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败毒胶囊对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reg/Th17比例及CD4^+ CD25^+ T细胞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胡鹏飞 胡南 +2 位作者 葛亮 任燕 冉灵芝 《中国性科学》 2016年第6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大败毒胶囊对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reg/Th17及CD4^+CD25^+T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法将60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苄星青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大败毒胶囊口服,... 目的:探讨大败毒胶囊对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reg/Th17及CD4^+CD25^+T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法将60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苄星青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大败毒胶囊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reg细胞、Th17细胞、Foxp3及CD4^+CD25^+T细胞比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随访12个月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93.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0%、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观察组末次随访时Treg细胞、Th17细胞、Foxp3、CD4^+CD25^+T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败毒胶囊治疗梅毒血清固定疗效明确,能显著纠正外周血Treg细胞/Th17细胞失衡现象,降低CD4^+CD25^+T细胞比例,临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败毒胶囊 梅毒血清固定 外周血Treg/Th17 CD4+CD25+T细胞
下载PDF
老年隐性梅毒固定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双凤 李忆晨 +2 位作者 刘方标 王伟 马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16-520,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隐性梅毒血清固定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其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首次诊断为隐性梅毒的115例老年(≥60岁)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89例青年隐性梅毒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正规的驱梅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隐性梅毒血清固定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其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首次诊断为隐性梅毒的115例老年(≥60岁)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89例青年隐性梅毒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正规的驱梅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第3、6、9、12、18个月血清中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的变化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血清固定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价预测模型,并对患者进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估。结果:204例患者随访过程中,有16例老年隐性梅毒去世,1例青年隐性梅毒去世,随访中止。老年隐性梅毒患者(n=99)较青年组(n=88)存在高固定率(59.60%vs35.23%,P<0.001)和低转阴率(40.40%vs64.77%,P<0.001);在6个月和9个月转阴率明显低于青年组(14.14%vs 27.27%,P=0.026;17.17%vs 29.55%,P=0.0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9岁)和职业(农民)是老年隐性梅毒血清固定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结婚年龄(>20岁)是保护因素;3种危险因素联合建立预测模型Logit(P)=0.744+1.086×年龄+1.134×职业(农民)-2.519×结婚年龄(>20岁),ROC曲线下AUC 0.851,95%可信区间(0.765,0.914),截断值0.6094,截断值处准确度82.50%,特异度81.36%。抽取33例患者进行交叉验证,预测模型的准确率为84.85%;老年隐性梅毒患者DLQI总分显著高于青年隐性梅毒(9.38±1.79vs8.77±1.82,P<0.001)。结论:老年隐性梅毒患者的转阴率较低,固定率较高,转阴速率较慢,年龄(>69岁)和职业(农民)的老年隐性梅毒患者易发生血清固定,结婚年龄(>20岁)是保护因素,三者拟合预测血清固定模型有一定价值,其准确率为84.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隐性 老年 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滴度 血清固定 年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