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染性心内膜炎36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5
1
作者 王鹏 卢静海 +4 位作者 王贺玲 于丽天 谭慧琼 熊长明 杨跃进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 探讨近7年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特征、基础心脏病及致病微生物特点及变迁.方法 对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5年至2012年住院治疗的IE患者3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分析其基础病因、致病微生物分布及临床转归情况.并对不同亚... 目的 探讨近7年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特征、基础心脏病及致病微生物特点及变迁.方法 对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5年至2012年住院治疗的IE患者3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分析其基础病因、致病微生物分布及临床转归情况.并对不同亚组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基础病因中风湿性心脏病占6.8% (25/368),先天性心脏病占31.8%(117/368),心脏手术或介入检查及治疗术后被视为独立群组,占22.8%(84/368),无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占14.1%(52/368).血培养阳性率为46.2%(170/368),其中草绿色链球菌仍然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占27.6%(47/170),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5.9%(27/170).外科手术及介入术后心内膜炎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占26.7%(12/45).临床表现常见有发热(81.3%,299/368)和心脏杂音(78.2%,288/368).心力衰竭是最常见的并发症(87.8%,323/368),其次为栓塞并发症(16.0%).298例(80.9%)的患者超声心动图呈现阳性发现,其中211例发现赘生物,与术中及病理发现吻合率高.住院病死率为6.7%,死亡及未愈者普遍表现为药物难以控制的心力衰竭及菌血症.亚组对照结果发现2009年后发病的IE亚组基础病因中外科及介入术后IE明显多于2009年前亚组(27.5%比19.2%).人工瓣膜IE中葡萄球菌(尤其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明显高于自体瓣膜组(44.4%比19.8%).结论 IE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表现近年来发生了变化,先天性心脏病及心脏手术治疗后的比例明显升高,基础心脏病中风湿性心脏病所占比例呈进一步下降趋势,人工瓣膜IE致病菌中葡萄球菌及革兰阴性杆菌明显高于自体瓣膜IE.IE血培养阳性率低,超声心动图阳性表现成为最为重要的诊断依据.住院期间死亡患者多为内科治疗难以控制的心力衰竭或脓毒血症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炎 细菌性 流行病学 症状和体征
原文传递
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症状群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何明喻 刘桂红 徐继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10-1116,共7页
目的调查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症状群和症状分布。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徐州市3所三级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徐州矿物集团总医院放疗中心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宫颈癌患者137例,均... 目的调查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症状群和症状分布。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徐州市3所三级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徐州矿物集团总医院放疗中心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宫颈癌患者137例,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采用一对一访谈式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和中文版记忆症状评估量表(MSAS-Ch)。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37份,回收有效问卷124份,有效回收率为90.5%。124例宫颈癌患者平均年龄(51.5±8.6)岁。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症状发生率位于前5位的分别是乏力(97.6%,121/124)、食欲不振(87.9%,109/124)、口干(83.9%,104/124)、皮肤改变(81.5%,101/124)、恶心(80.6%,100/124)。乏力发生率与食欲不振发生率、食欲不振发生率与进食口味改变发生率、口干发生率与腹泻发生率、皮肤改变发生率与腹胀发生率、恶心发生率与进食口味改变发生率、恶心发生率与腹泻发生率、进食口味改变发生率与腹泻发生率均呈正相关(P<0.05)。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得出7个症状群:胃肠道症状群、能量不足症状群、围绝经期症状群、自我形象受损症状群、躯体相关症状群、神经系统相关症状群、心理症状群,总方差贡献率为56.985%,各症状群的方差贡献率为9.972%、9.117%、8.256%、8.214%、7.376%、7.033%、7.017%,Cronbach'sα系数分别是0.853、0.812、0.798、0.870、0.775、0.846、0.913。结论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存在多种症状群,临床护理人员应积极加强症状管理,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化放疗 症状和体征
下载PDF
胃肠道肿瘤患者首次辅助化疗后症状群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丹丹 乔婷婷 +4 位作者 郑蔚 张苇 王兆国 史艳萍 孙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3215-3218,共4页
目的调查对胃肠道肿瘤患者首次辅助化疗后的身心状况起到预测和监测作用的症状和症状群,以制定针对性症状管理策略。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胃肠道肿瘤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记忆症... 目的调查对胃肠道肿瘤患者首次辅助化疗后的身心状况起到预测和监测作用的症状和症状群,以制定针对性症状管理策略。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胃肠道肿瘤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记忆症状评估量表(MSAS)评估患者首次辅助化疗后症状发生情况。患者一般资料以及症状发生率采用相对数表示,各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x±s)进行统计描述;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症状群。结果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3份,有效回收率为95.3%。胃肠道肿瘤患者首次辅助化疗后发生率最高的4个症状分别为:缺乏活力/乏力〔60.1%(86/143)〕、疼痛〔53.8%(77/143)〕、咳嗽〔48.3%(69/143)〕、食欲缺乏〔44.8%(64/143)〕。运用主成分分析对发生率≥20.0%的症状(20个)进行分析,得出5个症状群,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1.2%,分别为消化道相关症状群(恶心、呕吐、腹胀),肢体相关症状群(手/脚麻木、刺痛,手臂/腿部肿胀),形象改变症状群(脱发、感到"看起来不像自己"),能量缺乏症状群(体质量下降、吞咽困难、食欲缺乏、呕吐、疼痛),情感-病感相关症状群(担忧、眩晕、烦躁易怒、感到悲伤、精神紧张、难以集中注意力、缺乏活力/乏力、易困),方差贡献率分别为10.3%、5.6%、10.9%、11.8%、12.6%,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70、0.43、0.73、0.85、0.87。结论消化道相关症状群、肢体相关症状群、形象改变症状群、能量缺乏症状群、情感-病感相关症状群为胃肠道肿瘤患者首次辅助化疗后的主要症状群,为探索有效、实用的胃肠道肿瘤患者症状评估及干预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肠肿瘤 放化疗 辅助 症状和体征
下载PDF
结直肠癌的临床症状谱分析及其对肿瘤诊断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蒋绚 王玥 +2 位作者 王辉 梗茉 刘玉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5-279,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临床症状谱特点及其对肿瘤诊断时间的影响。方法检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出院日期在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之间的原发性结直肠癌病例共1798例,采用系统抽样抽取符合入选标准的400例并进行回顾性研究。复习住院病...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临床症状谱特点及其对肿瘤诊断时间的影响。方法检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出院日期在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之间的原发性结直肠癌病例共1798例,采用系统抽样抽取符合入选标准的400例并进行回顾性研究。复习住院病历并收集病例的一般资料、肿瘤TNM分期等;收集其他信息包括:(1)结直肠癌的首发症状:最早出现的肿瘤相关的症状或症状群;(2)结直肠癌的就诊症状:导致患者就诊的症状或症状群;(3)就诊时间(患者费时):指患者出现首发症状到就诊的时间;(4)确诊时间(医院费时):患者首次就诊到确诊为大肠癌的时间;(5)诊断时间:就诊时间加确诊时间;(6)结直肠癌误诊率:误诊是指结直肠癌患者被诊断为其他疾病并接受相应治疗时间〉30d的。采用x^2.检验比较各种分类及比例的不同。结果400例结直肠癌患者首发症状按其发生频率依次为:大便习惯改变170例次(42.5%),腹痛和(或)腹部不适157例次(39.3%),便血147例次(36.8%)及肛门直肠刺激症状69例次(17.3%);176例(44.0%)患者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症状。出现首发症状后及时就诊率(患者费时≤15d)为40.7%(159/391)。首发症状包含大便习惯改变者的及时就诊率(25.3%,42/166)明显低于以其他首发症状发病者的及时就诊率(52.0%,117/225,P:0.000)。首发症状出现时晚期结直肠癌(TNM分期11b及以上)比例达到50.O%以上。不同首发症状结直肠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分析就诊症状按发生频率依次为:便血179例次(44.8%),腹痛或腹部不适159例次(39.8%),大便习惯改变155例次(38.8%)及肛门直肠刺激症状69例次(17.3%)。50.8%(203例)的患者因2种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症状和体征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经皮肾镜碎石术体位的选择及术中生命体征指标变化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被引量:13
5
作者 何晓亮 章民昊 +3 位作者 姚勇 过孜文 顾鹏 王士平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8年第4期575-578,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ctomy,PCNL)体位的选择对术中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PCNL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75例的病例资料,根据术中体位分为俯卧位(31例)和侧斜卧位组(44例).比较两...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ctomy,PCNL)体位的选择对术中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PCNL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75例的病例资料,根据术中体位分为俯卧位(31例)和侧斜卧位组(4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Ⅰ期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麻醉前(T0)、俯卧位或侧斜卧位后(T1)、术中30min(T2)、术毕(T3)点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T0、T1、T3点时气道压力和腹内压力.结果 两组住院时间、Ⅰ期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组手术时间长于侧斜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点时比较,T1 ~3点时MAP均下降,且俯卧位组下降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点时比较,俯卧位组T1、T3点时气道压力、腹内压力均上升,且明显高于斜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体位Ⅰ结石清除率基本一致,但侧斜卧位PCNL在缩短手术时间、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腹内压和气道压波动上较俯卧位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肾造口术 经皮 碎石术 体位 症状和体征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出现相关症状人群体位性低血压的患病率及其直立性血压变化 被引量:13
6
作者 沈丹彤 李志棵 +3 位作者 谢志泉 潘春梅 林仲秋 钟一新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4-320,共7页
目的明确出现相关症状的人群体位性低血压的患病率及其直立性血压的变化规律,分析症状与直立性血压的联系。方法因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相关症状就诊的患者193例入选本研究,将其分为青年组(37例)、中年组(66例)和老年组(90例)共3组... 目的明确出现相关症状的人群体位性低血压的患病率及其直立性血压的变化规律,分析症状与直立性血压的联系。方法因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相关症状就诊的患者193例入选本研究,将其分为青年组(37例)、中年组(66例)和老年组(90例)共3组。测量患者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卧位心率。对患者进行症状评分。分别在间隔1周以上的2个检查日,2次测量患者的心踝指数(CAVI)和踝臂指数(ABI),分上、下午测量血压共4次,分别测量卧位、不同立位时相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计算直立性收缩期血压变化(OCs)和直立性舒张期血压变化(OCd)。分析体位性低血压患病率、直立性血压变化规律、动脉硬化指数特征,评判目前体位性低血压诊断标准的可重复性,分析症状评分与不同时间的体位性血压变化值的关系。结果本研究人选病例体位性低血压的患病率为32.6%(63/193),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的患病率分别为32.4%(12/37)、25.8%(17/66)和37.8%(34/9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9例(占确诊人数14.29%)分别在2次或2次以上的直立性血压检查中都符合体位性低血压的诊断标准。4次直立性血压检查共筛查出体位性低血压患者63例,单次直立性血压检查占19.5%一57.14%。体位性低血压组与非体位性低血压组比较,年龄、体质量、体质指数、腰臀比、吸烟、饮酒、性别、冠心病、高血压病、帕金森病、脑卒中病史、服用降压药物等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腰围、臀围、心率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体位性低血压组明显偏低。OCs和OCd波动较大,未发现显著规律。体位性低血压组CAVI值(8.37±0.27)与非体位性低血压组(8.45±0.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压 直立性 患病率 症状和体征 诊断
原文传递
后循环梗死的临床表现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施国文 熊昕丽 +1 位作者 林岩 李焰生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目的了解后循环梗死常见临床症状、体征及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后循环梗死且资料完整的216例资料。所有患者在人院时均接受头颅MRI检查,证实在后循环供血区存在责任病灶。总结患者的临床症... 目的了解后循环梗死常见临床症状、体征及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后循环梗死且资料完整的216例资料。所有患者在人院时均接受头颅MRI检查,证实在后循环供血区存在责任病灶。总结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分析后循环临床表现的特征及与病灶部位的关系。结果患者常见的症状为偏侧肢体无力(81.9%)、口齿含糊(46.3%)、头晕(33.8%)、偏侧麻木(31.0%);最常见的体征是偏侧运动障碍(81.9%)、中枢性面舌瘫(61.1%)、构音障碍(46.3%)、偏侧感觉障碍(31.0%)及共济失调(30.1%);交叉性瘫痪发生率低(2.8%),单独的眩晕极少(1.4%);延髓麻痹、意识障碍、视力障碍及记忆障碍等症状有助于定位;经典的脑干综合征具有定位意义。结论后循环梗死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特征性临床表现和临床综合征有助于后循环梗死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循环 脑缺血 症状和体征
原文传递
妊娠期不同分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发钦 林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4122-4125,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不同分级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4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收治的妊娠期AP患者38例,根据2012年亚特兰大AP标准和2013年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AP分级诊断标准分为轻度A... 目的探讨妊娠期不同分级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4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收治的妊娠期AP患者38例,根据2012年亚特兰大AP标准和2013年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AP分级诊断标准分为轻度AP(MAP)组17例、中度AP(MSAP)组13例和重度AP(SAP)组8例,对比3组患者的年龄、发病时间、发病原因、误诊率、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局部并发症、器官功能衰竭和母儿病死率情况。结果 3组患者年龄、发病时间、发病原因、误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组、MSAP组、SAP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分别为(6.3±2.0)分、(9.0±2.6)分、(12.1±3.2)分,其中MSAP组和SAP组患者APACHEⅡ评分高于MAP组,SAP组患者APACHEⅡ评分高于MSAP组(P<0.05)。MAP组患者无局部并发症;MSAP组发生急性胰周液体积聚10例、胰腺假性囊肿2例、急性坏死物积聚1例;SAP组发生急性坏死物积聚4例、急性胰周液体积聚2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包裹性坏死1例。MAP组患者未发生器官功能衰竭,MSAP组患者发生器官功能衰竭4例(30.8%),SAP组患者发生器官功能衰竭8例(100.0%)。MAP组、MSAP组和SAP组终止妊娠例数分别为5例、3例和7例,均采用剖宫产方式。MAP组和MSAP组均未发生孕产妇和胎儿死亡。SAP组出现1例孕产妇死亡,死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伴严重腹腔感染;3例胎儿死亡,其中1例为母儿死亡,1例为入院时胎儿已死亡,另1例剖宫产终止妊娠后死亡。结论妊娠期AP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病因以胆囊结石和高三酰甘油血症为主,临床容易误诊。妊娠期MAP无局部并发症和器官功能衰竭,预后好。妊娠期MSAP所伴局部并发症以急性胰周液体积聚为主,或可出现一过性器官功能衰竭,但以单器官功能衰竭为主,经积极治疗处理后,预后较好。妊娠期SAP以急性坏死物积聚局部并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妊娠三月期 症状和体征 预后
下载PDF
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樊福强 刘美萍 +1 位作者 刘志辉 王春梅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9期730-734,共5页
目的研究后循环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责任病灶及预后的特点。方法收集自2007年9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3例后循环脑梗死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病因和危险因素... 目的研究后循环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责任病灶及预后的特点。方法收集自2007年9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3例后循环脑梗死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病因和危险因素,根据Caplan使用的后循环供血区分段标准,将患者分为近段组、中段组、远段组、混合组四组。所有患者的预后均进行改良Rankin残障量表(mRs)评估,了解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后循环梗死最常见的症状为眩晕28例(52.8%),恶心、呕吐23例(43.4%),肢体瘫痪21例(39.6%),言语不利17例(32.1%);最常见的体征是中枢性面舌瘫31例(58.5%),运动障碍21例(39.6%),感觉障碍17例(32.1%)及共济失调15例(28.3%);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心脏病变、脂代谢异常。其中中段组发病率最高21例(39.6%),其次为远段组13例(24.5%),混合组10例(18.9%),近段组9例(17.0%)。根据mRS评估,34.0%的患者预后不良。结论后循环梗死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最常见的病变部位在中段,特征性临床表现和临床综合征有助于后循环脑梗死的诊断,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症状和体征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82例临床特点及病原菌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坷 褚俊 +3 位作者 陈莉 徐健 张小玲 严激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49-351,共3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并对病原菌作出分析。方法收集感染性心内膜炎82例,并对其临床特点和38例血培养阳性菌株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疾病谱发生改变,心脏超声检出赘生物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血培养的阳性率(75...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并对病原菌作出分析。方法收集感染性心内膜炎82例,并对其临床特点和38例血培养阳性菌株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疾病谱发生改变,心脏超声检出赘生物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血培养的阳性率(75.6%vs46.3%),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导致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增加,利奈唑胺对葡萄球菌导致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疗效确切。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及病原菌发生变化,在选择抗菌药物时要重视针对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炎 症状和体征 甲氧西林抗药性
下载PDF
颅内外动脉纡曲狭窄特点与临床表现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贾晓军 陈东万 +2 位作者 杨珩 张猛 周华东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1期47-53,共7页
目的研究颅内外动脉纡曲狭窄特点与临床表现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218例45~89岁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影像,将颅内外动脉形态分为动脉纡曲延长和狭窄,临床特点分为头... 目的研究颅内外动脉纡曲狭窄特点与临床表现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218例45~89岁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影像,将颅内外动脉形态分为动脉纡曲延长和狭窄,临床特点分为头痛头昏、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和脑梗死,危险因素包括高齿鬏原发性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应用Х^2检验,对动脉纡曲延长、狭窄分布及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颅内外动脉狭窄纡曲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2218例造影显示动脉纡曲延长和狭窄1816例,动脉纡曲延长发生率为76.1%,动脉狭窄发生率为23.9%。颈内动脉系统“S”型纡曲和“0”型纡曲临床表现为脑梗死分别为40.0%和47.9%。椎一基底动脉系统“S”型纡曲和“0”型纡曲临床表现为TIA,分别为57.6%和25.0%。颈内动脉系统重度狭窄临床表现为TIA(45.3%)和脑梗死(35.8%)。椎一基底动脉系统中、重度狭窄临床表现为TIA,分别为48.6%和48.4%。年龄(OR=3.28,95% CI 2.16~4.75)、原发性高血压(OR=3.17,95% CI 2.12~4.69)、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OR=2.95,95%CI 2.02-4.31)和糖尿病(OR=2.82,95% CI 1.96~3.87)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纡曲密切相关。结论颅内外动脉纡曲类型及狭窄程度与临床表现之间有明显相关性,颅内外动脉纡曲狭窄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年龄、原发性高血压、BMI和糖尿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窄 病理性 症状和体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原发性盆腔腹膜后肿瘤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辛星 夏志军 宋悦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60-163,共4页
原发性盆腔腹膜后肿瘤(primary pelvic retropritoneal tumor,PPRT)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骶前间隙不同组织结构的肿瘤。由于此间隙包含多种胚胎残留组织,故其病理分类复杂,良性肿瘤所占比例较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 原发性盆腔腹膜后肿瘤(primary pelvic retropritoneal tumor,PPRT)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骶前间隙不同组织结构的肿瘤。由于此间隙包含多种胚胎残留组织,故其病理分类复杂,良性肿瘤所占比例较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及决定手术方式。手术切除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侵犯脏器者应采用联合脏器切除。肿瘤分化程度及是否完整切除肿瘤是决定PPRT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腹膜后肿瘤 病理学 症状和体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和内镜特征 被引量:7
13
作者 宗晔 吴咏冬 +4 位作者 冀明 俞力 牛应林 张澍田 陈旭 《胃肠病学》 2011年第11期676-678,共3页
背景:成人过敏性紫癜(HSP)少见,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时较易误诊。目的:分析成人腹型HSP的临床、内镜特征和治疗方法,以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2005年1月~2010年12月于北京友谊医院确诊为"腹型紫癜"的22例成... 背景:成人过敏性紫癜(HSP)少见,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时较易误诊。目的:分析成人腹型HSP的临床、内镜特征和治疗方法,以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2005年1月~2010年12月于北京友谊医院确诊为"腹型紫癜"的22例成人患者纳入研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成人腹型HSP患者以青年为主,14例(63.6%)有明显发病诱因。所有患者均出现皮肤紫癜伴腹痛,多数患者腹痛程度与腹部体征不相符,7例(31.8%)患者腹痛先于皮肤紫癜出现,18例(81.8%)患者有消化道出血表现(显性出血7例,隐血11例)。内镜检查见病变主要累及小肠,病变黏膜散在鲜红色或暗红色出血斑,伴糜烂、浅溃疡。21例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激素治疗后腹痛、消化道出血明显缓解。结论:了解成人腹型HSP的临床和内镜特征有助于提高首诊诊断率。激素治疗对腹型HSP的消化道症状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 成年人 腹痛 胃肠出血 症状和体征 内镜检查 消化系统
下载PDF
前列腺脓肿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显永 赵晖 +2 位作者 官润云 顾鹏 陈跃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6期4531-4536,共6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脓肿(PA)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7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例PA患者,在PubMed以"prostate abscess OR prostatic abscess"为标题或关键词检索2007年11月—2017年1... 目的探讨前列腺脓肿(PA)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7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例PA患者,在PubMed以"prostate abscess OR prostatic abscess"为标题或关键词检索2007年11月—2017年11月相关文献并进行PA的临床特征分析。结果 4例患者中有糖尿病病史2例,导尿史1例,前列腺增生1例;1例直肠指检触及波动感;2例患者脓液细菌培养为大肠埃希菌;均经手术治疗后痊愈。文献共纳入379例PA患者,其中糖尿病(28.0%)、尿道侵入性操作(12.9%)、免疫抑制(7.1%)是PA的主要易感因素;发热(59.6%)、尿路刺激征(36.7%)、疼痛(33.5%)为主要临床表现;大肠埃希菌(26.4%)、肺炎克雷伯杆菌(13.5%)、金黄色葡萄球菌(7.1%)为常见致病菌;多数患者需手术治疗。结论 PA早期症状无特异性,诊断困难,对疑似病例应及时行经直肠B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明确诊断,治疗主要以敏感抗生素、经直肠PA穿刺引流术和经尿道PA去顶引流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脓肿 病例报告 症状和体征 治疗
下载PDF
颈脊髓压迫症影像与症状相关性分析及其对治疗方案制定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姚若愚 陈雯 +2 位作者 马俊明 莫文 万宏波 《脊柱外科杂志》 2016年第2期87-91,共5页
目的通过对颈脊髓压迫症患者的临床观察,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以探讨临床"影症"之间的关系,寻找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方法以13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脊髓压迫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包括一般信息、临床症状、体格状况、影... 目的通过对颈脊髓压迫症患者的临床观察,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以探讨临床"影症"之间的关系,寻找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方法以13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脊髓压迫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包括一般信息、临床症状、体格状况、影像学资料,整理数据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Nagata分级、MRI T2加权像髓内信号、颈椎管Pavlov值均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两两成正相关,不同颈椎管Pavlov值患者的ND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Logistic回归方程对影响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其中MRI 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颈椎管Pavlov值<0.75以及二便异常是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像学Nagata分级、NDI可用来评估患者颈脊髓压迫症严重程度;MRI T2加权像髓内信号、颈椎管Pavlov值以及二便情况可用来指导治疗方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髓压迫症 放射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症状和体征 统计学
下载PDF
B型钠尿肽对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分层、治疗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谷松涛 吴琦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不同水平在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危险分层、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血浆BNP水平将84例次大面积PTE患者分为2组:A组BNP>90ng/L50例,B组BNP≤90ng/L3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A...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不同水平在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危险分层、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血浆BNP水平将84例次大面积PTE患者分为2组:A组BNP>90ng/L50例,B组BNP≤90ng/L3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A、B组各自再分为溶栓并抗凝组和单纯抗凝组。分析BNP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血气分析、超声心动图及预后的关系。结果:A组与B组在呼吸困难和胸痛等临床表现、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等血气分析指标、心电图、右心扩大和肺动脉收缩压(PASP)等超声心动表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组与B组在治疗后12个月内预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组内溶栓并抗凝组与单纯抗凝组在肺动脉压改善(△PASP)、显效或好转率及预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内2亚组间的临床指标改善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的检测有助于对次大面积PTE患者进行高危筛查和预后评估,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钠肽 脑肺栓塞 症状和体征 心电描记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婴儿型糖原贮积病Ⅱ型的临床特点及其转归 被引量:6
17
作者 傅立军 陈树宝 +5 位作者 邱文娟 郭颖 赵鹏军 章旭 李奋 黄美容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567-1570,共4页
目的分析婴儿型糖原贮积病Ⅱ型(GSDⅡ)的临床特点及其转归,探讨其诊断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确诊的16例婴儿型GSDⅡ患儿的病史、首发症状、体征、生化检查结果及X线胸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辅... 目的分析婴儿型糖原贮积病Ⅱ型(GSDⅡ)的临床特点及其转归,探讨其诊断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确诊的16例婴儿型GSDⅡ患儿的病史、首发症状、体征、生化检查结果及X线胸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辅助检查结果,并对患儿的运动发育情况、生存情况等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例婴儿型GSDⅡ患儿外周血酸性a-葡萄糖苷酶(GAA)活性明显低下或完全缺失,心脏超声检查发现患儿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左心室质量指数为161~616g/m2;患儿随访时均存在严重的肌力减退和肌张力低下,运动发育明显落后。15例患儿进行了肌酸磷酸激酶的检测,其中14例明显升高;15例患儿进行了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的检测,均明显升高;16例患儿首发症状年龄的中位数为3.6(2.0~6.8)个月,确诊时年龄6.5(3.8~9.3)个月。14例患儿已经死亡,死亡年龄9.0(4.7~18.7)个月。结论婴儿型GSDⅡ是一种致命性的疾病,进行性心肌肥厚以及肌力或肌张力减退是婴儿型GSDⅡ突出的表现,外周血GAA活性的检测是筛查婴儿型GSDⅡ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贮积病Ⅱ型 症状和体征 病史记录
原文传递
98例颅内生殖细胞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清华 臧丽 +8 位作者 郑培 杨国庆 谷伟军 王先令 吕朝晖 巴建明 母义明 窦京涛 陆菊明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871-873,共3页
目的分析颅内生殖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月-2009年8月所收治的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等。结果98例颅内生殖细胞瘤分布在内分泌科26例、神经内科17例、... 目的分析颅内生殖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月-2009年8月所收治的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等。结果98例颅内生殖细胞瘤分布在内分泌科26例、神经内科17例、神经外科46例、其他科室9例,男女比例为1.88:1,年龄2-56(17.4±8.31)岁。肿瘤位于鞍区者主要表现为尿崩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视力下降等;位于基底节区表现为偏侧肢体活动受限,言语不利等;位于松果体区表现为梗阻性脑积水所致颅高压表现及复视等。头颅MRI表现为单一或多发病灶,呈长T1、T2或等T1、T2异常结节影,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其中31例(31.63%)测定脑脊液HCG,HCG水平0.17-5316.98IU/L(中位数3.44IU/L)。此组患者90%以上脑脊液HCG>0.5IU/L,90%以上脑脊液与血清HCG比值>1.78。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脑脊液HCG水平最高,其次为基底节区,鞍区最低,但不同病变区域的脑脊液与血清HCG比值差别不大,分别为5.46、4.15和3.67,接近总体比值4.97。结论颅内生殖细胞瘤因病变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充分认识其临床表现结合MRI以及脑脊液HCG水平有助于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细胞瘤 脑肿瘤 症状和体征 诊断
下载PDF
15qll-13缺失型Angelman综合征17例遗传学诊断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5
19
作者 白晋丽 宋昉 +6 位作者 邹丽萍 杨欣英 瞿宇晋 王立文 杨艳玲 金煜伟 王红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39-943,共5页
目的对临床诊断的Angelman综合征(As)患儿进行遗传学诊断和临床特点分析。方法利用MS-PCR、STR家系连锁分析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17例临床诊断As的患儿(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8个月~5岁)进行遗传学诊断。依据国际诊断标准,分析1... 目的对临床诊断的Angelman综合征(As)患儿进行遗传学诊断和临床特点分析。方法利用MS-PCR、STR家系连锁分析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17例临床诊断As的患儿(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8个月~5岁)进行遗传学诊断。依据国际诊断标准,分析15q11-13缺失型As患儿的相关表型特点。结果(1)17例确诊为15q11-13缺失型AS。(2)患儿出生情况无明显异常。所有的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和语言发育迟缓,以语言发育落后更为显著,并伴有特征性的快乐行为。(3)AS的经常性表现:癫摘(15例),异常脑电图(14例),发生率约80%~90%,只有35%的患儿(6例)存在小头畸形。(4)与As较为关联的表现:平枕/枕骨凹陷(12例),下颌突出(10例),宽嘴和齿缝稀疏(13例),频繁流口水(8例),过多的嘴部动作(9例),肤色及发色浅淡(13例),运动时屈曲手臂(9例),睡眠障碍(9例)等,发生率47%~77%。〉2岁年龄组患儿的AS相关性表现的发生率均高于≤2岁年龄组患儿。结论联合应用MS—PCR、STR连锁分析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17例患儿为15q11—13缺失型AS。我国15q11—13缺失型AS患儿的临床表现与国际诊断标准基本一致,惟小头畸形比率低于白种人,可能存在人种表型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AS相关性表现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ehnan综合征 染色体 15对 染色体缺失 症状和体征
原文传递
隐源性多灶性溃疡狭窄性小肠炎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文坤 刘揆亮 吴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6期4527-4530,共4页
目的分析隐源性多灶性溃疡狭窄性小肠炎(CMUSE)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结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2年2月收治的1例CMUSE病例,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确诊或疑诊为CMUSE的个案报道,并对病例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 目的分析隐源性多灶性溃疡狭窄性小肠炎(CMUSE)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结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2年2月收治的1例CMUSE病例,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确诊或疑诊为CMUSE的个案报道,并对病例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病理检查、治疗方法与转归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收集22例患者,确诊18例,疑诊4例;男10例,女12例;中位年龄为32岁,自发病至确诊的中位时间为3年。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腹痛(20例),腹胀(10例),恶心、呕吐(8例),便血、黑便(7例)等;实验室检查低清蛋白血症12例,便隐血试验阳性11例;11例行小肠镜检查,9例行胶囊内镜检查,8例行小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均可见阳性改变;12例行手术治疗,7例术后复发;12例行糖皮质激素治疗,8例病情缓解,4例无效;1例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有效。结论 CMUSE是一种罕见的、病因不明的疾病,小肠多发浅表溃疡和肠腔狭窄是其典型表现。胶囊内镜、双气囊小肠镜对该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激素为其一线治疗,内镜下球囊扩张术开始用于治疗,其他治疗有营养支持、外科手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隐源性多灶性溃疡狭窄性小肠炎 胶囊内窥镜 糖皮质激素类 症状和体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