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籍英译译者选词差异实证研究——以《孙子兵法》英译独特用词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陈红 李加军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62,共6页
以Lev■(1967)在Translation as a Decision Process所提出的翻译选择过程为理论基础,本文以两译家对《孙子兵法》英译独特用词为研究对象,对译者选词过程的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译者选词差异存在于如下六个方面:文化因素处理、同义词... 以Lev■(1967)在Translation as a Decision Process所提出的翻译选择过程为理论基础,本文以两译家对《孙子兵法》英译独特用词为研究对象,对译者选词过程的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译者选词差异存在于如下六个方面:文化因素处理、同义词选取、修辞形态、译者变通策略、原作风格、对原作的理解。笔者认为,该实证研究的意义裨益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古籍翻译所涉及如何处理语言和文化诸多要素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揭示了造成或影响译者选词、表征和风格差异诸原因及微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子兵法》英译独特用词 选词差异 译者 原因
原文传递
《孙子兵法》与体育竞赛中“胜”的艺术 被引量:3
2
作者 龚云娥 唐国梁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69-72,共4页
《孙子兵法》虽为古代兵书,但它所蕴含的军事、哲学、管理等思想也适用于体育竞赛,尤其是其中精妙的哲学及战略思想,对今天竞技体育战略、战术谋略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赛场如同战场”,就是战争与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相比较,由于它们不... 《孙子兵法》虽为古代兵书,但它所蕴含的军事、哲学、管理等思想也适用于体育竞赛,尤其是其中精妙的哲学及战略思想,对今天竞技体育战略、战术谋略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赛场如同战场”,就是战争与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相比较,由于它们不仅在直接目的上(获胜),而且在运用手段上(谋略思想),都是直接相通的.因此,借鉴孙子关于战争之“胜”的理论,来探讨《孙子兵法》与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共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子兵法》 体育竞赛 胜的艺术
下载PDF
中国孙子学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国华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1期27-36,共10页
中国孙子学作为中国军事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自《孙子兵法》问世以来经历了5个时期:战国至东汉末年是它的发轫期,东汉末年至北宋后期是它的拓展期,北宋后期至清前期是它的深化期,晚清以来是它的嬗变期,最近30年间是它的繁荣期。从学术思... 中国孙子学作为中国军事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自《孙子兵法》问世以来经历了5个时期:战国至东汉末年是它的发轫期,东汉末年至北宋后期是它的拓展期,北宋后期至清前期是它的深化期,晚清以来是它的嬗变期,最近30年间是它的繁荣期。从学术思想史的立场出发,系统考察中国孙子学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对中国军事史和学术史研究来说,都是一个极具价值的学术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武 孙子学 《孙子兵法》 孙子思想 军事学
下载PDF
《孙子兵法》的“胜”在竞技排球制胜中的哲学思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少明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35-136,共2页
《孙子兵法》虽是古代兵书,但它所蕴含的哲学、军事等思想也适用于排球比赛,尤其是其中精妙的哲学及战略思想,对今天排球技、战术谋略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因此,借鉴孙子关于战争之"胜"的理论,来探讨《孙子兵法》与现代排... 《孙子兵法》虽是古代兵书,但它所蕴含的哲学、军事等思想也适用于排球比赛,尤其是其中精妙的哲学及战略思想,对今天排球技、战术谋略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因此,借鉴孙子关于战争之"胜"的理论,来探讨《孙子兵法》与现代排球运动的共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子兵法》 竞技排球 胜的艺术 哲学思辨
下载PDF
《孙子兵法》与竞技体操中“胜”的艺术哲思
5
作者 孙晓伟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7年第9期89-90,共2页
《孙子兵法》虽为古代兵书,但它所蕴含的军事、哲学、管理等思想也适用于体操竞赛,尤其是其中精妙的哲学及战略思想,对今天竞技体操战略、战术谋略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赛场如同战场,就是战争与现代竞技体操相比较,由于它们不仅在直... 《孙子兵法》虽为古代兵书,但它所蕴含的军事、哲学、管理等思想也适用于体操竞赛,尤其是其中精妙的哲学及战略思想,对今天竞技体操战略、战术谋略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赛场如同战场,就是战争与现代竞技体操相比较,由于它们不仅在直接目的上(获胜),而且在运用手段上(谋略思想),都是直接相通的。因此,借鉴孙子关于战争之"胜"的理论,来探讨《孙子兵法》与现代竞技体操的共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子兵法 竞技体操 胜的艺术
下载PDF
孙武对句吴文化的杰出贡献
6
作者 汪育俊 俞朝卿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75-80,共6页
 孙武在《孙子兵法》中展示的"全争"思维及观念在句吴从以"让"治国到以"争"强国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孙子兵法》不仅对吴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  孙武在《孙子兵法》中展示的"全争"思维及观念在句吴从以"让"治国到以"争"强国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孙子兵法》不仅对吴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当前,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和平崛起"的战略思维是与以"争"强国思维有某种历史联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武 《孙子兵法》 “全争”思维 “强国”思维 句吴文化
下载PDF
《孙子兵法》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7
作者 朱海峰 孟令坤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23-125,共3页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孙子兵法》中的庙算、正奇、五事和全胜等重要思想对当今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将之应用于英语教学中,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有中国特色的...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孙子兵法》中的庙算、正奇、五事和全胜等重要思想对当今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将之应用于英语教学中,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启示 《孙子兵法》 军事著作
下载PDF
孙子反情报思想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熊剑平 梁舟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15,共5页
[目的/意义]孙子基于春秋之前的反情报工作实践,初步总结了较为系统的反情报理论。挖掘孙子反情报理论的内涵和价值,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情报理论,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方法/过程]重点对《孙子兵法》的反情报理论进行认真梳理和总结,... [目的/意义]孙子基于春秋之前的反情报工作实践,初步总结了较为系统的反情报理论。挖掘孙子反情报理论的内涵和价值,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情报理论,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方法/过程]重点对《孙子兵法》的反情报理论进行认真梳理和总结,并结合西方现代情报分析理论的发展等,探讨其影响和贡献等。[结果/结论]孙子反情报理论是中国古典情报理论的代表作,对中国古代反情报工作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子兵法》 反情报思想 反情报理论 情报史 反情报工作
下载PDF
基于Python的中国典籍对外翻译传播效果研究——以《孙子兵法》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燕 邵谧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6-129,共14页
情感分析是获取消费者评价情感态度的新方法,将这一新方法引入翻译传播效果研究可能会有新的发现。通过运用Python数据处理技术,采集了美国亚马逊网站《孙子兵法》英译本的读者评论数据,并对其进行情感分析。数据挖掘的结果表明,大多海... 情感分析是获取消费者评价情感态度的新方法,将这一新方法引入翻译传播效果研究可能会有新的发现。通过运用Python数据处理技术,采集了美国亚马逊网站《孙子兵法》英译本的读者评论数据,并对其进行情感分析。数据挖掘的结果表明,大多海外读者对《孙子兵法》比较认可,认为该书是伟大的经典,翻译质量较高,其思想对其他领域有价值,对他们的生活或工作也能产生有益启示;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版式糟、编校质量差、过多删减、字字僵硬对应式翻译等。《孙子兵法》在海外的成功告诉我们选译的典籍不仅应蕴含优秀的中国思想,还应具备时代性和世界性,同时译文的可读性与地道性也是中国典籍取得良好海外传播效果的重要保证。此外,重视版式、编校等细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译本的认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典籍 《孙子兵法》 对外翻译 传播 读者评论 传播效果 PYTHON
下载PDF
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介主体模式——以寒山诗和《孙子兵法》在英语世界的成功译介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胡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64-69,共6页
翻译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核心途径。翻译中国文学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而是译介即翻译与传播,本质是跨文化传播的中国文学译介活动只有遵循传播规律才能达到良好的译介效果。在传播学观照下,中国文学"走出去"... 翻译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核心途径。翻译中国文学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而是译介即翻译与传播,本质是跨文化传播的中国文学译介活动只有遵循传播规律才能达到良好的译介效果。在传播学观照下,中国文学"走出去"应遵循译介主体模式,即最好选择形象好的目的语译介主体并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动性,共同作用以促进中国文学的对外传播。寒山诗和《孙子兵法》在英语世界的成功译介表明传播学视阈下的译介主体模式具有较强的有效性,可为促进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中国文学“走出去” 译介主体模式 译介主体 寒山诗 《孙子兵法》
下载PDF
布迪厄社会学视野下的《孙子兵法》英译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艺 谢柯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7-132,共6页
论文介绍了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接着从布迪厄社会学视角分三个历史时期分别探讨了《孙子兵法》的英译情况,借助这种独特的视角,翻译研究者可以从一个更接近于翻译本质属性的角度来观察《孙子兵... 论文介绍了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接着从布迪厄社会学视角分三个历史时期分别探讨了《孙子兵法》的英译情况,借助这种独特的视角,翻译研究者可以从一个更接近于翻译本质属性的角度来观察《孙子兵法》的英译活动并阐释其翻译与社会、文化、全球化等方面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迪厄 社会学 场域 惯习 资本 《孙子兵法》
下载PDF
现代教育技术的异化与消解——基于《孙子》行为学视角
12
作者 王婷婷 原献学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5-62,共8页
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师教学带来便利,同时也造成教师被技术压控、替代等情况,产生了技术异化现象,其根源是智能教育领域工具理性“僭越”价值理性。《孙子》行为学之“形”“势”行为辩证法揭示了教育技术异化存在的客观性(合理性)和消解... 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师教学带来便利,同时也造成教师被技术压控、替代等情况,产生了技术异化现象,其根源是智能教育领域工具理性“僭越”价值理性。《孙子》行为学之“形”“势”行为辩证法揭示了教育技术异化存在的客观性(合理性)和消解的必然性,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教育技术领域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中国古代智慧的现代方案。教师教学专业技术化发展与教育技术人性化开发都可以从《孙子》行为学中获得方法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子》 《孙子》行为学 教育技术异化
下载PDF
《孙子兵法》的和平思想探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麻陆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2-155,共4页
《孙子兵法》集中体现了孙子崇尚道义的尚德思想,崇尚"非战"的不尚武思想,以及强调有备无患的积极防御思想。孙子认为,要尽最大可能实现和平解决争端,战争是解决矛盾的最后手段。这里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传统思想中尚德不尚武的... 《孙子兵法》集中体现了孙子崇尚道义的尚德思想,崇尚"非战"的不尚武思想,以及强调有备无患的积极防御思想。孙子认为,要尽最大可能实现和平解决争端,战争是解决矛盾的最后手段。这里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传统思想中尚德不尚武的传统,成为中国人爱好和平、维护和平的重要思想文化渊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子兵法 尚德 非战 防御
下载PDF
罗伯特·克拉克对孙子情报思想的关注与借鉴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滢 熊剑平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2,6,共7页
[研究目的]美国新一代情报理论家罗伯特·克拉克对《孙子兵法》有着深入研究,并在论著中经常引用孙子的名言。研究罗伯特·克拉克对孙子情报思想的关注点,为构建中国特色的情报学话语体系提供了他者视镜,并有助于客观评价孙子... [研究目的]美国新一代情报理论家罗伯特·克拉克对《孙子兵法》有着深入研究,并在论著中经常引用孙子的名言。研究罗伯特·克拉克对孙子情报思想的关注点,为构建中国特色的情报学话语体系提供了他者视镜,并有助于客观评价孙子情报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影响。[研究方法]对罗伯特·克拉克的情报理论进行文献分析研究,从情报搜集、情报分析、情报欺骗等层面予以探讨,考察其受孙子影响的情况。[研究结论]罗伯特·克拉克对《孙子兵法》的理解虽存在不足,但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大量引用孙子名言,足可看出孙子情报理论对现代情报学理论发展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克拉克 《孙子兵法》 情报理论 情报思想 情报搜集 情报分析 情报欺骗
下载PDF
对事实与分析方法的关切——谢尔曼·肯特与孙子情报分析思想的比较研究
15
作者 陈爽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5-101,共7页
[研究目的]谢尔曼·肯特和孙子是西方和中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情报理论家,通过对二者情报分析思想的比较研究,可作为深入探索中国古代与西方现代情报分析理论之间的异同与联系的有益尝试,有助于重新发掘中国古代情报理论的独特价值。[... [研究目的]谢尔曼·肯特和孙子是西方和中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情报理论家,通过对二者情报分析思想的比较研究,可作为深入探索中国古代与西方现代情报分析理论之间的异同与联系的有益尝试,有助于重新发掘中国古代情报理论的独特价值。[研究方法]通过文本对比分析法,梳理比较谢尔曼·肯特和孙子对情报分析地位作用的认识,以及各自情报分析方法的异同之处。[研究结论]《孙子兵法》的创作时间虽远早于肯特的情报分析理论形成时期,但其中蕴含的战略情报分析思想却并不逊色,在有些方面甚至有着更为深入和独特的洞见。这表明中国古代的情报理论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对于当今情报分析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尔曼·肯特 孙子 《孙子兵法》 战略情报 情报分析 文本对比分析法
下载PDF
从英译《孙子兵法一百则》谈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被引量:4
16
作者 唐建福 张欣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15-118,共4页
以罗志野英译的《孙子兵法一百则》为蓝本,通过对《孙子兵法一百则》的翻译的探讨,总结出其文化负载词的规律性翻译途径:即采用语义翻译+脚注,归纳翻译,音译+解释,音译+脚注,源语词汇的义素拆分等方法来实现跨文化翻译的最佳目标。
关键词 《孙子兵法一百则》 文化过载词 语义翻译+脚注
下载PDF
“奇正”溯源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克勤 郭智贤 《滨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07-110,共4页
被古代兵学家们称为"用兵之钤键,制胜之枢机"的"奇正"理论,其思想渊源于老子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思想;春秋时期"出奇设伏,变诈之兵并作"的战争实践,是孙武"奇正"理论产生的实践基... 被古代兵学家们称为"用兵之钤键,制胜之枢机"的"奇正"理论,其思想渊源于老子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思想;春秋时期"出奇设伏,变诈之兵并作"的战争实践,是孙武"奇正"理论产生的实践基础;一线部队与预备队的编组配置,是"避实击虚、出奇制胜"古典兵学"组合求胜"战略思维模式的思维范式;"奇正互变、奇正相生,如环之无端"造成的"以碫投卵"的战略态势,才是"以正合,以奇胜"的"奇正"理论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孙子 《孙子兵法》 奇正 奇正理论
下载PDF
顾祖禹对《孙子兵法》军事地理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被引量:4
18
作者 阎盛国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70,共10页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蕴涵了独具一格的军事地理思想,但其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界对顾祖禹编纂思想和地理思想已有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尚未对其继承和超越《孙子兵法》军事地理思想作出系统分析。顾祖禹选用绝佳字眼"妙&qu...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蕴涵了独具一格的军事地理思想,但其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界对顾祖禹编纂思想和地理思想已有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尚未对其继承和超越《孙子兵法》军事地理思想作出系统分析。顾祖禹选用绝佳字眼"妙"和"善"赞誉孙子的用兵之术,不仅推定朱元璋的用兵之术出自孙子和吴子,而且征引《孙子兵法》点评地理形势变化。《读史方舆纪要》汲取了孙子兵学思想精华,多方继承《孙子兵法》军事地理思想,包括接受其战略战术思想、沿用其军事地理术语、承袭其重视"地利"的思想、信奉其"夫地形者,兵之助也"的思想。并进一步拓展了《孙子兵法》军事地理学内容,广泛援引战史佐证《孙子兵法》军事地理思想,对"重地"的认知,更为全面深入。尤为重要的是,顾祖禹受到启迪,进一步提出了"地利变化无穷"和"争地必得其人"的思想,超越了原有的军事地理思想,使其成为军事地理领域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 孙子 《孙子兵法》 军事地理
原文传递
《孙子兵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被引量:4
19
作者 翟中杰 黄蓉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1-185,共5页
被后世奉为"百世谈兵之祖"的《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兵家思想的代表作,其内容不仅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军事思想,而且作为一部主要论述作战"方法"的经典著作,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具体而言,借鉴... 被后世奉为"百世谈兵之祖"的《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兵家思想的代表作,其内容不仅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军事思想,而且作为一部主要论述作战"方法"的经典著作,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具体而言,借鉴价值的挖掘必须首先揭示二者的内在联系,明确借鉴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着力从《孙子兵法》思想体系中挖掘可以借鉴的原则方法、具体方法以及方法艺术;最后,对借鉴的过程进行辩证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子兵法 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创新
下载PDF
高职思政课教学设计兵法
20
作者 张韧韧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3-88,共6页
《孙子兵法》既是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案例的重要选取,又为高职思政课教学设计提供方法遵循。“经之以五事”之计启示高职思政课教学设计必须考量5个维度,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时代对道德政治素养的新要求、多元生源下的学情、“... 《孙子兵法》既是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案例的重要选取,又为高职思政课教学设计提供方法遵循。“经之以五事”之计启示高职思政课教学设计必须考量5个维度,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时代对道德政治素养的新要求、多元生源下的学情、“三教”改革中的教情、鲜活且丰富的社会生活资源。“知胜有五”之谋启示高职思政课教学设计要把握5个充分且必要举措,即适时适地适度设置各教学环节、灵活管控利用学情教情、注重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效果、全过程融入多元考核方式、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借鉴“计”“谋”兵法旨在破解当前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困局,推动高职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子兵法 计篇 谋攻篇 高职思政课 教学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