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家兔滑膜细胞JAK-STAT通路负反馈调节家族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8
1
作者 杨馨 刘旭光 +2 位作者 王月 杨慎峭 金荣疆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9-133,157,共6页
目的:观察艾灸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家兔的抗炎消肿作用,探索艾灸抗炎效应的滑膜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负反馈调节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艾灸组,各14只。福氏完全佐剂注入兔双后膝关节腔复制RA模型。艾... 目的:观察艾灸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家兔的抗炎消肿作用,探索艾灸抗炎效应的滑膜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负反馈调节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艾灸组,各14只。福氏完全佐剂注入兔双后膝关节腔复制RA模型。艾灸组动物采用艾粒施灸两侧"肾俞"穴各5壮,每日1次,6d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后观测各动物左、右后膝关节周长,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SOCS 1)、SOCS 3的表达。结果:造模后各个时间点模型组动物的左、右后膝关节周长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治疗后艾灸组动物左、右后膝关节周长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滑膜细胞SOCS 1、SOCS 3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1);艾灸组与模型组比较,滑膜细胞SOCS 1、SOCS 3蛋白含量降低(P<0.01)。结论:艾灸对实验性RA具有抗炎效应,艾灸对滑膜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中相关负反馈调节因子SOCS 1、SOCS 3表达的调节可能是其实现抗炎效应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类风湿性关节炎 炎性反应 滑膜细胞 JAK-STAT信号通路 负反馈调节因子
原文传递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树突状细胞中细胞因子及其信号转导抑制分子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周运恒 曹广亚 +2 位作者 马红霞 荣光华 仲人前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6-220,共5页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SOCS)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树突状细胞(DC)及其表型和分泌细胞因子的变化,以研究SOCS在PB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10例PBC患者和8名健康人,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其DC表型CD83、...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SOCS)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树突状细胞(DC)及其表型和分泌细胞因子的变化,以研究SOCS在PB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10例PBC患者和8名健康人,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其DC表型CD83、CD86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DC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一10(IL一10)、IL—12和干扰素-y(IFN-y)含量,用免疫印迹法(WB)测定DC中SOCSl和SOCS3水平;并评价分析这些指标在2组中的变化特征。结果PBC患者外周血中DC细胞表型CD83、CD86和HLA—DR的表达率分别为(79.4±4.8)%、(86.5±6.3)%和(90.0±3.5)%,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表达率[(68.3±4.1)%、(74.24-6.3)%和(83.6±7.6)%,t值分别为5.340、4.120和2.514,P均〈0.05];DC分泌的IL.12和IFN-y含量分别为(53.54-11.1)、(32.04-9.0)ng/L,与健康对照组的细胞因子含量[(32.1±10.7)、(15.4±8.1)ng/L]相比,IL-12和IFN-1均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4.123和3.818,P均〈0.01);IL一10含量为(7.0±4.6)ng/L,与健康对照组[(5.8±4.2)n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3,P〉0.05);WB检测PBC组DC中SOCSl和SOCS3的表达比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PBC患者体内DC更倾向于成熟状态,其抗原递呈能力明显增强,SOCS的低表达可能与免疫平衡紊乱和免疫耐受破坏有关。r手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216-2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性 树突细胞 细胞因子类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蛋白抑制因子
原文传递
绞股蓝皂苷对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薛小荣 胡斌 +4 位作者 李照菊 王惠川 闵慧 李蓓 郭琪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8期730-733,共4页
目的探讨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 GP)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对小鼠BV-2小胶质细胞系进行体外培养。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LPS 10 ng/ml )、GP+LPS组(LPS 10 ng/ml,GP ... 目的探讨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 GP)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对小鼠BV-2小胶质细胞系进行体外培养。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LPS 10 ng/ml )、GP+LPS组(LPS 10 ng/ml,GP 20 μg/ml)和GP组(GP 20 μg/ml),培养24 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β和IL-6含量,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小胶质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NF)-κB和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1, SOCS-1)表达水平。结果LPS组TNF-α、IL-1β和IL-6释放以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均〈0.001);GP+LPS组TNF-α、IL-1β和IL-6释放以及NF-κB表达水平较LPS组显著下降(P均〈0.001),而SOCS-1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01);GP组TNF-α、IL-1β和IL-6释放以及NF-κB和SOCS-1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GP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SOCS-1可能参与了GP对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绞股蓝皂苷 脂多糖类 炎症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 NF—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