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脂肪沉积的扫频光热波成像(英文)
1
作者 汪天仪 Jake Mancuso +4 位作者 Xiankai Li Ayou Hao Li L.Ma Marc D.Feldman Thomas E.Milner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32期6201-6203,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和易损斑块破裂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最高的死亡率,超过传染病和癌症导致的死亡率的总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由一层很薄的"纤维帽"和导致血栓形成的脂质核心构成。光热波成像是基于对被目标发色团(本文中指脂肪沉积... 动脉粥样硬化和易损斑块破裂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最高的死亡率,超过传染病和癌症导致的死亡率的总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由一层很薄的"纤维帽"和导致血栓形成的脂质核心构成。光热波成像是基于对被目标发色团(本文中指脂肪沉积)吸收的光信号强度进行周期调制,从而实现对目标发色团释放的热(红外)信号的调制。这里,我们利用光热波成像来检测来自兔子动脉硬化模型的粥样硬化斑块中脂肪沉积的三维分布。波长为1210纳米的激光被用来靶向检测脂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在0.1到5赫兹连续扫频的激光的激发下发出光热波,光热波传播到样品表面形成红外辐射温度并被红外相机以25.6帧/秒的速度接收并录制20秒。红外相机上的每一个像素(总共256×256像素)在进行时域傅里叶变换以后得到强度和相位的频域光热波图像。某一特定频率的强度和相位光热波图像对应着脂肪沉积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样品中的横向和纵向分布。对强度和相位光热波图像的分析指出:光热波成像能够用来检测脂肪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三维分布,并且脂肪的分布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状特征有着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脂肪沉积 光热波成像 扫频 傅里叶变换
原文传递
基于高阶边带注入法布里-珀罗激光器的多路线性扫频光源
2
作者 王文轩 廉安 +4 位作者 李连艳 张云山 颜雅西 余长源 陈向飞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09-117,共9页
基于高阶边带调制和光注入法布里-珀罗(F-P)激光器的波长选择性放大理论,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具有较宽扫频范围和较窄线宽特性的多路线性扫频光源(SOS)。由窄线宽激光器阵列产生的多个光波经过线性扫频电信号调制后,产生多路高阶边带扫频... 基于高阶边带调制和光注入法布里-珀罗(F-P)激光器的波长选择性放大理论,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具有较宽扫频范围和较窄线宽特性的多路线性扫频光源(SOS)。由窄线宽激光器阵列产生的多个光波经过线性扫频电信号调制后,产生多路高阶边带扫频光信号。利用同步电流补偿,将光信号注入并锁定F-P激光器的多个纵模,经放大边带信号后能获得多路线性扫频光源。实验使用了4个窄线宽激光器,将光信号注入F-P激光器锁定三阶边带,可以同时产生4路线性扫频光源,其扫频范围和扫频速率比一阶边带数值提高了3倍,分别为39.8~44.2 GHz和9.28 THz/s,实现线性度超过99.9992%和线宽低于1 kHz。所提结构可以应用于调频连续波(FMCW)激光雷达和光频域反射(OFDR)分布式光纤传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布里-珀罗激光器 光电器件 线性扫频 高阶调制 光注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