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6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公路客流的中国城市网络结构与空间组织模式 被引量:118
1
作者 陈伟 刘卫东 +1 位作者 柯文前 王女英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4-241,共18页
多视角和多尺度城市网络逐渐成为认识空间关系的主要途径。公路流数据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距离衰减特性,对于刻画区域尺度空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国地级行政单元间的公路客运流,论文尝试刻画中国城市网络功能结构和区域效应,... 多视角和多尺度城市网络逐渐成为认识空间关系的主要途径。公路流数据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距离衰减特性,对于刻画区域尺度空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国地级行政单元间的公路客运流,论文尝试刻画中国城市网络功能结构和区域效应,并对其空间组织模式进行特征提取和规律挖掘,以期能够为城市网络研究提供新的方法支撑和认知视角。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公路流的城市网络空间形态表现出强烈的空间依赖性和层级特征,与中国主要城市群分布存在较大程度的空间耦合,更多体现的是区域尺度的空间关系及核心—外围组合关系;2通过社区发现算法识别出19个城市经济区,其空间内涵主要包括行政区经济、巨型区域溢出效应和核心—边缘结构等;3不同地域系统内城市网络自成体系,表现出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多元的空间组织模式,多层次、流动性和网络化的地域系统格局凸显;4从空间形态上看,区域城市网络空间结构大致可划分为单中心结构、双核心结构、多中心结构和低水平均势结构等区域关联形态,并以单中心发育模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网络 城市经济区 城市体系 区域划分 单中心结构 多中心结构 社区发现 中国
原文传递
一种改进的基于频率测量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72
2
作者 谢峻 韩大建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25,共5页
基于频率测量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具有测试简便,精度较好的优点。在分析结构固有频率用于结构损伤识别的机理的基础上,对一种较好的基于频率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针对其不足进行了改进。钢筋混凝土三跨连续梁的数值模... 基于频率测量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具有测试简便,精度较好的优点。在分析结构固有频率用于结构损伤识别的机理的基础上,对一种较好的基于频率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针对其不足进行了改进。钢筋混凝土三跨连续梁的数值模拟计算表明,中低损伤度的识别结果令人满意。经过改进的方法计算简单,综合识别能力较强,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建筑结构 健康监测 损伤识别 频率
下载PDF
结构损伤识别的柔度曲率法 被引量:52
3
作者 唐小兵 沈成武 陈定方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8期18-20,26,共4页
提出了结构损伤识别的柔度曲率法 ,该方法不需要原结构的模态参数 ,只需利用损伤结构柔度的曲率就可以识别结构的损伤位置。数值例子表明 。
关键词 损伤识别 柔度曲率法 模态参数 结构损伤 损伤位置 有限元模型
下载PDF
果胶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88
4
作者 张学杰 郭科 苏艳玲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7-174,共8页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果胶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果胶的组成和结构,果胶生理功能,果胶生物合成与降解及相关的酶,果胶提取技术和动力学研究,果胶的检测技术等;提出果胶的研究方向,旨在对我国果胶的研究与开发有所裨益。
关键词 果胶 结构 提取 动力学 检测 功能
原文传递
结构表面裂缝数字图像法识别研究综述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81
5
作者 刘宇飞 樊健生 +2 位作者 聂建国 孔思宇 齐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98,共20页
裂缝反映结构受力状态与安全性、耐久性,是结构现场安全性检测监测以及结构模型试验研究的重要指标之一。现有的人工裂缝识别技术难以满足工程现场与实验室需求,操作中存在测不准、高空多、效率低、记不全等缺点。相比之下,采用数字图... 裂缝反映结构受力状态与安全性、耐久性,是结构现场安全性检测监测以及结构模型试验研究的重要指标之一。现有的人工裂缝识别技术难以满足工程现场与实验室需求,操作中存在测不准、高空多、效率低、记不全等缺点。相比之下,采用数字图像法进行结构表面裂缝识别,具有便捷、自动、定量、准确等优势。文章对结构表面裂缝数字图像法识别研究进行系统综述,对裂缝识别中图像预处理、裂缝识别与提取、裂缝参数计算等重要环节的常见算法进行讨论,阐述采用多视角几何三维重建方法实现裂缝成像修正与拼接、裂缝表达输出的原理与流程,结合实桥案例报道了基于无人机平台的裂缝识别研究与应用,讨论国内首部数字图像法检测规程《工程结构数字图像法检测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中裂缝检测的相关规定。最后,对结构表面裂缝数字图像法识别研究进行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结构 裂缝识别 检测 长期监测 数字图像法 数字图像处理 卷积神经网络 三维重建 无人机 技术规程
下载PDF
复杂网络的社区结构 被引量:69
6
作者 程学旗 沈华伟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2011年第1期57-70,共14页
社区结构作为真实复杂网络所普遍具有的一个重要拓扑特性,在最近10年内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回顾了近几年国内外社区结构研究的主要进展,重点介绍社区发现的研究历程和研究成果,并结合社会计算的背景展望了社区结构研究的未来发展... 社区结构作为真实复杂网络所普遍具有的一个重要拓扑特性,在最近10年内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回顾了近几年国内外社区结构研究的主要进展,重点介绍社区发现的研究历程和研究成果,并结合社会计算的背景展望了社区结构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结构 社区发现 模块度 社会计算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桥梁损伤位置识别 被引量:35
7
作者 孙宗光 高赞明 倪一清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2-47,共6页
损伤位置识别是对大型桥梁结构进行损伤检测的重要一步。以汲水门斜拉桥为背景,对应用神经网络的模式分类技术识别桥面结构损伤位置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使用了两种类型的网络,简称动态网络和GA网络,探讨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动态网络的... 损伤位置识别是对大型桥梁结构进行损伤检测的重要一步。以汲水门斜拉桥为背景,对应用神经网络的模式分类技术识别桥面结构损伤位置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使用了两种类型的网络,简称动态网络和GA网络,探讨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动态网络的网络结构是根据训练进程而动态地确定的。GA网络是在训练中引进了遗传算法。比较了两种网络对损伤位置的识别效果。结果表明,应用神经网络的模式分类技术对桥梁桥面结构损伤位置识别的方法是可行的。只需要较少的输入数据,两种网络均可产生较好的识别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损伤检测 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下载PDF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及其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47
8
作者 卿新林 王奕首 赵琳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7-526,共10页
对飞行器结构中的裂纹、腐蚀、脱层、材料性能退化及其它损伤进行及时且准确的检测是确保服役飞行器安全可靠运行的必要手段。结构健康监测是确定结构完整性的革命性创新技术,它在飞行器的结构设计、飞行及维护过程中都可发挥重要作用,... 对飞行器结构中的裂纹、腐蚀、脱层、材料性能退化及其它损伤进行及时且准确的检测是确保服役飞行器安全可靠运行的必要手段。结构健康监测是确定结构完整性的革命性创新技术,它在飞行器的结构设计、飞行及维护过程中都可发挥重要作用,它的使用可以提高飞行安全性、降低维护成本。本文简要介绍结构健康监测的系统组成、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并通过实例阐述了基于智能层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飞行器上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飞行器 结构完整性 传感器网络 损伤检测
原文传递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混凝土裂缝识别 被引量:47
9
作者 周颖 刘彤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77-1285,共9页
为降低对结构表面进行裂缝识别的经济和时间成本,而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使用消费级照相机对裂缝图片进行处理,识别裂缝区域和测量裂缝宽度,包括图像模糊、图像增强、形态学运算、图像畸变校准、连通域标记、孤立点消除、裂缝碎片拼接等... 为降低对结构表面进行裂缝识别的经济和时间成本,而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使用消费级照相机对裂缝图片进行处理,识别裂缝区域和测量裂缝宽度,包括图像模糊、图像增强、形态学运算、图像畸变校准、连通域标记、孤立点消除、裂缝碎片拼接等.对提取出的裂缝区域,统计裂缝发展方向,计算其对应的裂缝长度及宽度.通过钢筋混凝土梁静力加载试验,对梁表面裂缝进行拍摄,在实验室条件下得知裂缝宽度误差在0.1m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计算机视觉 裂缝识别 裂缝测量
下载PDF
超声波对钢筋套筒灌浆料密实性检测试验研究 被引量:43
10
作者 聂东来 贾连光 +1 位作者 杜明坎 刘明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0-123,共4页
根据超声波传播的特性得出超声波在灌浆料密实的钢筋套筒内是径向传播,当超声波通过灌浆料具有脱空缺陷的钢筋套筒时,其传播路径是沿着钢筋套筒外壁传播,并通过试验验证其传播路径。根据其传播路径的不同,利用首波声时法检测装配式混凝... 根据超声波传播的特性得出超声波在灌浆料密实的钢筋套筒内是径向传播,当超声波通过灌浆料具有脱空缺陷的钢筋套筒时,其传播路径是沿着钢筋套筒外壁传播,并通过试验验证其传播路径。根据其传播路径的不同,利用首波声时法检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套筒的灌浆料密实性,并借助于超声波幅值对其脱空缺陷进行定性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混凝土结构 钢筋套筒 超声波 检测
下载PDF
基于脆弱水印的图像认证算法研究 被引量:35
11
作者 张宪海 杨永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39,共6页
很多基于分块的图像认证算法为了提高安全性,采用大分块或者分块相关技术,因而牺牲了定位精度.通过对各种攻击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脆弱水印的图像认证方案.使用SHA512算法和基于背包问题的单向函数来产生水印,使用滑动窗口技术和层次... 很多基于分块的图像认证算法为了提高安全性,采用大分块或者分块相关技术,因而牺牲了定位精度.通过对各种攻击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脆弱水印的图像认证方案.使用SHA512算法和基于背包问题的单向函数来产生水印,使用滑动窗口技术和层次结构来嵌入水印,使强加密算法在小分块上得以应用.该方案不但能够抵抗矢量量化等目前已知的各种攻击,而且能够将篡改定位到2×2大小的像素块上.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表明,该方案在保证系统安全性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篡改定位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水印 层次结构 篡改检测 篡改定位
下载PDF
桥梁结构的损伤现代检测与评估 被引量:22
12
作者 余天庆 陈开利 彭苗 《世界桥梁》 2004年第2期52-55,共4页
基于结构振动理论和系统识别技术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已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对桥梁结构损伤检测与评估技术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评述,包括传感器的优化布置、桥梁损伤识别方法、环境激励下的系统响应识别、专家系统等,并介绍了一... 基于结构振动理论和系统识别技术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已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对桥梁结构损伤检测与评估技术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评述,包括传感器的优化布置、桥梁损伤识别方法、环境激励下的系统响应识别、专家系统等,并介绍了一些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桥梁结构 桥梁损伤 桥梁检测 健康监测 桥梁评估
下载PDF
虎丘塔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0
13
作者 袁建力 樊华 +2 位作者 陈汉斌 姚玲 Donato Abruzzese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8-164,共7页
结构的动力特性是评价古塔抗震性能和损伤状态的重要指标。结合虎丘塔保护技术的研究,探讨了应用环境随机激振技术测试砖石古塔动力特性的要点、方案和提高测试效率的措施。通过与有限元程序ANSYS分析的结果对比,表明按本测试方案获得... 结构的动力特性是评价古塔抗震性能和损伤状态的重要指标。结合虎丘塔保护技术的研究,探讨了应用环境随机激振技术测试砖石古塔动力特性的要点、方案和提高测试效率的措施。通过与有限元程序ANSYS分析的结果对比,表明按本测试方案获得的试验结果较为理想,可为同类古塔的测试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检测 古塔 动力特性 环境激振 测试技术
下载PDF
模态曲率差法对梁结构的损伤诊断 被引量:30
14
作者 彭华 游春华 孟勇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9-53,7,共6页
首先在理论上证明模态曲率差法,对结构损伤识别的可行性,提出了用损伤前后的模态矢量差,来计算结构损伤因子矩阵的计算公式。为验证方法的正确性,采用一个标准梁算例给予验证,算例表明该方法对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具有准确的识别... 首先在理论上证明模态曲率差法,对结构损伤识别的可行性,提出了用损伤前后的模态矢量差,来计算结构损伤因子矩阵的计算公式。为验证方法的正确性,采用一个标准梁算例给予验证,算例表明该方法对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具有准确的识别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两个线性假设,提出了一种可用于评价结构寿命的简易、有效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结构 损伤检测 模态参数 曲率差 寿命估计
下载PDF
共词网络的结构与演化:概念与理论进展 被引量:34
15
作者 张斌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109,共7页
共词网络方法在知识网络研究中应用普遍。首先回顾了共词分析和共词网络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然后从共词网络的拓扑结构、社区识别及其演化、增长动力学以及改造共词网络这4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最后从方法和内容两个方面指出... 共词网络方法在知识网络研究中应用普遍。首先回顾了共词分析和共词网络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然后从共词网络的拓扑结构、社区识别及其演化、增长动力学以及改造共词网络这4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最后从方法和内容两个方面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词网络 共词分析 拓扑结构 社区识别 网络演化 增长动力学
下载PDF
三维全景成像声呐系统在水下细部结构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6
作者 杨志 王建中 +2 位作者 范红霞 朱立俊 洪思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62,47,共5页
鉴于三维全景成像声呐系统的技术优势,介绍了其组成部分、工作原理、技术要点和应用范围,并将其应用于泵站、码头桩柱、崩岸岸坡等典型实例的现场检测中。结果表明,该系统成像速度快、图像清晰、监测效率高,能准确展示探测目标的水下三... 鉴于三维全景成像声呐系统的技术优势,介绍了其组成部分、工作原理、技术要点和应用范围,并将其应用于泵站、码头桩柱、崩岸岸坡等典型实例的现场检测中。结果表明,该系统成像速度快、图像清晰、监测效率高,能准确展示探测目标的水下三维结构,可有效规避采用潜水员探摸的安全风险和传统声呐扫描效果差的缺陷。同时,该系统还能够在含沙量大、能见度低的水域环境中工作,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呐 三维全景成像 BV5000-1350三维声呐系统 水工建筑物 细部结构 检测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社团结构演化及其邻近机制——基于生产性服务企业网络分析 被引量:30
17
作者 高鹏 何丹 +1 位作者 宁越敏 张凡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8-586,共9页
刻画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特征,通过QAP分析定量揭示其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城市群存在3个分别以武汉、长沙和南昌为核心、以省界为界限的城市社团,社团结构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特征。城市群层面上,地理邻近、文化邻近和行政... 刻画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特征,通过QAP分析定量揭示其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城市群存在3个分别以武汉、长沙和南昌为核心、以省界为界限的城市社团,社团结构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特征。城市群层面上,地理邻近、文化邻近和行政邻近均对城市群社团结构产生显著影响,行政邻近中的省级行政邻近影响最大;交流技术进步、金融资源集聚与扩散对社团内外联系也产生显著影响。分析社团层面,发现此时地理邻近在各社团内部结网互动中起决定性作用,且不同影响因素在3个社团中的影响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团结构 邻近机制 生产性服务业 社团发现算法 长江中游城市群
下载PDF
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在桥面全息变形监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周志祥 姜腾蛟 +2 位作者 唐亮 楚玺 杨晶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78-1091,共14页
传统的桥梁变形监测通常依据数个独立点的变形观测数据,尚未全面把握桥梁各部分的变形状况,本文提出利用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进行桥面全息变形监测的方法.以主跨400m的上承式钢桁拱桥为背景,运用该系统进行了长达半年的桥面几何形态... 传统的桥梁变形监测通常依据数个独立点的变形观测数据,尚未全面把握桥梁各部分的变形状况,本文提出利用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进行桥面全息变形监测的方法.以主跨400m的上承式钢桁拱桥为背景,运用该系统进行了长达半年的桥面几何形态数据采集,综合考虑桥面铺装局部破损及桥面板结构连续性的特点对桥面原始扫描数据进行去噪处理;依据去噪后点云数据的邻域点集获取桥面的拟合空间曲面;以两端桥台路面为匹配基准面,对各次拟合桥面空间曲面进行叠差分析获取桥面全息变形数据;与精密水准仪测量结果和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的比较表明,利用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和本文的数据分析处理方法获得的桥面全息变形具有较好的精度和可靠性,并较传统的桥面线形检测显著降低了对运营交通的不利影响,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拱桥 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 桥梁结构形态 变形监测 桥梁检测
原文传递
轨道交通隧道结构病害检测技术综述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7
19
作者 杨玲芝 方恩权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25,76,共7页
以近些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病害检测技术为对象,总结目前针对不同隧道病害所采用的常用检测技术以及新型检测技术,其中新型检测技术包括传感器检测技术、数字照相检测技术、激光扫描检测技术以及多功能集成的隧道检测车技术。详细介... 以近些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病害检测技术为对象,总结目前针对不同隧道病害所采用的常用检测技术以及新型检测技术,其中新型检测技术包括传感器检测技术、数字照相检测技术、激光扫描检测技术以及多功能集成的隧道检测车技术。详细介绍这几种新技术的原理,对比这几种检测技术的适用范围(检测病害类型)以及在环境条件、检测频率、处理速度、费用、人工依赖程度等各个方面的优势与劣势,表明自动化、实时化和集成化将是未来隧道检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传统人工+设备的检测模式将逐步转化为设备自动检测,技术人员的主观判别将逐渐被自动化检测代替;而集成化的检测设备也必将成为未来隧道检测设备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隧道结构 检测技术 传感器 数字照相 激光扫描
下载PDF
基于图像分析技术的混凝土桥梁结构表面裂缝宽度检测 被引量:26
20
作者 方志 彭海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2,共6页
针对目前检测裂缝宽度时通常采用的接触式人工直接测量方法费时费力、且难以准确测量最大裂缝宽度的问题,基于图像分析技术的应用,提出采用在混凝土表面粘贴纯色标定块来标定、修正原始图像,并对其进行对比增强、平滑等一系列处理后直... 针对目前检测裂缝宽度时通常采用的接触式人工直接测量方法费时费力、且难以准确测量最大裂缝宽度的问题,基于图像分析技术的应用,提出采用在混凝土表面粘贴纯色标定块来标定、修正原始图像,并对其进行对比增强、平滑等一系列处理后直接在图像上确定裂缝宽度的无接触式测量方法.基于所提方法,分别以正拍和斜拍图像对一开裂混凝土梁的表面裂缝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基于正拍和斜拍图像确定的裂缝宽度的识别精度分别为93.4%和90.9%,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检测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结构检测 裂缝宽度 图像分析 图像修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