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5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143
1
作者 陈燕辉 杨卫萍 邓敏端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7-759,共3页
目的评价盆底肌肉训练对盆底肌肉张力的影响及对盆底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在门诊进行产后42 d复查的妇女,其中盆底肌力测定<Ⅲ级者作为产后组(80例),分为训练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同期张力性尿失禁患者45例(其中5例为产后尿失禁)... 目的评价盆底肌肉训练对盆底肌肉张力的影响及对盆底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在门诊进行产后42 d复查的妇女,其中盆底肌力测定<Ⅲ级者作为产后组(80例),分为训练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同期张力性尿失禁患者45例(其中5例为产后尿失禁)作为尿失禁组,子宫脱垂≤Ⅱ度患者23例(其中合并尿失禁6例)作为子宫脱垂组。产后训练组、尿失禁组及子宫脱垂组均采用盆底肌肉训练(每周2次,10次为一疗程),产后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及产后操锻炼。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盆底肌力测定。结果产后训练组、尿失禁组、子宫脱垂组及产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5%、46.7%、21.7%和20.0%。产后训练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训练组治疗后盆底肌电活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肉训练能有效提高肌肉张力,产后42 d开始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肉训练 张力性尿失禁 子宫脱垂
下载PDF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140
2
作者 王建六 张晓红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33,共4页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压力性尿失禁
原文传递
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对改善盆底功能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27
3
作者 王雅贤 刘颖琳 +1 位作者 陈少青 周艳红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93-595,共3页
目的评价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对盆底肌肉张力的影响及对盆底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7年1~3月收治的165例住院分娩产后6周的产妇进入研究,随机分成两组。锻炼组81例于产后6周进行1疗程盆底肌肉训练(包括生物反馈及... 目的评价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对盆底肌肉张力的影响及对盆底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7年1~3月收治的165例住院分娩产后6周的产妇进入研究,随机分成两组。锻炼组81例于产后6周进行1疗程盆底肌肉训练(包括生物反馈及电刺激)。对照组84例进行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两组均于产后3个月进行一般情况问卷及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调查,并进行盆底肌肉张力测定。产后12个月进行问卷调查及盆底肌肉张力测定和POP—Q分度,评价盆底肌肉训练的效果。结果锻炼组产后3个月、产后12个月盆底肌肉张力高于对照组。锻炼组及对照组产后3个月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2.5%(2/81)和11.9%(10/81),两组比较P〈0.05;锻炼组及对照组产后12个月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3.7%(3/81)和11.9%(10/81),两组比较P〈0.05。锻炼组及对照组产后12个月POP—QI度脱垂发生率分别为33.3%(27/81)和48.8%(41/84),两组比较P〈0.05。结论产后盆底肌肉训练能提高盆底肌肉张力,降低尿失禁发生率,改善阴道前壁脱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肉训练 产妇 压力性尿失禁 盆腔器官脱垂
原文传递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效果评估 被引量:114
4
作者 张艳 易念华 +1 位作者 吴兰 方俊娴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1-355,共5页
目的探讨2种不刖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评估康复治疗效果在顺产组和剖宫产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按入组要求选择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68例产后6周的产妇纳入研究,根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顺产组... 目的探讨2种不刖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评估康复治疗效果在顺产组和剖宫产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按入组要求选择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68例产后6周的产妇纳入研究,根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顺产组(n=418)和选择性剖宫产组(n=550)。于产后6周进行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及盆底肌力测试。对于接受了1个疗程盆底肌肉训练(Glazer方案)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产后9周)进行盆底相关肌电指数的测定和盆底肌力的检测,评估盆底肌肉训练的效果。结果①产后6周,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子宫脱垂发生率分别为0.96%(4/418)和0.54%(3/5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前壁I度脱垂发生率分别为55.26%(231/418)和32.00%(176/550),阴道前壁Ⅱ度脱垂发生率分别为13.39%(56/418)和2.73%(156/550),阴道后壁I度脱垂发生率分别为32.77%(137/418)和12.73%(70/550),阴道后壁Ⅱ度脱垂发生率分别为6.45%(27/418)和1.27%(7/5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5.98%(25/418)和5.09%(28/5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②盆底肌力测试结果显示,顺产组和剖宫产组肌力为0~0’级者分别占82.54%(345/418)和74.91%(412/550),I~I级肌力者分别占16.51%(69/418)和23.。9%(127/5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Ⅱ~Ⅱ’级肌力者分别为0.95%(4/418)和2.00%(11/5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疗程结束时,两组急迫型患者在疗程结束时,前基线值均有下降(P〈0.01);压力型患者持续收缩平均值、快速收缩最大值和耐受测试平均值均有上升(均P〈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分娩 选择性剖宫产 盆腔器官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康复治疗
下载PDF
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被引量:84
5
作者 张晓红 王建六 +1 位作者 崔恒 魏丽惠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4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通过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6例分析 ,探讨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 ,以期寻找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较好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我院 2 0 0 3年 9月~ 2 0 0 4年 1月共有 6例女性尿失禁... 目的 通过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6例分析 ,探讨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 ,以期寻找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较好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我院 2 0 0 3年 9月~ 2 0 0 4年 1月共有 6例女性尿失禁患者接受了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 ,平均年龄 4 4岁 (31~ 6 1岁 ) ,治疗前通过病史问卷、查体诊断尿失禁 ,其中 5例压力性尿失禁 ,1例压力性尿失禁与急迫性尿失禁合并存在。压力性尿失禁的分度 2例中度 ,4例为轻度。治疗采用Femiscan生物反馈治疗仪 ,可反馈测量患者盆底肌肉肌电 ,治疗疗程 8~ 1 2周 ,每周 2次 ,4例患者结束治疗疗程 ,2例正在治疗疗程之中。通过盆底肌肉肌电测量值及病史问卷评价其效果。结果  4例已完成治疗的患者盆底肌电测量值 ,治疗前平均肌电值为 9 7μV (3 33~ 1 5 4 8μV) ,治疗后 4 2 9μV (2 5 0~ 72 6 μV) ,平均提高 4 4 2倍 ,3例患者的症状改善 ,均为小于 4 0岁患者 ,症状改善在治疗的第 4~ 6周出现 ,1例 6 1岁患者效果不明显。正在进行治疗的 2例患者治疗 4周 ,目前症状未见改善。治疗未见副作用。结论 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 ,尤其是对于年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盆底肌肉训练 治疗 女性 压力性尿失禁 诊断
下载PDF
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电刺激治疗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0
6
作者 王晓艳 应仙华 吴淑英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0年第24期4667-4671,共5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电刺激治疗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为产妇产后PFD合并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台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产妇产后...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电刺激治疗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为产妇产后PFD合并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台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产妇产后PFD合并SUI患者116例,单盲、数字标号、随机分组,对照组58例,开展Kegal训练;观察组58例,采取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盆底肌力及尿失禁改善情况。并基于观察组患者是否痊愈,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年龄、分娩方式、孕次、孕期体质量增量、新生儿体质量等因素对治疗疗效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前,盆底肌力与尿失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56,0.3043,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力与尿失禁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282,14.7769,均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比较,痊愈组(42例),产次、新生儿体质量、孕期体质量增量、盆底肌力、尿失禁严重程度与未愈组(16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产次、孕期体质量增量、盆底肌力、尿失禁严重程度及新生儿体质量是影响PFD合并SUI痊愈的独立因素。结论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电刺激治疗产妇产后PFD合并SUI疗效良好,增强盆底肌力,改善尿失禁症状。产次、孕期体质量增量、盆底肌力、尿失禁严重程度及新生儿体质量是影响产妇产后PFD合并SUI痊愈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生物反馈疗法 电刺激 压力性尿失禁 预后因素
原文传递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9
7
作者 孙梅芳 母华欣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5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PFD)的效果。方法:产后42d诊断为产后PFD的患者337例,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分为治疗组(158例)与对照组(179例)。治疗组患者进行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及盆底肌肉锻练;对... 目的:探讨应用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PFD)的效果。方法:产后42d诊断为产后PFD的患者337例,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分为治疗组(158例)与对照组(179例)。治疗组患者进行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及盆底肌肉锻练;对照组患者只进行盆底肌肉锻练。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底器官功能相关指标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盆底综合肌力测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后盆底综合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疗效明显,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器官功能障碍 压力性尿失禁 电刺激 盆底肌肉锻炼
下载PDF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初产妇和经产妇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5
8
作者 蔡文智 张焱 +2 位作者 陈玲 陈晓敏 胡英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1-145,150,共6页
目的:探讨压力性尿失禁的初产妇和经产妇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后的表面肌电变化及治疗效果。方法:我们对接受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压力性尿失禁的初产妇和经产妇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运用SA9800治疗仪进行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 目的:探讨压力性尿失禁的初产妇和经产妇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后的表面肌电变化及治疗效果。方法:我们对接受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压力性尿失禁的初产妇和经产妇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运用SA9800治疗仪进行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分别测量治疗前后初产妇和经产妇盆底肌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客观评估,运用国际尿失禁简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Chinese,ICIQ-SF-Chinese),以及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情况进行主观评估。结果:盆底肌表面肌电变化:初产妇组治疗后前静息阶段表面肌电平均值,初产妇组和经产妇组的快肌测试阶段表面肌电最大值、慢肌测试阶段表面肌电平均值以及耐力评估阶段表面肌电平均值和后静息阶段表面肌电平均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初产妇组经产妇组疗效观察:初产妇组快肌测试阶段的表面肌电最大值、慢肌测试阶段的表面肌电平均值以及耐力评估阶段的表面肌电平均值变化比经产妇显著(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ICIQ-SFChinese评分均有显著性变化,且初产妇组的评分差高于经产妇组;初产妇组自觉症状好转率为91.96%,经产妇组自觉好转率为83.95%。结论: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治疗初产妇和经产妇压力性尿失禁,两者盆底肌表面肌电信号均升高。初产妇盆底肌功能恢复快,治疗效果优于经产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生物反馈 盆底康复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表面肌电信号
下载PDF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和Kegel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65
9
作者 李宇琪 刘海意 +1 位作者 吴媛媛 龚洵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619-622,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和Kegel训练治疗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产后PFD患者15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81)和对照组(n=75),2组患者...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和Kegel训练治疗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产后PFD患者15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81)和对照组(n=75),2组患者均于产后6周起开始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同时配合Kegel训练;对照组患者仅给予Kegel训练。对治疗前后2组产妇的盆底肌肉表面肌电参数值、压力性尿失禁(SUI)及盆腔器官脱垂(POP)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盆底肌肉表面肌电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肉表面肌电值在静息阶段、快肌评估阶段、10 s慢肌阶段及60 s慢肌阶段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但2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肉表面肌电值在后静息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盆底肌肉表面肌电值在快肌评估阶段、10s慢肌阶段及60s慢肌阶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盆底肌肉表面肌电值在静息阶段、后静息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SUI患者分别为53、60例,治疗后分别为21、15例,观察组SUI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χ~2=5.06,P<0.05)。对照组治疗前POPⅠ度25例,Ⅱ度5例;治疗后POPⅠ度15例,Ⅱ度4例。观察组治疗前POPⅠ度26例,Ⅱ度6例;治疗后POPⅠ度8例,Ⅱ度3例。观察组POP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χ~2=13.96,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和Kegel训练能显著改善PFD患者盆底肌张力,降低SUI及POP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压力性尿失禁 盆腔器官脱垂 生物反馈 电刺激 Kegel训练
下载PDF
不同生物反馈电刺激方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 被引量:65
10
作者 贾俊华 夏志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17-720,72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生物反馈电刺激方案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在治疗开始时,均予以患者可耐受的阈电流强度。实验组在治疗中期,在初始阈电流强度基... 目的探讨不同生物反馈电刺激方案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在治疗开始时,均予以患者可耐受的阈电流强度。实验组在治疗中期,在初始阈电流强度基础上适当增加电流强度,使患者达到可耐受的新的阈刺激强度;对照组则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予以初始阈电流强度持续治疗。通过对2组治疗前后的盆底综合肌力、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及尿失禁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进行观察,对比2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盆底综合肌力、1 h尿垫漏尿量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95.0%,19/20)优于对照组(65.0%,1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肯定;治疗中期增加电流强度的方案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生物反馈电刺激 治疗方案
下载PDF
盆底康复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63
11
作者 陈小宁 张淑清 卢文琼 《安徽医学》 2015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康复治疗前后的产后妇女控尿能力、盆底肌肉收缩力强度的变化,探讨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00例产妇,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50例,... 目的通过比较康复治疗前后的产后妇女控尿能力、盆底肌肉收缩力强度的变化,探讨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00例产妇,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50例,A组为剖宫产联合为期3个月的盆底康复训练治疗;B组为剖宫产联合产后常规性护理;C组经阴道分娩联合为期3个月的盆底康复训练治疗;D组为经阴道分娩联合产后常规性护理,观察各组经过康复训练治疗后的产妇尿失禁(SUI)及盆腔脏器脱垂(POP)发生率、盆底肌力强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选择性剖宫产组(A组+B组)和经阴道顺产组(C组+D组)治疗前相比,SUI、SUI合并POP(S+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选择性剖宫产A组与B组相比,SUI、SUI合并POP(S+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阴道顺产C组与D组相比,SUI、SUI合并POP(S+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选择性剖宫产A组与经阴道顺产C组相比,SUI、SUI合并POP(S+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选择性剖宫产A组的手测盆底肌力评分高于B组,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低于B组,肌纤维肌电压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经阴道顺产C组的手测盆底肌力评分高于D组,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低于D组,肌纤维肌电压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康复治疗,选择性剖宫产A组与经阴道顺产C组相比较,手测盆底肌力评分,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以及肌纤维肌电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顺产确实会增加各种PFD症状的发生率,但经过盆底康复训练后,各种PFD症状改善明显,盆底康复训练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具有防治作用,经过康复治疗后,经阴道顺产PFD的发生率与选择性剖宫产PFD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康复训练 盆底功能障碍 压力性尿失禁 盆腔器官脱垂
下载PDF
盆底肌锻炼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效果的汇总分析 被引量:60
12
作者 袁浩斌 钱晓路 张美娟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 :检验盆底肌锻炼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 :经系统文献回顾 ,筛选出 4个随机临床试验并进行汇总分析(meta analysis) ,对判断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盆底肌锻炼对“治愈”、“有效”、“无效”、自感尿失禁症状、排尿紧迫感等... 目的 :检验盆底肌锻炼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 :经系统文献回顾 ,筛选出 4个随机临床试验并进行汇总分析(meta analysis) ,对判断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盆底肌锻炼对“治愈”、“有效”、“无效”、自感尿失禁症状、排尿紧迫感等判断指标的作用有显著意义 ,但对盆底肌快速收缩力和最大尿道闭合压的作用无显著意义。结论 :盆底肌锻炼对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有效 ,但由于资料的方法学质量较低 ,缺乏足够证据支持 ,尚需进行大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锻炼 压力性尿失禁 骨盆肌肉 RCT 尿液
原文传递
盆底超声在评价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0
13
作者 钟春燕 林芸 +1 位作者 魏俊 冉素真 《医学综述》 2019年第1期98-102,共5页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给女性带来严重的生活困扰和社交障碍。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盆底超声影像学通过应用三维、四维成像和多平面成像模式等新技术,对盆底脏器的形态结构进行详尽细致的观察,并能实时监测盆底脏器...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给女性带来严重的生活困扰和社交障碍。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盆底超声影像学通过应用三维、四维成像和多平面成像模式等新技术,对盆底脏器的形态结构进行详尽细致的观察,并能实时监测盆底脏器的运动及功能,在诊断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肛提肌损伤中具有明显优势。同时,盆底超声也能通过评估植入材料和产后盆底肌运动进行盆底植入网片修复手术及产后康复治疗的疗效评价。未来,深入研究盆底超声能可为手术治疗盆底器官脱垂提供术前评估、术中指导、术后疗效等多方面的图像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盆腔脏器脱垂 肛提肌损伤 盆底超声
下载PDF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盆底康复训练对比研究 被引量:52
14
作者 李兆艾 王莉 +1 位作者 傅葵 李秀梅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09-612,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不同盆底康复训练的干预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结合盆底生物反馈评估和修改的会阴肌肉测试法,对产后3天、6周初产妇按标准进行调查和评估。将175例产妇,配对分为Kegel训练、盆底生物... 目的:探讨通过不同盆底康复训练的干预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结合盆底生物反馈评估和修改的会阴肌肉测试法,对产后3天、6周初产妇按标准进行调查和评估。将175例产妇,配对分为Kegel训练、盆底生物反馈、阴道锥体训练组和对照组进行训练,每疗程8周,训练前后均进行评估,并评价训练效果。结果:各组产后6周SUI发生率较孕期明显降低(P<0.05);Kegel训练组、盆底生物反馈组、阴道锥体训练组训练后产后SUI发生率较训练前明显降低(P<0.01);各训练组训练后产后SUI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训练组训练后盆底肌电收缩强度和盆底肌力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盆底生物反馈组与其他3组比较亦明显增强(P<0.05)。结论:盆底生物反馈、阴道锥体和Kegel训练对产后SUI发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压力性尿失禁 康复训练
下载PDF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9
15
作者 王青 于晓杰 +4 位作者 陈庚敏 张志慧 杨欣 孙秀丽 王建六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定期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并于产后6~14周复查的1 027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SUI组303例,无SUI者724例,统计分析妊娠及产后SUI... 目的探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定期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并于产后6~14周复查的1 027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SUI组303例,无SUI者724例,统计分析妊娠及产后SUI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①1 027例产妇SUI的发生率为29.50%(303/1 027);②SUI高危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SUI的发生产生不同影响(χ2=31.757,P <0.001),阴道分娩者相对于选择性剖宫产者发生产后SUI的风险增加(OR=3.001,95%CI:1.964~4.585),阴道分娩转剖宫产者产后SUI的发生率与选择性剖宫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产妇的母亲有SUI者相对于无家族史者发生SUI的风险增加(OR=15.563,95%CI:5.769~41.982)。第二产程时间、会阴裂伤、产钳助产、会阴侧切、手取胎盘、无痛分娩对产后SUI无明显影响(P>0.05);③经阴道分娩组中,SUI者的平均年龄、产前体质指数较无SUI者升高(P <0.05),母亲有SUI的产妇相对于无家族史者发生SUI的风险增加(OR=15.251,95%CI:4.511~51.560)。经产妇相对于初产妇发生SUI的风险增加(OR=1.498,95%CI:1.051~2.136)。结论经阴道分娩、母亲患SUI、肥胖及高龄是产后SUI的高危因素;第二产程时间、会阴裂伤、产钳助产、会阴侧切、手取胎盘、无痛分娩等产科因素对SUI的发生未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和分娩 产科因素 产后 压力性尿失禁
原文传递
不同时机盆底康复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48
16
作者 闫梅 温琦 +4 位作者 梁开如 张琳琳 李玉梅 卢旦缘 罗刘衡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9年第5期51-55,共5页
目的观察产后42 d诊断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在不同时间段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就诊,产后42 d复查诊断盆底功能障碍后进行盆底治疗1疗程的产妇378例,根据产后不同治疗时间... 目的观察产后42 d诊断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在不同时间段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就诊,产后42 d复查诊断盆底功能障碍后进行盆底治疗1疗程的产妇378例,根据产后不同治疗时间段分组,A组(314例),产后42 d~3月;B组(50例),产后3~6月;C组(14例),产后6月~2年,比较盆底治疗前后产妇盆底肌力、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及脏器脱垂情况。结果 A组在盆底治疗前后,盆底电测肌电值、Ⅰ类、Ⅱ类肌力较训练前增强,SUI发生率、阴道前壁脱垂率、子宫脱垂率、阴道后壁脱垂率较之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盆底电测肌电值、Ⅰ类、Ⅱ类肌力较训练前增强,SUI发生率较之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前壁脱垂率、子宫脱垂率、阴道后壁脱垂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盆底电测肌电值、Ⅰ类、Ⅱ类肌力较训练前增强、SUI发生率较之前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在产后42 d~3月内,疗效显著。产后3~6月和产后6月~2年因脏器脱垂进行治疗的人群,需要增加疗程进一步观察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时机 盆底肌力 SUI 脏器脱垂
原文传递
阴道压力反馈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7
17
作者 皮周凯 张盘德 +3 位作者 周惠嫦 陈惠琼 徐坤玉 冯顺燕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5月,将本院125例SUI女性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n=65)采用凯格尔盆底肌锻炼,嘱患者用力收缩盆底肌,每次持续用力10 s,休息10 s...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5月,将本院125例SUI女性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n=65)采用凯格尔盆底肌锻炼,嘱患者用力收缩盆底肌,每次持续用力10 s,休息10 s,每次30 min;试验组(n=60)用XFT-2002型盆底刺激仪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20 min,引导患者仔细体验盆底肌收缩的感觉后,再指导患者根据XFT-0010型盆底肌刺激仪的语音导航用力收缩盆底肌,挤压阴道内的充气探头,每次持续用力10 s,休息10 s,每次30 min。两组患者均治疗30 d。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进行会阴肌力测试(GRRUG)和女性下尿路症状国际尿失禁标准问卷简化版(ICIQ-SF)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t=-3.570)和ICIQ评分(t=4.198)均明显改善(P〈0.01),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6.833,t=-2.445,P〈0.01)。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Z=63.954,P〈0.001)。结论阴道压力反馈抗阻肌力训练治疗女性SUI的疗效优于单纯盆底肌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锻炼 抗阻训练 阴道压力反馈 生物反馈
下载PDF
盆底肌肉锻炼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 被引量:44
18
作者 温醒华 石少权 王建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5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产后进行盆底肌肉锻炼(pelvic floormuscle training,PFMT)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将148例住院自然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组75例于产后进行6~8周以上PFMT,对照组73例进行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指导,分... 目的探讨产后进行盆底肌肉锻炼(pelvic floormuscle training,PFMT)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将148例住院自然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组75例于产后进行6~8周以上PFMT,对照组73例进行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指导,分别于产后6个月及12个月随访,通过排尿状况、盆底肌张力及尿垫试验进行评估,评价进行PFMT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结果在产后6个月及12个月随访中,训练组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产后进行PFMT可以有效防治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肉锻炼(PFMT) 产后 压力性尿失禁 影响
下载PDF
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分析及盆底肌力与产科分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4
19
作者 杨秀华 郭峰 《新医学》 2015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的发生情况,分析盆底肌力异常与产科分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例产后6~8周复查的足月初产妇,其中10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为阴道分娩组,另100例剖宫产分娩产妇为剖宫产组,该组下设产程...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的发生情况,分析盆底肌力异常与产科分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例产后6~8周复查的足月初产妇,其中10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为阴道分娩组,另100例剖宫产分娩产妇为剖宫产组,该组下设产程中剖宫产组和选择性剖宫产组各50例,通过徒手和机器检测盆底肌力,观察压力性尿失禁(SUI)和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发生情况,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后PFD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产后6~8周,阴道分娩组、选择性剖宫产组和产程中剖宫产组产妇的盆底肌肉疲劳度及肌纤维肌力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Ⅰ类肌纤维异常与分娩前BMI有关(P〈0.05)。妊娠期SUI总发生率为27%,产后SUI总发生率为9%;阴道分娩组的产后SUI发生率高于选择性剖宫产组(P=0.015)。产后POP总发生率为78%,阴道分娩组产妇在产后的阴道前、后壁脱垂发生率高于产程中剖宫产组及选择性剖宫产组(P均〈0.017)。结论剖宫产不降低产妇盆底肌力异常的发生率,但在产后早期可降低SUI和POP的发生率。分娩前孕妇BMI是盆底I类肌纤维异常的相关因素,怀孕前及妊娠期应控制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 Ⅰ类肌纤维 Ⅱ类肌纤维 压力性尿失禁 盆腔器官脱垂
下载PDF
上海地区241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44
20
作者 潘家骅 徐灵 +6 位作者 吕坚伟 沙建军 张连华 薄隽杰 冷静 刘东明 黄翼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9-422,共4页
目的研究上海地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流行病学特点,寻找其高危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级抽样法将上海地区10区县2 600例28~89岁女性作为调查对象,包括工人、教师、职员、医护人员和公务员等职业。调查问卷共发放2 60... 目的研究上海地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流行病学特点,寻找其高危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级抽样法将上海地区10区县2 600例28~89岁女性作为调查对象,包括工人、教师、职员、医护人员和公务员等职业。调查问卷共发放2 600份,回收有效问卷2 410份,应答率为92.7%。问卷设计包括年龄、职业、身高、体质量、内科并发症、生育情况和流产次数,并整合生活质量量表(QOL)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结果 2 410例中急迫性尿失禁患者288例(11.9%),混合型尿失禁患者334例(13.8%),单纯SUI患者699例(29.0%),无尿失禁患者1 089例。699例SUI女性平均年龄(54.4±12)岁,非SUI女性平均年龄(48.4±11)岁(P=0.000)。SUI女性平均体质量指数(BMI)23.2±4.0,非SUI女性平均BMI 22.3±3.1(P=0.000)。SUI女性合并代谢综合征共403例,非SUI女性合并代谢综合征352例(χ2=111.97,P=0.000)。SUI女性合并慢性便秘共491例,无尿失禁患者合并慢性便秘共322例(χ2=284.07,P=0.000)。SUI女性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共213例,无尿失禁患者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共174例(χ2=52.74,P=0.000)。生育与否与SUI发生率呈显著相关(χ2=29.81,P=0.000);多次分娩较单次分娩SUI发病率显著增高(χ2=13.68,P=0.000)。SUI女性平均QOL评分10.97分,平均IPSS为3.76分,两者显著相关(P=0.000);且SUI女性年龄与QOL评分呈显著相关(P=0.000)。结论 SUI已成为我国中老年女性重要的排尿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长态势。SUI的高发年龄呈双峰型,主要发病年龄段分别为40~59岁及80岁以上。发病率与年龄呈显著相关。肥胖、合并代谢综合征、慢性便秘、慢性支气管炎、生育和多次分娩均是SUI发病的高危因素。在SUI患者中,除漏尿外下尿路症状亦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选择性M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可能对改善其生活质量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调查 压力性尿失禁 生活质量评分 高危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