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辨治思路中的兵道阐微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叶博 王键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58-1861,共4页
兵道与医道息息相通。两者同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共同的哲学基础和类似的思维方法,故可相互印证,共阐幽微。文章以兵理喻医理,并条分缕析,引经论证,以探其微而穷其理。此外,在远稽昔典的基础上,还适当联系当今现实,旨在酌古斟今、古... 兵道与医道息息相通。两者同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共同的哲学基础和类似的思维方法,故可相互印证,共阐幽微。文章以兵理喻医理,并条分缕析,引经论证,以探其微而穷其理。此外,在远稽昔典的基础上,还适当联系当今现实,旨在酌古斟今、古为今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孙子兵法 传统文化 易经
原文传递
聖人與將才:《道德經》與《孫子兵法》中的軍事思想
2
作者 馬思勱 郭鼎瑋(译) 《汉籍与汉学》 2018年第1期22-37,共16页
從《道德經》起源與内容方面入手,探索了可能存在於《道德經》與《孫子兵法》之間的一系列聯繫。首先,本文嘗試將其解讀爲原創性的口頭形式的文本,經過不斷演化,形成書面文本。這一過程中《道德經》與《孫子》進行了積極活躍的對話與交... 從《道德經》起源與内容方面入手,探索了可能存在於《道德經》與《孫子兵法》之間的一系列聯繫。首先,本文嘗試將其解讀爲原創性的口頭形式的文本,經過不斷演化,形成書面文本。這一過程中《道德經》與《孫子》進行了積極活躍的對話與交流。接着,本文進行詳細的文本分析來研究口頭與書面兩種形式文本所包含的共同的思想内容,特别是其中的軍事思想。本文的根本性結論中並不主張將《道德經》當作早期中國兵家經典來閲讀,而是主張將早期的道家與兵家思想結合起來進行閲讀,從而從根本上理解兩派所要表達的核心思想中藴含的更深層含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經》 《孫子兵法》 早期道家 早期中國兵家
原文传递
从《孙子兵法》浅观醒脑开窍针刺法
3
作者 王琳 《西部中医药》 2012年第10期54-55,共2页
探讨《孙子兵法》的相关思想对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病因病机、主穴选择、手法量学3个方面的影响,强调医者应以"变化"的观点来审视疾病的重要性。
关键词 孙子兵法 醒脑开窍针刺法 手法量学
下载PDF
礼乐文明视域下的周代军事变迁
4
作者 黄朴民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10,共10页
西周时期,古代中国宗法制基础上封邦立国的政治体制已全面巩固,礼治思想已渗入一切领域,礼乐文明已臻极致。与此相应,该时期的军事也以礼治为其特色,分封制下的政治法规与道德观念渗入军事领域,一切军事活动均以"军礼"为纲领... 西周时期,古代中国宗法制基础上封邦立国的政治体制已全面巩固,礼治思想已渗入一切领域,礼乐文明已臻极致。与此相应,该时期的军事也以礼治为其特色,分封制下的政治法规与道德观念渗入军事领域,一切军事活动均以"军礼"为纲领,具有极强的礼治规范性。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典社会形态向中世纪社会形态转变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就是大动荡、大变革。军事上,战争类型基本齐全,战争方式急剧变化,多种战法各擅胜场,战争观念发生根本性变革。与之相应,军队呈现全新的面貌,军事制度进入全面的变革。概括地说,就是"胜者为右"取代"争义不争利","兵以诈立"取代"以礼为固,以仁为胜",《孙子兵法》取代"古代王者司马法",地域关系取代血缘结构,普遍征发取代贵族专任,常态作训取代菟称大阋,校场操演取代庠序养成,成文法规取代习惯法则,文武殊途取代官事可摄等等,种种现象汇总在一起,使先秦时期军队的建设有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古典型军队向帝国型军队转变的基本完成,突出地反映了古典礼乐文明的兴衰对军事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文明 军礼 兵以诈立 《孙子兵法》
下载PDF
古典兵学专家吴如嵩
5
作者 宫玉振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3-64,12,共3页
吴如嵩 ,贵州人 ,大学毕业于贵阳师范学院 (贵州师范大学的前身 ) ,是新中国培养的当代古典兵学专家 ,他的主要学术成就是在对《孙子兵法》的研究方面。
关键词 吴如嵩 古典兵学 《孙子兵法》 学术成就 古代兵法研究
下载PDF
以《孙子兵法》的视野分析辽沈战役解放军获胜的必然性
6
作者 崔松鹤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第3期72-75,共4页
《孙子兵法》是一部享誉世界的兵家圣典,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都体现出重要价值。以《孙子兵法》的视野,审视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因素,从人民群众的支持、天时地利的合理利用和军队的作战能力三个方面,对辽沈战役进行研究,可以进一... 《孙子兵法》是一部享誉世界的兵家圣典,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都体现出重要价值。以《孙子兵法》的视野,审视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因素,从人民群众的支持、天时地利的合理利用和军队的作战能力三个方面,对辽沈战役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发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解放军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子兵法 辽沈战役 东北人民解放军
下载PDF
西夏文刻本《孙子兵法三注》缀合整理研究
7
作者 彭向前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1-117,共7页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孙子兵法三注》是一个新的版本系统,可与竹简本、武经本和十一家注本相提并论,号称“四大系统”,有助于弄清楚唐宋时代《孙子》及其注本完成向传世本演变的过程,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文章对西夏文《孙子兵法三注》...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孙子兵法三注》是一个新的版本系统,可与竹简本、武经本和十一家注本相提并论,号称“四大系统”,有助于弄清楚唐宋时代《孙子》及其注本完成向传世本演变的过程,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文章对西夏文《孙子兵法三注》已刊图版重新排序整合,共计51叶92面,以表格的形式逐叶列出其所在卷次和叶数、存佚状况、各卷章内容之起讫、文献缺失面数及已刊图版出处等,以便专家学者查阅、使用西夏文《孙子兵法三注》。此外,还搜集了以往的解读成果《夏译〈孙子兵法〉研究》中存在的误识或未识西夏字,亦以表格形式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文 黑水城 《孙子兵法三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