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当代台湾小说在祖国大陆对应性选辑传播形态 |
赵小琪
|
《华文文学》
|
2009 |
1
|
|
2
|
专题研究:深化台湾新文学研究的最佳路径——以“1926-2016:台湾小说中的‘中华叙事’研究”为例 |
李钧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3
|
边缘突围中的多种叙事:1950年代的台湾小说 |
黄万华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4
|
论海峡两岸女性小说中的女性情人形象 |
王萌
|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
2012 |
0 |
|
5
|
“文学增产”动员与抵抗:《决战台湾小说集》的反殖民叙事策略 |
林娟芳
|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
2022 |
1
|
|
6
|
对台港“现代”小说泛性现象之透析 |
戴绘林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7
|
台湾抗日小说的一道奇异景观——台籍原日本兵的南洋战争见证叙事 |
陈颖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8
|
“失焦”的乡土叙事——台湾新世代乡土小说论 |
陈家洋
|
《华文文学》
|
2009 |
9
|
|
9
|
流寓与离散:20世纪中叶台湾女性小说叙事转型 |
钟希明
|
《武夷学院学报》
|
2021 |
1
|
|
10
|
从台湾小说中“城市”形象流变看社会演化 |
李银
|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
2007 |
1
|
|
11
|
从台湾客家小说看“大地之母”形象塑造 |
樊洛平
|
《创新》
|
2008 |
1
|
|
12
|
地方性、存在感与魔幻色彩——中国台湾地区新乡土小说管窥 |
郭俊超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3
|
从语言实践角度看台湾现代派小说的文化身份表征——以李永平和王祯和为观照中心 |
朱立立
|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
2011 |
0 |
|
14
|
历史病体与主体重构——论19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中的情欲书写 |
倪玲颖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15
|
新世纪台湾女性小说的文化内蕴 |
王璐瑶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6
|
论目前高校港台通俗小说之传播效果 |
周登宇
|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7
|
品尝“苹果的滋味”的前后——析黄春明小说创作的转变 |
李国磊
|
《淄博师专学报》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