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酸盐岩顶部不整合面结构层及控油意义 被引量:76
1
作者 张克银 艾华国 吴亚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6-19,共4页
塔北隆起碳酸盐岩顶部不整合面的上、下普遍发育残积层、渗流层和潜流层。残积层广泛分布于不整合面上、下,是区域性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渗流层主要分布于古隆起高部位,有利于形成溶蚀性大油气田;潜流层主要分布于隆坳过渡斜坡区,... 塔北隆起碳酸盐岩顶部不整合面的上、下普遍发育残积层、渗流层和潜流层。残积层广泛分布于不整合面上、下,是区域性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渗流层主要分布于古隆起高部位,有利于形成溶蚀性大油气田;潜流层主要分布于隆坳过渡斜坡区,有利于内幕油气藏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面 地层 结构 油气藏 形成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斜坡区不整合面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 被引量:71
2
作者 陈建平 查明 +2 位作者 柳广弟 谷亚青 张卫海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2000年第4期75-78,共4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斜坡区发育地层不整合油气藏。研究表明 ,二叠系内部各组地层之间呈不整合接触 ,在不整合面附近地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明显增大 ,因而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玛北油田百口泉、乌尔禾组油藏原油物性差异与油气运移通道有...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斜坡区发育地层不整合油气藏。研究表明 ,二叠系内部各组地层之间呈不整合接触 ,在不整合面附近地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明显增大 ,因而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玛北油田百口泉、乌尔禾组油藏原油物性差异与油气运移通道有关 ,百口泉组油藏是通过不整合面运移聚集的 ,油气性质以富含轻质组分和低密度为特征。不整合圈闭发育的扇体是油气聚集的场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 不整合面 油气运移 油气藏类型 油气成藏
下载PDF
人工湿地系统用于地表水水质改善的效能及特征 被引量:49
3
作者 刘红 代明利 +2 位作者 刘学燕 欧阳威 刘培斌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5-69,共5页
在北京官厅水库附近建立潜流人工湿地 (总面积 :3× 2 0m× 2m) ,芦苇、蒲草混合种植 ,研究其在不同季节条件下对地表水的处理效能及特征 ,分析了进水浓度、水力负荷、温度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系统对地表水有较好... 在北京官厅水库附近建立潜流人工湿地 (总面积 :3× 2 0m× 2m) ,芦苇、蒲草混合种植 ,研究其在不同季节条件下对地表水的处理效能及特征 ,分析了进水浓度、水力负荷、温度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系统对地表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CODMn和NH+ 4 N的出水浓度与进水浓度的回归关系遵从线性关系 ;系统对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 2 0 %~ 6 0 %和 30 %~4 5 % ;污染物的去除率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随水力负荷率的增加而降低 ;CODMn、NH+ 4 N和TN的去除率与其进水浓度呈正相关 ,而TP去除率与其进水浓度呈负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水质改善 地表水 官厅水库
下载PDF
密云水库水源涵养林对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36
4
作者 李文宇 余新晓 +2 位作者 马钦彦 石青 刘萍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4年第2期80-83,共4页
为给密云水库流域的水质保护规划和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以密云县北庄镇为试验区对水源涵养林进行调查 ,对地表水进行监测 ,分析水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自 2 0 0 0年密云水库流域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 ,森林面... 为给密云水库流域的水质保护规划和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以密云县北庄镇为试验区对水源涵养林进行调查 ,对地表水进行监测 ,分析水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自 2 0 0 0年密云水库流域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 ,森林面积不断增加 ,减少了由于农田施肥造成的非点源污染 ,使地表水水质的浑浊度和氨氮指标有所下降。以油松林和板栗林为例 ,对降雨流经森林生态系统各环节的水质进行监测、分析 ,说明密云水库流域水源涵养林与降雨之间的淋溶、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云水库 水源涵养林 水质保护 控制措施
下载PDF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9
5
作者 董爱国 翟世奎 +1 位作者 ZABEL Matthias 于增慧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68,共15页
根据2003和2006年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组成和元素铬、铜、镍、铅、锌、铝、钙和锶的含量,分析了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含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自2003年三峡工程一期蓄水完成到2006年6月,长江... 根据2003和2006年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组成和元素铬、铜、镍、铅、锌、铝、钙和锶的含量,分析了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含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自2003年三峡工程一期蓄水完成到2006年6月,长江输沙量逐年减少,长江口海域沉积物中黏土的百分含量明显增加,但是沉积物分布的总体格局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重金属元素大多在泥质区沉积物中富集,高值区沿岸线呈带状分布,在最大浑浊带和口外羽状锋处达到峰值。在长江大量物质输入的背景下,研究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相对其他类似河口较低。河流的陆源颗粒输入、水动力条件、细颗粒物质的吸附以及絮凝作用是控制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氧化还原条件也对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人类活动(重大工程的建设和人为污染)对长江口外泥质区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有重要影响,尤其对铅和锌的含量及其分布的影响显著。自2003年三峡工程一期蓄水以来,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沉积机制未有明显的变化,但是重金属元素含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海域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元素 三峡工程一期蓄水
下载PDF
低渗储层新型防水锁剂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4
6
作者 耿学礼 吴智文 +3 位作者 黄毓祥 苏延辉 史斌 郑晓斌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7-540,共4页
低渗储层在钻井、完井、修井过程中的水锁伤害,一般采用在入井液体中加入防水锁剂的方式预防。但传统的防水锁剂多为单一的表面活性剂,不能同时降低气液、液液和固液的界面张力,且耐盐性能较差。针对这一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防水锁剂DF-... 低渗储层在钻井、完井、修井过程中的水锁伤害,一般采用在入井液体中加入防水锁剂的方式预防。但传统的防水锁剂多为单一的表面活性剂,不能同时降低气液、液液和固液的界面张力,且耐盐性能较差。针对这一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防水锁剂DF-FSS02。室内实验表明:射孔液中加入防水锁剂DF-FSS02,搅拌后不起泡;DF-FSS02质量分数为0.10%时表、界面张力分别下降56.92%和86.52%,质量分数为5.00%时可以解除水锁伤害,质量分数为0.20%时可以预防水锁伤害,且与地层水、射孔液等的配伍性良好。防水锁剂DF-FSS02在临兴区块首批应用了5口井,其中4口井均达到预测配产。在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中,DF-FSS02均表现出良好的降低水锁伤害作用,这对低孔低渗油气田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储层 防水锁剂 表面张力 界面张力 储层伤害
下载PDF
Reservoir-forming features of abiotic origin gas in Songliao Basin 被引量:13
7
作者 郭占谦 王先彬 刘文龙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1997年第6期621-626,共6页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the crustal block of the Songliao Basin can be divided into upper, middle and low Earth's crust according to density. There is an about 3-km-thick low density interval between the upper c...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the crustal block of the Songliao Basin can be divided into upper, middle and low Earth's crust according to density. There is an about 3-km-thick low density interval between the upper crust and the middle crust. This interval may be a magma chamber accumulated in crust by 'fluid phase' which is precipitated and separated from upper mantle meltmass. The abiogenetic natural gas, other gaseous mass and hydrothermal fluids are provided to the Songliao rifted basin through crustal faults and natural earthquakes. This is a basic condition to form an abiogenetic gas reservoir in the Songliao Basin. On both flanks of the upper crust (or named basin basement) fault there are structural traps in and above the basement and unconformity surface or lateral extended sand, which contains communicated pores, as migration pathway and natural gas reservoir; up to gas reservoirs there is shale as enclosed cap rock, and the suitable arrangement of these conditions is the basic features of abiogenetic gas reservo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MA chamber deep fault UNCONFORMITY surface TRAP reservoir cap rock earthquake.
原文传递
中国北方岩溶区地下岩溶水库-地表水库联合调蓄 被引量:8
8
作者 陈鸿汉 张永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85-190,共6页
从中国北方岩溶水资源环境动力系统特征出发 ,论证北方岩溶区地下岩溶水库地表水库联合调蓄的意义。以济南泉域为例 ,探讨了封闭千佛山断裂 ,开发西郊地下岩溶水库和地表水库联合调蓄 ,以达到保泉供水目的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在中国北... 从中国北方岩溶水资源环境动力系统特征出发 ,论证北方岩溶区地下岩溶水库地表水库联合调蓄的意义。以济南泉域为例 ,探讨了封闭千佛山断裂 ,开发西郊地下岩溶水库和地表水库联合调蓄 ,以达到保泉供水目的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在中国北方岩溶区进行地下岩溶水库地表水库联合调蓄 ,将可有效地截取地表洪水 ,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调节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环境。从而为解决我国北方岩溶水资源紧缺问题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岩溶水库 地表水库 联合调蓄 中国 水资源 水环境动力学
下载PDF
北京官厅水库中有机氯类农药的分布和来源 被引量:9
9
作者 万译文 康天放 +2 位作者 周忠亮 秦静 张雁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6,68,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GC/ECD)对官厅水库表层水体中18种有机氯农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官厅水库9个采样点水样中1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为10.06~87.37ng.L-1,其中∑HCHs和∑DDTs分别为3.93~38.94和3.71~16.03ng.L-1。官厅... 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GC/ECD)对官厅水库表层水体中18种有机氯农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官厅水库9个采样点水样中1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为10.06~87.37ng.L-1,其中∑HCHs和∑DDTs分别为3.93~38.94和3.71~16.03ng.L-1。官厅水库及其支流水体受到有机氯农药轻度污染,上游工业区废水排放以及各支流周边地区农田排水是官厅水库中有机氯农药的重要来源。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比较,官厅水库表层水体中有机氯农药含量较低,∑DDTs、γ-HCH和七氯环氧均未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表层水体 分布特征 官厅水库
下载PDF
地面煤层气抽采效果评价指标初探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降文萍 《资源与产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67,共7页
地面煤层气抽采是煤层气开发普遍采用的方式,主要以地面垂直井方式为主。建立地面煤层气抽采效果评价指标,有利于同一地区不同地面煤层气井、不同地区的抽采效果比较,也可为国内外抽采效果评价、不同抽采工艺效果比较提供参考手段。目... 地面煤层气抽采是煤层气开发普遍采用的方式,主要以地面垂直井方式为主。建立地面煤层气抽采效果评价指标,有利于同一地区不同地面煤层气井、不同地区的抽采效果比较,也可为国内外抽采效果评价、不同抽采工艺效果比较提供参考手段。目前国内外地面煤层气抽采效果的评价及指标还不完善。本文通过收集晋城成庄区块主要煤层的储层参数和生产数据,采用新型储层模拟软件CBM-SIM进行不同井间距的产能预测,由此探讨地面煤层气抽采效果的有效评价指标。研究表明,评价指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储层特征,主要包括气含量和储层压力;一类是煤层气资源特征,主要包括累计产气量、采收率、日最高产气量、稳产期日均产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地面抽采 储层模拟 评价指标
下载PDF
玛东2斜坡区二叠系不整合面与油气成藏关系探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夏近杰 何君毅 +1 位作者 马亮 张吉辉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2年第3期9-12,81-82,共4页
针对玛东2井区源边—不整合—斜坡的地质特点,综合地震、地质、测井资料对玛东2斜坡区二叠系不整合面进行了识别,以不整合面为框架,建立了研究区地层结构模式。在此模式下对已发现油藏进行了再认识,分析了生、储、盖的配置关系,探讨了... 针对玛东2井区源边—不整合—斜坡的地质特点,综合地震、地质、测井资料对玛东2斜坡区二叠系不整合面进行了识别,以不整合面为框架,建立了研究区地层结构模式。在此模式下对已发现油藏进行了再认识,分析了生、储、盖的配置关系,探讨了不整合面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认为研究区二叠系存在5期不整合面,两种不整合面类型;不整合面不仅控制了地层结构、接触关系、展布特征和圈闭类型,还控制了油气的运移,最终控制油气的富集;玛东2井区油藏为地层超覆油藏,为源边—不整合—斜坡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东2斜坡区 不整合面 地层结构 油气成藏 地层起覆构造
下载PDF
岩溶地区地表地下水库联合优化调度模型——以贵州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腊春 史运良 +2 位作者 顾国琴 汪文富 胡涌泉 《中国岩溶》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45-250,共6页
岩溶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表地下结构,地表水资源较为缺乏。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岩溶地区宝贵的水资源,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贵州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为例,根据地表、地下水库的不同储水特性,建立了地表地下水库联合... 岩溶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表地下结构,地表水资源较为缺乏。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岩溶地区宝贵的水资源,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贵州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为例,根据地表、地下水库的不同储水特性,建立了地表地下水库联合优化调度模型。采用本模型调度,可增加保灌面积179.2ha,减少弃水129×104m 3。充分提高了岩溶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地表水库 地下水库 优化调度
下载PDF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新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锦宏 周爱照 +1 位作者 成海 毕研涛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9-158,共10页
近年来,针对深层特深层、非常规、低渗透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地层硬度和温度高及产能低等问题,中国石化攻关形成了9000 m特深井安全高效钻井技术、页岩油工程技术和中深层页岩气工程技术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高效钻成了5口900... 近年来,针对深层特深层、非常规、低渗透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地层硬度和温度高及产能低等问题,中国石化攻关形成了9000 m特深井安全高效钻井技术、页岩油工程技术和中深层页岩气工程技术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高效钻成了5口9000 m以深特深井、10余口页岩油井和2口位移超4000 m页岩气井,有力支撑了深地工程的顺利实施,保障了各类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但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石油工程技术面临着地质条件更为复杂等一系列技术挑战,中国石化应在安全钻井、高温高压测井和重复压裂等技术方面加快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注重新材料、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打造更加成熟的、专业化水平更高的石油工程技术体系,为实现油气增储上产新目标提供技术支撑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完井 测井 录井 储层改造 技术进展 发展展望 中国石化
下载PDF
施肥对北京山区农田地表氮磷流失的影响——以密云水库流域为例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丽娟 杨扬 +4 位作者 郑娟娟 刘瑛娜 郭乾坤 王大安 刘宝元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7-104,共8页
农田非点源污染是最普遍的非点源污染类型之一,直接威胁北京市密云水库的水质状况;施用化肥是农田非点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以北京市山区的农田化肥施用现状为基础,紧邻密云水库布设径流试验小区,种植当地的主要作物——夏玉米,设置常规... 农田非点源污染是最普遍的非点源污染类型之一,直接威胁北京市密云水库的水质状况;施用化肥是农田非点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以北京市山区的农田化肥施用现状为基础,紧邻密云水库布设径流试验小区,种植当地的主要作物——夏玉米,设置常规(施肥)和对照(不施肥)2种处理,分析天然降雨条件下,施肥对农田地表氮和磷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显著提高地表径流中氨态氮的浓度,但对径流硝态氮、总氮、可溶磷和总磷的影响有限;附着于泥沙上的颗粒态磷质量分数因施肥显著增加,但颗粒态氮质量分数仅在底肥施用后的首次产流中,表现出较大差异;泥沙是地表径流中氮和磷流失的主要载体,试验期间常规和对照小区,氮随泥沙流失负荷分别占氮流失总量的58.6%和53.6%,磷随泥沙流失负荷占比分别为97.2%和96.5%。研究结果可为密云水库流域农业生产管理和非点源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农田 地表径流 天然降雨 密云水库
下载PDF
地下水库与地表水库的对比分析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聂琴 赵坚 刘强 《水电能源科学》 2008年第1期81-83,96,共4页
从地表水库的定义角度提出了地下水库的概念,阐述了地下水库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前景及其显著优点,并在建库基本条件、水库基本结构系统、建库效益与冲突等方面对地下水库和地表水库进行了相应对比和研究。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地下水库 地表水库 人工干预
下载PDF
Technologies and practice of CO2 flooding and sequestration in China 被引量:8
16
作者 HU Yongle HAO Mingqiang +2 位作者 CHEN Guoli SUN Ruiyan LI Shi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9年第4期753-766,共14页
The latest advancement of CO2 flooding and sequestration theory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is systematically describe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t... The latest advancement of CO2 flooding and sequestration theory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is systematically describe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ental reservoirs, five theories and key technologies have been developed:(1) Enriched the understandings about the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nents between CO2 and crude oil in continental reservoirs, micro-flooding mechanism and sequestration mechanism of different geological bodies.(2) Established the design method of reservoir engineering parameters, injection-production control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effect evaluation technology of CO2 flooding, etc.(3) Developed a series of prod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ies such as separated layer CO2 injection technology, high efficiency lifting technology, on-line wellbore corrosion monitoring and protection technology.(4) Innovated a series of surfac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cluding CO2 capture technology, pipeline CO2 transportation, CO2 surface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gas circulation injection, etc.(5) Formed a series of supporting technologies including monitoring, and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valuation of CO2 flooding reservoir. On this basis, th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directions in the future have been put forward:(1) Breakthrough in low-cost CO2 capture technology to provide cheap CO2 gas source;(2) Improve the miscibility technology between CO2 and crude oil to enhance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3) Improve CO2 sweeping volume;(4) Develop more effective lifting tools and technologies;(5)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f basic theory and key technology of CO2 storage monitoring. CO2 flooding and sequestration in the Jilin Oilfield shows that this technology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ENTAL reservoirS CO2 FLOODING and SEQUESTRATION enhanced oil recovery reservoir ENGINEERING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ENGINEERING surface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direction
下载PDF
稠油热采过程中的水-岩反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2-225,共4页
当温度升高时,水-岩反应的速度和程度提高;当温度上升到200-300℃时,由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微粒将成为孔隙堵塞的主要原因。以孤岛油田含油粉细砂岩(S1)和富含油的粉砂岩(S2)为实验样品,研究了不同温度和注入液初始pH值条件下水-... 当温度升高时,水-岩反应的速度和程度提高;当温度上升到200-300℃时,由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微粒将成为孔隙堵塞的主要原因。以孤岛油田含油粉细砂岩(S1)和富含油的粉砂岩(S2)为实验样品,研究了不同温度和注入液初始pH值条件下水-岩反应的反应机理。实验表明:稠油热采条件下,矿物的溶解和沉淀是引起储集层伤害的重要原因。高温条件下,砂岩储集层中的主要矿物,如石英、钾长石和斜长石发生大量溶解,并有新生矿物形成。这些新沉淀出的矿物成为堵塞储集层孔隙微粒的主要来源。不同初始pH值的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富含黏土矿物的岩石,当pH值为9时,矿物溶解量最大;对于含黏土矿物很少的砂岩,溶解量最小的pH值在9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微粒 温度 PH 表面反应 油层保护
下载PDF
向斜下中和面构造油气藏--中国南方海相中-古生界油气勘探新方向 被引量:8
18
作者 余和中 韩守华 +1 位作者 赵庆军 朱德丰 《海相油气地质》 2008年第4期49-52,共4页
在褶皱地层中部既无伸长亦无缩短的无应变面为中和面,其上地层称上中和面,其下地层称下中和面。背斜构造的上中和面和向斜构造的下中和面处于张应力状态(T),为有利的油气储集区域;而背斜下中和面和向斜上中和面则处于压应力状态(C),属... 在褶皱地层中部既无伸长亦无缩短的无应变面为中和面,其上地层称上中和面,其下地层称下中和面。背斜构造的上中和面和向斜构造的下中和面处于张应力状态(T),为有利的油气储集区域;而背斜下中和面和向斜上中和面则处于压应力状态(C),属于油气排出区域。油气从C区域向T区域运移成藏,称"C—T"成藏模式。中国南方海相中、古生界的背斜构造几乎都遭受剥蚀,背斜上中和面油气构造已被破坏。但是向斜下中和面构造仍保存完好,且随着上覆地层被剥蚀,埋藏变浅,易于对其进行商业勘探。我们可以改变思路,以向斜下中和面构造油气藏为中国南方海相中、古生界的勘探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斜 中和面 下中和面 构造油气藏 成藏模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韩城煤岩微观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伊向艺 卢渊 +3 位作者 张浩 管保山 梁莉 刘萍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7-139,共3页
应用氮气吸附法能够较好的测量煤岩比表面和微孔径,对韩城煤岩比表面和微孔径测试结果表明,煤岩的比表面在0.17~0.55m2/g;孔半径分布峰值2~6nm。煤岩孔径小和比表面大的特征易对压裂液产生吸附滞留作用,给甲烷的解吸-扩散-渗流能力带... 应用氮气吸附法能够较好的测量煤岩比表面和微孔径,对韩城煤岩比表面和微孔径测试结果表明,煤岩的比表面在0.17~0.55m2/g;孔半径分布峰值2~6nm。煤岩孔径小和比表面大的特征易对压裂液产生吸附滞留作用,给甲烷的解吸-扩散-渗流能力带来潜在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气吸附法 煤岩储层 比表面 微孔径 压裂液 储层伤害
下载PDF
柘林水库表层沉积物氮、磷、有机质的时空分布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7
20
作者 孟子豪 杨德国 +3 位作者 陈康 胡飞飞 刘璐 李学梅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8-149,共12页
柘林水库是鄱阳湖流域的大型峡谷型水库,具有水源涵养、洪水调蓄、旅游开发、渔业养殖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功能.研究其表层沉积物营养盐和有机质的污染特征,对了解其污染生态风险、揭示富营养化的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于2020... 柘林水库是鄱阳湖流域的大型峡谷型水库,具有水源涵养、洪水调蓄、旅游开发、渔业养殖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功能.研究其表层沉积物营养盐和有机质的污染特征,对了解其污染生态风险、揭示富营养化的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于2020年9月、2021年1月、4月和7月对33个监测点的表层沉积物(0―10 cm)进行季度采样,分析了沉积物总氮(TN)、总磷(TP)和有机质(OM)的时空分布格局及相关性,并分别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FF)和有机质污染指数法(OI)对其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柘林水库表层沉积物TN、TP和OM含量范围分别为334―4800 mg·kg^(-1)、98―1900 mg·kg^(-1)和0.2%―8.6%,均值分别为1832.6 mg·kg^(-1)、657.5 mg·kg^(-1)和3.2%,且呈现一定的时空异质性.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柘林水库沉积物OM与TP、C/N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21和0.45,但OM与TN、TP与TN的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表明沉积物OM与TP有一定的同源性,但与TN的来源不一致.沉积物来源分析表明,柘林水库沉积物有机质具有混合来源,春季和冬季沉积物有机质来源以水生生物为主,下游和库湾区域的陆源输入有机质的贡献则更大.STN、STP、FF和OI指数的范围分别为1.32―3.66、0.65―1.85、1.30―3.11和0.18―0.78,均值分别为1.91、1.11、1.76和0.35,表明柘林水库表层沉积物处于中等污染等级,具有一定的生态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营养物质 时空分布 污染评价 柘林水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