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降雨入渗分层假定的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杰 韩同春 +1 位作者 豆红强 马世国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355-4361,共7页
Green-Ampt入渗模型是以湿润锋至入渗面间的土体均达到饱和含水率为基础建立的,忽略非饱和区存在的实际情况,造成Green-Ampt模型计算结果不准确。针对黄土入渗水分剖面变化特征,建立入渗分层假设,基于达西定律和雨水入渗质量守恒方程,... Green-Ampt入渗模型是以湿润锋至入渗面间的土体均达到饱和含水率为基础建立的,忽略非饱和区存在的实际情况,造成Green-Ampt模型计算结果不准确。针对黄土入渗水分剖面变化特征,建立入渗分层假设,基于达西定律和雨水入渗质量守恒方程,推求入渗深度和时间的关系,并将其引入边坡安全系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湿润锋深度和时间的关系中,分层假设模型更贴近实测值,总体吻合性较高。分层假设模型的累积入渗量比实测值略偏大,而Green-Ampt模型的累积入渗量与分层假设值随湿润锋深度增加变大。同时,边坡安全系数中,以Green-Ampt模型计算的边坡安全系数过于保守,分层假设模型比Green-Ampt模型的边坡入渗深度和失稳时间有明显延缓。正确分析土体内部入渗情况,将有助于准确预报边坡滑坡失稳,从而减小不必要的边坡加固,造成经济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假设 黄土 入渗 边坡 延缓
下载PDF
基于分层假定入渗模型的边坡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杰 韩同春 +1 位作者 豆红强 马世国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211-3218,共8页
Green-Ampt入渗模型是以湿润锋至入渗面间的土体均达到饱和含水率为基础建立的,忽略非饱和区存在的实际情况,造成Green-Ampt模型计算结果不准确。针对这一情况,基于入渗分层假设,通过建立达西定律和雨水入渗质量守恒方程,推求入渗深度... Green-Ampt入渗模型是以湿润锋至入渗面间的土体均达到饱和含水率为基础建立的,忽略非饱和区存在的实际情况,造成Green-Ampt模型计算结果不准确。针对这一情况,基于入渗分层假设,通过建立达西定律和雨水入渗质量守恒方程,推求入渗深度和时间的关系,并将其引入边坡安全系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入渗深度和时间的关系中,分层假设模型更贴近实测值,总体吻合性较高。同一深度,分层假设模型的入渗率始终高于Green-Ampt模型,但对于同一时刻,两模型入渗率相接近。同时,边坡安全系数中,以Green-Ampt模型计算的边坡安全系数过于保守,分层假设模型比Green-Ampt模型的边坡入渗深度和失稳时间有明显的延缓。正确分析土体内部入渗情况,将有助于准确预报边坡滑坡失稳,减小边坡加固,以免造成经济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假设 入渗 边坡 延缓
下载PDF
基于全球气象再分析资料的InSAR对流层延迟改正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唐伟 廖明生 +1 位作者 张丽 张路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27-540,共14页
气压、温度和水汽含量等大气物理参数的时空变化导致的对流层延迟是制约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高精度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最新研究显示气象再分析资料在补偿对流层延迟影响方面具有巨... 气压、温度和水汽含量等大气物理参数的时空变化导致的对流层延迟是制约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高精度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最新研究显示气象再分析资料在补偿对流层延迟影响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这促使我们对其有效性和鲁棒性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本文首先推导了利用气象再分析资料对InSAR进行对流层延迟校正的算法;然后以美国南加州地区的ENVISAT ASAR数据为例,分析了基于两种气象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和North American Regional Reanalysis,NARR)校正InSAR对流层延迟改正的效果;通过与MERIS水汽延迟改正结果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1)不能简单忽略干延迟,可通过气象再分析资料进行有效估计;(2)通过与MERIS水汽产品获得的对流层延迟比较发现,气象再分析资料能够取得接近于MERIS的改善效果;(3)对ERA-Interim和NARR两种气象再分析资料而言,虽然后者具有更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但在改正InSAR对流层延迟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比前者更明显的优势;(4)气象再分析资料可以很好地估计与地形强相关的垂直分层延迟,但对于小尺度的湍流混合延迟的捕捉能力有限.综合分析认为,气象再分析资料的优势在于其数据可随时获得、免费和全球覆盖,它可以显著减弱大尺度的垂直分层延迟对干涉图相位的影响,从而有助于InSAR获取更真实可靠的地形高程和地表形变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对流层延迟 气象再分析资料 垂直分层延迟 湍流混合延迟
下载PDF
分层一次爆破成井精确延时爆破参数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祥龙 颜世骞 +2 位作者 王建国 姚永鑫 黄原明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85,共13页
为了研究精确延时微差起爆对一次成井分层爆破效果的影响,理论计算了层内孔间微差时间,利用LS-DYNA软件,采用JH-2岩石模型,模拟了大直径深孔一次成井爆破中的精确延时分层起爆,分析了井筒岩石的损伤演化过程,试验验证了延期时间参数。... 为了研究精确延时微差起爆对一次成井分层爆破效果的影响,理论计算了层内孔间微差时间,利用LS-DYNA软件,采用JH-2岩石模型,模拟了大直径深孔一次成井爆破中的精确延时分层起爆,分析了井筒岩石的损伤演化过程,试验验证了延期时间参数。结果表明,层间采用18 ms延期时间时,爆破效果最佳。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确定了一次成井的延期时间方案。井筒的成形大致相似,其特征截面面积相似度在83.4%~96.6%之间。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获得了一次爆破成井工程的精确延时微差分层爆破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成井 微差起爆 岩石损伤 分层爆破 精确延时
下载PDF
时序干涉测量中大气垂直分层延迟校正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顾兆芹 宫辉力 +4 位作者 张有全 杜钊锋 刘欢欢 王洒 卢学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2-108,共7页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 SAR)技术在提取大区域、缓慢地表形变时一个主要限制因素是大气延迟误差。传统的干涉测量方法有时很难将大气垂直分层延迟与轨道误差、形变信号分离,在有些地区残余分层延迟甚至可以达到形变幅度,容易模糊形变...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 SAR)技术在提取大区域、缓慢地表形变时一个主要限制因素是大气延迟误差。传统的干涉测量方法有时很难将大气垂直分层延迟与轨道误差、形变信号分离,在有些地区残余分层延迟甚至可以达到形变幅度,容易模糊形变相位。针对这一问题,选取美国Las Vegas地区为研究区,在大气模型识别大气延迟组分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多尺度分解方法评估大气垂直分层延迟,可以有效缓解时序干涉测量中的大气垂直分层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垂直分层延迟 多尺度分解 大气模型 PS-In SAR 高斯滤波
下载PDF
一种Ad Hoc网络的MAC层分层节量控制机制
6
作者 董明忠 杨明华 +1 位作者 宗容 黄铭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7年第8期173-175,共3页
通常采用电池作为Ad Hoc网络移动节点,往往因为能源的利用率问题缩短网络的运行寿命。在IEEE802.11PSM传统分层思想基础上,根据多跳节点活动概率周期、链路状态、跨层服务等众多参数,提出了一种三层节能控制机制。通过时隙分析,与IEEE 8... 通常采用电池作为Ad Hoc网络移动节点,往往因为能源的利用率问题缩短网络的运行寿命。在IEEE802.11PSM传统分层思想基础上,根据多跳节点活动概率周期、链路状态、跨层服务等众多参数,提出了一种三层节能控制机制。通过时隙分析,与IEEE 802.11 PSM的比较,多层节能机制大幅降低了能耗,还减少了数据的平均端到端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HOC网络 分层节能机制 传输时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