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肝功能衰竭的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姚鹏 胡大荣 +3 位作者 王帅 闻炜 周一鸣 龚丽娟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41-942,共2页
研究应用患者自体骨髓干细胞作为供体,在体外分离纯化后移植至患者体内,使干细胞在肝脏中生长分化为具有功能的肝细胞,使损伤的肝功能得以恢复和重构,为干细胞的进一步治疗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 移植 肝功能衰竭
原文传递
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步探讨 被引量:28
2
作者 徐全胜 张家明 +2 位作者 李宾公 王朝晖 王祥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冠心病患者28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辛伐他汀40mg/d口服,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抽取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冠心病患者28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辛伐他汀40mg/d口服,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抽取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培养7d后对贴壁的细胞进行分析。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为FITC标记的荆豆凝集素Ⅰ和Dil(一种亲脂性碳化青荧光染料)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双染色阳性细胞为EPCs。计数法比较二组EPCs数目,并对病人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EPCs数进行相关分析。另取10例冠心病患者血培养EPCs,加入辛伐他汀、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Wortmannin后观察对其增殖的影响。结果:辛伐他汀组病人治疗后2周、4周外周血中EPCs明显上升(P<0.01),其变化与LDL-C变化无相关性(P>0.05),体外实验辛伐他汀+Wortmannin组的血EPC数目较辛伐他汀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辛伐他汀能刺激EPCs的增殖,这种作用能被Wortmannin阻断。故辛伐他汀作用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干细胞 PI3K/AKT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共先 汪泱 +4 位作者 张中华 胡峰 黄学明 刘伟鹏 习海波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可能保护作用。方法取SD雄性大鼠骨髓,梯度离心法分离MSCs,采用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标记。32只雌性SD大鼠建立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移植... 目的探讨外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可能保护作用。方法取SD雄性大鼠骨髓,梯度离心法分离MSCs,采用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标记。32只雌性SD大鼠建立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移植组于缺血45min后经下腔静脉注入用DAPI标记的MSCs,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术后每天经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苷嘧啶(BrdU),并分别于术后1、2、3、4d处死大鼠,留取血标本,观察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留取肾组织,荧光显微镜及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移植MSCs在肾组织中的分布及肾细胞增殖状况,并采用蓖麻血凝素(RCA)对迁移入肾脏的MSCs分化状况进行鉴定。结果术后第1、2天,移植组大鼠血清BUN水平(31.93±1.49、19.58±1.58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41.03±2.14、26.45±1.74mmol/L,P<0.05);第3、4天2组间BU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3天移植组大鼠血清Cr水平(77.47±4.77、57.45±2.41、44.93±3.97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02.37±3.59、67.50±2.92、53.25±2.7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增殖状况:术后第1天偶见BrdU阳性细胞,第2天2组大鼠肾组织中均可见较多BrdU阳性细胞,并随时间延长阳性细胞逐渐增多,且移植组阳性细胞数(33.71±8.50、57.60±4.88、116.29±6.99)明显多于对照组(19.67±5.20、26.88±5.89、71.71±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组术后第3天肾组织内可见DAPI标记细胞,第4天DAPI标记细胞明显增多,且多数标记细胞能结合RCA。结论移植的外源性骨髓MSCs能够迁移、定居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肾组织中并分化为肾小管上皮细胞;MSCs移植可促进损伤肾组织的细胞再生,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缺血再灌注肾损伤 保护作用 肾小管上皮细胞 肾组织
原文传递
干细胞抗衰老的理论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单莎瑞 黄国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3期4347-4354,共8页
背景:衰老是生物体必然的发展趋势,是一种复杂多变的过程。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机体会受到外界环境中各种物质、能量、信息的影响和作用,且组织和器官也会不可避免的发生损伤和功能衰退。随着医疗技术和生活水平提高,老龄化人口数量增加,... 背景:衰老是生物体必然的发展趋势,是一种复杂多变的过程。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机体会受到外界环境中各种物质、能量、信息的影响和作用,且组织和器官也会不可避免的发生损伤和功能衰退。随着医疗技术和生活水平提高,老龄化人口数量增加,伴随衰老,人体器官生理功能发生病变,如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增加。延缓衰老可能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从整体上提高机体功能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生命质量。研究抗衰老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课题。目的:以衰老的学说研究、评定为引子,对目前干细胞与抗衰老的关系进行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865年1月至2012年4月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stemcells,Progenitorcells,totipotentstemcell,multipotentstemcell,anti-aging",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12年4月期间的相关文章78篇,检索词为"干细胞,抗衰老",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此外还手工查阅相关专著数部。共检索到文献152篇,最终纳入53篇。结果与结论: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可以提高机体抗自由基能力,能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如胰岛素生长因子1、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提升衰老机体各组织功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血干细胞、生殖干细胞已经在动物实验中被证实有抗衰老作用,脂肪来源干细胞已经在临床抗衰老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干细胞学术探讨 抗衰老 超氧化物歧化酶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脐血干细胞 血管内皮祖细胞
下载PDF
肺癌干细胞的球体形成与致瘤性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耿沁 董强刚 +6 位作者 姚明 郑必强 胡晶莹 周瑾 赵仰星 闫明霞 甘愉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51-754,共4页
目的:从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中诱导球体形成,对其中的肺癌干细胞进行鉴定并评估其致瘤能力。方法:无血清条件下培养肺癌细胞,采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目的:从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中诱导球体形成,对其中的肺癌干细胞进行鉴定并评估其致瘤能力。方法:无血清条件下培养肺癌细胞,采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和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ibroblast growth factor—10,FGF-10)等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球体形成,球体细胞采用RT—PCR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干细胞相关标志的表达,并通过NOD—SCID小鼠移植评估其致瘤性。结果:SPC—A1肺腺癌细胞经培养5—10d后,即可形成悬浮生长的细胞球体(肺球体)。RT—PCR检测显示肺球体细胞表达肺癌干细胞表面标志CD24和CD221.细支气管肺泡干细胞标志Clara细胞分泌蛋白和肺泡活性蛋白C,胚胎干细胞主干基因OCT4、Nanog和Bmi-1,以及肺干细咆主干基因甲状腺转录因子-1。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其中3个标志的蛋白表达,证实80%以上的肺球体细胞呈Clara细胞分泌蛋白、肺泡活性蛋白C和OCT4染色阳性。肺球体细胞具有高致瘤性,在NOD—SCID小鼠中移植5103个细胞即可形成肿瘤。结论:肺球体细胞中肺癌干细胞高度富集并具有致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细支气管肺泡 细胞培养技术 干细胞 球体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6
6
作者 姚康 黄榕翀 +13 位作者 葛雷 钱菊英 李延林 徐世坤 张峰 章轶琦 牛玉宏 史剑慧 张少衡 樊冰 王齐冰 孙爱军 邹云增 葛均波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77-581,共5页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观察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安全性。方法入选184例AMI患者,分为细胞移植组92例和对照组92例,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在介入治疗同时,经微导管于梗死相关动...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观察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安全性。方法入选184例AMI患者,分为细胞移植组92例和对照组92例,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在介入治疗同时,经微导管于梗死相关动脉内支架远端注入自体BM-MNCs悬液或等量的肝素生理盐水(对照组)。记录骨髓收集及分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迷走反射(如面色苍白、晕厥、恶心、低血压甚至休克)、心绞痛发作、心力衰竭加重等,细胞悬液输注中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低血压、栓塞等不良反应。监测术后1周内体温、心率、血压、心肌酶谱变化,并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点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尿酸、心肌酶谱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定期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和经胸超声心动图。计划随访2年,记录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支架内再狭窄以及肿瘤等发生情况。结果在骨髓收集和分离过程中患者未出现心绞痛发作、心力衰竭加重等并发症,迷走反射相关不良反应均为一过性。两组患者平均随访(14.5±8.1)个月。与对照组相比,移植组围手术期及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围手术期(≤1周)4.3%比5.7%(P>0.05);术后3个月为3.5%比2.4%(P>0.05);术后6个月至30个月为11.7%比14.3%(P>0.05)。未发现与移植相关的恶性心律失常、感染、心肌缺血加重、支架内再狭窄增加等。随访期间未发生死亡、新发肿瘤、栓塞等事件。同时,与对照组相比,BM-MNCs移植可以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左室射血分数。结论经冠状动脉自体BM-MNCs移植治疗AMI安全可行,且能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移植 心肌梗塞
原文传递
骨肉瘤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黄成校 郭卫春 郭哲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1期1979-1982,共4页
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期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发生转移早,病死率高,其治疗一直都是世界难题。既往骨肉瘤仅限于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为20%左右。随着对肿瘤发生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针对骨肉瘤的治疗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从传统截肢手术到保... 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期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发生转移早,病死率高,其治疗一直都是世界难题。既往骨肉瘤仅限于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为20%左右。随着对肿瘤发生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针对骨肉瘤的治疗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从传统截肢手术到保肢手术,从新辅助化疗支持下的保肢综合治疗到分子水平的基因治疗,从骨肉瘤细胞端粒酶靶向骨肉瘤干细胞治疗等,均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特别是新辅助化疗下的保肢综合治疗在临床顺利、成功地开展,有效提高了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并可使患者免受截肢的痛苦,保肢手术已成为肢体骨肉瘤外科治疗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青少年期 治疗 端粒酶靶向 干细胞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其向视网膜神经样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孙旭芳 姜焕荣 杨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974-1976,1982,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体外培养和扩增及其向视网膜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的可能性。方法取SD大鼠双侧股骨和胫骨骨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培养视网膜神经细胞,收集视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配制成条件分化液。将培养的rMSCs先经神...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体外培养和扩增及其向视网膜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的可能性。方法取SD大鼠双侧股骨和胫骨骨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培养视网膜神经细胞,收集视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配制成条件分化液。将培养的rMSCs先经神经选择诱导后再换用条件分化液诱导,并对诱导的细胞进行免疫荧光鉴定。结果体外培养的rMSCs生长较好并扩增迅速,经2种分化液诱导后可先分化为神经先祖细胞,继而分化为视网膜神经样细胞。分别应用nestin、NeuN、GFAP、Thy1.1行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呈阳性反应。结论rMSCs能于体外培养存活和扩增,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诱导分化为视网膜神经样细胞,体外自制分化条件及模拟眼内环境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将为进一步的眼内移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干细胞 细胞培养 分化 视网膜神经细胞
下载PDF
异甘草素通过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人脑胶质瘤干细胞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11
9
作者 党莹 林瑜亮 +3 位作者 孙红军 孙建军 李长栋 荔志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探讨异甘草素对人脑胶质瘤干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免疫荧光法检测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干性特征;transwell实验观察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定量RT-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SHG44... 目的:探讨异甘草素对人脑胶质瘤干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免疫荧光法检测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干性特征;transwell实验观察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定量RT-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 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SHG44细胞中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Nestin呈阳性表达。20μmol/L和80μmol/L的异甘草素作用于胶质瘤干细胞48 h后,迁移细胞数分别为76±5和42±4,与阴性对照组(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80μmol/L异甘草素组迁移细胞数少于20μmol/L异甘草素组(P<0.01);穿透滤膜至小室背面的细胞数分别为190±13和130±9,与阴性对照组(23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80μmol/L异甘草素组穿透滤膜至小室背面的细胞数少于20μmol/L异甘草素组(P<0.01);MMP-2、MMP-9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较阴性对照组下调(P<0.05或P<0.01),且80μmol/L异甘草素组MMP-2、MMP-9 mRNA和蛋白表达量低于20μmol/L异甘草素组(P<0.05或P<0.01)。结论:异甘草素可通过下调MMP-2和MMP-9的表达抑制胶质瘤干细胞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药物疗法 干细胞 异甘草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肿瘤侵润 细胞运动
下载PDF
β-微管蛋白-Ⅲ在脊髓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早期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杜喆 张伟国 陶凯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10期60-63,共4页
目的研究脊髓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细胞骨架蛋白——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免疫细胞化学(SABC)技术鉴定培养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观察β-微管蛋白-Ⅲ在脊髓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 目的研究脊髓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细胞骨架蛋白——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免疫细胞化学(SABC)技术鉴定培养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观察β-微管蛋白-Ⅲ在脊髓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的分布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β-微管蛋白-Ⅲ在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变化。结果分化第1天,β-微管蛋白-Ⅲ表达较弱;随着细胞的发育,分化第4天时β-微管蛋白-Ⅲ表达增强,其阳性反应物分布于核周,并伸出突起;β-微管蛋白-Ⅲ的含量也随着细胞的生长而增多;然而分化第7天时,β-微管蛋白-Ⅲ表达减少。结论在脊髓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细胞骨架蛋白——β-微管蛋白-Ⅲ影响和促进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蛋白质类 干细胞 脊神经 细胞分化 神经元 大鼠 WISTAR
原文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骨方法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雷栓虎 岳海源 +1 位作者 汪静 汪玉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101-1106,共6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良好的成骨分化潜能,移植入体内后可分化为骨、软骨、肌肉、脂肪、肝脏和神经等多种细胞。目的:综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骨最新方法进展。方法:分别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诱导分化&qu...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良好的成骨分化潜能,移植入体内后可分化为骨、软骨、肌肉、脂肪、肝脏和神经等多种细胞。目的:综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骨最新方法进展。方法:分别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诱导分化"、"bonemesenchymalstemcells,osteoblastcells,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1995至2011年有关文章。纳入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文献。排除内容重复和缺乏原创性文献。保留34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适当的生长因子诱导下可以快速地向成骨细胞分化和增殖。在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需要特定的诱导条件、优良的诱导剂以及合适的剂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受许多自身调控因素(控制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和环境调控因素(分泌因素、细胞外基质,化学因素、细胞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这些调控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干细胞综述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诱导分化 调控 综述文献 省级基金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方江 徐涛 +4 位作者 王亚玲 袁桂莉 赵久安 李跃 杨文粹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55-557,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血浆内皮祖细胞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50例AMI患者PCI治疗前后血浆VEGF水平,同时利用流式细胞术检...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血浆内皮祖细胞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50例AMI患者PCI治疗前后血浆VEGF水平,同时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比例。结果内皮祖细胞比率PCI术后(4.15±0.22)%明显高于术前(0.59±0.02)%(t=4.9056,P〈0.05),且升高幅度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r=0.45,P%0.05)、冠状动脉病变程度(r=0.76,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r=0.68,P〈0.01)、射血分数(r=0.75,P〈0.01)之间呈正相关;VEGF水平PCI术后水平(506±120)ug/L明显高于术前(204±98)μg/L(P〈0.01),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r=0.66,P<0.01)、左室射血分数(r=0.90,P〈0.01)之间呈正相关;内皮祖细胞上升幅度与VEGF升高在PCI术后短时间(24h内)之间存在相关(r=0.56,P%0.01)。结论AMI患者PCI术前后内皮祖细胞与VEGF的变化可以评估疗效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内皮细胞 干细胞
原文传递
以细胞为载体的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灿 沈诗洋 平其能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893-1896,共4页
细胞药物是生物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领域,以细胞为药物递送载体的研究是该领域中的重要方向。本文综述了细胞载体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红细胞、免疫细胞和干细胞作为药物载体的特点、递送机制及实际应用,提出了发展细胞载... 细胞药物是生物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领域,以细胞为药物递送载体的研究是该领域中的重要方向。本文综述了细胞载体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红细胞、免疫细胞和干细胞作为药物载体的特点、递送机制及实际应用,提出了发展细胞载体需要重点解决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药物载体 红细胞 免疫细胞 干细胞
原文传递
热休克汗腺细胞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转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艾丽 翁立新 孙同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6期985-991,共7页
背景:未休克汗腺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共培养和休克汗腺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直接共培养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改变无影响。目的:在体外建立热休克汗腺细胞模型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汗腺细胞间接共培养体系;分析共培养前... 背景:未休克汗腺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共培养和休克汗腺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直接共培养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改变无影响。目的:在体外建立热休克汗腺细胞模型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汗腺细胞间接共培养体系;分析共培养前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学、细胞表型的变化情况,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汗腺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别分离培养、扩增并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汗腺细胞,建立汗腺细胞体外热休克模型,继续孵育3-5d,收集上清液作为条件培养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诱导,对比共培养5,10d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对比共培养10d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表型的改变。结果与结论: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CD29、CD44、CD105阳性,汗腺细胞表面标志CK7、CK8、CK18、CK19、CEA阳性。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后细胞表型的改变:被诱导的细胞中CEA、CK7、CK8和CK19染色阳性,而对照组没有检测到CEA、CK7、CK8和CK19染色阳性的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EA、CK7、CK8和CK19的阳性率分别是60.67%,53.34%,54.11%和58.62%。说明实验成功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获得汗腺细胞表型;通过建立适当的体外汗腺诱导培养体系,中胚层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跨胚层分化途径转变为汗腺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热休克 汗腺细胞 中胚层 共培养 表型转化 流式细胞仪 免疫组化 创伤修复 组织再生 省级基金 干细胞图片文章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茶黄素修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传勇 丁艳芳 +1 位作者 张文志 姚玉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2期5210-5214,共5页
背景:临床上对于股骨头坏死病理机制尚不完全知晓,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容易引起股骨头坏死。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茶黄素在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其复合在明胶海... 背景:临床上对于股骨头坏死病理机制尚不完全知晓,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容易引起股骨头坏死。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茶黄素在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其复合在明胶海绵上。实验分4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茶黄素组采用液氮冷冻法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鼠模型,并移植复合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明胶海绵,每天进行250 mg茶黄素灌服,设模型对照组,单纯减压组和细胞移植组作对照。结果与结论:造模后4周,4组大鼠股骨头标本外形表现为圆形,关节软骨呈现为苍白色,关节软骨开始出现剥脱现象。造模后4周,模型对照组关节软骨剥脱加重,部分股骨头标本出现塌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茶黄素组股骨头标本呈现出圆形,且为苍白色。造模后8周,模型对照组坏死区增加;单纯减压组出现成骨细胞,且存在纤维性骨痂形成;细胞移植组能够见到少量空骨陷窝,髓腔形态不规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茶黄素组出现大量新生骨形成,且髓内脂肪细胞规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茶黄素组造模后4,8周空骨陷窝阳性数显著少于其他3组(P<0.05)。结果证实,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础上联合茶黄素治疗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移植 茶黄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治疗效果 细胞移植 推广使用 液氮冷冻法 细胞堆积 细胞密度
下载PDF
异体皮质人工骨复合物治疗骨折不愈合及骨缺损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斌 吕浩然 +1 位作者 王伟雄 李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51期8821-8826,共6页
背景:异体皮质干燥异体骨为多孔状结构,孔均匀且相互贯通,孔径200μm左右,在形态结构上与人类无机骨极为相似。目的:观察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体皮质人工骨复合物治疗骨折不愈合及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3例创... 背景:异体皮质干燥异体骨为多孔状结构,孔均匀且相互贯通,孔径200μm左右,在形态结构上与人类无机骨极为相似。目的:观察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体皮质人工骨复合物治疗骨折不愈合及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3例创伤性骨缺损患者,其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26-85岁。首先提取患者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一步以异体皮质人工骨为支架材料,同时导入骨形态发生蛋白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人工合成方式制成骨形态发生蛋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体皮质人工骨复合物,植入骨缺损处,每例植入人工骨复合物20-45 g。结果与结论:随访6个月-2.5年,根据Mankin及Komender等对同种异体骨移植结果的评分标准,满意32例,不满意1例。复查X射线片示32例达骨性愈合,其中新鲜骨折愈合时间2-7个月,陈旧性骨折愈合时间4-9个月。同种异体松质骨6-9周开始与自体骨融合爬行替代。1例感染性骨缺损移植后迟发性感染,去除内固定及同种异体骨,置管冲洗、局部稳定后再次植骨愈合,随访2年1个月骨感染未复发;1例钢板松动致骨折未愈合,再次行内固定、自体骨移植后骨折愈合。表明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体皮质人工骨复合物治疗骨折不愈合及骨缺损无明显不良反应,修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骨材料 异体人工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 移植 骨缺损 省级基金
下载PDF
TERT过表达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精氨酸组蛋白甲基化酶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杜鹃 马玉实 范志朋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索端粒酶对间充质干细胞精氨酸组蛋白甲基化酶和组蛋白甲基化状态的影响。方法利用逆转录病毒将端粒酶催化亚基转染到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细胞系,研究TERT过表达后对精氨酸组蛋白甲基化酶基因族的主要相关基因表达的... 目的探索端粒酶对间充质干细胞精氨酸组蛋白甲基化酶和组蛋白甲基化状态的影响。方法利用逆转录病毒将端粒酶催化亚基转染到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细胞系,研究TERT过表达后对精氨酸组蛋白甲基化酶基因族的主要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端粒酶催化亚基后,精氨酸组蛋白甲基酶基因超家族中的9个基因PRMT1~9的表达明显下降,组蛋白甲基化水平整体降低。结论 TERT过表达抑制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精氨酸组蛋白甲基酶的表达,从而可能抑制精氨酸组蛋白的甲基化,精氨酸组蛋白甲基化水平降低有利于间充质干细胞维持年轻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端粒酶 精氨酸 组蛋白甲基化酶
下载PDF
温敏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亚低温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晓红 陈翀 +3 位作者 涂悦 王景景 张赛 孙洪涛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5-459,共5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环境下温敏脐带间充质干细胞(temperature sensitive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tsUCMSCs)移植对大鼠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36只,采用液... 目的探讨亚低温环境下温敏脐带间充质干细胞(temperature sensitive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tsUCMSCs)移植对大鼠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36只,采用液压冲击仪(2.5atm)建立重型TBI模型,移植tsUCMSCs后予亚低温治疗。根据干预措施,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TBl组和TBI+tsUCMSCs+亚低温组(TBI+干预组),每组12只。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TBI后潜伏期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检测长时程电位增强(10ng—termpotentia—tion,LTP)的群体峰电位(populationspike,PS)和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EPSP),评估海马的突触可塑性。采用Westernblot检测Tau蛋白在Thr231的磷酸化水平以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sesynthasekinase3,GSK3)在Ser9位点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第28天TBI组大鼠的潜伏期延长[(15.9±3.2)S:(8.1±2.7)S](P〈0.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36.3±5.7)S:(14.4±3.0)S](P〈0.01);而TBI+干预组潜伏期缩短[(10.7±2.8)S:(15.9±3.2)S](P〈0.01]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29.4±4.4)S:(14.4±3.0)S](P〈0.05)。TBI组大鼠LTP的Ps和EPSP显著上升,而TBI+干预组抑制PS和EPSP的上升。TBI+干预组较TBI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水平降低[(0.8±1.0):(1.2±0.1)](P〈0.05),Ser9-GSK3磷酸化水平升高[(3.0±0.4):(1.3±0.2)](P〈0.01)。结论tsUCMSCs和亚低温联合治疗可改善TBI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干细胞 认知 亚低温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内皮祖细胞及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雪 谈红 +3 位作者 李晓燕 杨燕 陈英剑 张国明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循环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159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01例)及对照组(58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循环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159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01例)及对照组(58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入选者EPCs水平,并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其肱动脉FMD。冠心病组依据SYNTAX积分进一步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3个亚组,比较高危、中危、低危三组之间EPCs数量及FMD的差异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患者EPCs数量显著减少,肱动脉FMD亦明显减低(P<0.05),循环血EPCs数量与肱动脉FMD呈显著正相关趋势(r=0.41,P<0.01)。各亚组之间,低危组与高危组比较,EPCs数量水平及FMD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危组与低危组、中危组与高危组之间比较,EPCs数量水平及FMD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EPCs数量及FMD均与冠状动脉造影SYNTAX评分呈负相关(r=-0.381,P<0.01;r=-0.317,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循环血EPCs数量较健康人群显著减少,血管内皮功能显著低下,且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干细胞 血管舒张 SYNTAX积分
原文传递
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四氯化碳所致慢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莉莎 段海峰 +5 位作者 扈江伟 张群伟 王华 鲁茁壮 吴祖泽 王立生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34-936,共3页
本研究基于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能够促进肝脏细胞再生,抗纤维化及促进干细胞向肝脏细胞分化;骨髓干细胞具有向肝脏细胞分化或与肝脏细胞融合的特性,在肝脏细胞再生和修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将肝细胞生长因子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 本研究基于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能够促进肝脏细胞再生,抗纤维化及促进干细胞向肝脏细胞分化;骨髓干细胞具有向肝脏细胞分化或与肝脏细胞融合的特性,在肝脏细胞再生和修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将肝细胞生长因子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起来,即对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基因修饰,然后观察基因修饰后的间充质干细胞对四氯化碳(CCl4)慢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希望能为慢性肝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肝细胞生长因子 慢性肝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