心态的世俗化,导致宋元境界与汉唐气象有很大不同。与汉唐美学相比,宋代美学一方面走向理性,走向成熟;另一方面走向生活、走向休闲。
关键词 宋代美学 唐韵 宋调
下载PDF
周昉《水月观音像》与中唐美术之“绘画终结”问题
2
作者 邹芒 《中国美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79-192,共14页
中唐画家周昉绘《水月观音像》,由于真迹失传,加之文献描述简略,学界虽然多有关注,但大多止于论及五代、宋以来依据“周家样”粉本所作同类题材作品,至于更为关键的原作真迹,却迟迟未有深入研究。通过调整研究进路,笔者将参考对象从热... 中唐画家周昉绘《水月观音像》,由于真迹失传,加之文献描述简略,学界虽然多有关注,但大多止于论及五代、宋以来依据“周家样”粉本所作同类题材作品,至于更为关键的原作真迹,却迟迟未有深入研究。通过调整研究进路,笔者将参考对象从热门的五代敦煌水月观音画像,转移至晚唐巴蜀水月观音塑像,由于后者跟母本更具亲缘性,故而更具参考价值。以此为基础,可尝试推演原作风采。更重要的是,将其归置于中唐美术之“绘画终结”的问题情景中考察,原作还体现了外来宗教信仰的在地化、母权政治影响力的延宕,以及对园林山水的观赏体悟。此三者交融汇通,共同催生出凝定着浓厚的民族审美心理的艺术形象。并且,从更长的时间尺度来看,这标志着佛画入华以来所开启的本土化进程,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原画家历经“摹写”“美饰”后,最终能够解构“重组”,在本土文化的语境中生成新的经典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月观音 仕女画 观音变性 园林山水 中唐审美风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