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0篇文章
< 1 2 1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公权说 被引量:127
1
作者 巩固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34,共16页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在主体、客体、内容、行使、救济与责任等方面都与物权存在本质差异,其并非处理平等主体间财产关系、以确立特定主体对特定物的"直接支配"为内容的民法物权,而是划分国家与个人界限,为"全民"意...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在主体、客体、内容、行使、救济与责任等方面都与物权存在本质差异,其并非处理平等主体间财产关系、以确立特定主体对特定物的"直接支配"为内容的民法物权,而是划分国家与个人界限,为"全民"意义上的抽象国家以立法和行政手段"间接干预"资源利用提供合法依据的宪法公权。资源国家所有权与资源物权并非同一层面的事物,二者并不排斥,而是互补并存。国家所有权只是形成资源利用秩序的前提,资源物权才是建立秩序的关键,其需要明确的法律规定,而无法从宪法权性质的国家所有权中推出。没有清楚区分公权与私权、公物与私产是导致国有资源与民众产生"疏离"、偏离公益本质的根源,这一状况应当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国家所有权 宪法权 物权
原文传递
正式契约的第三方实施与权力最优化——对农民工工资纠纷的契约论解释 被引量:87
2
作者 杨瑞龙 卢周来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2,75,共10页
本文运用契约理论解释农民工工资纠纷的成因 ,提出以下主要观点 :首先 ,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主要原因并非农民工与直接“关系”雇主之间的非正式口头契约无法有效实施 ,而恰是国家明文规定的、应该由国家作为第三方强制实施的正式契约无... 本文运用契约理论解释农民工工资纠纷的成因 ,提出以下主要观点 :首先 ,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主要原因并非农民工与直接“关系”雇主之间的非正式口头契约无法有效实施 ,而恰是国家明文规定的、应该由国家作为第三方强制实施的正式契约无法有效实施 ;其次 ,国家作为强制实施的第三方 ,无法有效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原因在于一方面国家拥有的部分绝对权力在追求租金最大化的动机下被滥用 ;另一方面 ,作为国家强制实施的直接工具的司法体系的相对权力又被强势利益群体所削弱 ,无法有效进行强制 ;再次 ,国家作为第三方在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的失效 ,导致农民工选择契约的其他执行方法 ,使得契约的实施由“公共强制”倒退回“私人秩序” ,进而可能导致私人暴力的无序使用 ,危及社会稳定 ,反过来又迫使政府只能选择更大力度地实际使用权力 ;最后 ,国家要重新建立国家作为强制实施第三方在保护农民工权益中的权威 ,就必须考虑“第三方权力的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工资 公共强制 中国 合法权益 第三方实施 司法体系 正式契约 权力最优化
原文传递
国家义务是公民权利的根本保障——国家与公民关系新视角 被引量:103
3
作者 龚向和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共5页
国家义务对于公民权利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从国家与公民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在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发展趋势来看,国家义务与公民权利的关系现已经成为主导国家与公民关系的主轴,国家义务与公民权利应成为现代公法体系的核心内容和现代公... 国家义务对于公民权利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从国家与公民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在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发展趋势来看,国家义务与公民权利的关系现已经成为主导国家与公民关系的主轴,国家义务与公民权利应成为现代公法体系的核心内容和现代公法学的基本范畴。而且,国家义务直接源自于公民权利并决定了国家权力。国家义务以公民权利为目的,是公民权利的根本保障。以国家义务保障公民权利,是对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义务 公民权利 国家权力
原文传递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公权说再论 被引量:103
4
作者 巩固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5-136,共22页
从宪法与民法之别、权利与权力之别以及宪法第9条的完整表述来看,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公权性确定无疑。作为国家对于公共资源的一种"公权性支配",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实质是对资源利用的"积极干预"权,内容在于保障自然资... 从宪法与民法之别、权利与权力之别以及宪法第9条的完整表述来看,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公权性确定无疑。作为国家对于公共资源的一种"公权性支配",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实质是对资源利用的"积极干预"权,内容在于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立法、行政和司法加以行使,并为这三种权力施加规范与限制。在实践层面,资源国家所有权只有衍生出以资源实际利用者为主体、以对资源物的合理利用为内容的私权性的"资源利用权",才能真正形成资源利用秩序。日常生活中在民法层面使用的"国家所有权"的本质是"公共法人所有权",其并非严谨的法律概念,其成立须一系列条件支撑,范围较窄,其与"宪法国家所有权"的区别是划分"国有私物"与"国有公物"的前提。资源国家所有权来源于主权但不等于主权,其为资源主权的积极行使创设权力载体和概念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国家所有权 公权 私权 主权
原文传递
制度范式:一种研究中国政治变迁的途径 被引量:73
5
作者 杨光斌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7-123,共7页
分析中国政治变迁和国家权力 ,可用以制度为中心的研究范式。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关心在既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下的制度安排问题 ,而在中国 ,制度变迁与其说是制度安排 ,不如说是制度环境的变迁 ,制度环境的变迁决定着制度安排的创新并... 分析中国政治变迁和国家权力 ,可用以制度为中心的研究范式。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关心在既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下的制度安排问题 ,而在中国 ,制度变迁与其说是制度安排 ,不如说是制度环境的变迁 ,制度环境的变迁决定着制度安排的创新并产生相应的制度绩效即制度竞争力。通过对以制度为中心的研究范式的发展和运用 ,宏观地考察二十多年来中国政治—经济变迁中的一般关系及变迁困境中的制度主义原因 ,提出制度竞争力作为国家权力基础的命题 ,并基于中国经验论证产权和制度安排与制度竞争力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范式 中国 政治变迁 新制度经济学 制度安排 制度绩效 制度竞争力 国家权力
原文传递
关于国家治理能力的一般理论——探索世界政治(比较政治)研究的新范式 被引量:85
6
作者 杨光斌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22,共18页
社会科学的价值在于其对时代性问题的回应和解决,但是在观念化的世界政治中,"时代主题"可能是有违世界真相的一种虚幻,由此而产生的研究范式只能误导思想界乃至有关国家的政治发展,比较政治学中的研究现代化主题的结构功能主... 社会科学的价值在于其对时代性问题的回应和解决,但是在观念化的世界政治中,"时代主题"可能是有违世界真相的一种虚幻,由此而产生的研究范式只能误导思想界乃至有关国家的政治发展,比较政治学中的研究现代化主题的结构功能主义范式(1950s—1970s)和研究民主化主题的转型学范式(1980s—2010s)均有此嫌疑,因此比较政治学迫切需要替代性的新主题和新范式。鉴于转型范式的失败即第三波民主化之后"无效民主"的普遍性,西方也提出了种种治理理论,但是这些理论只不过基调不变的社会中心主义的民主化理论——发展理论的新说法而已,它们依然是西方国家自己的内在需要而非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要。本文强调,即使在政治主题为"治理"的时代,治理的核心是治理能力问题,而理解国家治理能力理论的前提离不开古老的但是已经变化后的国家权力理论,国家权力的基本面向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直接影响着大国兴衰,这是大历史的线索,也是"反事实法"的比较政治研究的发现。据此,国家治理能力其实是协调国家权力关系的能力,它由"体制吸纳力—制度整合力—政策执行力"构成,作为一种祛价值化的实践性理论,具有系统性、分层性和非对称性的特征。不同于比较政治学前60年流行的意识形态化的必然是"制造问题"的研究范式,国家治理能力理论的追求是为了"解决问题"。以国家治理能力理论研究世界政治,发现不同的国家在不同层面各有长短,均面临不同层面的治理危机,不存在包治百病的对所有国家都适用的总体性"解决方案"。国家治理能力理论是一种基于中国历史文化和政治发展而演绎出来的、并具有亚里士多德式政治学的学术而非观念至上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政治学 国家治理能力 国家权力 体制吸纳力 制度整合力 政策执行力
原文传递
乡绅之治与国家权力——以明清时期中国乡村社会为背景 被引量:63
7
作者 徐祖澜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127,共17页
明清时期中国乡村社会背景下的权力结构及其变迁一直为中外学界所关注。乡绅几乎是所有相关研究都无法绕开的关键一环。本文从以往学者对乡绅的不同理解出发,揭示乡绅所具有的权力要素与国家权力之间的紧密关系。探求在国家正式权力对... 明清时期中国乡村社会背景下的权力结构及其变迁一直为中外学界所关注。乡绅几乎是所有相关研究都无法绕开的关键一环。本文从以往学者对乡绅的不同理解出发,揭示乡绅所具有的权力要素与国家权力之间的紧密关系。探求在国家正式权力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力逐渐弱化的前提下,乡绅之治的生成路径。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独特的国家与社会的场域中,揭示乡绅之治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即一方面,乡绅之治是国家权力在乡村治理中的延伸;另一方面,乡绅之治是乡村社会防御国家权力的屏障。乡绅之治以保守的姿态,而不是革命的情绪,最终向专制主义国家争得了一个相对自治的乡村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绅 乡绅之治 国家权力 非正式权力 明清时期
原文传递
基于状态估计数据的电网线损理论计算方法 被引量:37
8
作者 许汉平 侯进峰 +2 位作者 施流忠 罗毅芳 杨兴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9-62,共4页
为了适应负荷实测和线损理论计算对数据的同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提出一种利用状态估计数据进行35kV及以上供电网电能损耗率的计算的方法。在分析采用状态估计数据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根据电网线损理论计算软件的计算原理,论述了... 为了适应负荷实测和线损理论计算对数据的同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提出一种利用状态估计数据进行35kV及以上供电网电能损耗率的计算的方法。在分析采用状态估计数据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根据电网线损理论计算软件的计算原理,论述了在状态估计数据中提取电网线损理论计算需要的数据,进行数据转换的步骤和方法。通过潮流核对,保证当前运行方式与线损理论计算的条件一致。应用结果表明:采用实时数据进行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可减少人为错误,提高效率,同时,也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估计数据 电网 线损理论 计算方法 电力系统 能量管理系统
下载PDF
国家权威碎裂化:成因、影响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40
9
作者 戴长征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5-82,共8页
近年来 ,国际上有些学者提出了对中国国家权威结构的新的分析范式 ,其核心论点是 ,随着改革的深入 ,中国的国家权威正经历着一场碎裂化的过程。国家权威碎裂化在现实的政治行政过程中有种种表现 ,较集中地表现为公共政策的“非公共化” ... 近年来 ,国际上有些学者提出了对中国国家权威结构的新的分析范式 ,其核心论点是 ,随着改革的深入 ,中国的国家权威正经历着一场碎裂化的过程。国家权威碎裂化在现实的政治行政过程中有种种表现 ,较集中地表现为公共政策的“非公共化” ,行政过程中执法者个人对自我利益的追逐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以及非正式规则的盛行等方面。克服国家权威碎裂化是一个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 ,制度整合、政策整合、权力整合 ,职能整合 ,以及利益整合对于有效防止国家权威的碎裂化极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权威 代理人 自由裁量权 非正式规则 行政管理 公共政策 公共权力
原文传递
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多运行模式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48
10
作者 杨子龙 宋振浩 +2 位作者 潘静 陈卓 王一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13-2220,共8页
针对储能电站在现有配置下运行模式单一且不能充分发挥储能作用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混合储能系统在平抑功率波动和峰谷电价套利2种模式下协调运行控制策略。平抑功率波动模式中,利用小波包分解对储能系统内部功率进行一次分配,并结合储... 针对储能电站在现有配置下运行模式单一且不能充分发挥储能作用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混合储能系统在平抑功率波动和峰谷电价套利2种模式下协调运行控制策略。平抑功率波动模式中,利用小波包分解对储能系统内部功率进行一次分配,并结合储能装置的荷电状态信息对一次功率进行修正,实现功率二次分配。峰谷电价套利模式中,依据分时电价和荷电状态信息确定储能系统充放电起止时刻,根据负荷实际大小确定其充放电功率实现用电负荷的经济运行。根据光伏实时波动情况,结合储能装置荷电状态信息,设计了2种运行模式的协调运行策略,实现源/网/荷/储能量的合理管理。在Matlab中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并将控制策略应用到工程现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抑功率波动 峰谷套利 荷电状态 功率分配 多模式协调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回归扩展卡尔曼滤波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荷电状态估算方法 被引量:48
11
作者 刘芳 马杰 +2 位作者 苏卫星 窦汝振 林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8-707,共10页
该文针对传统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对电池数学模型精确的高度依赖与动态电池模型难以精确获得之间的矛盾问题,提出一种完全数据驱动的基于改进EKF算法的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荷电状态(SOC)估计方法。该方法为数据驱动的SOC估计方法和... 该文针对传统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对电池数学模型精确的高度依赖与动态电池模型难以精确获得之间的矛盾问题,提出一种完全数据驱动的基于改进EKF算法的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荷电状态(SOC)估计方法。该方法为数据驱动的SOC估计方法和基于模型的SOC估计方法的良好结合,其优点在于:一方面抑制数据驱动方法存在累积误差的问题,并保留其良好的动态特性;另一方面改善基于模型的算法过度依赖电池模型的缺点,并保留其很好的鲁棒特性。该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等效电路中难以获知的一部分视为以电池电流为输入,以内部电压为输出,以电池内部阻抗为时变参数的黑箱系统,并加以动态在线辨识,获得实时的动力电池真实状态,从而保证电池模型的准确性和动态性,真正实现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SOC估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荷电状态 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 自回归模型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 电池管理系统
下载PDF
中国城乡关系七十年回望:国家权力的下沉、回缩与再进入——有关城乡关系变迁的社会学思考 被引量:43
12
作者 郭星华 刘朔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90,共10页
友好城乡关系是指城市和乡村之间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所形成的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和谐状态,是社会整体秩序的有机构成部分。以社会学的视野,从历史性的角度考察建国七十年来城乡关系变迁,分析国家权力在城乡关系变迁中对社会结构产... 友好城乡关系是指城市和乡村之间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所形成的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和谐状态,是社会整体秩序的有机构成部分。以社会学的视野,从历史性的角度考察建国七十年来城乡关系变迁,分析国家权力在城乡关系变迁中对社会结构产生的影响,尝试性地解读中国城乡关系变迁独特的内在机理。我们发现,在中国独特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条件下,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无法代替国家权力所能承担的社会功能。随着国家权力在基层乡村社会的下沉、回缩和再进入,城乡差距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一个明显的结论即是:构建友好城乡关系需要国家权力的合理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关系 国家权力 市场机制
下载PDF
乡村教师的文化冲突与乡村教育改革 被引量:42
13
作者 张济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9期121-124,共4页
近代以来,国家权力介入乡村社会,教师身份的国家建构与乡土生活产生诸多冲突与矛盾。与此相应,乡村教师的社会功能不断弱化,与乡村生活的心理距离逐渐疏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教师是实现乡村社区和谐发展必须依靠... 近代以来,国家权力介入乡村社会,教师身份的国家建构与乡土生活产生诸多冲突与矛盾。与此相应,乡村教师的社会功能不断弱化,与乡村生活的心理距离逐渐疏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教师是实现乡村社区和谐发展必须依靠的知识力量,因而,必须重构乡村教师、地方政府和村落社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乡村教师之于农村的社会功能和公共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权力 乡村教师 文化冲突
下载PDF
权力的特性及其要义 被引量:37
14
作者 郭道晖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64-69,共6页
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某个主体能够运用其拥有的资源,对他人发生强制性的影响力、控制力,促使或强迫对方按权力者的意志和价值标准作为或不作为,此即权力。法的本质内容主要是自由、权利与权力这三个基本元素构成的,其中权力是法自由和... 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某个主体能够运用其拥有的资源,对他人发生强制性的影响力、控制力,促使或强迫对方按权力者的意志和价值标准作为或不作为,此即权力。法的本质内容主要是自由、权利与权力这三个基本元素构成的,其中权力是法自由和法权利的支柱。权力这个范畴在法学上受到重视,始于近代权力分立理论的启蒙和现代公法的发展,特别是政府职能的扩大,行政权力的无所不在。没有无权力的法。也不容许非法的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 国家权力 社会权力 本质内容
下载PDF
《吕氏乡约》与宋代民间社会控制 被引量:34
15
作者 杨建宏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6-129,共4页
《吕氏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乡约。它体现的是民间士绅阶层的权力场域,是民间士绅自发以礼治教化为手段的基层控制形式。这种自发的基层控制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之间由于权力生成机制的不同,而造成两者之间尖锐的矛盾冲突,使得乡... 《吕氏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乡约。它体现的是民间士绅阶层的权力场域,是民间士绅自发以礼治教化为手段的基层控制形式。这种自发的基层控制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之间由于权力生成机制的不同,而造成两者之间尖锐的矛盾冲突,使得乡约难以实行。南宋中期,朱熹对《吕氏乡约》作了增损,其后学弟子又进行了实践,为乡约在明清的推行准备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乡约》 国家权力 民间社会控制
下载PDF
论民事督促起诉——对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监管权的监督 被引量:35
16
作者 傅国云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45-54,共10页
民事督促起诉是指针对正在流失或即将流失的国有资产,监管部门不行使或懈怠于行使自己的监管职责,检察机关以监督者的身份,督促有关监管部门履行自己的职责,依法提起民事诉讼,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种监督方式既是对国家和社会公... 民事督促起诉是指针对正在流失或即将流失的国有资产,监管部门不行使或懈怠于行使自己的监管职责,检察机关以监督者的身份,督促有关监管部门履行自己的职责,依法提起民事诉讼,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种监督方式既是对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种公力救济,又具有典型的监督属性,它始终以公权力监督为贯穿主线,体现为对有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监管部门的直接监督、有限监督。这是近年来民事检察实践中正在探索的一种新的监督方式,理论上的研究尚属罕见。据此,从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优先权和公力救济有限性的角度,对民事督促起诉的范围、条件,以及民事督促起诉与民事公诉衔接等程序问题作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利益 公共利益 监管权 检察监督 督促起诉 程序
下载PDF
基于量测残差的改进参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36
17
作者 何桦 柴京慧 +1 位作者 卫志农 顾全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36,96,共5页
电网参数错误将影响状态估计的质量,并降低能量管理系统中其他高级应用软件的实用化程度。文中简要介绍了主要的参数估计算法,并详细分析了基于量测残差和参数误差间灵敏度关系的参数估计方法。在总体沿袭两步法参数估计方法的基础上,... 电网参数错误将影响状态估计的质量,并降低能量管理系统中其他高级应用软件的实用化程度。文中简要介绍了主要的参数估计算法,并详细分析了基于量测残差和参数误差间灵敏度关系的参数估计方法。在总体沿袭两步法参数估计方法的基础上,对该方法的近似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为使算法具有更广的适用面,对第1步中偏差向量的计算和第2步中参数的估计方法分别进行了改进。对该算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估计 参数估计 电力系统 最小二乘估计 量测残差
下载PDF
论紧急状态中的国家治理 被引量:40
18
作者 谢晖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1-48,共18页
紧急状态是"治理的典范",它是一个可在事实层面、法律层面、法治(治理)层面分别理解的概念。紧急状态不是法治的例外状态,只要人类的生活面向有日常状态,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紧急状态,那么,国家治理就必须像对待日常状态一样,制... 紧急状态是"治理的典范",它是一个可在事实层面、法律层面、法治(治理)层面分别理解的概念。紧急状态不是法治的例外状态,只要人类的生活面向有日常状态,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紧急状态,那么,国家治理就必须像对待日常状态一样,制定紧急状态的法律,并根据其组织、构造"紧急状态的常规法治"。在这种法治架构中,参与主体不仅有公权主体,而且有私权主体——他们都应遵循紧急状态的法律程序。在紧急状态的国家治理中,存在公权主体和私权主体的博弈,从而存在权力与权利的博弈,它既需要对公权主体依法特别授权并制约,也需要对私权主体的权利进行必要克减并保障。这是两对看似二律背反,实则并行不悖的要求。与之相关,体系化的紧急状态法,与日常状态的法一样,是法治的常态,而不是法治之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状态 公权主体 私权主体 紧急权 权利克减 常态法治
原文传递
跟踪审计的“免疫防线”:体系构建与案例分析 被引量:38
19
作者 谭劲松 赵黎鸣 宋顺林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5,共8页
近年来,随着政府投资项目的增加,跟踪审计越发重要。首先讨论跟踪审计的基本理论框架,然后基于这一框架,借鉴人体免疫系统的思想,构建跟踪审计的实践理论——跟踪审计的三道"免疫防线";三道防线包括被审计单位自查和反向监督... 近年来,随着政府投资项目的增加,跟踪审计越发重要。首先讨论跟踪审计的基本理论框架,然后基于这一框架,借鉴人体免疫系统的思想,构建跟踪审计的实践理论——跟踪审计的三道"免疫防线";三道防线包括被审计单位自查和反向监督、审计机关普查和审计机关专查。最后,以广州市审计局的一个跟踪审计项目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发现三道防线理论在实务中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踪审计 国家审计 三道“免疫防线” “免疫系统论” 审计能力 审计力量 审计规范理论
下载PDF
身体政治:国家权力与民国中山装的流行 被引量:32
20
作者 陈蕴茜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9-147,共9页
服装是人类文明发展以来重要的文化产物,是一整套文化的象征系统,它所反映的历史与时代精神是服装作为符号的本质内涵。中山装因由孙中山设计并率先穿着而得名,随着国民党统一中国、推广孙中山崇拜而成为公务员制服。在国家权力的推广... 服装是人类文明发展以来重要的文化产物,是一整套文化的象征系统,它所反映的历史与时代精神是服装作为符号的本质内涵。中山装因由孙中山设计并率先穿着而得名,随着国民党统一中国、推广孙中山崇拜而成为公务员制服。在国家权力的推广与影响之下,中山装在全国各地广为流行,逐渐成为代表中国形象的国服。中山装具有规训身体的重要政治功能,影响着人们的观念意识,是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出现的具有特别意义的服装,既体现出民族性,又具有现代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山装是时代的镜子,它折射出中华民国作为新兴民族国家力图通过推广国家服装重塑中国人的身体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装 国家权力 流行 身体政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