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伯虎点秋香”故事之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马宇辉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66,共6页
"唐伯虎点秋香"故事自明代中后期产生,历时四百余年,虽然学界的否定、批评几乎伴随其传播的全程,故事本体却逐渐从短篇文言笔记扩充成长篇曲艺作品,由单一的文人轶事"膨化"出各种体裁的唐伯虎冒险故事系列,才子偷... "唐伯虎点秋香"故事自明代中后期产生,历时四百余年,虽然学界的否定、批评几乎伴随其传播的全程,故事本体却逐渐从短篇文言笔记扩充成长篇曲艺作品,由单一的文人轶事"膨化"出各种体裁的唐伯虎冒险故事系列,才子偷香泛滥为小说、戏曲中塑造文人形象的典型情节,又在民间故事中凝聚成一个题材类型,而且至今流行、生长不已。学界内外时下流行的质疑"点秋香"故事之"历史真实性"的"伪托附会说",不仅论点矛盾自攻、论据舛谬相因,且其考证一个文学故事之历史真实性本身就失之荒诞。推翻"伪托附会说",并不意味着要改变"唐伯虎点秋香"故事的文学虚构性质,不过却可藉此关注它产生、流行、累积、流失,乃至质疑与颠覆的背景,从文学史的视野内重新认识"点秋香"故事与唐伯虎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伯虎 点秋香 伪托附会
原文传递
唐伯虎与《红楼梦》 被引量:3
2
作者 雷文学 成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76-379,共4页
从对比的角度,阐述了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无论是在小说中诗歌的具体创作、故事情节的安排以及创作思想上,都从唐伯虎那里得到了借鉴。
关键词 红楼梦 唐伯虎 借鉴
下载PDF
性文化与性艺术:春宫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戴浙 鲍玉珩 《中国性科学》 2013年第8期105-109,共5页
性文化与性艺术研究是目前性学研究的一个热门分支。中国的春宫艺术有着自己的传统,也对于日本的浮世绘春宫有着重要的影响。荷兰外交官高罗佩对于古代中国和东方文化兴趣很深,涉猎广泛;除创作了闻名的侦探小说《狄公案》之外,还以编写... 性文化与性艺术研究是目前性学研究的一个热门分支。中国的春宫艺术有着自己的传统,也对于日本的浮世绘春宫有着重要的影响。荷兰外交官高罗佩对于古代中国和东方文化兴趣很深,涉猎广泛;除创作了闻名的侦探小说《狄公案》之外,还以编写《秘戏图考》-春宫艺术而驰名欧美,但由于某些原因,此书一直未能够介绍到国内。2011年世界性文化研究国际会议,来自西欧、台湾的学者指出了高氏对于中国性文化研究所作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艺术 春宫图 浮世绘 秘戏图考 高罗佩 唐伯虎
下载PDF
唐伯虎的人生历程及其立名思想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文英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3-117,共5页
世人多认为生活于明朝中期的唐伯虎行为风流不羁,整天只知玩赏游乐,不治正事。其实不然,从唐伯虎的一生真实经历及其传世作品来看,他深受儒家“三不朽”思想影响,建功立业、名垂后世的思想意识,终其一生,都没有改变与消逝。
关键词 唐伯虎 “三不朽” 立名思想
下载PDF
文学史写作的一个挑战——唐伯虎之文化意义论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马宇辉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8-124,共7页
唐伯虎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一方面这个形象、这个题材具有持久魅力和鲜活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他又被现行的文学史写作所轻蔑所漠视。造成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一是唐伯虎"生涯画笔兼诗笔",在他的生命中丹青价重、诗赋擅场与浪漫传... 唐伯虎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一方面这个形象、这个题材具有持久魅力和鲜活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他又被现行的文学史写作所轻蔑所漠视。造成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一是唐伯虎"生涯画笔兼诗笔",在他的生命中丹青价重、诗赋擅场与浪漫传奇紧紧啮合在一起,引起了后人广泛的兴趣;同时也强化了他在文学史写作者心目中的"非我族类"的印象。唐伯虎之被文学史冷落的另一个原因,同样也是他在通俗作品中的被热捧的原因。这就是他的"俗"。事实上,唐伯虎在文学批评史上并非冷门话题,他之被忽视,只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史著出现以来近几十年间的事。如何看待他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如何看待他的形象被不断地"再创造"的现象等等。这些都对我们现行的文学史的写作提出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伯虎现象 文学史写作 挑战
下载PDF
“■二”考论——天人大美、反道学、风情爱欲之撰及其文学影响
6
作者 杜贵晨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6期33-48,共16页
“■二”即“虫二”之说出自清禇人获《坚瓠集》载唐伯虎题“妓湘英”家匾“风月无边”,祝枝山别解为嘲“妓湘英”为“虫二”,堪称当时汉字文化爆出的一颗新星。“虫二”的直解当回归“风月无边”,乃天人大美之赞,传用至今;而“风月无... “■二”即“虫二”之说出自清禇人获《坚瓠集》载唐伯虎题“妓湘英”家匾“风月无边”,祝枝山别解为嘲“妓湘英”为“虫二”,堪称当时汉字文化爆出的一颗新星。“虫二”的直解当回归“风月无边”,乃天人大美之赞,传用至今;而“风月无边”原为朱熹赞美周敦颐的准道学名言,但其主词“风月”才是“虫二”的原本。“风月”自古义涉相思、声色、风骚、风情等项,故唐匾祝释都有反道学倾向和讥刺朱熹之意。“虫二”的诞生及其在作家创作中上接《庄子》“之二虫”、《诗经》“虫虫”、《搜神记》“虎名大虫”等等,形成由“虫二”所吸附之文化“统一场”,进而影响当时和后世《金瓶梅》《桃花扇》《红楼梦》等有多种多样“虫二”“二虫”等演绎的描写,至《红楼梦》乃为“虫二”写风情爱欲的巅峰之作。但是“虫二”至今未被收入《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希望修订时能予补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二” 唐伯虎 “母老虎” 《桃花扇》 《红楼梦》
下载PDF
视域融合下戏曲与弹词的阐释差异——以“唐伯虎点秋香”故事三种为考察点
7
作者 黄俊 郑珊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60-65,共6页
“唐伯虎点秋香”故事在民间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版本,而此类民间故事在戏曲、弹词文本中的流变较少受到关注。从故事阐释者对戏曲与弹词功能的理解差异、阐释者的经历与当下视域等层面,考察以文人戏曲《花前一笑》、吴音弹词《... “唐伯虎点秋香”故事在民间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版本,而此类民间故事在戏曲、弹词文本中的流变较少受到关注。从故事阐释者对戏曲与弹词功能的理解差异、阐释者的经历与当下视域等层面,考察以文人戏曲《花前一笑》、吴音弹词《三笑新编》、客家戏曲《翠花缘》为代表的故事文本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阐释重心偏移与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民间故事从文人创作到民间演绎、从江南地区向南方山区逐渐迁移的过程及其形式以及因作者主观性阐释对民间故事流变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伯虎点秋香 戏曲 弹词 视域融合 阐释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