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水库三维水质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中峰 李然 +2 位作者 陈明千 黄翔 曹玲玲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9,共5页
针对大型水库水质要素分布呈现明显三维效应的特点,建立了一种考虑温度分层影响的DO,CODCr,TP,TN三维水质预测模型。采用二滩鱼感鱼河支库原型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并分析了模型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模型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 针对大型水库水质要素分布呈现明显三维效应的特点,建立了一种考虑温度分层影响的DO,CODCr,TP,TN三维水质预测模型。采用二滩鱼感鱼河支库原型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并分析了模型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模型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用于对DO,CODCr,TP,TN等水质要素的数值模拟,模拟成果可为大型水库修建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将该模型应用于某在建大型水库,成功模拟预测了该水库水质要素的三维分布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水库 水质要素 三维水质模型 温度分层 二滩鱼感鱼河支库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热流密度/分层温度/碳化层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凯威 张杨 +1 位作者 梁欢 张利嵩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39,共7页
受试验设备能力限制,地面风洞无法完全模拟高超声速飞行器临近空间热环境。文章采用在飞行器表面开孔安装长时耐高温热流传感器直接测量热流密度的方法,国内首次获得Ma12以上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热流密度时变数据和边界层转捩特征。实测... 受试验设备能力限制,地面风洞无法完全模拟高超声速飞行器临近空间热环境。文章采用在飞行器表面开孔安装长时耐高温热流传感器直接测量热流密度的方法,国内首次获得Ma12以上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热流密度时变数据和边界层转捩特征。实测热流值与理论预示值规律相同,两者偏差小于20%。针对树脂基材料导热微分方程中虽考虑了热解吸热项,但未考虑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情况,采用在树脂基材料导热微分方程中加入物性参数随温度变化项的方法,计算了飞行器热防护结构内部分层温度和碳化层厚度,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不考虑树脂热解特性和材料物性参数随温度变化,理论值高于实测值,最大偏差275~320℃;考虑热解特性和物性参数随温度变化情况,计算值与实测值最大偏差小于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飞行器 实测热流密度 转捩特征 分层温度 碳化层厚度
下载PDF
消防水池在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明国 付祥钊 +2 位作者 王勇 毛永东 卢柏春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8年第6期102-108,共7页
通过CFD技术模拟计算了消防水池在地源热泵工程应用中的温度变化情况,发现消防水池与地源热泵联合运行是可行的;水池中水体温度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关键词 消防水池 地源热泵 联合运行 温度分层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俄罗斯产落叶松木材干燥处理中分层温度与分层含水率关系研究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于洪亮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2年第2期62-66,共5页
针对国内某些企业在干燥俄罗斯进口落叶松出现的问题,采用试验的方式对30 mm厚俄罗斯进口落叶松木材进行了干燥处理中分层温度与分层含水率关系研究。试验过程中采用3种不同的干燥基准进行了干燥试验,通过对干燥过程中木材分层温度与分... 针对国内某些企业在干燥俄罗斯进口落叶松出现的问题,采用试验的方式对30 mm厚俄罗斯进口落叶松木材进行了干燥处理中分层温度与分层含水率关系研究。试验过程中采用3种不同的干燥基准进行了干燥试验,通过对干燥过程中木材分层温度与分层含水率变化情况的监测,根据木材干燥过程中传热和传质的关系,初步探讨了俄罗斯产落叶松的干燥处理中分层温度与分层含水率的关系;研究表明干燥初期升温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过慢,一般应保持在每小时3℃〜5℃。为探索进口落叶松木材的干燥工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干燥 分层温度 分层含水率
下载PDF
分层体温管理联合循证护理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疗效、焦虑抑郁状态和住院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申莹 韩辛 张旭佳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2期3514-3517,共4页
目的研究分层体温管理联合循证护理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疗效、焦虑抑郁状态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84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循证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常规循证护理+分层体温管理。干预后1周... 目的研究分层体温管理联合循证护理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疗效、焦虑抑郁状态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84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循证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常规循证护理+分层体温管理。干预后1周,评价2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持续发热时间、尿蛋白转阴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多尿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护理后1周,2组患者SAS和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明显减少(P<0.01)。研究组护理质量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采用常规循证护理+分层体温管理不仅可有效减轻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提升治疗效果,而且可有效减轻焦虑抑郁状态,同时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医疗费用,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满意度,因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循证护理 分层体温管理 临床疗效 焦虑抑郁
下载PDF
内旋式移动床煤热解提高焦油收率和品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栋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39,共8页
为提高煤焦油收率和品质,提出了内旋式移动床新型反应器,考察了分层控温、挥发分平均停留时间及反应器结构对焦油收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层控温有利于焦油收率及品质的提高。控制底层温度为650℃,将上中两层温度由650℃降低至55... 为提高煤焦油收率和品质,提出了内旋式移动床新型反应器,考察了分层控温、挥发分平均停留时间及反应器结构对焦油收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层控温有利于焦油收率及品质的提高。控制底层温度为650℃,将上中两层温度由650℃降低至550℃后,焦油收率由6.5%增加到7.6%。通过模拟蒸馏发现焦油中重质组分含量由30%(质量分数,下同)降低到21%,通过GC-MS分析发现焦油中酚类物质含量由16.10%上升到24.34%,脂肪烃含量由2.11%上升到14.01%。降低挥发分在反应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有利于焦油收率和品质的提高。当挥发分平均停留时间由54.20 s降低至45.73 s,焦油收率增加,焦油中单环芳烃含量由31.52%增加到36.69%,酚类物质含量由19.12%增加到22.68%,多环芳烃等重质组分含量由40.42%减少到30.52%。内构件的存在加快了物料混合而有利于焦油收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旋式移动床 热解 分层控温 煤焦油 收率 品质
下载PDF
纳米酚醛气凝胶材料高温热物性参数辨识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红军 李海群 +1 位作者 康宏琳 罗金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99,共8页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大面积区域可能广泛采用纳米酚醛气凝胶(IPC)材料,获取高超声速气动加热作用下IPC材料的高温热物性参数,对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系统的精细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考虑烧蚀效应的材料高温热物性参数辨识方法研...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大面积区域可能广泛采用纳米酚醛气凝胶(IPC)材料,获取高超声速气动加热作用下IPC材料的高温热物性参数,对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系统的精细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考虑烧蚀效应的材料高温热物性参数辨识方法研究,基于Ablation Workshop烧蚀热响应标准算例对高温热物性参数辨识方法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热物性参数辨识分析方法计算精度较高;通过带分层温度/烧蚀传感器的IPC材料电弧风洞试验,得到典型来流状态下不同厚度IPC材料内部的温度分布及热解厚度分布数据,通过辨识获得高温烧蚀条件下IPC材料热导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IPC材料原始层热导率在温度低于800 K时随温度缓慢上升(热导率维持在0.1 W/(m·K)以下),之后材料热解使得热导率发生突变,碳化层热导率在温度高于800 K时随着温度的上升急剧增大,到1300 K左右时上升到0.17 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酚醛气凝胶 高温热物性参数 辨识方法 分层温度传感器 烧蚀传感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