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胃病及胃癌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32
1
作者 陶伟 张宁 杨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0-353,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对慢性胃病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亚群(PGⅠ、PGⅡ)水平变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2010年10月-2011年4月就诊的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263例(胃癌6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04例...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对慢性胃病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亚群(PGⅠ、PGⅡ)水平变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2010年10月-2011年4月就诊的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263例(胃癌6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04例,消化性溃疡92例)及正常对照88例,采用快速尿激酶实验、病理吉姆萨染色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进行H.pylori检测及PGⅠ、PGⅡ含量测定。结果消化性溃疡HP感染的阳性率为71.7%,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和正常对照分别为63.5%、56.7%和55.6%,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PGⅠ/PGⅡ下降,PGⅡ上升,消化性溃疡患者PGⅠ/PGⅡ下降,PGⅠ、PGⅡ上升(P<0.05或P<0.01)。胃癌患者PGⅠ、PGⅠ/PGⅡ较正常对照降低,但PGⅡ升高(P<0.01)。正常对照、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中HP+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与相应HP—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伴肠化及萎缩伴不典型增生患者血清PGⅠ、PGⅡ及PGⅠ/PGⅡ比值与单纯萎缩性胃炎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但其PGⅠ/PGⅡ比值均明显高于胃癌患者(P<0.01)。单纯萎缩性胃炎、萎缩伴肠化、萎缩伴不典型增生患者中,HP+者血清PGⅠ、PGⅡ及PGⅠ/PGⅡ比值与相应HP—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和胃癌患者中HP感染与血清PG水平变化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胃蛋白酶原类 胃疾病 胃肿瘤
下载PDF
腹腔镜胃手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0
2
作者 柯重伟 郑成竹 +2 位作者 仇明 沈炎明 华积德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80-682,共3页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胃手术的临床价值。 方法  1992年 12月至 1999年 1月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胃疾病患者 6 1例。年龄 2 9 0~ 78 0岁 ,平均 5 7 4岁。其中B Ⅱ式胃大部切除术 17例 ,B Ⅰ式胃大部切除术 1例 ,近端胃次全切除术 2例 ,...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胃手术的临床价值。 方法  1992年 12月至 1999年 1月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胃疾病患者 6 1例。年龄 2 9 0~ 78 0岁 ,平均 5 7 4岁。其中B Ⅱ式胃大部切除术 17例 ,B Ⅰ式胃大部切除术 1例 ,近端胃次全切除术 2例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 5例 ,胃造瘘术 3例 ,胃壁良性肿瘤切除术 33例。 5 4例手术完全在腹腔镜下进行 (88 5 % ) ,7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胃手术(11 5 % )。 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 35~ 310min ,平均 (16 4 2± 93 5 )min ;术中出血 5 0~ 5 0 0ml,平均 (2 18 3± 16 6 6 )ml;住院时间 4~ 11d ,平均 (6 8± 2 1)d。 2例早期胃癌行腹腔镜根治术的患者 ,至今存活 4 6年以上 ;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 (3 3 % ) ,分别通过再手术和内窥镜治愈。本组 86 %患者于术后48min内恢复胃肠功能 ;4例术后使用止痛剂 ;无手术死亡发生。 结论 虽然 ,腹腔镜胃手术的指征有待进一步总结 ,但只要合理使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手术 术式 疗效
原文传递
磁控胶囊内镜500例胃部检查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26
3
作者 顾元婷 朱曙光 +8 位作者 苏松 杜寒 于金 赵朕华 安薇 苏晓菊 赵安静 廖专 李兆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78-783,共6页
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MGCE)在胃部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接受MGCE检查的500例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通过观察MGCE对胃部病变的检出率、通过时间、不良反应事件、清晰度和可视度,以及对比MGCE与... 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MGCE)在胃部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接受MGCE检查的500例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通过观察MGCE对胃部病变的检出率、通过时间、不良反应事件、清晰度和可视度,以及对比MGCE与食管胃十二指肠镜(EGD)对胃部局灶性病变检出情况,分析MGCE对胃部检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结果MGCE胃部病变检出率为57.8%(289/500),胃部平均通过时间(106.0±101.1)min。胃部总体清晰度有效率为91.8%,可视度满意率为98.8%。与EGD在局灶性病变检出情况进行对比,可观察到MGCE检出病变能力好,其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92.0%、85.7%和88.3%。本研究中除1例出现胶囊滞留并发症外(0.2%)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MGCE对于胃部疾病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准确性,且性能稳定安全,可作为胃部疾病有效的检查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窥镜 诊断 对比研究 胃部疾病
原文传递
CT仿真胃内窥镜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张镭 潘振宇 +6 位作者 翟晓力 顾华 王亚杰 丁毅 王丽 梁颖 翟仁友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09-612,共4页
目的 研究CT仿真胃内窥镜 (computedtomographicvirtualgastroscopy ,CTVG)在胃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检查方法和镜下所见。方法 对 6 9例可疑胃部病变患者行胃不同气量充气后螺旋CT扫描 (准直器宽度 3mm ,螺距 1 2~ 2 5 ,扫描速... 目的 研究CT仿真胃内窥镜 (computedtomographicvirtualgastroscopy ,CTVG)在胃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检查方法和镜下所见。方法 对 6 9例可疑胃部病变患者行胃不同气量充气后螺旋CT扫描 (准直器宽度 3mm ,螺距 1 2~ 2 5 ,扫描速度 0 8s/ 36 0°) ,以获得容积扫描数据 ,将原始数据进行重叠重建 (重建率 33%~ 6 7% ) ,再利用Navigator软件生成仿真胃内窥镜影像。结果 CTVG的准确性为 92 8% ,敏感性为 96 4% ,特异性为 78 6 %。CTVG对病变形态的显示与纤维胃镜 (fibrousgastroscopy,FG)检查及标本显示具有良好的对应性。CTVG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增殖性胃炎及急性出血性胃炎等细微病变结构的能力。当准直器宽度 3mm、螺距 1 2~ 1 5、重叠重建率 5 0 %~ 6 7%、呼吸控制良好、胃气量充足 ,以及采用适宜的扫描体位时可获得优质CTVG影像。结论 CTVG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查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仿真胃内窥镜 临床应用 胃疾病 诊断
原文传递
不同对比剂用于螺旋CT胃部三维成像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吴东 周康荣 彭卫军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8-261,共4页
目的 合理选择螺旋CT胃部三维成像口服对比剂。方法  41例胃部疾病患者进行了49次胃部CT专一检查 ,将使用的口服对比剂随机分为 3组 :空气对比剂组 17例 ;脂肪乳剂对比剂组7例 ;阳性对比剂组 2 5例。经螺旋CT容积扫描后分别使用CT仿... 目的 合理选择螺旋CT胃部三维成像口服对比剂。方法  41例胃部疾病患者进行了49次胃部CT专一检查 ,将使用的口服对比剂随机分为 3组 :空气对比剂组 17例 ;脂肪乳剂对比剂组7例 ;阳性对比剂组 2 5例。经螺旋CT容积扫描后分别使用CT仿真内窥镜 (CTVE)、表面遮盖法(SSD)、透明法 (RaySum)及多层面重建 (MPR)技术进行胃部三维成像 ,所获得的图像与胃镜和 (或 )胃肠道钡餐检查 (GI)进行对照 ,比较不同对比剂对三维重建图像的影响。结果 脂肪乳剂组、空气对比剂组及阳性对比剂组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 42 9% (3/ 7)、80 0 % (2 0 / 2 5 )及 10 0 0 % (30 / 30 ) ,使用不同对比剂与病灶检出率有关 ,前两者与后者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χ2 分别为 19 2 2和 6 6 0 ,P值均 <0 0 5 ) ;不同的对比剂对病灶细节的显示也有很大的影响 ,以阳性对比剂最好 (χ2 =17 0 4,P <0 0 1)。结论 口服对比剂的选择在胃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中有重要作用 ,以阳性对比剂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胃疾病 对比研究 螺旋CT
原文传递
质子泵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和合理应用 被引量:21
6
作者 栗艳 朱疆依 韩英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11期1201-1206,共6页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是新一代的抑酸药,可特异性抑制H+-K+-ATP酶活性,阻断胃酸分泌的最终环节,是目前临床酸相关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疗效最好的药物。PPI被广泛应用于胃食管反流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是新一代的抑酸药,可特异性抑制H+-K+-ATP酶活性,阻断胃酸分泌的最终环节,是目前临床酸相关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疗效最好的药物。PPI被广泛应用于胃食管反流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及应激相关胃黏膜损伤等多种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中,但随着PPI的不合理应用及过度使用,其潜在不良反应如肠道、呼吸道及腹腔等感染、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吸收障碍及心血管事件等的报道也逐渐增多。正确合理应用PPI是提高其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和延长该类药物生命周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疾病 螺杆菌 幽门 消化性溃疡
下载PDF
西安地区Hp及cagA^+亚型Hp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沥 阎小君 +4 位作者 张玲霞 韩锋产 张宁霞 侯瑜 刘永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 对胃癌高发区的西安地区城市及农村自然人群Hp及CasA^+HP感染状况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以期了解各年龄段Hp及CagA^+Hp感染状况以及与胃癌等胃疾病的关系, 方法 对胃癌高发区的西安地区城市及农村自然人群2134人及525例胃病患者进... 目的 对胃癌高发区的西安地区城市及农村自然人群Hp及CasA^+HP感染状况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以期了解各年龄段Hp及CagA^+Hp感染状况以及与胃癌等胃疾病的关系, 方法 对胃癌高发区的西安地区城市及农村自然人群2134人及525例胃病患者进行现况调查,并使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DIGFA)对被调查者末梢血血清行抗Hp-尿素酶IgG(抗HpU-IgG)及抗Hp-CagA-IgG检测,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感染率用百分数表示,做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结果 我们首次采用DIGFA方法对胃癌高发地区的西安地区自然人群包括婴幼儿在内的大样本人群及胃病患者进行抗Hp-CagA-lgG及抗HpU-IgG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了西安地区0岁~60岁Hp感染与CagA^+Hp感染年龄分布的全貌,其结果显示西安地区Hp感染的特点为:①可分为剧增期,缓增期,及平坦期,而且剧增期明显提前而且持续时间短(2岁~3岁年龄段),缓增期不明显,5岁~6岁己接近平坦期(Hp感染率达50%左右)。②西安地区Hp的平均感染率为54.1%(31.1%~65.7%),其中CagA^+Hp感染率占23.2%(12.5%~29.3%),城市及农村Hp与CagA^+Hp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意义(x^2=0.01;2.85,P>0.05)。③自然人群各年龄组中CagA^+Hp感染率占Hp总感染率的比值相对固定,约为30% ~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感染 血清流行病学 胃肿瘤 胃疾病 CAGA
下载PDF
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何晨熙 刘改芳 +1 位作者 孔聪聪 王艳娇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评价复方嗜酸乳杆菌片与布拉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S.Boulardii)散剂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H.pylori阳性患者240例随机分为3组,A组: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 目的评价复方嗜酸乳杆菌片与布拉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S.Boulardii)散剂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H.pylori阳性患者240例随机分为3组,A组: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 000mg+呋喃唑酮100mg,口服每日2次,疗程10天;B组:在A组三联10天基础上,加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1 000 mg,口服每日3次,总疗程14天;C组:在A组三联10天基础上,加用S.Boulardii散剂500mg,口服每日2次,总疗程14天。治疗期间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程结束4周后观察H.pylori根除率。结果 A、B、C组H.pylori根除率按意向性(ITT)分析分别为62.5%、76.2%、83.8%,按方案(PP)分析分别为64.1%、79.2%、85.9%,B组、C组PP根除率明显高于A组(P<0.05),C组ITT和PP根除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B、C组明显低于A组(19.5%、7.7%vs 34.6%,P<0.05),C组明显低于B组(P<0.05)。B、C组对药物的耐受程度明显高于A组(P<0.05),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或S.Boulardii散剂联合三联疗法均可提高H.pylori根除率,后者安全性优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疾病 螺杆菌 幽门 酵母菌 嗜酸乳杆菌
下载PDF
老年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朱海兵 欧阳桂兰 余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SCD)患者的病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选择17例SCD老年患者,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SCD患者... 目的探讨老年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SCD)患者的病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选择17例SCD老年患者,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SCD患者的男女患病率无显著差异;既往甲状腺疾病患者6例(35.3%),胃疾病史5例(29.4%),吸烟史5例(29.4%),长期素食4例(23.5%);感觉异常15(88.2%),共济失调症状12例(70.6%),精神智能症状12例(70.6%);体征以闭目难立征试验阳性16例(94.1%)和位置觉、振动觉减退15例(88.2%);10例提示巨幼细胞性贫血(58.8%),6例促甲状腺激素升高(35.3%);脊髓MRI示7例有脊髓损害表现(41.2%),17例治疗前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均发现异常(100.0%);所有患者予以甲钴胺和维生素B1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老年人SCD发病与甲状腺疾病、胃部疾病等相关;以感觉异常、共济失调多见,易出现精神智能症状;巨幼细胞贫血阳性率高;MRI与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助于诊断;早诊断、早治疗利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甲状腺疾病 胃疾病 感觉异常 共济失调 贫血 巨幼细胞性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胃粘膜Hp感染与细胞凋亡和Fas抗原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海峰 刘为纹 +2 位作者 房殿春 杨仕明 赵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幽门螺杆菌 (Hp)感染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与Fas抗原表达的关系 ,探讨Hp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技术原位观察和比较Hp根除前后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 目的 通过观察幽门螺杆菌 (Hp)感染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与Fas抗原表达的关系 ,探讨Hp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技术原位观察和比较Hp根除前后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变化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Fas抗原表达变化。结果 Hp阳性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为 12 .78% ,明显高于Hp阴性者 (3 .63 % ,P <0 .0 1) ;Hp根除后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 (4.3 7% )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12 .46% ,P <0 .0 1) ,而持续阳性者凋亡指数无明显降低。Hp阳性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Fas抗原表达率为 67.92 % ,高于Hp阴性者 (45 .0 0 % ) ;Fas抗原表达阳性的Hp阳性患者在Hp根除后Fas抗原细胞密度显著减少 (P <0 .0 1) ,而Hp未被根除者Fas抗原表达阳性细胞密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Hp感染可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 ,这可能是Hp参与胃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Hp感染可促进Fas抗原表达增加 ,这可能是Hp感染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细胞凋亡 胃粘膜 FAS抗原
下载PDF
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束庆文 娄诗金 +6 位作者 刘太平 疏东升 汪全红 潘小龙 蔡善武 金小春 薛刚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加左氧氟沙星加呋喃唑酮三联一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符合条件的Hp阳性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20 mg,2次/天)加左氧氟沙星(200mg,2次/天)加呋...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加左氧氟沙星加呋喃唑酮三联一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符合条件的Hp阳性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20 mg,2次/天)加左氧氟沙星(200mg,2次/天)加呋喃唑酮(100 mg,2次/天),治疗7天;溃疡患者继用奥美拉唑20 mg,1次/天,3周。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20mg,2次/天)加克拉霉素(250 mg,2次/天)加甲硝唑(400 mg,2次/天),治疗7天;溃疡患者维持治疗同上。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Hp,观察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率、Hp根除率、溃疡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5%、89.1%、92.9%、21.7%和88.9%、80.0%、93.3%、24.4%。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每例根除Hp费用分别为107.82元、130.07元,治疗组根除Hp期望成本比对照组低41.58元。结论:奥美拉唑加左氧氟沙星加呋喃唑酮三联一周疗法是根除Hp的理想方案,可被作为根除Hp一线治疗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疾病 幽门螺杆菌 药物疗法 联合 奥美拉唑 左氧氟沙星 呋喃唑酮
下载PDF
磁控胶囊内镜在体检人群胃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朱曙光 王家林 +11 位作者 钱阳阳 周巍 杨婷 蔡晨 张静峰 李敏玉 郑国栋 刘晓 安薇 苏晓菊 廖专 李兆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9-313,共5页
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在无症状体检人群中诊断胃部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长海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行磁控胶囊内镜胃部检查的211例无症状体检者临床资料,观察分析磁控胶囊内镜检查对受检者病变的检出情况... 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在无症状体检人群中诊断胃部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长海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行磁控胶囊内镜胃部检查的211例无症状体检者临床资料,观察分析磁控胶囊内镜检查对受检者病变的检出情况,转胃镜检查情况,耐受度及安全性。结果211例受检者中,胃内局灶性病变检出率为9.5%(20/211),且男性受检者胃内局灶性病变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受检者均顺利完成磁控胶囊内镜检查,无胶囊滞留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磁控胶囊内镜作为一种新型非侵人性胃部检查方式,在无症状人群中的胃部病变检出率较高,且安全性高、耐受度好,可作为无症状体检人群胃部疾病筛查的常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胃疾病 无症状人群 诊断
原文传递
胃癌及慢性胃病患者脾证分型与cyclinE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2
13
作者 梁卫江 马业俊 +1 位作者 张万岱 陈永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513-515,共3页
目的探索胃癌、慢性胃病患者脾证分型与 cyclin E 表达的关系.方法在胃癌和慢性胃病患者中,选取具有中医脾虚表现的脾气(阳)虚、脾阴虚患者,和具有脾实表现的脾胃湿热、寒湿困脾证患者,以及按慢性浅表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 目的探索胃癌、慢性胃病患者脾证分型与 cyclin E 表达的关系.方法在胃癌和慢性胃病患者中,选取具有中医脾虚表现的脾气(阳)虚、脾阴虚患者,和具有脾实表现的脾胃湿热、寒湿困脾证患者,以及按慢性浅表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分组的患者,进行胃粘膜组织 cyclin E 免疫组化染色;对各证型的 cyclin E 表达进行比较,并分析 cyclin E 在常见胄粘膜病变中表达的差异.结果 cyclin E 在上述四种脾证分型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阳性百分率分别为7.9%,27.3%,31.4%和14.3%.在慢性浅表性胄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的表达也有显著性差异,阳性率分别为7.5%,28.6%,37.9%和42.6%,后两者已较接近.结论胃癌和慢性胃病患者中,不同的中医脾证其 cyclin E 表达明显不同,在脾胃湿热和睥阴虚证型中较高,在寒湿困脾和脾气(阳)虚证型中较低.cyclin E 表达随病变由慢性浅表性胃炎、癌前病变到癌而逐渐增高,其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疾病 脾证 CYCLIN E 表达
下载PDF
60例胃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标本胃异型增生/早期癌的病理学观察——病理诊断差异的原因探讨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光勇 张澍田 +4 位作者 石晓燕 周小鸽 李鹏 冀明 黄受方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 通过对胃黏膜内镜下剥离术标本胃异型增生/早期癌的病理学观察,探讨病理诊断差异的原因及应对方法.方法 采用目前通用的胃黏膜上皮肿瘤性病变的三个分类系统及诊断标准,即西方标准、日本标准以及2000年Vienna/WHO分类,对60例胃内... 目的 通过对胃黏膜内镜下剥离术标本胃异型增生/早期癌的病理学观察,探讨病理诊断差异的原因及应对方法.方法 采用目前通用的胃黏膜上皮肿瘤性病变的三个分类系统及诊断标准,即西方标准、日本标准以及2000年Vienna/WHO分类,对60例胃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标本分别作胃异型增生/早期癌的病理学诊断,并比较各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 按照西方标准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17例中,按照日本的诊断标准其中15例诊断为腺瘤.按照日本标准诊断胃黏膜内癌43例,而根据西方标准,其中只有23例诊断为黏膜内癌.根据西方标准和日本标准,对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腺瘤的病理学诊断基本一致,但在胃早期癌的病理学诊断上存在明显差别.结论 胃异型增生/早期癌的病理诊断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使用了不同的病理诊断系统及诊断标准,为便于临床和病理沟通,我们采用分别以Vienna/WHO分类诊断系统(包括西方标准)为主,并附加日本病理诊断系统的病理报告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 胃疾病 国际疾病分类法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新生儿自发性胃穿孔临床病理特点和病因探讨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志强 谢丽微 +1 位作者 吴红芳 王宗敏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79-782,共4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自发性胃穿孔的病因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本院自2001至2009年,治疗的15例胃穿孔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本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呕吐、腹胀、呼吸窘迫等,腹部立位X线平片显示... 目的 探讨新生儿自发性胃穿孔的病因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本院自2001至2009年,治疗的15例胃穿孔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本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呕吐、腹胀、呼吸窘迫等,腹部立位X线平片显示膈下游离气体及腹腔积液.穿孔部位大多在胃大弯,本组8例死亡,病死率53.33%,其中6例为出生后1 d内出现症状.镜下观察胃壁肌层变薄、缺损,ICC减少.结论 新生儿自发性胃穿孔与胃壁结构异常和ICC减少有关.预后与发病时间、手术时间等关系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疾病 胃破裂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胃黏膜线粒体DNA不稳定与白细胞介素8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11
16
作者 凌贤龙 房殿春 +2 位作者 汪荣泉 杨仕明 罗元辉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评价胃黏膜线粒体DNA不稳定 (mtMSI)与组织白细胞介素 8(IL 8)活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PCR SSCP)方法检测mtMSI;组织IL 8含量测定采用ELISA方法。结果  3 0例胃癌检出mtMSI 11例 ( 3 6 7% ) ,1... 目的 评价胃黏膜线粒体DNA不稳定 (mtMSI)与组织白细胞介素 8(IL 8)活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PCR SSCP)方法检测mtMSI;组织IL 8含量测定采用ELISA方法。结果  3 0例胃癌检出mtMSI 11例 ( 3 6 7% ) ,15例肠化胃黏膜组织中有 2例为mtMSI,10例异型增生黏膜组织有 2例为mtMSI,10例萎缩性胃炎黏膜组织有 1例检出mtMSI。胃黏膜细胞IL 8水平在mtMSI阳性组 [( 76 8± 3 8)pg/mg]显著高于mtMSI阴性组 [( 48 3± 3 6)pg/mg ,P <0 0 5 ]。结论 胃黏膜细胞mtMSI可能与IL 8释放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 线粒体 DNA 白细胞介素8 PCR-SSCP ELISA 胃癌 氧自由基
原文传递
5-氟尿嘧啶胃漂浮滞留缓释片的制备 被引量:7
17
作者 魏振平 黄蕾 +1 位作者 韩静 李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9-442,共4页
目的 :以 5 氟尿嘧啶 (5 Fu)为模型药物 ,制备一种漂浮性能不受胃中酸度影响的漂浮缓释片剂。方法 :根据流体动力学原理 ,采用漂浮层和载药层分别制粒再一起压片的方法 ,制备 5 Fu双层漂浮型胃内滞留缓释片 ,并测定其在不同酸度介质... 目的 :以 5 氟尿嘧啶 (5 Fu)为模型药物 ,制备一种漂浮性能不受胃中酸度影响的漂浮缓释片剂。方法 :根据流体动力学原理 ,采用漂浮层和载药层分别制粒再一起压片的方法 ,制备 5 Fu双层漂浮型胃内滞留缓释片 ,并测定其在不同酸度介质中的漂浮动力学及药物释放规律。结果 :以优化配方所制备的双层漂浮缓释片在pH 2~ 7的介质中漂浮性能良好 ,药物的体外释放可以通过辅料成分的变化进行调节 ;1 0 0r/min转速下 ,在 0 .1mol/LHCl中 ,体外药物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胃内漂浮滞留缓释片的漂浮性能不因胃内酸度的变化而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胃漂浮滞留缓释片 5-FU 辅助治疗 胃疾病 HBS
下载PDF
115例老年人胃息肉临床及病理观察 被引量:10
18
作者 徐世平 张子其 +5 位作者 王孟薇 万军 邵勇 伍银桥 王思平 孙华魁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的 研究老年人胃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演变规律。 方法 对 36 42名老年人进行胃镜检查 ,检出胃息肉患者 115例 ,随访 2~ 10年 ,平均随访 6 5年 ,对所发现的胃息肉根据情况均进行内镜下切除 (钳除或电切 ) ,送病理检查。 结果... 目的 研究老年人胃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演变规律。 方法 对 36 42名老年人进行胃镜检查 ,检出胃息肉患者 115例 ,随访 2~ 10年 ,平均随访 6 5年 ,对所发现的胃息肉根据情况均进行内镜下切除 (钳除或电切 ) ,送病理检查。 结果 对 36 42例老年人行胃镜检查 ,发现胃息肉患者 115例 ,检出率为 3 2 % ;其中炎性、增生性、腺瘤性息肉分别占 6 0 8%、33 6 %、5 6 % ;息肉部位分别为贲门 13 3%、胃底 2 0 9%、胃体 34 3%、胃窦 2 3 1%、残胃 8 4% ;息肉切除后有 30例再发 ,再发率2 6 1% ,以内镜切除后第 1~ 3年多见 ,腺瘤性息肉及多发性息肉患者易再发 ;115例中只有 1例癌变 ,癌变率 0 87%。 结论 老年人胃息肉病理类型同一般人群无明显改变 ,老年人无特殊的息肉好发部位 ,各部位亦无特殊病理类型的好发息肉。对胃息肉进行及时切除 ,有利于防止胃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息肉 临床 病理 老年人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疾病相关性的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蒋叶华 黄飚 +3 位作者 王翌 陈永伟 戴军 王桂莲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89-69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与胃疾病的相关性,并评估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双盲检测血清PG样本795例,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28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23例,消化性溃疡156例,胃癌227例;胃癌前期病变(肠上皮化生、...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与胃疾病的相关性,并评估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双盲检测血清PG样本795例,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28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23例,消化性溃疡156例,胃癌227例;胃癌前期病变(肠上皮化生、腺上皮异型增生)170例;采用stata 7.0软件logistic回归和接受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统计分析。结果血清PGⅠ/Ⅱ与胃癌、胃癌前期病变呈负相关(P<0.01),血清PGI与萎缩性胃炎呈负相关(P<0.01),但二者的鉴别诊断价值较低[曲线下面积(AUC)<0.05];血清PGI与消化性溃疡呈正相关(P<0.01),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价值一般(AUC=0.683)。结论血清PGI、PGⅠ/Ⅱ低水平人群的胃癌、萎缩性胃炎和癌前期病变发生率高于非低水平人群,但单独应用血清PG临床诊断价值不高;血清PGⅠ升高者有溃疡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疾病 胃蛋白酶原A 荧光免疫测定
下载PDF
联合服用奥美拉唑与加味香砂六君膏治疗胃脘痛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金燕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索奥美拉唑联合加味香砂六君膏用于治疗胃脘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胃脘痛50例,按简单随机化1∶1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病人服用奥美拉唑,研究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索奥美拉唑联合加味香砂六君膏用于治疗胃脘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胃脘痛50例,按简单随机化1∶1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病人服用奥美拉唑,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服用加味香砂六君膏,比较两组之间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服用药物3个疗程后,两组证候积分均有下降,研究组(6.10±1.58)分低于对照组(10.37±2.60)分,研究组病人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68.0%),且不良反应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24.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使用奥美拉唑,奥美拉唑联合加味香砂六君膏可提高胃脘痛病人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治疗胃脘痛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疾病 腹痛 奥美拉唑 加味香砂六君膏 胃脘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