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气孔对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反应——基于在CO_2浓度和温度梯度中生长的10种植物的观测 被引量:43
1
作者 左闻韵 贺金生 +3 位作者 韩梅 吉成均 Dan F.B.Flynn 方精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65-574,共10页
许多研究表明 ,大气 CO2 浓度 ([CO2 ])的升高会导致植物气孔密度 (Stom atal Density,SD)和气孔指数 (Stom atal Index,SI)降低。这一关系成为推测地质历史时期大气 [CO2 ]变化的重要古生物指标之一。但是 ,[CO2 ]不是唯一影响 SD和 S... 许多研究表明 ,大气 CO2 浓度 ([CO2 ])的升高会导致植物气孔密度 (Stom atal Density,SD)和气孔指数 (Stom atal Index,SI)降低。这一关系成为推测地质历史时期大气 [CO2 ]变化的重要古生物指标之一。但是 ,[CO2 ]不是唯一影响 SD和 SI的环境因素。研究利用温度梯度和温度 +[CO2 ]梯度技术 ,以 7种美国中西部地区弃耕地常见草本植物和 3种美国东部落叶阔叶林优势木本植物为材料 ,其中草本包含豆科、非豆科 C3和 C4 功能型 ,就它们的 SD,SI,表皮细胞密度 (Epidermal Cell Density,ECD)和气孔孔径长度 (Stomatal Aperture L ength,APL)对 [CO2 ]和温度升高的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沿 [CO2 ]梯度 ,所研究物种的 SD比 SI反应敏感 ,SD显示出与 [CO2 ]正相关、负相关和无显著相关性 ,SI显示出与 [CO2 ]正相关和无显著相关性 ;沿温度梯度 ,所研究物种的 SI比 SD反应敏感 ,SI显示出与温度正相关、负相关和无显著相关性 ,SD显示出与温度正相关和无显著相关性。 ECD和 APL对 [CO2 ]和温度梯度也有不同的响应。这说明 ,除 [CO2 ]外 ,温度也对 SD,SI,ECD和 APL有显著的影响。所以在用气孔特征重建地质历史时期 [CO2 ]的变化趋势时 ,除准确建立气孔参数与 [CO2 ]关系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气孔密度 植物气孔指数 植物气孔孔径长度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梯度 大气温度梯度
下载PDF
大别山5种黄精属植物叶表皮的初步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存武 李耀亭 周守标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利用光镜初步比较研究了大别山区八居群5种黄精属(Polygona tum)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结果显示,表皮细胞形状、气孔器类型与分布等特征,在黄精属的各种植物之间、同种植物的不同种群、同一种群的不同生境以及同一株植物的不同着生部位的叶... 利用光镜初步比较研究了大别山区八居群5种黄精属(Polygona tum)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结果显示,表皮细胞形状、气孔器类型与分布等特征,在黄精属的各种植物之间、同种植物的不同种群、同一种群的不同生境以及同一株植物的不同着生部位的叶上,具有较高一致性。表皮细胞大小和垂周壁的式样、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指数等特征在各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作为本属种间分类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属 叶表皮 气孔密度 气孔指数
下载PDF
气孔参数与大气CO_2浓度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3
作者 马清温 李凤兰 李承森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2020-2024,共5页
通常认为气孔参数 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 和大气CO2浓度有负相关关系,但不是每种植物的气孔参数都与CO2浓度的变化有负相关关系,气孔参数对大气CO2浓度的显著反应也只在一定的CO2浓度范围内发生.大气CO2浓度是影响气孔参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通常认为气孔参数 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 和大气CO2浓度有负相关关系,但不是每种植物的气孔参数都与CO2浓度的变化有负相关关系,气孔参数对大气CO2浓度的显著反应也只在一定的CO2浓度范围内发生.大气CO2浓度是影响气孔参数变化的主要因素,同时温度、水分的供应和光照条件等其它环境因素也影响气孔参数.CO2浓度和光照条件主要影响气孔发生,而其它环境因素主要影响叶片表皮细胞的大小.气孔指数部分消除了表皮细胞大小带来的影响,用气孔指数指示大气CO2浓度比用气孔密度指示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孔密度 气孔指数 CO2 环境因素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度上两种蒿属植物叶表皮结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石硕 贺学礼 祝东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2-47,共6页
对小五台山地区不同海拔的两种蒿属植物长梗米蒿(Artemisia giraldii Pamp.var.longipedunculata Y.R.Ling)和南牡蒿(A.eriopoda Bge.)的叶表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A.giraldii和A.eriopoda的叶背腹两面均有T-或Y-型毛,两种植物表皮... 对小五台山地区不同海拔的两种蒿属植物长梗米蒿(Artemisia giraldii Pamp.var.longipedunculata Y.R.Ling)和南牡蒿(A.eriopoda Bge.)的叶表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A.giraldii和A.eriopoda的叶背腹两面均有T-或Y-型毛,两种植物表皮细胞形状为不规则或多角型,垂周壁式样有波状和平直两种;不同海拔的A.giraldii和A.eriopoda叶片两面都有气孔分布,A.giraldii的气孔复体为无规则四细胞型(Anomotetra-cytic)和不等型(Anisocytic),偶见有无规则型(Anomocytic);A.eriopoda多为不等型,稀见无规则四细胞型。发现同种植物叶两面的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随海拔升高都有变化;而叶表皮形态、气孔复体结构与被毛类型等在同种内变化不大。这表明叶表皮、气孔复体和表皮毛类型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物种属性,而气孔密度与气孔指数的变化体现了蒿属植物在不同海拔环境中,对多种生态因子共同作用的特殊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蒿属 叶表皮 气孔密度 气孔指数 小五台山
下载PDF
冬青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相传 孙柏年 +3 位作者 林志成 丁素婷 肖良 吴靖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21,29,共10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102种冬青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种冬青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气孔器下生),据大小可分为正常气孔器和大气孔器,气孔器类型以双环列型为主,其次为环列型、三环列型和辐射型,下...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102种冬青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种冬青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气孔器下生),据大小可分为正常气孔器和大气孔器,气孔器类型以双环列型为主,其次为环列型、三环列型和辐射型,下表皮具有退化大气孔器、簇状木质化细胞和瘿状结构;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如叶表皮细胞的大小、形状、垂周壁形态和表面纹饰以及表皮毛的有无和长度.冬青属叶表皮特征的共同点表明冬青属是一自然类群,而其不同点说明叶表皮的某些特征可以作为种间分类的依据.因此,冬青属的叶表皮特征具有分类学意义,能为该属现生植物的系统分类、化石植物鉴定和系统演化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青属 叶表皮 气孔器 UI指数 古植物学
下载PDF
大气中CO2、O3浓度升高对银杏成年叶片气孔数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徐文铎 齐淑艳 +3 位作者 何兴元 陈玮 赵桂玲 周园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59-1063,共5页
利用开放式气室(OTC)持续观测了2个生长季(2005—2006年)。在每年9月30日停止供气后,采样1次。观测高浓度CO2和O3处理的银杏(Ginkgo biloba)成年叶片气孔数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700μmol.mol-1CO2处理条件下,叶片气孔的长度、宽度... 利用开放式气室(OTC)持续观测了2个生长季(2005—2006年)。在每年9月30日停止供气后,采样1次。观测高浓度CO2和O3处理的银杏(Ginkgo biloba)成年叶片气孔数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700μmol.mol-1CO2处理条件下,叶片气孔的长度、宽度、周长和面积均明显高于对照(P<0.05);在80μmol.mol-1O3处理条件下,气孔的长度、宽度、周长和面积却显著低于对照(P<0.01);成年叶片气孔在高浓度CO2影响下,气孔密度略有升高(P>0.05),而气孔指数显著减少(P<0.05);大气O3浓度升高对气孔密度影响不大(P>0.05),气孔指数显著减少(P<0.05);银杏成年叶片气孔的长度、宽度与气孔比密度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可用一元二次曲线方程较好地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CO2和O3 银杏 成年叶片 气孔大小 气孔密度 气孔指数 气孔比密度
下载PDF
青藏高原草地双子叶植物叶片的气孔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胡选萍 吉成均 安丽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56-1366,共11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青藏高原29种草地双子叶植物叶片的气孔形态与数量特征进行观察及差异显著性分析,为揭示青藏高原草地双子叶植物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机制及探索气孔作为辅助分类的依据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草地双子叶植物...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青藏高原29种草地双子叶植物叶片的气孔形态与数量特征进行观察及差异显著性分析,为揭示青藏高原草地双子叶植物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机制及探索气孔作为辅助分类的依据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草地双子叶植物大多数种类在叶片上、下表皮均分布有气孔,气孔随机排列,气孔器多为无规则型。(2)气孔长度(SL)较小,上、下表皮的气孔平均长度分别为26.20μm与25.56μm,且气孔密度(SD)与气孔指数(SI)相对较大。(3)不同科、属、种间叶片上、下表皮的SL、SD、SI差异均极显著。(4)叶片上、下表皮的6个气孔数量特征之间具有显著相关关系。(5)上表皮的SL、SD与不同科、属、种间显著相关,下表皮除SI与物种间相关不显著外,其他指标与科、属、种间显著相关。研究认为,青藏高原草地双子叶植物独特的气孔形态与数量特征是对高寒极端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且气孔数量特征对植物辅助分类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草地双子叶植物 气孔长度 气孔密度 气孔指数
下载PDF
水稻叶片气孔导度与冠层反射光谱的定量关系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田永超 朱艳 +2 位作者 姚霞 周昌俊 曹卫星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1-267,共7页
研究了不同土壤水氮条件下水稻(Oryza sativa)叶片气孔导度与冠层光谱反射特征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下,水稻不同叶位气孔导度变化趋势为:GsL1>GsL2>GsL3>GsL4。高于W3水分条件下,高氮处理的叶片气孔导度高于低氮... 研究了不同土壤水氮条件下水稻(Oryza sativa)叶片气孔导度与冠层光谱反射特征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下,水稻不同叶位气孔导度变化趋势为:GsL1>GsL2>GsL3>GsL4。高于W3水分条件下,高氮处理的叶片气孔导度高于低氮处理,而低于W3水分条件下,高低氮处理条件下叶片气孔导度差异不显著。发现比值指数R(1650,760)与不同叶位叶片及不同层次叶片气孔导度的相关性大小为:GsL1>GsL12>GsL123>GsL1234>GsL2>GsL3>GsL4(水稻顶部自上而下第一、二、三、四叶以及自上而下顶部2张、3张、4张叶片的气孔导度值分别表示为:GsL1、GsL2、GsL3、GsL4、GsL12、GsL123和GsL1234),而顶1叶气孔导度与叶面积指数的乘积(冠层叶片气孔导度)同比值指数R(1650,760)相关程度更高。R(1650,760)与顶1叶和冠层叶片气孔导度之间皆呈极显著的幂函数负相关。利用不同年份的不同水稻试验对两者的监测模型进行了检验,模型的检验误差RMSE分别为0.05和0.24,表明比值指数R(1650,760)可以较好地监测不同水氮条件下水稻叶片的气孔开闭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气孔导度 反射光谱 植被指数 监测
下载PDF
炎热气候条件下抗蒸腾剂对酿酒葡萄光合特性与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婉平 刘敏 +6 位作者 王皆行 姚衡 成正龙 窦俊霞 周晓明 房玉林 孙翔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3008-3019,共12页
【目的】针对气候炎热葡萄产区夏季高温导致的高温胁迫、果实成熟过快、糖高酸低,进而影响葡萄酒品质等现状,探讨炎热气候条件下喷施抗蒸腾剂(Anti-transpirant)对酿酒葡萄光合特性、生理指标、果实与葡萄酒相关品质的综合影响,旨在为... 【目的】针对气候炎热葡萄产区夏季高温导致的高温胁迫、果实成熟过快、糖高酸低,进而影响葡萄酒品质等现状,探讨炎热气候条件下喷施抗蒸腾剂(Anti-transpirant)对酿酒葡萄光合特性、生理指标、果实与葡萄酒相关品质的综合影响,旨在为改善炎热气候产区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综合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7年在新疆和硕县开展,以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cv.Cabernet Sauvignon,CS)和‘雷司令’(Vitis Vinifera L.cv.Riesling)为材料,于2017年7月26日、8月9日两次喷施抗蒸腾剂后,对叶片采样并测定光合指标、气孔特性、生理指标,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监测成熟度变化;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对成熟期果实中葡萄糖与果糖含量进行测定;采收后(‘雷司令’:8月16日;‘赤霞珠’:9月8日)采用小容器酿造法酿造赤霞珠干红与‘雷司令’干白葡萄酒,终止发酵后测定葡萄酒的基本理化指标。【结果】抗蒸腾剂显著降低了酿酒葡萄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但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在两个品种中表现不一致;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抗蒸腾剂处理显著减小了‘赤霞珠’和‘雷司令’的未成熟叶片气孔宽度(41.02%、46.94%)、开张程度(59.59%、67.43%)及分布密度(13.84%、4.97%),从而在炎热气候条件下降低水分散失;抗蒸腾剂处理显著降低了叶片中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并降低了‘雷司令’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对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有利于植株减轻高温胁迫;抗蒸腾剂处理后,能够显著延缓果实还原糖含量积累和有机酸的降解,成熟期‘赤霞珠’与‘雷司令’果实中总还原糖含量分别降低6.6 g·L^-1、11.7 g·L^-1,总酸含量分别增加0.57 g·L^-1、0.76 g·L^-1,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均显著降低,‘赤霞珠’和‘雷司令’葡萄酒的酒精度分别降低了0.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蒸腾剂 酿酒葡萄 光合特性 气孔特性 生理指标 酒精度
下载PDF
Trend of Santonian (Late Cretaceous) atmospheric CO_2 and global mea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Evidence from plant fossils 被引量:8
10
作者 WAN ChuanBiao WANG DeHai +1 位作者 ZHU ZhanPing QUAN Che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9期1338-1345,共8页
Quantitative reconstructions of atmospheric CO2 by using terrestrial and marine records are critic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so-called "greenhouse" conditions in the Cretaceous, but data from terrestrial plants for se... Quantitative reconstructions of atmospheric CO2 by using terrestrial and marine records are critic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so-called "greenhouse" conditions in the Cretaceous, but data from terrestrial plants for several stages of this period remain quite limited. Using the stomatal index (SI) technique, here we estimate the Santonian (Late Cretaceous) CO2 contents based on a sequence of fossil cuticles of Ginkgo adiantoides (Ung.) Heer from three beds of the Yong'ancun Formation in Jiay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northeastern China. By the regress function, Sis of Ginkgo fossils reveal a pronounced CO2 reduction from the early to late Santonian (-661 and -565 ppm, respectively). The relatively high CO2 levels provide additional evidence for paleoclimatic warmth in this interval. Moreover, available paleobotanical data illustrate a decline trend of CO2 contents throughout the Late Cretaceous, punctuated by several fluctuations in particular episodes with different magnitudes. The CO2 contents shifted notably in the late Cenomanian, Turonian, early Santonian, late Campanian, and probably latest Maastrichtian. Furthermore, a comprehensive study based on CO2 data shows that the global mea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GMLST) fluctuated several times accordingly. The change ratios of GMLST (AT) increased from -3℃ in late Cenomanian to -4.7℃ in mid Turonian, and then dramatically reduced to -2.2℃ in mid Coniacian. From the Santonian onward, it appears that the temperature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a few minor fluctu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TONIAN Late Cretaceous global mea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stomatal index Yong'ancun Formation Jiayin
原文传递
气孔在菜心子叶表皮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贺凤丽 马三梅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6-29,共4页
对菜心(Brassica chinensisL.var.parachinensis(Bailey))子叶表皮上气孔的分布、气孔密度、气孔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菜心子叶表皮细胞形状为无规则形,上表皮的普通表皮细胞垂周壁浅波形,下表皮的普通表皮细胞垂周壁则由浅波形逐... 对菜心(Brassica chinensisL.var.parachinensis(Bailey))子叶表皮上气孔的分布、气孔密度、气孔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菜心子叶表皮细胞形状为无规则形,上表皮的普通表皮细胞垂周壁浅波形,下表皮的普通表皮细胞垂周壁则由浅波形逐渐变为深波形。上、下表皮均有气孔的分布。气孔类型为不等型,保卫细胞呈肾形。子叶上、下表皮的气孔密度的范围分别是(79.25±22.99)^(204.31±40.17)个/mm2和(102.79±30.85)^(242.95±62.78)个/mm2,且下表皮的气孔密度明显大于上表皮的气孔密度;气孔密度均随子叶的生长而下降,有显著甚至极显著的差异。而气孔指数的变化则较为复杂,但同一时间里上表皮的气孔指数大于下表皮的气孔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心 子叶 气孔 气孔密度 气孔指数
下载PDF
油菜叶片气孔导度与冠层光谱植被指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金英 曹宏鑫 黄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31-1138,共8页
利用冠层光谱实时、无损和定量监测植物叶片气孔导度,对于改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以及产量和品质预测预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裂区设计法(宁油18和宁油16两个品种)、两个供氮水平(N180:纯氮180kghm-2、P2O5120kghm-2、K2O180kg... 利用冠层光谱实时、无损和定量监测植物叶片气孔导度,对于改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以及产量和品质预测预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裂区设计法(宁油18和宁油16两个品种)、两个供氮水平(N180:纯氮180kghm-2、P2O5120kghm-2、K2O180kghm-2和硼砂15kghm-2;N0:CK)于2007—2008年测定油菜冠层光谱反射率、叶片气孔导度以及叶面积指数(LAI)和叶片鲜、干生物量,利用各波段光谱反射率组合产生的植被指数,分析油菜叶片气孔导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光谱植被指数的相关性,从而建立光谱植被指数对叶片气孔导度的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油菜叶片气孔导度呈"双峰"变化,LAI和叶片鲜、干生物量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开花前光谱植被指数与油菜叶片气孔导度和油菜冠层叶片平均气孔导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光谱植被指数对油菜冠层叶片气孔导度的拟合效果好于对油菜叶片气孔导度的。光谱植被指数与冠层叶片气孔导度的量化关系可为今后快速、无损、大面积的油菜作物气孔导度估算奠定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气孔导度 光谱 植被指数 相关性
下载PDF
8种野生葱属植物的叶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馨 林辰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7-116,共10页
【目的】比较8种野生葱属植物的叶形态特征,为其分类学研究和生态适应性机制分析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布于新疆不同生境的8种野生葱属植物齿丝山韭、实葶葱、新疆蒜、健蒜、多籽蒜、奇台蒜、喀纳斯蒜和乌鲁木齐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 【目的】比较8种野生葱属植物的叶形态特征,为其分类学研究和生态适应性机制分析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布于新疆不同生境的8种野生葱属植物齿丝山韭、实葶葱、新疆蒜、健蒜、多籽蒜、奇台蒜、喀纳斯蒜和乌鲁木齐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观测和树胶制片法,测定其叶片数量、长度、宽度等指标,观察其解剖结构异同;通过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叶片表皮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性状的分类学意义。【结果】8种葱属植物的叶形态和微形态存在差异,实葶葱和齿丝山韭叶直立,其余呈不同程度倒伏;实葶葱叶圆柱形,其余叶均为条形;实葶葱叶表面被蜡粉,其余均为光滑;实葶葱叶表皮细胞矩形,其余均为菱形;实葶葱垂周壁直线型,其余均为弧线形。8种植物叶片均为双面气孔型,气孔椭圆形,保卫细胞肾形,无副卫细胞,保卫细胞不同程度下陷。基于叶表皮结构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8种材料分为3类,齿丝山韭和实葶葱分别聚为一类,其余6种聚为一类。【结论】叶形态、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形状、表皮细胞密度和气孔指数大小可为种的界定提供重要的形态分类学依据,具有分类学意义。叶片上表皮细胞比下表皮细胞可以提供更为全面的微形态特征。新疆8种野生葱属植物的叶片形态和微形态结构均呈现一定的抗旱和抗寒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葱属 叶形态 叶表皮细胞 垂周壁形状 气孔指数
下载PDF
鸡蛋花(夹竹桃科)花表皮气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永飞 何华柱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0-63,共4页
对鸡蛋花花表皮的气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发现:花冠裂片的上表皮没有气孔的分布;花冠裂片的下表皮则有气孔的分布。当花冠裂片长度1.5cm时,气孔密度最大,且极显著地高于花冠裂片长度为2.0、2.5、3.5cm和4.0cm时的气孔密度。长度为3.0cm... 对鸡蛋花花表皮的气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发现:花冠裂片的上表皮没有气孔的分布;花冠裂片的下表皮则有气孔的分布。当花冠裂片长度1.5cm时,气孔密度最大,且极显著地高于花冠裂片长度为2.0、2.5、3.5cm和4.0cm时的气孔密度。长度为3.0cm的花冠裂片的气孔指数最大,与花冠裂片长度为1.0、2.0、3.5cm和4.0cm时的气孔指数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在花冠筒长度为0.3cm和0.4cm时,没发现气孔;当花冠筒生长到0.5cm时开始出现气孔。花冠筒长度为0.6cm时,气孔密度最大,且极显著地高于其它长度花冠筒的气孔密度。花冠筒长为0.6、1.1cm和1.3cm时的气孔指数均极显著地大于长度为0.5cm花冠筒的气孔指数。花冠裂片和花冠筒下表皮的普通表皮细胞都呈不规则的多边形,保卫细胞呈半月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花 花冠 气孔密度 气孔指数
下载PDF
鹤庆栎(Quercusheqingensisn.sp.)的发现及其在古大气CO2浓度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华生 胡瑾瑾 +1 位作者 苏涛 周浙昆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54-1364,共11页
在云南鹤庆上上新统三营组中发现大量壳斗科栎属高山栎组植物(Ouercussect.Heterobalanus)叶片化石.这些标本主脉呈“Z”字微弯,基部粗壮,至叶尖变细,二级脉羽状互生,且互相平行,在近叶缘1/3~1/2处分又;上表皮有单、多细... 在云南鹤庆上上新统三营组中发现大量壳斗科栎属高山栎组植物(Ouercussect.Heterobalanus)叶片化石.这些标本主脉呈“Z”字微弯,基部粗壮,至叶尖变细,二级脉羽状互生,且互相平行,在近叶缘1/3~1/2处分又;上表皮有单、多细胞毛基,无气孔,表皮细胞多为近四边形;下表皮只有单细胞毛基和环列型气孔器,表皮细胞为近四边形或五边形.这些特征虽然与毛脉高山栎(Q.rehderiana)、帽斗栎(Q.guyavifolia)及古帽斗栎(Q.preguyavifolia)等现生种和化石种比较相似,但仍与它们存在叶表皮毛密度和毛基类型的差异,故将其定为新种——鹤庆栎Quercusheqingensisn.sp.).将鹤庆栎的气孔指数应用于已建立的其现存最近亲缘类群(NearestLivingRelatives,NLRs)——帽斗栎的气孔指数与大气pCO2的关系式,定量重建出晚上新世时期的古大气CO2浓度分别为263.42±24.86ppm(沿海拔梯度采集样品重建结果)和234.25±22.49ppm(历史标本样品重建结果),与前人结果相比基本一致,经过海拔校正后则十分吻合.同时进一步证明了晚上新世时期的古大气C02浓度低于现代水平,为利用现存最近亲缘类群作为代理(proxies)重建古大气CO2浓度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庆栎 高山栎组 现存最近亲缘类群 气孔指数 古大气CO2浓度重建 晚上新世 云南
原文传递
基于VC的叶类中药显微特征识别软件设计 被引量:6
16
作者 侯青 李伟 +4 位作者 侯宝峰 韩玲 任娜娜 刘玉娥 孙静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4年第6期56-58,62,共4页
文中为解决传统中药检测效率不高的现状,针对实际情况中对叶类中药显微检测的要求,设计出了一种可用于叶类中药显微特性检测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研究当前的各种图像分割技术,根据叶类中药显微图像中不同分割目标的特点,选择适当的... 文中为解决传统中药检测效率不高的现状,针对实际情况中对叶类中药显微检测的要求,设计出了一种可用于叶类中药显微特性检测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研究当前的各种图像分割技术,根据叶类中药显微图像中不同分割目标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图像分割技术和算法实现叶类中药显微图像中目标的快速高效分割,并且基于VC实现了叶类中药显微图片中细胞和气孔的分割,从而计算出该叶类中药的气孔指数。检测结果直观准确,为准确实现叶类中药检测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类中药 显微特征识别 气孔指数 VC
下载PDF
十个芍药品种气孔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洲 徐振军 +2 位作者 段永平 袁树仙 刘冰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89-92,共4页
选取10个品种的芍药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芍药叶片气孔的形态、分布规律,并对其气孔大小、气孔长宽比、表皮细胞密度、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等进行品种间比较及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0个品种的芍药叶片气孔形态及分布规律一致。各项指标的品... 选取10个品种的芍药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芍药叶片气孔的形态、分布规律,并对其气孔大小、气孔长宽比、表皮细胞密度、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等进行品种间比较及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0个品种的芍药叶片气孔形态及分布规律一致。各项指标的品种内变异系数均较小。4个品种(1、2、8、9)的4项指标(气孔长度、宽度、长宽比及气孔指数)均没有差异。2个品种(1、9)的5项指标(气孔长度、宽度、长宽比、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均没有差异。各项指标相比较,气孔宽度和气孔指数在各品种间变化较小。气孔密度与气孔长度呈反相关。结果不支持将气孔长度、宽度、气孔长宽比、气孔密度、气孔指数及表皮细胞密度作为芍药种或品种分类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品种 气孔长度 气孔宽度 气孔密度 气孔指数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Leaf Epidermis of 22 Lilieae (Liliaceae) under Different Altitudes in China
18
作者 Genshen Yin Shuangshuang Zhang +2 位作者 Wenlei Cheng Minghua Dong Ye Chen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CAS 2023年第1期29-40,共12页
In this study, 22 leaf samples of 22 Lilieae species were collected in six Province at 90 - 3740 m to study the variations of leaf characteristics with altitude change. The Qualitative character of leaf epidermis and ... In this study, 22 leaf samples of 22 Lilieae species were collected in six Province at 90 - 3740 m to study the variations of leaf characteristics with altitude change. The Qualitative character of leaf epidermis and two stomatal indexes, viz. stomatal area (SA), stomatal index (SI), were analyzed in laborato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shape of the leaf epidermis cells and the pattern of the anticlinal walls provide some useful taxonomic information to distinguish the genus, however, none of the stable traits are exclusive to a genus;2) there are significant or even very significant linear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indexes and altitude, of which SA exhibit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altitude (r<sup>2</sup> = 0.294, p = 0.009), while SI exhibit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altitude (r<sup>2</sup> = -0.254, p = 0.017). As a result, the pattern of leaf cells and anticlinal walls is influenced by genetic factors, while the stomatal area and stomatal index are influenced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Members of the tribe Lilieae have a relatively stable elevation range, which is related to their long-term adaptation to the local environment in the structure of their leaf epiderm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lieae Leaf Epidermis stomatal Area stomatal index ALTITUDES
下载PDF
从植物化石叶片中获取古大气CO_2浓度的信息 被引量:3
19
作者 倪庆 王永栋 +1 位作者 田宁 蒋子堃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2-105,I0003,I0004,共6页
近几十年来,由于全球变暖所引起的温室气候变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科学研究显示,大气中不断上升的CO2浓度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因而认识和揭示大气CO2浓度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今科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地质... 近几十年来,由于全球变暖所引起的温室气候变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科学研究显示,大气中不断上升的CO2浓度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因而认识和揭示大气CO2浓度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今科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地质历史时期也存在类似的温室气候与全球变暖现象。古生物学家通过对植物化石叶片的研究,成功地获取了地质历史时期古大气CO2浓度变化的信息,因而这一方法日益受到科学界的重视,被认为是从地质记录中获取古大气CO2浓度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化石 气孔参数 古大气CO2浓度
下载PDF
气孔在葱莲不同器官分布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姜兆玉 余君彤 +2 位作者 王永飞 谭建仪 容静妍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12期140-143,共4页
以新鲜葱莲植株为材料,用光学显微镜对其花、花茎、鳞茎、叶、果实、种子和根等部位的表皮进行研究,对花瓣上表皮、花瓣下表皮、花茎的表皮、外果皮、叶近轴面和叶远轴面气孔指数、气孔密度和保卫细胞面积分别进行比较,并分别对花瓣和... 以新鲜葱莲植株为材料,用光学显微镜对其花、花茎、鳞茎、叶、果实、种子和根等部位的表皮进行研究,对花瓣上表皮、花瓣下表皮、花茎的表皮、外果皮、叶近轴面和叶远轴面气孔指数、气孔密度和保卫细胞面积分别进行比较,并分别对花瓣和叶的气孔密度与保卫细胞面积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只有根上未见到有气孔分布。除了在葱莲的叶和花茎等常规部位发现有气孔分布外,花瓣、雄蕊、雌蕊、子房、花梗、花茎、鳞片、果实和种子上均有气孔分布。气孔呈半月形,无副卫细胞。葱莲叶片近轴面的气孔指数和气孔密度显著大于远轴面(P<0.05)。花茎和叶上的气孔指数和气孔密度显著大于花瓣和果实(P<0.05)。外果皮的气孔指数和气孔密度最小。叶远轴面的保卫细胞面积最大(P<0.01),花瓣下表皮的保卫细胞面积最小(P<0.01)。花瓣的气孔密度和保卫细胞面积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r=0.089,P>0.05),而叶片的气孔密度和保卫细胞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r=-0.535,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葱莲 气孔密度 气孔指数 保卫细胞面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