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2例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分析 被引量:41
1
作者 闫圣涛 张国虹 +3 位作者 练睿 高文 孙力超 张国强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29-734,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不同Stanford分型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中日友好医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急诊科就诊和收住院治疗的162例AAD患者临床资料,按Stanford分...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不同Stanford分型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中日友好医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急诊科就诊和收住院治疗的162例AAD患者临床资料,按Stanford分型分析患者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应用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AD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所有的AAD患者中,年龄(53.9±13.5)岁(国外平均年龄61.0岁),其中87.0%的患者年龄小于65.0岁;77.2%的患者存在高血压;D-二聚体诊断AAD的总体敏感度为93.2%,乳胶法检测(〈0.5ms/L)的敏感度为90.9%,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0~400ns/mL)的敏感度为94.7%;超声/超声心动检查诊断AAD的敏感度为91.5%,其中A型AAD患者的敏感度为100%,可作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的首选检查,同时可用于AAD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A型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B型患者(30.7%掷.3.4%,P〈0.05),经手术(支架)治疗的AAD患者的住院期间的病死率明显下降(8.5%vs23.8%,P〈0.05);确诊时间〉4h、就诊时存在低血压休克和(或)心包填塞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AD的发病年龄低于国外;超声检查敏感度高,是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诊断夹层的补充手段;尽量缩短确诊时间和早期手术干预可降低AAD患者的病死率,而A型患者可能手术获益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stanford分型 确诊时间 危险因素 临床特征 D二聚体 超声 预后
原文传递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疾病负担和直接经济负担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文森 倪布清 +3 位作者 张卫红 邵永丰 张永祥 李松琴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726-272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患者主动脉弓置换术后医院感染疾病负担和直接经济负担。方法通过回归性队列研究,随访患者住院期间主动脉弓置换术后医院感染(Healthcare associated infection,HAI)构成,并比...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患者主动脉弓置换术后医院感染疾病负担和直接经济负担。方法通过回归性队列研究,随访患者住院期间主动脉弓置换术后医院感染(Healthcare associated infection,HAI)构成,并比较HAI和非HAI组的直接经济负担。结果发现AD术HAI感染率为36.00%,感染例次率为60.00%,其中最主要的感染类型为下呼吸道感染(44.00%)和呼吸机相关肺炎(27.00%);每发生1例HAI患者需多付费100 705.10元(P<0.001),在医院多待16.66d(P<0.001),在ICU多住10.03d(P<0.001),做好感染防控,每预防1例HAI,可创造效益310 675.42元。结论 AD患者术后若发生HAI,疾病负担和直接经济负担显著增大,做好感染防控,可以实现医院和患者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stanford分型 医院感染 成本
原文传递
血清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刘燕 施有为 +3 位作者 薛社亮 蔡高军 肖建强 顾君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1期81-84,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7年7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收治的AAD患者49例,根据其住院期间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n=10)和存活组(n=39)。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情况... 目的分析血清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7年7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收治的AAD患者49例,根据其住院期间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n=10)和存活组(n=39)。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情况、高血压发生情况、Stanford分型、介入或手术治疗情况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总胆红素、血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D-二聚体、心肌肌钙蛋白I(cTnI)];AAD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以分析血清D-二聚体水平对AAD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死亡组患者年龄、Stanford A型占比、血清D-二聚体水平、cTnI异常率高于存活组,介入或手术治疗率及血清总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两组患者性别、吸烟率、高血压发生率及血清总胆红素、血尿酸、三酰甘油、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89,95%CI(1.009,1.176)]、Stanford A型[OR=18.286,95%CI(3.171,105.445)]、血清总胆固醇水平[OR=0.319,95%CI(0.115,0.883)]、血清D-二聚体水平[OR=1.098,95%CI(1.030,1.171)]及cTnI异常[OR=5.833,95%CI(1.138,29.899)]是AAD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214,95%CI(1.025,1.438)]、Stanford A型[OR=32.804,95%CI(1.911,563.178)]、血清D-二聚体水平[OR=1.169,95%CI(1.031,1.325)]是AAD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3)ROC曲线显示,血清D-二聚体水平预测AAD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1[95%CI(0.592,0.970)],最佳截断值为16.47 mg/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0.0%、92.3%。结论血清D-二聚体水平是AAD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且其对AAD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主动脉疾病 stanford分型 D-二聚体 预后
下载PDF
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94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冯美干 万晓宁 +3 位作者 覃雅婷 吕超 龚芳 郭小梅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3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47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非介入手术组(单纯药物治疗457例)和介入手术组(490例)。统计并比较2组...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47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非介入手术组(单纯药物治疗457例)和介入手术组(490例)。统计并比较2组院内死亡率。结果:947例患者中,男789例,平均年龄(55.9±12.6)岁,女158例,平均年龄(56.8±11.4)岁。住院死亡40例(4.22%);其中非介入手术组死亡39例;介入手术组死亡1例;非介入手术组院内病死率明显高于介入手术组(8.53%vs 0.20%,P<0.01)。结论:Stanford B型AAD患者病情急,进展快,死亡风险大,尽早确诊并行适宜的介入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stanford分型 腔内覆膜支架修复术
下载PDF
两类主动脉夹层患者的CT表现及生存分析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邹丹 陈风鸣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4期2676-2677,2682,共3页
目的研究两类主动脉夹层的CT征象,比较两类患者的生存时间,以指导临床治疗,降低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死率。方法回顾和追踪分析2004年2月至2014年9月核工业416医院急诊科收治的3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患者CT征象,采用Stanford分... 目的研究两类主动脉夹层的CT征象,比较两类患者的生存时间,以指导临床治疗,降低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死率。方法回顾和追踪分析2004年2月至2014年9月核工业416医院急诊科收治的3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患者CT征象,采用Stanford分类系统将主动脉夹层患者分为A型夹层(14例)和B型夹层(17例),比较两种患者的高血压、撕裂性疼痛等症状、CT表现和生存时间。结果 A组患者主要是胸部疼痛,而B组则是背部疼痛,两组胸部撕裂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心包积液发生率为85.7%(12/14),B组为41.2%(7/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3年生存率仅为14.2%,B组为7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主动脉夹层,CT是诊断和分型的重要依据,A型主动脉患者的病死率高于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stanford分型 撕裂痛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31例临床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梁荣福 黄绍湘 《大众科技》 2016年第3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Stanford分型、临床症状的关系,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2005年1月至2015年9月间收治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住院治疗患者31例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转归。按Stanf...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Stanford分型、临床症状的关系,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2005年1月至2015年9月间收治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住院治疗患者31例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转归。按Stanford分型及性别分组,对每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3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例,缺血性心肌病7例,马方综合征1例。5例死亡(2例死于并发症,3例自然破裂),死亡率16.12%。3例行人工血管置换,2例行带膜支架植入成功,男性发病年龄小于女性,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女性患病人数明显少于男性。男女组患Stanford A、B型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型住院天数短于B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型转归差于B型;合并高血压患者入院收缩压高于无高血压患者,舒张压二组无差别。结论:在入院治疗患者中,男性患病人数较多。Stanford A型住院天数较短,预后较B型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stanford 分型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他汀抑制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介入术后腹主动脉段的扩张趋势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磊 刘心甜 +3 位作者 田伟 苏晞 贺行巍 曾和松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1年第3期217-219,247,共4页
目的:探讨对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应用他汀是否对腹主动脉段扩张的趋势具有抑制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5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行TEVAR术患者120例,术后随机分为他汀... 目的:探讨对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应用他汀是否对腹主动脉段扩张的趋势具有抑制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5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行TEVAR术患者120例,术后随机分为他汀组与对照组(各60例)。术前与术后1年均行CT检查。结果:术前2组在基线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P均>0.05),在手术方式、支架平均直径及平均长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年后CT随访结果显示,2组术后胸主动脉段重塑良好,胸主动脉段假腔血栓化比例均达到100%。在腹主动脉段,他汀组术后腹主动脉最大直径略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组术后1年腹主动脉最大直径的增长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行TEVAR术成功的患者,术后应用他汀有助于减缓腹主动脉段扩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 急性主动脉夹层 stanford分型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下载PDF
螺旋CT对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徐青宁 唐燕 +2 位作者 夏学文 黄汝佳 洪勇 《青海医药杂志》 2005年第6期7-9,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CT改变,探讨螺旋CT诊断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价值。方法:采用螺旋CT进行增强前后扫描,发现21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并参照Stanford分类法进行分型。结果:21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13例为A型,8例B型。CT表现:...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CT改变,探讨螺旋CT诊断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价值。方法:采用螺旋CT进行增强前后扫描,发现21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并参照Stanford分类法进行分型。结果:21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13例为A型,8例B型。CT表现:①全部病例均见主动脉壁呈半月形或环形增厚,CT平扫时呈高密度,CT值约(50~80)Hu,增强后无强化,与强化主动脉管腔对比反呈低密度;②内膜钙化向内移位7例;③主动脉管腔狭窄、变形16例;④并发心包、纵隔及胸腔积液和积血共19例。临床随访除2例自然死亡外,其他患者均在生。结论:螺旋CT清楚显示血肿部位、厚度、累及范围及有无并发症,为临床诊治及预后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X线计算机成像 stanford分类 螺旋CT 诊断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CASA模型模拟草原综合顺序分类体系各类的最大光能利用率 被引量:8
9
作者 张美玲 蒋文兰 +1 位作者 陈全功 柳小妮 《草原与草坪》 2012年第4期60-66,共7页
植被最大光能利用率是净初级生产力(NPP)估算的一个重要参数,对它的大小一直存在争议。利用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中国区域NPP实测资料,依据基于草原综合顺序分类(CSCS)改进的CASA模型,采用改进的最小二乘法对中国41类草地的最大光能利用... 植被最大光能利用率是净初级生产力(NPP)估算的一个重要参数,对它的大小一直存在争议。利用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中国区域NPP实测资料,依据基于草原综合顺序分类(CSCS)改进的CASA模型,采用改进的最小二乘法对中国41类草地的最大光能利用率(εmax)进行了模拟,并通过与他人估算的光能利用率(ε)进行比较来验证εmax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此次研究的ε值略高于其他的研究结果。其主要原因有:ε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跨度较大,从而使得平均值较高;由于缺乏实测数据,个别草地类型的ε估算值较高,导致了本研究ε值偏高;各研究采用的分类体系不同,模型和数据来源不同,从而导致结果存在差异。本研究中的εmax根据实测数据模拟得到,今后需进一步收集实测数据,对参数εmax的合理取值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CASA模型 光能利用率 草原综合顺序分类 草地NPP
下载PDF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双侧肾动脉受累影像解剖分型及其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姜文翔 吴进林 +8 位作者 丘俊涛 邱家伟 范舒雅 谢恩泽华 赵锐 戴路 高伟 曹芳芳 于存涛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观察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双侧肾动脉受累的CT血管成像(CTA)影像解剖学分型,并探讨不同分型患者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0年1月—2017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外科1331例Stanford A型主... 目的观察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双侧肾动脉受累的CT血管成像(CTA)影像解剖学分型,并探讨不同分型患者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0年1月—2017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外科1331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影像及临床资料,其中男1008例、女323例,年龄27~66岁,均行胸腔入口到股骨头的轴向CT平扫及主动脉CTA检查。根据主动脉CTA表现,将一侧肾动脉受累情况分为T型(真腔型)、F型(假腔型)、B型(双腔型)、C型(挤压型)、S型(三明治型),共5型;据此,双侧的肾动脉受累情况可分为TT型、TF型、TB型、BB型、BF型、CF型、TS型等7型。分析并比较肾动脉受累不同影像解剖分型患者术后AKI发生率、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使用率和患者术后早期(术后<30 d)死亡率。结果本组1331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双侧肾动脉受累解剖分型为TT型者575例、TF型352例、TB型198例、BB型17例、BF型30例、CF型84例、TS型75例,各解剖分型患者术后AKI的发生率分别为14.61%(84/575)、22.44%(79/352)、36.36%(72/198)、9/17、40.0%(12/30)、65.48%(55/84)、36.0%(27/75),术后CRRT使用率为3.48%(20/575)、6.82%(24/352)、12.12%(24/198)、3/17、10.00%(3/30)、32.14%(27/84)、9.33%(7/75),早期死亡率为4.17%(24/575)、4.26%(15/352)、11.11%(22/198)、2/17、13.33%(4/30)、17.86%(15/84)、5.33%(4/75),7种分型间AKI发生率、CRRT使用率及早期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其中,CF型各项指标发生率均为最高,其次为BB型和BF型。结论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肾动脉受累的不同解剖分型在AKI发生率、CRRT使用率及早期死亡率存在差异,其中CF型上述3个观察指标均较其他分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急性肾损伤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肾动脉 解剖分型
原文传递
Report on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Type A
11
作者 C. Simoglou F. Konstantinou +2 位作者 D. Mikroulis S. Eleftheriadis G. Bougioukas 《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Background: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is a common life-threatening disorder affecting the aorta. The immediate mortality rate in aortic dissection is as high as 1% per hour over the first several hours, making early dia... Background: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is a common life-threatening disorder affecting the aorta. The immediate mortality rate in aortic dissection is as high as 1% per hour over the first several hours, making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ritical for survival. Case presentation: We are presenting a case of Stanfor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in a 58-year-old male patient with a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He arrived at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ED) with diagnosed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 few hours after a sudden and severe worsening of his epigastric pain. Interesting case where the dissection starts from the orifice of the right coronary artery, occupies the aortic valve. Conclusion: Predictors of follow-up this cause mortality reflect patient history variables as opposed to in-hospital parameters or in-hospital complications, which may be explained by the successful in-hospital treatment of the acute diss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A ANEURYSM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Marfan’s SYNDROME De Bakey classific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