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9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二氧化碳混相驱油机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102
1
作者 李孟涛 单文文 +1 位作者 刘先贵 尚根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0-83,共4页
根据大庆榆树林油田原油组分变化、CO2与原油界面张力关系及CO2超临界性质,对CO2混相驱地层情况进行了模拟研究,建立了CO2混相驱驱替模型和方程。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状态的CO2可以降低所波及油水的界面张力;混相时混相带原油含碳组分中... 根据大庆榆树林油田原油组分变化、CO2与原油界面张力关系及CO2超临界性质,对CO2混相驱地层情况进行了模拟研究,建立了CO2混相驱驱替模型和方程。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状态的CO2可以降低所波及油水的界面张力;混相时混相带原油含碳组分中C20以下的含量达到了最高值;水气交替注入时,水对混相有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混相驱 微观机理 原油组分 界面张力 数学模型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开发页岩气技术 被引量:109
2
作者 王海柱 沈忠厚 李根生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35,共6页
页岩气藏具有低孔隙压力、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和高含黏土等特点,开发难度较大。为了降低页岩气藏开发成本,提高页岩气经济技术可采储量,需要一种新的高效页岩气开发技术。通过分析页岩气成藏、页岩储层、页岩气和超临界CO2流体的特性,... 页岩气藏具有低孔隙压力、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和高含黏土等特点,开发难度较大。为了降低页岩气藏开发成本,提高页岩气经济技术可采储量,需要一种新的高效页岩气开发技术。通过分析页岩气成藏、页岩储层、页岩气和超临界CO2流体的特性,结合超临界CO2喷射破岩试验结果和CO2、CH4与岩层吸附特性可知:超临界CO2喷射钻井能够在页岩层中获得较高的机械钻速,同时不会使页岩层产生黏土膨胀、水锁等效应;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进行储层压裂改造,能使储层产生更多微小裂缝,有助于页岩气生产,最重要的是CO2与页岩的吸附强度高于CH4,CO2能置换吸附在页岩上的CH4,在提高产量和生产速率的同时,实现CO2永久埋存。因此,超临界CO2开发页岩气无论从技术上和经济上均具有较大优势,将成为未来页岩气高效开发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页岩气 页岩CO2埋存 可行性研究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在核反应堆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88
3
作者 黄彦平 王俊峰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27,共7页
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的基本原理,分析其应用于核反应堆系统的主要优势,介绍目前国际上超临界二氧化碳应用于核反应堆系统的相关研究进展,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在我国未来先进核能技术研发中潜在的应用对象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 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的基本原理,分析其应用于核反应堆系统的主要优势,介绍目前国际上超临界二氧化碳应用于核反应堆系统的相关研究进展,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在我国未来先进核能技术研发中潜在的应用对象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布雷顿循环 核反应堆 应用
下载PDF
超临界干燥技术 被引量:45
4
作者 胡惠康 甘礼华 +2 位作者 李光明 沙海祥 陈龙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0年第2期33-35,共3页
超临界干燥法是制备块状气凝胶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介绍超临界流体干燥理论、实验装置及操作技术。
关键词 超临界干燥 气凝胶 二氧化碳流体
下载PDF
从麦胚蛋白质中制备降血压肽的研究 被引量:48
5
作者 辛志宏 吴守一 +1 位作者 马海乐 代春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20-123,共4页
用超临界CO2对小麦胚芽脱脂,碱溶酸沉淀法提取麦胚蛋白,用8种蛋白酶分别进行单一酶和复合酶水解麦胚蛋白生产降血压肽,用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测定其活性。碱性蛋白酶生产水解物的活性最大,其对麦胚蛋白作用的最适pH为9,温度为50~55℃... 用超临界CO2对小麦胚芽脱脂,碱溶酸沉淀法提取麦胚蛋白,用8种蛋白酶分别进行单一酶和复合酶水解麦胚蛋白生产降血压肽,用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测定其活性。碱性蛋白酶生产水解物的活性最大,其对麦胚蛋白作用的最适pH为9,温度为50~55℃,加酶量为24AU/kg,水解度为16.5%时所得水解物对ACE有强烈抑制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小麦胚芽 麦胚蛋白质 降血压肽 蛋白酶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酶解法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连续油管钻井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64
6
作者 沈忠厚 王海柱 李根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3-747,共5页
超临界CO2流体具有接近于气体的低黏度和高扩散系数,同时具有接近于液体的高密度。与氮气、空气、液体、充气液、泡沫等钻井流体相比,超临界CO2流体的密度变化范围较宽,这一特性使得超临界CO2为井下马达提供足够扭矩的同时,还能保证井... 超临界CO2流体具有接近于气体的低黏度和高扩散系数,同时具有接近于液体的高密度。与氮气、空气、液体、充气液、泡沫等钻井流体相比,超临界CO2流体的密度变化范围较宽,这一特性使得超临界CO2为井下马达提供足够扭矩的同时,还能保证井底的欠平衡状态。即使超临界CO2流体侵入储集层,也不会对其造成伤害,相反还能进一步增大储集层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流动阻力,提高采收率。同时超临界CO2射流破岩速度较水射流快得多,而且破岩门限压力也非常低,在利用连续油管进行超临界CO2喷射钻井时,可大大降低连续油管钻井系统的压力,扩大连续油管的作业范围,更适合小井眼、微小井眼、超短半径水平井、复杂结构井等钻井。超临界CO2连续油管钻井将为钻井带来一次全新的技术创新,也将成为特殊油气藏开发的高效钻井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 钻井 超临界CO2 可行性分析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分子蒸馏对白术挥发油的提取分离和GC-MS分析 被引量:47
7
作者 张忠义 王鹏 +1 位作者 雷正杰 吴惠勤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1-64,共4页
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提取白术挥发油 ,然后用分子蒸馏对所得的萃取物进行精分离 ,得到蒸出物 ;超临界萃取物收率为2.42 % (w) ,分子蒸馏蒸出物收率26.3% (w) ;对超临界萃取物和分子蒸馏蒸出物分别进行GC -MS分析 ,结果超临界萃取物检测... 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提取白术挥发油 ,然后用分子蒸馏对所得的萃取物进行精分离 ,得到蒸出物 ;超临界萃取物收率为2.42 % (w) ,分子蒸馏蒸出物收率26.3% (w) ;对超临界萃取物和分子蒸馏蒸出物分别进行GC -MS分析 ,结果超临界萃取物检测出33个化合物 ,分子蒸馏蒸出物检测出27个化合物 ,主要成分均为2,7_二甲氧基_3,6_二甲基萘、γ_芹子烯、大根香叶烯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超临界萃取 分子蒸馏 白术 挥发油 提取 分离 GC-MS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法 二氧化碳 中草药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在发电机组中的应用和关键热端部件选材分析 被引量:59
8
作者 赵新宝 鲁金涛 +2 位作者 袁勇 党莹樱 谷月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4-162,共9页
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的技术特征进行了综述分析,评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在火电、核电和燃气等发电机组中的研发和应用现状;阐述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循环介质时,发电机组关键高温部件对选材的要求;着重介绍几种典型铁素体... 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的技术特征进行了综述分析,评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在火电、核电和燃气等发电机组中的研发和应用现状;阐述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循环介质时,发电机组关键高温部件对选材的要求;着重介绍几种典型铁素体耐热钢、奥氏体耐热钢和镍基高温合金在高温高压超临界二氧化碳气氛中的腐蚀行为和高温力学性能;展望电站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技术中关键高温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布雷顿循环 电站 候选合金 腐蚀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天然产品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李淑芬 陈宝良 韩金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0-14,共5页
结合溶解度参数(δ)研究了超临界CO_2的溶剂功能和提高溶剂强度的途径。同时综述了超临界CO_2加工天然产品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讨论了克服生物母体束缚作用、提高天然产品萃取率与选择性的各种措施。
关键词 超临界萃取 天然产品 二氧化碳 萃取 分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连翘挥发油的正交试验和GC-MS分析 被引量:44
10
作者 王鹏 张忠义 吴惠勤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37,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超临界CO2 萃取连翘挥发油的条件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 ,萃取温度35℃ ,解析压力6.7MPa,解析温度50℃ ,粉碎度0.55mm ;按对结果的影响大小依次排列为萃取温度 ,粉碎度 ,萃取压力 ,解析压力 ...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超临界CO2 萃取连翘挥发油的条件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 ,萃取温度35℃ ,解析压力6.7MPa,解析温度50℃ ,粉碎度0.55mm ;按对结果的影响大小依次排列为萃取温度 ,粉碎度 ,萃取压力 ,解析压力 ,解析温度 ;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最佳萃取条件所得连翘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从中鉴定出21种成分 ,并测定了其相对含量 ,主要成分为α_蒎烯、β_蒎烯、萜品醇_4、α_萜品醇、苯甲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萃取 连翘 挥发油 正交试验 GC-MS 分析 二氧化碳 气相色谱-质谱法 植物药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的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 被引量:22
11
作者 刘志敏 赵锁奇 +1 位作者 王仁安 杨光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2-275,共4页
利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成功地分离了黄酮类化合物,研究了流动相组成、柱条件、压力及温度的影响。发现流动相组成是影响色谱分离的最主要因素;其次,色谱柱条件也是影响分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硅胶基质的键合苯基柱比较适合于极性黄酮... 利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成功地分离了黄酮类化合物,研究了流动相组成、柱条件、压力及温度的影响。发现流动相组成是影响色谱分离的最主要因素;其次,色谱柱条件也是影响分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硅胶基质的键合苯基柱比较适合于极性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考察了压力和温度对分离的影响。在合适的色谱条件下进行了银杏叶提取物中黄酮化合物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色谱 黄酮类化合物 二氧化碳 SFC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葡萄籽油的研究 被引量:41
12
作者 唐韶坤 李淑芬 +1 位作者 叶春皓 田松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3-27,共5页
葡萄籽油中富含亚油酸和其它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传统的葡萄籽油提取方法存在着收率低和溶剂残留的问题。今基于对酿酒过程中废弃葡萄籽的开发利用,探讨了采用绿色洁净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废弃葡萄籽... 葡萄籽油中富含亚油酸和其它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传统的葡萄籽油提取方法存在着收率低和溶剂残留的问题。今基于对酿酒过程中废弃葡萄籽的开发利用,探讨了采用绿色洁净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废弃葡萄籽中萃取葡萄籽油的可行性,重点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用量及不同原料对葡萄籽油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萃取压力对产率的影响较温度显著,实验确定适宜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5C,萃取压力30MPa。此条件下以张裕酒厂提供的籽为原料所得产率为9.71%,同时气相色谱分析表明,葡萄籽油产品中含有72.05%的亚油酸。另外,分别以三种不同来源的葡萄籽为原料进行实验,研究显示,葡萄籽油产率随原料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产率较高者可达13.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 葡萄籽油 超临界流体萃取 分离 二氧化碳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甘草素 被引量:32
13
作者 李国钟 李楠 +1 位作者 保宇 张美华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6-28,共3页
介绍在超临界状态下,用CO_2作萃取剂,用水-乙醇作夹带剂从甘草中萃取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查耳酮A及甘草查耳酮B的实验方法;研究了超临界CO_2萃取过程中的最佳工艺条件。
关键词 甘草 超临界萃取 二氧化碳 甘草素 萃取
下载PDF
超临界CO_2驱替煤层CH_4装置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46
14
作者 梁卫国 张倍宁 +1 位作者 韩俊杰 杨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11-1520,共10页
自主研发了MCQ-Ⅱ型大试件(100mm×100mm×200mm)超临界CO2驱替煤层CH4试验装置,该装置不仅能够保障试验过程中CO2始终处于超临界状态,而且可测量煤体吸附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借助本装置对同一温度不同体积应力条件下的超临界CO... 自主研发了MCQ-Ⅱ型大试件(100mm×100mm×200mm)超临界CO2驱替煤层CH4试验装置,该装置不仅能够保障试验过程中CO2始终处于超临界状态,而且可测量煤体吸附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借助本装置对同一温度不同体积应力条件下的超临界CO2的渗透性及其驱替CH4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50℃、恒定体积应力为48~60MPa条件下,超临界CO2的渗透率与注入渗透压呈正相关关系,与体积应力呈负相关关系。超临界CO2在煤体中的渗透特性远远高于其在常态条件下的渗透性。试验同时发现,超临界CO2在煤体中的吸附量与孔隙压力及体积应力均呈正相关,在48和60MPa的体积应力下,单位体积的煤体分别可累计吸附10.82~17.52体积和16.12~20.40体积的CO2;试验还测得了不同条件下煤体吸附CH4、超临界CO2及超临界CO2驱替煤体CH4过程中,煤体体积膨胀百分比。在超临界CO2驱替CH4试验中,2号焦煤煤样试件中注入气体体积(包括CH4,CO2)均小于1号弱黏煤煤样,但是两煤样中的CO2/CH4置换比及CO2最终储存率相当,分别为4.01/4.16,20.05%/2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驱替置换CH4 煤层气开采 CO2地质储存
下载PDF
丹参中3种丹参酮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及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35
15
作者 李迎春 曾健青 +1 位作者 刘莉玫 金雪松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0-42,共3页
用超临界CO2 流体及共溶剂乙醇萃取丹参中的 3种丹参酮 ,分别采用正交设计法和系统法考察了萃取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在甲醇 水 (体积比为 80∶2 0 )溶液为流动相和检测波长为 2 80nm的条件下 ,以外标法检测... 用超临界CO2 流体及共溶剂乙醇萃取丹参中的 3种丹参酮 ,分别采用正交设计法和系统法考察了萃取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在甲醇 水 (体积比为 80∶2 0 )溶液为流动相和检测波长为 2 80nm的条件下 ,以外标法检测了萃取产物中 3种丹参酮的含量。实验得到的最佳条件为 :萃取压力 2 0MPa ;萃取温度 4 5℃ ;分离温度 35℃ ;共溶剂 95 % (体积分数 )乙醇 ;流量 1 0mL/min。建立的HPLC测定方法简便快捷 ,准确度高 ,重现性良好 ,相关系数r为 0 9994~ 0 999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 2 37%~ 3 4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丹参酮Ⅰ 超临界二氧化碳 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丹参 隐丹叁酮 中药分析
下载PDF
猕猴桃籽油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杨柏崇 李元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04-108,共5页
本文根据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以猕猴桃籽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考察了原料粉碎度、投料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时间、分离温度等对超临界CO2萃取的影响。气相色谱分析了猕猴桃籽油的组成,α-亚麻酸含量高达... 本文根据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以猕猴桃籽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考察了原料粉碎度、投料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时间、分离温度等对超临界CO2萃取的影响。气相色谱分析了猕猴桃籽油的组成,α-亚麻酸含量高达60.71%,根据国家标准方法分析了猕猴桃籽油的品质,证明优于溶剂法提取得到的猕猴桃籽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籽油 超临界二氧化碳 萃取 α—亚麻酸 品质 气相色谱分析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分离大豆磷脂酰胆碱 被引量:30
17
作者 曹栋 裘爱泳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2-73,共2页
研究了超临界流体CO2 /乙醇分离大豆磷脂酰胆碱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在温度 4 0℃- 6 0℃ ,压力在 15MPa - 2 5MPa ,乙醇浓度在 2 % - 2 0 %之间 ,较低的温度 ,较高的压力和较高的乙醇浓度有利磷脂酰胆碱含量的提高。在温度 4 0℃、压... 研究了超临界流体CO2 /乙醇分离大豆磷脂酰胆碱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在温度 4 0℃- 6 0℃ ,压力在 15MPa - 2 5MPa ,乙醇浓度在 2 % - 2 0 %之间 ,较低的温度 ,较高的压力和较高的乙醇浓度有利磷脂酰胆碱含量的提高。在温度 4 0℃、压力 2 5MPa、乙醇浓度 15 % (v/v)下 ,磷脂酰胆碱含量可达 89% (TLC扫描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分离 大豆磷脂酰胆碱 萃取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色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8
作者 陈青 刘志敏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104-1109,共6页
超临界流体色谱作为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有力补充可用于热不稳定和低挥发性物质的分析分离和制备 ,也可用于超临界流体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本文从色谱的流动相、固定相。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色谱 流动相 固定相 检测系统
下载PDF
超临界萃取技术在辣椒红色素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9
作者 姜炜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0-82,共3页
介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提纯辣椒红色素的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工艺流程通过改变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流速等参数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在此条件下 ,得到的辣椒红色素的色价达 15 0以上 ,且杂质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关键词 超临界 流体萃取 辣椒 红色素 二氧化碳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肉桂精油的研究 被引量:34
20
作者 黄彪 刘雁 +1 位作者 陈彦 廖益强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9-62,共4页
 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研究了肉桂皮油的提取工艺。探讨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二氧化碳流量、原料堆积密度等因素对肉桂油萃取得率的影响,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出肉桂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0℃...  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研究了肉桂皮油的提取工艺。探讨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二氧化碳流量、原料堆积密度等因素对肉桂油萃取得率的影响,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出肉桂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0℃、压力35MPa、CO2流量30kg/h、堆积密度(0.44±0.02)g/mL,萃取物得率5.8%~6.0%,为水蒸气蒸馏法的5倍多,所萃取出的肉桂油外观为棕红色油状物,香气纯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肉桂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