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美基于应力波技术的木材测试及应力分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管珣 赵茂程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8-181,232,共5页
阐述了北美木材刚度应力分等的研究,简要分析了应用应力波技术对原木、活立木和单板的应力分等的应用情况,介绍了基于应力波技术的应力分等的经济性研究。为在我国推广基于应力波的应力分等技术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北美 应力波技术 木材刚度检测 应力分等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钢纤维混凝土动态抗拉强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林 胡秀章 +1 位作者 黄焱龙 李永池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0-53,81,共5页
基于线弹性和一维应力波假定,采用Φ75mmSHPB对钢纤维体积率Vf分别为0、0.75%和1.50%的三种混凝土材料进行了一维杆层裂实验,考虑了应力波在混凝土材料内传播时的波形弥散效应和应力幅值衰减,通过计算应变片记录的应力信号确定了材料的... 基于线弹性和一维应力波假定,采用Φ75mmSHPB对钢纤维体积率Vf分别为0、0.75%和1.50%的三种混凝土材料进行了一维杆层裂实验,考虑了应力波在混凝土材料内传播时的波形弥散效应和应力幅值衰减,通过计算应变片记录的应力信号确定了材料的动态抗拉强度。结果表明,钢纤维混凝土的动态抗拉强度受应变率和钢纤维体积率的影响,可为测试脆性材料的动态抗拉强度提供一种有效方法。基于微观扫描技术,对钢纤维增强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层裂 应力波 动态抗拉强度 应变率效应 微观扫描
下载PDF
应用兰德韦伯算法的木材缺陷图像重建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嘉新 高景泉 李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5-128,共4页
以含有缺陷的红松木材和含有空洞的蒙古栎木材为样本,应用兰德韦伯(Landeweber)迭代算法、代数重建法(ART)对原木缺陷图像重建,比较2种方法的差异,遴选木材无损检测相对较好的方法。结果表明:在迭代50次情况下,红松木材的缺陷图像,Landw... 以含有缺陷的红松木材和含有空洞的蒙古栎木材为样本,应用兰德韦伯(Landeweber)迭代算法、代数重建法(ART)对原木缺陷图像重建,比较2种方法的差异,遴选木材无损检测相对较好的方法。结果表明:在迭代50次情况下,红松木材的缺陷图像,Landweber算法相对误差率23%、图像拟合度75%,ART算法相对误差率83%、图像拟合度53%;蒙古栎木材的缺陷图像,Landweber算法相对误差率10%、图像拟合度91%,ART算法相对误差率17%、图像拟合度79%;与ART算法相比,Landweber算法重建缺陷的图像能够精确反映缺陷位置,图像拟合度较高,证明Landweber算法适用于木材应力波缺陷图像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无损检测 木材缺陷图像 应力波检测 兰德韦伯迭代算法 代数重建法
下载PDF
用元胞法研究层合材料中的应力波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明利 张若棋 张光莹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2-188,共7页
介绍了元胞法 ,利用该方法模拟了材料弹性动态响应问题 ,并与传播矩阵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该方法易于程序实现 ,能很好地处理材料的层界面 ,协调计算精度与计算量之间的矛盾 ,比传统的差分法和有限元法减少了计算量。
关键词 元胞法 应力波 传播矩阵 动态响应 层合材料
下载PDF
爆炸应力波测试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段乐珍 徐国元 《湖南有色金属》 CAS 1999年第3期7-9,共3页
在分析爆炸应力波频谱特征对测试系统频响性能要求的基础上,采用超动态应变测试系统,对小药量柱状药包在混凝土模型中爆炸产生的应力波进行了实测。前者由压缩相和拉伸相组成,与冲击能(Es)有关,是爆轰波直接入射孔壁产生的扰动在... 在分析爆炸应力波频谱特征对测试系统频响性能要求的基础上,采用超动态应变测试系统,对小药量柱状药包在混凝土模型中爆炸产生的应力波进行了实测。前者由压缩相和拉伸相组成,与冲击能(Es)有关,是爆轰波直接入射孔壁产生的扰动在介质中传播的结果;后者与膨胀能(Eb)的作用有关。实测结果为人们进一步正确认识爆破破岩机理,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应力波 测试技术 测试系统
下载PDF
基于光纤光栅的冲击能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慧 余有龙 +4 位作者 耿淑伟 赵曾 赖小明 王国欣 殷参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6-151,共6页
提出一种利用光纤光栅作为传感元构成传感阵列对冲击能进行检测的方法.通过搭建简易冲击系统装置,将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沿轴向对称粘贴于圆杆表面,对入射应力波能量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两杆对心正冲击时入射应力波幅值最大,能量传递... 提出一种利用光纤光栅作为传感元构成传感阵列对冲击能进行检测的方法.通过搭建简易冲击系统装置,将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沿轴向对称粘贴于圆杆表面,对入射应力波能量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两杆对心正冲击时入射应力波幅值最大,能量传递效率最高.通过分析频率域内的应力波信号可知,其能量主要集中在0~5 000Hz频率范围内.将入射应力波能量与冲杆动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冲杆与圆杆传递能比在93%以上,基本满足冲击机械性能测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冲击性能 应力波法 入射脉冲 传递能比
下载PDF
残余应力对激光激发超声表面波技术检测二氧化硅体材料杨氏模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睢晓乐 肖夏 +1 位作者 戚海洋 孔涛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2-197,共6页
在理想理论模型中引入了包含残余应力的等效弹性常数,建立了二氧化硅的半无限大残余应力理论计算模型。研究了残余应力对激光激发超声表面波检测二氧化硅体材料杨氏模量的影响,并提出了误差判断依据。结果表明,当二氧化硅体材料的残余... 在理想理论模型中引入了包含残余应力的等效弹性常数,建立了二氧化硅的半无限大残余应力理论计算模型。研究了残余应力对激光激发超声表面波检测二氧化硅体材料杨氏模量的影响,并提出了误差判断依据。结果表明,当二氧化硅体材料的残余压应力小于900 MPa时,相对误差小于5%,残余应力的影响可以忽略;当残余压应力大于900 MPa时,相对误差大于5%,此时应考虑残余应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无损检测 残余应力 激光激发超声表面波技术 杨氏模量 二氧化硅体材料
原文传递
冲击拉伸下多晶纯钛的绝热温升效应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文 黄中伟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7-130,共4页
在冲击拉伸实验装置的入射杆和透射杆上加入余波吸收器,消除反射余波对试件的二次加载,实现冲击条件下的动态拉伸加卸载实验,发展了动态拉伸复元技术,获得了纯钛在动态拉伸条件下的等温应力应变曲线.通过Johnson-Cook模型描述温度的软... 在冲击拉伸实验装置的入射杆和透射杆上加入余波吸收器,消除反射余波对试件的二次加载,实现冲击条件下的动态拉伸加卸载实验,发展了动态拉伸复元技术,获得了纯钛在动态拉伸条件下的等温应力应变曲线.通过Johnson-Cook模型描述温度的软化效应,对比等温应力应变曲线和绝热曲线,确定纯钛的绝热温升效应.结果表明,动态拉伸条件下耗散功向热量的转化比率约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材料 应力波 冲击拉伸 动态拉伸复元技术 绝热温升
下载PDF
杆撞击中弹塑性波传播的动态子结构方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骞朋波 尹晓春 +1 位作者 沈煜年 杨钧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9-194,共6页
通过建立杆弹塑性碰撞的动态子结构模型,推导弹塑性撞击子结构动力学控制方程,采用固定界阶模态综合法和无条件稳定积分法(Newmark隐式积分法)对动力学方程进行求解,成功地将动态子结构方法运用于柔性杆的弹塑性撞击问题。与有限元方法... 通过建立杆弹塑性碰撞的动态子结构模型,推导弹塑性撞击子结构动力学控制方程,采用固定界阶模态综合法和无条件稳定积分法(Newmark隐式积分法)对动力学方程进行求解,成功地将动态子结构方法运用于柔性杆的弹塑性撞击问题。与有限元方法的计算结果和理论解结果的对比表明,动态子结构方法可以应用于柔性杆的弹塑性撞击问题的研究,它能够较精确地计算弹塑性撞击力响应,计算撞击瞬态弹塑性波的传播,并可有效地研究弹塑性波传播、反射、弹性波和塑性波相互作用等主要瞬态波传播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杆 撞击 弹塑性应力波 动态子结构方法
下载PDF
基于Autodyn数值模拟的卡钻处理技术研究
10
作者 冯跃封 《能源与环保》 2018年第5期91-95,101,共6页
为了解决卡钻实际操作存在的问题,采用了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以应力波原理为基础,研究了选择装药的形状以及装药的半径;采用Autodyn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出:选择半径60 mm、高150 cm的炸药,在距离钻头100... 为了解决卡钻实际操作存在的问题,采用了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以应力波原理为基础,研究了选择装药的形状以及装药的半径;采用Autodyn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出:选择半径60 mm、高150 cm的炸药,在距离钻头100 cm处安放,可以在钻机薄弱位置形成应力集中,进而使钻头与加重杆有效分离;选择合理安排药包药量和安装位置,产生冲击加载,可以在钻具薄弱部位形成应力集中,实现准确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dyn数值模拟 应力波原理 应力集中 卡钻处理技术 等效应力
下载PDF
基于应力波检测技术的管道安全监测定位系统研究
11
作者 张洁 周彤 刘培培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20-22,26,共4页
基于应力波检测技术,设计了管道安全监测定位系统。通过沿管道布设的振动传感器采集管道的振动信号,并使用系统内置的DSP处理单元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初步判断,对威胁事件提取特征。监控单元通过GPRS信号将威胁事件特征上传到系统报警中... 基于应力波检测技术,设计了管道安全监测定位系统。通过沿管道布设的振动传感器采集管道的振动信号,并使用系统内置的DSP处理单元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初步判断,对威胁事件提取特征。监控单元通过GPRS信号将威胁事件特征上传到系统报警中心,在报警中心系统进行综合判断,结合电子地图给出管道威胁事件的报警信息,并采用声光报警的方式提醒工作人员处理。通过试验,系统的识别报警率达到85%以上,误报率不高于15%。对各种接触到管道的敲击信号可以做到准确报警,对于人员走动、汽车通过、风声、雨声等背景噪声可以有效滤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管道 应力波检测技术 小波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