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喹治疗小鼠弓形虫感染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于振华 胡颖新 +5 位作者 曹健 李惠 霍海英 辛福敏 董小红 付婷霞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84-186,F004,共4页
目的研究和探索治疗弓形虫病新的有效药物,并揭示其治疗机理。方法用弓形虫Rh株感染昆明小鼠,设计氯喹治疗组、甲硝唑组及对照组,观察对比。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对比各种情况下弓形虫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按照疗效判定标准,氯喹治... 目的研究和探索治疗弓形虫病新的有效药物,并揭示其治疗机理。方法用弓形虫Rh株感染昆明小鼠,设计氯喹治疗组、甲硝唑组及对照组,观察对比。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对比各种情况下弓形虫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按照疗效判定标准,氯喹治疗小鼠弓形虫感染有效,而甲硝唑无效。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氯喹治疗组中弓形虫速殖子有聚集、粘连,虫体大小不均,表面皱缩,形态不规则。透射电镜观察对照组大量有核细胞内有弓形虫侵入并增殖,以一个细胞内3~4个弓形虫速殖子者多见。氯喹治疗组中少数组织细胞内有弓形虫侵入,且细胞内仅有1个弓形虫速殖子;大部分弓形虫细胞膜及核膜均有破损,破膜从头、尾两端开始;弓形虫内脂肪空泡及线粒体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棒状体断裂。结论氯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小鼠弓形虫病药物。其治疗机理是破坏弓形虫的细胞膜及核膜,降低其攻击有核细胞的能力,阻断其在细胞内的增殖,且造成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病 速殖子 氯喹 甲硝唑
下载PDF
三株弓形虫速殖子体外培养形成包囊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杨秀珍 王文实 杨树森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9,共4页
弓形虫RH、PP、SHI株速殖子以105、104、103的接种量接种24h的HeLa细胞,分别维持pH值为8.0、7.0和6.5的培养条件,并适时补充HeLa细胞,结果可见在不同pH值条件下,3株弓形虫均可成囊,其成囊现象与速殖子接种量及培养基pH值有关,... 弓形虫RH、PP、SHI株速殖子以105、104、103的接种量接种24h的HeLa细胞,分别维持pH值为8.0、7.0和6.5的培养条件,并适时补充HeLa细胞,结果可见在不同pH值条件下,3株弓形虫均可成囊,其成囊现象与速殖子接种量及培养基pH值有关,并显示一定的虫株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囊 速殖子 体外培养 弓形体
下载PDF
弓形虫速殖子与缓殖子体外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
3
作者 丁洁琼 吴焜 +1 位作者 谭峰 陈晓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8-671,共4页
目的建立弓形虫速殖子与缓殖子体外转化体系。方法纯化弓形虫RH株速殖子,按一定比例和条件接种于COS-7细胞内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在接种后第1、2、3、4、5、6天观察细胞和虫体的形态并提取TotalRNA,用RT-PCR的方法检测速殖子期特异性蛋白... 目的建立弓形虫速殖子与缓殖子体外转化体系。方法纯化弓形虫RH株速殖子,按一定比例和条件接种于COS-7细胞内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在接种后第1、2、3、4、5、6天观察细胞和虫体的形态并提取TotalRNA,用RT-PCR的方法检测速殖子期特异性蛋白SAG1基因、缓殖子期特异性蛋白BAG1基因和SAG2C基因的表达。结果随着速殖子在COS-7细胞中培养时间的延续,虫体的数量逐渐增多,但增殖速度逐步减缓;虫体在细胞内的排列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由成对的弧形、玫瑰花形或簇形、变成半圆形最后形成圆形的类包囊样结构。RT-PCR检测显示:速殖子期特异性蛋白SAG1基因在培养的第1~6天均有表达,且表达量呈递增趋势;缓殖子期特异性蛋白BAG1基因从第2天开始出现表达,随时间延续表达量逐渐增加;缓殖子期特异性蛋白SAG2C基因从第5天开始表达,第6天表达量增加。以上结果表明有越来越多的速殖子转化为缓殖子。改变培养条件,缓殖子也能向速殖子转化。结论成功构建弓形虫速殖子与缓殖子体外相互转化体系,为其转化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体外培养 速殖子 缓殖子 转化
下载PDF
激光照射对弓形虫速殖子作用的流式细胞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陆绍红 林爱芬 +1 位作者 吕庆华 陈睿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用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分析了激光照射对弓形虫 RH株速殖子的作用。结果显示 ,激光照射后弓形虫速殖子群体 DNA含量分布发生改变 ,DNA含量的第 1道数峰值 (平均值 )左移 ,第 1峰值分布范围内速殖子数占总速殖子数百分率增加 ,3.5 W和 4... 用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分析了激光照射对弓形虫 RH株速殖子的作用。结果显示 ,激光照射后弓形虫速殖子群体 DNA含量分布发生改变 ,DNA含量的第 1道数峰值 (平均值 )左移 ,第 1峰值分布范围内速殖子数占总速殖子数百分率增加 ,3.5 W和 4.5 W剂量照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 (P<0 .0 5 )。提示激光照射能抑制弓形虫 DNA的合成 ,减少弓形虫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照射 弓形体 速殖子 流式细胞仪 DNA
下载PDF
新孢子虫速殖子在HCT-8、Vero和Hela细胞中培养的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边征征 吕强 +4 位作者 宫鹏涛 常乐 邢沈阳 张西臣 李建华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21-723,726,共4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新孢子虫速殖子在人结肠癌细胞(HCT-8)、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非洲绿猿肾细胞(Vero)中的生长情况。方法分别用HCT-8、Hela和Vero细胞(RPMI-1640培养基)连续培养新孢子虫速殖子9d,观察并计数速殖子数量,绘制生长曲线;4d取... 目的观察和比较新孢子虫速殖子在人结肠癌细胞(HCT-8)、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非洲绿猿肾细胞(Vero)中的生长情况。方法分别用HCT-8、Hela和Vero细胞(RPMI-1640培养基)连续培养新孢子虫速殖子9d,观察并计数速殖子数量,绘制生长曲线;4d取培养物作吖啶噔染色,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速殖子。结果新孢子虫速殖子用HCT-8、Vero和Hela细胞培养均生长,尤以在HCT-8和Vero细胞中生长较快,第6d虫体数达到高峰,且在HCT-8中高峰期可持续2d,在Vero中生长高峰可持续1d。在Hela细胞中速殖子生长较慢,虫体数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吖啶噔染色观察,HCT-8和Vero细胞中纳虫泡较大且速殖子数量较多,Hela细胞内纳虫泡较小且速殖子数量较少。结论新孢子虫速殖子在HCT-8细胞中生长较快,纳虫泡较大且速殖子数量较多。HCT-8细胞可以替代Vero细胞用于速殖子的体外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孢子虫 速殖子 HCT-8 体外培养
原文传递
金丝桃素体外抗刚地弓形虫速殖子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小迪 孙希萌 +13 位作者 王旗 崔洁 计永胜 薛洪宝 胡守锋 苏胖胖 李江艳 孟令文 乔继琛 丁忆晗 宋迪 吴琦 方强 陈兴智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目的观察金丝桃素对体外培养的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RH株速殖子的杀伤作用,探讨金丝桃素抗弓形虫的效果。方法将生理盐水(A组)和终浓度为5μg/ml(B组)、50μg/ml(C组)、500μg/ml(D组)的金丝桃素分别加入含弓形虫速殖子1×... 目的观察金丝桃素对体外培养的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RH株速殖子的杀伤作用,探讨金丝桃素抗弓形虫的效果。方法将生理盐水(A组)和终浓度为5μg/ml(B组)、50μg/ml(C组)、500μg/ml(D组)的金丝桃素分别加入含弓形虫速殖子1×106个/孔的24孔培养板中,于2、4、6 h后收集虫体,台盼蓝染色检测速殖子着色率,吉氏染色观察速殖子形态和结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速殖子超微结构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同处理的携带黄色荧光蛋白的弓形虫的存活情况。结果弓形虫速殖子经不同浓度金丝桃素作用2 h后,B组、C组和D组虫体的台盼蓝着色率分别为(11.0±3.6)%、(25.0±6.3)%和(40.0±2.7)%,D组着色率高于C组和B组(P<0.01),3组均高于A组(6.0±3.0)%,但B组和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用4 h后,D组着色率为(97.0±2.0)%,高于C组(30.0±7.2)%、B组(20.0±3.0)%和A组(10.0±1.0)%(P<0.01);作用6 h后,D组着色率为(98.0±1.7)%,亦高于C组(42.7±5.5)%、B组(34.0±6.6)%和A组(19.3±4.9)%,两两比较,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吉氏染色观察发现,随时间的延长和剂量的增高,虫体两端逐渐变圆、肿胀、坏死。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随金丝桃素作用时间延长,虫体逐渐肿胀,胞膜与基质间出现明显空隙,虫体内空泡增多、变大,胞膜破裂,内部结构溶解。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弓形虫速殖子存活率在金丝桃素作用后的各时间段内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金丝桃素作用2 h后,D组无弓形虫存活,C组弓形虫存活率为(7.9±1.9)%,低于B组(38.1±5.5)%和A组(81.8±6.0)%(P<0.01);作用4 h后,C组无弓形虫存活;B组在作用4 h和6 h后,弓形虫存活率分别为(14.3±7.9)%和(1.4±1.8)%,均低于A组的(73.8±11.3)%和(64.1±14.4)%(P<0.01)。结论金丝桃素具有较强的体外抗弓形虫速殖子效果,且随剂量增高和作用时间延长抗虫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桃素 刚地弓形虫 速殖子 体外 效果
原文传递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不同毒力刚地弓形虫从速殖子到缓殖子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慧 李宁 +1 位作者 罗良平 吴本清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7-182,共6页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3种弓形虫虫株由速殖子到缓殖子转化过程中的作用,阐释HIF1α对弓形虫不同毒力虫株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3种不同毒力弓形虫虫株(Ⅰ型RH-GFP,Ⅱ型ME49-GFP和Ⅲ型VEG),分别感染野生型HIF1α细胞(HIF1α...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3种弓形虫虫株由速殖子到缓殖子转化过程中的作用,阐释HIF1α对弓形虫不同毒力虫株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3种不同毒力弓形虫虫株(Ⅰ型RH-GFP,Ⅱ型ME49-GFP和Ⅲ型VEG),分别感染野生型HIF1α细胞(HIF1αWT)和缺陷型HIF1α细胞(HIF1αKO),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诱导转化,通过免疫荧光试验(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检测不同条件下弓形虫诱导转化情况,通过细胞中RH-GFP和ME49-GFP荧光值的变化分析Ⅰ型和Ⅱ型弓形虫的转化水平。无荧光标记的Ⅲ型VEG虫株选用速殖子特异性表达蛋白SAG1作为弓形虫速殖子阶段的特异性标记。将包裹弓形虫缓殖子囊肿外层的囊壁作为缓殖子的特异性识别标记,用DBA抗体识别,将封片的载玻片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将玻片上总量为300个被弓形虫感染的细胞分为3组:(1)只含有速殖子(GFP);(2)只含有缓殖子(DBA);(3)同时含有速殖子和缓殖子(GFP+DBA)。每个实验条件至少分别计数3张玻片并计算其平均值。结果最佳诱导转化时间为诱导后96h,Ⅰ型RH-GFP弓形虫感染的HIF1αKO细胞中均不包含DBA和GFP+DBA的细胞,而只含有速殖子GFP蛋白标记,RH-GFP感染的HIF1αWT细胞中偶见极少数速殖子到缓殖子的中间转化标识GFP+DBA;Ⅱ型ME49-GFP弓形虫感染的HIF1αKO细胞中无诱导转化,而在HIF1αWT细胞中有20%~25%只含有DBA的细胞,30%左右只含有GFP的细胞,其他大部分细胞均处于转化中期。Ⅲ型VEG弓形虫感染的HIF1αKO细胞中无诱导转化,而大部分HIF1αWT细胞中的VEG发生了速殖子到缓殖子的转化,完全转化为DBA的比例为55%~60%。结论 HIF1α是弓形虫虫株从速殖子转化为缓殖子的必要条件,且虫株转化速率与虫株毒力成反向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HIF1Α 速殖子 缓殖子
原文传递
应用免疫磁珠分离法纯化弓形虫速殖子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楼研 沈继龙 +4 位作者 程维晟 刘芳 陈鹤 罗庆礼 王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用免疫磁珠分离法分选弓形虫速殖子,以去除宿主细胞成分,并尽可能对虫体的生物学特性无不良影响,为弓形虫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技术基础。方法采用弓形虫Wh3株(China 1基因型)速殖子感染小鼠,提取腹腔液,常规方法制备速殖子可溶性抗... 目的用免疫磁珠分离法分选弓形虫速殖子,以去除宿主细胞成分,并尽可能对虫体的生物学特性无不良影响,为弓形虫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技术基础。方法采用弓形虫Wh3株(China 1基因型)速殖子感染小鼠,提取腹腔液,常规方法制备速殖子可溶性抗原,免疫家兔,获得兔抗弓形虫多克隆IgG抗体。用抗体包被的免疫磁珠对小鼠腹腔液内弓形虫速殖子进行纯化,比较其纯度、回收率、虫体活力、毒力与感染性。结果用免疫磁珠分离技术纯化弓形虫速殖子后,其纯度提高到98.2%,细胞清除率为96%,虫体回收率为73.5%;用内盐法(MTS)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分离后的速殖子活性为95.6%。定量分组感染小鼠后死亡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免疫磁珠分离的速殖子纯度、细胞清除率和虫体回收率较高,能有效去除宿主细胞,且对速殖子的活性和毒力无影响。该法操作简便快速,无需昂贵的仪器设备,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速殖子 纯化 免疫磁珠分离
下载PDF
磺胺氯吡嗪处理弓形虫速殖子抑制消减文库的构建和初步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曾艳波 黄兵 +8 位作者 董辉 姜连连 赵其平 朱顺海 马卫娇 程军 李婷 孔春林 韩红玉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44-49,共6页
为了研究和探索磺胺氯吡嗪抗弓形虫的作用机理,构建磺胺氯吡嗪处理弓形虫的抑制性消减文库。将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RH株速殖子腹腔注射(10 000个/只鼠)感染昆明系小鼠,大量收集并纯化速殖子。用250 mg/mL磺胺氯吡嗪PBS溶液和... 为了研究和探索磺胺氯吡嗪抗弓形虫的作用机理,构建磺胺氯吡嗪处理弓形虫的抑制性消减文库。将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RH株速殖子腹腔注射(10 000个/只鼠)感染昆明系小鼠,大量收集并纯化速殖子。用250 mg/mL磺胺氯吡嗪PBS溶液和PBS分别浸泡速殖子,37℃恒温箱孵育2 h,分别提取虫体的总RNA和mRNA,以PBS处理的正常虫体cDNA为驱动组,以药物处理虫体cDNA为实验组,构建药物处理前后弓形虫速殖子的抑制性消减文库,对部分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提取的虫体总RNA纯度高,合成的双链cDNA经Rsa I酶切反应较完全;从消减文库中随机选择100个阳性克隆进行PCR扩增,其插入片段长度在200~750 bp之间,文库的重组率达93%以上;随机挑取30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获得11个单一序列,Blast分析显示有7个单一有效EST序列与已知蛋白质相似性较高。结果表明,已成功构建磺胺氯吡嗪处理弓形虫速殖子的抑制性消减cDNA文库,并对部分阳性克隆进行了初步分析,为深入研究磺胺氯吡嗪的抗弓形虫机制和寻找药物作用的关键靶分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氯吡嗪 弓形虫 速殖子 抑制性消减杂交
下载PDF
刚地弓形虫速殖子表面抗原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冷丽 罗米 +1 位作者 高菊 申丽洁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6期687-689,共3页
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能感染包括人在内的所有温血动物。近年来弓形虫速殖子表面抗原已成为候选的诊断和疫苗抗原,主要包括P30、P22、P43、P35和P23等,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速殖子 表面抗原
原文传递
Introduction of protocols for mass production of Toxoplasma gondii tachyzoites of the genotype II PRU strain
11
作者 Mohammad Saleh Bahreini Mohammad Nohtani +4 位作者 Amir Masoud Salemi Mehdi Mirzaeipour Naghmeh Dastan Sara Bajelan Qasem Asgari 《Animal Models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CSCD 2021年第3期278-282,共5页
Background:Few investigations of genotype II of Toxoplasma gondii,the most preva-lent form of the Toxoplasma parasite in humans,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due to the rapid conversion of tachyzoites to bradyzoites in its... Background:Few investigations of genotype II of Toxoplasma gondii,the most preva-lent form of the Toxoplasma parasite in humans,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due to the rapid conversion of tachyzoites to bradyzoites in its life cycle.The current study aimed to create animal and in vitro models for production of the tachyzoites of the Prugniaud(PRU)genotype II strain.Methods:To develop an immunocompromised model and obtain tachyzoites of the PRU strain,BALB/c mice were orally treated with dexamethasone(10 mg/kg),cyclo-phosphamide(36 mg/kg),and cyclosporine(18 mg/kg)from 5 days prior to inocula-tion.Then,10-15 tissue cysts of PRU strain were inoculated intraperitoneally into the mice.The tachyzoites obtained from mice were then cultivated in a HeLa cell culture.The resulting yield of tachyzoites was cryopreserved in 92%fetal calf serum,8%dimethyl sulfoxide.The infectivity of these tachyzoites was evaluated using in vivo and in vitro examinations.Results:Numerous tachyzoites were observed in the peritoneal fluid of the immuno-suppressed mice within 10-15 days after inoculation,and many tachyzoites were har-vested from the HeLa cell culture.Trypan Blue staining showed 80%viability of the tachyzoites recovered from cryopreservation and this was confirmed by HeLa cell culture.In addition,mice infected intraperitoneally with the recovered tachyzoites presented with cysts in the brain after 2 months.Conclusion:We have developed an animal model for mass production of T.gondii tachyzoites of the PRU strain.This method can provide fresh viable tachyzoites of Toxoplasma gondii for use as and when required in future investig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B/C genotype II PRU strain tachyzoites Toxoplasma gondii
下载PDF
米诺环素体外抑制弓形虫增殖作用的研究
12
作者 赵莹 杨晓燕 +1 位作者 陈顺仪 廖利银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1036-1038,共3页
目的评价米诺环素(MNC)体外抑制弓形虫速殖子的增殖作用。方法体外在96孔板中用Hela细胞培养弓形虫速殖子,设置SMX给药组、MNC给药组和未给药组。观察各组弓形虫速殖子的增殖情况、形态变化,并对各组进行活虫计数。结果给药后72 h,与未... 目的评价米诺环素(MNC)体外抑制弓形虫速殖子的增殖作用。方法体外在96孔板中用Hela细胞培养弓形虫速殖子,设置SMX给药组、MNC给药组和未给药组。观察各组弓形虫速殖子的增殖情况、形态变化,并对各组进行活虫计数。结果给药后72 h,与未给药组比较,SMX给药组活虫计数显著减少[(2.08±0.40)vs(15.17±2.07),P<0.01],MNC给药组活虫数亦显著减少[(1.42±0.20)vs(15.17±2.07),P<0.01];给药后96 h,与未给药组相比,SMX给药组活虫计数显著减少[(1.42±0.20)vs(10.92±0.47),P<0.01],MNC给药组活虫数亦显著减少[(1.92±0.33)vs(10.92±0.47),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给药后120 h,各组活虫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NC在体外能够明显抑制弓形虫速殖子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 弓形虫 米诺环素 速殖子
下载PDF
ME 49株弓形虫速殖子对昆明小鼠的致病性
13
作者 陆瑶瑶 苏瑞景 +2 位作者 董辉 王梦瑶 杨玉荣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800-3806,共7页
【目的】通过ME 49株弓形虫速殖子对小鼠致病性的研究,了解该虫株速殖子的毒力特点,为深入研究弓形虫弱毒株的致病特征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以ME 49株弓形虫速殖子为研究对象,用血球计数板将速殖子梯度浓度稀释为<10~0,10~0-10~6个... 【目的】通过ME 49株弓形虫速殖子对小鼠致病性的研究,了解该虫株速殖子的毒力特点,为深入研究弓形虫弱毒株的致病特征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以ME 49株弓形虫速殖子为研究对象,用血球计数板将速殖子梯度浓度稀释为<10~0,10~0-10~6个/mL,腹腔注射昆明小鼠,死亡小鼠的组织直接涂片检测肺脏及肠系膜淋巴结速殖子或大脑组织中弓形虫包囊数量,肺脏常规石蜡切片进行H.E及IHC染色,统计涂片和MAT方法的结果分析弓形虫的感染情况,并统计小鼠的感染率和生存率。【结果】0-60 DPI,死亡小鼠组织涂片显微镜检查和MAT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弓形虫IgG抗体结果显示,<10~0、10~0、10~1及≥10~2速殖子浓度组小鼠的弓形虫感染率分别为0、20%、60%及100%。10~4速殖子浓度组小鼠有3只分别在12、16、19 DPI死亡;10~5速殖子浓度组小鼠有2只在11 DPI死亡,1只在8 DPI死亡;10~6速殖子浓度组小鼠有2只在9 DPI死亡,在7、8、10 DPI各死亡1只,感染弓形虫的小鼠生存率为62.07%(18/29)。对死亡小鼠的肺脏和肠系膜淋巴结直接涂片,显微镜镜检可见弓形虫速殖子;H.E及IHC染色,肺脏可以观察到弓形虫包囊及弓形虫抗原。对<10~0、10~0、10~1及10~2处死小鼠的大脑组织研磨镜检,结果显示<10~0和10~0感染组阳性小鼠大脑中弓形虫包囊数均为0;10~1感染组阳性小鼠大脑中弓形虫包囊数分别为60、100和0;10~2感染组阳性小鼠大脑中弓形虫包囊数量分别为20、40、40、60和0。60-600 DPI,10~3速殖子浓度组小鼠在184、435和569 DPI各有1只死亡,大脑中未检测到弓形虫包囊;10~5速殖子浓度组小鼠1只在188 DPI死亡,大脑包囊数量为20,其余小鼠存活时间为590 DPI。【结论】本研究探讨了ME 49株弓形虫速殖子对昆明小鼠的致病性,≥10~2速殖子浓度可引起小鼠100%感染,10~6速殖子浓度可引起小鼠100%死亡,小鼠死亡的时间为7-19 DPI,感染小鼠生存率为62.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ME 49虫株 速殖子 昆明小鼠 致病性
下载PDF
人巨噬细胞和人包皮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弓形虫速殖子
14
作者 兰兰 吴翡斐 梁韶晖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27-229,233,共4页
目的 比较弓形虫RH株速殖子在人巨噬细胞和人包皮成纤维细胞内的增殖情况. 方法 按照弓形虫速殖子∶细胞为1∶1的比例将弓形虫RH株速殖子分别与人巨噬细胞和人包皮成纤维细胞共培养0、6、12、24、48 h后,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虫体增殖情... 目的 比较弓形虫RH株速殖子在人巨噬细胞和人包皮成纤维细胞内的增殖情况. 方法 按照弓形虫速殖子∶细胞为1∶1的比例将弓形虫RH株速殖子分别与人巨噬细胞和人包皮成纤维细胞共培养0、6、12、24、48 h后,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虫体增殖情况.在两种细胞培养瓶中分别接种弓形虫RH速殖子,连续传代,每隔10代取弓形虫速殖子,将其密度调整为1×10^7个/ml,0.3 ml/只,腹腔接种ICR健康小鼠,记录小鼠存活时间. 结果 在相同条件下弓形虫速殖子侵入人巨噬细胞的时间早于侵入人包皮成纤维细胞的时间;共培养48 h时,绝大部分弓形虫速殖子胀破细胞,游离在细胞外.在两种细胞培养瓶中分别接种3×106弓形虫RH速殖子,约72 h后均可获得大量游离的弓形虫速殖子,2~3d传1代.人巨噬细胞内连续传代约30次,每代可获得(1×10^7~4×10^7)个速殖子,约增殖3~13倍;人包皮成纤维细胞中连续传代30次,每代可获得(1×10^7~3×10^7)个速殖子,约增殖3~10倍.弓形虫速殖子传代次数为10、20和30代时,人巨噬细胞内传代的弓形虫速殖子接种小鼠的存活时间分别为(4.3±0.5)、(4.0±0.8)、(4.3±1.2)d,人包皮成纤维细胞内传代的弓形虫速殖子接种小鼠的存活时间分别为(4.0±0.0)、(3.7±0.9)、(4.3±0.5)d,各代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弓形虫速殖子毒力未见明显改变. 结论 弓形虫RH株速殖子可在人巨噬细胞和人包皮成纤维细胞内增殖并长期稳定传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速殖子 人巨噬细胞 人包皮成纤维细胞 体外培养
原文传递
弓形虫速殖子体外对人类精子运动参数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周永华 陆永娟 +3 位作者 胡玉红 王瑞兵 高庆凤 石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49,共3页
目的 了解弓形虫速殖子对人类精子运动参数的体外影响 ,探讨弓形虫感染对男性不育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将纯化的活弓形虫速殖子悬液 ,在体外与生育男性经上游优化处理的精子一起孵育。于孵育 0、2、4、8、16、2 4h后 ,应用计算机辅助... 目的 了解弓形虫速殖子对人类精子运动参数的体外影响 ,探讨弓形虫感染对男性不育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将纯化的活弓形虫速殖子悬液 ,在体外与生育男性经上游优化处理的精子一起孵育。于孵育 0、2、4、8、16、2 4h后 ,应用计算机辅助的精子分析系统 ,分别检测其精子运动参数。在各时间点均设立对照组。结果 弓形虫速殖子与精子孵育 0、2、4h后 ,孵育精子的运动参数与其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 ;孵育 8h后 ,精子运动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孵育 8h、16h后的精子运动方式为原地转圈和锯齿形运动 ,孵育 2 4h后 ,精子的运动速度小于 10 μm/s,有活力精子则全是原地转圈运动。 结论 弓形虫速殖子对精子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式有明显影响 ,弓形虫感染可能是引起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速殖子 体外 类精子运动参数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可溶性弓形虫速殖子抗原联合蜂胶和IFN-γ鼻内免疫小鼠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被引量:15
16
作者 殷国荣 刘成芳 +4 位作者 刘娟娟 管志玉 石蓉 张宇斌 银晶晶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 比较蜂胶、IFN-γ佐剂以及两种佐剂混合鼻内免疫辅助STAg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应答的水平,探讨两种佐剂联合应用的免疫效果。方法 将5~6周龄雌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4组:20μg STAg组,20μg STAg+40μg蜂胶组,20μgSTAg+100... 目的 比较蜂胶、IFN-γ佐剂以及两种佐剂混合鼻内免疫辅助STAg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应答的水平,探讨两种佐剂联合应用的免疫效果。方法 将5~6周龄雌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4组:20μg STAg组,20μg STAg+40μg蜂胶组,20μgSTAg+1000U IFN-γ组和20μg STAg+40μg蜂胶+1000U IFN-γ组。将抗原和佐剂溶于20μl PBS中,双侧鼻孔(10μl/鼻孔)滴鼻免疫。免疫2次,间隔14d,末次免疫后第10d用RH株弓形虫速殖子4×10^4个/只灌胃攻击。逐日观察小鼠存活情况。攻击后第43d处死全部存活小鼠,免疫细胞化学(ICC)法检测小鼠PP结、IEL和脾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与STAg组相比,各佐剂组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有升高的趋势,其中IFN-γ、蜂胶+IFN-γ佐剂组小鼠PP结CD4^+、CD8^+T淋巴细胞,IEL、脾CD8^+T淋巴细胞数显著高于STAg组,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倒置。结论 在抗弓形虫感染中,IFN-γ的佐剂作用优于蜂胶,有效激发机体细胞免疫应答,可用作鼻内免疫抗弓形虫感染的粘膜佐剂。IFN-γ+蜂胶佐剂鼻内免疫效果优于单独蜂胶、IFN-γ佐剂,应用联合佐剂是抗弓形虫感染免疫的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速殖子抗原 IFN-Γ 蜂胶 鼻内免疫 细胞免疫 粘膜免疫 可溶性弓形虫速殖子抗原
下载PDF
乙二醇保护剂超低温长期保存弓形虫速殖子的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克继 杨惠珍 钱宗立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9-10,共2页
本文采用15%乙二醇为弓形虫速殖子保护剂,对11株虫株按慢冻速融法进行液氮冻存,经复苏观察存活率达100%;部分虫株已长达5年之久。为深入开展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提供物质基础。
关键词 乙二醇 低温 保存 弓形体
下载PDF
STAg、蜂胶和IFN-γ联合滴鼻免疫对小鼠抗体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成芳 殷国荣 +1 位作者 赵云鹤 孔丽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82-1583,共2页
目的观察弓形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TAg)联合蜂胶和γ干扰素(IFN-γ)滴鼻免疫BALB/c小鼠后诱导血清IgG,粪便、鼻咽冲洗液和阴道冲洗液中IgA特异性抗体动态变化,探讨抗弓形虫感染作用机制。方法将5~6周龄雌性BALB/c小鼠96只随机分为免疫... 目的观察弓形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TAg)联合蜂胶和γ干扰素(IFN-γ)滴鼻免疫BALB/c小鼠后诱导血清IgG,粪便、鼻咽冲洗液和阴道冲洗液中IgA特异性抗体动态变化,探讨抗弓形虫感染作用机制。方法将5~6周龄雌性BALB/c小鼠96只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组以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20μg STAg+40μg蜂胶+1000U IFN-γ)滴鼻免疫,对照组以磷酸盐缓冲液滴鼻。分别于滴鼻2次(间隔2周)后第1、2、3、4、6、8、10和12周处死小鼠,收集血清、粪便、鼻咽冲洗液和阴道冲洗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gG,粪便、鼻咽、阴道冲洗液中IgA抗体。结果免疫组小鼠血清IgG,粪便、鼻咽、阴道冲洗液中IgA均高于对照组,血清IgG水平第3周达高峰(吸光度A值0.257),第1、2、3、4、6周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5.87,P<0.05);粪便IgA抗体第2周达高峰(吸光度A值0.054),第2、3、4周明显高于对照组(F=5.32,P<0.05);鼻咽、阴道冲洗液中IgA第1周即达高峰(吸光度A值分别为0.0313,0.0533),之后逐渐降低,至第12周仍明显高于对照组(F=6.15,P<0.05)。结论 STAg联合蜂胶和IFN-γ滴鼻免疫小鼠可诱导高水平特异性抗体,且可持续较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TAg) 蜂胶 γ干扰素(IFN-γ) 滴鼻免疫 抗体动态
原文传递
不同佐剂的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鼻内免疫小鼠诱导的黏膜免疫应答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成芳 殷国荣 +3 位作者 刘娟娟 管志玉 石蓉 张宇斌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84-486,492,共4页
目的比较IFN-γ、蜂胶佐剂以及两种佐剂混合鼻内免疫辅助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TAg)增强机体黏膜免疫应答的水平,探讨两种佐剂联合应用的免疫效果。方法将5~6周龄雌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各15只):20μgSTAg,20μgSTAg+40μg蜂胶,20... 目的比较IFN-γ、蜂胶佐剂以及两种佐剂混合鼻内免疫辅助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TAg)增强机体黏膜免疫应答的水平,探讨两种佐剂联合应用的免疫效果。方法将5~6周龄雌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各15只):20μgSTAg,20μgSTAg+40μg蜂胶,20μgSTAg+1000UIFN-γ或20μgSTAg+40μg蜂胶+1000UIFN-,γ均溶于总体积为20lμ的PBS中,滴鼻免疫(10lμ/鼻孔),免疫2次,间隔14d。末次免疫后第10天用RH株弓形虫速殖子4×104个/只灌胃攻击。攻击后第43天处死全部存活小鼠,比较各组小鼠肠黏膜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PP结T淋巴细胞数;检测小鼠粪便、鼻咽冲洗液、肺冲洗液、阴道冲洗液中弓形虫特异性sIgA含量。结果各佐剂组小鼠IEL、PP结T淋巴细胞数显著高于STAg组,黏膜sIgA含量显著高于STAg组;蜂胶+IFN-γ联合组小鼠黏膜免疫应答水平高于单独佐剂组,其中显著高于蜂胶组(P<0.05)。结论IFN-γ作为弓形虫黏膜疫苗佐剂的效应优于蜂胶,IFN-γ+蜂胶作为复合黏膜佐剂鼻内免疫效果优于两者单独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速殖子抗原 IFN-γ 蜂胶 鼻内免疫 黏膜疫苗
下载PDF
弓形虫复合疫苗滴鼻免疫小鼠诱导肠淋巴细胞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成芳 殷国荣 +1 位作者 赵瑞君 孔丽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弓形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TAg)联合蜂胶和γ干扰素(IFN-γ)滴鼻免疫BALB/c小鼠后诱导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将96只5~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组以弓形虫复合疫苗(20μg STAg+40μg... 目的观察弓形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TAg)联合蜂胶和γ干扰素(IFN-γ)滴鼻免疫BALB/c小鼠后诱导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将96只5~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组以弓形虫复合疫苗(20μg STAg+40μg蜂胶+1 000 U IFN-γ)滴鼻免疫,对照组以磷酸盐缓冲液滴鼻;分别于滴鼻2次(间隔2周)后第1、2、3、4、6、8、10和12周处死小鼠,分离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计数并涂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4+、CD8+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免疫组小鼠IEL的T淋巴细胞增生第2周达高峰(2.27×105),之后逐渐降低;在第1、2、3和4周对照组T淋巴细胞数分别为(0.81×105)、(0.74×105)、(0.87×105)、(0.74×105)个,免疫组IEL中T淋巴细胞数分别为(1.79×105)、(2.27×105)、(2.07×105)、(1.69×105)个,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42,P<0.01);IEL中以CD8+T淋巴细胞增生为主,对照组CD8+T细胞水平无明显变化,免疫组CD8+T细胞明显增生,第2周达峰值(50.5%),随后逐渐下降,第1、2、3、4和第6周分别为43.60%、50.51%、44.70%、40.45%、39.73%,与对照组的25.71%、26.37%、29.31%、27.54%、26.3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8,P<0.05);第1、2周免疫组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4,P<0.05)。结论 STAg联合蜂胶和IFN-γ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诱导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持续性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速殖子抗原 蜂胶 Γ干扰素 滴鼻免疫 肠上皮内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