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外科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0
1
作者 丁杰 张忠民 +1 位作者 潘扬 王润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106-2108,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普通外科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各调查因素对切口感染率的影响,筛选出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医院普通外科切口感染发病率为4.26%,Ⅰ类切口感染率为0.80%,Ⅱ、Ⅲ类切口感染率为7.03%;性别... 目的探讨影响普通外科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各调查因素对切口感染率的影响,筛选出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医院普通外科切口感染发病率为4.26%,Ⅰ类切口感染率为0.80%,Ⅱ、Ⅲ类切口感染率为7.03%;性别、年龄、肥胖、糖尿病、切口分类、手术性质、手术时间均是普通外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对危险因素的监测与调控有利于降低普通外科切口感染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感染 普通外科 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皮肤准备方法对术后切口愈合及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52
2
作者 王庆军 李武平 +1 位作者 孙惠英 宋向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1-444,共4页
目的观察术前采用不同皮肤准备方法、不同皮肤准备时间手术患者的术后切口愈合、切口感染率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区组交叉设计方案,在4个临床科室7个病区不同时间对手术患者采取不同的术前皮肤准备方法,即术前晚清洁、剃毛,术前2h清洁、剃... 目的观察术前采用不同皮肤准备方法、不同皮肤准备时间手术患者的术后切口愈合、切口感染率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区组交叉设计方案,在4个临床科室7个病区不同时间对手术患者采取不同的术前皮肤准备方法,即术前晚清洁、剃毛,术前2h清洁、剃毛,术前晚清洁、不剃毛和术前2h清洁、不剃毛,所有患者均沐浴并用肥皂清洁术区两遍。结果共收集病例1505例,术前晚清洁、剃毛364例;术前2h清洁、剃毛375例;术前晚清洁、不剃毛374例;术前2h清洁、不剃毛392例。统计结果显示,剃毛与不剃毛组间切口愈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切口感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皮肤准备时间组间术后切口愈合、感染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彻底清洁皮肤后,与剃毛方式相比,术前皮肤准备只清洁不剃毛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更好,不剃毛备皮不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率。有效清洁是术前皮肤准备的关键;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皮肤准备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前护理 外科伤口感染 术前皮肤准备
原文传递
给氧负压封闭伤口治疗在骨科慢性伤口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45
3
作者 徐娟 蒋琪霞 +1 位作者 刘颖 陈星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0-654,共5页
目的探讨负压伤口疗法联合局部给氧治疗骨科慢性伤口的抑菌促愈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在负压伤口治疗的基础上局部给氧2L/min,连续10d。对照组给予负压伤口治疗,连续10d。之后,两组均给予手术治... 目的探讨负压伤口疗法联合局部给氧治疗骨科慢性伤口的抑菌促愈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在负压伤口治疗的基础上局部给氧2L/min,连续10d。对照组给予负压伤口治疗,连续10d。之后,两组均给予手术治疗或标准湿性疗法至愈合并随访3个月。结果干预后第10天,试验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伤口渗液p H低于对照组(P<0.01),伤口温度高于对照组(P<0.01),肉芽组织覆盖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压疮愈合计分量表计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试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氧负压封闭伤口治疗有利于控制骨科慢性伤口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提高伤口治愈率并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效果优于单纯负压伤口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伤口感染 负压伤口疗法
原文传递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指南(2017)》更新解读 被引量:44
4
作者 陶一明 王志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21-824,共4页
预防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一直是外科技术的重要部分。2017年版《外科部位感染预防指南》进行了要点首次更新,主要针对手术中的14个核心领域,根据最全、最广泛、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给出了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最终得出了42条指南建议,... 预防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一直是外科技术的重要部分。2017年版《外科部位感染预防指南》进行了要点首次更新,主要针对手术中的14个核心领域,根据最全、最广泛、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给出了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最终得出了42条指南建议,这其中包括广泛应用的手术皮肤准备、无菌手术贴膜及预防抗生素使用等。新指南较为全面地反映了SSI预防的最新与最权威的观点,不仅更新了临床操作规范,而且有助于临床一线医生有关手术感染的观念更新,故对新指南的重要观点作一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伤口感染/预防 指南 循证医学
原文传递
综合干预对骨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效果分析 被引量:36
5
作者 李海霞 后世翔 祝子明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1040-1043,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骨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抽取宣城市人民医院2017年1—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例599份,与2016年数据进行对比,并对干预后预防性抗菌药物合理性进行评价分析,对比干预效果。结果下降至46.24%,差...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骨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抽取宣城市人民医院2017年1—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例599份,与2016年数据进行对比,并对干预后预防性抗菌药物合理性进行评价分析,对比干预效果。结果下降至4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16,P<0.001)。预防用人均抗菌药物费用由对照组的189.16元下降为79.53元,住院总药费由对照组的2 496.62元下降为1 605.39元(P<0.001)。药物品种选择及术后用药时间的不合理给药频次较去年同期明显减少(P<0.01)。结论综合干预使该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明显好转,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物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预防 外科伤口感染 住院时间 费用 药物 抗菌药 医院 骨科
下载PDF
普通手术室和层流洁净手术室对手术切口感染率的影响 被引量:36
6
作者 傅小芳 刘金妹 +1 位作者 顾崎 沈瑞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了解手术室空气质量与手术切口感染率的关系。方法比较在普通手术室和层流洁净手术室施行的手术切口感染率。结果在普通手术室施行的17 707例手术中发生切口感染232例,切口感染率为1.31%;洁净手术室施行的8 931例手术中发生切口感... 目的了解手术室空气质量与手术切口感染率的关系。方法比较在普通手术室和层流洁净手术室施行的手术切口感染率。结果在普通手术室施行的17 707例手术中发生切口感染232例,切口感染率为1.31%;洁净手术室施行的8 931例手术中发生切口感染65例,切口感染率为0.7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在普通手术室施行的Ⅰ、Ⅱ、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59%、1.63%、5.23%,洁净手术室施行的Ⅰ、Ⅱ、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25%、0.77%、6.06%,上述Ⅰ、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差异均有显著性(分别为P<0.05,P<0.005),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室采用层流空气净化系统可以明显降低Ⅰ、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层流手术室 空气消毒 切口感染
下载PDF
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34
7
作者 姚小红 黄秀良 +2 位作者 董爱明 刘伟 杨红晖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了解某院普通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高危因素,以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降低感染率。方法采取前瞻性调查的方法,对该院2010年1—12月普通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2010年共监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914例,发现手术部位感染15例,手... 目的了解某院普通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高危因素,以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降低感染率。方法采取前瞻性调查的方法,对该院2010年1—12月普通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2010年共监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914例,发现手术部位感染15例,手术部位感染率为1.64%;患者年龄、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手术性质、手术方法是手术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2010年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1.64%与2009年的3.45%(19/5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P=0.03)。结论实施目标性监测,加强危险因素管理,能有效降低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外科 手术部位感染 切口感染 目标性监测 医院感染
下载PDF
探讨影响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34
8
作者 胡少华 《临床护理杂志》 2009年第3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12月188例腹部手术患者调查,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率11.2%,手术时间、术后白蛋白水平、腹部手术史、放置引流管数量与术后切口... 目的探讨影响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12月188例腹部手术患者调查,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率11.2%,手术时间、术后白蛋白水平、腹部手术史、放置引流管数量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有显著关联(P<0.05),切口感染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延长。结论完善术前评估,术中医护密切配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机会,术后合理的营养支持等措施能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伤口感染/护理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副作用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9
作者 王爱华 魏晓军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6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264例,按照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观察感染组病原菌分布特点...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264例,按照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观察感染组病原菌分布特点,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术后切口感染30例,无术后切口感染234例,发生率为11.36%。感染组共检出病原菌4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0株(68.18%),革兰阳性菌14株(31.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体质量指数≥24kg/m^2、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期Ⅲ~Ⅳ期、采用开腹手术、手术时间≥3.0h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根据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个体化的围术期干预措施可切实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外科伤口感染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心脏手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修复与重建18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9
10
作者 刘冬 王文璋 +3 位作者 蔡爱兵 韩志义 李喜元 马加贵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 总结心脏手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DSWI)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胸外科189例采用胸大肌肌瓣、腹直肌肌瓣手术治疗的心脏手术后DSW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6例,... 目的 总结心脏手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DSWI)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胸外科189例采用胸大肌肌瓣、腹直肌肌瓣手术治疗的心脏手术后DSW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6例,女性73例;平均年龄(54±21)岁,体重指数(26.1±1.3) kg/m2.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93例,CABG同期行其他心脏手术13例,瓣膜置换术或成形术47例,主动脉手术16例,先天性心脏病18例,心脏外伤2例.患者入院后给予清洁感染创面并提取分泌物,依据分泌物药敏结果选取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手术扩大清创彻底清除感染灶,根据清创缺损情况选择肌瓣填充修复,其中单纯应用胸大肌肌瓣184例、单纯腹直肌肌瓣1例,胸大肌联合腹直肌肌瓣4例,放置负压吸引装置引流,定期换药理疗.结果 179例术后2周内康复出院,伤口一期愈合率94.7%;7例患者因切口皮下感染延迟1周出院,3例院内死亡.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4±5)d.8例患者出院1周后出现皮下脂肪液化经换药后伤口痊愈,9例因死骨残留等原因出院2个月后伤口再次出现窦道经再次清创肌瓣修复而治愈.死亡8例,病死率4.2%,其中6例死于感染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1 ~ 4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随访率83.9%.149例患者无感染复发,2例因主动脉置换术后人工血管排斥,虽然经过一次清创及肌瓣移植仍残留窦道.结论 心脏大血管手术后DSWI应积极行外科手术清创,胸大肌肌瓣和(或)腹直肌肌瓣修复重建胸骨缺损区域是DSWI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伤口感染 胸廓成形术 心脏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改进术前备皮法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9
11
作者 王菊吾 申屠敏姣 张晓霞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39-1040,共2页
探讨术前备皮法改进的必要性。总结了1999~2006年我院普外科、胸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及妇产科应用改进后的备皮方法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应用改进后的术前备皮方法后,Ⅰ类切口感染率平均小于0.50%。表明改进后的术前备皮法... 探讨术前备皮法改进的必要性。总结了1999~2006年我院普外科、胸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及妇产科应用改进后的备皮方法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应用改进后的术前备皮方法后,Ⅰ类切口感染率平均小于0.50%。表明改进后的术前备皮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及临床推广的必要性,但必须重视术前备皮的清洁度,术中要避免环境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前护理 外科伤口感染
原文传递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7
12
作者 赵国良 张在保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12-1915,共4页
为了研究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并总结具体的护理对策,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进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均进行手术室预防护理干预。并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 为了研究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并总结具体的护理对策,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进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均进行手术室预防护理干预。并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进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治疗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对照组中的56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其中20例为急诊手术,10例为非层流室手术,15例为手术时有参观人员,5例患者手术时间超过3 h,6例为接台手术。观察组的手术治疗患者护理后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和对照组的比较,明显较低(p<0.05);手术切口感染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急诊手术、非层流室手术、手术时有参观人员、接台手术以及手术时间超过3 h是手术时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有着多种手术室相关因素,经过护理干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可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患者 切口感染发生率 手术时相关因素 护理对策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3
作者 罗小波 马远征 +3 位作者 李宏伟 鲍达 胡明 薛海滨 《脊柱外科杂志》 2010年第5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术后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应用VSD治疗11例脊柱内固定术术后深部感染患者的治疗经过,以总结出合理的诊疗方法。结果1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术后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应用VSD治疗11例脊柱内固定术术后深部感染患者的治疗经过,以总结出合理的诊疗方法。结果11例患者应用VSD技术处理创面1~3次,每次引流7—10d。10例患者保留椎间植骨融合器、椎弓根钉、连接棒,仅取出横连。1例患者术中发现内固定已松动,取出所有内固定。随访6~3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临床治愈。结论VSD技术可以充分引流脊柱后路内固定术术后深部感染伤口的脓液并消灭其死腔;同时增加了取出横连保留其他内固定的安全性,有利于切口早习愈合及尽早进行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内固定器 外科伤口感染 伤口愈合 真空 抽吸 封闭敷料
下载PDF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研究及手术室护理对策 被引量:24
14
作者 王惠 《中国校医》 2013年第9期688-690,共3页
目的探讨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手术室护理对策,降低骨科手术感染率。方法对本院2009-2010年收治的3634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导致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2009-2010年共发生骨科无茵手术切口... 目的探讨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手术室护理对策,降低骨科手术感染率。方法对本院2009-2010年收治的3634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导致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2009-2010年共发生骨科无茵手术切口感染20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O.55%。其中,2009年为0.61%,2010年为0.50%;在20例切口感染中手术时间〉2h的为13例,1-2h的为5例,〈1h的2例,其构成比依次为65.0%、25.0%、10.0%。结论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类型、手术地点、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是否接台手术等手术室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严格无茵操作,以减少骨科无菌手术切口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伤口感染 病因学 手术室护理 外科伤口感染 预防和控制
原文传递
肝内胆管结石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毛长坤 刘付宝 +3 位作者 赵义军 赵红川 王国斌 耿小平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49-1054,共6页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提供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12年12月间手术117例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接受预防切口感染的特殊围手术期处理分为特殊...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提供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12年12月间手术117例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接受预防切口感染的特殊围手术期处理分为特殊处理组与常规处理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其他临床指标;再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分析引起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常规处理组比较,特殊处理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14.6%vs.36.8%),引流管拔除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切口感染与年龄、合并糖尿病、术前胆管炎、既往胆道手术史、胆汁培养阳性、术中采取预防措施、手术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既往胆道手术史和延迟拔除引流管是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而术中采取预防措施是保护性因素(均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既往胆道手术史和术后延迟拔除引流管是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中采取预防措施可降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且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胆管 肝内 外科伤口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择期结直肠癌一期吻合术后切口感染预后因素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韩加刚 王振军 +6 位作者 魏广辉 易秉强 马华崇 高志刚 杨勇 赵博 赵宝成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15-419,共5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一期吻合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03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择期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已除外造口患者)共1 381例,其中男性762例,女性619例;年龄20~90岁,中位年龄67岁;体重指数21.0~ 35.6 ...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一期吻合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03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择期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已除外造口患者)共1 381例,其中男性762例,女性619例;年龄20~90岁,中位年龄67岁;体重指数21.0~ 35.6 kg/m2,平均(27.7±3.7) kg/m2.记录患者术前、手术情况及术后切口感染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共发生切口感染126例,感染率为9.12%,感染发生时间2 ~20 d,平均(6.7±2.9)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体重指数(OR=1.058,P=0.030)、纱垫缝合保护切口(OR=1.646,P=0.012)、术中污染(OR=10.549,P=0.000)、开腹手术(OR=2.111,P=0.001)是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纱垫保护切口相比,切口保护套可以显著降低切口感染率;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显著降低切口感染率.结论 患者高体重指数、术中污染、纱垫保护切口和开腹手术是择期结直肠癌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切口保护套和腹腔镜技术有助于降低切口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外科手术 外科伤口感染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原文传递
肝胆手术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周宏 韩方正 +2 位作者 茅一平 康海全 郑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34-336,333,共4页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危险因素,为制定SSI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的方法,研究肝胆手术SSI的发生情况,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术前住院日、有无糖尿病、外周血血浆清蛋白、手术持...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危险因素,为制定SSI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的方法,研究肝胆手术SSI的发生情况,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术前住院日、有无糖尿病、外周血血浆清蛋白、手术持续时间、手术方式、ASA评分、切口方向、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天数及有无术后并发症等24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肝胆手术SSI发生率为11.74%(35/298),其中住院期问感染24例(68.57%),出院后随访发现感染11例(31.4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出现脂肪液化和切口裂开等并发症、手术持续时间及术后引流天数是S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胆手术SSI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SSI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周世然 陈志刚 李立东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供临床借鉴。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21例胫骨平台骨折并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患者,根据有无切口感染,分为两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供临床借鉴。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21例胫骨平台骨折并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患者,根据有无切口感染,分为两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骨折特点、手术相关变量及生化指标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时间为1~3年,平均随访时间为16个月。共16例(13.2%)发生切口感染,其中表浅感染12例(9.9%),深部感染4例(3.3%)。最为常见的感染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部分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开放性骨折、手术时间延长以及ASA分级≥3级为胫骨平台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存在较高的切口感染发生率,高危危险因素包括高BMI、开放性骨折、手术时间延长以及ASA分级≥3级。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各项指标,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伤口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谢章家 庞安琪 谢壮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4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早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0月本组所行153例单侧THA的患者,其中男46例,女107例,年龄29~79岁,平均(61·0±8·9)岁。回顾性分析多项临床因素与手术部...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早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0月本组所行153例单侧THA的患者,其中男46例,女107例,年龄29~79岁,平均(61·0±8·9)岁。回顾性分析多项临床因素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性。连续变量包括: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前白蛋白血清浓度、伤口引流管停留时间;分类变量包括:性别、有无长期使用激素病史、是否合并糖尿病、有无前次手术史、是否使用骨水泥、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方案。153例患者按照是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分成两组,对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153例患者中8例出现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5·23%。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前白蛋白血清浓度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2,P<0·05);白蛋白<35g/L与白蛋白>35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P<0·05)。有无长期口服激素、有无前次手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χ2值分别为3·93与12·38,P<0·05)。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生素使用时间、引流管停留时间、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使用骨水泥等因素对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无影响,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THA术前低蛋白血症、前次手术史、长期口服激素史是手术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外科伤口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老年胃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许洪宝 蔡炜龙 +4 位作者 汪伟民 潘杰 张鸣杰 韩春蕃 严强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6-27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在胃癌根治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6年间湖州市中心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410例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SSI相关并...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在胃癌根治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6年间湖州市中心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410例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SSI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410例老年胃癌患者中有50例发生SSI,总发生率为12.2%,其中切口感染19例,发生率为4.6%;器官腔隙感染31例,发生率为7.6%。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75岁(χ^2=5.315,P=0.021)、术前贫血(χ^2=3.983,P=0.046)、NRS2002评分≥3分(χ^2=4.785,P=0.029)、糖尿病(χ^2=5.895,P=0.015)、术前消化道梗阻(χ^2=5.250,P=0.022)、未分化癌(χ^2=4.448,P=0.035)、贲门癌(χ^2=5.265,P=0.022)及联合脏器切除(χ^2=4.165,P=0.041)均与SSI有关。多因素分析发现,高龄(OR=2.422,P=0.016)、糖尿病(χ^2=2.524,P=0.026)、术前梗阻(OR=2.098,P=0.047)及高NRS2002评分(OR=1.969,P=0.043)为S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糖尿病、术前梗阻及高NRS2002评分是老年胃癌患者术后SSI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外科伤口感染 老年人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