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型车轮胎侧偏刚度的参数辨识方法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玲 马力 +3 位作者 牟宇 徐超 李文茹 施树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08-1514,1466,共8页
鉴于高速转弯等极限工况下,采用实车实验法研究车辆的稳定性存在极大的危险性,采用模型车代替实车进行车辆稳定性实验。研究车辆的动力学特性,须先获取轮胎参数,特别是轮胎的侧偏刚度。本文中首先基于2自由度车辆模型,推导了轮胎侧偏刚... 鉴于高速转弯等极限工况下,采用实车实验法研究车辆的稳定性存在极大的危险性,采用模型车代替实车进行车辆稳定性实验。研究车辆的动力学特性,须先获取轮胎参数,特别是轮胎的侧偏刚度。本文中首先基于2自由度车辆模型,推导了轮胎侧偏刚度的参数辨识模型,并采用低速圆周实验法测定了轮胎线性区域的侧偏刚度。然后,根据测得的轮胎侧偏刚度,一方面通过计算前轮转角并和利用Ackermann转向几何学得到的前轮转角进行对比,直接验证了参数辨识法测定轮胎侧偏刚度的准确性;另一方面通过计算轮胎魔术公式系数,间接验证了参数辨识法测定轮胎侧偏刚度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自由度车辆模型 侧偏刚度 参数辨识 Ackermann转向几何 轮胎魔术公式
下载PDF
混凝土框架柱刚度变化识别的应变模态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徐丽 易伟建 吴高烈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共5页
首先探讨应变模态的物理意义,然后在实验室中对一模型比例为1:3的4层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结构模型进行应变模态试验,考察应变模态对框架结构中柱截面刚度变化的识别能力。结果显示,一阶应变模态可以准确指示刚度变化部位;并且利用应变模... 首先探讨应变模态的物理意义,然后在实验室中对一模型比例为1:3的4层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结构模型进行应变模态试验,考察应变模态对框架结构中柱截面刚度变化的识别能力。结果显示,一阶应变模态可以准确指示刚度变化部位;并且利用应变模态的局域性特点,可以通过局部模型修正的方法来识别出结构局部刚度变化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框架结构 应变模态 刚度变化 参数识别
下载PDF
基于谐波平衡识别法的铁路路基连续压实指标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聂志红 焦倓 王翔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共8页
基于振动压路机—土动力学模型,运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对压路机振动轮的加速度信号进行谐波分析,并根据压路机—土系统响应的各阶谐波平衡原理,建立土体参数识别方程,再结合多维最小二乘法对压实土体的参数(刚度和阻尼)进行识别。仿真结果... 基于振动压路机—土动力学模型,运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对压路机振动轮的加速度信号进行谐波分析,并根据压路机—土系统响应的各阶谐波平衡原理,建立土体参数识别方程,再结合多维最小二乘法对压实土体的参数(刚度和阻尼)进行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识别精度随着谐波数的增加而增加,且在噪声功率为0.05时识别的精度仍达到0.97,说明谐波平衡识别法具有高精度及良好的抗噪性。结合现场压路机振动轮的加速度信号,进行的路基连续压实指标C_(MV)、用谐波平衡法识别出的土体刚度和阻尼与传统的路基压实指标Evd相关性校检结果表明:在不同土体压实状态下,土体的阻尼与E_(vd)的相关性最低;而土体的刚度与E_(vd)的相关性最高,说明土体的刚度能够准确反映土体的压实状态,可将土体的刚度作为评价铁路路基连续压实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连续压实指标 土体刚度 压路机—土动力学模型 参数识别 谐波平衡识别法
下载PDF
界面连接刚度参数辨识的子结构分析法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炳渊 宋彦国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0-427,共8页
以试验模态参数为基础,提出一种通过特征方程反问题辨识子结构界面连接刚度参数的子结构分析法。新方法以子结构动柔度矩阵特征方程为基础,建立求解界面结点内力和位移的方程,从而由子结构内部结点可测自由度上的位移用广义逆理论估计... 以试验模态参数为基础,提出一种通过特征方程反问题辨识子结构界面连接刚度参数的子结构分析法。新方法以子结构动柔度矩阵特征方程为基础,建立求解界面结点内力和位移的方程,从而由子结构内部结点可测自由度上的位移用广义逆理论估计界面结点内力和位移。并通过迭代修正内部结点可测自由度上的试验值,以提高界面内力和位移的估计精度。最后通过连接子结构刚度矩阵建立的平衡方程求解相应的刚度参数。文中以太阳电池阵板间铰链副刚度参数辨识为例,将铰链副简化为两端结点各有6个自由度的弹簧连接元,考虑到自由度之间的耦合,推导了连接元的刚度矩阵。用上述方法辨识了铰链副6个自由度的刚度参数,得到满意的辨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结构法 刚度 参数辨识 结构动力学分析 试验模态参数 界面连接 反问题 广义逆理论 铰链副 连接元 航天器
下载PDF
钢轨扣件减振橡胶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艳 罗雁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875-2881,共7页
基于黏弹性材料动态恢复力由非线性弹性恢复力和非线性阻尼力叠加而成的理论基础,运用理论与动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一种钢轨扣件减振橡胶动态恢复力模型,着重揭示一阶、三阶和五阶动刚度对激励频率和振幅的依赖性。运用最小二乘拟... 基于黏弹性材料动态恢复力由非线性弹性恢复力和非线性阻尼力叠加而成的理论基础,运用理论与动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一种钢轨扣件减振橡胶动态恢复力模型,着重揭示一阶、三阶和五阶动刚度对激励频率和振幅的依赖性。运用最小二乘拟合法确定各阶动刚度中所含未知参数,并利用理论模型重构恢复力-位移回线,最终将其与试验曲线相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钢轨扣件减振橡胶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性,其动态刚度与振幅和频率之间呈复杂的曲面关系;本文所建动态力学模型可为钢轨扣件减振橡胶的动态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扣件 减振橡胶 动态特性 动刚度 参数识别
下载PDF
用遗传算法识别转子—轴承系统中的支承刚度 被引量:8
6
作者 金明凡 赵玫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7-330,共4页
提出用基因算法识别转子—轴承系统有限元模型中支承刚度的新方法 ,给出基因算法识别支承刚度的步骤 ,并通过算例讨论人口数与突变概率对收敛速度与计算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这种方法是基于自然界优胜劣汰规律的随机迭代搜索 ,不... 提出用基因算法识别转子—轴承系统有限元模型中支承刚度的新方法 ,给出基因算法识别支承刚度的步骤 ,并通过算例讨论人口数与突变概率对收敛速度与计算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这种方法是基于自然界优胜劣汰规律的随机迭代搜索 ,不仅可以避免优化过程对待识别参数初值的依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承刚度 遗传算法 参数识别 人口数
下载PDF
滚动导轨结合面动态特性参数识别实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华 袁军堂 汪振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5-418,共4页
建立了识别滚动导轨结合面动态特性参数的测量模型。该测量模型将安装有滚动导轨的机构简化为单自由度系统,消除了基础位移对参数识别的影响。基于测量模型,研制了滚动导轨结合面动态特性参数测量装置。以施耐博格MRC45滚动导轨为实验对... 建立了识别滚动导轨结合面动态特性参数的测量模型。该测量模型将安装有滚动导轨的机构简化为单自由度系统,消除了基础位移对参数识别的影响。基于测量模型,研制了滚动导轨结合面动态特性参数测量装置。以施耐博格MRC45滚动导轨为实验对象,测量了其结合面动态特性参数,准确获得了法向和侧向动态刚度并分析了载荷变化对动态刚度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导轨 结合面 动态刚度 参数识别
下载PDF
考虑强度和刚度退化及捏拢效应的钢筋混凝土桥墩滞回模型及其参数识别 被引量:9
8
作者 韩强 董慧慧 郭婕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1-393,共13页
为了有效地模拟强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需要确定钢筋混凝土(RC)桥墩非线性力-位移滞回关系。基于Bouc-Wen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RC桥墩强度和刚度退化以及捏拢效应的改进非线性滞回模型,确定了影响该滞回模型的控制参数,并在... 为了有效地模拟强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需要确定钢筋混凝土(RC)桥墩非线性力-位移滞回关系。基于Bouc-Wen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RC桥墩强度和刚度退化以及捏拢效应的改进非线性滞回模型,确定了影响该滞回模型的控制参数,并在Matlab/Simulink里实现了对RC桥墩各种破坏模式非线性滞回性能预测。同时,通过对1/3比尺的RC桥墩分别在压弯、扭转和弯剪作用下的往复荷载试验研究,试验得到的力-位移关系滞回曲线与所提的改进滞回模型预测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改进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采用汶川地震波对绵州市回澜立交桥匝道桥的RC桥墩的滞后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和桥墩的震害一致,证实了采用本文提出的改进滞回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RC桥墩在强震作用下的非线性滞后性能。在此基础上,运用无迹卡尔曼(UKF)方法对Bouc-Wen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模拟结果和误差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精确的估计出改进的Bouc-Wen模型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桥墩 滞回模型 刚度和强度退化 捏拢效应 参数识别
下载PDF
金属丝网橡胶减振器冲击响应有限元仿真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唱忠良 刘松 +2 位作者 邹广平 焦凯 张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05-1510,共6页
为了研究金属丝网橡胶材料冲击特性,本文在金属丝网橡胶减振器冲击试验的基础上,结合金属丝网橡胶的非线性干摩擦迟滞力学特性,提出一种金属丝网橡胶减振器冲击有限元仿真方法。采用COMBI165弹簧阻尼单元模拟金属丝网橡胶材料,赋予弹簧... 为了研究金属丝网橡胶材料冲击特性,本文在金属丝网橡胶减振器冲击试验的基础上,结合金属丝网橡胶的非线性干摩擦迟滞力学特性,提出一种金属丝网橡胶减振器冲击有限元仿真方法。采用COMBI165弹簧阻尼单元模拟金属丝网橡胶材料,赋予弹簧单元非线性本构曲线模拟金属丝网橡胶材料的非线性刚度,利用ANSYS LSDYNA对其进行冲击响应仿真研究,并对仿真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冲击仿真方法的适用性进行讨论分析。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利用所提出的有限元仿真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以较好的模拟金属丝网橡胶减振器的冲击力学行为,为金属丝网橡胶减振器抗冲击设计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丝网橡胶 减振器 非线性刚度 预紧量 参数识别 冲击响应 弹簧阻尼单元 有限元仿真
下载PDF
索的动刚度与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7
10
作者 任伟新 胡卫华 刘浩亮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3-98,共6页
索的动刚度描述动态过程索的荷载与变形的关系,是索本身固有特性的描述。从考虑垂度影响的索的动刚度解析解出发,提出了适用索模态参数是不相应的简化解。试验得到了索的频响函数,采用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应用推导的索动刚度简化解,识... 索的动刚度描述动态过程索的荷载与变形的关系,是索本身固有特性的描述。从考虑垂度影响的索的动刚度解析解出发,提出了适用索模态参数是不相应的简化解。试验得到了索的频响函数,采用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应用推导的索动刚度简化解,识别出了索的各阶频率和阻尼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刚度 频响函数 模态分析 参数识别
下载PDF
悬臂梁结合面建模与接触刚度参数识别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学良 贾庭芳 +2 位作者 文晓光 温淑花 武美先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478-480,共3页
基于有限单元法,将结合面简化为一系列包含接触刚度的参数单元,建立了包含结合面的悬臂梁实验模型的有限元模型。根据实验测试所获得的前两阶固有频率,结合所建立的接触刚度参数优化识别的目标函数,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对结合面在不... 基于有限单元法,将结合面简化为一系列包含接触刚度的参数单元,建立了包含结合面的悬臂梁实验模型的有限元模型。根据实验测试所获得的前两阶固有频率,结合所建立的接触刚度参数优化识别的目标函数,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对结合面在不同面压下的法向接触刚度参数进行了优化识别,获得了不同面压条件下单位结合面上的法向接触刚度参数值,从而为下一步的理论计算与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结合面 接触刚度 参数识别 MATLAB
下载PDF
ZN-35橡胶减振垫动力学参数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铁能 杨涛 《特种橡胶制品》 2020年第5期34-39,共6页
通过对某运载火箭上电子设备的ZN-35橡胶减振垫进行宽频范围振动试验,辨识得到相应频率激励下该材质减振垫刚度、阻尼参数等动力学参数,并设计试验装置,建立了减振动力学模型,试验采集振动信号,以时域最小二乘法及频域解析法两种方法辨... 通过对某运载火箭上电子设备的ZN-35橡胶减振垫进行宽频范围振动试验,辨识得到相应频率激励下该材质减振垫刚度、阻尼参数等动力学参数,并设计试验装置,建立了减振动力学模型,试验采集振动信号,以时域最小二乘法及频域解析法两种方法辨识得到橡胶减振垫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该材质橡胶减振垫的动态刚度随激励频率的增大呈平滑增大趋势;动态阻尼参数随激励频率的增大呈平滑变小趋势;两种辨识方法均能准确辨识出橡胶减振垫的动态振动参数,具有良好的工程及科研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35橡胶减垫 动态刚度 动态阻尼参数 参数辨识
下载PDF
考虑螺栓预紧力作用范围不均影响的结合面刚度识别
13
作者 潘五九 宋红星 李先沐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2-40,共9页
螺栓连接结合面的刚度和阻尼的变化会引起整个螺栓连接结构的动态特性变化,准确得到结合面动态参数在工程中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基于螺栓连接结构,提出螺栓预紧力作用范围内结合面刚度分布不均的结合面等效改进模型,并对有限元建模中... 螺栓连接结合面的刚度和阻尼的变化会引起整个螺栓连接结构的动态特性变化,准确得到结合面动态参数在工程中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基于螺栓连接结构,提出螺栓预紧力作用范围内结合面刚度分布不均的结合面等效改进模型,并对有限元建模中不同数量刚度矩阵单元分布作出分析。采用实验与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螺栓连接结合面进行刚度参数辨识。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刚度矩阵单元数量可以提高固有频率解的精度。同时考虑螺栓预紧力作用范围内结合面刚度分布不均,可以有效地提高螺栓连接结构的等效建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连接 结合面 螺栓预紧力作用范围 刚度矩阵单元 参数辨识
下载PDF
太阳电池阵的铰链副刚度参数识别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越峰 江礼俐 +2 位作者 苏里 唐国安 邱瑞强 《上海航天》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27,共5页
为正确识别太阳电池阵铰链副的刚度参数,用形状简单、建模相对容易的有机玻璃板列阵不同状态下模态试验结果估计待识别参数的初始值,通过线性化目标函数,将参数识别归为易求解的数学规划问题,最终直接用商用有限元分析程序和数学软件实... 为正确识别太阳电池阵铰链副的刚度参数,用形状简单、建模相对容易的有机玻璃板列阵不同状态下模态试验结果估计待识别参数的初始值,通过线性化目标函数,将参数识别归为易求解的数学规划问题,最终直接用商用有限元分析程序和数学软件实现参数识别。识别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阵 刚度参数识别 附加质量 模态分析 局部线性化
下载PDF
基于健肢刚度估计的康复机器人交互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明祥 郭冰菁 +2 位作者 韩建海 李向攀 路泽宇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6期170-176,共7页
针对康复训练过程中机器人与患者之间的人机交互性问题,文中基于患者健肢刚度估计及映射的思想,提出一种具有个性化治疗特征的人机交互控制方法。基于健肢表面肌电信号和人机接触力信息,建立具有患者自身完成日常动作特征的上肢末端刚... 针对康复训练过程中机器人与患者之间的人机交互性问题,文中基于患者健肢刚度估计及映射的思想,提出一种具有个性化治疗特征的人机交互控制方法。基于健肢表面肌电信号和人机接触力信息,建立具有患者自身完成日常动作特征的上肢末端刚度估计模型。设计刚度映射算法,根据健肢末端刚度动态调整机器人阻抗控制参数,结合人机接触力反馈,实现康复训练机器人与患肢交互的柔顺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人机交互控制方法通过模拟患者健肢运动特性的康复训练机器人带动患肢,使得康复训练动作更加符合个人发力习惯,也有利于双侧肢体的运动一致性,可为临床的康复训练提供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人机交互控制 健肢末端刚度估计 刚度映射 康复训练 表面肌电信号 参数辨识 阻抗控制
下载PDF
基于在线动平衡的磁轴承参数辨识 被引量:2
16
作者 侯二永 刘昆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70,共6页
针对磁悬浮刚性转子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在线动平衡的磁轴承参数辨识方法。采用已知大小和相位的不平衡质量作为激振源,根据动平衡仪测得的转子不平衡响应,求得磁轴承位移刚度和电流刚度。利用某型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对该方法进行了实... 针对磁悬浮刚性转子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在线动平衡的磁轴承参数辨识方法。采用已知大小和相位的不平衡质量作为激振源,根据动平衡仪测得的转子不平衡响应,求得磁轴承位移刚度和电流刚度。利用某型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得到了一定转速范围内的磁轴承位移刚度和电流刚度,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实验结果表明,外转子型磁轴承位移刚度和电流刚度随转速的增加而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轴承 在线动平衡 位移刚度 电流刚度 参数辨识
下载PDF
基于模态频率特征的浮钳盘式制动器盘块间法向接触刚度辨识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红明 钱坤才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8-393,共6页
盘式制动器广泛应用于交通工具和工业装备,在制动过程中出现的摩擦振动噪声和制动盘与制动块之间的接触摩擦作用有密切关系。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建立准确的制动器关键零件接触关系仍是当前制动器振动噪声研究的难点。基于接触刚度能... 盘式制动器广泛应用于交通工具和工业装备,在制动过程中出现的摩擦振动噪声和制动盘与制动块之间的接触摩擦作用有密切关系。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建立准确的制动器关键零件接触关系仍是当前制动器振动噪声研究的难点。基于接触刚度能够影响系统刚度从而改变制动盘模态频率的动力学特性,针对乘用车浮钳盘式制动器,提出一种基于模态频率特征的制动器盘块间法向接触刚度辨识方法。应用锤击模态试验测得不同制动压力条件下制动盘各模态的频率特征;基于ABAQUS软件建立约束条件下制动盘与制动块装配体的有限元模型,在1~10kHz范围内对该模型进行前7阶面外模态频率分析,辨识得到制动盘与制动块之间的法向接触刚度,并对接触刚度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制动压力的增加,由于制动块摩擦材料的孔隙度减小,接触刚度增大;随着制动盘模态阶次的提高,由于制动盘与制动块在谐振状态时其接触面积发生变化,接触刚度会先增大然后基本保持不变。该方法可用于建立准确的制动器盘块间接触关系,以开展制动器振动噪声仿真分析,能够提高计算精度,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式制动器 法向接触刚度 模态频率 参数辨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拉杆转子接触界面参数识别和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浦 袁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9-52,共14页
拉杆转子广泛应用于燃气轮机和航空发动机,由于考虑了多组合界面几何结构、界面参数不确定性和多支撑边界条件等影响因素,传统的正向分析无法准确预测转子的模态特性和动力学响应。针对复杂边界条件下拉杆转子跨尺度接触参数的不确定问... 拉杆转子广泛应用于燃气轮机和航空发动机,由于考虑了多组合界面几何结构、界面参数不确定性和多支撑边界条件等影响因素,传统的正向分析无法准确预测转子的模态特性和动力学响应。针对复杂边界条件下拉杆转子跨尺度接触参数的不确定问题,开展了接触界面参数识别和动力学研究综述,全面回顾了基于平面接触和端面齿连接的典型拉杆转子的结构特点和结构完整性设计要求,介绍了接触刚度计算常用的统计学模型和分形模型,总结了节点单元、零厚度接触单元和薄层接触单元3种常用的接触界面有限元建模方法和特点,综述了非线性边界条件下转子模型的参数识别研究进展、动力学研究进展和预紧力设计准则。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及全面分析,给出了端面齿盘拉杆转子跨尺度建模、复杂边界下的转子界面参数识别、多物理域转子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以及考虑预紧失谐的工程装配设计准则等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杆转子 接触刚度 动力学 端面齿 参数识别 预紧力
下载PDF
基于刚度参数变化的导管架平台结构损伤定量识别 被引量:1
19
作者 冷建成 毛厚彬 +1 位作者 钱万东 庞哲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8-74,共7页
为解决海上导管架平台在风、浪、流等随机环境载荷作用下的不确定性结构损伤识别难题,提出基于刚度参数变化的导管架平台结构损伤定量识别方法。首先以室内某导管架平台比例模型为试验对象,设置结构第Ⅲ层-X面上一斜杆锯断外径的2/3和... 为解决海上导管架平台在风、浪、流等随机环境载荷作用下的不确定性结构损伤识别难题,提出基于刚度参数变化的导管架平台结构损伤定量识别方法。首先以室内某导管架平台比例模型为试验对象,设置结构第Ⅲ层-X面上一斜杆锯断外径的2/3和完全锯断2种损伤工况,在已知结构模态参数和集中质量矩阵的前提下,定量识别出不同损伤工况下平台各子结构刚度参数的最可能值(MPV),并分析相应的后验不确定性,进而判断损伤发生的位置和损伤程度。结果表明:刚度参数具有较小的后验不确定性,识别结果的稳定性与精确性很好;识别出的结构损伤位置与试验设定位置一致,2种损伤工况下的损伤程度分别为1%~12%和2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度参数 导管架平台 结构损伤 定量识别 损伤概率 损伤程度
下载PDF
基于优化法的飞行器复杂结构连接面刚度参数辨识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鹤斌 宋波涛 王皓 《空天防御》 2019年第2期1-4,共4页
基于优化法,提出实现含有多种连接面的飞行器复杂结构刚度参数辨识的方法。该方法以模态试验振型与计算振型的最小二乘为目标函数,以模态频率为约束,以连接面刚度为优化参数。该方法物理概念清楚,简单易行,通过参数辨识可以较为准确地... 基于优化法,提出实现含有多种连接面的飞行器复杂结构刚度参数辨识的方法。该方法以模态试验振型与计算振型的最小二乘为目标函数,以模态频率为约束,以连接面刚度为优化参数。该方法物理概念清楚,简单易行,通过参数辨识可以较为准确地辨识出连接面刚度,显著地提高模态计算精度,为后续的动力学建模和颤振分析提供更为精准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连接面刚度 振动特性 参数辨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