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娩镇痛研究进展 被引量:67
1
作者 黄遐 杨娟 杨永秀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97-201,共5页
分娩镇痛方法众多,目前分娩镇痛的最佳选择是椎管内阻滞,包括硬膜外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较新的技术还有硬膜穿孔后硬膜外镇痛。单独或与椎管内阻滞合用的其他药物性镇痛方法有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另外还... 分娩镇痛方法众多,目前分娩镇痛的最佳选择是椎管内阻滞,包括硬膜外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较新的技术还有硬膜穿孔后硬膜外镇痛。单独或与椎管内阻滞合用的其他药物性镇痛方法有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另外还有一些非药物镇痛方式,如中医针灸、经皮电子神经刺激(TENS)、水疗、催眠、瑜伽、分娩球及按摩放松技术等,这些方法用于分娩镇痛管理的数据是有限的,其镇痛作用低于标准的药物镇痛,可作为药物镇痛的辅助疗法。现就椎管内阻滞对产程、分娩结局、泌乳、产妇发热、新生儿的影响及各种椎管内阻滞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加深共识,了解各种分娩镇痛特点,指导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镇痛 产科 麻醉 脊椎 麻醉 硬膜外 蛛网膜下腔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输注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6
2
作者 张宁 徐铭军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通过与脊椎-硬膜外联合镇痛和硬膜外镇痛比较,评价蛛网膜下腔输注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足月孕妇12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自愿要求自然分娩镇痛。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随机分为3组(n=40),蛛网膜下腔镇... 目的通过与脊椎-硬膜外联合镇痛和硬膜外镇痛比较,评价蛛网膜下腔输注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足月孕妇12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自愿要求自然分娩镇痛。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随机分为3组(n=40),蛛网膜下腔镇痛组(S组)、脊椎-硬膜外联合镇痛组(C组)和硬膜外镇痛组(E组)。产妇宫口开大2~3cm时,S组行3,4间隙蛛网膜下腔镇痛,先经导管注射舒芬太尼8/zg(5m1),然后连接电子镇痛泵,配方:舒芬太尼100μg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背景输注速率2ml/h,PCA2ml/次,锁定时间10rain,限量14ml/h。C组行L,间隙脊椎-硬膜外联合镇痛,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8tLg(5m1),硬膜外导管连接电子镇痛泵,配方:0.1%罗哌卡因200mg+0.5pg/ml舒芬太尼100μg混合液200ml,背景输注速率6ml/h,PCA6ml/次,锁定时间10min,限量40ml/h。E组行L2,3间隙硬膜外镇痛,硬膜外导管连接电子镇痛泵,配方同C组。于镇痛前、镇痛开始后5、10、15、30、60、120min、宫口开大7~8cm、宫口开全(T0-8)时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基线胎心率和宫缩强度。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于镇痛10min时行改良Bromage分级。行新生儿1、5、10minApgar评分。产后24h行产妇镇痛满意度评价。结果S组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基线胎心率和宫缩强度均在正常范围,产妇镇痛满意度为优良、Bromage分级0级,2例产妇在产后发生了硬脊膜穿刺后头痛,自行缓解,瘙痒发生率42%,均为轻度瘙痒,新生儿1、5、10minApgar评分分别为9.1±0.4、9.6±0.4、10分,未见心血管事件发生,上述指标S组与C组和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输注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确切,适用于分娩镇痛,与脊椎.硬膜外联合镇痛和硬膜外镇痛效果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 舒芬太尼 分娩 镇痛
原文传递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麻醉的优化策略: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单侧腰麻 被引量:30
3
作者 马晶晶 武淑晶 +3 位作者 邓立琴 侯海涛 张俊霞 王小梅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09-1112,共4页
目的评价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联合单侧腰麻用于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麻醉的优化效应。方法择期拟行髋部骨折手术患者57例,年龄65~85岁,BMI 18.5~30.0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侧腰麻组(SA组,n=28)和髂筋膜间隙... 目的评价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联合单侧腰麻用于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麻醉的优化效应。方法择期拟行髋部骨折手术患者57例,年龄65~85岁,BMI 18.5~30.0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侧腰麻组(SA组,n=28)和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单侧腰麻组(FICB组,n=29)。SA组患者入室后行单侧腰麻,FICB组患者入室后实施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然后再行单侧腰麻。2组患者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至术后48 h,维持VAS评分<4分;VAS评分≥4分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补救镇痛。采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评分)于术前1 d、术后1和3 d时评估患者睡眠功能,PSQI总分≥7分为术后睡眠障碍(POSD),记录POSD的发生情况、术后补救镇痛次数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及Barthel日常生活量表评价患者术后3 d恢复情况。于麻醉前、切皮前、术后30 min和术后24 h时测定血糖水平。于术前和术后24 h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皮质醇和褪黑素浓度。结果与SA组比较,FICB组患者POSD发生率、术后按压镇痛泵次数、补救镇痛次数、术后谵妄和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术前血糖浓度和术后24 h时血浆皮质醇浓度降低,术后24 h时血浆褪黑素浓度升高(P<0.05)。2组患者术后3 d时Harris评分和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单侧腰麻可作为有助于缓解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改善术后睡眠,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麻醉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老年人 神经传导阻滞 蛛网膜下腔
原文传递
产妇腰麻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9
4
作者 奚丰 张晓庆 +2 位作者 唐晨程 李冬 刘昕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79-1181,共3页
目的筛选产妇腰麻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危险因素。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204例,根据腰麻后是否发生SHS(上肢收缩压下降30mmHg或下降至80mmHg以下)分为正常组和SHS组。记录年龄、身高、体重、孕周、胎儿双顶径及进行仰卧位... 目的筛选产妇腰麻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危险因素。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204例,根据腰麻后是否发生SHS(上肢收缩压下降30mmHg或下降至80mmHg以下)分为正常组和SHS组。记录年龄、身高、体重、孕周、胎儿双顶径及进行仰卧位应激试验。记录腰麻前仰卧位及左侧卧位时心率、上肢血压、下肢血压、脉搏氧灌注指数、脉搏氧灌注变异指数及膀胱内压。将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HS的危险因素。结果204例中有99例腰麻后发生了SHS,发生率为48.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胎儿双顶径、仰卧位上下肢收缩压差值、变换体位上肢收缩压差值和仰卧位应激试验阳性是腰麻后SHS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体重、胎儿双顶径、上下肢收缩压差值、变换体位上肢收缩压差值和仰卧位应激试验阳性是产妇腰麻后SHS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蛛网膜下腔 仰卧位 低血压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蛛网膜下隙注射吗啡术后镇痛 被引量:22
5
作者 邵兵 刘琴湘 +2 位作者 郭训 赖朝蓬 黄素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93-194,共2页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隙注射吗啡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ASAⅠ~Ⅱ级 6 0例择期妇科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0例 ,均采用腰麻 硬膜外联合阻滞。腰麻用药为0 5 %重比重布比卡因 10mg ,然后硬膜外腔置管。研究组于...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隙注射吗啡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ASAⅠ~Ⅱ级 6 0例择期妇科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0例 ,均采用腰麻 硬膜外联合阻滞。腰麻用药为0 5 %重比重布比卡因 10mg ,然后硬膜外腔置管。研究组于腰麻药中加入吗啡 0 2 5mg ,对照组则于硬膜外腔注射吗啡 2mg。术后行视觉模拟评分 (VAS)、Ramsay镇静评分、BCS(Bruggrmanncomfortscale)舒适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蛛网膜下隙吗啡组术后完全无痛时间和持续镇痛时间明显长于硬膜外吗啡组 ,VAS评分明显低于硬膜外吗啡组 (P <0 0 5或P <0 0 1)。Ramsay评分和BCS评分明显高于硬膜外吗啡组 (P <0 0 5或P <0 0 1)。蛛网膜下隙吗啡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加 (P <0 0 5 )。结论 蛛网膜下隙注射吗啡镇痛效果确切、持续时间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隙 吗啡 镇痛 硬膜外腔注射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脑血管痉挛后血管平滑肌细胞中c-fos基因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政伟 赵春平 +3 位作者 吕彦恩 尹彦玲 周岱 鲍耀东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 探索脑血管平滑肌细胞c-fos早期快反应基因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 新西兰兔36只,随机等分为3组:实验组、新霉素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新霉素组采用二次注血模型,新霉素的静脉注射给药剂量根据预实验确定为3mg·kg-1,每天2次... 目的 探索脑血管平滑肌细胞c-fos早期快反应基因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 新西兰兔36只,随机等分为3组:实验组、新霉素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新霉素组采用二次注血模型,新霉素的静脉注射给药剂量根据预实验确定为3mg·kg-1,每天2次。分别于12h、2d和7d处死动物,脑标本经灌注固定后行c-Fos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实验组c-fos早期快反应基因的表达强度(75%)明显高于新霉素组(25%)和对照组(17%)(P=0.032),c-Fos表达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2d内最显著,并持续7d以上,而血管性病理损害发生在2d以后(P=0.005)。结论 c-fos早期快反应基因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病理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血管痉挛 蛛网膜下腔出血 C-FOS基因 基因表达 SAH
下载PDF
重比重罗哌卡因用于老年蛛网膜下腔麻醉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红光 宫本航 +1 位作者 鹿洪秀 李智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763-764,共2页
目的研究重比重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肛门会阴部手术老年患者120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于 L_(3~4)间隙穿刺。注药时患者取坐位,以0.2 ml/s 的速度分别注入重比重混合局麻... 目的研究重比重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肛门会阴部手术老年患者120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于 L_(3~4)间隙穿刺。注药时患者取坐位,以0.2 ml/s 的速度分别注入重比重混合局麻药。用针刺法测感觉阻滞平面.用改良 Bromage 法评估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以患者提肛收缩肛门和指诊观察肛门括约肌阻滞程度。比较三组患者在感觉、运动阻滞及恢复上的异同,记录血压、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均能达到感觉阻滞。但 R_1组肛门括约肌阻滞不完善者多于 R_2、R_3组(P<0.01);R_2组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长于 R_3组(P<0.01);运动阻滞恢复时间短于 R_2组(P<0.01);R_2组感觉阻滞消退到 S_(1~2)时间、完全下肢运动神经阻滞发生率及尿潴留发生率明显少于 R_3组(P<0.01)。结论罗哌卡因重比重液6 mg 于老年患者应用蛛网膜下腔麻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麻 罗哌卡因 老年 蛛网膜下腔
下载PDF
蝎毒提取物对受损神经再生与修复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宁 王尊哲 +2 位作者 韩慧蓉 张广学 吕欣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57-958,共2页
关键词 蝎毒 蛛网膜下腔 神经再生
下载PDF
大鼠蛛网膜下腔微创置管方法 被引量:15
9
作者 范隆 王国林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大鼠腰部椎管内置管的新方法。方法:12只大鼠平均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枕骨大孔置管方法,另一组采用改进的腰部置管。腹腔注射水合氯醛将大鼠麻醉后,于背部L4、L5间隙处皮肤作一5mm切口,在该间隙沿L5棘突插入自制的套管钢丝,... 目的:介绍一种大鼠腰部椎管内置管的新方法。方法:12只大鼠平均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枕骨大孔置管方法,另一组采用改进的腰部置管。腹腔注射水合氯醛将大鼠麻醉后,于背部L4、L5间隙处皮肤作一5mm切口,在该间隙沿L5棘突插入自制的套管钢丝,出现硬膜刺激征时推入导管,抽出钢丝,两者分离,管内溢出清亮脑脊液为置管成功标志。以平行线实验检测动物术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用体重变化为指标观察术后恢复的一般情况。结果:术后24h,平行线实验中腰部置管组大鼠运动功能恢复良好,枕骨大孔置管组有一例前肢运动障碍;两组间术后一周体重增量差别显著。结论:新方法减少了动物术后死亡、脊髓损伤,体重减轻等置管后并发症,与以往大鼠珠网膜下腔置管方法相比,有操作简单迅速,置管成功的指征明确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蛛网膜下腔 置管
下载PD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treatment of spinal cord injury An in vivo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racking study 被引量:14
10
作者 Yu Liu Boai Zhang +3 位作者 Yi Song Yubin Deng Yanjie Jia Qiyong Go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3期978-982,共5页
Non-invasive tracing in vivo can be used to observe the migration and distnbution of grafted stem cells, and can provide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treatment. This study utilized adenovirus-carrying enhanced green fluo... Non-invasive tracing in vivo can be used to observe the migration and distnbution of grafted stem cells, and can provide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treatment. This study utilized adenovirus-carrying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AD5/F35-eGFP) and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SPIO)-Iabeled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BMSCs, double-labeled by AD5/F35-eGFP and SPIO, were transplanted into ra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via the subarachnoid space. MRI tracing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BMSCs migrated to the injured spinal cord over time (T2 hypointensity signals). This result was verifi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RI can be utilized to trace in vivo the SPIO-labeled BMSCs after graf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l labeling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subarachnoid space spinal cord injury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高浓度臭氧注入猪蛛网膜下腔后对脑脊液和脊髓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田锦林 张金山 +4 位作者 肖越勇 刘江涛 杨波 李家开 于淼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4期310-313,共4页
目的观察高浓度臭氧注入猪蛛网膜下腔后脑脊液常规、生化改变及脊髓病理形态学改变。方法小型猪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头,A组在蛛网膜下腔注射高浓度臭氧后第二天处死取材,B组在1周后处死,C组在1个月后处死,D组在3个月后处死。透视下用2... 目的观察高浓度臭氧注入猪蛛网膜下腔后脑脊液常规、生化改变及脊髓病理形态学改变。方法小型猪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头,A组在蛛网膜下腔注射高浓度臭氧后第二天处死取材,B组在1周后处死,C组在1个月后处死,D组在3个月后处死。透视下用21G Chiba针沿L4-5棘突间隙进入蛛网膜下腔,注入10 ml 90μg/ml臭氧。分别在术前、术后30 min、1周、1个月和3个月抽取脑脊液2 ml行常规及生化检验,并进行CT、MRI检查,按照分组处死动物,取出腰段脊髓行大体及光镜下观察。结果术后实验动物均无严重的行为异常。各阶段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验未见明显异常改变。影像学检查未见脊髓损伤征象,术后各阶段脊髓大体及光镜下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高浓度臭氧10ml以下注入猪蛛网膜下腔是安全的,该实验为临床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时误穿入蛛网膜下腔提供安全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 臭氧 放射学 介入性 动物 实验
下载PDF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鞘内注射分娩镇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翟利平 徐公元 巫朝霞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3-5,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鞘内注射分娩镇痛的效应。方法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三组(n=20):舒芬太尼3μg组、舒芬太尼5μg组、舒芬太尼7μg组。于L2-3行腰硬联合阻滞,鞘内注射相应剂量舒芬太尼以及2mg罗哌卡因,...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鞘内注射分娩镇痛的效应。方法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三组(n=20):舒芬太尼3μg组、舒芬太尼5μg组、舒芬太尼7μg组。于L2-3行腰硬联合阻滞,鞘内注射相应剂量舒芬太尼以及2mg罗哌卡因,硬膜外腔置管,接硬膜外自控镇痛(PCA)泵。记录起效时间、首次用药持续时间、鞘内给药后VAS评分、局麻药总量;运动阻滞、各产程时间、新生儿1min和5min Apgar评分与不良反应。结果三组均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舒芬太尼5μg、7μg组起效快、维持时间长,与3μ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μg组罗哌卡因总量、运动阻滞例数比5μg、7μg组明显增加(P<0.05)。但上述指标5μg、7μg组之间无差异。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瘙痒发生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3μg、5μg、7μg联合罗哌卡因2mg鞘内注射分娩镇痛均安全、有效,但综合评估鞘内注射分娩镇痛联合用药以舒芬太尼5μg联合罗哌卡因2mg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蛛网膜下腔
下载PDF
椎管与内容物相互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孙博 陈子华 +2 位作者 钟世镇 胥少汀 谢中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7年第1期36-38,63,共4页
用30条已防腐的成人脊柱,从椎间盘处横锯,测量了各段椎管与内容物的矢径。椎管内硬膜前组织较薄,一般不超过2.0mm,硬膜后组织,由上向下逐渐变厚。椎管与硬膜囊的比值(矢状径)颈段为1:0.73,胸段1:0.68,腰段为1:0.60。从本组材料看,C_(3-5... 用30条已防腐的成人脊柱,从椎间盘处横锯,测量了各段椎管与内容物的矢径。椎管内硬膜前组织较薄,一般不超过2.0mm,硬膜后组织,由上向下逐渐变厚。椎管与硬膜囊的比值(矢状径)颈段为1:0.73,胸段1:0.68,腰段为1:0.60。从本组材料看,C_(3-5)椎骨段有50%以上椎管矢径较细窄,蛛网膜下腔亦较窄,故受压后缓冲余地小,易出现症状。腰段由上向下硬膜囊的逐渐变小,周围组织逐渐增多,故不易受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 脊髓 蛛网膜下腔
下载PDF
猪实验性脑室出血后慢性脑积水模型的建立及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循环的改变 被引量:12
14
作者 孟辉 张礼均 +4 位作者 邓聪颖 王俊伟 谢宾 陈杰 冯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25-628,共4页
目的建立猪实验性脑室出血后慢性脑积水动物模型,对脑出血后慢性脑积水的发生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雌性贵州小型猪20只,健康对照组5只、实验组15只。实验组分别将15ml(1只)、12ml(1只)、8ml(13只)枸橼酸化的自体静脉血注入侧脑室内建... 目的建立猪实验性脑室出血后慢性脑积水动物模型,对脑出血后慢性脑积水的发生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雌性贵州小型猪20只,健康对照组5只、实验组15只。实验组分别将15ml(1只)、12ml(1只)、8ml(13只)枸橼酸化的自体静脉血注入侧脑室内建立猪实验性脑室出血后慢性脑积水动物模型;健康对照组不作处理。采用MRI动态观察脑室变化,SPECT观察蛛网膜下腔CSF循环的改变,观察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健康对照组死亡1只(1/5)、实验组死亡4只(4/15)。实验组脑室出血后30d有7只(7/11)形成慢性脑积水;健康对照组未出现脑积水。脑室出血后各时相点蛛网膜下腔核素显影均局限在椎管穿刺点附近,显示CSF循环障碍持久存在;脑室出血后蛛网膜下腔轻度增宽、蛛网膜细胞间隙纤维样结构增多,未形成脑积水动物的病理改变较形成脑积水者轻。结论猪脑室出血后蛛网膜下腔的CSF循环吸收障碍可能与电镜所发现的蛛网膜纤维化有关;蛛网膜纤维化可能是出血后慢性脑积水的主要形成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积水 蛛网膜下腔 脑脊液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鞘内注射分娩镇痛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睿 黄毅然 +1 位作者 吴会红 娄镇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3期367-369,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注射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240例,随机分为3组(n=80):罗哌卡因1.50 mg组、罗哌卡因1.75 mg组、罗哌卡因2.00 mg组。于L2~3行腰硬联合阻滞,蛛网膜下腔注射相应剂量舒...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注射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240例,随机分为3组(n=80):罗哌卡因1.50 mg组、罗哌卡因1.75 mg组、罗哌卡因2.00 mg组。于L2~3行腰硬联合阻滞,蛛网膜下腔注射相应剂量舒芬太尼,硬膜外腔置管,接硬膜外自控镇痛(PCA)泵。记录起效时间、首次用药持续时间、蛛网膜下腔给药后VAS评分、局麻药总量、运动阻滞、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产前宫缩素使用。整个产程持续监测胎心、宫缩、血压、血氧饱和度、新生儿1 min、5 min、10min Apgar评分与不良反应。结果 3组均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罗哌卡因1.75 mg组、罗哌卡因2.00 mg组维持时间长,与1.50 m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 mg罗哌卡因组阴道器械助产率、产前宫缩素使用率比1.50 mg组、1.75 mg组高(P<0.05)。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1.50 mg、1.75 mg、2.00 mg联合舒芬太尼5μg蛛网膜下腔注射分娩镇痛均安全、有效,尤以罗哌卡因1.75 mg、舒芬太尼5μg联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蛛网膜下腔
原文传递
婴幼儿脑外积水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3
16
作者 鲍南 顾硕 +2 位作者 朱铭 诸君 施诚仁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目的 探讨婴幼儿脑外积水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6月前瞻性诊治 46例婴幼儿脑外积水 ,其中男 2 7例 ,女 1 9例 ,初诊年龄 2~ 1 5个月 ,平均 6 .5个月。1 7例因头围偏大前来就诊 ,2 9例因其他疾病... 目的 探讨婴幼儿脑外积水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6月前瞻性诊治 46例婴幼儿脑外积水 ,其中男 2 7例 ,女 1 9例 ,初诊年龄 2~ 1 5个月 ,平均 6 .5个月。1 7例因头围偏大前来就诊 ,2 9例因其他疾病行头颅超声或头颅CT发现异常后转来诊治。笔者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生长发育情况及治疗方法。结果 初诊 46例中 38例无症状 ,8例生长发育落后 ,1 1例头围异常增大 (>2SD)。诊断均靠头CT检查。 45例未经治疗 ,生后 1 8个月~ 30个月之间积水消失 ,生长发育正常。 1例积水较多 ,生长发育明显落后 ,行蛛网膜下腔分流术后恢复正常。结论 婴幼儿脑外积水通常无临床症状 ,部分可有头大 ,一过性轻度运动发育落后。CT是诊断的主要工具。该病为自限性疾病 ,多数不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脑外积水 头颅CT检查 蛛网膜下腔分流术
原文传递
颈椎术后脑脊液漏治疗:不同引流方法比较 被引量:13
17
作者 马良 盛伟斌 邓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8期8413-8418,共6页
背景:大量的文献报道了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各种治疗方法,包括术中及术后的处理措施,而仅针对颈椎术后脑脊液漏采用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引流的治疗方法报道甚少。目的:评价术区持续引流和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引流对颈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背景:大量的文献报道了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各种治疗方法,包括术中及术后的处理措施,而仅针对颈椎术后脑脊液漏采用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引流的治疗方法报道甚少。目的:评价术区持续引流和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引流对颈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6月至2012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颈椎手术923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4例,脑脊液发生率为2.6%(24/923),均为术中无法修补的硬膜裂伤及未发现的硬膜破裂而发生脑脊液漏。其中12例患者采用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治疗(置管组),12例患者术区持续引流治疗(引流组)。结果与结论:与引流组比较,置管组脑脊液漏停止时间明显缩短(P<0.05)。置管组出现1例脑脊液感染,引流组出现2例脑脊液囊肿,1例脑脊液感染,均给予对症治疗后治愈。2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2个月,均未出现脑脊液漏、脑脊液感染、脑脊液囊肿等并发症。结果可见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引流在治疗颈椎术后脑脊液漏方面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与关节临床实践 脑脊液漏 颈椎术后 蛛网膜下腔 置管 治疗效果 并发症 脑脊液囊肿 脑脊液感染 持续引流 硬膜 其他基金
下载PDF
鞘内联合应用吗啡和氯胺酮对神经痛大鼠脊髓NOS活性和NO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华 张锦 崔健君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目的观察鞘内联合应用吗啡和氯胺酮对神经痛大鼠脊髓一氧化氮(NO)产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方法 32只Wistar大鼠制成慢性坐骨神经痛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C组),鞘内应用0.9%生理盐水10μl;氯胺酮组(K组),鞘内... 目的观察鞘内联合应用吗啡和氯胺酮对神经痛大鼠脊髓一氧化氮(NO)产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方法 32只Wistar大鼠制成慢性坐骨神经痛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C组),鞘内应用0.9%生理盐水10μl;氯胺酮组(K组),鞘内应用氯胺酮50 μg;吗啡组(M组),鞘内应用吗啡20 μg;吗啡加氯胺酮组(KM组),鞘内应用吗啡10 μg加氯胺酮25μg。每日给药1次,连续7 d。用药后30 min用辐射热刺痛仪测定热痛阈值(即右后肢抬足潜伏期),结果用最大镇痛效应百分率(MPE%)表示。用药7 d后动物处死,取腰段脊髓,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脊髓NO产量和NOS活性。结果M组和KM组用药后MPE明显高于C组和K组(P<0.01),但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M组的MPE逐渐下降,在用药后第5、6、7天与K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组和C组在各时点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KM组脊髓NO产量和NOS活性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1或P<0.05)。结论鞘内应用吗啡和氯胺酮可对抗神经痛大鼠对辐射热的痛觉过敏反应,对防治中枢神经敏感化的进一步形成和发展有一定作用,具有临床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氯胺酮 神经痛 大鼠 脊髓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痛觉过敏反应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礼胜 李荣 +2 位作者 王福涌 钱伟民 崔敬伟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6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最佳剂量。方法选择足月初产妇行剖宫产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给予等比重0.5%左布比卡因1 ml复合硬膜外2%利多卡因3 ml(A组)、等比重0.5%左布比卡因1.5 ml(B组)、2 ml(C组)、2.5 m... 目的探讨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最佳剂量。方法选择足月初产妇行剖宫产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给予等比重0.5%左布比卡因1 ml复合硬膜外2%利多卡因3 ml(A组)、等比重0.5%左布比卡因1.5 ml(B组)、2 ml(C组)、2.5 ml(D组)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每组40例。术中连续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麻醉前(T0)及麻醉后1 min(T1)、5 min(T2)、10 min(T3)、15 min(T4)、30 min(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值;观察并记录给药后的麻醉效应,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痛觉消失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B、C、D组与A组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T0时比较,B组平均动脉压(MAP)在T2、T3时,C、D组HR、MAP在T1、T2、T3、T4时均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MAP在T2、T3时,C、D组MAP、HR在T1、T2、T3、T4时均降低(P<0.05)。术中四组产妇的SpO2除D组在T2、T3时有所降低外,均维持在98%以上,四组新生儿出生后各时间点Apgar评分均>8分。A组与B、C、D组比较,患者术中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追加2%利多卡因例数、麻黄碱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行0.5%左布比卡因1.0 ml蛛网膜下腔阻滞复合硬膜外追加2%利多卡因3 ml对剖宫产患者循环影响最小,并能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蛛网膜下腔 硬膜 麻醉 剖宫产术
原文传递
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波 张剑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1年第12期1497-1500,共4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麻醉效果、苏醒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间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6例均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麻醉效果、苏醒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间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6例均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32例。A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B组患者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C组患者采用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术后不同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不良反应及手术前后免疫功能。结果 A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为78.1%,B组患者为87.5%,C组患者为100.0%,C组高于B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h,三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12h和24h,C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B组和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4%,B组为28.1%,C组为6.3%,C组低于B组和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C组患者CD4^(+)、CD3^(+)和CD4^(+)/CD8^(+)水平均高于B组和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更好,术后疼痛反应较低,不良反应减少,提升苏醒质量和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阻滞 硬膜外阻滞 蛛网膜下腔 子宫肌瘤 苏醒质量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