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钛可见光光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
作者 唐剑文 吴平霄 +1 位作者 曾少雁 刘云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28,共4页
综述了二氧化钛可见光化的一些理论观点及其改性技术的新进展,涉及染料光敏化、金属离子掺杂、贵金属沉积和复合半导体、非金属掺杂等,认为二氧化钛可见光化中的改性,实际上是使催化剂产生靠近导带或价带的内带隙的过程,并且这个新形成... 综述了二氧化钛可见光化的一些理论观点及其改性技术的新进展,涉及染料光敏化、金属离子掺杂、贵金属沉积和复合半导体、非金属掺杂等,认为二氧化钛可见光化中的改性,实际上是使催化剂产生靠近导带或价带的内带隙的过程,并且这个新形成的带隙能使催化剂对可见光产生有效的响应。针对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实用化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有效地抑制电子复合是今后改性研究的重点,寻找低成本的光敏物质或使污染物本身具有较好的光敏化性能是今后光敏化研究的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光催化剂 可见光 表面光敏化 金属离子掺杂 贵金属沉积 复合半导体 非金属掺杂
下载PDF
苯封四聚苯胺/TiO_2/ITO薄膜电极光致界面电荷转移 被引量:3
2
作者 曹亚安 孟庆巨 +5 位作者 宋庆 舒永春 赵俊岩 姚江宏 白玉白 许京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77-1681,共5页
采用水解胶溶法和旋转涂膜法分别制备出TiO2纳米粒子溶胶和TiO2/ITO薄膜,采用浸泡法制备出苯封四聚苯胺(聚苯胺)/TiO2/ITO薄膜电极.利用表面光电压谱、光致循环伏安和光电流作用谱测定了TiO2的禁带宽度和表面态能级、聚苯胺的HOMO-LUMO... 采用水解胶溶法和旋转涂膜法分别制备出TiO2纳米粒子溶胶和TiO2/ITO薄膜,采用浸泡法制备出苯封四聚苯胺(聚苯胺)/TiO2/ITO薄膜电极.利用表面光电压谱、光致循环伏安和光电流作用谱测定了TiO2的禁带宽度和表面态能级、聚苯胺的HOMO-LUMO能级宽度和双极化子能级,确定了聚苯胺/TiO2/ITO薄膜电极能带结构.进一步分析了聚苯胺/TiO2/ITO薄膜电极的光电转换特性及光致界面电荷转移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封四聚苯胺 TIO2 表面敏化 聚苯胺/TiO2/TTO薄膜电极 光致界面电荷转移
下载PDF
体表敏化点探查的模式总结及应用分析
3
作者 潘威 林力楠 +6 位作者 余笑帅 王肖盈 沈琼颖 郑思懿 聂娜 梁宜 方剑乔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23-1628,共6页
腧穴敏化作为近20年来针灸界突破性的新理论,其对经络腧穴理论的丰富及针灸临床诊治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当前针对不同疾病的体表敏化点探查研究的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是体表敏化点探查模式尚缺乏系统性的梳理和总结。本文根据体... 腧穴敏化作为近20年来针灸界突破性的新理论,其对经络腧穴理论的丰富及针灸临床诊治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当前针对不同疾病的体表敏化点探查研究的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是体表敏化点探查模式尚缺乏系统性的梳理和总结。本文根据体表敏化点探查过程中研究目的的开放度与目标范围的精准度、变动度等特征,将体表敏化点探查方式分为泛查模式与精查模式,两者在探查效率、结果呈现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前者又可细分为整体性泛查模式、定域性泛查模式,后者则细分为固定性精查模式、变化性精查模式。通过深入剖析各探查模式的适用场景、特色优势、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模式选择、模式创新、模式未来发展方向的若干意见,旨在为后续各类疾病体表敏化点探查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考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敏化 体表敏化点 探查模式 精准探查 粗泛探查
原文传递
表面In掺杂TiO2的N719/TiO2-Inx%/FTO薄膜电极的光电转换效率 被引量:6
4
作者 程辉 姚江宏 曹亚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632-2640,共9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In表面修饰的TiO2(TiO2-Inx%)纳米粒子,x%代表在In掺杂的TiO2样品中In3+与In3+和Ti4+离子摩尔百分含量.利用二(四丁基铵)顺式-双(异硫氰基)双(2,2-联吡啶-4,4-二羧酸)钌(II)(N719)作为敏化剂,制备出N719/TiO2/FTO...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In表面修饰的TiO2(TiO2-Inx%)纳米粒子,x%代表在In掺杂的TiO2样品中In3+与In3+和Ti4+离子摩尔百分含量.利用二(四丁基铵)顺式-双(异硫氰基)双(2,2-联吡啶-4,4-二羧酸)钌(II)(N719)作为敏化剂,制备出N719/TiO2/FTO(氟掺杂锡氧化物)和N719/TiO2-Inx%/FTO染料敏化薄膜电极.光电转换效率实验表明,在薄膜电极+0.5mol.L-1LiI+0.05mol.L-1I2的三甲氧基丙腈(MPN)溶液+Pt光电池体系中,N719/TiO2-Inx%/FTO薄膜电极的光电转换效率均高于N719/TiO2/FTO,其中N719/TiO2-In0.1%/FTO的光电转换效率比N719/TiO2/FTO提高了20%.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漫反射吸收光谱(DRS)、荧光(PL)光谱和表面光电流作用谱确定了TiO2-Inx%样品中In3+离子的存在方式和能带结构;利用表面光电流作用谱研究了N719/TiO2-Inx%/FTO薄膜电极的光致界面电荷转移过程.结果表明,In3+离子在TiO2表面形成O-In-Cln(n=1,2)物种,该物种的表面态能级位于导带下0.3eV处;在光电流产生过程中,O-In-Cln(n=1,2)表面态能级有效地抑制了光生载流子在TiO2-Inx%层的复合,促进了阳极光电流的增加,从而导致N719/TiO2-Inx%/FTO薄膜电极的光电转化效率高于N719/TiO2/FTO,并进一步讨论了光致界面电荷转移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Inx% O-In-Cln (n=1 2)物种 表面敏化 N719 TiO2-Inx% FTO 光电转换效率
下载PDF
TiO2表面氧空位对Rup2P/TiO2/ITO薄膜电极光致电荷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程辉 董江舟 +2 位作者 巢晖 姚江宏 曹亚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50-856,共7页
采用改性的TiCl4水解法制备出三种不同表面性质的TiO2-X(X=5,10,20,X表示加入NaOH的浓度,单位为mo·lL-1)样品.利用(1,10-邻菲咯啉)2-2-(2-吡啶基)苯咪唑钌混配配合物(Rup2P)作为敏化剂,制备出Rup2P/TiO2-5/ITO(铟锡金属氧化物)、Ru... 采用改性的TiCl4水解法制备出三种不同表面性质的TiO2-X(X=5,10,20,X表示加入NaOH的浓度,单位为mo·lL-1)样品.利用(1,10-邻菲咯啉)2-2-(2-吡啶基)苯咪唑钌混配配合物(Rup2P)作为敏化剂,制备出Rup2P/TiO2-5/ITO(铟锡金属氧化物)、Rup2P/TiO2-10/ITO和Rup2P/TiO2-20/ITO表面敏化薄膜电极.测试结果表明三种薄膜电极的光电转换效率Rup2P/TiO2-10/ITO最高,Rup2P/TiO2-20/ITO次之,Rup2P/TiO2-5/ITO最低.利用吸收光谱、表面光电压(SP)谱、荧光光谱和表面光电流作用谱等分析了Rup2P和三种TiO2的能带结构和表面性质;利用光致循环伏安和表面光电流作用谱研究了三种Rup2P/TiO2-X/ITO薄膜电极的光致界面电荷转移过程.结果表明,在光致界面电荷转移过程中,TiO2层表面氧空位对Rup2P/TiO2-X/ITO薄膜电极光致电荷转移产生重要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Rup2P/TiO2-X/ITO薄膜电极的光电流产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p2P TIO2 表面敏化 Rup2P/TiO2-X/ITO 光致电荷转移
下载PDF
Rup_2P表面敏化TiO_2基复合薄膜光致界面电荷转移 被引量:2
6
作者 翟晓辉 赵俊岩 +1 位作者 巢晖 曹亚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17-1622,共6页
采用离子束溅射技术制备出TiO2/ITO、Zn2+掺杂的TiO2(TiO2-Zn)/ITO和TiO2/ZnO/ITO薄膜,采用表面敏化技术和旋转涂膜法,制备出(1,10-邻菲咯啉)2-2-(2-吡啶基)苯咪唑钌混配配合物(Rup2P)表面敏化的TiO2基复合薄膜Rup2P/TiO2/ITO、Rup2P/Ti... 采用离子束溅射技术制备出TiO2/ITO、Zn2+掺杂的TiO2(TiO2-Zn)/ITO和TiO2/ZnO/ITO薄膜,采用表面敏化技术和旋转涂膜法,制备出(1,10-邻菲咯啉)2-2-(2-吡啶基)苯咪唑钌混配配合物(Rup2P)表面敏化的TiO2基复合薄膜Rup2P/TiO2/ITO、Rup2P/TiO2-Zn/ITO和Rup2P/TiO2/ZnO/ITO.表面光电压谱(SPS)结果发现:敏化后的TiO2基薄膜在可见区(400-600nm)产生SPS响应;TiO2基薄膜的能带结构不同,其在400-600nm和350nm处的SPS响应的峰高比不同.利用电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EFISPS),测定TiO2基薄膜和表面敏化TiO2基复合薄膜各种物理参数,并确定其能带结构.分析可知,表面敏化TiO2基复合薄膜在400-600nm的SPS响应峰主要源于Rup2P分子的中心离子Ru4d能级到配体1,10-邻菲咯啉π*1和2-(2-吡啶基)苯咪唑π*2能级的跃迁;TiO2中Zn2+掺杂能级有利于Ru4d能级到配体π*1和π*2跃迁的光生电子向TiO2-Zn导带的注入;TiO2/ZnO异质结构有利于光生电子向ITO表面的转移,从而导致可见光(400-600nm)SPS响应增强以及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p2P 表面敏化 TiO2-Zn/ITO TiO2/ZnO/ITO 光致界面电荷转移
下载PDF
内蒙古中西部地面感热通量影响沙尘暴的观测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彰俊 孙照渤 +1 位作者 姜学恭 马瑞芳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37-543,共7页
利用内蒙古中西部不同地表类型的16个测站2005—2006年3—5月逐小时地面观测资料和逐日沙尘暴资料,计算了地面感热通量、地面位温并分析它们与沙尘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内蒙古中西部春季地面感热通量表现为净加热,且沙尘暴发生次数多的... 利用内蒙古中西部不同地表类型的16个测站2005—2006年3—5月逐小时地面观测资料和逐日沙尘暴资料,计算了地面感热通量、地面位温并分析它们与沙尘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内蒙古中西部春季地面感热通量表现为净加热,且沙尘暴发生次数多的年份净地面感热加热强度反而较小。在沙尘暴发生前,沙漠区和高平原区地面感热通量达到最大,而丘陵和平原地区反而开始降低。对于沙尘暴发生前12h累积的地面感热加热强度及导致的地面位温上升幅度,高平原和丘陵平原区要强于沙漠区。但相对而言,沙漠和高平原地区地面感热加热影响沙尘暴的"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地面感热通量 内蒙古中西部 观测分析
下载PDF
机床调整误差对弧齿锥齿轮大轮齿面形状影响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丽霞 李培军 刘新状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15,共3页
根据弧齿锥齿轮大轮齿面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机床调整误差对弧齿锥齿轮齿面形状影响的规律,找到了齿面上受机床调整参数误差影响较大的点(简称齿面误差敏感点)和机床调整参数中对齿面形状影响较大的参数(简称误差敏感调整参数),对补偿机床... 根据弧齿锥齿轮大轮齿面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机床调整误差对弧齿锥齿轮齿面形状影响的规律,找到了齿面上受机床调整参数误差影响较大的点(简称齿面误差敏感点)和机床调整参数中对齿面形状影响较大的参数(简称误差敏感调整参数),对补偿机床调整误差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齿锥齿轮 齿面方程 误差敏感点 误差敏感调整参数
下载PDF
表面应力敏感膜传感图像的振动校正算法
9
作者 周大唐 何刚 +2 位作者 严来军 陈爽 陈晓栋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6-471,共6页
表面应力敏感膜传感系统在风洞中的不稳定振动给测量结果带来较大的误差,提出了一种自标定方法对表面应力敏感膜传感图像进行振动校正,消除不稳定平台振动的影响,减少测量误差。首先通过原始传感图像的互相关获得包含振动和有效信息的... 表面应力敏感膜传感系统在风洞中的不稳定振动给测量结果带来较大的误差,提出了一种自标定方法对表面应力敏感膜传感图像进行振动校正,消除不稳定平台振动的影响,减少测量误差。首先通过原始传感图像的互相关获得包含振动和有效信息的初始位移,然后通过大津阈值法和形态学获得参考区掩码,最后使用透视变换原理和最小二乘法还原整个振动平面并进行振动校正。方法将敏感膜传感图像的子区作为特征点参与计算,实现了振动的自标定校正,能使传感系统在不稳定平台也能进行高精度测量。通过高速列车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显示该方法相比其它传统方法精度更高,鲁棒性更好,产生了良好时空分辨率图像,在50m/s的来流中,将振动平均误差降低了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 振动校正 表面应力敏感膜 互相关 不稳定平台 透视变换
原文传递
厚松散层薄基岩煤层开采地表沉降速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张佳明 程桦 张亮亮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1-159,共9页
为研究厚松散层薄基岩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降速度变化规律,以淮南矿区某矿110801首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分别对不同开采速度、采高、采宽、松散层厚度和基岩层厚度条件下煤层开采地表沉降速度进行模拟研究,分析... 为研究厚松散层薄基岩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降速度变化规律,以淮南矿区某矿110801首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分别对不同开采速度、采高、采宽、松散层厚度和基岩层厚度条件下煤层开采地表沉降速度进行模拟研究,分析地表沉降速度变化规律及各影响参数对地表沉降速度的敏感性大小。结果表明:地表沉降速度随开采速度、采高、采宽的增大而增大,但随基岩层厚度、松散层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地表最大沉降速度随开采速度、采高、采宽的增大而线性增大,随松散层厚度的增大而线性减小,与基岩层厚度呈幂函数减小关系;各影响因素对地表最大沉降速度的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采宽、基岩层厚度、松散层厚度、开采速度、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松散层 薄基岩 FLAC3D 地表沉降速度 敏感性
下载PDF
表面敏化TiO_2基复合薄膜的能带结构与光致电荷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江舟 赵峻岩 +1 位作者 巢晖 曹亚安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781-2786,共6页
采用离子束溅射方法制备出TiO2/ITO,Zr4+掺杂的TiO2(TiO2-Zr)/ITO和ZrO2/TiO2/ITO复合薄膜.利用表面敏化方法制备出(1,10-邻菲咯啉)2(3,4,5-三氟苯基)咪唑并[5,6-f]邻菲咯啉钌混配配合物[Rup2O](p=1,10-邻菲咯啉,O=(3,4,5-三氟苯基)咪唑... 采用离子束溅射方法制备出TiO2/ITO,Zr4+掺杂的TiO2(TiO2-Zr)/ITO和ZrO2/TiO2/ITO复合薄膜.利用表面敏化方法制备出(1,10-邻菲咯啉)2(3,4,5-三氟苯基)咪唑并[5,6-f]邻菲咯啉钌混配配合物[Rup2O](p=1,10-邻菲咯啉,O=(3,4,5-三氟苯基)咪唑并[5,6-f]邻菲咯啉)/TiO2/ITO,Rup2O/TiO2-Zr/ITO和Rup2O/ZrO2/TiO2/ITO表面敏化TiO2基复合薄膜.表面光电压谱(SPS)表明,表面敏化TiO2基复合薄膜在400~600和350 nm产生的SPS响应峰的峰高比与TiO2基复合薄膜的结构密切相关.利用电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EFISPS)确定了复合薄膜的能带结构,其结果分析表明,400~600 nm的SPS响应峰主要源于Rup2O分子的中心离子Ru 4d能级到配体邻菲咯啉π1*和配体咪唑并邻菲咯啉π2*跃迁;TiO2禁带内Zr4+掺杂能级的存在减小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增加导带光生电子的数量;ZrO2/TiO2异质结构的存在有利于光生电子向ITO表面的转移,从而导致400~600 nm和350 nm SPS响应峰的峰高比的增加,意味着光致电荷转移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p2O 表面敏化 TiO2-Zr/ITO ZrO2/TiO2/ITO 光致电荷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