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变化对早产儿喂养护理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邓香兰 杨树杰 +5 位作者 易海英 王艳华 徐舒 梅绍兰 刘翠忠 冯敏容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6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流变化与喂养耐受性的关系,以便科学地指导早产儿喂养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40例单纯早产的早产儿按喂养耐受情况分为观察组(喂养耐受,11例)和对照组(喂养不耐受,29例),两组新生儿采用多普勒... 目的探讨早产儿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流变化与喂养耐受性的关系,以便科学地指导早产儿喂养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40例单纯早产的早产儿按喂养耐受情况分为观察组(喂养耐受,11例)和对照组(喂养不耐受,29例),两组新生儿采用多普勒超声测量第1次喂养前后SMA血流动力学参数,即收缩期峰值流速(PSFV)、时间平均流速(TMFV)、舒张末期流速(EDF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记录足量喂养时间。结果观察组喂养前后SMA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两组喂养后TMFV、RI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喂养后TMFV的增加与达足量喂养时间呈显著负相关(r=-0.34,P<0.05);观察组达足量喂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喂养可改变早产儿SMA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与喂养耐受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可根据第1次喂养前后SMA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特别是TMFV的增加来预测喂养风险,从而科学地指导早产儿喂养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喂养 肠系膜上动脉 时间平均流速 护理
下载PDF
针药联合推拿治疗肝肾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宁 卢高雷 +7 位作者 吴建民 杨广君 雷寿清 宋志靖 赵彬元 牛爱春 王飞 马飞宏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74-78,共5页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推拿治疗肝肾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肾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配合活血定眩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推拿治疗肝肾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肾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配合活血定眩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 d,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为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眩晕、头痛、肩颈痛等3个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升高,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加快,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作用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联合推拿治疗肝肾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增加脑部血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肝肾亏虚型 针刺 活血定眩胶囊 推拿 临床症状评分 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