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儿童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多中心资料分析 被引量:41
1
作者 李小梅 李奋 +8 位作者 曾少颖 袁越 郭保静 韩波 沈捷 吴琳 张宴 赵鹏军 林利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4年第1期9-16,共8页
目的 探讨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小儿不同类型快速心律失常的成功率、复发率、安全性及对消融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国内8家医院小儿心内科1994年4月26日至2012年9月30日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及RFCA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3 058例,年... 目的 探讨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小儿不同类型快速心律失常的成功率、复发率、安全性及对消融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国内8家医院小儿心内科1994年4月26日至2012年9月30日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及RFCA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3 058例,年龄0.33-16.50(7.6&#177;3.8)岁.分析不同心动过速类型RFCA方法及效果、心动过速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不同年龄组的RF-CA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 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患儿共计3 058例,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SVT)2 561例(83.7%)及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VT/PVC) 497例(16.3%).SVT患儿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 630例(63.6%),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750例(29.3%),心房扑动/切口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AFL/IRAT) 40例(1.6%),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FAT)141例(5.5%).2 958例患儿接受RFCA,首次消融成功率96.8%,复发率4.8%,其中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原旁路/消融点复发3.6%,新的旁路/起源部位/心律失常类型1.2%.1 580例AVRT患者接受RFCA,首次消融成功率97.7%,复发率4.0%,其中原旁路复发2.4%,新的旁路/心动过速类型复发1.6%.右前/中间隔旁路首次消融成功率较低(88.2%),原旁路复发率较高(19.4%).740例AVNRT患者接受RFCA,首次消融成功率99.3%,复发率4.4%,其中原消融类型复发4.0%.40例AFL/IRAT患者接受RFCA,首次消融成功率97.5%,随访无复发.131例FAT患者接受消融,首次消融成功率84.7%.其中采用二维标测成功率81.0%;采用三维标测指导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成功率91.5%.FAT患者消融复发率12.6%,其中原消融点复发率11.7%.467例VT/PVC接受RFCA,首次消融成功率93.1%,其中采用二维标测成功率92.1%;采用三维标测指导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成功率100%.起源于不同部位VT/PVC首次消融成功率以左心室中后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型心律失常 电生理学 射频导管消融 儿童
原文传递
应用胺碘酮干预急诊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6
2
作者 戢良银 吕文杰 +1 位作者 刘洪武 陆正书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5年第4期126-127,共2页
目的观察总结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3年9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113例,观察和总结胺碘酮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胺碘酮治疗各种类型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性。结果... 目的观察总结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3年9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113例,观察和总结胺碘酮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胺碘酮治疗各种类型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性。结果经过临床病例的观察和总结,113例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经胺碘酮治疗后,97例显效或有效,总有效率为85.8%;在各心律失常类型中,阵发性房颤的转复率最高,为95.5%,其次为室性早搏,为91.1%,明显高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TV)、室性心动过速及持续性房颤的转复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4682,P<0.05)。结果显示无效9例,出现不良反应7例,其中有5例患者出现血压下降,降至90/60 mm Hg,2例心率降低至50次/min,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均缓解。结论本研究提示,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类型中,对阵发性房颤的有效率最高,室性早搏其次,两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PSTV、室性心动过速及持续性房颤的转复率。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急诊应用胺碘酮起效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快速型心律失常 胺碘酮 疗效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4
3
作者 木提白.吾拉木 汗祖热木.托合提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24期90-91,共2页
目的:对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应用于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加以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3例患者给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医治;对照组33例患者给予美托... 目的:对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应用于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加以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3例患者给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医治;对照组33例患者给予美托洛尔药物医治。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显示早搏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应用于快速心律失常,有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美托洛尔 快速心律失常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17
4
作者 任自文 《天津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932-934,共3页
心律失常种类繁多,十分常见,临床中常将其分为缓慢和快速心律失常两大类,每类各有其共同的治疗原则。对于缓慢心律失常,迄今尚无可长期应用的有效口服药,起搏器依然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导管消融已经应用到几乎每种类型的快速心... 心律失常种类繁多,十分常见,临床中常将其分为缓慢和快速心律失常两大类,每类各有其共同的治疗原则。对于缓慢心律失常,迄今尚无可长期应用的有效口服药,起搏器依然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导管消融已经应用到几乎每种类型的快速心律失常。由于治疗效果满意,导管消融是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心房扑动的首选治疗措施。而对于其他类型的快速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颤动和各种类型的过早搏动(早搏),大部分患者仍然接受药物治疗。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和美西律是我国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本文概述了这些常见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性 抗心律失常药 药物疗法 快速心律失常 缓慢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过早搏动 胺碘酮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15
5
作者 马司光 宋薇 裘竑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20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联合组(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和胺碘酮组(胺碘酮治疗),每组各55例,治... 目的探讨分析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联合组(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和胺碘酮组(胺碘酮治疗),每组各55例,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联合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优于胺碘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胺碘酮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能有效的稳定患者的心率以及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美托洛尔 快速心律失常
下载PDF
心房扩大与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关系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国桢 王鲤珍 吴美玲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0年第3期143-145,共3页
目的 为进一步探讨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病机理。方法 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对 15 0例心血管病人心房扩大和房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左心房扩大为主者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 (71.93% )显著高于右心... 目的 为进一步探讨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病机理。方法 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对 15 0例心血管病人心房扩大和房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左心房扩大为主者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 (71.93% )显著高于右心房扩大为主者 (2 0 .0 0 % )和心房内径正常者 (14.2 9% ) ,P<0 .0 1;心房内径扩大越明显 ,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越高 ,性质越严重 ;即便是程度相同的左心房扩大者 ,二尖瓣狭窄为主的瓣膜性心脏病其发生率也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瓣膜性心脏病 ,P<0 .0 5。结论 心房扩大 ,特别是左心房扩大是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最重要病因之一 ,心房压力和心房肌张力增高是电生理紊乱产生的重要因素 ;左心房是大多数病人发生电生理异常的主导核心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扩大 快速心律失常 房性
下载PDF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小儿不同类型快速型心律失常1000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小梅 张宴 +2 位作者 刘海菊 李延辉 包敏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20-425,共6页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小儿不同类型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成功率、复发因素、安全性及年龄对消融效果的影响。方法接受心内电生理学检查及RFCA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1000例,年龄0.33~16.50岁[(7.6±3.8)岁]。分析不...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小儿不同类型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成功率、复发因素、安全性及年龄对消融效果的影响。方法接受心内电生理学检查及RFCA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1000例,年龄0.33~16.50岁[(7.6±3.8)岁]。分析不同心动过速类型RFCA方法及效果、心动过速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不同年龄组RFCA效果。结果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患儿1000例,经心内电生理学检查证实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560例(56%),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210例(21%),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VT/PVC)159例(15.9%),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FAT)49例(4.9%),心房扑动/切口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AF/IRAT)22例(2.2%)。958例患儿接受RFCA,首次消融成功率96.2%,复发率8.1%,其中经心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原旁路/消融点复发5.3%,新的旁路/起源部位/心律失常类型2.8%。AVRT接受RFCA533例,消融成功率98.0%,复发率8.4%,其中原旁路复发4.0%,新的旁路/心动过速类型4.4%。右前/中间隔旁路消融成功率较低(85.3%),原旁路复发率较高(31.0%)。AVNRT接受RFCA205例,消融成功率100%,复发率5.9%,其中原消融点复发4.9%。AF/IRAT接受RFCA22例,消融成功率95.5%,随访无复发。FAT接受RFCA46例,消融成功率84.8%。其中采用二维标测,消融成功率62.5%;采用三维标测指导冷盐水灌注消融成功率96.7%;2种方法消融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10例(25.6%),其中7例起源于左/右心耳,均经外科心耳切除术后房性心动过速得以根治。VT/PVC接受RFCA152例,消融成功率89.5%,复发率6.6%,其中原消融点复发5.9%。不同年龄组消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展RFCA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型心律失常 电生理学 射频导管消融 儿童
原文传递
Autonomic function and 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s dur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被引量:8
8
作者 Theofilos M Kolettis 《World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2018年第1期8-11,共4页
Most cases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are attributed to sustained 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s(VTs), triggered by acute coronary occlusion. Autonomic dysfunction, an important arrhythmogenic mechanism in this setting, is... Most cases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are attributed to sustained 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s(VTs), triggered by acute coronary occlusion. Autonomic dysfunction, an important arrhythmogenic mechanism in this setting, is being actively investigated, aiming at the advent of preventive strategies. Recent experimental studies have shown vagal withdrawal after ant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inciding with high incidence of VTs, followed by more gradual sympathetic activation coinciding with a second arrhythmia peak.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recent knowledge on this intriguing topic, generating hypotheses that can be investigated in future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dden cardiac dea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s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Delayed ARRHYTHMOGENESIS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Early ARRHYTHMOGENESIS VAGAL ACTIVITY Sympathetic ACTIVITY Arrhythmogenic mechanisms
下载PDF
急诊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0
9
作者 郭旭昌 钟淑琼 管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6期73-74,共2页
目的探究急诊时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50例,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记录治疗后患者显效、有效和无效的例数,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 目的探究急诊时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50例,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记录治疗后患者显效、有效和无效的例数,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然后计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出现率。结果治疗之后,有40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3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分别为2例静脉炎和1例窦性心动过缓。结论对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可以静脉注射胺碘酮进行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快速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胺碘酮在院前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谭光林 段文涛 +5 位作者 肖莉 杨思芸 孙治勇 李四新 杜平 焦林 《西部医学》 2010年第3期456-457,共2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158例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利多卡因(53例)、胺碘酮(55例)、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50例)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利多卡因组总...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158例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利多卡因(53例)、胺碘酮(55例)、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50例)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利多卡因组总有效率54.72%,胺碘酮组总有效率81.82%,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总有效率76%,胺碘酮组及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组与利多卡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胺碘酮对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有比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利多卡因 心肺复苏 快速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美托洛尔与胺碘酮联合治疗98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熊炜燊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1期454-455,共2页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快速心律失常患者196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予以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快速心律失常患者196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予以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具有安全、疗效确切的优点,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胺碘酮 快速心律失常 疗效分析
下载PDF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钟明 何日德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7期29-30,共2页
目的探索盐酸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收集到的62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普罗帕酮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盐酸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两组... 目的探索盐酸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收集到的62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普罗帕酮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盐酸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5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12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组间资料采用χ2检验,P=0.0273<0.05,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盐酸胺碘酮治疗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优于使用普罗帕酮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胺碘酮是治疗此类疾病的理想的药物之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快速心律失常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13
作者 徐志强 徐志红 张娜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2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10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10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QT离散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可显著降低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有效改善其心功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美托洛尔 快速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静脉注射索他洛尔治疗小儿持续性心动过速疗效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宴 李小梅 +1 位作者 许正坤 刘海菊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索他洛尔治疗心功能正常小儿持续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小儿科住院治疗的心功能正常的持续性心动过速患儿26例,采用持续静脉注射索他洛尔终止心动过...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索他洛尔治疗心功能正常小儿持续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小儿科住院治疗的心功能正常的持续性心动过速患儿26例,采用持续静脉注射索他洛尔终止心动过速。观察静脉索他洛尔单独或联合应用普罗帕酮药物疗效、心动过速转复为窦性心律时间、能否有效维持窦性心律。监测用药过程中血压、心率、心律变化及用药后心电图PR间期及QTc间期。结果本组26例患儿单独用静脉索他洛尔有效转复为窦性心律18例(69.2%),转复窦性心律时间(5.3±9.3)h(0.05~26.0h);静脉索他洛尔联合普罗帕酮有效转复为窦性心律6例(23.1%),转复窦性心律时间(18.0±22.3)h(2.0~48.0h);总体转复窦性心律24例(92.3%)。静脉索他洛尔单独或联合应用普罗帕酮对不同类型心动过速转复窦性心律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转复窦性心律所用时间明显不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儿组应用静脉索他洛尔转复窦性心律时间显著快于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及室性心动过速(P<0.05)。2例患儿(8.0%)转复为窦性心律48h内心电图示QTc明显延长(由用药前的253~398ms延长至486~500ms),分别于停用静脉注射改为口服索他洛尔后48h和144h心电图QTc恢复正常。全部患儿用药期间无药物相关心律失常及其他毒副反应发生。结论 (1)静脉用索他洛尔可安全有效的用于终止心功能正常的小儿心动过速;(2)用药期间未见药物致心律失常及脏器毒副反应;(3)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心电图QTc间期;(4)联合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可提高静脉注射索他洛尔终止心动过速的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他洛尔 儿童 心动过速
原文传递
原发性心脏非黏液性肿瘤介导的难治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被引量:3
15
作者 侯翠红 王靖 +3 位作者 郝素芳 楚建民 浦介麟 张澍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2-504,共3页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心脏肿瘤介导的室性心动过速(VT)治疗随访,总结心脏肿瘤介导的VT诊疗经验。方法10例原发性心脏肿瘤介导的VT,分析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治疗方法并随访疗效。结果10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心肌磁共振或CT明确诊断。...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心脏肿瘤介导的室性心动过速(VT)治疗随访,总结心脏肿瘤介导的VT诊疗经验。方法10例原发性心脏肿瘤介导的VT,分析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治疗方法并随访疗效。结果10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心肌磁共振或CT明确诊断。其中疑诊脂肪瘤7例,纤维瘤1例,脏层心包生殖类肿瘤和恶性淋巴瘤各1例。10例患者肿瘤生长均浸润心肌并导致顽固性VT.VT发作时心电图定位与肿瘤浸润心肌部位一致,其中左束支图形2例,右束支图形6例,左心室特发VT1例,多源室性早搏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10例患者9例曾予以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其中4例接受肿瘤全切术(均为良性肿瘤),术后VT消失,停抗心律失常药;2例部分肿瘤切除,术后VT仍存在;3例患者曾行电生理检查,其中2例射频消融术治疗,疗效不确定(其中1例行肿瘤切除根治);1例恶性淋巴瘤者住院期间死亡。结论原发性心脏良性肿瘤介导的vT经肿瘤切除术可以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心动过速 室性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胺碘酮联合红花黄色素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翔 《职业与健康》 CAS 2012年第16期2045-2046,共2页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红花黄色素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50例)使用胺碘酮联合红花黄色素,对照组(45例)使用胺碘酮。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总...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红花黄色素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50例)使用胺碘酮联合红花黄色素,对照组(45例)使用胺碘酮。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总有效率7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心率较对照组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联用胺碘酮与红花黄色素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安全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红花黄色素 快速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快速型心律失常 被引量:3
17
作者 谭海斌 杨希立 温旭涛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4期255-257,共3页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疗儿童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用体表心电图的大体定位及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寻找消融靶点,采用温度控制方式进行RFCA。结果心内电生理检查显示房室折返...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疗儿童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用体表心电图的大体定位及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寻找消融靶点,采用温度控制方式进行RFCA。结果心内电生理检查显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AVRT)1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10例,房性心动过速(atrial tachycardia,AT)3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VT)2例(1例起源于左后分支、1例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手术即刻成功25例。术中1例在放置ABL导管时机械性的压迫希氏束出现一过性的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uriculo-ventricular block,AVB),给予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糖皮质激素处理,2h后恢复正常的房室传导;2例放置希氏束电极时,出现Ⅰ度AVB,未经处理自行恢复正常的房室传导;22例平均随访(2.8±1.3)年未复发,3例半年后复发,其中AVNRT2例,AVRT1例,再次消融均获得成功。结论RFCA治疗儿童快速型心律失常技术成熟、安全、疗效好。术后复发可能与消融点准确性、消融能量及消融时间趋于保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心律失常 心内电生理检查 射频消融
下载PDF
Renal artery denervation suppresses intractable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n patients with left heart thrombosis 被引量:2
18
作者 Marianna A Vander Petr A Fedotov +4 位作者 Tamara A Lyubimtseva Maria A Bortsova Maria Yu Simikova Dmitry S Lebedev Evgeny N Mikhaylov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9期587-589,共3页
Transcutaneous renal artery denervation (RND) has beeninitially developed for destruction of efferent nerve fireswith luminal delivery of radiofrequency or ultrasonic energyaiming blood pressure reduction in patient... Transcutaneous renal artery denervation (RND) has beeninitially developed for destruction of efferent nerve fireswith luminal delivery of radiofrequency or ultrasonic energyaiming blood pressure reduction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hypertension. However, other positive results of RNDwere described afterwards, and they include suppression ofatrial fibrillation and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T) st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nal NERVE DENERVATION SYMPATHETIC NERVE activity 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s
下载PDF
心腔内超声在左心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消融概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桂 郭涛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1年第3期386-388,共3页
心腔内超声联合电解剖标测使左心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的导管消融程序简化。其效果安全有效。
关键词 心腔内超声 快速性心律失常 消融
下载PDF
儿童暴发性心肌炎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岩岩 林瑶 +1 位作者 张明明 石琳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暴发性心肌炎(fulminant myocarditis,FM)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FM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心肌损伤标志物、心电图、心脏超声、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及治疗转归情况等。结果22例FM患儿中3~8个月2例,1~2岁... 目的探讨儿童暴发性心肌炎(fulminant myocarditis,FM)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FM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心肌损伤标志物、心电图、心脏超声、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及治疗转归情况等。结果22例FM患儿中3~8个月2例,1~2岁1例,3~6岁4例,7~10岁10例,12~15岁5例。起病时伴消化道症状12例,伴神经系统症状11例,伴心脏症状8例,伴呼吸道症状6例;伴精神差、面色苍白、心音低钝、末梢凉等低灌注体征16例。22例患儿均有心肌损伤标志物异常,其中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17例,肌钙蛋白T升高15例,肌钙蛋白I升高7例,脑钠肽升高17例。心电图检查示ST-T改变20例,房室传导阻滞10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2例,快速性心律失常5例(室性心动过速3例,房性心动过速2例)。13例患儿心脏超声异常,表现为心脏扩大8例,左室射血分数下降12例,心包积液4例,心室壁运动异常3例;12例起病时伴消化道症状患儿腹部超声异常10例。采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19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15例,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4例,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治疗6例,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3例,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2例,行体外膜肺氧合联合连续行肾脏替代治疗1例,行机械通气治疗6例;好转出院20例(阿-斯综合征发作型8例,心力衰竭型10例,心动过速型2例),死亡2例(均为心动过速型),好转率为90.9%,病死率为9.1%。随访1个月时患儿左室射血分数[(68.75±6.95)%]高于治疗前[(51.35±16.71)%](t=-4.299,P<0.001);随访6个月时8例患儿仍有心电图异常,后遗症发生率为40.0%。结论FM多以心外症状起病,以消化道症状多见,同时伴有低灌注体征的学龄期儿童需高度警惕FM;心动过速型FM病死率高,心源性休克伴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时应尽早启动综合治疗以提高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发性心肌炎 儿童 心源性休克 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