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3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申论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希清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9-106,共8页
在中国科举制度的研究中,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问题成为最大热门课题之一。科举制度是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或曰与其他选官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主要以考试... 在中国科举制度的研究中,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问题成为最大热门课题之一。科举制度是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或曰与其他选官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延续至元、明、清,前后经历了1300年之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度 定义 考试 起源
下载PDF
新见隋代《尚衣奉御尹彦卿墓志》研读——兼说“小陵原”与“少陵原”的名称沿革 被引量:21
2
作者 周晓薇 王其祎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5-98,共4页
新得隋大业十二年《尹彦卿墓志》拓本一帧(图一),云近年出土于西安市城南长安区,石存未详。拓本高23、宽22厘米,志文11行,满行12字,楷书。似此类小于25厘米见方的隋代墓志小品(不含砖志),以笔者所见,还有河北武安出土今存辽... 新得隋大业十二年《尹彦卿墓志》拓本一帧(图一),云近年出土于西安市城南长安区,石存未详。拓本高23、宽22厘米,志文11行,满行12字,楷书。似此类小于25厘米见方的隋代墓志小品(不含砖志),以笔者所见,还有河北武安出土今存辽宁省博物馆的开皇九年《洪州刺史张僧殷暨子骑兵参军张潘庆墓志》为21.7厘米见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代 尹彦卿墓志 尚衣奉御 小陵原 少陵原
下载PDF
敦煌隋代法华主题洞窟初探 被引量:15
3
作者 郭祐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59,共18页
莫高窟第419和420窟完成于仁寿以后,是在隋代佛教发展到巅峰的背景下营造的,以一种非禅修气氛的姿态出现,419窟凸显诸佛的教化,420窟象征诸佛的教化。本文将420窟顶经变细节重新仔细比对,发现这原是两铺经变,是法华经变和涅槃经变的巧... 莫高窟第419和420窟完成于仁寿以后,是在隋代佛教发展到巅峰的背景下营造的,以一种非禅修气氛的姿态出现,419窟凸显诸佛的教化,420窟象征诸佛的教化。本文将420窟顶经变细节重新仔细比对,发现这原是两铺经变,是法华经变和涅槃经变的巧妙组合,反映当时法华与涅槃思想并重,而且有以法华融摄涅槃的情形。而其中的普门品变相非常详细,开后世“观音经变”的先河。也将前辈学者所认读的“见宝塔品变相”加以重新斟酌,提出这应该是在表现《普门品》的一部分;说明了早期以二佛并坐为主题的禅观图像,到了隋代并未出现在法华经变,这是很值得注意的事。另外,419窟平顶绘弥勒说法图、菩萨授记图、思惟菩萨图与正龛主佛间的联系,人字披本生故事画的存在意义等等,以及两窟共同表现维摩经变的原因等问题,也都加以探索,认为出此双窟反映当时的义学结构。其实,像419、420窟这样的图像结构,很可能远承自鸠摩罗什所谓般若与法华双美的路径,《维摩诘经》在这样的氛围之下,也参与了这一段佛教历史的心灵工程。“开三显一”、“开近显远”两者是佛说《法华经》之宗趣,419、420窟其实是双美齐彰,展现法华化世的强烈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代 法华主题 图像结构 莫高窟419窟 莫高窟420窟
下载PDF
隋至初唐南方墓葬中的生肖俑 被引量:15
4
作者 卢昉 《南方文物》 2006年第1期75-85,共11页
十二生肖,或称十二(相)属,本是代替十二辰名称的十二种动物的总称。是古代占星家用十二种动物来记星象、记日、记年的一种方式,同时也用来表示人的生岁*。我国的生肖俑起源较早,分布范围也比较广泛。早在公元六世纪的临淄北朝崔氏墓中... 十二生肖,或称十二(相)属,本是代替十二辰名称的十二种动物的总称。是古代占星家用十二种动物来记星象、记日、记年的一种方式,同时也用来表示人的生岁*。我国的生肖俑起源较早,分布范围也比较广泛。早在公元六世纪的临淄北朝崔氏墓中就已出现动物形态的十二生肖俑**。到隋唐时期渐成体系,在南方,尤以两湖一带为盛,一直延用到宋元时期,成为当时颇具地方特色的镇墓明器。高宗永徽(650年 ̄655年)年后,中原也开始出现墓中放置成俑的十二生肖俑以作“压胜”、“辟邪”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 十二生肖俑 基葬 初唐
下载PDF
隋朝监察制度述论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先昌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9-160,共12页
隋朝监察制度与前代相比有很大变化。一是在组织上 ,整顿御史台机构建制 ,淡化御史的天子监察官身份 ,强调独立行使监察权 ;废除御史台官属由台主任命之制 ,改由中央吏部考核任命 ,或由三省长官推荐 ,皇帝敕授 ;制定地方监察法规“六察... 隋朝监察制度与前代相比有很大变化。一是在组织上 ,整顿御史台机构建制 ,淡化御史的天子监察官身份 ,强调独立行使监察权 ;废除御史台官属由台主任命之制 ,改由中央吏部考核任命 ,或由三省长官推荐 ,皇帝敕授 ;制定地方监察法规“六察” ;二是强化了监察机关和监察官的各项职责与权力。从实施效果和作用上看 ,文帝时代好于炀帝时代 ,二帝统治的前期好于后期。在封建社会 ,监察的效果虽与制度的完善和监察官员的素质有密切的关系 ,但起决定作用的是皇帝的重视程度、个人品格与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制度 隋朝 述论 机构建制 独立行使 监察法规 监察机关 实施效果 封建社会 监察官员 决定作用 个人品格 御史台 监察权 任命 皇帝 吏部 省长 权力
原文传递
安徽萧县萧窑遗址群2014年田野考古调查简报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超(绘图) 周水利 +3 位作者 胡均 解华顶 王玲玲 王倩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29,共10页
安徽省萧县萧窑遗址群位于萧县东南部,本次调查了白土镇窑、欧盘窑、夏村窑和前圩子窑四个窑址。主要产品有碗、盏、罐、壶、高足盘、盘、三叉支托、窑棒和垫圈。釉色主要有青釉、黄釉、黑釉、白釉、白釉褐彩等。萧窑始烧于隋代,终烧于... 安徽省萧县萧窑遗址群位于萧县东南部,本次调查了白土镇窑、欧盘窑、夏村窑和前圩子窑四个窑址。主要产品有碗、盏、罐、壶、高足盘、盘、三叉支托、窑棒和垫圈。釉色主要有青釉、黄釉、黑釉、白釉、白釉褐彩等。萧窑始烧于隋代,终烧于元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县 萧窑 隋代 窑具
下载PDF
隋代宫人的膺选标准与社会期许——以隋代宫人墓志铭为基本素材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晓薇 王其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6-63,共8页
墓志铭记录人的生平,最容易掩瑕录美,然而墓志铭的描述又往往烙印着社会的理性,着意流露并代表着当世的道德风尚观念。隋代宫人的膺选标准主要表现在容貌美丽、品性柔顺、出身良家、德才兼备等几个方面。每位宫人入选标准的求大同而存小... 墓志铭记录人的生平,最容易掩瑕录美,然而墓志铭的描述又往往烙印着社会的理性,着意流露并代表着当世的道德风尚观念。隋代宫人的膺选标准主要表现在容貌美丽、品性柔顺、出身良家、德才兼备等几个方面。每位宫人入选标准的求大同而存小异,实际上正反映了隋代社会对膺选宫人的诸多理想化期许,因而也正可以藉以探讨和考查隋代社会对宫人阶层的一般理想化审视,并为进一步了解隋代社会对女性道德规范与妇德准则的认识提供史料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代 宫人 膺选标准 隋代墓志铭
下载PDF
敦煌隋代中心柱窟的构成 被引量:9
8
作者 赵声良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20,共8页
敦煌隋代中心柱窟有4座,分为两个类型:一是须弥山式的中心柱,包括第302、303窟,中心塔柱形与须弥山造型有关,表现的主题是三世十方佛;第二类是中心柱正面不开龛的大型窟,包括第292、427窟,洞窟前部的三铺佛像表现的是三世佛主题。三佛... 敦煌隋代中心柱窟有4座,分为两个类型:一是须弥山式的中心柱,包括第302、303窟,中心塔柱形与须弥山造型有关,表现的主题是三世十方佛;第二类是中心柱正面不开龛的大型窟,包括第292、427窟,洞窟前部的三铺佛像表现的是三世佛主题。三佛造像在中国石窟中出现较早,北朝后期华北地区的石窟表现为较典型的三壁三龛窟,敦煌隋代洞窟受其影响,在中心柱窟中也表现出三世十方诸佛的主题。从造型及装饰风格因素来看,反映了敦煌隋代石窟在接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受到印度和中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隋代 中心柱窟 构成 三世佛
下载PDF
白瓷起源问题研究再思考 被引量:9
9
作者 李鑫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55,共14页
白瓷的产生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白瓷起源问题备受关注,对于中国白瓷起源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白瓷的概念和定义、白瓷出现的时间、白瓷起源的区域或窑场、白瓷创烧初期的产品面貌以及白瓷出现的原因等环环相... 白瓷的产生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白瓷起源问题备受关注,对于中国白瓷起源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白瓷的概念和定义、白瓷出现的时间、白瓷起源的区域或窑场、白瓷创烧初期的产品面貌以及白瓷出现的原因等环环相扣的几个方面。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我们首先对"白瓷"的概念予以界定。在此基础上,仅就目前的考古资料,认为白瓷创烧于隋代,起源的热点地区包括河北邢窑、河南安阳相州窑和河南巩义窑等,且受到邺城影响的安阳相州窑最应值得关注。白瓷的起源动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技术层面其与青瓷生产中技术的改良及南方窑业技术的北传密不可分,二是造型、装饰及审美取向方面其与南方青瓷、北朝时期的釉陶产品及同时代的玻璃器、金属器均有一定的联系,其中一些与这一时期来华胡人也有着一定的关系,这同时又为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瓷 起源 隋代 动因
原文传递
关中地区隋代墓地分布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呆运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79,共6页
关中地区隋代墓葬主要分布在大兴城的东、南、西三个郊区。潼关税村隋代壁画墓代表了皇族的墓葬区,高等级的贵族墓葬集中在城东的白鹿原、铜人原;中小官吏墓葬散布在南郊凤栖原、高阳原、咸阳洪渎原;平民墓葬分散于各个原上,符合就近埋... 关中地区隋代墓葬主要分布在大兴城的东、南、西三个郊区。潼关税村隋代壁画墓代表了皇族的墓葬区,高等级的贵族墓葬集中在城东的白鹿原、铜人原;中小官吏墓葬散布在南郊凤栖原、高阳原、咸阳洪渎原;平民墓葬分散于各个原上,符合就近埋葬的特点。凤翔隋墓是比较典型的平民墓地。隋代宫女葬于西郊三民村一带,即诗词中所见的"宫人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隋代 墓地 分布研究
下载PDF
隋唐时期的阅读疗法思想和案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波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0-74,共5页
尝试对中国历史上文化最繁荣的唐代及其前朝隋代的阅读疗法思想和案例进行梳理和总结,勾勒出阅读疗法在这个时期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 隋朝 唐朝 诗歌 阅读疗法
下载PDF
隋代菩萨立像衣着饰物 被引量:7
12
作者 八木春生 李梅 赵声良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0,125-129,共10页
本文所述的隋代菩萨造像,分布于华北各地,衣饰繁复华丽,通体遍饰璎珞以及其他垂饰;其中也存在地区差异,如原北齐与北周领地的璎珞就有区别。隋朝前期出现新形式的菩萨造像,虽不能称为统一样式,但已存在统一迹象。本文以原北齐、北周领... 本文所述的隋代菩萨造像,分布于华北各地,衣饰繁复华丽,通体遍饰璎珞以及其他垂饰;其中也存在地区差异,如原北齐与北周领地的璎珞就有区别。隋朝前期出现新形式的菩萨造像,虽不能称为统一样式,但已存在统一迹象。本文以原北齐、北周领地为考察范围,概观各地区隋代前期菩萨造像,阐述各个地区的特征,由此分析华北地区东西造像的差异及其相互影响关系,进而论述通体遍饰璎珞菩萨造像出现的时代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代 菩萨像装饰 西安 山东
下载PDF
敦煌隋朝经变画艺术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声良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共8页
本文基于对隋朝敦煌壁画中经变画的全面调查,试图对隋朝经变画在表现技法的发展等方面进行阐释。隋朝的经变画从表现形式上分为四类,1.长卷式构图;2.单幅结构;3.对称构图;4.以说法场面为中心的中轴对称构图。其中第四类成为唐代以后最... 本文基于对隋朝敦煌壁画中经变画的全面调查,试图对隋朝经变画在表现技法的发展等方面进行阐释。隋朝的经变画从表现形式上分为四类,1.长卷式构图;2.单幅结构;3.对称构图;4.以说法场面为中心的中轴对称构图。其中第四类成为唐代以后最流行的构图形式。这一形式在隋朝的最终形成,源于六朝以来山水画、建筑画的发展而带来的空间表现技法的成就,而经变画的发展也推动了后来大画面经变中空间表现的日益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朝 敦煌 壁画 经变画 艺术
下载PDF
河北曲阳县定窑窑址调查报告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信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3,共11页
2009~2010年,通过对定窑窑址考古发掘确认定窑创烧于中晚唐。2010~2016年,河北师范大学等单位通过考古调查发现并确认了一处隋代窑址,采集到有代表性的瓷器和窑具残件398片,为定窑创烧问题的探索提供了新资料。
关键词 河北 曲阳 定窑 隋代 瓷窑址
原文传递
济南玉函山隋代摩崖龛窟造像 被引量:7
15
作者 唐仲明 《中原文物》 2003年第1期46-53,共8页
玉函山摩崖造像以其众多的纪年造像题记 ,早在 2 0世纪 2 0年代就为学术界所知 ,但迄今仍无调查报告面世。作者以多次现场调查为基础 ,详细叙述各龛造像的现存情况 ,包括龛像尺寸。造像内容。题材。形制。题记等 ,希望能够为学术界提供... 玉函山摩崖造像以其众多的纪年造像题记 ,早在 2 0世纪 2 0年代就为学术界所知 ,但迄今仍无调查报告面世。作者以多次现场调查为基础 ,详细叙述各龛造像的现存情况 ,包括龛像尺寸。造像内容。题材。形制。题记等 ,希望能够为学术界提供一些原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函山 隋代 摩崖造像 雕塑艺术 题材 题记
原文传递
河西走廊与中原北方北朝隋代石窟天井图样考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静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9-137,共49页
北朝、隋代石窟天井图样,作为一个丰富而复杂的系统存在,它既承载着建筑装饰功用,又反映出当时频繁的文化交流信息,且具有一定的审美和思想内涵。作者认为,北朝、隋代石窟天井图样呈现一体化发展过程,在地域上可以分为河西走廊和中原北... 北朝、隋代石窟天井图样,作为一个丰富而复杂的系统存在,它既承载着建筑装饰功用,又反映出当时频繁的文化交流信息,且具有一定的审美和思想内涵。作者认为,北朝、隋代石窟天井图样呈现一体化发展过程,在地域上可以分为河西走廊和中原北方两个系统。河西走廊地区天井图样以敦煌莫高窟最完整最丰富,故作为该样式的考察核心。敦煌莫高窟天井以四角叠涩图样为主要特征,兼受来自西域和中原北方文化因素的影响,西域因素尤其显著;中原北方石窟天井图样以莲花与飞天组合为主要特征,偏早时间尚可见到西域因素,其后,中原文化因素日趋占据主导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北方 敦煌 北朝 隋代 石窟天井图样
原文传递
隋以前人参考 被引量:6
17
作者 叶明柱 叶平 《中医药文化》 2020年第1期78-85,共8页
通过对隋以前记载人参文献的考证,认为人参的本字为“薓”,“参”字不是人参的象形字;“世用不入服,乃重百济”之原因,是上党所产人参被用在墓葬中替代生人受过,未被纳入仙药之内。陶注对上党人参的描述,“其意止以根言之”,其主要的特... 通过对隋以前记载人参文献的考证,认为人参的本字为“薓”,“参”字不是人参的象形字;“世用不入服,乃重百济”之原因,是上党所产人参被用在墓葬中替代生人受过,未被纳入仙药之内。陶注对上党人参的描述,“其意止以根言之”,其主要的特征是“形长而黄,状如防风”;《伤寒论》《金匮要略》《肘后方》《小品方》等所用人参可能为桔梗科党参,而东汉以降上党人参、辽参、高丽参统称为“人参”,至清《本草从新》始予区别,上党人参简称党参,辽参及高丽人参等仍袭人参之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党人参 人参 党参 考证 隋代
下载PDF
开皇乐议与隋初政治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立增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3-36,共4页
开皇乐议与隋初的政治有关。隋文帝在议乐过程中倚重北周旧臣,与他在政治上的用人政策是一致的。苏威在政治上的权力造就了苏夔朋党的出现,苏夔朋党对开皇乐议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何妥因猜中文帝心理而受信任。隋文帝反对旋宫之法,正是... 开皇乐议与隋初的政治有关。隋文帝在议乐过程中倚重北周旧臣,与他在政治上的用人政策是一致的。苏威在政治上的权力造就了苏夔朋党的出现,苏夔朋党对开皇乐议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何妥因猜中文帝心理而受信任。隋文帝反对旋宫之法,正是其猜忌防范心理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皇乐议 隋朝初期 隋文帝 用人政策 乐律改制 社会政治
下载PDF
巴蜀隋代佛教石窟艺术初探 被引量:6
19
作者 龙红 邓新航 王玲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4-131 226,226,共9页
隋代巴蜀佛教石窟分布散、规模小,以摩崖龛像为主,尤以巴中石窟装饰精美的佛帐形龛最为突出。比较而言,人形化天龙八部群像和以主尊形式表现的定光佛在中原北方造像中颇为鲜见。巴蜀隋代造像较多地承继了北周造像艺术的风格特征,并有机... 隋代巴蜀佛教石窟分布散、规模小,以摩崖龛像为主,尤以巴中石窟装饰精美的佛帐形龛最为突出。比较而言,人形化天龙八部群像和以主尊形式表现的定光佛在中原北方造像中颇为鲜见。巴蜀隋代造像较多地承继了北周造像艺术的风格特征,并有机融合北齐、南朝造像的诸多"优秀基因",从而体现出代表新王朝统一后气势恢宏、雄迈劲健和装饰华美的艺术精神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 隋代 佛教石窟
下载PDF
隋代宫人制度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晓薇 王其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8-110,共13页
对隋代宫人制度的研究,目前学界尚少专门的讨论文字。结合《隋书》相关志传与隋代宫人墓志,探讨隋代宫人制度的设置与演变、隋代宫人墓志所记职司等基本素材分析和隋代宫人所参与的其他事务及活动诸方面问题,揭示隋代宫人六尚与六局体... 对隋代宫人制度的研究,目前学界尚少专门的讨论文字。结合《隋书》相关志传与隋代宫人墓志,探讨隋代宫人制度的设置与演变、隋代宫人墓志所记职司等基本素材分析和隋代宫人所参与的其他事务及活动诸方面问题,揭示隋代宫人六尚与六局体系的渊源及建设情形,认为六尚的体系可能导源于北周的"中宫六尚",但隋代的建制则更加整饬完善。并对宫人公服制度问题有以爬梳,确认隋代的宫人公服制度无疑担承了由北齐北周到唐代之间嬗变的桥梁,同时又呈现着隋代独特的公服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代宫人 宫人制度 《隋书》 墓志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