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文化意义下的探索与追求——《西游记》孙悟空形象新论 被引量:14
1
作者 曹炳建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1期52-59,共8页
《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包含了作者对社会与人生多重文化背景下的探索与追求,因此,要正确把握这一形象,就必须多层面、全方位地进行研究。从作者所处时代的文化特质来看,孙悟空实际上是封建时代事功型的斗士形象;从民族文化的高度看,这... 《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包含了作者对社会与人生多重文化背景下的探索与追求,因此,要正确把握这一形象,就必须多层面、全方位地进行研究。从作者所处时代的文化特质来看,孙悟空实际上是封建时代事功型的斗士形象;从民族文化的高度看,这一形象体现出强烈的抗争与进取精神;从人类普遍精神的高度看,这一形象体现了人类共同的自由精神、秩序精神和为人类群体奋斗的精神。其形象的基本内核,便是为造福人类的事业而奋斗的抗争与进取精神。其中困扰着研究者的大闹天宫与西天取经的矛盾,是人类自由精神和秩序精神矛盾统一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小说评论 孙悟空 民族文化
下载PDF
从孙悟空形象的人生历程看《西游记》的生命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军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5期89-92,共4页
《西游记》通过孙悟空这一形象的人生历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生命成长过程和生命的意义。童年的孙悟空生活在世俗之外的净土之上,他活泼开朗、顽皮可爱;青春期身体和人格开始发育和成熟,原始的野性和赤裸的欲望像潮水一般涌现而出,... 《西游记》通过孙悟空这一形象的人生历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生命成长过程和生命的意义。童年的孙悟空生活在世俗之外的净土之上,他活泼开朗、顽皮可爱;青春期身体和人格开始发育和成熟,原始的野性和赤裸的欲望像潮水一般涌现而出,面对这种足以毁灭一切的生命力量,吴承恩让我们看到了生命最恣意的绽放和随之而来的沉重;成年是理性、明智的代名词,在观音菩萨不失时机的引导下,孙悟空开始按照“社会原则”来行事,在严谨的社会秩序下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最大空间,并最终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孙悟空 人生历程
下载PDF
三晋钹铙打造了孙悟空——关于《西游记》的早期形态兼答曹炳建、杨俊先生 被引量:6
3
作者 蔡铁鹰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6-102,共7页
队戏《唐僧西天取经》是《西游记》演变过程中失落已久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环节表明了《西游记》的取经故事在宋元时期曾经依赖于三晋地区的戏剧形式而迅速生长增殖。它的重新发现,启示我们还有更早的原生取经故事,也使我们注意到杂剧... 队戏《唐僧西天取经》是《西游记》演变过程中失落已久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环节表明了《西游记》的取经故事在宋元时期曾经依赖于三晋地区的戏剧形式而迅速生长增殖。它的重新发现,启示我们还有更早的原生取经故事,也使我们注意到杂剧《西游记》对佛教的孙悟空取经猴与道教的闹天宫的齐天大圣猴的文化整合,使得我们可以重新厘定《西游记》成书过程的各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唐僧西天取经》 早期形态 成书演变 孙悟空 齐天大圣
下载PDF
从孙悟空动画形象的变化看设计语境的变迁 被引量:6
4
作者 徐振东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285-288,304,共5页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脍炙人口,主角孙悟空被当作文学史中的重要人物而经历多次描摹与改写。作为艺术形式之一的动画片也经历了数十年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传统语境到现代语境再到后现代语言的语境变化,孙悟空也经历...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脍炙人口,主角孙悟空被当作文学史中的重要人物而经历多次描摹与改写。作为艺术形式之一的动画片也经历了数十年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传统语境到现代语境再到后现代语言的语境变化,孙悟空也经历了从神到人的角色定位变化,并且在古典戏剧到网络文学的流变中沉浮。分析各个时期孙悟空形象的异同,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社会思潮反映在艺术形象上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悟空 动画 造型设计 语境
下载PDF
从孙悟空的泪看《西游记》的创作心态 被引量:1
5
作者 雷勇 《安康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8,共8页
《西游记》中有29处关于孙悟空流泪的描写,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假哭,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二是真哭,是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孙悟空的哭主要发生在思考生死问题时、与师父离别时、降魔遇挫时、师父遭难时、心里委屈或面对观... 《西游记》中有29处关于孙悟空流泪的描写,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假哭,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二是真哭,是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孙悟空的哭主要发生在思考生死问题时、与师父离别时、降魔遇挫时、师父遭难时、心里委屈或面对观音、如来佛诉苦时。其哭泣的原因大致有三种情况:对师父的一片真情;忠而见疑的委屈;对命运与前途的迷茫和忧惧。孙悟空的泪寄予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怨愤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个人人格独立与社会价值实现的冲突和无奈。作者借孙悟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体现了对士人命运的思考和悲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孙悟空 创作心态
下载PDF
《西游记》读者接受主题举隅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卫国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108-109,共2页
对《西游记》主题的理解,应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作者意图主题;二是作品本文主题;三是读者接受主题。《西游记》作者通过形象化的神话故事,表达了自己的人才观。
关键词 《西游记》 人才观 接受主题 读者接受 神话故事
下载PDF
徜徉在时间长河中的英雄图腾——中国动画电影中孙悟空形象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4
7
作者 叶凯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37-44,共8页
动画电影作品中的神话英雄人物书写,可以从艺术媒介形式与社会文化心理的双重层面进行考究,孙悟空的艺术形象作为被不断重述的英雄图腾,在历史演变中呈现出复杂多样的面向,需要结合作品文本内外的诸多元素进行细致考量。以文化阐释的角... 动画电影作品中的神话英雄人物书写,可以从艺术媒介形式与社会文化心理的双重层面进行考究,孙悟空的艺术形象作为被不断重述的英雄图腾,在历史演变中呈现出复杂多样的面向,需要结合作品文本内外的诸多元素进行细致考量。以文化阐释的角度和方法,分析中国动画电影发展历史中不同时期产生重要影响的作品案例,看孙悟空角色的艺术构造如何在关于"英雄形象"的表述中揭示某种想象的群体意识形态表达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电影 孙悟空 英雄图腾 艺术形象 文化阐释
下载PDF
《西游记》中须菩提祖师的口诀及其相关的丹道意象
8
作者 李奭学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3年第3期7-32,2,共27页
唐僧玄奘西行取经是《西游记》的主要内容,但小说却不由玄奘写起,反由虚构的孙悟空的出世讲起。我们究其原因,除了悟空在小说中扮演的角色位居关键外,另涉及《西游记》中一个挥之不去的主题:不死的追寻。此一追寻,主要由小说中也是挥之... 唐僧玄奘西行取经是《西游记》的主要内容,但小说却不由玄奘写起,反由虚构的孙悟空的出世讲起。我们究其原因,除了悟空在小说中扮演的角色位居关键外,另涉及《西游记》中一个挥之不去的主题:不死的追寻。此一追寻,主要由小说中也是挥之不去的内丹语汇表现出来。本文就文本论文本,仅处理《西游记》第二回须菩提祖师传给悟空的一首口诀及其相关的意象,因为这首歌诀实为《西游记》的丹道寓言的总枢,意义非凡。歌诀不长,修辞却相当精致,其中特色之最大者,是不同名词或意象配对成双,而其内涵往往又带有强烈的性暗示,例如日与月的结合、玉兔与金乌的媾合,以及龟与蛇的盘结等等,并及隐寓于其中的姹女与婴孩等阴阳的和合。本文博采丹家诸说,尤重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张伯端的《悟真篇》和或写于明清间的《性命圭旨》等丹经,正面处理须菩提祖师传给悟空的这首口诀,指出上述意象除其本身所具有的意涵外,另因某些情节发展而益具丹道上的意义,和《西游记》的主题发展关连尤大。虽然如此,本文最后仍结论道:上述具有性意涵的配对成双的意象,其实中文“譬喻”二字尽可传其神,道其韵,无非修辞而已。丹家或《西游记》中引用这些丹道的书家,无不希望炼家或读者得意便罢,其象捐之可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须菩提的口诀 孙悟空 内丹术 譬喻
下载PDF
《西游记》中的二郎神形象刍议 被引量:4
9
作者 赵旭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4-7,共4页
考察了二郎神形象在民间的演化情况,分析了他在《西游记》中的特点,指出《西游记》中的二郎神形象是在前代英雄传说基础上优化整合而成的。认为他在作品中虽然只是一个配角,却与众多神魔形象迥然不同,其高傲而又嫉恶如仇的个性、超群的... 考察了二郎神形象在民间的演化情况,分析了他在《西游记》中的特点,指出《西游记》中的二郎神形象是在前代英雄传说基础上优化整合而成的。认为他在作品中虽然只是一个配角,却与众多神魔形象迥然不同,其高傲而又嫉恶如仇的个性、超群的本领、浓烈的侠气都与孙悟空有诸多相似之处,与孙悟空一样承载着作者的理想,而且对孙悟空形象也起到了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二郎神 孙悟空
下载PDF
《西游记》《红楼梦》中“石头”的文化隐喻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胜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8-20,共3页
《西游记》《红楼梦》中的主人公孙悟空 (石猴 )、贾宝玉 (顽石 )都因“石”而生 ,因情而造 ,因石性而反叛传统文化 ,缘石性而得人。文章认为由于有了文化重负 ,创造力萎缩 ,自由空间狭小 ,所以取经路上的孙悟空失去了“大闹天宫”中的... 《西游记》《红楼梦》中的主人公孙悟空 (石猴 )、贾宝玉 (顽石 )都因“石”而生 ,因情而造 ,因石性而反叛传统文化 ,缘石性而得人。文章认为由于有了文化重负 ,创造力萎缩 ,自由空间狭小 ,所以取经路上的孙悟空失去了“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的生趣、神勇。贾宝玉反叛的也是传统文化 ,贾宝玉选择了反叛 ,也就选择了毁灭 ,但正是这种毁灭才创造出了意味深长的审美悲剧。二者所坚持的为人之本性 ,即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悟空 贾宝玉 石性 文化
下载PDF
自由的人格——析《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人格形象之一 被引量:1
11
作者 江少英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4年第1期46-48,共3页
明朝中后期,商业文化成为社会生活的突出特点,理学的禁欲主义受到越来越多的批判,社会上涌现出一股争取个性自由,实现人性解放的近代启蒙思潮。《西游记》就是在这么一个时代背景之下产生的。文章主要从孙悟空这一形象入手,阐述了孙悟... 明朝中后期,商业文化成为社会生活的突出特点,理学的禁欲主义受到越来越多的批判,社会上涌现出一股争取个性自由,实现人性解放的近代启蒙思潮。《西游记》就是在这么一个时代背景之下产生的。文章主要从孙悟空这一形象入手,阐述了孙悟空享受原始状态的自由,实现自我价值的自由,追求精神人格上的自由,从而反映了作者的自由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悟空 自由 自我价值 人格自由 理学 童心说
下载PDF
成长的童话——《西游记》主题另解 被引量:3
12
作者 陶淑琴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59-63,共5页
《西游记》问世以来,对它的主题的探讨众说纷纭,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但是,却并没有一种学说能够完全地说服读者。笔者以为,《西游记》的主题是人的成长这一永恒母题,小说通过孙悟空形象的塑造,真实再现了个体生命成长历程中的种种困苦磨... 《西游记》问世以来,对它的主题的探讨众说纷纭,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但是,却并没有一种学说能够完全地说服读者。笔者以为,《西游记》的主题是人的成长这一永恒母题,小说通过孙悟空形象的塑造,真实再现了个体生命成长历程中的种种困苦磨难,主要是以唐僧为代表的成人世界为他设置的各种成长考验和对他施行的强制性规范化教育。对于成人世界,孙悟空经历了由反抗到被迫接受,再到自觉认同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孙悟空 成长主题
下载PDF
孙悟空形象意义解读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冬玲 周洁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54-157,共4页
孙悟空是《西游记》的中心人物。诸多论者对孙悟空的形象意义解读往往从政治的角度,从人物所产生的时代环境为依据。本文试从生命个体的普遍性上对孙悟空的形象进行解读,通过个性化的手法用孙悟空这个个案,形象地展示出一部人类追求史... 孙悟空是《西游记》的中心人物。诸多论者对孙悟空的形象意义解读往往从政治的角度,从人物所产生的时代环境为依据。本文试从生命个体的普遍性上对孙悟空的形象进行解读,通过个性化的手法用孙悟空这个个案,形象地展示出一部人类追求史。书中的种种情节都是人类追求之心路历程的光辉印迹。孙悟空的生命历程可分三个阶段:闹龙宫地府——大闹天宫——护卫唐僧西天取经。自称"齐天大圣"的孙悟空从"大闹天宫"的失败,到西天取经的成功被封为"斗战胜佛",蕴涵着光辉的生命历程的哲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孙悟空 生命历程 形象意义
下载PDF
颠覆与重构——谈《西游补》的哲理意蕴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相雨 《枣庄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7-21,共5页
《西游补》是《西游记》续书中最为成功的一部,它的内容奇幻,寓意深刻。《西游补》对《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唐僧形象进行了颠覆和重构,使他们具有了不同于《西游记》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西游补》紧紧围绕"悟通大道,必先空破情根&... 《西游补》是《西游记》续书中最为成功的一部,它的内容奇幻,寓意深刻。《西游补》对《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唐僧形象进行了颠覆和重构,使他们具有了不同于《西游记》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西游补》紧紧围绕"悟通大道,必先空破情根"的佛学框架来安排故事情节,却没有宣扬佛教灭情明理的观念,而是表现出对于现实社会和现实人生的深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补》 《西游记》哲理 孙悟空 唐僧
下载PDF
从文本到符号:《西游记》中的大圣形象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静 徐辰佳融 徐习军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8期34-38,共5页
在百回本《西游记》文本中,孙悟空的形象经历了石猴、妖猴、狂猴、神猴到圣猴的变化,随着西游故事的广泛传播,孙悟空在民间传播过程中不断被神话,以至于形成了民间的大圣信仰和大圣崇拜。因而到了近现代,随着电影艺术等现代传播技术的发... 在百回本《西游记》文本中,孙悟空的形象经历了石猴、妖猴、狂猴、神猴到圣猴的变化,随着西游故事的广泛传播,孙悟空在民间传播过程中不断被神话,以至于形成了民间的大圣信仰和大圣崇拜。因而到了近现代,随着电影艺术等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关于孙悟空的艺术设计形象越来越多元且丰富,当代影视、动画动漫作品中围绕大圣形象的艺术涉及广泛运用于地方文化宣传、文化艺术传播和商业广告等领域,大圣形象的价值得到了充分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孙悟空 大圣形象 民间崇拜 文化传播 文化符号 艺术设计
下载PDF
简析孙悟空的心灵历程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玉冰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年第3期30-33,共4页
《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作者通过孙悟空从最初的野性十足、逍遥自在、天不怕地不怕到成为"斗战圣佛"的人生经历,给我们展示了孙悟空由"猴性"的丧失和"人性"的获得的心灵历程,这一生命历程的内涵不断... 《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作者通过孙悟空从最初的野性十足、逍遥自在、天不怕地不怕到成为"斗战圣佛"的人生经历,给我们展示了孙悟空由"猴性"的丧失和"人性"的获得的心灵历程,这一生命历程的内涵不断启示我们思索人生,并永无止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悟空 生命意识 心灵历程
下载PDF
亦儒亦佛的率真个性——试论孙悟空个性的儒佛因素 被引量:2
17
作者 范义臣 林伦才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12期151-153,共3页
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中表现的个性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戏弄神鬼;二是不甘受辱;三是追求尊严;四是藐视王权。这些个性又蕴含着儒佛文化因素。
关键词 孙悟空 个性 儒佛
下载PDF
孙悟空形象世俗性的转变——从杂剧《西游记》到小说《西游记》 被引量:2
18
作者 孟宪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52-55,共4页
从杨景贤的杂剧《西游记》到小说《西游记》孙悟空形象的世俗性由强变弱。表现在:(一)出身,(二)性格。转变的原因:(一)时代背景,(二)文人心态,(三)载体不同。
关键词 杂剧 小说 孙悟空 世俗性
下载PDF
中西方英雄主义价值观比较研究——以孙悟空与哈利波特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苏晓萍 杨洁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78-80,共3页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塑造的英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民族的英雄主义价值观。文章以中西著名魔幻故事-吴承恩的《西游记》和J.K.罗琳的《哈利波特》作为研究文本,对其主要人物孙悟空和哈利波特的英雄形象塑造进行对比,分别从出生背景...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塑造的英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民族的英雄主义价值观。文章以中西著名魔幻故事-吴承恩的《西游记》和J.K.罗琳的《哈利波特》作为研究文本,对其主要人物孙悟空和哈利波特的英雄形象塑造进行对比,分别从出生背景,成长阶段和英雄结局三个方面探讨了中西方英雄主义价值观的差异,以期对当今全球化下的文化共融起到桥梁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悟空 哈利波特 英雄主义 价值观
下载PDF
倾听译者的心声——阿瑟·韦利的《西游记》英译本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文强 《山东外语教学》 2019年第1期115-124,共10页
阿瑟·韦利在中国文学典籍英译方面居功至伟,虽然他一生之中只翻译过一部中国古典小说,那就是《西游记》,但这部不到原著内容三分之一的节译作品却在英国乃至西方产生过深远影响,因此非常值得研究。通过对原著有目的、有意识的裁剪... 阿瑟·韦利在中国文学典籍英译方面居功至伟,虽然他一生之中只翻译过一部中国古典小说,那就是《西游记》,但这部不到原著内容三分之一的节译作品却在英国乃至西方产生过深远影响,因此非常值得研究。通过对原著有目的、有意识的裁剪,译本一方面成功地塑造了闪耀着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孙悟空形象,这迎合了战时英国人民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韦利的思想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译本的最终面貌,它折射出译者期待英雄、渴求和平的心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瑟·韦利 孙悟空 历史语境 思想倾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