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蛹虫草对小鼠的毒理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宋述锐
刘新平
+2 位作者
魏姗姗
刘小然
姚丽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78-1883,共6页
为对蛹虫草进行急性毒理学和亚急性毒理学的实验研究,急性毒理实验中,本研究以45 mg/100 g的浓度经口灌胃,每天3次;亚急性毒理实验中,分别以低浓度剂量(1 mg/100 g、5 mg/100 g)、中等浓度剂量(25 mg/100 g)和高浓度剂量(125 mg/100 g)...
为对蛹虫草进行急性毒理学和亚急性毒理学的实验研究,急性毒理实验中,本研究以45 mg/100 g的浓度经口灌胃,每天3次;亚急性毒理实验中,分别以低浓度剂量(1 mg/100 g、5 mg/100 g)、中等浓度剂量(25 mg/100 g)和高浓度剂量(125 mg/100 g)经口灌胃小鼠,每天1次。结果表明,急性毒理实验中,小鼠出现了明显的毒性副作用;亚急性毒理实验进一步发现,低、中剂量的蛹虫草每天1次经口灌胃对小鼠不产生明显的毒性副作用,但高剂量的蛹虫草对小鼠有较明显的毒性副作用。结果表明,小鼠蛹虫草经口灌胃浓度在1~25 mg/100 g/d剂量下对机体生理功能不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急性毒理
亚急性毒理
安全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双氧水消毒液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秀英
马征
胡怡秀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目的对双氧水消毒液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为其使用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染毒剂量1 000.0、250.0、62.5 mg/kg·bw)、一次破损皮肤刺激试验、急性眼刺激试验、阴道黏膜刺激试验、小...
目的对双氧水消毒液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为其使用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染毒剂量1 000.0、250.0、62.5 mg/kg·bw)、一次破损皮肤刺激试验、急性眼刺激试验、阴道黏膜刺激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观察双氧水消毒液的系统毒性、局部刺激性及致突变性。结果双氧水消毒液对大、小鼠急性经口LD50均大于10 000 mg/kg·bw;对家兔一次破损皮肤刺激试验皮肤刺激反应最高积分均值为0分;急性眼刺激试验染毒后24、48、72 h,角膜、虹膜、结膜水肿的平均积分均为0分,结膜充血平均积分分别为0.3、0、0分;阴道粘膜刺激试验刺激指数为0.45分。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中,虽然雄鼠62.5、250.0 mg/kg·bw剂量组红细胞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P<0.01、P<0.05),雌鼠1 000 mg/kg·bw剂量组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均在本实验室历史参考值范围,且缺乏明显的量效关系。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肝脏、肺脏、胃肠病变均随机地分配于各组。受试物对大鼠体重增长、血生化指标、其他血液学指标、脏器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该双氧水消毒液属实际无毒,一次染毒对家兔破损皮肤无刺激性,无眼刺激性和阴道粘膜刺激性;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无致微核作用;亚急性经口染毒对雌雄SD大鼠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为1 000 mg/kg·b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氧水消毒液
急性经口毒性
刺激性
致突变性
亚急性经口毒性
原文传递
医院污水消毒剂溴氯海因泡腾片亚急性经口毒性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娟
马征
夏声贤
《现代医院》
2015年第4期7-10,共4页
目的研究医院污水消毒剂溴氯海因泡腾片的亚急性毒性,了解其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动物试验和生化检验方法进行亚急性毒性评价。结果各试验组动物在染毒期内无死亡。试验末,动物尿常规和血液学检测项目均在本检测单位正常值范围内,与...
目的研究医院污水消毒剂溴氯海因泡腾片的亚急性毒性,了解其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动物试验和生化检验方法进行亚急性毒性评价。结果各试验组动物在染毒期内无死亡。试验末,动物尿常规和血液学检测项目均在本检测单位正常值范围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检测发现高剂量组动物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显著升高,此外雄性大鼠血清中的肌酐(CR)含量也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提示高剂量组动物肝脏出现轻度脂肪变性和点状坏死。结论在剂量水平雄性84 mg/kg,雌性98 mg/kg未观察到溴氯海因泡腾片对SD大鼠的有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污水
溴氯海因
亚急性经口毒性
大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伏马菌素B1对BALB/c小鼠的亚急性经口毒性研究
4
作者
周殿明
林肖惠
+5 位作者
李树飞
赵淼
周庆红
王晓军
张大龙
钱智勇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80-1083,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伏马菌素B1(FB1)对BALB/c小鼠的亚急性经口毒性。方法将30只健康SPF级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去离子灭菌水)组和0.75、7.50 mg/kg FB1染毒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经口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约为0.04 ...
目的研究伏马菌素B1(FB1)对BALB/c小鼠的亚急性经口毒性。方法将30只健康SPF级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去离子灭菌水)组和0.75、7.50 mg/kg FB1染毒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经口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约为0.04 ml/g,每天1次,连续染毒28 d。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检测血液学指标(全血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比积、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分类),生化学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CRE))],观察主要脏器的病理学改变并计算脏器系数。结果观察期内,小鼠未出现中毒和死亡现象。各组小鼠未出现体重、进食量和食物利用率的变化。各组小鼠的肝脏、脾脏、肾脏、睾丸和子宫系数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7.50 mg/kg FB1染毒组雌性小鼠的血清ALT和AST活力均升高(P<0.05)。对于雄性动物,7.50 mg/kg FB1染毒组的白细胞计数降低(P<0.05),红细胞计数升高(P<0.05);而对于雌性动物,0.75 mg/kg FB1染毒组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和淋巴细胞百分比上升,7.50 mg/kg FB1染毒组的中性粒细胞降低及单核细胞百分比升高。另外,7.50 mg/kg FB1染毒组小鼠出现肝脏病理学改变,其余脏器病理学组织观察未见异常。结论伏马菌素B1对小鼠具有肝毒性,且雌性小鼠比雄性小鼠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马菌素B1
亚急性毒性
肝毒性
原文传递
题名
蛹虫草对小鼠的毒理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宋述锐
刘新平
魏姗姗
刘小然
姚丽华
机构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西固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78-188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60275
81360205)
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项目(20171BCB23077)
文摘
为对蛹虫草进行急性毒理学和亚急性毒理学的实验研究,急性毒理实验中,本研究以45 mg/100 g的浓度经口灌胃,每天3次;亚急性毒理实验中,分别以低浓度剂量(1 mg/100 g、5 mg/100 g)、中等浓度剂量(25 mg/100 g)和高浓度剂量(125 mg/100 g)经口灌胃小鼠,每天1次。结果表明,急性毒理实验中,小鼠出现了明显的毒性副作用;亚急性毒理实验进一步发现,低、中剂量的蛹虫草每天1次经口灌胃对小鼠不产生明显的毒性副作用,但高剂量的蛹虫草对小鼠有较明显的毒性副作用。结果表明,小鼠蛹虫草经口灌胃浓度在1~25 mg/100 g/d剂量下对机体生理功能不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关键词
蛹虫草
急性毒理
亚急性毒理
安全性
Keywords
Cordyceps
militaris
acute
oral
toxicity
subacute
oral
toxicity
safety
分类号
R992 [医药卫生—毒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双氧水消毒液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秀英
马征
胡怡秀
机构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298-301,共4页
基金
湖南省科研条件创新专项(2010TD2026)
文摘
目的对双氧水消毒液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为其使用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染毒剂量1 000.0、250.0、62.5 mg/kg·bw)、一次破损皮肤刺激试验、急性眼刺激试验、阴道黏膜刺激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观察双氧水消毒液的系统毒性、局部刺激性及致突变性。结果双氧水消毒液对大、小鼠急性经口LD50均大于10 000 mg/kg·bw;对家兔一次破损皮肤刺激试验皮肤刺激反应最高积分均值为0分;急性眼刺激试验染毒后24、48、72 h,角膜、虹膜、结膜水肿的平均积分均为0分,结膜充血平均积分分别为0.3、0、0分;阴道粘膜刺激试验刺激指数为0.45分。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中,虽然雄鼠62.5、250.0 mg/kg·bw剂量组红细胞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P<0.01、P<0.05),雌鼠1 000 mg/kg·bw剂量组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均在本实验室历史参考值范围,且缺乏明显的量效关系。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肝脏、肺脏、胃肠病变均随机地分配于各组。受试物对大鼠体重增长、血生化指标、其他血液学指标、脏器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该双氧水消毒液属实际无毒,一次染毒对家兔破损皮肤无刺激性,无眼刺激性和阴道粘膜刺激性;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无致微核作用;亚急性经口染毒对雌雄SD大鼠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为1 000 mg/kg·bw。
关键词
双氧水消毒液
急性经口毒性
刺激性
致突变性
亚急性经口毒性
Keywords
Hydrogen
dioxide
disinfectant
Acute
oral
toxicity
Irritation
Mutagenicity
subacute
oral
toxicity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
原文传递
题名
医院污水消毒剂溴氯海因泡腾片亚急性经口毒性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娟
马征
夏声贤
机构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现代医院》
2015年第4期7-10,共4页
基金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2ZK3067)
文摘
目的研究医院污水消毒剂溴氯海因泡腾片的亚急性毒性,了解其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动物试验和生化检验方法进行亚急性毒性评价。结果各试验组动物在染毒期内无死亡。试验末,动物尿常规和血液学检测项目均在本检测单位正常值范围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检测发现高剂量组动物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显著升高,此外雄性大鼠血清中的肌酐(CR)含量也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提示高剂量组动物肝脏出现轻度脂肪变性和点状坏死。结论在剂量水平雄性84 mg/kg,雌性98 mg/kg未观察到溴氯海因泡腾片对SD大鼠的有害作用。
关键词
医院污水
溴氯海因
亚急性经口毒性
大鼠
Keywords
Hospital
sewage
BCDMH
subacute
oral
toxicity
Rat
分类号
R979.7 [医药卫生—药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伏马菌素B1对BALB/c小鼠的亚急性经口毒性研究
4
作者
周殿明
林肖惠
李树飞
赵淼
周庆红
王晓军
张大龙
钱智勇
机构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毒理室
出处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80-1083,F0003,共5页
基金
天津市卫计委科技基金重点项目(2015KR10)
文摘
目的研究伏马菌素B1(FB1)对BALB/c小鼠的亚急性经口毒性。方法将30只健康SPF级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去离子灭菌水)组和0.75、7.50 mg/kg FB1染毒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经口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约为0.04 ml/g,每天1次,连续染毒28 d。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检测血液学指标(全血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比积、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分类),生化学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CRE))],观察主要脏器的病理学改变并计算脏器系数。结果观察期内,小鼠未出现中毒和死亡现象。各组小鼠未出现体重、进食量和食物利用率的变化。各组小鼠的肝脏、脾脏、肾脏、睾丸和子宫系数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7.50 mg/kg FB1染毒组雌性小鼠的血清ALT和AST活力均升高(P<0.05)。对于雄性动物,7.50 mg/kg FB1染毒组的白细胞计数降低(P<0.05),红细胞计数升高(P<0.05);而对于雌性动物,0.75 mg/kg FB1染毒组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和淋巴细胞百分比上升,7.50 mg/kg FB1染毒组的中性粒细胞降低及单核细胞百分比升高。另外,7.50 mg/kg FB1染毒组小鼠出现肝脏病理学改变,其余脏器病理学组织观察未见异常。结论伏马菌素B1对小鼠具有肝毒性,且雌性小鼠比雄性小鼠更为敏感。
关键词
伏马菌素B1
亚急性毒性
肝毒性
Keywords
Fumonisin
B1
subacute
oral
toxicity
Hepato
toxicity
分类号
R994.6 [医药卫生—毒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蛹虫草对小鼠的毒理学实验研究
宋述锐
刘新平
魏姗姗
刘小然
姚丽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种双氧水消毒液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刘秀英
马征
胡怡秀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6
3
原文传递
3
医院污水消毒剂溴氯海因泡腾片亚急性经口毒性研究
王娟
马征
夏声贤
《现代医院》
201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伏马菌素B1对BALB/c小鼠的亚急性经口毒性研究
周殿明
林肖惠
李树飞
赵淼
周庆红
王晓军
张大龙
钱智勇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