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足三里、太冲、合谷穴配合三阶梯止痛治疗胃癌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52
1
作者 李德辉 孙春霞 +2 位作者 范焕芳 王骁 魏莉瑛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太冲、合谷穴配合世界卫生组织(WHO)三阶梯止痛法治疗胃癌癌性疼痛(简称胃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上治疗胃癌痛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中重度胃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太冲、合谷穴配合世界卫生组织(WHO)三阶梯止痛法治疗胃癌癌性疼痛(简称胃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上治疗胃癌痛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中重度胃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足三里、太冲、合谷穴配合WHO三阶梯止痛法治疗,对照组仅釆用WHO三阶梯止痛法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釆用癌痛数字分级法(NRS)、生活质量量表[QOL-BREF(WHO)]、抑郁自评量表(SDS)来评价2组患者疗效,并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的止痛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太冲、合谷穴配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胃癌痛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三阶梯止痛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针灸疗法 癌性疼痛/针灸疗法 三阶梯止痛法 足三里 太冲 合谷
原文传递
针刺太冲穴对65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的即时降压效应 被引量:30
2
作者 吴焕林 李晓庆 王侠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22-624,共3页
目的评价针刺太冲穴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即时降压效应。方法1、2级高血压病患者67例,针刺双侧太冲穴,每日1次,疗程7天。每日针刺前、针刺后30分钟各测血压1次,观察针刺前后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针刺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比... 目的评价针刺太冲穴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即时降压效应。方法1、2级高血压病患者67例,针刺双侧太冲穴,每日1次,疗程7天。每日针刺前、针刺后30分钟各测血压1次,观察针刺前后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针刺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1日按血压分级分组比较,血压较高患者降压幅度明显。结论针刺太冲穴即时降压效果良好,降压幅度与针刺前血压呈正相关,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太冲穴 高血压病 肝阳上亢
下载PDF
针刺太冲穴及其不同配穴对健康受试者fMRI脑功能成像的影响 被引量:30
3
作者 陈瑾 肖碧银 +2 位作者 邱小雅 孙曌 沈巍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017-2021,I0003,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太冲穴及其不同配穴对人脑功能成像的影响,探讨穴位配伍效应的相关机制。方法40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右太冲组、双太冲组、右太冲配右内关组、右太冲配右光明组4组,每组10例。在手法捻针刺激相应穴位基础上,两组均按照组块... 目的观察针刺太冲穴及其不同配穴对人脑功能成像的影响,探讨穴位配伍效应的相关机制。方法40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右太冲组、双太冲组、右太冲配右内关组、右太冲配右光明组4组,每组10例。在手法捻针刺激相应穴位基础上,两组均按照组块设计方案刺激与静留针交替进行,同时针刺过程中fMRI扫描两组静息态脑功能图像,所获得数据通过Matlab软件SPM12模块分析效应脑区。结果右太冲组针刺后主要为对侧脑区耗氧量增高,激活左侧腹内前额叶(内侧前额叶/前扣带回)、左侧颞中回、右侧颞下回、左侧额中回、左侧脑干。双太冲组主要激活了左侧小脑、右侧丘脑、后扣带回、左侧枕叶梭状回、左侧楔叶。右太冲配右光明组主要激活了右侧小脑、右侧枕叶梭状回、右侧舌回、右侧额中回。右太冲配右内关组激活了右侧枕中回、右侧楔叶。右太冲组及双太冲组未见到脑功能活动显著抑制的区域;右太冲配右光明组脑功能活动被抑制的主要区域为双侧颞下回;右太冲配右内关组脑功能活动被抑制的脑区在左侧小脑、右侧缘上回、左侧额下回、左侧枕叶梭状回。结论针刺太冲单穴及其不同配穴的脑功能效应有显著差异,太冲配穴会广泛影响与视觉有关的枕叶,另外小脑可能参与了针刺信号在大脑中的整合作用,并且与配穴的规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太冲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配穴 脑区 小脑
原文传递
“太冲”穴中等强度针刺对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4
作者 王家有 唐纯志 +5 位作者 贺振泉 张进 郝木峰 马春媚 杨忠华 赖新生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以不同刺激参数的捻转手法针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太冲"穴,比较其降压效应及对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探讨针刺"太冲"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最佳降压手法参数,同时为针刺手法量学提供有益依据。方法:选... 目的:以不同刺激参数的捻转手法针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太冲"穴,比较其降压效应及对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探讨针刺"太冲"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最佳降压手法参数,同时为针刺手法量学提供有益依据。方法:选用SHR2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轻刺激组、中刺激组和重刺激组(每组均7只),并以同体重正常血压SD大鼠7只作为正常组。3个针刺组分别以不同参数针刺大鼠双侧"太冲"穴,每次针刺5 min,每天1次,在针刺结束后15 min采用BP-6无创血压测量系统对大鼠进行血压测定,针刺到第7天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ET-1含量。轻、中、重3种针刺参数捻转角度、频率以及是否穿透足底皮肤分别为:0°、0次/min、穿透足底皮肤,180°、60次/min、不穿透足底皮肤,360°、120次/min、穿透足底皮肤。结果:与轻刺激、重刺激组比较,针后第2天,中刺激组的收缩压显著降低(P<0.01);第6、7天,中刺激组收缩压显著低于模型组和轻、重刺激组(P<0.01)。组内比,中刺激组的收缩压于刺激后第2、5、6、7天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血浆ET-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中刺激组血浆ET-1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轻刺激和重刺激组的ET-1浓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冲"穴不同量化参数的针刺降压效应具有差异性,"太冲"穴中等强度刺激可降低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浆内皮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 针刺刺激强度 太冲穴 血浆内皮素
原文传递
电针“内关”“太冲”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蔡荣林 胡玲 +6 位作者 汪克明 吴子建 陈业农 龙迪和 何璐 刘婧 周逸平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4-107,123,共5页
目的:研究电针"内关""太冲"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功能的影响,比较同名经原穴间的效应差异。方法:健康青紫蓝家兔50只,随机选择8只作为正常组,余经股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家兔随机... 目的:研究电针"内关""太冲"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功能的影响,比较同名经原穴间的效应差异。方法:健康青紫蓝家兔50只,随机选择8只作为正常组,余经股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内关"组、"太冲"组和非经穴组,每组8只。观察电针前后各组家兔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内关"组及"太冲"组家兔的室内压上升段最大变化率(+dp/dt max)、室内压下降段最大变化率(-dp/dt max)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内关"组的左心室收缩压力峰值(LVSP)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电针"太冲"穴对LVSP的调节作用不显著(P>0.05)。非经穴组的+dp/dt max、-dp/dt max及LVSP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内关""太冲"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的心功能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心包经的络穴"内关"对心脏功能的调节作用优于其同名经的原穴"太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缺血 心功能 电针 内关 太冲
原文传递
针刺太冲穴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6
作者 都培远 王侠 +1 位作者 文旺秀 吴焕林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99-1001,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单穴(太冲穴)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降压效果。方法将6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卡托普利组各30例,经7天的药物洗脱期后,针刺组针刺双侧太冲穴,每日1次;卡托普利组口服卡托普利每次12.5mg,每日2次... 目的观察针刺单穴(太冲穴)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降压效果。方法将6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卡托普利组各30例,经7天的药物洗脱期后,针刺组针刺双侧太冲穴,每日1次;卡托普利组口服卡托普利每次12.5mg,每日2次,两组均连续治疗7天。观察两组患者血压、症状评分及心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24小时动态血压平均收缩压、舒张压、症状积分及心率下降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平均舒张压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太冲穴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具有明确的降压效果,优于口服卡托普利;在改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症状方面优于口服卡托普利,且能同时降低心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高血压病 太冲穴 卡托普利 肝阳上亢
原文传递
电针“足三里”“内关”“太冲”穴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炎性反应相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李丹 李佳 吴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分别对"足三里""内关""太冲"穴电针预处理后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炎性因子IL-1β、IL-10及5-HT、SIgA等相关物质浓度的影响。方法购雌性清洁级Wistar大鼠孕鼠,待孕鼠生产后将乳鼠随机分为5组... 目的探讨分别对"足三里""内关""太冲"穴电针预处理后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炎性因子IL-1β、IL-10及5-HT、SIgA等相关物质浓度的影响。方法购雌性清洁级Wistar大鼠孕鼠,待孕鼠生产后将乳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足三里组,内关组,太冲组,每组10只。用三因素法(母子分离+醋酸灌胃+束缚应激)制备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造模时间为14 d。空白组正常喂养,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造模后每日进行抓取训练和鼠衣穿脱训练;足三里组造模后电针足三里穴,内关组造模后电针内关穴。太冲组造模后电针太冲穴。电针干预后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率、粪便含水率;记录30 min内各组大鼠结肠蠕动波个数;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β、IL-10、5-HT、SIgA的含量。电镜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变化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粪便含水率与结肠蠕动波增加、血清中致炎因子IL-1β和5-HT明显增加、血清中抑炎因子IL-10和SIgA显著减少,结肠组织超微结构紊乱,微绒毛断裂,排列不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干预三组(足三里组、内关组、太冲组)大鼠粪便含水率与结肠蠕动波均有所减少,血清中致炎因子IL-1β和5-HT均有所增加、血清中抑炎因子IL-10和SIgA均有所减少,结肠超微结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足三里组此改变最为显著,与内关组和太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冲组与内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修复结肠超微结构上,电针干预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预处理IBS-D大鼠"足三里""内关""太冲"穴均可降低大鼠粪便含水量,减少肠道蠕动频率,减轻炎症,修复肠道超微结构,增强免疫力,其中足三里穴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足三里 内关 太冲 IL-1β IL-10 5-HT SIGA
下载PDF
合谷穴、太冲穴主治病证及配伍规律的数据挖掘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孙滢 李艳梅 +1 位作者 宋沂晓 陈少宗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第4期616-620,共5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总结得出临床上使用合谷穴、太冲穴配伍治疗疾病的优势病种及腧穴配伍规律,为临床更好地运用两穴治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为检索源,检索年限为1980年1月...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总结得出临床上使用合谷穴、太冲穴配伍治疗疾病的优势病种及腧穴配伍规律,为临床更好地运用两穴治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为检索源,检索年限为1980年1月至2020年12月,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建立应用合谷穴、太冲穴相配伍治疗疾病的数据库,运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法分析等分析合谷穴、太冲穴主治的优势病种及与其他腧穴相配伍的规律。结果198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临床运用合谷穴、太冲穴或者以合谷穴、太冲穴为主穴与其他腧穴相配伍可治疗74种疾病,优势病种分别是面瘫、头痛、郁证等。病种涉及多个系统,频次由高到低前3位分别是神经系统疾病、精神障碍疾病、妇科疾病等。对配伍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发现临床上与合谷穴、太冲穴配伍治疗疾病的核心配穴是百会、印堂、风池、太阳等。配穴归经前3位分别是奇穴、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等。对穴位刺激方法进行分析发现,以毫针针刺、电针及针药结合为主。结论临床应用合谷穴、太冲穴或以合谷穴、太冲穴为主配伍其他腧穴治疗优势病种为面瘫、头痛、郁证等神经系统疾病及精神障碍类疾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关穴 合谷穴 太冲穴 主治病证 配伍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刺络泻血疗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炎性因子IL-6、IL-18、TNF-α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魏丹蕾 赵慧玲 +1 位作者 曾蕊 张博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31-1633,共3页
目的:观察刺络泻血疗法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相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并与针刺治疗和辛伐他汀药物治疗的效果相比较,从而评价刺络泻血疗法对于治疗NAFLD的作用... 目的:观察刺络泻血疗法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相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并与针刺治疗和辛伐他汀药物治疗的效果相比较,从而评价刺络泻血疗法对于治疗NAFLD的作用。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刺血组、针刺组和药物组。刺血组取丰隆穴、太冲穴泻血。其余给予相应处理。治疗结束后,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IL-6、IL-18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大鼠血IL-6、IL-18和TNF-α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和刺血组大鼠血IL-6、IL-18和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丰隆穴、太冲穴刺络泻血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IL-6、IL-18和TNF-α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络泻血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8 肿瘤坏死因子-α 辛伐他汀 丰隆穴 太冲穴
原文传递
自拟健脾熄风汤配合针刺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0
作者 吴灵芝 胡怡超 +1 位作者 姜天鑫 翟静静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827-832,共6页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熄风汤配合针刺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给予自拟健脾熄风汤中药配方颗粒口服并配合针刺治疗(取穴:太冲、三阴交、足三里...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熄风汤配合针刺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给予自拟健脾熄风汤中药配方颗粒口服并配合针刺治疗(取穴:太冲、三阴交、足三里、神门、内关、合谷、百会、风池等),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硫必利片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采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YGTSS)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8、12周后对2组患儿的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综合损害及总评分等进行综合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同时观察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1)治疗4、8、12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88%、93.94%、96.97%,对照组分别为90.63%、93.75%、93.75%。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对照组疗效优于观察组(P<0.05);治疗8周后,2组疗效相当(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儿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损害性抽动等YGTSS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4、8、12周后各个时点对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损害性抽动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观察组的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熄风汤配合针刺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且安全性更高,复发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健脾熄风汤 针刺治疗 太冲穴 三阴交穴 足三里穴 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 盐酸硫必利片
原文传递
针刺安神六穴配合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章帆 林咸明 罗清平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7期808-811,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安神六穴配合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安神六穴配合四关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时疼痛... 目的观察针刺安神六穴配合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安神六穴配合四关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时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伴随症状、国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国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2、4星期后及随访时NRS评分及各项头痛症状及功能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4星期后及随访时NRS评分、头痛持续时间及头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2、4星期后及随访时SDS评分与S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4星期后SDS评分和S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2、4星期后及随访时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随访时SDS评分和SAS评分与同组治疗2星期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安神六穴配合四关穴是一种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方法,能减轻患者头痛程度,改善焦虑和抑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偏头痛 合谷 太冲 神门
下载PDF
捻转补泻手法对应激性高血压大鼠颈交感神经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丽 王朝阳 +3 位作者 支建梅 井明鑫 卢俊 刘清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捻转补泻手法与补泻效应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A、B、C、D、E组),每组10只,A组不造模,其余各组用电击足底加噪声刺激造成应激性高血压模型,A、B组为对照组,C、D、E组分别施以针刺不做手法、针刺左侧太冲... 目的探讨捻转补泻手法与补泻效应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A、B、C、D、E组),每组10只,A组不造模,其余各组用电击足底加噪声刺激造成应激性高血压模型,A、B组为对照组,C、D、E组分别施以针刺不做手法、针刺左侧太冲并用捻转补法和针刺左侧太冲并用捻转泻法的手法,观察施以手法即刻各组大鼠颈交感神经放电情况。结果针刺处理前B、C、D、E各组神经放电频率直方图及积分与A组比较,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说明模型建立后,交感神经放电增加,血压升高。针刺处理后,D组分别与B、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在施行捻转补法即刻,交感神经放电频率增加,大鼠血压升高。E组分别与B、C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在施行捻转泻法时,交感神经放电频率减少,大鼠血压降低。结论补泻手法具有有效性,且针刺补泻手法与补泻效应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手法 捻转补泻 太冲穴 高血压 大鼠
原文传递
合谷、太冲穴对的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被引量:15
13
作者 何煜宇 卢美璘 尤艳利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228-230,共3页
合谷、太冲穴对组合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从针灸理论到生理解剖,从对脑功能区的影响,到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血管收缩舒张功能等的影响。文章概述近十年的研究进展,以期对临床实践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合谷 太冲 机制 综述
下载PDF
开四关配合子宫八阵穴针刺治疗慢性盆腔炎疼痛: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丽 李绍荣 +4 位作者 郭春艳 黄梅 肖潇 范梦蝶 王祖红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第2期196-199,共4页
目的观察开四关配合子宫八阵穴针刺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开四关配合子宫八阵穴针刺法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甲硝唑片。采用妇科检查(局部体征)、... 目的观察开四关配合子宫八阵穴针刺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开四关配合子宫八阵穴针刺法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甲硝唑片。采用妇科检查(局部体征)、治疗前后盆腔积液深度及盆腔炎性包块大小的测定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优于对照组的83.3%(25/30)。两组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局部体征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治疗后局部体征评分均有降低;两组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局部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1个疗程局部体征评分低于治疗组,提示对照组短期效应方面优于治疗组,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局部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两组治疗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疼痛均有效,开四关配合子宫八阵穴针刺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疼痛远期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提供优势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盆腔炎 合谷 太冲 子宫八阵穴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太冲不同穴位配伍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林咸明 张江松 +5 位作者 周慧 李蓓珍 肖双凯 焦俊玥 吴碧雯 黄超凡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188-4191,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穴位配伍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应。方法:将16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太冲组、蠡沟组、内关组、非穴组、太冲配蠡沟组、太冲配内关组和太冲配非穴组。针刺隔日1次,每周3次,共治疗4周。在治疗前、疗程结束时... 目的:观察不同穴位配伍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应。方法:将16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太冲组、蠡沟组、内关组、非穴组、太冲配蠡沟组、太冲配内关组和太冲配非穴组。针刺隔日1次,每周3次,共治疗4周。在治疗前、疗程结束时以及结束后4周分别测量24h动态血压。结果:治疗12次后,24h平均收缩压均值组间比较,太冲配内关组与太冲配蠡沟组较非穴组、太冲组、内关组、太冲配非穴组下降(P<0.05);各组白天动态平均收缩压与非穴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太冲配蠡沟组、太冲配内关组夜间动态平均收缩压与非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次后,24小时平均舒张压均值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太冲组、太冲配蠡沟组、太冲配内关组、太冲配非穴组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均显著下降(P<0.05);4周后随访,太冲组、太冲配内关组24h及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针刺降压具有穴位特异性,经穴配伍的降压效应优于单穴与非穴;针刺降压具有一定的远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冲 腧穴配伍 原发性高血压 24H动态血压 临床研究 针灸
原文传递
开“四关”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32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倪承浩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4-25,共2页
观察电针四关穴(合谷、太冲)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采用电针四关治疗)和对照组30例(口服尼莫地平片),穴疗程共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76.7%,P<0.05;治疗组的头痛程度和... 观察电针四关穴(合谷、太冲)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采用电针四关治疗)和对照组30例(口服尼莫地平片),穴疗程共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76.7%,P<0.05;治疗组的头痛程度和频率都降低,而对照组头痛程度减轻,但头痛频率不降低。提示电针四关穴是一种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偏头痛 四关穴 太冲 合谷 电针疗法
下载PDF
针刺太冲、曲池、风池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立娟 鲁颖 +4 位作者 张倩 李思毅 张鑫 王康锋 杨传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73-2176,共4页
目的:比较针刺太冲、曲池、风池穴的降压疗效,对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进行穴位优选研究。方法:将9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太冲组、曲池组、风池组,分别针刺相应穴位,疗程2周,观察第一次针刺后即时血压、治疗前后平... 目的:比较针刺太冲、曲池、风池穴的降压疗效,对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进行穴位优选研究。方法:将9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太冲组、曲池组、风池组,分别针刺相应穴位,疗程2周,观察第一次针刺后即时血压、治疗前后平均血压及总有效率。结果:针刺后3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其中太冲组、曲池组在即时降压疗效和长期降压疗效方面均优于风池组(P<0.05),而太冲组总有效率最高(P<0.05)。结论:针刺太冲、曲池、风池均具有降压作用,其中太冲穴降压疗效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冲 曲池 风池 针刺 原发性高血压
下载PDF
以太冲为主穴同名经配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效应观察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月婷 杨雅媛 +1 位作者 狄忠 林咸明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4期283-286,共4页
目的观察以太冲为主穴的同名经配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效应,探讨穴位配伍对经穴效应的影响。方法将90只SHR大鼠分为模型组、非穴组、太冲组、内关组、太冲配内关组、太冲配非穴组,每组15只。毫针刺入穴位后,留针30 min,每日1... 目的观察以太冲为主穴的同名经配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效应,探讨穴位配伍对经穴效应的影响。方法将90只SHR大鼠分为模型组、非穴组、太冲组、内关组、太冲配内关组、太冲配非穴组,每组15只。毫针刺入穴位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共15次;模型组不予针刺。各组大鼠分别在针刺1 d、3 d、7 d、15 d时进行血压测量。结果非穴针刺无明显降压作用。针刺3 d、7 d、15 d时,太冲组、内关组、太冲配非穴组、太冲配内关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降压幅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针刺15 d时,太冲配内关组SBP、DBP、MBP降幅分别优于太冲组、内关组、太冲配非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治疗前相比,针刺1 d、3 d、7 d、15 d时,太冲配内关组大鼠SBP、DBP、MBP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其中针刺15 d时SBP、DBP、MBP降幅优于针刺1 d、3 d、7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太冲配内关的同名经配穴针刺降压效应优于单穴及太冲配非穴,同时发现针刺降压作用具有一定的累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穴法 针刺 高血压 大鼠 血压 太冲 内关
下载PDF
Brain activation and inhibition after acupuncture at Taichong and Taixi: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被引量:9
19
作者 Shao-qun Zhang Yan-jie Wang +7 位作者 Ji-ping Zhang Jun-qi Chen Chun-xiao Wu Zhi-peng Li Jia-rong Chen Huai-liang Ouyang Yong Huang Chun-zhi T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92-297,共6页
Acupuncture can induce changes in the brain. However, the majority of studies to date have focused on a single acupoint at a time.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observed activity changes in the brains of healthy volunteers... Acupuncture can induce changes in the brain. However, the majority of studies to date have focused on a single acupoint at a time.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observed activity changes in the brains of healthy volunteers before and after acupuncture atTaichong (LR3) andTaixi (KI3) using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ifteen healthy volunteers underwent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the brain 15 minutes before acupuncture, then received acupuncture atTaichong andTaixi using the nail-pressing needle insertion method, after which the needle was retained in place for 30 minutes. Fifteen minutes after withdrawal of the needle, the volunteers underwent a further session of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hich revealed that the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lfuctuation, a measure of spontaneous neuronal activity, increased mainly in the cerebral occipital lobe and middle occipital gyrus (Brodmann area 18/19), inferior occipital gyrus (Brodmann area 18) and cuneus (Brodmann area 18), but decreased mainly in the gyrus rectus of the frontal lobe (Brodmann area 11), inferi-or frontal gyrus (Brodmann area 44) and the center of the posterior lobe of the cerebellum. The present ifndings indicate that acupuncture atTaichong andTaixi speciifcally promote blood lfow and activation in the brain areas related to vision, emotion and cognition, and inhibit brain areas related to emotion, attention, phonological and semantic processing, and mem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ACUPUNCTURE NEUROIMAGING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 taichong lr3 Taixi (KI3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 Brodmannarea 11 Brodmann area l Brodmann area 19 Brodmann area 44 posterior lobe of the cerebellum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针刺太冲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延髓头端腹外侧区中NOX家族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雪蕊 杨静雯 +2 位作者 姬彩硕 马思明 刘存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899-4902,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中NADPH氧化酶同源物家族(NOX家族)表达的影响。方法:12只WKY大鼠为正常组,36只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每组12只。针刺组取太冲穴直刺,非穴组取非穴位浅刺... 目的:探讨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中NADPH氧化酶同源物家族(NOX家族)表达的影响。方法:12只WKY大鼠为正常组,36只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每组12只。针刺组取太冲穴直刺,非穴组取非穴位浅刺,每天治疗1次,共14d。采用遥测技术检测血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RVLM中NADPH氧化酶活性;采用Real-time PCR检测RVLM中NOX家族同源物NOX1、NOX2(gp91phox)、NOX4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RVLM中NADPH氧化酶催化亚基gp91phox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平均动脉压显著增高(P<0.05);RVLM中NADPH氧化酶活性显著增高(P<0.05);NOX2(gp91phox)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和非穴组比较,针刺第8天可显著下调SHR大鼠的平均动脉压(P<0.05),针刺14d可下调RVLM中NADPH氧化酶活性(P<0.05),下调NOX2(gp91phox)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针刺可显著改善SHR大鼠血压,其机制可能与下调RVLM中NOX2表达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针刺 NOX家族 太冲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