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四诊合参到中医精准辨证论治 被引量:41
1
作者 高振 董竞成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7,共5页
困扰中医精准辨证论治的主要有"三个变量、两个容易产生模糊的概念、三分法"的证据分类不足。文章据此提出:(1)充分利用生命科学技术深化对中医"证候"的认识,一方面加大"微观辨证"和"辨证微观化&qu... 困扰中医精准辨证论治的主要有"三个变量、两个容易产生模糊的概念、三分法"的证据分类不足。文章据此提出:(1)充分利用生命科学技术深化对中医"证候"的认识,一方面加大"微观辨证"和"辨证微观化"的研究力度;另一方面在中医思维指导下,将现代医学检查和检验结果赋予中医"辨证要素"的意义。梳理借鉴现代医学"表型"研究成果,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群体与个体互参,争取实现中西医通用的"证型-表型"概念,以期提高辨证论治的"微观同质性"和"宏观同质性",提高辨证结果的精准性。(2)根据"三分法"将已有的中医临床辨证论治证据分为不自觉领先于现代医学的部分、已和现代医学形成共识的部分、需要重新认识或加以摒弃的部分,分别有目的的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诊合参 微观辨证 精准辨证论治 三分法 证候表型
原文传递
失眠症中西医治疗进展综述 被引量:33
2
作者 苟永鹏 张筱微 +1 位作者 孙少卫 王亦航 《中国疗养医学》 2022年第5期483-491,共9页
失眠在现代社会人群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学对失眠在认识、治疗及作用效果上有很大差异。编者以临床治疗为基础,通过查阅文献,从现代医学和中医学两个方面对失眠的症状、表现、评估、诊断及治疗进行研究、比较。以传... 失眠在现代社会人群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学对失眠在认识、治疗及作用效果上有很大差异。编者以临床治疗为基础,通过查阅文献,从现代医学和中医学两个方面对失眠的症状、表现、评估、诊断及治疗进行研究、比较。以传统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理论为依据,了解失眠病因病机,总结辨证论治方法,梳理中医治疗失眠的手段,对临床治疗失眠提供指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中西医治疗 辨证论治 综述
下载PDF
中医药对慢性胃炎病机认识及诊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3
作者 金娟 张志明 +3 位作者 雍文兴 宋忠阳 王淼 颉志英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2期157-160,F0003,共5页
从中医经典及现代医学对慢性胃炎病机的认识入手,认为该病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弱,应立足于脾胃,攻补兼施进行治疗,但由于各医家见解不同,辨证分型及施治亦有各自特点,辨证论治标准仍不统一,影响临床规范化研究及辨证治疗。因此,在今后的研... 从中医经典及现代医学对慢性胃炎病机的认识入手,认为该病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弱,应立足于脾胃,攻补兼施进行治疗,但由于各医家见解不同,辨证分型及施治亦有各自特点,辨证论治标准仍不统一,影响临床规范化研究及辨证治疗。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明确中医药的具体作用靶点和机制,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中医药 病因病机 辨证施治
下载PDF
失眠症中医心理紊乱状态辨证论治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9
4
作者 齐向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9期1805-1807,共3页
首先提出中医治疗失眠症的优势在调整患者的心理紊乱状态的论点;阐述了心理紊乱状态的提出背景、概念内涵及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总结了失眠症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的相关临床研究,构建出失眠症中医心理紊乱状态辨证论治体系。
关键词 失眠症 中医心理紊乱状态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基于文献研究的复发性流产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 被引量:28
5
作者 周旋 冯晓玲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156-158,共3页
目的收集近15余年有关中医治疗复发性流产的文献,对其中医证治及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及探讨,为临床优化复发性流产的中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8年1月—2014年6月生物医学期刊发表的有关复发性流产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对其中医辨... 目的收集近15余年有关中医治疗复发性流产的文献,对其中医证治及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及探讨,为临床优化复发性流产的中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8年1月—2014年6月生物医学期刊发表的有关复发性流产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对其中医辨证、治法、用药进行归纳,并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入选143篇文献,共包含病例8 562例。按照递减顺序,频率排在前四位证型分别为脾肾两虚型、肾气亏损型、气血两虚型、肾虚血瘀型。常用治法分别为补肾健脾、固冲安胎;补肾益气,固冲安胎;益气养血,固冲安胎;补肾固冲,活血安胎。结论文献研究对复发性流产辨证论治的规范化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中医药疗法 证治规律 文献研究
下载PDF
从“脾胰同源”论血糖波动的中医辨治思路 被引量:27
6
作者 刘桠 康健 高泓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46-1247,共2页
2型糖尿病以波动性高血糖为特点,促进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目前,临床实践中,减少血糖波动是血糖控制的重点,更是血糖控制的难点。中医学关于"脾"的概念是一系统功能的概括,从解剖、生理、病理学方面分析,包括了现代医... 2型糖尿病以波动性高血糖为特点,促进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目前,临床实践中,减少血糖波动是血糖控制的重点,更是血糖控制的难点。中医学关于"脾"的概念是一系统功能的概括,从解剖、生理、病理学方面分析,包括了现代医学所指的"胰"的功能,即"脾胰相关"或"脾胰同源"。作者认为,根据"脾胰同源"理论与脾虚致渴的理论基础,"从脾论治"糖尿病作为中医药减少血糖波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波动 脾胰同源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艾滋病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邱红 谢世平 郭选贤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5-7,共3页
依据中医典籍及近年文献阐述了对艾滋病的中医认识,对艾滋病的中医证候研究以及对艾滋病的辨证分型论治。认为艾滋病应属疫病、伏气温病、虚劳等范畴,涉及的中医病证十分广泛,辨证分型论治方法丰富多样,应开展艾滋病临床调查研究,建立... 依据中医典籍及近年文献阐述了对艾滋病的中医认识,对艾滋病的中医证候研究以及对艾滋病的辨证分型论治。认为艾滋病应属疫病、伏气温病、虚劳等范畴,涉及的中医病证十分广泛,辨证分型论治方法丰富多样,应开展艾滋病临床调查研究,建立科学严谨的中医证候标准及疗效标准,以指导辨证论治及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疫病 伏气温病 虚劳 中医证候 辨证论治
下载PDF
病机十三条理论渊源及学术意义 被引量:25
8
作者 周仲瑛 叶放 +6 位作者 周学平 郭立中 吴勉华 程海波 方樑 李柳 冯哲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3-435,514,共4页
回顾了构建以病机十三条为核心的病机辨证体系的初衷,强调辨证论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把握病机,病机理论是全部中医理论的核心。病机十三条是以《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为基础,融合后世医家病机理论而成。提出以病机十三条为核心构建病... 回顾了构建以病机十三条为核心的病机辨证体系的初衷,强调辨证论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把握病机,病机理论是全部中医理论的核心。病机十三条是以《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为基础,融合后世医家病机理论而成。提出以病机十三条为核心构建病机辨证新体系,使现有各种传统辨证方法得以融会贯通,充实、完善与发展了中医病机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机十三条 中医病机辨证学 辨证论治 学术渊源
下载PDF
基于中医系统整体观临床辨治代谢综合征的思考 被引量:25
9
作者 李可 刘铜华 +2 位作者 吴丽丽 张秀媛 冯兴中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325-328,334,共5页
中医系统整体观是中医理论的基本世界观。代谢综合征(MetS)是一组复杂的多因素聚集出现的严重危及机体健康的临床症候群。目前西医临床治疗多是针对其中的单一因素进行干预,没有多靶点起效的干预措施。本文探讨中医整体观在代谢综合征... 中医系统整体观是中医理论的基本世界观。代谢综合征(MetS)是一组复杂的多因素聚集出现的严重危及机体健康的临床症候群。目前西医临床治疗多是针对其中的单一因素进行干预,没有多靶点起效的干预措施。本文探讨中医整体观在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辨证、中医治疗等方面的运用,希望为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系统整体观 代谢综合征 辨证论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辨证治疗进展 被引量:25
10
作者 颜良良 陈宪海 《环球中医药》 CAS 2010年第6期475-478,共4页
随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病死率逐年上升,诸多医家开始重视AECOPD的中医辨证治疗。通过广泛查阅近十年的相关文献,从AECOPD的中医证候学和中医药治疗两方面进行综述,一方面总结了众多医家关于本病证候特点、证素分布... 随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病死率逐年上升,诸多医家开始重视AECOPD的中医辨证治疗。通过广泛查阅近十年的相关文献,从AECOPD的中医证候学和中医药治疗两方面进行综述,一方面总结了众多医家关于本病证候特点、证素分布组合规律等的观点;另一方面归纳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成果,包括提出的治则治法以及在化裁古方、创制新方等方面的成就,从而充分肯定了中医药辨治AECOPD的确切疗效及临床价值。同时,客观分析目前中医药辨证论治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优势,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中医辨证治疗 综述
下载PDF
辨方症论治体系初探 被引量:22
11
作者 张文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共5页
“辨方症论治体系”是与现行“辨证论治体系”截然不同的一种特殊的辨治方法。该方法强调从患者错综复杂的临床症状中 ,见微知著地抓住与某一方症特征性表现相一致的关键症状而确定诊断 ,即着眼于识“方症” ,而不是辨“证”。《伤寒论... “辨方症论治体系”是与现行“辨证论治体系”截然不同的一种特殊的辨治方法。该方法强调从患者错综复杂的临床症状中 ,见微知著地抓住与某一方症特征性表现相一致的关键症状而确定诊断 ,即着眼于识“方症” ,而不是辨“证”。《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典籍中方症相关的内容是“辨方症论治体系”的理论基石。提出并确立“辨方症论治体系”的概念 ,不仅有利于抓住中医辨治学的精髓以提高临床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方症论治 辨证论治 辨证学 方症理论
原文传递
中医思维方式与特征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夏淑洁 林雪娟 +4 位作者 赖新梅 赵文 魏佳 王凤珍 李灿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34-2037,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中医思维方式与特征的文献整理分析,探讨中医思维方式及其在中医五大主干课程的具体体现。方法:检索CNKI、VIP建库以来至2018年12月核心期刊上与中医思维相关的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对提炼的名词... 目的:通过对中医思维方式与特征的文献整理分析,探讨中医思维方式及其在中医五大主干课程的具体体现。方法:检索CNKI、VIP建库以来至2018年12月核心期刊上与中医思维相关的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对提炼的名词进行规范化处理与汇总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章180篇,关于中医思维方式,象思维出现频次最高,出现频数为133(73.89%);其次是辨证思维(17.22%)和直觉思维(2.78%)。关于中医思维的具体体现,本研究共提炼29项,其中整体观念出现频数最高,为105(58.33%);其次是辨证论治(37.78%)和阴阳学说(32.22%)。中医思维在五大主干课程中的体现,以中医基础理论部分体现的最为明显,其次是中医诊断学与中医内科学部分。结论:中医的主导思维方式为象思维,它构建起中医思维与基础理论的框架;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与阴阳学说最能体现中医思维,其中整体观念是中医思维的核心,辨证论治是整体观念在中医临床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思维 象思维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文献研究
原文传递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诊治进展 被引量:23
13
作者 张绍文 李盛华 樊成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18-1322,共5页
近年来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施治的规范化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肾虚、脾虚、肝虚、血瘀密切相关,目前学界普遍比较接受的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分型是: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和血瘀气滞证,并按该... 近年来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施治的规范化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肾虚、脾虚、肝虚、血瘀密切相关,目前学界普遍比较接受的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分型是: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和血瘀气滞证,并按该分型进行辨证施治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笔者就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方面的规范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 辨证诊治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治疗模式分析 被引量:22
14
作者 卞立群 陈婷 +4 位作者 唐旭东 李振华 李保双 张引强 王萍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119-123,共5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排便性状或排便习惯异常为其临床特征的一种功能性肠病,根据症状分属于中医"腹痛"、"泄泻"或"便秘"等病症的范畴。中医药在该病的治...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排便性状或排便习惯异常为其临床特征的一种功能性肠病,根据症状分属于中医"腹痛"、"泄泻"或"便秘"等病症的范畴。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本文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对IBS中医药治疗模式进行总结分析。研究表明,目前中医药在IBS的临床治疗上已经形成了中药汤药、中成药、针灸、中药灌肠、推拿、穴位敷贴、穴位埋线等多种措施并用的治疗方法体系,其中又以中药汤剂为临床治疗方法的主体。在中药汤药治疗中,以自拟方、传统方药化裁、以法论治及辨证论治为主。在对具体证型及治法的分析中,理脾类与调肝类在IBS的治疗中应用广泛,肝脾同治是IBS疾病治疗的重要特点,反映了肝脾不和为IBS的基本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药 辨证论治 辨病论治
下载PDF
肝脾辨治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中的思考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杜宏波 张耀圣 +6 位作者 王彤 梁腾霄 孟捷 吴华阳 杨先照 吴峥嵘 叶永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348-350,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本团队赴武汉疫区开展中医药临床救治,并取得一定效果。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我们发现本病病变虽核心在肺,但肝脾在辨治中的作用对于改善预后亦有重要作用。肝郁伤神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本团队赴武汉疫区开展中医药临床救治,并取得一定效果。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我们发现本病病变虽核心在肺,但肝脾在辨治中的作用对于改善预后亦有重要作用。肝郁伤神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常见病机,患者常伴有情志异常表现,存在肝郁为本,神乱为标,肺病及肝,金木克伐的旁路病机,并显著加重病情。因此,用药当兼顾调肝安神,改善睡眠,调护情绪,有利于病情恢复。脾失健运是COVID-19的重要病机,健运脾胃应为基本治法之一。总之,肝郁脾虚应当作为COVID-19中医辨治上需要纳入考虑的重要病机,注重肝脾的调理,或是提高疗效及防止复发的另一个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药 辨证论治 肝脾辨治
下载PDF
冠心病(胸痹)气虚痰瘀互结病机辨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崔源源 高铸烨 史大卓 《北京中医药》 2014年第2期117-119,共3页
基于张仲景"阳微阴弦"理论,根据脏腑生理特点及以往研究结果,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胸痹)之中医病因病机早期以心气(阳)虚,痰瘀阻滞血脉为主;中晚期可发展为心气(阳)损伤、痰瘀闭阻心脉。
关键词 冠心病 胸痹 病因病机 气虚 痰瘀 中医辨证
下载PDF
浅析胃癌的中医药治疗 被引量:22
17
作者 朱金霞 周思雨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24期107-108,共2页
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第三位。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与病死率有明显的地区和城乡差异,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西医治疗副作用大,且价格昂贵。将中医药与西医结合治疗,不仅疗效显著,而且一定程度上... 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第三位。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与病死率有明显的地区和城乡差异,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西医治疗副作用大,且价格昂贵。将中医药与西医结合治疗,不仅疗效显著,而且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中医注重扶正与驱邪相结合,调整机体平衡,一方面使肿瘤生长速度减慢,甚至使肿瘤缩小,另一方面使机体适应新的内在环境,减少肿瘤给机体带来的损伤。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寿命及延缓肿瘤发展的目的。本文从西医方面简要论述胃癌的研究:胃癌的病因病机及分型、临床表现、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术前放化疗、术后放化疗、靶向治疗)。中医方面论述胃癌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临床经验及高萍教授的经典案例列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病因病机 中医辨证论治 临床经验
下载PDF
近代、当代8位名老中医论治心衰经验荟萃 被引量:21
18
作者 梁逸强 周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416-418,共3页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而难治性的心血管疾病,是各种疾病累及心脏,导致心功能衰竭的慢性病,病程长,病势缠绵,死亡率较高。作者总结了8位近代、当代名老中医论治心衰的经验,从病因病机、治则、方药等方面阐述了各医家的治疗特色,发现诸...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而难治性的心血管疾病,是各种疾病累及心脏,导致心功能衰竭的慢性病,病程长,病势缠绵,死亡率较高。作者总结了8位近代、当代名老中医论治心衰的经验,从病因病机、治则、方药等方面阐述了各医家的治疗特色,发现诸医家对心衰病因病机认识不尽相同,临床体会各有千秋,虽都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治疗大法,但具体应用着眼点各有侧重,遣方用药又各具特色。这些经验对心衰的中医药研究、治疗及提高临床疗效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名家 心衰 辨证论治 临床经验
下载PDF
淋巴瘤中医诊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9
作者 陈锦峰 刘彦权 沈建箴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7期141-144,共4页
淋巴瘤是血液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根据肿瘤细胞类型,可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现代医学对淋巴瘤的治疗通常采取化疗兼放疗等手段,但多数亚型淋巴瘤长期生存率及预后较差。中医学将淋巴瘤归于"石疽""阴疽"... 淋巴瘤是血液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根据肿瘤细胞类型,可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现代医学对淋巴瘤的治疗通常采取化疗兼放疗等手段,但多数亚型淋巴瘤长期生存率及预后较差。中医学将淋巴瘤归于"石疽""阴疽""恶核"等范畴,本文对淋巴瘤中医诊疗研究进行综述,旨为淋巴瘤的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中医 辨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 综述
下载PDF
中医药应在新冠肺炎防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李盛华 潘文 +1 位作者 赵多明 马永鹏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4期11-14,共4页
阐述了中医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认识,分析了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并提出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的作用,为制定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新冠肺炎 中医药 温病学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