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电极导向核团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世忠 张旺明 +1 位作者 徐强 徐如祥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20-723,共4页
目的观察微电极导向核团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0例接受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术和25例脑深部电刺激丘脑底核(STN- DBS)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随访和神经功能评估,分别获得术前、术后和DBS... 目的观察微电极导向核团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0例接受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术和25例脑深部电刺激丘脑底核(STN- DBS)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随访和神经功能评估,分别获得术前、术后和DBS开启后1周、6个月、2年及5年的不同服药状态下统一帕金森病量表(UPDRS)评分资料,采用威尔科克森检验(Wilcoxon test),比较不同术后时间点UPDRS运动评分与术前评分的差异。结果核团毁损术和DBS在术后1周、6个月及2年随访中均能明显改善术前帕金森病患者的UPDRS运动评分,减轻左旋多巴诱发的运动波动及异动症。在5年随访时间点上仅DBS治疗组较术前比较仍显示差异性。而且DBS组患者术后左旋多巴服药的剂量较术前减少。核刚毁损组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8%,永久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DBS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核团毁损术和DBS两者被证实是中晚期帕金森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显著改善术前帕金森病患者的UPDRS运动评分,减轻左旋多巴诱发的运动波动及异动症。STN-DBS较毁损术更具有独特的可控性、安全性和长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核团毁损术 深部脑刺激术 丘脑底核
原文传递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帕金森病患者丘脑底核的显示价值初探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静 张云亭 +2 位作者 何宁 陈静 何亚娜 《磁共振成像》 CAS 2011年第5期353-357,共5页
目的评价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的显示价值。方法收集帕金森病患者20例,所有患者接受3.0T MR检查,扫描序列包括磁敏感加... 目的评价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的显示价值。方法收集帕金森病患者20例,所有患者接受3.0T MR检查,扫描序列包括磁敏感加权序列(SWI)、FSE-T2WI和3D-TIWI序列,由富有经验的影像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根据STN与周围组织间的信号对比及边界的清晰度两方面,共分0、1、2、3级四个等级,比较SWI、FSE-T2WI和T1WI三种不同序列对STN的显示。结果在SWI序列,18/20例(90%)患者丘脑底核显示为2~3级,呈双凸透镜形低信号,边界清晰。在T2WI像,20例中4例(20%)显示为0级,无法分辨;13例(65%)显示为1级,低信号依稀能分辨,但对比较差;仅3例(15%)2~3级,显示较为清楚、易于分辨。在T1WI像,绝大多数(18/20,90%)病例STN显示为0级,无法分辨;只有2例(10%)1级,形态结构依稀可见。经秩和检验,三组间对STN的显示质量存在显著差异,两两比较T1WI和T2WI,T2WI和SWI组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相比常规T2WI和T1WI,磁敏感加权成像明显提高了对丘脑底核的显示能力,在脑深部刺激术丘脑底核的精确定位中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丘脑底核 脑深部刺激术
下载PDF
大鼠力竭运动中丘脑底核和皮层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大磊 刘晓莉 乔德才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7-431,I0014,共6页
目的:探讨力竭过程中丘脑底核(STN)对皮层兴奋性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皮层脑电(ECoG)及局部场电(LFPs)同步记录技术,对一次性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STN、皮层神经元电活动变化规律进行同步、动态观察。结果:运动开始阶段大鼠能够自主跟随... 目的:探讨力竭过程中丘脑底核(STN)对皮层兴奋性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皮层脑电(ECoG)及局部场电(LFPs)同步记录技术,对一次性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STN、皮层神经元电活动变化规律进行同步、动态观察。结果:运动开始阶段大鼠能够自主跟随跑台进行运动,运动持续约45 min时(45±11.5 min),自我驱动下的运动能力明显降低;此时STN兴奋性显著增加(P<0.01),皮层兴奋性显著下降(P<0.01)。如果给予大鼠一定的外部刺激后仍可继续运动一段时间直至力竭;力竭即刻皮层兴奋性降到最低值(P<0.01),而STN兴奋性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大鼠在力竭运动过程中,皮层运动区神经元电活动随着运动疲劳的发生呈现广泛的抑制现象,而STN神经元电活动在疲劳初期则明显增强,STN通过负诱导作用参与了运动性中枢疲劳的调控,且STN神经元兴奋性增强可能是皮层实现保护性抑制机制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力竭运动 丘脑底核 皮层 神经元电活动
下载PDF
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对帕金森病患者睡眠及其他非运动症状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文颖 牛焕江 +1 位作者 朱先理 吕文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52-957,共6页
目的探讨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对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等非运动症状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行双侧STN-DBS治疗的PD患者36例。术前2周内及术后1年分别对患... 目的探讨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对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等非运动症状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行双侧STN-DBS治疗的PD患者36例。术前2周内及术后1年分别对患者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Ⅲ部分(UPDRSⅢ)、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抑郁量表(HAMA、HAMD)、非运动并发症30题问卷(NMS)、39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调查表(PDQ39)及帕金森病睡眠评分量表(PDSS)评定,计算总的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LED。比较手术前后各项量表评分改善情况,同时分析睡眠症状改善率与各量表评分改善率的相关性。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年时的UPDRSⅢ评分(药物关期)、HAMA评分、HAMD评分、NMS评分、PDQ39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总LED、多巴胺受体激动剂LED较术前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1年时PDSS总分及除PDSS-6、PDSS-15以外的各分项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术后PDSS总分及各分项评分改善率与UPDRSⅢ评分改善率、HAMA评分改善率、PDQ39评分改善率及总LED的减少率等多存在相关关系。结论双侧STN-DBS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夜间睡眠质量,部分获益于运动症状的改善及焦虑情绪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术 丘脑底核 睡眠质量
原文传递
帕金森病患者丘脑底核的微电极定位技术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勇杰 庄平 +2 位作者 石长青 张宇清 李建宇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丘脑底核(STN)及其邻近结构神经元电活动的特点,指导手术靶点的准确定位。方法 30例PD患者在行STN电极埋植(8例)或毁损术(22例)时,应用微电极和EMG记录技术,采集STN及其邻近结构的细胞外电活动和肢体的EMG...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丘脑底核(STN)及其邻近结构神经元电活动的特点,指导手术靶点的准确定位。方法 30例PD患者在行STN电极埋植(8例)或毁损术(22例)时,应用微电极和EMG记录技术,采集STN及其邻近结构的细胞外电活动和肢体的EMG活动。分析其电活动的特点。结果 在31个记录针道中,共记录到388个STN神经元,其中14%呈紧张性放电,28%呈规律性簇状放电,58%呈不规则或簇状放电。放电频率20~50Hz,平均42.2±11.6Hz。确认震颤细胞,节律为3.8~6Hz,与肢体震颤密切相关(r=0.63,P<0.01)。多数(82%)震颤细胞位于STN中上部分。黑质神经元呈均匀的紧张性放电,放电频率72.5±17.9Hz。结论 STN及其邻近结构存在特征性的电活动,微电极记录技术为STN手术的精确定位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丘脑底核 震颤 电活动 帕金森病 EMG 肢体 STN 结论 特点
原文传递
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晓平 胡小吾 +2 位作者 王来兴 姜秀峰 曹依群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295-297,共3页
目的探讨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PD)的手术方法和脉冲发生器的程控调节。方法行STN DBS治疗PD61例,其中单侧30例,双侧31例。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用UPDRS运动评分评价刺激效果。... 目的探讨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PD)的手术方法和脉冲发生器的程控调节。方法行STN DBS治疗PD61例,其中单侧30例,双侧31例。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用UPDRS运动评分评价刺激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1.3个月。脉冲发生器开启时,在“关”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5.2%;在“开”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20.7%,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STN DBS能有效控制PD症状,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可调节参数,已成为治疗PD的重要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电刺激 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
下载PDF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障碍的长期疗效 被引量:14
7
作者 梁秦川 高国栋 +2 位作者 王学廉 李维新 郭效东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1129-1131,共3页
目的研究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PD)合并抑郁障碍的长期疗效并探讨其神经机制。方法对15例合并抑郁障碍的PD患者实施STN脑深部电极植入,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随访和临床评价。结果术后运动功能症状如肢体... 目的研究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PD)合并抑郁障碍的长期疗效并探讨其神经机制。方法对15例合并抑郁障碍的PD患者实施STN脑深部电极植入,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随访和临床评价。结果术后运动功能症状如肢体僵硬、震颤、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改善良好,停药后PD分级量表运动评分显著下降(P<0.01)。术后抑郁障碍症状如焦虑、绝望和激越症状改善良好,停药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STN-DBS能显著改善PD的抑郁障碍症状,STN在PD抑郁障碍神经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术 丘脑底核
原文传递
Long-term Efficacy of Subthalamic Nucleus Deep Brain Stimula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 A 5-year Follow-up Study in China 被引量:13
8
作者 Lu-Lu Jiang Jin-Long Liu +9 位作者 Xiao-Li Fu Wen-Biao Xian Jing Gu Yan-Mei Liu Jing Ye Jie Chen Hao Qian Shao-Hua Xu Zhong Pei Ling Che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8期2433-2438,共6页
Background: Subthalarnic nucleus deep brain stimulation (STN DBS) is effective against advanced Parkinson's disease (PD), allowing dramatic improvement of Parkinsonism, in addition to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 Background: Subthalarnic nucleus deep brain stimulation (STN DBS) is effective against advanced Parkinson's disease (PD), allowing dramatic improvement of Parkinsonism, in addition to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medication. Here 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long-term effect of STN DBS in Chinese PD patients, which has not been thoroughly studied in China. Meihods: Ten PD patients were assessed before DBS and followed up 1, 3, and 5 years later using 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Part Ⅲ (UPDRS Ill), Parkinson's Disease Questionnatire-39, Parkinson's Disease Sleep Scale-Chinese Version,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Hamilton Anxiety Scale and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Stimulation parameters and drug dosages were recorded at each follow-up.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ANOVA for repeated measures. Resulis: In the "oft" state (off medication), DBS improved UPDRS Ill scores by 35.87% in 5 years, compared with preoperative baseline (P 〈 0.001 ). In the "on" state (on medication), motor scores at 5 years were similar to the results of preoperative levodopa challenge test. The quality of life is improved by 58.18% (P 〈 0.001 ) from baseline to 3 years and gradually declined afterward. Sleep, cognition, and emotion were mostly unchanged. Levodopa equivalent daily dose was reduced from 660.4 ± 210.1 mg at baseline to 310.6 ± 158.4 mg at 5 years (by 52.96%, P 〈 0.001 ). The average pulse width,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at 5 years were 75.0 ± 18.21 Its, 138.5 ± 19.34 Hz, and 2.68 ± 0.43 V,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STN DBS is an effective intervention for PD, although with other studies, patients in our study required lower voltage and associated with a slightly diminished efficacy after 5 years. Compared medication for satisfactory symptom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Brain Stimulation Follow-Up Studies Parkinson Disease subthalamic nucleus Treatment Outcome
原文传递
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丘脑底核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马坚妹 范凯 +1 位作者 张万琴 王有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6-378,共3页
为探讨丘脑底核中谷氨酸能神经元在帕金森病时的变化 ,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形态计量学技术对用 6-OHDA脑内注射制备的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丘脑底核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和计数。结果发现 ,6-OHDA损毁侧丘脑底核中谷氨... 为探讨丘脑底核中谷氨酸能神经元在帕金森病时的变化 ,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形态计量学技术对用 6-OHDA脑内注射制备的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丘脑底核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和计数。结果发现 ,6-OHDA损毁侧丘脑底核中谷氨酸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显著高于非损毁侧 (P<0 .0 1)。本研究结果提示 ,帕金森病时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减少可能导致丘脑底核过度兴奋 ,这很可能是产生帕金森病症状及其病情渐进发展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能神经元 丘脑底核 帕金森病 大鼠
下载PDF
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继发性肌张力障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凯 张建国 +3 位作者 马羽 胡文瀚 葛明 徐露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11-713,共3页
目的探讨丘脑底核(STN)的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的可行性、适应证和并发症。方法5例行双侧STN-DBS,1例行单侧STN-DBS。结果术中利用微电极记录的电信号获得STN的准确靶点定位,电刺激后患者肌张力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扭转... 目的探讨丘脑底核(STN)的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的可行性、适应证和并发症。方法5例行双侧STN-DBS,1例行单侧STN-DBS。结果术中利用微电极记录的电信号获得STN的准确靶点定位,电刺激后患者肌张力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扭转改善不明显。随访半年至3年,6例患者中,药物引起的迟发性肌张力障碍及外伤性肌张力障碍的患者疗效理想,BFMDRS评分改善均在90%以上,且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效果持续不断改善;其余4例患者疗效不佳,4例均肌张力略有改善,其中1例扭转略改善,1例语言及步态略有改善。手术后患者均无明显合并症,但1例术后16个月发现左侧电极折断,后取出。结论DBS治疗迟发性和外伤性继发性肌张力障碍效果理想,而对于缺氧或脑基底节区弥漫性损害的继发性肌张力障碍效果不佳;STN可以成为治疗本病的理想靶点;术中应根据电生理记录结果和肌张力的轻度改善作为靶点定位的指标;手术无明显合并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底核 脑深部电刺激 继发性肌张力障碍
原文传递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长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建宇 张宇清 李勇杰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长期随访一组采用双侧脑深部电刺激(DBS)丘脑底核(STN)的帕金森(PD)病人,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195例PD病人在我院接受了双侧STN-DBS手术。术中采用微电极记录STN的外放电信号,刺激电极测试病人症状改善情况及副反应阈值。分别... 目的长期随访一组采用双侧脑深部电刺激(DBS)丘脑底核(STN)的帕金森(PD)病人,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195例PD病人在我院接受了双侧STN-DBS手术。术中采用微电极记录STN的外放电信号,刺激电极测试病人症状改善情况及副反应阈值。分别在术前术后1年、3年和5年采用UPDRS评分评估PD病人"开/关"两种状态下的症状改善程度。结果术前对照,PD病人术后5年"关"状态运动评分改善率为60.3%;日常生活评分的改善率为54.2%。语言是运动评分中唯一没有改善的症状。异动症除外,术后1年"开"状态下运动评分没有显著改善。第1年和第5年"开"状态下运动迟缓、姿势障碍和步僵症状较术前均有加重。术后第5年异动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PD病人双侧STN-DBS术后长期随访结果表明,"关"状态下运动评分和"开"状态下异动症均明显改善。术后第1年和第5年比较,行动迟缓、语言、姿势异常、步僵和认知功能的障碍均有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 丘脑底核
下载PDF
微电极记录和宏刺激丘脑底核在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许峰 姚晨 +7 位作者 李晓秋 王新红 李晓明 王晓刚 林军 梁国标 张世忠 陶英群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8-581,共4页
目的探讨微电极记录和宏刺激丘脑底核在应用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3月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接受DBS治疗的109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头颅MRI与CT图像融合定位、单纯微... 目的探讨微电极记录和宏刺激丘脑底核在应用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3月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接受DBS治疗的109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头颅MRI与CT图像融合定位、单纯微电极记录或微电极记录并宏刺激确定靶点坐标,术后行MRI和(或)CT检查确定颅内电极的位置。单纯应用微电极记录69例(对照组),应用微电极记录并宏刺激40例(试验组)。调整术后DBS程控参数以达到最佳的临床疗效。疗效评估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随访时间为1.0~4.5年。结果两组电极位置和电极植入手术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的术后程控平均电压为(2.5±1.1)V,高于试验组的(2.1±0.7)V(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UPDRS评分改善率为(43.7±6.9)%,高于对照组的(33.7±4.9)%(P〈0.01)。结论在DBS手术中应用微电极记录与宏刺激技术安全、有效,可结合术前影像辅助定位丘脑底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 深部脑刺激法 微电极 宏刺激
原文传递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建国 张凯 +2 位作者 吴胜田 李少武 王忠诚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BS)对帕金森病(PD)和肌张力障碍(dystonia)等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作用及手术方法。方法应用3.0TMRI和微电极导向技术及手术计划系统进行靶点定位,对40例PD病人和3例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病人进行双侧丘脑底核(STN)...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BS)对帕金森病(PD)和肌张力障碍(dystonia)等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作用及手术方法。方法应用3.0TMRI和微电极导向技术及手术计划系统进行靶点定位,对40例PD病人和3例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病人进行双侧丘脑底核(STN)电极植入。结果PD病人的主要症状有显著改善,服药量也明显减少,术前和术后UPDRS评分有显著差异;3例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病人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如以UDRS和BFMS作为评价指标,其中1例药物引起的迟发性肌张力障碍病人症状改善达90%以上;术后无严重及永久并发症。结论首次证实STN-DBS对继发性肌张力障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双侧STN-DBS是外科治疗PD的首选方法,DBS对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治疗已显示出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电刺激 治疗 运动障碍性疾病 帕金森病 肌张力障碍
原文传递
STN和GPi脑深部电刺激术对伴有异动症帕金森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4
作者 范世莹 王开亮 +5 位作者 孟凡刚 王慧敏 刘焕光 杨岸超 王峰 张建国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85-990,共6页
目的比较丘脑底核(STN)和苍白球内侧部(GPi)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对伴有左旋多巴诱导异动症帕金森病(PD)的治疗作用,并对其潜在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STN-DBS和G... 目的比较丘脑底核(STN)和苍白球内侧部(GPi)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对伴有左旋多巴诱导异动症帕金森病(PD)的治疗作用,并对其潜在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STN-DBS和GPi-DBS治疗伴有异动症的27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STN-DBS治疗14例,采用GPi-DBS治疗13例。于术前、术后6、12、18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评估的主要指标为统一异动症评估量表(UDysRS)评分;次要指标包括统一帕金森病评估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刺激参数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6、12、18个月,STN-DBS组和GPi-DBS组的异动症均有显著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326,P<0.05),术后18个月两组的异动症改善率分别为(68.2±33.9)%和(96.5±5.9)%。STN-DBS组和GPi-DBS组的UPDRS-Ⅲ评分也均有改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50,P>0.05),术后18个月时两组患者的UPDRS-Ⅲ评分改善率分别为(44.7±20.0)%和(45.7±17.1)%。STN-DBS组的减药率高于GPi-DBS组(F=4.693,P<0.05),术后18个月时两组患者的减药率[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44.8(26.7,80.2)%和14.0(0,41.3)%。GPi-DBS组的刺激电压和脉宽高于STN-DBS组(F值分别为4.435和21.415,均P<0.05)。STN-DBS组由刺激引起的异动症5例,电极断裂1例,切口感染1例;GPi-DBS组由刺激引起的异动症1例,运动迟缓1例。结论STN-DBS和GPi-DBS均有改善异动症的作用,但GPi-DBS改善异动症的效果更佳。STN-DBS主要通过减药和调整刺激位点控制异动症,而GPi-DBS具有直接抑制异动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脑刺激法 丘脑底核 苍白球 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 左旋多巴等效剂量
原文传递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晓平 胡小吾 +4 位作者 王来兴 姜秀峰 曹依群 金爱国 倪宝英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3年第4期187-190,共4页
目的 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 (DBS)治疗帕金森病 (PD)的手术方法和脉冲发生器程控调节。方法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 36例 ,其中丘脑底核 (STN) 35例和丘脑腹中间核 (Vim) 1例 ,单侧 1 8例 ,双侧 1 8例。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 目的 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 (DBS)治疗帕金森病 (PD)的手术方法和脉冲发生器程控调节。方法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 36例 ,其中丘脑底核 (STN) 35例和丘脑腹中间核 (Vim) 1例 ,单侧 1 8例 ,双侧 1 8例。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用UPDRS运动评分评价刺激效果。结果  36例PD患者术后随访 2~ 32个月 ,平均 6 .3个月。脉冲发生器开启时 ,在“关”状态下 ,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 4 5 .2 % ;在“开”状态下 ,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 2 0 .7% ,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 DBS能有效控制PD症状 ,手术并发症少 ,术后可调节参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电刺激 帕金森病 临床应用 手术方法 脉冲发生器 磁共振扫描 微电极记录技术 靶点定位
下载PDF
脑深部刺激术中丘脑底核靶点定位方法探讨 被引量:9
16
作者 胡小吾 周晓平 +5 位作者 王来兴 姜秀峰 曹依群 徐波涛 金爱国 郑浩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7-189,F003,共4页
目的 分析脑深部刺激术 (DBS)中丘脑底核 (STN)靶点的定位方法。方法 对 30例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STNDBS治疗 ,其中单侧 19例 ,双侧 11例。MRI扫描后 ,采用图像和坐标相结合的方法计算STN靶点坐标 ,微电极记录细胞放电 ,植入电极刺... 目的 分析脑深部刺激术 (DBS)中丘脑底核 (STN)靶点的定位方法。方法 对 30例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STNDBS治疗 ,其中单侧 19例 ,双侧 11例。MRI扫描后 ,采用图像和坐标相结合的方法计算STN靶点坐标 ,微电极记录细胞放电 ,植入电极刺激 ,观察刺激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MRI能显示STN ,微电极记录能明确STN边界 ,术中植入电极刺激能观察患者的刺激效果和不良反应。结论 MRI图像直接定位STN较准确 ,微电极记录和植入电极刺激能对靶点定位作进一步验证和适当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刺激术 丘脑底核 靶点 定位方法 帕金森病
下载PDF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以胜 李强 +2 位作者 李建国 陈宝友 张赛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4-378,共5页
目的 评价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治疗帕金森病(PD)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术前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7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脑科中心神经外科行STN-DBS手术的228例PD患者.分析术后24个月内的统一帕金森... 目的 评价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治疗帕金森病(PD)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术前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7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脑科中心神经外科行STN-DBS手术的228例PD患者.分析术后24个月内的统一帕金森评估量表(UPDRSⅡ、Ⅲ)、贝克焦虑评分(BAI)、贝克抑郁评分(BDI)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的变化,并根据药物关期Schwab&England日常活动(S&E)评分将术后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70分,122例)和预后不良组(≤70分,106例),分析影响预后的术前因素.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24个月,药物开、关期的UPDRSⅡ、UPDRSⅢ及S&E评分均降低(均P<0.05),其中药物开期的平均改善率分别为24.2%、29.2%和12.3%,关期的平均改善率分别为43.4%、47.0%和48.1%;MMSE、BAI、B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的平均发病年龄、手术年龄、Hoehn-Yahr分期、UPDRSⅡ评分(开期、关期)均降低,S&E评分、MMSE评分均增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年龄(OR=1.200,95% CI:1.079~1.334,P<0.01)、术前MMSE评分(OR=0.598,95% CI:0.423~0.846,P<0.01)及术前关期的S&E评分(OR=0.959,95% CI:0.921 ~0.998,P<0.05)是术后24个月日常生活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STN-DBS能明显改善PD患者的临床症状.手术年龄、MMSE评分和药物关期的S&E评分是术后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而发病年龄、Hoehn-Yahr分级、UPDRSⅡ评分、药物开期的S&E评分是可能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底核 深部脑刺激法 帕金森病 预后 影响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丘脑底核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陶英群 王莹 +6 位作者 梁国标 许峰 闻亮 李智勇 张右迁 高丹丹 李晓明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评估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DBS)对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STN-DBS手术治疗的32例帕金森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在术前、术后3个月分别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 目的评估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DBS)对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STN-DBS手术治疗的32例帕金森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在术前、术后3个月分别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随访评估、心理状况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脉冲发生器开启后,32例病人的UPDRS日常活动和运动功能在"关"状态,平均改善率为51.7%和60.9%;在"开"状态下,平均改善率21.4%和22.3%。20例病人术前SDS评分>50分,其SCL-90的抑郁、焦虑、躯体化、人际敏感、敌对、恐怖和偏执7个因子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5)。术前与术后SCL-90抑郁、躯体化、恐怖、焦虑、精神病性因子有显著性差异(P<0.05),人际敏感、偏执、敌对和强迫等因子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TN-DBS可以改善帕金森病病人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还可以明显改善帕金森病伴抑郁病人的心理状况,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 脑深部电刺激
下载PDF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肌张力障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建宇 张宇清 +1 位作者 庄平 李勇杰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1-463,共3页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全身性、偏身性和节段性肌张力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肌张力障碍患者治疗和术后程控的策略。方法采用微电极记录下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苍白球内侧部(gl...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全身性、偏身性和节段性肌张力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肌张力障碍患者治疗和术后程控的策略。方法采用微电极记录下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苍白球内侧部(globus pallidus internus,GPi)和丘脑腹中间核(ventrointermediate nucleus,Vim)埋置脑深部刺激器治疗肌张力障碍患者15例,同时记录患者对侧受累肌肉的电活动。其中13例患者的刺激靶点为STN(11例为双侧,2例为单侧),1例刺激靶点为单侧GPi,1例为Vim。结果除1例严重全身肌张力障碍患者外,其余患者因随访时间长短,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改善率从22.0%~95.8%不等。其中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的患者症状改善率均大于48.6%。1例因全身扭动造成电极外露,颈、胸腹部切口感染,最终将DBS装置取出。另有1例患者因双侧上端的两个触点断路,再次手术将电极位置上移。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因穿刺造成的颅内出血的永久并发症。结论通过对现有DBS治疗肌张力障碍病例资料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总结,DBS成为治疗肌张力障碍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张力障碍 脑深部电刺激 苍白球内侧部 丘脑底核
原文传递
术中复查MRI及微电极记录在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学猛 张捷 +8 位作者 付锴 张继波 陈礼道 柳雯 宫睿 徐成仕 王伟 彭启珍 肖劲松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0-505,共6页
目的探讨术中复查MRI及微电极记录(MER)在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PD)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行丘脑底核(STN)DBS的PD患者,共65例(治疗119侧)。术中戴头架复查MR... 目的探讨术中复查MRI及微电极记录(MER)在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PD)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行丘脑底核(STN)DBS的PD患者,共65例(治疗119侧)。术中戴头架复查MRI、行MER,术后1周复查MRI。 结果119侧中,术中MRI显示电极位置明显偏移(〉2 mm)而重新植入2侧(1.7%)。术后1周MRI显示,50侧(42.0%)电极在X轴、Y轴偏移1~2 mm,12侧(10.1%)在Z轴深达3 mm;无颅内出血者,电极触点附近少许渗血5侧,局部脑水肿14侧,电极周围明显脑水肿1侧。在双侧DBS患者的MER中,先手术侧微电极针道数为1~3个(总数63个),后手术侧为1~5个(总数90个),微电极不同针道数侧数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术后1个月开机关期统一PD评定量表中的运动评分(UPDRS Ⅲ)改善率为(66.5±13.5)%,术后电极无偏移者及偏移1.0 mm、1.5 mm、2.0 mm者的UPDRS Ⅲ改善率、开机电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64,P=0.130),电极偏移距离与术后1个月开机时UPDRS Ⅲ改善率无相关性(r=0.006,P=0.968),与术后1个月开机电压之间有相关趋势(r=0.450,P=0.053)。 结论术中复查MRI安全,对及时纠正电极明显移位有积极意义;术中MER不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对电极位置的实时微调整有积极作用;电极偏移2 mm以内不会影响疗效,但有增高治疗电压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深部脑刺激法 丘脑底核 磁共振成像 做电极记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