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事性思维和儿童道德教育 被引量:40
1
作者 杨宁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9-83,123,共6页
长期以来,儿童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侧重于例证性思维和抽象道德观念的灌输,其弊端是道德教育疏离于儿童的心理世界,凌驾于儿童的生活世界之上。根据布鲁纳提出的两种思维模式———例证性思维和叙事性思维及其特点,儿童的思维更多地具... 长期以来,儿童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侧重于例证性思维和抽象道德观念的灌输,其弊端是道德教育疏离于儿童的心理世界,凌驾于儿童的生活世界之上。根据布鲁纳提出的两种思维模式———例证性思维和叙事性思维及其特点,儿童的思维更多地具有叙事性思维的特征,叙事在儿童社会性和道德认识发展上起着核心作用;同时,叙事是儿童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性思维 例证性思维 叙事 故事 道德教育
下载PDF
数据故事的自动生成与工程化研发 被引量:25
2
作者 朝乐门 《情报资料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3-62,共10页
[目的/意义]明确定义数据故事化的内涵与特征,正确理解数据故事与文学故事的区别,实现数据故事化的自动生成和工程化研发是推动数据故事化这一新研究领域的关键所在。[方法/过程]首先,在调查分析数据故事化领域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 [目的/意义]明确定义数据故事化的内涵与特征,正确理解数据故事与文学故事的区别,实现数据故事化的自动生成和工程化研发是推动数据故事化这一新研究领域的关键所在。[方法/过程]首先,在调查分析数据故事化领域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数据故事化的内涵与特征;其次,采用数据科学与数据工程方法提出数据故事的自动生成流程;最后,运用软件工程方法设计出数据故事的工程化研发的参考架构。[结果/结论]数据故事的自动生成流程的提出对于数据故事化领域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而数据故事的工程化开发参考架构的设计为研发数据故事产品组件及培育产业生态系统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故事 故事化 自动 工程 模型
原文传递
“故事”让科技博物馆更有“力量”——读《维度》杂志专栏“故事的力量”有感 被引量:23
3
作者 朱幼文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16年第1期73-81,共9页
博物馆的展览和教育活动是否要讲故事?讲什么样的故事?如何讲故事?在北美科学中心协会的2014年第4期《维度》杂志专栏"故事的力量"中,从多方面论述了科技博物馆如何充分利用讲故事在激发科学兴趣、促进科学理解、启迪科学观... 博物馆的展览和教育活动是否要讲故事?讲什么样的故事?如何讲故事?在北美科学中心协会的2014年第4期《维度》杂志专栏"故事的力量"中,从多方面论述了科技博物馆如何充分利用讲故事在激发科学兴趣、促进科学理解、启迪科学观念、形成展教活动的开发者与受众共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案例介绍讲故事的技巧。本文通过阅读《维度》杂志专栏"故事的力量"所受到的启发、联想和思考,提出一系列有待科技博物馆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展览 教育活动 讲故事
下载PDF
在博物馆中讲故事:博物馆叙事的新方向 被引量:16
4
作者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6-190,共5页
一个好的故事可以让人陷入其魅力中,并获得情感共鸣、心灵启迪甚至做出人生的某些转变。博物馆也致力于通过"讲故事"的手段来建构展览的意义和价值,而一个具有叙事潜力的展览并不意味着需要从各个方面展开诠释。在当今信息爆... 一个好的故事可以让人陷入其魅力中,并获得情感共鸣、心灵启迪甚至做出人生的某些转变。博物馆也致力于通过"讲故事"的手段来建构展览的意义和价值,而一个具有叙事潜力的展览并不意味着需要从各个方面展开诠释。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数字时代,最重要的似乎不是故事本身,而是讲述故事的方法、如何在博物馆中"讲"故事以及如何将其"讲"成吸引、刺激观众的有趣故事。讲述数字故事、参观讲解中的故事、隐秘历史故事叙述等方面均为博物馆叙事的重要课题,其中,向观众提问、通过故事联结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反思这两种最为有效的叙述手段值得深入探索。通过提问吸引观众从展览找寻答案,同时通过阐述与观众经历相关的故事来帮助他们加深印象、抒发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故事 博物馆叙事 阐释 第一人称叙事 观众参与 观众联结
原文传递
作为故事的新闻:观念、实践与数字化 被引量:13
5
作者 常江 王雅韵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7,118,119,共14页
文章从主流新闻认识论中“信息模式”和“故事模式”的关系出发,探讨“故事化”作为一种生产理念和实践模式在新闻业的演进中扮演的角色。文章认为,新闻的故事化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内涵:讲故事是信息和价值传递的一般性实践;新闻生产的基... 文章从主流新闻认识论中“信息模式”和“故事模式”的关系出发,探讨“故事化”作为一种生产理念和实践模式在新闻业的演进中扮演的角色。文章认为,新闻的故事化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内涵:讲故事是信息和价值传递的一般性实践;新闻生产的基本目标是与受众(用户)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新闻业应当致力于形成一种介入性的专业文化。通过对“新新闻主义”与“非虚构”潮流的回顾,文章进一步阐述故事化在其作为另类新闻实践的发展过程中成为新闻业应对行业危机的变革性力量的历史逻辑,进而提出数字时代的到来决定了故事化将成为新闻生产的主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叙事 故事化 数字新闻 新新闻主义 非虚构
原文传递
TPRS教学法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莺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78-180,共3页
TPRS教学法的长效记忆策略、持续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及高度个性化是建立在"全身反应法"和"自然教学法"基础上,把"全身反应法"与"语言习得策略"相结合,在词汇教学的同时教授语法、阅读和写作,... TPRS教学法的长效记忆策略、持续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及高度个性化是建立在"全身反应法"和"自然教学法"基础上,把"全身反应法"与"语言习得策略"相结合,在词汇教学的同时教授语法、阅读和写作,使其成为一种较全面的语言教学方法。尽管TPRS对教师和教材有些特殊的要求,但这种方法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它紧紧围绕学生展开一系列活动的主旨,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学中长期存在且难以扭转的灌输式教学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体而可行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RS storytelling 大学英语教学
下载PDF
设计学的想象力:叙事、直觉与讲故事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65 205-206,205-206,共9页
本文讨论的"想象力"并非指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能力,其概念主要得益于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的成名作《社会学的想象力》——社会学家应具有一种"心智的品质"——基于对个人与社会关系及其本质的洞察,提出令人满意的揭示... 本文讨论的"想象力"并非指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能力,其概念主要得益于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的成名作《社会学的想象力》——社会学家应具有一种"心智的品质"——基于对个人与社会关系及其本质的洞察,提出令人满意的揭示与解决方案的能力。历史、意义、与方法等三个方面是了解设计学科需要弄清楚的三个基本问题,分别表现为设计史、设计批评以及设计思维。本文以"想象力"作为主线,细致考察"以想象力讲故事"在设计史、设计批评以及设计思维等三个领域分别表现为叙事、直觉以及用户体验设计等能力。设计学的离散性与社会学的跨学科本质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似性,社会学旨在解读数据背后的意义,而设计学的任务则在于解读意义之后还需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作为心智品质的想象力在设计学领域也表现为多元的学科视角、开放的思维方式,以及管理复杂的综合能力。换言之,想象力是弥合设计学离散性的关键所在。一方面,想象力让设计史研究的叙事更显张力;另一方面,想象力亦让设计批评的直觉更有价值;另外,想象力还会帮助以讲故事为主要方式的设计思维更有代入感与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力 设计 叙事 直觉 讲故事
下载PDF
用户体验设计中的故事方法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剑斌 张凌浩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53-258,共6页
目的针对用户体验流程中的故事方法进行系统性的整合分析。方法以用户本身为起点,从社会、心理、环境、哲学等维度进行多角度的探究。结论故事方法的设计原则是以"使用者为核心",将用户故事方法运用到用户体验中,让设计者站... 目的针对用户体验流程中的故事方法进行系统性的整合分析。方法以用户本身为起点,从社会、心理、环境、哲学等维度进行多角度的探究。结论故事方法的设计原则是以"使用者为核心",将用户故事方法运用到用户体验中,让设计者站在用户的角度更直接地去体会用户使用产品和体验时的境况与心理感受,以挖掘用户深层次和潜在的需求。故事的运用研究重点集中在收集资料、数据分析、概念重构、概念产出和评估阶段,并在不同的阶段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以分析提炼出客观有价值的信息,从而研究整合出一套完善的用户体验故事方法模型,为当今的用户体验设计方法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体验 故事叙述 信息输入 概念输出 故事方法模型
下载PDF
大型电子游戏的数字叙事 被引量:10
9
作者 邵萍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6-109,共4页
分析电子游戏叙事的3个特点,即玩家介入叙事,多媒介叙事,空间叙事加强和时间叙事弱化。从叙事符号和叙事模型两个角度探讨电子游戏如何叙事,并较为详细地探讨了线性叙事模型、线性叙事衍生模型和沙盒游戏叙事模型3种大型电子游戏叙事模型。
关键词 电子游戏 叙事 讲故事 互动
下载PDF
在故事中看见孩子:说演故事在儿童哲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丽丽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94-102,共9页
儿童总是以他最自然的感知去表达对世界原始的惊奇,他们不断说故事,不断叙述他们的经验,以叙事方式呈现他们的思考和智慧。本研究分析了美国幼教资深教师裴利带领儿童以故事说演或故事表演“做”哲学的方式。它是一个历程,在教学活动中... 儿童总是以他最自然的感知去表达对世界原始的惊奇,他们不断说故事,不断叙述他们的经验,以叙事方式呈现他们的思考和智慧。本研究分析了美国幼教资深教师裴利带领儿童以故事说演或故事表演“做”哲学的方式。它是一个历程,在教学活动中孩子利用故事表达自己,利用故事组织自己,又透过戏剧来呈现儿童的故事,进行团体的合作思考,从而探寻自我,将自己和生活世界连结。教师应更重视儿童说演的故事,提供孩子可以将故事视觉化的说演空间,经由故事理解孩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说演 儿童哲学 自我 统整
原文传递
20世纪中国电视剧的发展过程及几个理论问题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钟陵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3-59,共7页
在20世纪末叶,与电影市场的萎缩同步壮大着的、并且因而直接促成了电影萎缩的电视剧成为戏剧领域中的霸主。文章略述了20世纪中国电视剧的发展过程,并在一个世纪戏剧史的背景下,对其中数量最大的历史剧与古装剧领域所蕴含的戏剧观,诸如... 在20世纪末叶,与电影市场的萎缩同步壮大着的、并且因而直接促成了电影萎缩的电视剧成为戏剧领域中的霸主。文章略述了20世纪中国电视剧的发展过程,并在一个世纪戏剧史的背景下,对其中数量最大的历史剧与古装剧领域所蕴含的戏剧观,诸如走红的“戏说”观、如何改编古典名著的争论等问题,加以勾勒与评论,并对于电视文学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观 戏说 古典名著的改编 电视文学的未来
原文传递
国际图联“讲好图书馆故事”项目解析与思考 被引量:9
12
作者 江山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8-82,89,共6页
国际图联在其"2016—2021战略规划"框架下,为进一步强化对图书馆影响力的宣传,发起"讲好图书馆故事"项目。该项目具有坚持用令人信服的故事获得社会认同,运用可视化数字媒体构建图书馆话语体系,通过开放获取促进故... 国际图联在其"2016—2021战略规划"框架下,为进一步强化对图书馆影响力的宣传,发起"讲好图书馆故事"项目。该项目具有坚持用令人信服的故事获得社会认同,运用可视化数字媒体构建图书馆话语体系,通过开放获取促进故事的共享与反复利用,利用故事强化图书馆社区服务的宣传等特点。从"讲好图书馆故事"项目的研究中得出,图书馆服务营销应该以价值力为内核强化图书馆营销工作,创新图书馆营销策略及营销表达方式,通过文化营销构筑图书馆文化共同体,提升图书馆员营销理念营销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图联 图书馆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讲故事 图书馆营销
下载PDF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之故事教学法案例研究(英文) 被引量:9
13
作者 肖峰 《海外英语》 2014年第2X期62-64,共3页
阅读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一项重要技能,同时也是英语课堂上的主要教学活动。基于儿童喜爱故事的天性,参考Wright(2003)所著《讲故事教英语》中提到的故事教学法,把讲故事这一趣味性很强的活动融入英语课堂之中,将对新英语课程标准下的小学... 阅读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一项重要技能,同时也是英语课堂上的主要教学活动。基于儿童喜爱故事的天性,参考Wright(2003)所著《讲故事教英语》中提到的故事教学法,把讲故事这一趣味性很强的活动融入英语课堂之中,将对新英语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有较大的指导作用。设计故事与阅读结合的教学案例以引入故事教学法于中国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另选取由本土经典故事改编的简单英语故事作为教学材料,以便后期探讨改编故事是否更适用于本土儿童英语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教学法 小学 阅读教学
下载PDF
基于乡土感、故事感、设计感的文创农产品设计与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唐兴荣 《中国建材科技》 2017年第2期167-169,共3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产品经历了由数量到质量的发展过程,但在今天后现代消费语境下,农业产品的消费不再局限于"品种"、"品质"、"品牌"的追求,更重视实用功能以外的文化和审美体验。通过"文创&qu...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产品经历了由数量到质量的发展过程,但在今天后现代消费语境下,农业产品的消费不再局限于"品种"、"品质"、"品牌"的追求,更重视实用功能以外的文化和审美体验。通过"文创"与农业产品的结合是实现农产品消费后现代化的必要途径,也可实现农产品品牌的高端化,对提高农产品的文化价值和附加值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乡土感"、"故事感"、"设计感"三个核心概念来探索文创农产品设计与开发模式,对文创农产品的具体设计与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品 文创 乡土感 故事感 设计感
下载PDF
协同体验——用户体验的社会化新视角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易意 《设计》 2015年第3期58-59,共2页
如今互联网领域对用户体验的理解层面不一,但大多数用户体验理论是以个体体验为研究对象的,忽视了体验社会化的特质。本文总结了对用户体验的三个层面的理解,指出了交互设计领域并没有解决"在形成行为、情感、意义中文化的角色是什... 如今互联网领域对用户体验的理解层面不一,但大多数用户体验理论是以个体体验为研究对象的,忽视了体验社会化的特质。本文总结了对用户体验的三个层面的理解,指出了交互设计领域并没有解决"在形成行为、情感、意义中文化的角色是什么"这一问题。本文详细阐述了用户体验的——协同体验(co-experience)。这个观点于符号互动论的基础上建立,并创造了一个更具包含性的交互框架来思考用户体验。"讲故事"成为协同体验设计得一个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体验 协同体验 交互设计 场景故事
下载PDF
讲好故事:新闻形式的有限创新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辰瑶 《传媒观察》 CSSCI 2023年第5期63-70,共8页
在数字化传播环境下,新闻业如何进行形式创新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本文认为,故事的本质和讲故事的技艺可以给新闻的形式创新带来启发,但新闻行动者同时也要厘清新闻与故事的形式关系,并警惕过度“讲故事”可能对新闻形式产生的不利... 在数字化传播环境下,新闻业如何进行形式创新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本文认为,故事的本质和讲故事的技艺可以给新闻的形式创新带来启发,但新闻行动者同时也要厘清新闻与故事的形式关系,并警惕过度“讲故事”可能对新闻形式产生的不利影响。本文从形式理论的角度,将新闻与故事的关系表述为四个命题,同时探讨了新闻如何在“结构”、“解释”、“沉浸”、“情感”以及“艺术和创意”这五个讲故事的元素上进行有限创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好故事 新闻 叙述形式 新闻创新
原文传递
从“作品”到“说话”:建构数字时代的大文艺观 被引量:8
17
作者 黎杨全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8-154,共7页
在社交媒体时代,大众文艺评论等互动活动成为文艺消费的内容,评论者需要摆脱作品中心主义,建构涵盖“作品”与“活动”的大文艺观。数字时代的大文艺观与人们时常提到的“大文艺”观有两点不同,一是将作品外的“活动”包括在内,二是“... 在社交媒体时代,大众文艺评论等互动活动成为文艺消费的内容,评论者需要摆脱作品中心主义,建构涵盖“作品”与“活动”的大文艺观。数字时代的大文艺观与人们时常提到的“大文艺”观有两点不同,一是将作品外的“活动”包括在内,二是“作品”与“活动”并非机械叠加,而是被交流所贯穿,成为一条条话题素,不再有作品内外的区别。中国传统的“说话”概念可有效涵盖数字时代大文艺观中“作品”与“活动”的二重性。同时,这构成了一种SNS社区式集体生产,既承认了传统的著作权,又体现了网络的开源精神。在文化参与的背后,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数字资本主义的文化生产逻辑走向了精神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大文艺观 “说话” 精神政治
下载PDF
参与式渭南地震情景构建:中国地震风险对策的行动研究示范 被引量:7
18
作者 苏桂武 Janise Rodgers +19 位作者 田青 齐文华 Philip England Timothy Sim John Young 王东明 李志强 冯希杰 孙磊 陈鲲 Emily So Barry Parsons 赵金礼 石建梁 袁志祥 Yue Cao 周旗 魏本勇 David Milledge Alexander Densmore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46-1473,共28页
中国政府层面自上而下的防震减灾管理卓有成效;但是,对于提升全社会的整体防震减灾能力而言,尚需推动基于此而又有民众与基层自下而上广泛参与的全社会治理模式。为发展这种模式积累经验,渭南市地震情景构建示范项目借助参与式行动研究... 中国政府层面自上而下的防震减灾管理卓有成效;但是,对于提升全社会的整体防震减灾能力而言,尚需推动基于此而又有民众与基层自下而上广泛参与的全社会治理模式。为发展这种模式积累经验,渭南市地震情景构建示范项目借助参与式行动研究范式,特别关注了中国防震减灾工作当前存在的以下2点广泛不足:一是社会民众与基层的自下而上办法薄弱,且与政府层面自上而下对策之间的相互衔接与促进不足;二是科学研究向实际减灾对策的转化不足,特别是针对自下而上办法的科学研究与应用转化不足。取得的主要进展有:1)基于广泛参与理念,通过"研究者"和"减灾实践者"、"相关者"、"当事人"2方面人员间的密切合作,共同诊断评估了渭南面临的主要地震灾害风险及隐患、共同提炼了针对性的减灾对策改进建议等,从而使情景构建所得的结果或认识更加可靠、所提对策建议更加符合当地实际需要;借助行动研究过程平台,尝试了风险评估、风险沟通和风险对策改进3大环节的无缝衔接与同步互动,促进了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直接对接与就地转化。2)基于多尺度、多层面视角和同时为"政府"或"部门"与"基层"或"民众"两大类用户服务。在关注改进自上而下对策的同时,针对薄弱的自下而上办法,特别是就这两大对策途径间最广泛与最可持续的接口——宣传教育和家庭、学校、社区减灾,开展了大规模的专项调查分析,梳理了系列化的现今本底与改进方向。3)聚焦改善减灾宣教和促进风险沟通,编创了由"故事"引导的2版内容与形式均有显著差别的地震情景叙事读本:政府版和公众版,以期借助"故事"和艺术呈现"故事"带动人们更好地理解与应用情景构建结果和认识,借助"故事"演绎社会性灾害脆弱成分——"留守儿童家庭与贫困"之于灾害的强化与叠加效应,促进人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情景 参与式行动研究 讲故事 自上而下对策与自下而上办法 风险评估与风险对策
下载PDF
机器生成语言的质量评价方法综述 被引量:7
19
作者 秦颖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8-148,共11页
生成语言的质量评价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然语言生成的研究,已成为制约该领域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对机器翻译、自动文摘、对话系统、图像标题生成和机器写作等广义自然语言生成任务的语言质量评价方法的汇总,介绍了人工评价和自动评价的... 生成语言的质量评价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然语言生成的研究,已成为制约该领域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对机器翻译、自动文摘、对话系统、图像标题生成和机器写作等广义自然语言生成任务的语言质量评价方法的汇总,介绍了人工评价和自动评价的特点、优缺点和开放评价资源,分析了不同任务的不同评价角度和适用面。不同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可为方法融合和关键问题的探索提供借鉴。整体上机器生成语言质量评价还局限于语言形式的比较,在语义表达的准确性、衔接连贯性等深层评价上存在诸多挑战。结合评价难点问题和现有研究的推进情况,分析了生成语言质量评价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语言质量评价 机器翻译 自动文摘 对话系统 图像标题生成 故事生成
下载PDF
现代文学中的还乡故事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平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84-91,共8页
文学史上 ,一个故事的反复讲述意味着什么 ?现代文学中还乡故事的讲述无疑是一个典型的研究个案。这中间 ,故乡形象的想象和拟构是还乡故事中最直观、形象的部分 ,比较而言 ,对还乡故事叙述语法的分析则相对潜隐得多 ,它涉及还乡故事的... 文学史上 ,一个故事的反复讲述意味着什么 ?现代文学中还乡故事的讲述无疑是一个典型的研究个案。这中间 ,故乡形象的想象和拟构是还乡故事中最直观、形象的部分 ,比较而言 ,对还乡故事叙述语法的分析则相对潜隐得多 ,它涉及还乡故事的不同讲述方式 ,不同功能序列的组合 ,而这种不同的讲述方式和组合则隐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心理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乡 故乡形象 基本叙事序列 故事讲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