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联合色谱法测定益母草注射液中的总生物碱
1
作者
王向党
张文
+1 位作者
林美雄
倪美兰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构建超临界二氧化碳(CO2)苹取益母草注射液中总生物碱的方法,定量分析其盐酸水苏碱含量,为建立益母草注射液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超临界CO2萃取益母草注射液中总生物碱,以Spherisorb SCX色谱法定量测定益母草沌射液中盐...
目的构建超临界二氧化碳(CO2)苹取益母草注射液中总生物碱的方法,定量分析其盐酸水苏碱含量,为建立益母草注射液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超临界CO2萃取益母草注射液中总生物碱,以Spherisorb SCX色谱法定量测定益母草沌射液中盐酸水苏碱含量,色谱条件,Spherisorb SCX(250mm×4.6mm)色谱柱,以磷酸二氢钠溶液0.01mol/L(pH值为5.5)为流动相,柱温25℃,检测波长192mm,流速1.0ml/min,进样量为20μl。结果盐酸水苏碱进样量范围存0.6~5.0μg内,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r=0.870,样品加样平均同收率为101.5%(n=8)。RDS=1.16%。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简便稳定,结果可靠,可重复性强,是控制该制剂质量的优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co
2
萃取
盐酸水苏碱
益母草注射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提取方法的麻黄挥发油GC-MS比较分析
被引量:
11
2
作者
劳燕霞
陈康
+1 位作者
林文津
林励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5年第2期53-56,共4页
目的比较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麻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方法采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与现代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CO2)技术提取麻黄中的挥发油,并应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两种提取方法提取的挥发性化学成...
目的比较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麻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方法采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与现代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CO2)技术提取麻黄中的挥发油,并应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两种提取方法提取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结果两种提取方法提取的挥发油无论在成分还是其相对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率高,提取较完全,是提取麻黄择发油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不同提取方法
超临界
co
2
流体萃取法
麻黄
比较分析
MS
GC
水蒸气蒸馏法
挥发性化学成分
相对含量
联用技术
提取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响应面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油茶籽油工艺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沈佳奇
徐俐
+3 位作者
张彦雄
李兴明
王凯燕
蒋雁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7-192,共6页
以贵州怒江山茶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流量及物料质量对茶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然后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油茶籽油工艺进行优化并对产品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以贵州怒江山茶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流量及物料质量对茶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然后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油茶籽油工艺进行优化并对产品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油茶籽油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为27.60 MPa、萃取温度为40℃、萃取流量为350 L、物料质量为300.05 g,在此条件下油茶籽油的提取率为94.89%,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86.54%,过氧化值低于1.66 mmol/kg,毛油澄清透明,苯并芘含量远低于压榨法所得毛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co
2
萃取
油茶籽油
响应面
原文传递
不同方法提取荜茇挥发油的GC/MS分析
被引量:
6
4
作者
张裕强
郭立玮
+2 位作者
刘史佳
杨臻峥
曹晨晓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31-236,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水蒸气蒸馏法(SD)和超临界CO2萃取法(SFE-CO2)所提取的荜茇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含量进行分析。两种方法所提取的挥发油在外观,得率,化学成分及含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用SFE-CO2法提取的挥发油得...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水蒸气蒸馏法(SD)和超临界CO2萃取法(SFE-CO2)所提取的荜茇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含量进行分析。两种方法所提取的挥发油在外观,得率,化学成分及含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用SFE-CO2法提取的挥发油得率高、提取时间短,是荜茇挥发油提取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荜茇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法
超临界
co
2
萃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临界CO_2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茅苍术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
6
5
作者
欧阳臻
杨凌
+3 位作者
宿树兰
韩丽
夏冰
王鸣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33-1339,共7页
目的:研究茅苍术挥发性成分的萃取和分析方法,为建立茅苍术道地性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新方法和基础性研究依据。方法:采用超临界 CO_2萃取(SFE-CO_2)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茅苍术药材中挥发性成分,并对 SFE-CO_2萃取压力、温度、...
目的:研究茅苍术挥发性成分的萃取和分析方法,为建立茅苍术道地性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新方法和基础性研究依据。方法:采用超临界 CO_2萃取(SFE-CO_2)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茅苍术药材中挥发性成分,并对 SFE-CO_2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及 SFE-CO_2流量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温度为45℃,CO_2流量为3 L·min^(-1),萃取时间为3.5 h 时萃取效果最佳。测得 SFE-CO_2萃取物84个峰,鉴定出67种化合物。结论:本方法所得结果与传统的提取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比较,相对含量高的成分基本一致,且 SFE-CO_2萃取法具有萃取率高、萃取成分多、温度低、时间短、无溶剂残留等优点,可用于茅苍术挥发性成分的萃取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挥发性成分
超临界
co
2
萃取(
sfe
—
co
2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临界萃取山柚油及其Sn-2位脂肪酸的测定
被引量:
6
6
作者
姜泽放
林敏
+3 位作者
李雪
马若影
杜晓静
白新鹏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0-335,共6页
实验以海南山柚为原料,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对超临界萃取山柚油的工艺进行优化,以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从而为山柚油的萃取以及超临界萃取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并采用氨基固相萃取法联用气相色谱测定山柚油中Sn-2位脂肪酸成分和含量。在相关...
实验以海南山柚为原料,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对超临界萃取山柚油的工艺进行优化,以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从而为山柚油的萃取以及超临界萃取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并采用氨基固相萃取法联用气相色谱测定山柚油中Sn-2位脂肪酸成分和含量。在相关文献以及预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4个单因素,当萃取温度为40℃,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流量为20 L/min,萃取时间为90min的条件下,萃取率达到最大,为80.05%。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它具有提取温度较低,无有机溶剂残留,提取率也较高等优势,所得的山柚油品质较优且Sn-2位油酸和亚油酸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co
2
萃取
山柚油
正交试验
Sn-
2
脂肪酸
原文传递
超临界CO_2萃取云南香樟叶中右旋龙脑的工艺优选
被引量:
6
7
作者
缪菊连
黄照昌
李红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超临界CO2萃取云南香樟叶中右旋龙脑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右旋龙脑含量,设计L9(34)正交试验考察萃取压力、温度、流量,单因素考察时间对右旋龙脑萃取率的影响。结果:优选的萃取条件为压力30 MPa,温度45℃,二氧...
目的:探讨超临界CO2萃取云南香樟叶中右旋龙脑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右旋龙脑含量,设计L9(34)正交试验考察萃取压力、温度、流量,单因素考察时间对右旋龙脑萃取率的影响。结果:优选的萃取条件为压力30 MPa,温度45℃,二氧化碳流量20 L.h-1,萃取时间90 min。结论:优选的最佳工艺萃取率高,是具有相当发展潜力的提取分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co
2
流体萃取法
香樟
右旋龙脑
原文传递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肉桂油的研究
被引量:
4
8
作者
高鹏飞
尹爱武
+1 位作者
赖小平
蒋东旭
《广州化工》
CAS
2009年第6期107-108,117,共3页
优选萃取肉桂油的工艺条件,分别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和SFE-CO2提取肉桂油,进行SFE-CO2萃取肉桂油的正交试验,优选最佳萃取条件。由实验可知,SFE-CO2萃取肉桂油主要成分桂皮醛的得率大于水蒸汽蒸馏法,其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
优选萃取肉桂油的工艺条件,分别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和SFE-CO2提取肉桂油,进行SFE-CO2萃取肉桂油的正交试验,优选最佳萃取条件。由实验可知,SFE-CO2萃取肉桂油主要成分桂皮醛的得率大于水蒸汽蒸馏法,其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20MPa,萃取时间2.5h。应用SFE-CO2萃取肉桂油,萃取率高,操作纯净,是具有相当发展潜力的提取分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油
超临界
co
2
萃取
水蒸汽蒸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在紫苏子脂肪油提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54
9
作者
辉国钧
葛发欢
+5 位作者
王海波
李菁
梁宝钻
老徵民
吴惠勤
张桂英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1-53,共3页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紫苏子中萃取脂肪油,经常法皂化和甲酯化后,用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从中分离鉴定了α-亚麻酸等12个脂肪酸成分,占总脂肪酸的99.91%。棕榈油酸等8个成分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与传统的...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紫苏子中萃取脂肪油,经常法皂化和甲酯化后,用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从中分离鉴定了α-亚麻酸等12个脂肪酸成分,占总脂肪酸的99.91%。棕榈油酸等8个成分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与传统的石油醚萃取法相比,其萃取时间短,得油率高。主要有效成分α-亚麻酸的含量达73.5%,约提高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紫苏子
脂肪油
气相色谱
二氧化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联合色谱法测定益母草注射液中的总生物碱
1
作者
王向党
张文
林美雄
倪美兰
机构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药剂科
出处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23-125,共3页
文摘
目的构建超临界二氧化碳(CO2)苹取益母草注射液中总生物碱的方法,定量分析其盐酸水苏碱含量,为建立益母草注射液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超临界CO2萃取益母草注射液中总生物碱,以Spherisorb SCX色谱法定量测定益母草沌射液中盐酸水苏碱含量,色谱条件,Spherisorb SCX(250mm×4.6mm)色谱柱,以磷酸二氢钠溶液0.01mol/L(pH值为5.5)为流动相,柱温25℃,检测波长192mm,流速1.0ml/min,进样量为20μl。结果盐酸水苏碱进样量范围存0.6~5.0μg内,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r=0.870,样品加样平均同收率为101.5%(n=8)。RDS=1.16%。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简便稳定,结果可靠,可重复性强,是控制该制剂质量的优良方法。
关键词
超临界
co
2
萃取
盐酸水苏碱
益母草注射液
Keywords
Hydrochloric
stachydrine
Leonurus
heterophyllus
injection
supercritical
co
2
fluid
(
sfe
-
co
2
)
分类号
R286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提取方法的麻黄挥发油GC-MS比较分析
被引量:
11
2
作者
劳燕霞
陈康
林文津
林励
机构
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福建医学科学研究所
出处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5年第2期53-56,共4页
文摘
目的比较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麻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方法采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与现代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CO2)技术提取麻黄中的挥发油,并应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两种提取方法提取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结果两种提取方法提取的挥发油无论在成分还是其相对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率高,提取较完全,是提取麻黄择发油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
挥发油
不同提取方法
超临界
co
2
流体萃取法
麻黄
比较分析
MS
GC
水蒸气蒸馏法
挥发性化学成分
相对含量
联用技术
提取率
Keywords
Herba
Ephedrae
volatile
oil
Steam
Distillation
(SD)
supercritical
co
2
fluid
.Extraction
(
sfe
-
co
2
)
GC-MS
analysis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R94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响应面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油茶籽油工艺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沈佳奇
徐俐
张彦雄
李兴明
王凯燕
蒋雁
机构
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贵州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出处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7-192,共6页
基金
贵州省重大专项(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09]6004-7)
文摘
以贵州怒江山茶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流量及物料质量对茶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然后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油茶籽油工艺进行优化并对产品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油茶籽油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为27.60 MPa、萃取温度为40℃、萃取流量为350 L、物料质量为300.05 g,在此条件下油茶籽油的提取率为94.89%,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86.54%,过氧化值低于1.66 mmol/kg,毛油澄清透明,苯并芘含量远低于压榨法所得毛油。
关键词
超临界
co
2
萃取
油茶籽油
响应面
Keywords
supercritical
co
2
fluid
extraction(
sfe
-
co
2)
camellia
seed
oil(OCSO)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
分类号
TS224.4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不同方法提取荜茇挥发油的GC/MS分析
被引量:
6
4
作者
张裕强
郭立玮
刘史佳
杨臻峥
曹晨晓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
江苏省中医院临床药理科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教研室
出处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31-236,共6页
基金
江苏省天然药物研究与创制实验室开放课题(KF2005001)
文摘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水蒸气蒸馏法(SD)和超临界CO2萃取法(SFE-CO2)所提取的荜茇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含量进行分析。两种方法所提取的挥发油在外观,得率,化学成分及含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用SFE-CO2法提取的挥发油得率高、提取时间短,是荜茇挥发油提取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
荜茇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法
超临界
co
2
萃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
Keywords
Fructus
Piperis
Longi
volatile
oil
steam
distillation
(SD)
supercritical
co
2
fluid
extraction(
sfe
-
co
2
)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
分类号
O657.63 [理学—分析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临界CO_2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茅苍术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
6
5
作者
欧阳臻
杨凌
宿树兰
韩丽
夏冰
王鸣
机构
江苏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系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出处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33-1339,共7页
基金
江苏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BK200406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0:30370292)
文摘
目的:研究茅苍术挥发性成分的萃取和分析方法,为建立茅苍术道地性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新方法和基础性研究依据。方法:采用超临界 CO_2萃取(SFE-CO_2)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茅苍术药材中挥发性成分,并对 SFE-CO_2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及 SFE-CO_2流量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温度为45℃,CO_2流量为3 L·min^(-1),萃取时间为3.5 h 时萃取效果最佳。测得 SFE-CO_2萃取物84个峰,鉴定出67种化合物。结论:本方法所得结果与传统的提取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比较,相对含量高的成分基本一致,且 SFE-CO_2萃取法具有萃取率高、萃取成分多、温度低、时间短、无溶剂残留等优点,可用于茅苍术挥发性成分的萃取和分析。
关键词
茅苍术
挥发性成分
超临界
co
2
萃取(
sfe
—
co
2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Keywords
Atractylodes
lancea
(
Thunb.
)
DC.
volatile
co
mponent
supercritical
co
2
fluid
extraction
(
sfe
-
co
2
)
GC
-
MS
分类号
R917 [医药卫生—药物分析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临界萃取山柚油及其Sn-2位脂肪酸的测定
被引量:
6
6
作者
姜泽放
林敏
李雪
马若影
杜晓静
白新鹏
机构
海南大学食品学院
海南思香源食品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0-335,共6页
基金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ZDYF2016093)
文摘
实验以海南山柚为原料,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对超临界萃取山柚油的工艺进行优化,以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从而为山柚油的萃取以及超临界萃取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并采用氨基固相萃取法联用气相色谱测定山柚油中Sn-2位脂肪酸成分和含量。在相关文献以及预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4个单因素,当萃取温度为40℃,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流量为20 L/min,萃取时间为90min的条件下,萃取率达到最大,为80.05%。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它具有提取温度较低,无有机溶剂残留,提取率也较高等优势,所得的山柚油品质较优且Sn-2位油酸和亚油酸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关键词
超临界
co
2
萃取
山柚油
正交试验
Sn-
2
脂肪酸
Keywords
supercritical
co
2
fluid
extraction(
sfe
-
co
2)
Hainan
camellia
oil
orthogonal
experiment
Sn-
2
fatty
acids
分类号
TS225.19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超临界CO_2萃取云南香樟叶中右旋龙脑的工艺优选
被引量:
6
7
作者
缪菊连
黄照昌
李红艳
机构
大理学院
大理药业
出处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8-10,共3页
基金
校企联合研究开发项目(20090426)
文摘
目的:探讨超临界CO2萃取云南香樟叶中右旋龙脑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右旋龙脑含量,设计L9(34)正交试验考察萃取压力、温度、流量,单因素考察时间对右旋龙脑萃取率的影响。结果:优选的萃取条件为压力30 MPa,温度45℃,二氧化碳流量20 L.h-1,萃取时间90 min。结论:优选的最佳工艺萃取率高,是具有相当发展潜力的提取分离方法。
关键词
超临界
co
2
流体萃取法
香樟
右旋龙脑
Keywords
supercritical
co
2
fluid
extraction(
sfe
-
co
2)
Cinnamomum
camphora
dextro
borneol
分类号
R283.6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肉桂油的研究
被引量:
4
8
作者
高鹏飞
尹爱武
赖小平
蒋东旭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出处
《广州化工》
CAS
2009年第6期107-108,117,共3页
基金
广东省教育厅团队项目(2006B21101005)资助
文摘
优选萃取肉桂油的工艺条件,分别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和SFE-CO2提取肉桂油,进行SFE-CO2萃取肉桂油的正交试验,优选最佳萃取条件。由实验可知,SFE-CO2萃取肉桂油主要成分桂皮醛的得率大于水蒸汽蒸馏法,其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20MPa,萃取时间2.5h。应用SFE-CO2萃取肉桂油,萃取率高,操作纯净,是具有相当发展潜力的提取分离方法。
关键词
肉桂油
超临界
co
2
萃取
水蒸汽蒸馏
Keywords
cinnamon
oil
supercritical
co
2
fluid
extraction
(
sfe
-
co
2
)
steam
distillation
(SD)
分类号
TQ654.2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TS225.19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在紫苏子脂肪油提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54
9
作者
辉国钧
葛发欢
王海波
李菁
梁宝钻
老徵民
吴惠勤
张桂英
机构
广州市医药工业研究所
出处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1-53,共3页
基金
国家"八五"攻关项目
文摘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紫苏子中萃取脂肪油,经常法皂化和甲酯化后,用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从中分离鉴定了α-亚麻酸等12个脂肪酸成分,占总脂肪酸的99.91%。棕榈油酸等8个成分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与传统的石油醚萃取法相比,其萃取时间短,得油率高。主要有效成分α-亚麻酸的含量达73.5%,约提高4%。
关键词
萃取
紫苏子
脂肪油
气相色谱
二氧化碳
Keywords
supercritical
-
co
_2
fluid
extraction
(
sfe
-
co
_2),
Perilla
frutescens
Seeds,fatty
oil,fatty
acid,GC-MS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联合色谱法测定益母草注射液中的总生物碱
王向党
张文
林美雄
倪美兰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提取方法的麻黄挥发油GC-MS比较分析
劳燕霞
陈康
林文津
林励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5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响应面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油茶籽油工艺研究
沈佳奇
徐俐
张彦雄
李兴明
王凯燕
蒋雁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
10
原文传递
4
不同方法提取荜茇挥发油的GC/MS分析
张裕强
郭立玮
刘史佳
杨臻峥
曹晨晓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超临界CO_2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茅苍术挥发性成分
欧阳臻
杨凌
宿树兰
韩丽
夏冰
王鸣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超临界萃取山柚油及其Sn-2位脂肪酸的测定
姜泽放
林敏
李雪
马若影
杜晓静
白新鹏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
6
原文传递
7
超临界CO_2萃取云南香樟叶中右旋龙脑的工艺优选
缪菊连
黄照昌
李红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
6
原文传递
8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肉桂油的研究
高鹏飞
尹爱武
赖小平
蒋东旭
《广州化工》
CAS
200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在紫苏子脂肪油提取中的应用研究
辉国钧
葛发欢
王海波
李菁
梁宝钻
老徵民
吴惠勤
张桂英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
5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