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悬浮填料的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菊萍 孙华 周增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2-44,共3页
本文对生物接触氧化法中的悬浮填料 -密度、材质和形状对曝气强度、充氧能力及挂膜能力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中分别采用清水状态的曝气和充氧能力试验以及挂膜的方法。结果表明 ,悬浮填料的密度在 0 .95~ 0 .99g/ cm3之间比较适... 本文对生物接触氧化法中的悬浮填料 -密度、材质和形状对曝气强度、充氧能力及挂膜能力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中分别采用清水状态的曝气和充氧能力试验以及挂膜的方法。结果表明 ,悬浮填料的密度在 0 .95~ 0 .99g/ cm3之间比较适合。曝气池内加入填料后 ,可以提高普通穿孔管的充氧能力 ,且在一定的投配率范围内 ,随着填料的增加 ,氧的传递速率和利用率增加。挂膜试验表明聚丙烯比聚乙烯挂膜快且均匀 ,膜量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填料 曝气强度 充氧性能 试验研究 生物接触氧化法 挂膜能力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粒径和渗流速度对多孔介质中悬浮颗粒迁移和沉积特性的耦合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陈星欣 白冰 +1 位作者 于涛 郭兰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2840-2845,共6页
关于粒径和渗流速度的研究对更好地描述悬浮颗粒的迁移和沉积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不同的粒径和渗流速度条件下进行悬浮颗粒的室内土柱试验,对比分析不同条件下穿透曲线的变化规律。试验很好地克服了悬浮颗粒形状和化学因素等对试验... 关于粒径和渗流速度的研究对更好地描述悬浮颗粒的迁移和沉积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不同的粒径和渗流速度条件下进行悬浮颗粒的室内土柱试验,对比分析不同条件下穿透曲线的变化规律。试验很好地克服了悬浮颗粒形状和化学因素等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粒径相同的悬浮颗粒来说,流出液中悬浮颗粒的浓度峰值随渗流速度增大而增大,相应的沉积颗粒却随之减小;并且,渗流速度存在一个临界值(0.173 cm/s),大于该临界值,渗流速度的变化对悬浮颗粒的迁移特性的影响很小。其次,渗流速度相同时,流出液中悬浮颗粒的浓度峰值随粒径增大而减小,相应的沉积颗粒却随之增大;渗流速度越小,粒径对筛滤作用的影响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悬浮颗粒 多孔介质 筛滤 水动力 颗粒粒径
下载PDF
投加悬浮填料改善活性污泥法处理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孙华 张菊萍 李湘霖 《重庆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7-40,共4页
介绍了向曝气池中投加悬浮填料以改善曝气池的处理效能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投加悬浮填料可以降低曝气池的污泥负荷 ,提高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率 ,改善活性污泥的沉淀性能。试验用悬浮填料能大大提高曝气设备的充氧能力 ,而且该填... 介绍了向曝气池中投加悬浮填料以改善曝气池的处理效能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投加悬浮填料可以降低曝气池的污泥负荷 ,提高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率 ,改善活性污泥的沉淀性能。试验用悬浮填料能大大提高曝气设备的充氧能力 ,而且该填料挂膜快 ,膜厚适宜 ,易于流化 ,投加和更换方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法 悬浮填料 石化废水 废水处理 性能 试验
下载PDF
悬浮填料生物反应器石化废水生物硝化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夏四清 高廷耀 周增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8-452,共5页
采用自行研制的悬浮填料生物反应器中试装置对石油化工废水进行处理 .通过 6、8、10和 12h四个不同水力停留时间的硝化过程取得了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氨氮去除效果 .结果表明 ,悬浮填料生物反应器完全可以达到生物硝化的目的 .当进水中BOD5... 采用自行研制的悬浮填料生物反应器中试装置对石油化工废水进行处理 .通过 6、8、10和 12h四个不同水力停留时间的硝化过程取得了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氨氮去除效果 .结果表明 ,悬浮填料生物反应器完全可以达到生物硝化的目的 .当进水中BOD5和CODCr质量浓度变化范围在 77.4~ 2 3 4 .0mg·L-1和 2 4 5 .5~ 695 .7mg·L-1时 ,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90 %和 80 %以上 ,平均出水质量浓度分别小于 15和 90mg·L-1.试验期间进水氨氮质量浓度在 8.3~ 5 3 .2mg·L-1范围内 ,四个工况条件下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5 5 .5 %、86.7%、91.1%和95 .6% ,平均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 9.4 3、3 .10、1.71和 0 .79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填料 生物反应器 石化废水 废水处理 生物硝化 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 水力停留时间
下载PDF
MBBR工艺在微污染原水预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熊水应 李翠红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5-29,共5页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是一种高效、经济的微污染原水预处理工艺。介绍了MBBR的工艺原理及悬浮填料的特点,讨论了MBBR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的影响因素,详细介绍了MBBR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的工程实例,并总结了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微污染原水 生物预处理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悬浮填料
下载PDF
悬浮填料-沸石BAF处理低温高氨氮污染源水效能 被引量:10
6
作者 韩梅 高伟 +2 位作者 赵志伟 田禹 崔福义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5,40,共5页
饮用水水源地氨氮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低温期对氨氮的去除更是饮用水生产中的重大难题。目前去除氨氮最有效的方法是生物预处理工艺,但存在低温期处理效率低的问题,因此构建了以悬浮填料和沸石组合的曝气生物滤池。研究表明,悬浮填料... 饮用水水源地氨氮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低温期对氨氮的去除更是饮用水生产中的重大难题。目前去除氨氮最有效的方法是生物预处理工艺,但存在低温期处理效率低的问题,因此构建了以悬浮填料和沸石组合的曝气生物滤池。研究表明,悬浮填料一沸石曝气生物滤池通过悬浮填料、沸石生物降解和吸附的协同作用,在处理低温期源水时,对氨氮的去除效能较高。在低温期(3~10℃),BAF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为75.73%,亚硝酸盐氮没有积累;温度降低时,悬浮填料的去除效果下降,但沸石对去除氨氮的贡献增大。根据好氧硝化作用原理对氮的物料平衡进行计算,发现低温期部分氨氮是被沸石吸附。进一步对沸石的吸附性能进行研究,发现生物沸石对氨氮仍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填料 沸石 曝气生物滤池 低温 氨氮
原文传递
悬浮填料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何国富 徐和胜 +3 位作者 周增炎 高廷耀 黄民生 徐亚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38,共3页
试验系统利用某城市污水厂生产工艺回流污泥为系统悬浮污泥,探讨了悬浮填料投配比、投配方式和中试硝化效果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悬浮填料最小投配比为15%即可满足系统硝化功能的要求;悬浮填料的投配方式宜采用集中投配并布置于曝... 试验系统利用某城市污水厂生产工艺回流污泥为系统悬浮污泥,探讨了悬浮填料投配比、投配方式和中试硝化效果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悬浮填料最小投配比为15%即可满足系统硝化功能的要求;悬浮填料的投配方式宜采用集中投配并布置于曝气池的末端,这样既可提高系统的生物膜量,又有利于硝化反应的实现。而且,控制适当的溶解氧浓度,悬浮填料的投加有助于同步硝化反硝化更充分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填料 试验研究 同步硝化反硝化 优化 城市污水厂 溶解氧浓度 悬浮污泥 回流污泥 生产工艺 试验系统 试验结果 生物膜量 硝化反应 可满足 曝气池 配比 配方 中试
下载PDF
无纺布填料处理污水试验及机理 被引量:6
8
作者 金冬霞 田刚 施汉昌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3-67,共5页
采用无纺布作为一种新型悬浮填料 ,探索无纺布填料处理污水的适用条件、运行参数及降解机理 .研究认为不同容积负荷应采取不同的填料投配率 :当CODCr容积负荷低于 1 2kg / (m3·d)时 ,取填料投配率为 2 0 % ;当CODCr容积负荷在 1 ... 采用无纺布作为一种新型悬浮填料 ,探索无纺布填料处理污水的适用条件、运行参数及降解机理 .研究认为不同容积负荷应采取不同的填料投配率 :当CODCr容积负荷低于 1 2kg / (m3·d)时 ,取填料投配率为 2 0 % ;当CODCr容积负荷在 1 2~ 2 0kg / (m3·d)之间时 ,取填料投配率为 3 8% ;当CODCr容积负荷达 2 0kg / (m3·d)以上时 ,取填料投配率为 2 9% .模型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填料 无纺布 污水处理 机理
下载PDF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含油污水试验 被引量:4
9
作者 杨二辉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3年第5期55-58,共4页
采用悬浮填料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具有高温、高盐及难降解有机成分复杂等特点的含油废水 ,在水力停留时间为 3h ,反应器投加率为 4 0 %的条件下 ,出水COD、NH3-N。
关键词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污水处理 含油污水 环境污染 水质分析
下载PDF
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设计及运行效果 被引量:6
10
作者 石建会 张雯 郭渊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98-100,共3页
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设计规模为15×104m3/d,在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基础上,利用现状氧化沟工艺结合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工艺(MBBR),新建深度处理设施,并采用化学辅助除磷,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设计规模为15×104m3/d,在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基础上,利用现状氧化沟工艺结合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工艺(MBBR),新建深度处理设施,并采用化学辅助除磷,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介绍了工艺流程、构筑物设计和设备配置情况,并对运行调试过程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级改造 氧化沟 悬浮填料 滤布滤池
原文传递
悬浮填料活性污泥法优化填料投配比试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国富 周增炎 +2 位作者 高廷耀 黄民生 徐亚同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8-80,共3页
悬浮填料活性污泥法中试试验系统,利用某城市污水厂生产工艺回流污泥为系统悬浮污泥,探讨了悬浮填料投配比、投配方式和中试硝化效果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悬浮填料最小投配比为15%即可满足系统硝化功能的要求;悬浮填料的投配方式... 悬浮填料活性污泥法中试试验系统,利用某城市污水厂生产工艺回流污泥为系统悬浮污泥,探讨了悬浮填料投配比、投配方式和中试硝化效果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悬浮填料最小投配比为15%即可满足系统硝化功能的要求;悬浮填料的投配方式宜采用集中投配并布置于曝气池的末端,这样既可提高系统的生物膜量,又有利于硝化反应的实现。而且,控制适当的溶解氧浓度,悬浮填料的投加有助于同步硝化反硝化更充分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填料 投配比 投配方式 硝化 同步反硝化
下载PDF
纺织品新型染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宗琴 何国琼 +1 位作者 施亦东 陈衍夏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6-60,共5页
对当前纺织品染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微悬浮体染色、微胶囊染色、"色媒体"无盐无碱染色、超临界CO2染色、仿生发色及染色功能整理一体化等几种新型染色工艺和技术的原理、研究动态和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和讨论。这些染... 对当前纺织品染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微悬浮体染色、微胶囊染色、"色媒体"无盐无碱染色、超临界CO2染色、仿生发色及染色功能整理一体化等几种新型染色工艺和技术的原理、研究动态和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和讨论。这些染色工艺和技术具有节约染料用量、简化工艺、节能节水、减少废液排放的特点,具有明显的生态优势。它们的推广应用将促进纺织染整行业的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新技术 微悬浮体 微胶囊 色媒体 超临界CO2 仿生发色
下载PDF
复合生物膜反应器味精废水挂膜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争光 谢丽清 +1 位作者 张珂 王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5-58,共4页
向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SBR)中投加改性悬浮填料作为生物膜载体,形成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填料填充率为体积分数40%,利用味精废水进行生物膜培养。稳定运行6周后挂膜成熟,此时生物膜厚约0.5~1.0mm,填料内部形成约34.0 mg.g-1... 向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SBR)中投加改性悬浮填料作为生物膜载体,形成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填料填充率为体积分数40%,利用味精废水进行生物膜培养。稳定运行6周后挂膜成熟,此时生物膜厚约0.5~1.0mm,填料内部形成约34.0 mg.g-1的生物膜量,即可使反应器增加2 040 mg.L-1的附着生物量。挂膜过程中COD、NH4+-N和TN的去除率稳步提高,最终去除率可分别达90%、96%、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 悬浮填料 生物膜量
下载PDF
低温下生物膜流化床工艺硝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齐勇 陶涛 +2 位作者 吴韵瑕 姜薇 王宏峰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31-1836,共6页
采用生物膜流化床工艺对中部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在冬季水温低于14℃时进行中试研究。取好氧池1和2中的部分填料经小试实验对其中的硝化反应动力学分析,得出填料上相应生物膜硝化反应速率表达式。并通过物料衡算计算出两级生... 采用生物膜流化床工艺对中部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在冬季水温低于14℃时进行中试研究。取好氧池1和2中的部分填料经小试实验对其中的硝化反应动力学分析,得出填料上相应生物膜硝化反应速率表达式。并通过物料衡算计算出两级生物膜流化床反应器硝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经过实际中试实验,测得实际值与计算值相关性较好,其相对误差在15%以下。应用模型在单个反应器为完全混合、整体为推流模式的多级生物膜流化床工艺,得出NH4+-N出水浓度计算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流化床 悬浮填料 硝化反应
原文传递
人工回灌过程中水温对滨海非均质地层物理堵塞的影响
15
作者 林国庆 赵迪 +1 位作者 黄卓雄 莫位明 《海洋湖沼通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9,共8页
人工回灌容易引起滨海地层堵塞,回灌水温度与多孔介质的非均质性是发生物理堵塞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改变多孔介质的颗粒级配模拟不同渗透性的非均质地层,进行定水头渗流实验,探究非均匀多孔介质在10~25℃回灌条件下渗透系数的时空... 人工回灌容易引起滨海地层堵塞,回灌水温度与多孔介质的非均质性是发生物理堵塞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改变多孔介质的颗粒级配模拟不同渗透性的非均质地层,进行定水头渗流实验,探究非均匀多孔介质在10~25℃回灌条件下渗透系数的时空演变规律,定量分析悬浮颗粒在多孔介质内的沉积分布特征,揭示水温与含水层非均质性对滨海地层物理堵塞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温影响多孔介质颗粒物堵塞过程受介质不均匀性的限制,存在不均匀系数临界值。当不均匀系数低于临界值,随回灌水温度升高,介质堵塞速率加快。当不均匀系数高于临界值时,水温对多孔介质物理堵塞的影响很小。回灌水温度恒定的情况下,多孔介质不均匀系数越大,表层堵塞越严重。研究成果可为预防滨海含水层物理堵塞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不均匀系数 悬浮颗粒 多孔介质
原文传递
关于悬浮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的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龙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4,共4页
针对近年悬浮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推广使用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对其关键技术细节进行了探讨。由于填料属性、曝气器形式和布置、曝气强度、原水水质对流化效果影响较大,因此,要结合原水水质选择填料密度和结构形式;曝气系统设计要做到曝... 针对近年悬浮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推广使用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对其关键技术细节进行了探讨。由于填料属性、曝气器形式和布置、曝气强度、原水水质对流化效果影响较大,因此,要结合原水水质选择填料密度和结构形式;曝气系统设计要做到曝气均匀,避免曝气器布置过密,并要确保混合搅拌效果;对于泥沙含量高的原水,要避免泥沙沉积;选择适当的过网流速、水流流态、拦截网形式,可减少填料在出口处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预处理 悬浮填料 流化 曝气系统
原文传递
新型悬浮填料澄清池中填料对澄清作用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滨 段妮娜 +2 位作者 何群彪 陈洪斌 高廷耀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3-257,共5页
为考察可取代传统二沉池的新型悬浮填料澄清池技术的原理及关键参数,小试试验研究了填料对新型悬浮填料澄清池固液分离过程中附着污泥形成及其絮凝性能的影响,并对填料在澄清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泥水界面上升至填料区后... 为考察可取代传统二沉池的新型悬浮填料澄清池技术的原理及关键参数,小试试验研究了填料对新型悬浮填料澄清池固液分离过程中附着污泥形成及其絮凝性能的影响,并对填料在澄清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泥水界面上升至填料区后,可以形成较悬浮污泥更加致密稳定的附着污泥区,并形成孔道流,强化了对混合液中污泥颗粒的絮凝效果;填料区可以捕捉去除从悬浮污泥区中"逃逸"的微小污泥絮体,并降低出水浊度,有效地保证了出水水质的稳定性。填料的存在发挥了强大的整流作用,降低了雷诺数Re,提高了弗汝德数Fr,从而改善了污泥絮凝的水力条件,提高了澄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清池 悬浮填料 活性污泥 絮凝性能
下载PDF
福州市东南区水厂原水生物预处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唐廷 张玉先 +3 位作者 黄正杰 陈宏景 肖友淦 黄功洛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87,92,共5页
采用悬浮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法对福州市东南区水厂的微污染原水进行预处理,考察了该工艺的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并针对原水中污染物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提出了可行的工艺设计参数和建议。结果表明,当原水的氨氮和CODMn分别为(0.15—2.... 采用悬浮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法对福州市东南区水厂的微污染原水进行预处理,考察了该工艺的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并针对原水中污染物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提出了可行的工艺设计参数和建议。结果表明,当原水的氨氮和CODMn分别为(0.15—2.0)、(2~4.1)mg/L时,在HRT为1h、气水比为1:1的工况下,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氨氮和CODMn的去除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70%以上和15%左右。随HRT的缩短、水温的降低及气水比的减小,系统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会相应下降,但原水的水温基本满足工艺的要求,而要保持填料的流化状态,曝气量需在2m^3/(m^2·h)以上。可行的生物预处理工艺设计参数:采用两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串联运行,总HRT为45~60min、总气水比为(0.8~1.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原水 氨氮 生物接触氧化 预处理 悬浮填料
下载PDF
悬浮填料污水处理工艺对雌激素的强化去除特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阳春 张璐 +2 位作者 陈艾 胡碧波 万巧玲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9-42,共4页
雌激素广泛存在于生活污水中,对生态环境存在危害,污水处理工艺可部分去除,且具有生物硝化能力的处理工艺比常规工艺具有更高的去除效率。投加悬浮填料是污水厂提标升级的常用技术措施,可提升生物硝化能力。采用对照运行的序批式活性污... 雌激素广泛存在于生活污水中,对生态环境存在危害,污水处理工艺可部分去除,且具有生物硝化能力的处理工艺比常规工艺具有更高的去除效率。投加悬浮填料是污水厂提标升级的常用技术措施,可提升生物硝化能力。采用对照运行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和序批式生物膜移动床工艺(SBMBBR)处理含200 ng/L雌酮(E1)、雌二醇(E2)和炔雌醇(EE2)的人工配水,SBMBBR和SBR反应器对EE2的去除率分别为76.3%和65.8%,对E2的去除率分别为99.2%和98.4%,而对E1的去除率分别为94.3%和92.0%,对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7.5%和91.1%。可见,SBMBBR反应器对雌激素的去除效率优于SBR反应器,且对于难降解的雌激素的去除效果更佳。这为现有污水厂提升对雌激素的去除能力提供了相关数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雌激素 悬浮填料 生物硝化
原文传递
Chemical Mechanism of Flocculation and Deposition of Clay Colloids in Coastal Aquifers 被引量:1
20
作者 ZHOU Jun QIU Lixia +3 位作者 LIN Guoqing YAN Xiaoyun CHEN Xiaolan PANG Honglu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6年第5期847-852,共6页
Seawater intrusion has become one of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coastal areas. During the replacement of saline water by fresh water in the aquifers, in-situ clay could be released, transport and deposit in the... Seawater intrusion has become one of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coastal areas. During the replacement of saline water by fresh water in the aquifers, in-situ clay could be released, transport and deposit in the porous media due to the change of hydrodynamic and geochemical conditions, which resulted in the increasing of particle size, plugging of pores and reduction of the permeability. Batch experiments and sand column experiments were explor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flocculation of in-situ clay and geochemical conditions, by changing ionic strength and ionic type of clay suspension. Column outflow was analyzed for suspended particles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he total percentage of colloid straining and interception distribution in porous media was calcul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orous media had an effect on the interception of clay colloid particles with about 10 percent clay colloids captured due to the rough surfaces and spatial structure of porous media. Ionic strength played a key role on the permeability reductions. The higher ionic strength is, the greater the amount of colloidal particles trapped. Ionic type also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interception of clay colloid particles. Ripening was the main mechanism for the interception within porous media when the bulk solution was potassium chloride while blocking happened when the bulk solution was sodium chloride. The distribution of clay colloids in porous media was heterogeneous. The closer to the sand column inlet was the less interception of clay colloids was.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preventing the water sensitivity during the process of salty aquifer rest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meability geochemical porous colloid closer intrusion effluent pores Ionic suspende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