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十四节气的内涵、价值及传承发展 被引量:37
1
作者 隋斌 张建军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117,共7页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中国古人观天察地的生产生活实践,在动态演化的过程中逐步展现了时间划分的精细化和制度化。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哲学和文化内涵,不仅对农业生产活动和人们的衣食住行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还极大地丰富着民众...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中国古人观天察地的生产生活实践,在动态演化的过程中逐步展现了时间划分的精细化和制度化。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哲学和文化内涵,不仅对农业生产活动和人们的衣食住行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还极大地丰富着民众的精神生活,有力地推动着文旅产业发展。近年来,中国农业博物馆与各有关方面通过强化学术研究、开展遗产保护、创建多元行动机制等,在促进二十四节气活态传承与社会传播的同时,还深化了其作为人类共同遗产的重要作用,推动了文明成果的交流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文化遗产保护 文旅产业 中国农业博物馆
原文传递
近60年西安市24节气气温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被引量:33
2
作者 沈姣姣 徐虹 +3 位作者 李建科 王靖 高红燕 杨新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46-654,共9页
利用西安市1951年-2010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滑动T检验法和R/S法分析了西安市24节气和物候性节气(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平均气温和初日气温变化特征。结果发现:立冬(-0.303℃/d)、惊蛰(+0.233℃/d)、小雪(-0.220℃/d... 利用西安市1951年-2010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滑动T检验法和R/S法分析了西安市24节气和物候性节气(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平均气温和初日气温变化特征。结果发现:立冬(-0.303℃/d)、惊蛰(+0.233℃/d)、小雪(-0.220℃/d)和春分(+0.219℃/d)气温变幅较剧烈。24节气平均气温和初日气温多在20世纪90年代或21世纪10年代出现显著增温(秋季型和冬季型节气初日气温随年代变化不显著),立春、大暑、立秋、处暑和冬至等平均气温在21世纪10年代未增反降。惊蛰初日气温和平均气温在1998年和2008年达到显著增温,于2001年和2010年达到极显著增温。清明和小满平均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1999年和1993年)突然转暖,于21世纪10年代初(2004年和2003年)和10年代中期(2006年和2006年)达到显著和极显著增温。芒种平均气温和初日气温表现出阶段性上升和下降趋势,均在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转冷的突变,21世纪10年代中后期开始升温。R/S分析结果表明,除惊蛰初日气温会维持目前的增温态势或略有减弱外,未来惊蛰平均气温和其余物候性节气(清明、小满和芒种)的平均气温和初日气温升温幅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因此,与各节气相关的农事活动不可盲目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节气 气温变化 季节性节气 物候性节气 突变检测 R S法
原文传递
试论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学的关系 被引量:31
3
作者 史桂荣 《中医药导报》 2011年第3期17-18,共2页
在介绍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二十四节气与年气候因素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从病因病机、养生等方面阐述了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学的关系,并简要总结了二十四节气与疾病关系的现代研究成果。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中医临床 时间医学
下载PDF
气温与节气对上消化道出血影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6
4
作者 林平 武正权 吴荣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UGB)与气温变化、节气更替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近5年来UGB患者1 183例,统计各节气时的发病例数及不同节气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气温较差(24 h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雨日、降水量等数据,分...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UGB)与气温变化、节气更替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近5年来UGB患者1 183例,统计各节气时的发病例数及不同节气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气温较差(24 h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雨日、降水量等数据,分析UGB发生与节气变更及不同节气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气温较差、雨日、降水量等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UGB平均发病人数以寒冷的惊蜇、霜降前后较多,与相对高气温节气(芒种-处暑)有显著性差异(P<0.05);UGB与不同节气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4、-0.68、-0.71,均P<0.01);与气温较差呈正相关(r=0.61,P<0.01);与不同节气降水量呈负相关(r=-0.35,P<0.05)。多元直线回归表明,UGB的发生主要与不同节气平均气温有显著性相关(校正复相关系数r=0.657,P<0.01)。【结论】节气更替与气温等气象因子的变化与UGB有密切关系,符合中医学“天人相应”之说,提示对预防UGB的发生,应将其重点放在气温较低、气温较差比较大的惊蜇、霜降等节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预防与控制 气温 气象因子 24节气 天人相应
下载PDF
“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被引量:26
5
作者 徐旺生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4期95-101,共7页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期运动,发现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并结合农业产生特点,指导生产与生活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中国人生产与生活方式...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期运动,发现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并结合农业产生特点,指导生产与生活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中国人生产与生活方式的综合体现。"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中国独有的文化,其产生的客观基础与黄河流域处于四季分明的中纬度地区有关;其产生的主观背景与中国古代社会悠久的农耕历史、发达的农学思想、和谐的文化理念相关;其产生的技术条件与古代中国发达的天文知识有关;其产生的制度因素与秦汉以来的郡县制度与重农政策密切相关。"二十四节气"是中国文化和谐模式的产物,不同于西欧以征服和控制自然为目的的工业文明。因此,"二十四节气"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与现实价值,尤其是当中国越来越多地站在世界舞台中心时,它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名片,体现出了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宗旨,有利于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农耕基因 和谐理念 郡县制度
下载PDF
2001—2012年北京市空气污染指数节气分布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被引量:25
6
作者 冀翠华 王式功 +1 位作者 王敏珍 尚可政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年第6期108-114,共7页
利用200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北京市空气污染指数资料和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对北京市API的节气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在节气尺度上的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北京市春季和冬季分别以清明和小雪节气API最高,空... 利用200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北京市空气污染指数资料和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对北京市API的节气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在节气尺度上的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北京市春季和冬季分别以清明和小雪节气API最高,空气质量最差;立秋节气API最低,空气质量最好。春分—霜降节气空气首要污染物为PM10,SO2作为首要污染物出现在立冬—大寒和立春—惊蛰节气,小寒达到最大。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是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主要气象因子,立春—谷雨节气空气质量主要受气压影响,立冬—大寒节气空气质量受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影响较大,立夏—霜降节气API与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显著相关,风速主要影响春秋节气的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指数 二十四节气 气象要素
下载PDF
从节气歌谣、谚语看二十四节气的活态传承 被引量:19
7
作者 季中扬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4-59,共6页
二十四节气作为时间经验框架,是一种抽象的形式,具体的生产、生活经验构成了二十四节气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内容与形式的自由结合产生了既有普遍性、又有地方性的二十四节气知识。二十节气内容与形式之间的自由结合关系,使其传播有着超... 二十四节气作为时间经验框架,是一种抽象的形式,具体的生产、生活经验构成了二十四节气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内容与形式的自由结合产生了既有普遍性、又有地方性的二十四节气知识。二十节气内容与形式之间的自由结合关系,使其传播有着超空间性,传承具有超时间性。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知识,歌谣、谚语是其主要存在形态与传承方式。在当代社会,各种传统的节气歌作为文化遗产已经得到或者应该得到保护,但更为重要的是,出现了大量新编节气歌。这说明二十四节气作为时间经验框架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着实用功能,而且歌谣、谚语仍然是其主要存在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谣 谚语 二十四节气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基于用户体验的非遗APP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婷 彭莉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82-187,共6页
目的实现非遗APP创新设计应用,提高非遗APP的用户体验,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方法根据非遗文化活态性的特点将其分为静态特征文化和动态特征文化,对两种特征文化进行转换形成非遗文化知识单元,结合Garrett用户体验要素模型,构建非遗APP... 目的实现非遗APP创新设计应用,提高非遗APP的用户体验,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方法根据非遗文化活态性的特点将其分为静态特征文化和动态特征文化,对两种特征文化进行转换形成非遗文化知识单元,结合Garrett用户体验要素模型,构建非遗APP用户体验要素模型,分析模型中各层级的逻辑关系和设计原则。以二十四节气为例进行设计开发,通过用户测评结果验证该模型的可用性。结果用户测试数据显示,以非遗APP用户体验要素模型指导开发的二十四节气APP,在价值性、可靠性、可用性和合意性上拥有良好的用户体验,能促进节气内容传播。结论非遗APP用户体验要素模型能满足非遗APP开发的需要,为非遗APP的设计开发提供借鉴和思路,将其作为非遗APP用户体验的设计模型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用户体验 APP 二十四节气
下载PDF
二十四节气养生茶包装设计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维尚 杨洋 刘晓璐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55-58,共4页
目的使茶饮文化在当代社会进一步得到发展与应用。方法通过对当下流行的养生饮品及包装概况进行考察,将传统时令养生的概念与茶饮文化以及现代包装设计理念相结合。结论通过现代式设计承载传统文化,反映传统文化的巨大潜力与价值,使养... 目的使茶饮文化在当代社会进一步得到发展与应用。方法通过对当下流行的养生饮品及包装概况进行考察,将传统时令养生的概念与茶饮文化以及现代包装设计理念相结合。结论通过现代式设计承载传统文化,反映传统文化的巨大潜力与价值,使养生茶品更具时代感,为以后的相关文化创意提供一个可行性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茶文化 包装设计 养生 产品
下载PDF
基于1873年以来器测气温的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 被引量:13
10
作者 钱诚 严中伟 +1 位作者 曹丽娟 李珍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0-682,共13页
2000多年来二十四节气已广泛用于指导人们生产和生活。然而传统二十四节气的应用意义在当前全球变暖背景下正在发生变化。气候学二十四节气的提出赋予了二十四节气动态变化的内涵,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其现实指导作用。本文利用北京观象台19... 2000多年来二十四节气已广泛用于指导人们生产和生活。然而传统二十四节气的应用意义在当前全球变暖背景下正在发生变化。气候学二十四节气的提出赋予了二十四节气动态变化的内涵,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其现实指导作用。本文利用北京观象台1940~2017年和上海徐家汇站1873~2017年均一化的逐日气温观测序列,分析了近百余年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北京1941~2016年和上海1874~2016年的年平均气温和二十四节气气温都呈现变暖趋势,导致早春到初夏阶段的气候学节气呈现提前的趋势,而夏末到初冬阶段的节气呈现推迟的趋势;这些趋势大部分是统计显著的。北京和上海的极端冷事件(以大寒标准定义)均呈现显著的减少趋势,上海的极端热事件(以大暑标准定义)呈现显著的增多趋势。除了长期趋势之外,上海极端热事件频数和夏季平均气温演变中都存在明显的60~80年周期的多年代际变率,和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相关。相比以往基于1960年以来的观测所做的二十四节气气候趋势分析,本文揭示了更完善的长期气候变化特征,有助于从精细化的季节循环演变角度丰富关于近代中国气候变暖的认识,为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气候变化 极端气温 多年代际变率 集合经验模分解
下载PDF
二十四节气的当代价值及传播策略探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袁怡曲 逯明宇 《湘南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22-125,共4页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建设文化强国的今天,充分发挥融媒体的传播优势,加强对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宣传,创新传播方式,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二十四节气文化,使其发挥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融媒体 传播 当代价值
下载PDF
中国二十四节气传承保护现状概述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晓鸣 《古今农业》 2017年第2期114-119,61,共7页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对于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长期以来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拟对目前中国二十四节气传承保护...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对于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长期以来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拟对目前中国二十四节气传承保护方式进行梳理,以期对二十四节气未来的传承保护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传承 保护
下载PDF
Climatic changes in the Twenty-four Solar Terms during 1960-2008 被引量:10
13
作者 QIAN Cheng YAN ZhongWei FU CongBi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2012年第2期276-286,共11页
The temperature thresholds and timings of the 24 climatic Solar Terms in China are determined from a homogenized dataset of the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recorded at 549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for the period 1960-2008 ... The temperature thresholds and timings of the 24 climatic Solar Terms in China are determined from a homogenized dataset of the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recorded at 549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for the period 1960-2008 employing th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method.Changes in the mean temperature and timing of the climatic solar terms are illustr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erms of the mean situation over China,the number of cold days such as those of Slight Cold and Great Cold has decreased,especially by 56.8% for Great Cold in the last 10 years(1998-2007) compared with in the 1960s.The number of hot days like those of Great Heat has increased by 81.4% in the last 10 years compared with in the 1960s.The timings of the climatic Solar Terms during the warming period(around spring) in the seasonal cycle have advanced significantly by more than 6 d,especially by 15 d for Rain Water,while those during the cooling period(around autumn) have delayed significantly by 5-6 d.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mainly due to a warming shift of the whole seasonal cycle under global warming.However,the warming shift affects the different Solar Terms to various extents,more prominently in the spring than in the autumn.The warming tendencies for Rain Water,the Beginning of Spring,and the Waking of Insects are the largest,2.43?C,2.37?C,and 2.21?C,respectively,for the period 1961-2007 in China as a whole.Four particular phenology-related climatic Solar Terms,namely the Waking of Insects,Pure Brightness,Grain Full,and Grain in Ear,are found to have advanced almost everywhere.In semi-arid zones in northern China,advances of the timings of these four climatic Solar Terms are significant,12-16,4-8,4-8,and 8-12 d,respectively,for the period 1961-2007.These quantitative results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e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especially in terms of agricultural planning and energy-saving management throughout a ye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气候变化 中国北方 时间变化 全球变暖 平均气温 气象观测站 半干旱地区
原文传递
基于《伤寒论》学术思想探析六经欲解时内涵 被引量:10
14
作者 朱红俊 陆曙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593-2596,共4页
文章从《伤寒论·伤寒例第三》"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出发,阐述了二十四气蕴含的八卦、天干、地支、五行、六府、阴阳、洛书等学术思想,从六经的时空关系,阐述了六经欲解时之时辰的理论内涵:太阳、少阳、阳明... 文章从《伤寒论·伤寒例第三》"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出发,阐述了二十四气蕴含的八卦、天干、地支、五行、六府、阴阳、洛书等学术思想,从六经的时空关系,阐述了六经欲解时之时辰的理论内涵:太阳、少阳、阳明三阳经均值壮时而解;而太阴、少阴、厥阴三阴经欲解的关键之时分别是亥时、子时、丑时。这种时空关系也是三阴病的不同病理特点决定因素之一。准确理解六经欲解时的内涵可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理解《伤寒论》学术思想,更有效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三阳病 三阴病 二十四节气 六经欲解时 时空
原文传递
浅谈“二十四节气”在幼儿园大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勇真 郭莉莉 《科教文汇》 2017年第19期125-127,共3页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凝聚了数千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大力倡导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向幼儿介绍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以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凝聚了数千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大力倡导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向幼儿介绍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以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本文通过"一日活动贯穿‘节气’教育""传统节日挖掘‘节气’文化""环境创设体现‘节气’美感""游戏、表演感受‘节气’快乐"四个方面,尝试在幼儿园大班进行了实践应用,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独具魅力的文化,促进每一个孩子全面多元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幼儿园大班 应用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中华文化符号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以“二十四节气”动态插画创作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蔡福琳 凃志初 《湖南包装》 2023年第3期171-173,180,共4页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将传统文化符号与动态插画结合,推动中华文化符号的传承创新,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与影响力。通过中华文化符号传承价值研究与现状分析,总结出内涵与形式并重、多文化符号关联、符号与插画融合、传播与效果提升的传承新...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将传统文化符号与动态插画结合,推动中华文化符号的传承创新,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与影响力。通过中华文化符号传承价值研究与现状分析,总结出内涵与形式并重、多文化符号关联、符号与插画融合、传播与效果提升的传承新思路;在文化符号提取、静态插画绘制和动态设计传播的创作方法指引下完成“二十四节气”动态插画设计实践。坚定文化自信,用坚守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方式讲好中华文化故事,让更多优秀的中华文化符号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中华文化符号 动态插画 二十四节气
下载PDF
论二十四节气的命名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晓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3-101,175,共10页
古代二十四节气创造者究竟怎样理解太阳的周年运动?二十四节气究竟如何被命名?古代二十四节气通常被称为“二十四气”,二十四个节气名称中不仅反映出“两分”“两至”与“四立”构成的“八节”是结构性存在,而且以冬至、夏至为核心存在... 古代二十四节气创造者究竟怎样理解太阳的周年运动?二十四节气究竟如何被命名?古代二十四节气通常被称为“二十四气”,二十四个节气名称中不仅反映出“两分”“两至”与“四立”构成的“八节”是结构性存在,而且以冬至、夏至为核心存在着一个对称的阴阳结构。更重要的是,二十四节气称谓中还包蕴着以水的变化联通四季,以寒暑为枢纽,以水气湿燥为表象的反应古人对水之三态变化认识和想象的水系列,这个命名体系中有关气的变化与“太一生水”之间存在同构关系,其背后有深厚的中国哲学气的思想、阴阳的思想、水的本源论思想作为支撑。这个结论提醒我们,时间问题是中国古代思想最根本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八节 阴阳结构 太一生水 时间哲学
下载PDF
气温与节气对上消化道出血影响的临床再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林平 黄小燕 +2 位作者 张强 吴荣娟 黄铭涵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12,共5页
【目的】深入调查、分析、总结上消化道出血(UGB)发病与节气和气温的相关性,为上消化道出血未病先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近10年来闽西地区2 166例UGB患者的发病节气,作圆形统计分析,计算此期间各节气UGB的发病例数,观察其... 【目的】深入调查、分析、总结上消化道出血(UGB)发病与节气和气温的相关性,为上消化道出血未病先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近10年来闽西地区2 166例UGB患者的发病节气,作圆形统计分析,计算此期间各节气UGB的发病例数,观察其发病的节气规律;应用双变量相关的统计方法分析UGB发病数与不同节气中的气象因子,包括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气温较差、雨日、降水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 166例UGB患者的发病在节气上存在集中性,发病高峰日处于大雪节气,高峰期为上年的处暑至当年的春分。UGB与气温较差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799,P﹤0.01);与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最高气温、降水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32、-0.823、-0.758、-0.600,均P﹤0.01);与雨日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503,P﹤0.05)。【结论】UGB在平均气温较低、气温较差大时段,尤其是大雪节气较容易发病,预防重点应放在此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预防与控制 24节气 气温 气象因子 天人相应 未病先防
原文传递
中历及二十四节气时刻计算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培瑜 黄洪峰 《广西科学》 CAS 1994年第3期62-65,共4页
与农业生产紧密联系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大阳位置决定,使中历具有很强的阳历性质。近年国内出版的各种民用历书给出的节气时刻不同,引起读者不解。我们对此作了分析,同时介绍了计算二十四节气的方法并给出了近似... 与农业生产紧密联系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大阳位置决定,使中历具有很强的阳历性质。近年国内出版的各种民用历书给出的节气时刻不同,引起读者不解。我们对此作了分析,同时介绍了计算二十四节气的方法并给出了近似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法 二十四节气
下载PDF
二十四节气在上海植物园互动展示中的应用设计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艺 方田红 张亚楠 《设计》 2018年第10期128-130,共3页
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成功申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与农业生产、生活紧密的联系也更加受到关注。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传统农耕文明重要的科学总结,对现代农业、生活同样有着借鉴意义。文章将以上海植物园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将上海植物园... 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成功申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与农业生产、生活紧密的联系也更加受到关注。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传统农耕文明重要的科学总结,对现代农业、生活同样有着借鉴意义。文章将以上海植物园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将上海植物园与二十四节气进行恰当融合,阐述如何通过两者的特点以及设计的手段将二十四节气应用到上海植物园中的互动展示中。以此来发扬二十四节气文明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希望对上海植物园能更好地完成其文化传播的使命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植物园 二十四节气 设计 互动展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