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酪坏死性附睾结核声像特征及其临床与病理分析
1
作者 刘纯红 古力苏木.艾力木哈孜 +2 位作者 敬秋华 张爱红 玛依努尔.买买提 《地方病通报》 2005年第2期15-17,共3页
目的分析干酪坏死性附睾结核高频彩色多普勒声像特征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对资料齐全的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干酪坏死性附睾结核高频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附睾结核症状隐匿,病程较长,平均年龄3... 目的分析干酪坏死性附睾结核高频彩色多普勒声像特征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对资料齐全的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干酪坏死性附睾结核高频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附睾结核症状隐匿,病程较长,平均年龄39.7岁,多数以单侧阴囊肿块就诊。本组资料结核菌素实验(PPD)阳性为67%,患肺结核者为42%。(2)附睾结核高频多普勒声像特征:附睾局部或全部肿大,外形失常,病变处呈不规则、不均质中等偏强或低回声,兼有局限性较小的不规则、均质低或无回声区,边界不清;高频彩色多普勒能量(CDPI):部分病灶见丰富或较丰富以动脉为主动、静脉血流信号。(3)继发改变:患侧睾丸肿大,内回声增强,患侧睾丸鞘膜积液。结论干酪坏死性附睾结核高频彩色多普勒声像与其解剖、临床及病理密切相关,超声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睾结核 干酪性坏死 高频彩色多普勒能量 手术与病理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附181例报告) 被引量:33
2
作者 何振平 郑树国 +7 位作者 董家鸿 蔡景修 韩本立 别平 王曙光 李智华 刘永雄 黄志强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68-372,共5页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预后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总结1978 年至1997 年手术治疗181 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病理资料,以1991 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对比手术切除率及生存期等。结果 181 例中手术切除97 例...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预后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总结1978 年至1997 年手术治疗181 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病理资料,以1991 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对比手术切除率及生存期等。结果 181 例中手术切除97 例,非切除性胆道内外引流者84 例,切除组中根治切除51 例,姑息切除46 例。根治切除者1、3 、5 年生存率分别为95% 、27-5% 和17-5% 。姑息切除者为48-1% 、7-4% 和3-7% ,非切除性胆道内外引流者1 年生存率分别为48% 、38-9 % ,无2 年生存者。两阶段对比显示:手术切除率由40-4% 提高到66-3 % ,其中根治切除率由18% 提高到38% 。结论 根治切除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远期生存率及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早期肿瘤,分化程度好,无淋巴转移者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 胆管肿瘤 病理学 预后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互联网+PACD"教学在外科诊断病理学线上/下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董海影 兴桂华 +3 位作者 李春旭 杨帆 张英博 孙玉荣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1年第4期396-398,共3页
本研究提出在外科诊断病理学线上/下课程建设中应用"互联网+ PACD[即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临床病例诊断和分析(clinicopathological diagnosis)、讨论(discussion)]新模式,通过成绩测评和问卷调查评价了... 本研究提出在外科诊断病理学线上/下课程建设中应用"互联网+ PACD[即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临床病例诊断和分析(clinicopathological diagnosis)、讨论(discussion)]新模式,通过成绩测评和问卷调查评价了该教学的教学效果。结果发现,"互联网+ PACD"教学不仅能显著提高病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成绩,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竞争与合作意识,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和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诊断病理学 PACD 互联网+
原文传递
浸润性脂肪瘤 被引量:6
4
作者 徐国泰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13-215,共3页
为探讨浸润性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作者对18年来收治的21例浸润性脂肪瘤进行临床与病理分析。21例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4~68岁。病程2个月~17年。肿瘤发生于额部2例,耳后2例,下颌部1例,前胸壁3例,背部6例... 为探讨浸润性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作者对18年来收治的21例浸润性脂肪瘤进行临床与病理分析。21例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4~68岁。病程2个月~17年。肿瘤发生于额部2例,耳后2例,下颌部1例,前胸壁3例,背部6例,上肢4例,臀部1例,下肢2例。脂肪瘤无包膜,境界不清。光镜下显示成熟的脂肪瘤细胞浸润于肌纤维之间。提示:浸润性脂肪瘤发生于横纹肌内,具有生长缓慢,与皮肤无粘连,质地柔软。治疗主要是切除脂肪瘤,因浸润性生长,常难以切除干净,故易复发,但一般不会恶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瘤 诊断 治疗 病理学
下载PDF
对比胃镜活体检查、外科手术病理检查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春霞 《中外医疗》 2018年第2期32-34,共3页
目的探究胃镜活体检查、外科手术病理检查用于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行胃镜活体检查、外科手术病理检查的132例胃癌患者临床检查结果。结果经胃镜活体检查获得确诊的患者有... 目的探究胃镜活体检查、外科手术病理检查用于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行胃镜活体检查、外科手术病理检查的132例胃癌患者临床检查结果。结果经胃镜活体检查获得确诊的患者有124例(94.0%),初步诊断疑似胃癌患者6例(2.3%),未确诊者2例(1.5%)。在对其他组织类型、Borrmanm Ⅳ型及胃癌分化程度检出方面,胃镜活体检查与手术病理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诊断中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仍不能完全替代手术病理检查,胃癌治疗方案选择的可靠性与否仍需辅助外科手术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 手术病理检查
下载PDF
从病理实践教学入手浅谈美国病理住院医师培训启示 被引量:19
6
作者 董辉 俞花 董爱生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2期366-368,共3页
外科病理的实践教学是病理住院医师培训的重要教学手段,不仅是传承医学和临床病理知识的重要平台,而且是提高执业水准和沟通技巧的重要学习机会。在外科实践教学过程中,第一,要重视基础知识掌握,培养正确的诊断思维和良好的工作习惯;第... 外科病理的实践教学是病理住院医师培训的重要教学手段,不仅是传承医学和临床病理知识的重要平台,而且是提高执业水准和沟通技巧的重要学习机会。在外科实践教学过程中,第一,要重视基础知识掌握,培养正确的诊断思维和良好的工作习惯;第二,重视从病理住院医师培训到病理执业医师实践的转变,培养良好的沟通和表达技巧;第三,提高病理报告的撰写技巧,把握适度原则。通过实践教学为住院医师向病理执业医师的转变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病理 实践教学 住院医师培训 启示
下载PDF
Pathological evalu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materials based on Japanese guidelines 被引量:16
7
作者 Koji Nagata Michio Shimiz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CAS 2012年第11期489-499,共11页
Endoscopic surgery first started as snare polypectomy and then progressed to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 In order to resect a lesion that is more than 2 cm,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was develope... Endoscopic surgery first started as snare polypectomy and then progressed to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 In order to resect a lesion that is more than 2 cm,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was developed. ESD therapy has now been established and is being used for early stage neoplastic lesions in the stomach, colon, esophagus, larynx and pharynx. In ESD specimens, we deal with relatively small lesions; therefore, more meticulous and precis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is required compared to that in surgically resected specimens. In addition, we should be expert in the eligibility criteria of the different organs for ESD therapy. Here, we explain the biopsy diagnosis, including the Japanese group classification as well as the Vienna classification, handling the specimen, including fixation, photography, cutting and paraffin embedding, histological type, depth, vascular invas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surgical margins, based on the latest Japanese guidelines. Japanese histopathology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the stomach, colon and esophagus are also described. We also demonstrate some examples of those mentioned abo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OPHAGUS STOMACH COLON RECTUM Biopsy Endoscopic MUCOSAL DISSECTION surgical pathology Diagnosis Guideline Immunohistochemistry
下载PDF
经腹部彩超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8
作者 赵颖 郭昕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1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经腹部彩超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200例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患者均实施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判断经腹部彩超... 目的探讨经腹部彩超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200例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患者均实施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判断经腹部彩超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6.00%。不同病理类型超声图像特征存在差异,胆固醇息肉单发或多发,基底部较狭窄,听及高强度回声,无明显血流信号。炎性息肉可为单发,也可为多发,基底部较宽,存在高回声,无明显血流信号。胆囊结石多为单发,存在中高强度回声,多见于胆囊体。胆囊腺瘤多为单发,存在于胆囊颈,基底部较宽,存在高回声或强回声。结论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 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 手术病理
下载PDF
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胃癌价值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梁廷红 陈守国 +1 位作者 杨洋 周张雷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9期22-23,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52例,分别采用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检查两种方法对其进行诊断,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以外科手术后... 目的对比分析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52例,分别采用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检查两种方法对其进行诊断,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以外科手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胃镜活体组织检查中确诊率、疑诊率分别为93.4%和4.6%,两者病变形态中的BorrmannⅣ型和分化程度的判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对胃癌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在胃癌全面评估时,仍然需要以外科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主,才能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镜活体组织检查 外科病理 诊断
下载PDF
小儿梅克尔憩室CT表现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洪晓纯 郑晓林 +3 位作者 林雁捷 王忠 王强 伍岗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410-2415,共6页
目的探讨小儿梅克尔憩室(MD)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12人次)MD(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3例未经手术病理证实但临床资料及CT表现典型)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所有患者客观数据采用SPSS 13.... 目的探讨小儿梅克尔憩室(MD)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12人次)MD(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3例未经手术病理证实但临床资料及CT表现典型)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所有患者客观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两两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T检查阳性11例,阳性率91.6%,术前CT诊断与手术结果相符6例,诊断符合率75%。病变位于右下腹9例,呈类肠管结构7例,与回肠相通9例,肠壁厚度大于3 mm 10例,肠壁明显强化7例,发现来自肠系膜动脉异常供血血管10例,MD肠管断面直径大于相邻回肠,但无统计学差异(P=0.126)。其管壁厚度及强化程度均高于相邻回肠,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患者同时行超声检查,CT所发现征象和诊断符合率均高于超声,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MD CT特征表现为病变段肠管管壁增厚,强化明显,肠管直接由增粗的肠系膜上动脉终末支供血,大部分可见与回肠相通。因此CT检查对该病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梅克尔憩室 CT表现 诊断与分析 手术病理
原文传递
气钡双重造影与多排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11
作者 袁劲松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气钡双重造影与多排螺旋CT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确诊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气钡双重造影,B组采用螺旋CT进行诊断,比较两组胃癌的阳性检出率以及与... 目的探讨气钡双重造影与多排螺旋CT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确诊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气钡双重造影,B组采用螺旋CT进行诊断,比较两组胃癌的阳性检出率以及与手术病理结果的符合率。结果A组胃癌阳性与病理符合率70%(21/30),B组胃癌阳性与病理符合率为80.0%(24/3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螺旋CT对于胃癌Ⅰ、Ⅱ、Ⅲ及Ⅳ期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0%、66.7%、91.6%和81.8%。结论多排螺旋CT对胃癌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气钡双重造影,并且对于胃癌的临床分期与病理符合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钡双重造影 诊断价值 手术病理
下载PDF
从病理学研究生就业现状谈培养模式调整的必要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管小琴 赵涌 +1 位作者 陈显兵 肖明 《医学教育探索》 2006年第6期582-582,F0003,共2页
病理学是介于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学科。以往的病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缺乏外科病理检验学习,培养的毕业生既不符合就业市场对实用型人才的需要,也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专业人才。因此有必要增加此方面的培训。
关键词 研究生 病理学 外科病理检验
下载PDF
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诊断胃癌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晓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5期45-46,共2页
目的 对比分析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对胃癌诊断结果的差异. 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47例,对胃镜活检和术后组织病理学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以手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标准,胃镜活检的确诊率为78.7%,疑诊率为12.... 目的 对比分析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对胃癌诊断结果的差异. 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47例,对胃镜活检和术后组织病理学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以手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标准,胃镜活检的确诊率为78.7%,疑诊率为12.8%,未能确诊率为8.5%;胃镜活检确诊率以Borrmann I型病变最高为100%,其次分别为Borrmann Ⅱ型和Borrmann Ⅲ型,确诊率分别为75.0%和66.7%,最低的病变类型为Borrmann Ⅳ型,确诊率仅为20.0%;胃镜活检对分化型癌细胞的判断准确率较高(89.7%),而对分化不良型癌细胞的判断准确率相对较低(37.5%). 结论胃镜活检对于胃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取材有限,难以全面客观反映病变性质,特别对弥漫浸润型黏膜病变和分化不良型癌细胞的诊断误差较大,需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活检 病理学诊断 胃癌
下载PDF
94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俞龙 谢利军 +2 位作者 金琳羚 张智弘 解卫平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292-294,298,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94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老年NSCLC的认识。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0年8月我院胸外科手术病理确诊的94例老年NSCL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其性别分布、伴随疾...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94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老年NSCLC的认识。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0年8月我院胸外科手术病理确诊的94例老年NSCL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其性别分布、伴随疾病等特点。结果 94例患者男女比为1.94∶1,平均年龄为(71.2±4.61)岁,组织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68.1%);伴随疾病多,主要为心血管疾病(57.4%)、糖尿病(12.8%)等。结论老年NSCLC患者以男性居多,腺癌最多,伴随疾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人 手术病理
下载PDF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不同路径与囊肿位置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许晓栋 尚攀峰 +5 位作者 韩冬冬 丁辉 侯子珍 王家吉 岳中瑾 杨宁强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5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不同路径与囊肿位置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8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90例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经腹腔(TPL)及后腹腔(RPL)两种手术路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不同路径与囊肿位置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8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90例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经腹腔(TPL)及后腹腔(RPL)两种手术路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根据囊肿位置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当囊肿位于肾脏腹侧时,经腹腔路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而当囊肿位于肾脏外侧时,经后腹腔路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经腹腔路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脏腹侧囊肿,经腹腔路径优于后腹腔途经,肾脏外侧囊肿,经后腹腔路径更有优势。在手术路径的选择上,应根据囊肿部位、患者病情以及术者的个人经验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肾囊肿 手术路径
原文传递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欣欣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3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6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TVCDS,并将检查的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子宫内膜...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6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TVCDS,并将检查的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均伴有宫腔积液;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的患者其子宫内膜的厚度均>10 mm;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和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癌的患者RI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采取TVCDS诊断对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75%、100.00%、95.00%。结论采取TVCDS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检出率较高,且属于一项无创性检查,对子宫几乎无损伤,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病变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手术病理
下载PDF
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检查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与对比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情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6期72-74,共3页
目的对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检查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的早期胃癌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 目的对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检查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的早期胃癌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检查,对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诊断价值。结果56例早期胃癌患者经胃镜活检确诊50例,确诊率为89.29%,疑诊4例,疑诊率7.14%,排除2例,排除率为3.57%;外科病理确诊52例,确诊率为92.86%,疑诊2例,疑诊率为3.57%,排除2例,排除率为3.57%。胃镜活检的确诊率略低于外科病理检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胃镜活检对病理类型的判断结果与外科病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癌早期诊断中,胃镜活检的确诊率以及对病理组织分型准确率与外科病理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胃镜活检可有效避免出血,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在预防控制以及术前筛查中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关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诊断 外科病理 胃镜活检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超声在消化道穿孔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影像特点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文娜 黄增柱 +1 位作者 冯礼云 邓叶青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消化道穿孔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影像特点。方法:选择消化道穿孔患者50例,入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得到确诊,入院后患者先行X线检查,对于疑似病灶再行超声检查,将两种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超声在消化道... 目的:探讨超声在消化道穿孔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影像特点。方法:选择消化道穿孔患者50例,入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得到确诊,入院后患者先行X线检查,对于疑似病灶再行超声检查,将两种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超声在消化道穿孔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影像特点。结果:50例消化道穿孔患者均经过手术检查得到确诊,患者行X线检查确诊39例,确诊率为78. 00%,超声诊断确诊率为94. 00%,超声诊断与手术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高于X线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0例腹腔游离气体超声下可见肝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强回声干扰,存在多次发射回声。11例腹腔积液超声下显示:大量浑浊的液体,左肝前可见游动气体,右上腹可见不均质包块。结论:消化道穿孔患者入院后采用超声检查能帮助患者确诊,诊断符合率较高,能弥补X线的不足,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穿孔 X线检查 超声检查 手术病理 临床治疗
下载PDF
支气管针吸活检术标本不同病理检查方法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韦庆 程玲燕 +4 位作者 邓庭军 韦真 何文 李娜 卢嘉宾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2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下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不同病理检查方法在肺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4月河池市人民医院疑似肺癌患者110例,患者均行EBUS-TBNA干预,取得的标本分别行组织病理、涂片细胞学和液基细胞学检...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下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不同病理检查方法在肺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4月河池市人民医院疑似肺癌患者110例,患者均行EBUS-TBNA干预,取得的标本分别行组织病理、涂片细胞学和液基细胞学检查,以临床最终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3种检查方法在肺癌患者中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及并发症。结果110例疑似肺癌患者临床最终检查确诊78例,确诊率为70.91%。EBUS-TBNA标本下涂片细胞学检查确诊64例,诊断符合率为72.73%(P<0.05),灵敏度为71.79%,特异度为75.00%;液基细胞学检查确诊72例,诊断符合率为81.82%(P<0.05),诊断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78.13%;组织细胞学检查确诊76例,诊断符合率为92.73%(P<0.05);检查灵敏度93.59%,特异度90.63%。EBUS-TBNA不同病理检查方法最终确诊78例,诊断符合率为96.36%,诊断灵敏度为97.445,特异度为93.75%。涂片细胞学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联合检查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涂片细胞学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P<0.05);涂片细胞学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过程中出血、气胸、肿瘤针道转移及空气栓塞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EBUS-TBNA标本采集后,对患者行组织学病理联合涂片细胞学检查能获得较好的诊断效能,必要时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发挥不同检查方法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下支气管针吸活检术 肺癌 诊断效果 肺功能 手术病理
下载PDF
LBL及PBL在外科病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蒋依娜 王鸿雁 张冠军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8期47-49,共3页
外科病理注重对组织形态观察能力的提升及病理思维模式的培养,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LBL单一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随着PBL引入外科病理教学过程,其积极作用不容小觑,但在应用过程中,PBL的缺陷也日... 外科病理注重对组织形态观察能力的提升及病理思维模式的培养,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LBL单一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随着PBL引入外科病理教学过程,其积极作用不容小觑,但在应用过程中,PBL的缺陷也日益凸显。将比较LBL和PBL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并结合外科病理学自身特点及本科室教学经验,提出改善举措。总之,根据外科病理不同阶段教学目标的不同,灵活采用LBL联合PBL教学方法,能够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授教学法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医学教育 外科病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