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策略与技巧 被引量:9
1
作者 陈立华 徐如祥 +5 位作者 魏群 李运军 李文德 高进宝 于斌 赵浩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1-386,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策略与技巧,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和改善预后。方法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岩斜区脑膜... 目的探讨采用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策略与技巧,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和改善预后。方法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岩斜区脑膜肿瘤患者26例,其中单纯采用神经导航引导下手术7例,联合采用神经导航和术中MRI或电生理监测下手术11例,单纯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手术8例。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该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并对手术入路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总结。结果本组肿瘤全切除(SimpsonⅠ、Ⅱ级)23例(88.5%),次(近)全切除(SimpsonⅢ、Ⅳ级)3例(11.5%)。术后新增颅神经功能障碍或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加重6例(23.1%),无死亡病例。术后半年随访,Kam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170分23例,KPS〈70分3例。术后随访3~35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是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入路,掌握好手术的策略和技巧,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斜区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颞下锁孔入路 乙状窦后锁孔入路 手术技巧
原文传递
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 被引量:8
2
作者 陈立华 杨艺 +6 位作者 魏群 李运军 李文德 高进宝 于斌 赵浩 徐如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38-742,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方法和经验,以及岩斜区脑膜瘤的微侵袭手术入路和方法,提高肿瘤的全部切除率与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治疗的21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 目的:探讨应用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方法和经验,以及岩斜区脑膜瘤的微侵袭手术入路和方法,提高肿瘤的全部切除率与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治疗的21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总结联合锁孔手术的方法和技巧,并对肿瘤切除程度和手术前后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KPS)进行分析,其中在神经导航引导下手术9例,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的手术12例。结果:肿瘤全部切除(SimpsonⅠ、Ⅱ级)18例(85.7%,18/21),次(近)切除(SimpsonⅢ级)3例(14.3%,3/21),术后三维CT显露锁孔骨瓣复位良好,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脑膜瘤。术后新增颅神经功能障碍或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加重5例(23.8%),其中短暂性滑车神经3例、外展神经1例、三叉神经运动支麻痹1例。出现外展神经麻痹的1例,同时伴有听力障碍加重。术后3个月随访时,11例KPS同术前,7例术后改善,3例加重。KPS平均评分77.14±23.1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半年,恢复良好者19例(KPS≥70),恢复一般2例(KPS〈70)。术后随访3~29个月,无肿瘤复发或进展。结论: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是简便、安全、微创、理想的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入路,掌握手术技巧和术中注意事项,有利于提高肿瘤的全部切除率和术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颞下锁孔入路 乙状窦后锁孔入路
下载PDF
锁孔入路治疗基底动脉瘤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8
3
作者 秦时强 丁学华 +2 位作者 廖建春 王志潮 朱杭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6-428,共3页
目的 :研究眶上、颞下锁孔入路到达基底动脉顶端的入路解剖 ,探讨其治疗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 :在 2 1例福尔马林固定尸体头颅标本上测量入路相关数据 ,在 9例新鲜尸体头颅标本上模拟行内窥镜辅助经眶上锁孔入路、经颞下... 目的 :研究眶上、颞下锁孔入路到达基底动脉顶端的入路解剖 ,探讨其治疗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 :在 2 1例福尔马林固定尸体头颅标本上测量入路相关数据 ,在 9例新鲜尸体头颅标本上模拟行内窥镜辅助经眶上锁孔入路、经颞下锁孔入路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夹闭的手术操作 ,观察显露范围及操作范围 ,入路中各解剖结构对手术区显露及操作的影响。结果 :眶上孔、角突及颧弓上缘颞颧缝处与同侧及对侧后床突尖的距离分别为 (61.5± 1.7)mm、(92 .1± 3 .6)mm、(3 3 .5± 3 .1)mm、(73 .6±1.1)mm、(95 .6± 1.7)mm、(5 2 .3± 2 .2 )mm ;眶上孔、角突及颧弓上缘颞颧缝处与同侧及对侧后床突尖分别连线与中线的夹角分别为 (3 6.6± 1.2 )°、(8.5± 2 .3 )°、(82 .6± 3 .0 )°、(4 5 .1± 3 .0 )°、(3 0 .5± 3 .4)°、(83 .5± 4.0 )°。眶上、颞下锁孔入路均能通过多种神经血管间隙达到靶区 ,显露良好 ,照明充分 ,操作空间充分。结论 :采用内窥镜辅助的锁孔入路能满意的治疗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上锁孔入路 颞下锁孔入路 基底动脉瘤 临床解剖
下载PDF
内窥镜辅助颞下锁孔入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6
4
作者 秦时强 丁学华 +2 位作者 廖建春 王志潮 朱杭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9-431,434,共4页
目的 :为颞下锁孔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2 1例福尔马林固定尸体头部标本上进行入路相关解剖结构观察和测量 ,在 9例新鲜标本上模拟内窥镜辅助颞下锁孔入路手术 ,记录入路的显露范围及可利用的操作空间 ,尝试增加显露和操作空间的... 目的 :为颞下锁孔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2 1例福尔马林固定尸体头部标本上进行入路相关解剖结构观察和测量 ,在 9例新鲜标本上模拟内窥镜辅助颞下锁孔入路手术 ,记录入路的显露范围及可利用的操作空间 ,尝试增加显露和操作空间的方法。结果 :圆孔、卵圆孔、棘孔、三叉神经压迹、弓状隆起、岩大神经裂孔到颞下颌关节处颧弓上缘和中线的距离分别为 :(4 5 .2± 3 .3 )mm和 (2 0 .1± 2 .3 )mm、(3 2 .6± 2 .1)mm和 (2 3 .7± 1.2 )mm、(2 8.9± 1.1)mm和 (3 1.2± 3 .1)mm、(4 0 .1± 1.2 )mm和 (15 .6±2 .7)mm、(2 5 .0± 2 .7)mm和 (3 3 .8± 0 .9)mm、(2 6.7± 2 .3 )mm和 (2 9.6± 0 .8)mm ,Kawase三角各边长度 :耳蜗至岩大神经与下颌神经交点 (18.6± 1.6)mm、耳蜗至三叉神经孔 (19.6± 1.5 )mm、三叉神经孔至岩大神经与下颌神经交点 (16.2± 0 .8)mm ;Day菱形区各边长度 :三叉神经孔至岩大神经与下颌神经交点(16.2± 0 .8)mm、弓状隆起至三叉神经孔 (2 1.7± 2 .5 )mm、岩大神经与下颌神经交点至膝状神经结 (7.2± 1.3 )mm、膝状神经结至弓状隆起 (12 .5± 2 .1)mm ;颞下锁孔入路最大控制范围前至视交叉 ,后到脑干腹外侧乳头体至中下斜坡的区域。结论 :颞下锁孔入路是治疗鞍上区和岩斜区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颞下锁孔入路 鞍上区 岩斜区 解剖
下载PDF
神经导航辅助下前颞下经硬膜外前岩骨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4
5
作者 董家军 兰青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3-198,共6页
背景蝶岩斜区手术入路的选择和设计成为神经外科界关注和探索的难题之一。此部位手术多采用颞下入路、扩大中颅窝入路、Kawase入路、额颞眶颧入路等,但这些入路颅外组织损伤较多,存在大范围的无效暴露及不必要的结构破坏。为此,本实验... 背景蝶岩斜区手术入路的选择和设计成为神经外科界关注和探索的难题之一。此部位手术多采用颞下入路、扩大中颅窝入路、Kawase入路、额颞眶颧入路等,但这些入路颅外组织损伤较多,存在大范围的无效暴露及不必要的结构破坏。为此,本实验应用微创锁孔入路的新理念,在颞下入路基础上,模拟前颞下经硬膜外前岩骨锁孔入路,并将神经导航技术运用到该入路中,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探讨其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①导航资料的建立:尸头切口周围6-8枚钛钉标记,行螺旋CT连续、无间隙扫描,影像资料输入Stoker神经导航系统。在导航系统Contour功能栏内,分别标出前岩骨、耳蜗、内听道的轮廓,指导术中岩骨的磨除范围。②模拟前颞下经硬膜外前岩骨锁孔入路:尸头向对侧旋转约90°,取耳屏前约1cm、颧弓上缘上行长约4cm的直切口,在颧弓根部用磨钻磨开一小骨孔,以铣刀取下直径2.0~2.5cm的小骨瓣。自中颅窝底抬起颞部硬脑膜,切断脑膜冲动脉。在下颌神经表面切开硬膜,进入海绵窦外侧壁浅、深两层之间,用显微剥离子向圆孔、眶上裂分离硬膜融合区,暴露海绵窦外侧壁,通过海绵窦三角显露内部结构。用神经导航定位耳蜗、内听道,依次磨除Kawase菱形区及三叉神经节下方的岩尖部,暴露上、中斜坡及桥小脑角等结构,观察并比较暴露结构的不同。③神经导航记录确定海绵窦三角、Kawase菱形区、最大限度磨除前岩骨后形成的菱形区的各点坐标,应用空间任意两点的距离函数由Excel算出长度,应用三角形面积公式算出面积。结果1.海绵窦外侧壁由浅、深两层构成,深浅两层之间存在潜在的间隙,其内没有神经、血管穿过,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走行于该间隙之下。剥离该间隙,可以暴露海绵窦外侧壁全貌。暴露的相关海绵窦三角为:①滑车神经上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锁孔入路 神经导航 显微解剖
下载PDF
颞下锁孔入路的内镜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冬 许晖 +4 位作者 刘祺 姬云翔 戴晶 朱立仓 王业忠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第5期277-279,共3页
目的研究颞下锁孔入路的内镜解剖学特点,指导临床手术。方法 8例成人尸头,取颞下锁孔入路,在内镜下观察小脑幕中切迹的解剖结构,并测量之,同时了解其与毗邻结构的关系。结果颧弓后根前1/3处颅骨内板至脑干和小脑幕游离缘的距离分别为(47... 目的研究颞下锁孔入路的内镜解剖学特点,指导临床手术。方法 8例成人尸头,取颞下锁孔入路,在内镜下观察小脑幕中切迹的解剖结构,并测量之,同时了解其与毗邻结构的关系。结果颧弓后根前1/3处颅骨内板至脑干和小脑幕游离缘的距离分别为(47.30±3.82)mm和(39.79±3.06)mm,通过内镜能够观察到鞍后、脚间池、岩斜区和小脑幕游离缘周围的神经和血管结构。结论颞下锁孔入路具有骨窗小,但显露充分,手术创伤小的特点,可处理小脑幕游离缘为中心的病变,熟悉入路中各结构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和距离对术中定位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小脑蒂切迹 颞下锁孔入路 解剖
下载PDF
颞下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毅 敖祥生 +8 位作者 黄星 刘汉东 张青松 徐廷伟 胡克琦 陈彬 蔡利 王志勇 张海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第5期268-269,273,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颞下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自2002年7月至2010年4月收治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患者7例,均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颞下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入院时Hunt-Huess分级0和1级各1例,Ⅱ级3例,Ⅲ和Ⅳ各1例... 目的探讨经颞下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自2002年7月至2010年4月收治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患者7例,均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颞下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入院时Hunt-Huess分级0和1级各1例,Ⅱ级3例,Ⅲ和Ⅳ各1例。结果 6例完全夹闭,1例部分残留。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出现术侧动眼神经麻痹3例,均在6月内恢复。术后随访8月至6年,恢复工作或生活自理5例,一侧肢体偏瘫1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经颞下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效果良好,尤其对于动脉瘤瘤颈位于后床突下方或瘤体后突者;神经内镜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 颞下锁孔入路 显微手术 神经内镜
下载PDF
内镜下颞下锁孔入路至上岩斜区和鞍上区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柳浩然 彭志强 +3 位作者 吴海权 徐利民 辛续伟 韩冬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5-479,共5页
目的观察经内镜下颞下锁孔入路至上岩斜区和鞍上区的解剖学特征,为临床运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0个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尸头,模拟颞下锁孔人路,分别在显微镜下和内镜下观察鞍上区和上岩斜区的显露结构和范围。结果(1)在不磨... 目的观察经内镜下颞下锁孔入路至上岩斜区和鞍上区的解剖学特征,为临床运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0个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尸头,模拟颞下锁孔人路,分别在显微镜下和内镜下观察鞍上区和上岩斜区的显露结构和范围。结果(1)在不磨除颧弓上缘的情况下,内镜的引入使得颞下锁孔人路对该区域的暴露更为完全,可同时显露对侧的解剖结构,清晰显示深部穿支动脉。(2)动眼神经和后交通动脉间隙、脉络膜前动脉和后交通动脉间隙是非常重要的解剖间隙。(3)后床突和岩尖的磨除有利于术野的暴露。(4)内镜下定位应采用多种定位标识联合使用。包括骨性结构,例如内耳道口等。结论内镜下颞下锁孔入路至上岩斜区和鞍上区的视野暴露更完全,创伤更小,实用价值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锁孔入路 内镜 上岩斜区和鞍上区 解剖
原文传递
颞下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秦杰 秦尚振 +2 位作者 徐国政 杜浩 胡军民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第4期219-222,共4页
目的进行颞下锁孔入路解剖学结构研究,为临床颞下锁孔入路手术入路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在显微镜下对6例经甲醛固定的国人成人尸头模拟颞下锁孔入路手术进行解剖,测量重要神经血管及其相关结构之间的距离以及观察显露范围和相关解剖关系... 目的进行颞下锁孔入路解剖学结构研究,为临床颞下锁孔入路手术入路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在显微镜下对6例经甲醛固定的国人成人尸头模拟颞下锁孔入路手术进行解剖,测量重要神经血管及其相关结构之间的距离以及观察显露范围和相关解剖关系。结果颧弓至小脑幕缘、脑干和前床突的最短距离分别为41.1±5.1mm、45.6±3.3mm和61.1±7.4mm。颞骨岩部扩大磨除前后显露的Day菱形区面积有显著差异(P<0.05)。颞下锁孔入路可清楚的显露海绵窦外侧壁上的各神经血管及三角,鞍侧区可清晰的显露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及其穿支、脉络膜前动脉和垂体柄,磨除颞骨岩尖部可显著增加岩斜区脑干显露。结论颞下锁孔入路对于海绵窦外侧壁,岩斜区及鞍侧区显露效果好,入路简单直接,组织损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锁孔 海绵窦 岩斜区 鞍侧区 解剖学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颞下锁孔Kawase入路切除三叉神经鞘瘤(附四例报道)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绍林 张晓彪 +3 位作者 谢涛 李宸 刘腾飞 顾晔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96-600,共5页
目的探讨全程神经内镜下经颞下锁孔Kawase入路切除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颞下锁孔Kawase入路切除三叉神经鞘瘤患者4例,现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疗效和... 目的探讨全程神经内镜下经颞下锁孔Kawase入路切除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颞下锁孔Kawase入路切除三叉神经鞘瘤患者4例,现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疗效和安全性。结果4例患者的肿瘤均完全切除,无死亡病例。1例患者术后左侧咬合力弱和面部麻木,经治疗和随访后无明显改善;1例患者术后左侧面部麻木和左侧肢体肌力下降,经治疗和随访后明显改善;余2例患者术后无并发症。患者随访4~13个月,均正常生活,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颞下锁孔Kawase入路具有微创、路径短、暴露范围广、视野清晰等优点,可以安全有效地切除三叉神经鞘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颞下锁孔Kawase入路 三叉神经鞘瘤
原文传递
后部颞下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及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家军 兰青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为后部颞下锁孔入路治疗中脑背外侧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0具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模拟后部颞下锁孔入路,在显微镜下观察所显露的解剖结构。结果经后部颞下锁孔入路可以充分暴露小脑幕切迹区、环池、中脑背外侧、... 目的为后部颞下锁孔入路治疗中脑背外侧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0具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模拟后部颞下锁孔入路,在显微镜下观察所显露的解剖结构。结果经后部颞下锁孔入路可以充分暴露小脑幕切迹区、环池、中脑背外侧、滑车神经及伴行的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P2、P3段)、脉络膜后内侧动脉、四叠体池。Labbe静脉对后部颞下锁孔入路无影响。结论经后部颞下锁孔入路可以很好地暴露中脑背外侧及其幕缘部位,可用于治疗中脑背外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间隙 后部颞下锁孔入路 神经解剖学
下载PDF
颞下锁孔入路内镜下基底动脉分叉部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缪星宇 曹杰 师蔚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年第7期390-392,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颞下锁孔入路到达基底动脉分叉部的可行性及优缺点,为该部位病变提供神经内镜下手术的解剖学基础。方法经福尔马林固定汉族成人尸头9具,在神经内镜下模拟颞下锁孔入路经各正常解剖间隙到达基底动脉分叉部区域,观察...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颞下锁孔入路到达基底动脉分叉部的可行性及优缺点,为该部位病变提供神经内镜下手术的解剖学基础。方法经福尔马林固定汉族成人尸头9具,在神经内镜下模拟颞下锁孔入路经各正常解剖间隙到达基底动脉分叉部区域,观察神经内镜下手术入路中的显露视野及其通道的解剖结构和相互关系,并测量手术入路相关重要解剖结构的数据。结果颧弓中后1/3处颅骨内板至同侧后床突的距离为(57.7±2.7)mm、至鞍背中线的距离为(69.2±1.1)mm、至同侧小脑幕游离缘的距离为(39.3±3.2)mm、至同侧中脑外侧沟的距离为(48.2±2.5)mm。模拟经颞下锁孔入路手术中,神经内镜下可清楚地观察到基底动脉分叉部和基底动脉分叉部后方区域,但对于较高位的基底动脉分叉部病变的处理仍需对颞叶有一定的牵拉。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颞下锁孔入路手术对组织损伤小,是到达基底动脉分叉部良好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分叉部 神经内镜 颞下锁孔入路 应用解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